第29章 老爺子的擔憂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熾熱的天氣也變得涼快了不少,伴隨著蟬鳴和少許的蛙叫,這內花園倒也不算冷清。
人走後,朱雄英扶著老爺子在園裏走著,察看著精心種植的各類蔬菜瓜果。
朱雄英吃著剛摘的新鮮胡話和老爺子聊著家常。
“文玨長大了!”
老爺子感慨道:“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頑皮的孩子了,以後有你們父子在,大明至少可旺百年!”
“皇爺爺也把這孩子想的多好,他心裏還是想著玩,今個那些話,也無非是別人教他的!”
老爺子緩緩搖頭,說道:“不見得,這孩子從小在咱身邊長大,咱比任何人都了解文玨,他是很聰慧的,隻是對讀書不感興趣……”
“讀書固然很重要,但身為皇帝最重要的還是心中的仁義和馭人之道,都說三歲看到大,他都十歲了,咱不會看錯,文玨這孩子將來不會差的!”
朱雄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其實老爺子說的對,他這個太爺爺確實比自己這個當爹的要了解文玨,這小子幾乎就沒在東宮住過,即使去了東宮,也是找文坤和二丫玩。
“再看吧!”
老爺子皺著眉頭,說道:“什麽叫再看吧,別以為咱不知道,你最近對文坷有點好的過份了!”
“他也是你兒子,你對他好,無可厚非,咱也說不了什麽,但是有些話你不能說,也不該說,文坷好讀書,將來當個藩王應該是不錯的!”
朱雄英淡淡一笑,他哪裏不明白老爺子的意思啊,無非就是怕自己親近文坷,從而會疏遠文玨。
“皇爺爺,您老人家想多了,文玨是嫡長,是太子,外麵藩王,朝中的勳貴,重臣,早都有站隊東宮的心思……”
“晉王,燕王,楚王,蜀王,湘王,臨安公主,寧國公主,藍玉,李景隆,梅殷,李堅,常茂,王弼,曹震,孫恪,詹徽,張??,王鈍,董倫……這些皇親勳貴,朝廷重臣哪個不是太子黨啊!”
“孫兒真要動了文玨的太子之位,不說別人,就臨安姑姑……她敢直接進宮,大巴掌抽孫兒……皇爺爺,您信不信?”
“朕是皇帝不假,可要真被臨安姑姑打了,那也隻能吃啞巴虧!”
臨安公主,那是典型的皇後太子黨!
老爺子聽後頓時大笑起來,說道:“你能明白這些道理就好!”
其實,老爺子壓根就不怕結黨,當年他都把朝廷的重臣送到東宮,教導太子朱標,鼓勵所有人都成為太子黨。
一樣的道理,朱文坷的聰慧已經讓老爺子感受到了危機,萬一將來朱文玨不如朱文坷,皇帝要把朱文玨換了,而自己早已駕崩,到那時,沒人給太子撐腰,又該如何了!
所以當老爺子聽到很多臣子,包括藩王公主,駙馬勳貴,朝廷重臣已經隱隱站隊太子,心中也就默認了,這是好事。
隻要支持太子的人越來越多,皇帝就不敢輕舉妄動。
儲君事關國本安危,絕對不是一件小事,也絕不是皇帝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
說著說著,祖孫二人離開了內花園,來到乾清宮大殿。
老爺子端起茶杯,吹了吹飄在上麵的茶葉,到了嘴邊又放了下來,突然問道:“高麗那邊,打到哪了?”
“前一陣子,曹國公押送糧草迴京,說他兒子李辰率領一萬兵馬,天亮進攻定州,僅用了一盞茶的工夫,就攻破了城池,定州城守將投降,明軍無一傷亡,堪稱征東第一大捷!”
老爺子聽後頓時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李辰……就那個不務正業,當侍衛都嫌累,不學無術的敗家子,兵不血刃下定州,沒搞錯吧!”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兵部的軍報和曹國公說的差不多,不會有假,應該是他爹指點的,不管怎麽樣,沒死一人就拿下城池,總會是好事!”
“現在征東大軍都在傳著,說李辰被他爺爺李文忠附體了,哈哈……”
老爺子笑罵道:“去他娘的吧,淨瞎扯淡!”
朱雄英感慨道:“如果後麵的戰事都能如此順利,李辰要真有這個本事,朝廷再賜他們家一個父子同爵,也沒什麽!”
老爺子喝著茶水,笑道:“就怕那小子是瞎貓碰個死耗子,誤打誤撞碰上了!”
朱雄英笑道:“能碰上也是一種本事,多碰幾次,這軍功也夠封個爵位了!”
這說的倒是實話,永興皇帝對封賞從來不吝嗇,每一次打仗,都有很多武將拿到了爵位。
這一次打完高麗,又會多出一大批公侯伯爵。
老爺子突然問道:“藍玉那個混賬東西又闖禍了是吧?”
朱雄英抿了抿嘴,說道:“一些小事罷了,也不算什麽!”
老爺子驟然罵道:“小事……公然包庇犯罪的勳貴,辱罵監軍,違抗聖意,這還算小事?”
“這狗東西他到死都改不了身上的野性,一旦離開你的眼皮子底下,那就是一匹脫韁的野馬,自己想幹啥就幹啥,這幾年闖了這麽多禍,還是死性不改,哼!”
朱雄英勸道:“孫兒已經處理了!”
老爺子憤憤道:“你給他留臉,把這事蓋過去,他心裏還糊塗著呢,說不定還埋怨你刻薄寡恩!”
朱雄英坦然道:“不至於,藍玉還是忠心朝廷的!”
“那是!”
老爺子冷聲道:“他要再沒點忠心,還留著他做甚,就憑他做的那些屁事,咱早把他剁了喂狗了!”
眼看老爺子越說越生氣,朱雄英連忙勸道:“皇爺爺,您就別跟著操心了,孫兒心裏都有數!”
“咱提醒你一句,藍玉這個人記吃不記打,永遠都不長記性,蹬鼻子上臉,永遠都不能給他好臉看!”
朱雄英連連點頭,說道:“皇爺爺放心吧,孫兒都記住了!”
說完,又趁機問道:“皇爺爺,您說此次征討高麗,孫兒約法三章,為了幾個高麗百姓而大開殺戒,處死二十多個勳貴子弟,是對還是錯?”
老爺子喝著茶水,悠悠說道:“正所謂,蠻夷畏武而不畏德,不過,高麗世受華夏影響,國內也以穿漢服,說漢話為榮,由此可見,他們倒也不算什麽蠻夷!”
“既然有崇尚天朝之心,若是大開殺戒,反倒會激起沒必要的動蕩,得不償失,你做的是對的!”
“那些無法無天的勳貴子弟也該治治了,實在不行,搞軍改,再殺一批,省的給他們老子丟人,也少給朝廷添麻煩!”
朱雄英緩緩搖頭,說道:“那孫兒就真的成了刻薄寡恩之君了!”
老爺子突然嚴肅道:“皇帝理當刻薄寡恩,那秦始皇,漢武帝,哪個不是如此,即便是人人稱頌的漢文帝,也是一樣,你要想當個合格的皇帝亦是如此!”
人走後,朱雄英扶著老爺子在園裏走著,察看著精心種植的各類蔬菜瓜果。
朱雄英吃著剛摘的新鮮胡話和老爺子聊著家常。
“文玨長大了!”
老爺子感慨道:“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頑皮的孩子了,以後有你們父子在,大明至少可旺百年!”
“皇爺爺也把這孩子想的多好,他心裏還是想著玩,今個那些話,也無非是別人教他的!”
老爺子緩緩搖頭,說道:“不見得,這孩子從小在咱身邊長大,咱比任何人都了解文玨,他是很聰慧的,隻是對讀書不感興趣……”
“讀書固然很重要,但身為皇帝最重要的還是心中的仁義和馭人之道,都說三歲看到大,他都十歲了,咱不會看錯,文玨這孩子將來不會差的!”
朱雄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其實老爺子說的對,他這個太爺爺確實比自己這個當爹的要了解文玨,這小子幾乎就沒在東宮住過,即使去了東宮,也是找文坤和二丫玩。
“再看吧!”
老爺子皺著眉頭,說道:“什麽叫再看吧,別以為咱不知道,你最近對文坷有點好的過份了!”
“他也是你兒子,你對他好,無可厚非,咱也說不了什麽,但是有些話你不能說,也不該說,文坷好讀書,將來當個藩王應該是不錯的!”
朱雄英淡淡一笑,他哪裏不明白老爺子的意思啊,無非就是怕自己親近文坷,從而會疏遠文玨。
“皇爺爺,您老人家想多了,文玨是嫡長,是太子,外麵藩王,朝中的勳貴,重臣,早都有站隊東宮的心思……”
“晉王,燕王,楚王,蜀王,湘王,臨安公主,寧國公主,藍玉,李景隆,梅殷,李堅,常茂,王弼,曹震,孫恪,詹徽,張??,王鈍,董倫……這些皇親勳貴,朝廷重臣哪個不是太子黨啊!”
“孫兒真要動了文玨的太子之位,不說別人,就臨安姑姑……她敢直接進宮,大巴掌抽孫兒……皇爺爺,您信不信?”
“朕是皇帝不假,可要真被臨安姑姑打了,那也隻能吃啞巴虧!”
臨安公主,那是典型的皇後太子黨!
老爺子聽後頓時大笑起來,說道:“你能明白這些道理就好!”
其實,老爺子壓根就不怕結黨,當年他都把朝廷的重臣送到東宮,教導太子朱標,鼓勵所有人都成為太子黨。
一樣的道理,朱文坷的聰慧已經讓老爺子感受到了危機,萬一將來朱文玨不如朱文坷,皇帝要把朱文玨換了,而自己早已駕崩,到那時,沒人給太子撐腰,又該如何了!
所以當老爺子聽到很多臣子,包括藩王公主,駙馬勳貴,朝廷重臣已經隱隱站隊太子,心中也就默認了,這是好事。
隻要支持太子的人越來越多,皇帝就不敢輕舉妄動。
儲君事關國本安危,絕對不是一件小事,也絕不是皇帝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
說著說著,祖孫二人離開了內花園,來到乾清宮大殿。
老爺子端起茶杯,吹了吹飄在上麵的茶葉,到了嘴邊又放了下來,突然問道:“高麗那邊,打到哪了?”
“前一陣子,曹國公押送糧草迴京,說他兒子李辰率領一萬兵馬,天亮進攻定州,僅用了一盞茶的工夫,就攻破了城池,定州城守將投降,明軍無一傷亡,堪稱征東第一大捷!”
老爺子聽後頓時愣住了,有些不敢置信的說道:“李辰……就那個不務正業,當侍衛都嫌累,不學無術的敗家子,兵不血刃下定州,沒搞錯吧!”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兵部的軍報和曹國公說的差不多,不會有假,應該是他爹指點的,不管怎麽樣,沒死一人就拿下城池,總會是好事!”
“現在征東大軍都在傳著,說李辰被他爺爺李文忠附體了,哈哈……”
老爺子笑罵道:“去他娘的吧,淨瞎扯淡!”
朱雄英感慨道:“如果後麵的戰事都能如此順利,李辰要真有這個本事,朝廷再賜他們家一個父子同爵,也沒什麽!”
老爺子喝著茶水,笑道:“就怕那小子是瞎貓碰個死耗子,誤打誤撞碰上了!”
朱雄英笑道:“能碰上也是一種本事,多碰幾次,這軍功也夠封個爵位了!”
這說的倒是實話,永興皇帝對封賞從來不吝嗇,每一次打仗,都有很多武將拿到了爵位。
這一次打完高麗,又會多出一大批公侯伯爵。
老爺子突然問道:“藍玉那個混賬東西又闖禍了是吧?”
朱雄英抿了抿嘴,說道:“一些小事罷了,也不算什麽!”
老爺子驟然罵道:“小事……公然包庇犯罪的勳貴,辱罵監軍,違抗聖意,這還算小事?”
“這狗東西他到死都改不了身上的野性,一旦離開你的眼皮子底下,那就是一匹脫韁的野馬,自己想幹啥就幹啥,這幾年闖了這麽多禍,還是死性不改,哼!”
朱雄英勸道:“孫兒已經處理了!”
老爺子憤憤道:“你給他留臉,把這事蓋過去,他心裏還糊塗著呢,說不定還埋怨你刻薄寡恩!”
朱雄英坦然道:“不至於,藍玉還是忠心朝廷的!”
“那是!”
老爺子冷聲道:“他要再沒點忠心,還留著他做甚,就憑他做的那些屁事,咱早把他剁了喂狗了!”
眼看老爺子越說越生氣,朱雄英連忙勸道:“皇爺爺,您就別跟著操心了,孫兒心裏都有數!”
“咱提醒你一句,藍玉這個人記吃不記打,永遠都不長記性,蹬鼻子上臉,永遠都不能給他好臉看!”
朱雄英連連點頭,說道:“皇爺爺放心吧,孫兒都記住了!”
說完,又趁機問道:“皇爺爺,您說此次征討高麗,孫兒約法三章,為了幾個高麗百姓而大開殺戒,處死二十多個勳貴子弟,是對還是錯?”
老爺子喝著茶水,悠悠說道:“正所謂,蠻夷畏武而不畏德,不過,高麗世受華夏影響,國內也以穿漢服,說漢話為榮,由此可見,他們倒也不算什麽蠻夷!”
“既然有崇尚天朝之心,若是大開殺戒,反倒會激起沒必要的動蕩,得不償失,你做的是對的!”
“那些無法無天的勳貴子弟也該治治了,實在不行,搞軍改,再殺一批,省的給他們老子丟人,也少給朝廷添麻煩!”
朱雄英緩緩搖頭,說道:“那孫兒就真的成了刻薄寡恩之君了!”
老爺子突然嚴肅道:“皇帝理當刻薄寡恩,那秦始皇,漢武帝,哪個不是如此,即便是人人稱頌的漢文帝,也是一樣,你要想當個合格的皇帝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