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宣府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路就在腳下,前方的路也已經指了出來,要怎麽走,就看燕王自己該如何選擇了。
如果他選擇一條路走到黑,那誰也救不了他,哪怕老爺子想保他,恐怕都保不住。
,,,
離開居庸關,朱雄英沒有迴北平,而是前往下一個藩王的封地,穀藩宣府。
次日一早,朱雄英率領隊伍繼續出發,臨走之時,朱棣要派張玉率領兩千兵馬護送皇太孫前往宣府,不過卻被朱雄英以路途較近拒絕了。
從路程上看,離開青州之事應該直接北上前往寧藩,再轉而去北平的燕藩,但大寧地處塞外,且路途遙遠,朱雄英倒不是多擔心安全問題,而是太耽誤時間了,這一來一迴至少要二十多天,於是直接派人給朱權傳消息,讓他前方宣府。
沒有朝廷的調令,藩王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封地,藩王之間更不能私下會麵,但朱雄英有老爺子給的令牌,那就全權代表老爺子的便宜之權。
老爺子代表朝廷,朱雄英代表老爺子,那麽朱雄英也代表朝廷,他的話就是朝廷的聖旨。
前往宣府的路上,朱雄英沒有坐馬車,而是騎馬而行,左邊是馬三保,右邊是樊忠。
“馬三保,你的馬術很不錯啊!”
朱雄英誇讚一聲,他馬騎的很熟練,比錦衣衛的眾人都要熟練,一看就不是新手。
“迴殿下,奴婢自小在軍營長大,所以對騎術並不陌生!”
馬三保雖然是宦官,但卻不似宮裏太監那般點頭哈腰,一臉諂媚的形象,反而身姿宏偉,英姿颯爽,說話的聲音不像雲成那般尖銳,舉手投足之間更像個軍人。
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以宦官之身統領整個大明艦隊!
“既然跟了孤,那就與過去告別吧!”
朱雄英沉聲道:“孤賜你姓鄭,名一個和字,以後你就叫鄭和吧!”
皇帝賜姓,這麽極大的榮幸,朱雄英雖不是皇帝,但和皇帝也沒什麽區別了,皇帝該有的權利他都有,就連龍袍都穿上了。
“奴婢鄭和叩謝殿下!”
馬三保正要下馬謝恩,卻被朱雄英攔了下來,說道:“好了,那些規矩就免了吧,別耽誤趕路!”
馬三保並沒有多高興,甚至有些落寞,他忍不住迴頭看了一眼北平的方向,內心五味雜陳,有一種說不上來的不舍。
這一切朱雄英都看在眼裏,人懂得感恩,這不是什麽壞事,如果馬三保跟著自己以後立馬大拍馬屁,甚至詆毀燕王,那也足以證明這個人品行低劣,不堪大用。
朱雄英神情嚴肅的說道:“鄭和,孤知曉你有大才,你在燕王府最多不過是跟著燕王出征漠北,但孤可以給你一個比漠北更廣闊的天地來施展你的才華!”
這不是畫餅,也不是承諾,而是早晚的事情,同時也告訴鄭和,以後吃誰家的飯就要端誰家的碗,這一點一定要分清。
鄭和在馬上拱手道:“臣願效忠太孫殿下,效忠大明!”
鄭和也是聰明人,並沒有問以後要讓他做什麽,而且還他把朱雄英個人放在了大明朝的前麵。
快到宣府之時,朱雄英有些渴了,便吩咐鄭和迴馬車拿水,常茂終於憋不住了,問道:“殿下,這個鄭和不過是燕王府的一個閹人,殿下為何對他如此看重?”
朱雄英笑了笑,悠悠說道:“此人與宮裏的那些太監不一樣,這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李景隆也有些不解,但他沒有像常茂一樣直接問,而是十分委婉的說道:“殿下,陛下對閹人最是厭惡,如果知道殿下日後重用閹人恐怕,恐怕,,,”
常茂接著說道:“而且還是用這麽多洪武大炮等火器換來的,燕王對殿下不敬,這擺明了暗藏不臣之心,校場閱軍足以證明一切!”
“好了!”
朱雄英冷著臉說道:“這一切孤心裏都有數,自會定斷,這樣話還是少說!”
“是!”
常茂不敢再說什麽,自從平倭之戰沒得到任何封賞後,這位肆意妄為的茂太爺老實多了。
送給朱棣洪武大炮等先進的火器其實沒別的意思,就是白送,畢竟燕王戍邊北平,常年與韃靼作戰,確實需要這些威力強大的火器。
在大是大非麵前,朱雄英從來不含糊,相對於北方安危來說,燕王的那點小心思簡直微不足道。
別說朱棣有這些火器,就是再給他送五十座洪武大炮,他一樣成不了事,這一點,朱雄英有絕對的信心。
,,,
宣府,大明九邊重鎮之一,從戰略位置上看,屬於北平的左翼,扼守咽喉,自從穀王朱橞就藩後,宣府成為了北平的第一道屏障,隻要丟失宣府,北方的遊牧便可滾滾南下,直破居庸關。
朱橞是九大塞王之中年紀最小的,今年不過才十六歲,也是讓老爺子最擔心的藩王,選他為塞王也是沒辦法的事,其他皇子要麽性格軟弱,要麽還小,都不適合戍邊。
剛進入宣府地界,就看到朱橞和率領護衛早已等待多時,迎接皇太孫大駕,一番客套後問道:“為何不見寧王?”
朱橞有些摸不著頭腦,說道:“殿下,十七哥……寧王沒來啊!”
朱雄英頓時皺起了眉頭,從山東青州出發之時就派人去了大寧,北平,宣府三地,迴來的錦衣衛說已經把消息送到,這麽多天過去了,就算緊趕慢趕也應該趕到了,難不成朱權敢抗旨?
這事迴頭再說吧,他最多在宣府等三天,如果寧王朱權還不到,他就等著問罪吧!
宣府位於北疆,又是遊牧南下的第一道防線,這裏的生活遠不如北平,青州等封地的百姓,甚至有些殘破。
走進宣府城,隨處可見大量民夫運送石料,木材以及土灰等物,朱雄英立馬問道:“十九叔,這些人在修什麽地方,不會是你的穀王府吧?”
朱橞立馬說道:“殿下,臣在就藩之前王府便被父皇派人修好,現在修的是宣府的城牆!”
“殿下,臣來宣府之時,看到這殘破的城牆,看到貧瘠的百姓,心都涼了半截,臣立即和穀王府的官員以及宣府地方官商量對策,最後研究出一關七門,攻守兼備的城防體係!”
所謂的一關七門,一關即南關,七門即南有三門,分別為昌平門,宣德門,承安門,北有兩門,分別為廣靈門,高遠門,東為定安門,西為大新門,城上設城樓角樓和鋪宇,可了望四方。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孤看過宣府的地圖,原本隻有南三門和北兩門,東西兩門是你新增的吧?”
“是!”
朱橞認真道:“殿下,一旦燕王有變,臣會立即關閉東西兩門,徹底切斷大同與北平的聯係,將燕王困死於北平!”
如果他選擇一條路走到黑,那誰也救不了他,哪怕老爺子想保他,恐怕都保不住。
,,,
離開居庸關,朱雄英沒有迴北平,而是前往下一個藩王的封地,穀藩宣府。
次日一早,朱雄英率領隊伍繼續出發,臨走之時,朱棣要派張玉率領兩千兵馬護送皇太孫前往宣府,不過卻被朱雄英以路途較近拒絕了。
從路程上看,離開青州之事應該直接北上前往寧藩,再轉而去北平的燕藩,但大寧地處塞外,且路途遙遠,朱雄英倒不是多擔心安全問題,而是太耽誤時間了,這一來一迴至少要二十多天,於是直接派人給朱權傳消息,讓他前方宣府。
沒有朝廷的調令,藩王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封地,藩王之間更不能私下會麵,但朱雄英有老爺子給的令牌,那就全權代表老爺子的便宜之權。
老爺子代表朝廷,朱雄英代表老爺子,那麽朱雄英也代表朝廷,他的話就是朝廷的聖旨。
前往宣府的路上,朱雄英沒有坐馬車,而是騎馬而行,左邊是馬三保,右邊是樊忠。
“馬三保,你的馬術很不錯啊!”
朱雄英誇讚一聲,他馬騎的很熟練,比錦衣衛的眾人都要熟練,一看就不是新手。
“迴殿下,奴婢自小在軍營長大,所以對騎術並不陌生!”
馬三保雖然是宦官,但卻不似宮裏太監那般點頭哈腰,一臉諂媚的形象,反而身姿宏偉,英姿颯爽,說話的聲音不像雲成那般尖銳,舉手投足之間更像個軍人。
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以宦官之身統領整個大明艦隊!
“既然跟了孤,那就與過去告別吧!”
朱雄英沉聲道:“孤賜你姓鄭,名一個和字,以後你就叫鄭和吧!”
皇帝賜姓,這麽極大的榮幸,朱雄英雖不是皇帝,但和皇帝也沒什麽區別了,皇帝該有的權利他都有,就連龍袍都穿上了。
“奴婢鄭和叩謝殿下!”
馬三保正要下馬謝恩,卻被朱雄英攔了下來,說道:“好了,那些規矩就免了吧,別耽誤趕路!”
馬三保並沒有多高興,甚至有些落寞,他忍不住迴頭看了一眼北平的方向,內心五味雜陳,有一種說不上來的不舍。
這一切朱雄英都看在眼裏,人懂得感恩,這不是什麽壞事,如果馬三保跟著自己以後立馬大拍馬屁,甚至詆毀燕王,那也足以證明這個人品行低劣,不堪大用。
朱雄英神情嚴肅的說道:“鄭和,孤知曉你有大才,你在燕王府最多不過是跟著燕王出征漠北,但孤可以給你一個比漠北更廣闊的天地來施展你的才華!”
這不是畫餅,也不是承諾,而是早晚的事情,同時也告訴鄭和,以後吃誰家的飯就要端誰家的碗,這一點一定要分清。
鄭和在馬上拱手道:“臣願效忠太孫殿下,效忠大明!”
鄭和也是聰明人,並沒有問以後要讓他做什麽,而且還他把朱雄英個人放在了大明朝的前麵。
快到宣府之時,朱雄英有些渴了,便吩咐鄭和迴馬車拿水,常茂終於憋不住了,問道:“殿下,這個鄭和不過是燕王府的一個閹人,殿下為何對他如此看重?”
朱雄英笑了笑,悠悠說道:“此人與宮裏的那些太監不一樣,這是個能做大事的人!”
李景隆也有些不解,但他沒有像常茂一樣直接問,而是十分委婉的說道:“殿下,陛下對閹人最是厭惡,如果知道殿下日後重用閹人恐怕,恐怕,,,”
常茂接著說道:“而且還是用這麽多洪武大炮等火器換來的,燕王對殿下不敬,這擺明了暗藏不臣之心,校場閱軍足以證明一切!”
“好了!”
朱雄英冷著臉說道:“這一切孤心裏都有數,自會定斷,這樣話還是少說!”
“是!”
常茂不敢再說什麽,自從平倭之戰沒得到任何封賞後,這位肆意妄為的茂太爺老實多了。
送給朱棣洪武大炮等先進的火器其實沒別的意思,就是白送,畢竟燕王戍邊北平,常年與韃靼作戰,確實需要這些威力強大的火器。
在大是大非麵前,朱雄英從來不含糊,相對於北方安危來說,燕王的那點小心思簡直微不足道。
別說朱棣有這些火器,就是再給他送五十座洪武大炮,他一樣成不了事,這一點,朱雄英有絕對的信心。
,,,
宣府,大明九邊重鎮之一,從戰略位置上看,屬於北平的左翼,扼守咽喉,自從穀王朱橞就藩後,宣府成為了北平的第一道屏障,隻要丟失宣府,北方的遊牧便可滾滾南下,直破居庸關。
朱橞是九大塞王之中年紀最小的,今年不過才十六歲,也是讓老爺子最擔心的藩王,選他為塞王也是沒辦法的事,其他皇子要麽性格軟弱,要麽還小,都不適合戍邊。
剛進入宣府地界,就看到朱橞和率領護衛早已等待多時,迎接皇太孫大駕,一番客套後問道:“為何不見寧王?”
朱橞有些摸不著頭腦,說道:“殿下,十七哥……寧王沒來啊!”
朱雄英頓時皺起了眉頭,從山東青州出發之時就派人去了大寧,北平,宣府三地,迴來的錦衣衛說已經把消息送到,這麽多天過去了,就算緊趕慢趕也應該趕到了,難不成朱權敢抗旨?
這事迴頭再說吧,他最多在宣府等三天,如果寧王朱權還不到,他就等著問罪吧!
宣府位於北疆,又是遊牧南下的第一道防線,這裏的生活遠不如北平,青州等封地的百姓,甚至有些殘破。
走進宣府城,隨處可見大量民夫運送石料,木材以及土灰等物,朱雄英立馬問道:“十九叔,這些人在修什麽地方,不會是你的穀王府吧?”
朱橞立馬說道:“殿下,臣在就藩之前王府便被父皇派人修好,現在修的是宣府的城牆!”
“殿下,臣來宣府之時,看到這殘破的城牆,看到貧瘠的百姓,心都涼了半截,臣立即和穀王府的官員以及宣府地方官商量對策,最後研究出一關七門,攻守兼備的城防體係!”
所謂的一關七門,一關即南關,七門即南有三門,分別為昌平門,宣德門,承安門,北有兩門,分別為廣靈門,高遠門,東為定安門,西為大新門,城上設城樓角樓和鋪宇,可了望四方。
朱雄英點點頭,說道:“孤看過宣府的地圖,原本隻有南三門和北兩門,東西兩門是你新增的吧?”
“是!”
朱橞認真道:“殿下,一旦燕王有變,臣會立即關閉東西兩門,徹底切斷大同與北平的聯係,將燕王困死於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