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


    朱雄英收到老爺子派人送來的書信,已經同意太孫在徽州試行攤丁入畝的改革。


    同時,吏部的任命文書也到了,任命周誌新為徽州知府,並一手實行攤丁入畝的改革。


    改革變法向來都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必然會受到層層的阻礙和困難。


    徽州改革一旦失敗,以後將再無實行的可能,所以周誌新要頂住無數的壓力。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朱雄英不僅從蕩倭衛調來了劉承恩以及二十名士兵保護他的安全,還把禦賜的金牌留給這位新上任的知府。


    並告訴周誌新,若是遇到有人搗亂和刻意鬧事,阻攔改革,可以殺,無論任何身份,有一個算一個,殺!


    但凡曆朝曆代的改革和變法,要想成功,必然會血流成河


    抗倭之事固然重要,但攤丁入畝的改革同樣重要,萬不能出現一點差錯。


    要想改革,就得需要周誌新這樣的“冷麵寒鐵”。


    同時,鳳陽五州十三縣也開始試行士紳一體納糧的改革。


    鳳陽因為洪薯之事,讓老爺子十分不滿,自己免除老家永久的賦稅,可謂皇恩浩蕩,這些勳貴和士紳竟敢坐地起價,趁機拿洪薯威脅朝廷,撈國庫的錢,這是老爺子所不能容忍的,所以老爺子把士紳一體納糧定在了鳳陽府。


    鳳陽的勳貴多,士紳也多,可以說是整個大明最難啃的一個地方,但隻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其餘的地方自然不在話下,士紳一體納糧才能在全國實行,由此可見老爺子的決心。


    交代好徽州的事情,朱雄英立馬前往鳳陽,改革之事太大了,他必須親自交代張度具體事項。


    路上,朱雄英坐在馬車上,石羊先生也在車內,手中端著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的改革方案看了許久。


    朱雄英忍不住問道:“看了這麽久了,看出什麽名堂來沒有?”


    石羊先生歎了口氣,緩緩說道:“殿下想問什麽,”


    “把你想說的,能想到的都說出來吧!”朱雄英正色道:“越詳細越好!”


    石羊先生點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這兩大改革,最終受益的是朝廷和百姓,而針對的恰恰是天下的士紳!”


    “老朽多問一句,如果試行成功,下一步是否要在全國推廣?”


    “那是自然!”朱雄英沒有隱瞞。


    石羊先生繼續說道:“如果全國推廣,到時候必然會遭到天下士紳的抵抗,殿下也會徹底得罪天下的讀書人,千百年後,殿下的名聲一定不會太好!”


    石羊先生一針見血,直接說出了改革背後的影響。


    其實說的也沒錯,畢竟向有錢人要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後世雍正在實行這兩項改革的後,被讀書人口誅筆伐,黑的體無完膚,就是因為他觸犯了士紳的利益,後來那個六下江南的十全敗家子為了得一個好名聲直接廢掉他爹千辛萬苦實行的新政!


    對於石羊先生說的,朱雄英卻滿不在乎,笑道:“得罪天下士紳又如何,後世罵名又如何,怎麽,他們還想給孤編排些故事嗎?”


    “要麽拿出身說事,什麽當今太孫並非洪武爺的嫡脈子孫,是個冒牌貨,亦或者上升至道德,太孫弑母,盡喪人倫,嗬嗬,反正筆在他們手中,想怎麽寫就能怎麽寫!”


    “有當今聖上在他們還不敢,但百年以後,殿下的名聲恐怕要與秦始皇,隋煬帝同流!”石羊先生說話真是一點都不避諱。


    朱雄英還就喜歡他這直來直去的性格,問道:“那你認為秦始皇,隋煬帝如何?”


    石羊先生直言道:“始皇帝功在千秋,但是他得罪了儒生,被後世扣上了暴君的名號,隋煬帝一生有功亦有過,但誰還記得他的功,每每提起也隻不過稱其為昏君而已……”


    朱雄英知曉他話裏有話,追問道:“那他又得罪了誰?”


    “世家!”


    石羊先生微微一笑,繼續說道:“開科舉讓天下寒門士子魚躍龍門,這觸犯的是世家的利益!”


    “這些有功帝王尚且逃不過後世的口誅筆伐,更何況王莽之流……”


    朱雄英聽後大笑兩聲,說道:“當今洪武爺恐怕也在其中吧,畢竟殺了這麽多官員!”


    石羊先生眉頭一皺,淡淡說道:“殿下何必明知故問呢,儒生也好,世家也好,官員也罷,他們都是拿著筆的讀書人!”


    朱雄英正色道:“隻要百姓過的好,背負些罵名又有何妨,百姓心中有杆秤,誰對他們好,他們會記在心裏的!”


    石羊先生聽後搖搖頭,無奈的歎息道:“可百姓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字,更不是史官,現在的百姓或許會記得殿下的好,可百年以後呢,他們也會相信讀書人的話,殿下乃大明的隋煬帝也!”


    對於石羊先生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朱雄英是不會計較的,他心中明白,老頭說的是實話,自己將來的名聲或許還不如隋煬帝,甚至會和王莽同列……


    但那又如何?


    朱雄英不在乎這些,百年之後的事還很遙遠,誰又知道會發生什麽,想這麽多幹嘛,做好眼前事才是真的。


    “殿下,改革之事……老朽還是勸殿下慎重考慮!”石羊先生再次勸道。


    “孤已經慎重考慮半年了!”


    朱雄英嚴肅說道:“不管結果如何,孤都要去做,這也是孤的使命,改革之事,勢在必行!”


    這一番話讓石羊先生看到了這位年輕儲君的果斷,也看到了大明的將來,或許這位太孫將來真是一位不同於曆代帝王的好皇帝。


    “先生,你也是讀書人,如果孤改革成功,你會如何評論孤?”朱雄英好似玩笑一般的問道。


    “千秋之功!”


    石羊先生迴答的很幹脆,也很嚴肅:“隻要殿下能完成這一件事,在老朽看來就是聖君!”


    朱雄英聽後笑了笑,說道:“在你心中,對聖君的標準真低!”


    石羊先生同樣笑道:“為君者,能想著為百姓做一兩件好事就不錯了,大多數者,要麽荒淫無度,縱於享樂,要麽重用奸佞,碌碌無為,至少殿下還能想著為百姓做些事,已經很是難得了!”


    “哈哈……”


    朱雄英大笑道:“沒想到大名鼎鼎的石羊先生也會說些奉承的話了!”


    石羊先生卻坦然道:“老朽隻是實話而已!”


    “那你如何評價當今洪武爺?”朱雄英拋出一個很刁鑽的問題。


    石羊先生考慮半天,最終說道:“聖君!”


    “哈哈,你沒說實話吧!”


    朱雄英追問道:“說出你的真實看法?”


    石羊先生笑了笑,坦然道:“瑕不掩瑜,確是聖君!”


    “你當真是毫不避諱啊!”


    朱雄英認真道:“孤就欣賞你這樣的人,真他媽有個性!”


    石羊先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