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穀王的忠心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同位於宣府的西邊,是朱橞一母同胞兄長代王朱桂的封地,加上蜀王朱椿,皆是郭惠妃所出。
宣府關閉,直接堵死二人之間的道路,要麽走紫荊關,要麽繞道居庸關,這兩個地方的守將都是朝廷的人。
等到朱雄英繼位後,這兩個最重要的地方加上山海關都會派淮西勳貴鎮守。
而朱橞這樣的做的目的無非是在向這位即將登基的新皇帝示好。
穀王朱橞那是出了名的善於投機取巧,誰的腿粗就抱誰的大腿。
朱雄英並不反感這種行為,因為在整個大明他的腿最粗。
“十九叔,孤果然沒有看錯你,好樣的!”
朱雄英拍了拍比他小好幾歲叔叔的肩膀,誇讚道:“等孤迴去一定在皇爺爺麵前幫你美言幾句,讓惠妃娘娘也高興高興,讓其他在宮裏的皇子都像你學習!”
朱橞咧著嘴心中樂開了花,立馬拱手道:“臣多謝殿下!”
“客氣了,十九叔!”
朱雄英笑道:“孤都來宣府了不請孤去家裏坐坐嗎?難不成家裏有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
“殿下說笑了,快請!”
朱橞表現的十分客氣,也非常恭敬。
跟著朱橞,朱雄英率領人馬來到穀王府,走進去一看倒有些意外,這穀王府比齊王,燕王府可差遠了。
朱雄英皺著眉頭問道:“十九叔,你這王府是還沒建好?”
“是!”
朱橞坦然道:“王府還沒有完工,圍牆和正堂已經建好,偏房,後堂等地方還沒有建……”
朱雄英點點頭,又問道:“剛才孤看了你這穀王府,為何不見一個工匠繼續修建王府?”
朱橞突然變得嚴肅起來,鄭重道:“離開京城之時,父皇曾教育臣,到了封地當勤儉節約,萬事以百姓,以國家為重……”
“如今當以修建宣府城為第一重任,一旦韃靼入關,也有抵擋之力,若不然一旦城破,再好的王府也會毀於戰火,孰輕孰重,臣分得清!”
天爺啊……
這還是那個在宮裏整天打架鬥毆,不務正業的朱橞嗎?
就藩不過才半年,這改變也太大了吧,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說刮目相看一點都不誇張。
就算是裝的,那也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是幹了許多實事,比朱允熥都要強,那小子在徐州啥事也沒幹。
“十九叔,你長大了,皇爺爺要是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朱雄英欣慰道:“很不錯!”
說罷,為朱橞豎起大拇指,這是來自大侄子的肯定。
提到老爺子,朱橞有些動容,立馬問道:“父皇真的會誇我嗎?他老人家都是打我罵我,從來沒有誇過我!”
老爺子二十多個兒子,最受重視的自然是朱標,其次是秦晉燕,在之後也是那幾個年紀大的兒子,讓朱橞成為塞王戍邊那也是趕鴨子上架,實在挑不出來人了。
朱橞這孩子並不算多壞,至少就藩後幹了許多正事,他所做的一切有討好皇太孫的意思,但同時也是為了證明自己,讓老父親能誇誇他,多看他一眼。
“一定會的!”
朱雄英拍了拍朱橞的肩膀,鼓勵道:“隻要你繼續努力,多做一些為國家,為百姓的好事,皇爺爺一定會認可你的!”
朱橞眼神之中透著一絲堅定,鄭重的點點頭隨後邀請朱雄英吃飯。
這頓飯隻有叔侄二人,因為君臣之間還有許多私事要說,並沒有讓任何人陪同。
飯菜是燒餅,熏肉,豆腐皮,還有燒狗肉,相比較徐州的鹵狗肉,又是一番滋味。
“殿下,宣府貧瘠,久經戰亂,百姓窮苦,沒什麽好東西,隻是委屈殿下了!”
朱橞一副慚愧的樣子,讓人實在不好怪罪。
招待皇太孫就三個菜一個主食,這裝的有些太過了吧!
堂堂穀王如果頓頓吃這些東西,那真是堪稱節儉了,朱橞在宮裏的時候就對吃食挑三揀四的,郭惠妃經常讓禦廚給他開小灶。
所以朱雄英壓根不信朱橞一頓隻吃三個菜,他這是把皇太孫心思都摸透了,看人下菜啊!
“十九叔說這話就見外了!”
朱雄英故作感慨道:“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十九叔能繼承皇爺爺簡樸的作風當真了不起啊!”
朱雄英並沒有拆穿朱橞,身為大明的親王,吃的好一點實在算不得什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爺子那樣,不能太過苛刻。
“臣慚愧,臣不敢和父皇相比!”
朱橞又開始裝上了!
吃飯之時,朱橞突然說道:“殿下臣有一事相求?”
朱雄英吃著燒餅夾熏肉,隨口道:“說吧,孤不一定會答應!”
朱橞緩緩說道:“殿下,臣來到封地後幾乎走遍了整個宣府,察看了周圍的地形,臣想把宣府外圍的長城修起來了,東麵將居庸關包圍起來,西邊則打通大同,和代王的封地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防禦體係!”
朱雄英聽後頓時樂了,說道:“這是好事啊,十九叔,孤支持你!”
朱橞卻難為情的說道:“殿下,臣的封地和防區隻有一個宣府,要想把長城修起來實在艱難……”
“不用說了!”
朱雄英笑道:“要錢對吧?”
朱橞有些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這不僅是你的事,也是朝廷的事,如果能修好宣府到大同的長城,對於抵抗韃靼也有好處,這事孤同意了,等孤迴去,立馬讓戶部和工部去辦這個事,到時候朝廷會派人來修長城!”
朱雄英一口答應下來,又言道:“另外,十九叔,孤不僅幫你修長城,再送你十座洪武大炮,若是韃靼來犯,你就直接把大炮架在長城上,轟他娘的……”
突如其來的驚喜讓朱橞開心不已,立馬站起來拱手道謝。
而且朱橞並不是嘴上說謝,立馬對即將繼位的新皇帝開始表忠心,將就藩時在北平發生的事情全部說給了朱雄英聽。
朱雄英聽後放下燒餅,問道:“十七叔,你是說寧王對孤不滿?”
朱橞坦然道:“也不能說不滿,就是心裏有氣,他對父皇傳位給孫子有些意見而已,而且……燕王也是這麽想的!”
朱雄英神情凝重,又問道:“四叔給你說了?”
“那倒沒有!”
朱橞正色道:“四哥多精的人了,哪裏會像十七哥一樣喝點酒就胡說八道……”
“我們到了北平後,四哥表現的十分熱情,一副好大哥的樣子,然後就開始灌我們酒故意套話……”
“十七哥那個傻子,幾杯酒下肚就上套了,開始胡亂放屁,不僅對殿下不滿,還數落大哥!”
朱雄英聽後神情平靜,但朱橞卻感覺平靜的有些可怕,連忙說道:“殿下,那些話都是燕王和寧王說的,臣可是什麽都沒說!”
宣府關閉,直接堵死二人之間的道路,要麽走紫荊關,要麽繞道居庸關,這兩個地方的守將都是朝廷的人。
等到朱雄英繼位後,這兩個最重要的地方加上山海關都會派淮西勳貴鎮守。
而朱橞這樣的做的目的無非是在向這位即將登基的新皇帝示好。
穀王朱橞那是出了名的善於投機取巧,誰的腿粗就抱誰的大腿。
朱雄英並不反感這種行為,因為在整個大明他的腿最粗。
“十九叔,孤果然沒有看錯你,好樣的!”
朱雄英拍了拍比他小好幾歲叔叔的肩膀,誇讚道:“等孤迴去一定在皇爺爺麵前幫你美言幾句,讓惠妃娘娘也高興高興,讓其他在宮裏的皇子都像你學習!”
朱橞咧著嘴心中樂開了花,立馬拱手道:“臣多謝殿下!”
“客氣了,十九叔!”
朱雄英笑道:“孤都來宣府了不請孤去家裏坐坐嗎?難不成家裏有什麽見不得人的東西?”
“殿下說笑了,快請!”
朱橞表現的十分客氣,也非常恭敬。
跟著朱橞,朱雄英率領人馬來到穀王府,走進去一看倒有些意外,這穀王府比齊王,燕王府可差遠了。
朱雄英皺著眉頭問道:“十九叔,你這王府是還沒建好?”
“是!”
朱橞坦然道:“王府還沒有完工,圍牆和正堂已經建好,偏房,後堂等地方還沒有建……”
朱雄英點點頭,又問道:“剛才孤看了你這穀王府,為何不見一個工匠繼續修建王府?”
朱橞突然變得嚴肅起來,鄭重道:“離開京城之時,父皇曾教育臣,到了封地當勤儉節約,萬事以百姓,以國家為重……”
“如今當以修建宣府城為第一重任,一旦韃靼入關,也有抵擋之力,若不然一旦城破,再好的王府也會毀於戰火,孰輕孰重,臣分得清!”
天爺啊……
這還是那個在宮裏整天打架鬥毆,不務正業的朱橞嗎?
就藩不過才半年,這改變也太大了吧,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說刮目相看一點都不誇張。
就算是裝的,那也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是幹了許多實事,比朱允熥都要強,那小子在徐州啥事也沒幹。
“十九叔,你長大了,皇爺爺要是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朱雄英欣慰道:“很不錯!”
說罷,為朱橞豎起大拇指,這是來自大侄子的肯定。
提到老爺子,朱橞有些動容,立馬問道:“父皇真的會誇我嗎?他老人家都是打我罵我,從來沒有誇過我!”
老爺子二十多個兒子,最受重視的自然是朱標,其次是秦晉燕,在之後也是那幾個年紀大的兒子,讓朱橞成為塞王戍邊那也是趕鴨子上架,實在挑不出來人了。
朱橞這孩子並不算多壞,至少就藩後幹了許多正事,他所做的一切有討好皇太孫的意思,但同時也是為了證明自己,讓老父親能誇誇他,多看他一眼。
“一定會的!”
朱雄英拍了拍朱橞的肩膀,鼓勵道:“隻要你繼續努力,多做一些為國家,為百姓的好事,皇爺爺一定會認可你的!”
朱橞眼神之中透著一絲堅定,鄭重的點點頭隨後邀請朱雄英吃飯。
這頓飯隻有叔侄二人,因為君臣之間還有許多私事要說,並沒有讓任何人陪同。
飯菜是燒餅,熏肉,豆腐皮,還有燒狗肉,相比較徐州的鹵狗肉,又是一番滋味。
“殿下,宣府貧瘠,久經戰亂,百姓窮苦,沒什麽好東西,隻是委屈殿下了!”
朱橞一副慚愧的樣子,讓人實在不好怪罪。
招待皇太孫就三個菜一個主食,這裝的有些太過了吧!
堂堂穀王如果頓頓吃這些東西,那真是堪稱節儉了,朱橞在宮裏的時候就對吃食挑三揀四的,郭惠妃經常讓禦廚給他開小灶。
所以朱雄英壓根不信朱橞一頓隻吃三個菜,他這是把皇太孫心思都摸透了,看人下菜啊!
“十九叔說這話就見外了!”
朱雄英故作感慨道:“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十九叔能繼承皇爺爺簡樸的作風當真了不起啊!”
朱雄英並沒有拆穿朱橞,身為大明的親王,吃的好一點實在算不得什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爺子那樣,不能太過苛刻。
“臣慚愧,臣不敢和父皇相比!”
朱橞又開始裝上了!
吃飯之時,朱橞突然說道:“殿下臣有一事相求?”
朱雄英吃著燒餅夾熏肉,隨口道:“說吧,孤不一定會答應!”
朱橞緩緩說道:“殿下,臣來到封地後幾乎走遍了整個宣府,察看了周圍的地形,臣想把宣府外圍的長城修起來了,東麵將居庸關包圍起來,西邊則打通大同,和代王的封地連接起來,形成完整的防禦體係!”
朱雄英聽後頓時樂了,說道:“這是好事啊,十九叔,孤支持你!”
朱橞卻難為情的說道:“殿下,臣的封地和防區隻有一個宣府,要想把長城修起來實在艱難……”
“不用說了!”
朱雄英笑道:“要錢對吧?”
朱橞有些不好意思的點點頭。
“這不僅是你的事,也是朝廷的事,如果能修好宣府到大同的長城,對於抵抗韃靼也有好處,這事孤同意了,等孤迴去,立馬讓戶部和工部去辦這個事,到時候朝廷會派人來修長城!”
朱雄英一口答應下來,又言道:“另外,十九叔,孤不僅幫你修長城,再送你十座洪武大炮,若是韃靼來犯,你就直接把大炮架在長城上,轟他娘的……”
突如其來的驚喜讓朱橞開心不已,立馬站起來拱手道謝。
而且朱橞並不是嘴上說謝,立馬對即將繼位的新皇帝開始表忠心,將就藩時在北平發生的事情全部說給了朱雄英聽。
朱雄英聽後放下燒餅,問道:“十七叔,你是說寧王對孤不滿?”
朱橞坦然道:“也不能說不滿,就是心裏有氣,他對父皇傳位給孫子有些意見而已,而且……燕王也是這麽想的!”
朱雄英神情凝重,又問道:“四叔給你說了?”
“那倒沒有!”
朱橞正色道:“四哥多精的人了,哪裏會像十七哥一樣喝點酒就胡說八道……”
“我們到了北平後,四哥表現的十分熱情,一副好大哥的樣子,然後就開始灌我們酒故意套話……”
“十七哥那個傻子,幾杯酒下肚就上套了,開始胡亂放屁,不僅對殿下不滿,還數落大哥!”
朱雄英聽後神情平靜,但朱橞卻感覺平靜的有些可怕,連忙說道:“殿下,那些話都是燕王和寧王說的,臣可是什麽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