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取士的科舉考試內容不出四書五經和朱子注解。


    形式固定,必分八股,看起來死板僵化不近人情,實際上這麽做的原因是給所有貧寒士子一個真正的上升通道。


    如果擴大考試範圍,開放答題角度,比拚學子的見識閱曆,那麽看似能選出更優秀的人才,實則就是把貧寒學子的上升通道堵死了。


    湊夠一套四書五經和朱子的相關批注對於一個貧寒家庭來說並不是很難,再不濟可以借書抄書,但再多的書就不可能了。


    而且也沒有貫通古今,滿腹經綸的大儒去教他們,這樣一來,隻有世家貴族能考這樣的試,幾十年就出門閥了。


    現在不一樣了,朝廷考的是八股,考的內容就是四書五經加朱子注解,你世家讀再多書,有更好的大儒指點都沒用,考試又不考,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


    科舉論高低,八股見真章!


    不過話又說迴來,雖說八股文有利有弊,按照長遠來看,弊還是大於利,說到底還是為了維護穩定,平衡士族和寒門的矛盾為主。


    存在即為合理,一個橫跨兩朝的人才選取製度,絕不是一句簡單的束縛思想就能全盤否定的!


    本來朱雄英還想著等自己當皇帝後就把八股文廢除,現在看來,這事不能急,還需要妥善的改變。


    老爺子好像看出了大孫子的想法,語重心長的說道:“如果有一天你當了皇帝,你把大明朝治理的蒸蒸日上,百姓都富足了,你可以延伸,甚至改變,現在就別想了……”


    朱雄英苦笑一聲,任重而道遠啊!


    ……


    參加殿試的學子不需要自己帶飯,到了中午,由光祿寺統一分發午飯,而且吃的還不錯。


    有茶水,果子,點心,主食有饅頭,米飯和粥,菜有豬肉,羊肉,鵝肉,雞蛋,豆腐,肉醬,甚至還有酒!


    可謂極其豐盛,但每人分的量卻少的可憐!


    老爺子和朱雄英同樣在大殿用膳,吃的和學子一樣,都是光祿寺的飯食。


    吃飯之時,老爺子問道:“聽說你不打算放棄倭國?”


    “是!”


    朱雄英吃著饅頭,點頭說道:“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放棄了多可惜,那地方可是有挖不完的銀礦!”


    “挖完銀礦走人唄,還管那些倭子做甚,浪費米麵!”


    老爺子皮笑肉不笑,道:“咱聽說解挫子給你出個餿主意,要移民於倭國?”


    “這是孫兒自己的意思,他隻不過是奉命行事!”


    朱雄英用饅頭夾著一些肉醬,悄悄放下筷子,不懷好意的笑道:“不是要管那些小倭子,而是還要用他們幹活……”


    “皇爺爺,你是沒看到那些倭子打仗,那個頭還沒有驢高,騎在馬上就像一群半大孩子騎著狗似的,比解縉都要矮一頭……”


    “所以啊,讓這些小倭子鑽礦洞幹活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嘿嘿!”


    老爺子掰掉一塊饅頭送進嘴裏,嚼巴著說道:“那也虧,這得吃多少米麵,他奶奶的,真是便宜這群狗倭子了!”


    朱雄英給老爺子盛了碗粥,笑道:“狗倭子還不配吃咱天朝大明的米麵,送點紅薯過去,餓不死就行,哪有這麽多事!”


    老爺子兩眼一亮,笑道:“吃紅薯都算便宜他們了,狗日的……”


    “哈哈……”


    朱雄英大笑兩聲,隨後又言道:“皇爺爺,孫兒想從今年殿試的學子中選出一部分人去治理倭國,您看……”


    老爺子一怔,思考片刻,最終說道:“咱大明的遼東,嶺南之地都沒人願意去,更何況是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非也,非也!”


    朱雄英笑道:“您不給點好處誰願意去啊!”


    “凡去東瀛特別布政使司的學子一律縣令起步,曆練滿三年,政績突出者,直接交與吏部重點提拔,越級重用!”


    現在的倭國是一片狼藉,能把那個破地方治理好,迴頭治理大明自然不在話下。


    老爺子卻有著難為,說道:“咱大明現在也是缺官,許多地方連主官都沒有……罷了,等殿試的結果出來,讓吏部挑二十個人送到倭國吧!”


    “皇爺爺英明!”朱雄英趁機拍個馬屁。


    “你別高興的太早,隻能給你三甲靠後的!”


    “夠了,夠了!”


    吃過午飯,老爺子帶著朱雄英巡視考場,查看考生的情況。


    大部分考生都有心思吃飯,或者胡亂吃幾口繼續考試,但最靠近大殿門旁有位三十多歲考生吸引了祖孫二人的注意。


    別人為了考試那是茶飯不思,愁眉苦臉,但這人卻吃著飯菜,品著美酒,望著大殿外的宮殿,一副十分愜意的樣子。


    這家夥是來考試的還是來鬧著玩的?


    老爺子眉頭一皺,有些不悅,說道:“此人視恩科殿試為兒戲,不管他答的有多精彩,直接劃到三甲最後一名!”


    這樣的場合,此人還有心思喝酒賞景,要麽就是答不出來,打算放棄,要麽就是驚豔才絕之輩,


    但能參加殿試的學子沒有一個是庸才,那就說明此人很有可能是後者,或許已經答完了。


    大明科舉沒有提前交卷一說,不然此人大概已經走人了!


    朱雄英走了過去,此人轉頭看了一眼,立馬低頭看著自己已經答完的試卷,神情卻絲毫不慌張。


    朱雄英掃了一眼,果然和自己猜想的一樣,僅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答完了,這速度和上次恩科的黃觀有一拚,就是不知道寫的文章如何!


    “如何?”老爺子蹬著那人問道。


    朱雄英笑了笑,說道:“八成又是個解縉!”


    老爺子冷哼一聲,本著臉沒有說什麽。


    “沒有必要和他過不去,既然是恩科殿試,還是以文章定排名!”


    朱雄英悠悠說道:“有能力的讀書人都有孤傲的毛病,那個解縉當年都用鼻孔看人,總覺得他自己最厲害,看不上任何人,這不也老實了,打幾頓板子的事!”


    老爺子沉默半天, 最終送了口氣,擺手道:“罷了,罷了,反正都是給你選的人才,你自己看著辦吧!”


    ……


    一場殿試將決定他們一生的命運,對於那些名落孫山的學子來說都是幸運的,殿試沒有落榜一說,決出的隻是名次而已,高低都是進士。


    日落,所有考生全部交卷,隨後向皇帝和儲君拱手行禮,依次退出。


    那位剛才喝酒賞景的學子是最後一人,也成功引起了朱雄英的注意,正要離開時卻被叫了迴來,問道:“你叫什麽名字,籍貫何地?”


    那人再次拱手,氣定神閑的說道:“迴殿下,學生景清,陝西真寧縣人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