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初六,也就是公元1640年十二月十八日。鄧玘率領“聯軍”四千八百,其中鄧家軍為主力,還有宜陽的騎兵六百。號稱一萬人,浩浩蕩蕩殺奔得勝寨,先鋒是宜陽的馬軍統領呂文洋。宜陽孟太守果然如李岩所料,不但自己堅壁不出,就連派隊征伐也是打了大大的折扣,隻是把口口聲聲為國盡忠的呂文洋派出來了事。
鄧玘根本沒把李自成放在眼中,雖然自己的部下曾經在那些馬賊流寇手裏吃過大虧。可是自己也曾把他們追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收拾起來自然是小菜一碟。那宜陽太守孟大人,隻是一介豎儒。雖然自己是三品的總兵,無奈大明重文輕武,卻要處處受那四品文官的閑氣。那孟大人不隨軍倒也罷了,隻怕真的隨軍而來,倒成了累贅。
呂文洋是自己的師弟,在孟侖手下總無出頭之日,自己屢立軍功,不妨把這次露臉的機會讓給他,也算是對師門的照應。
五千來人,力量是薄弱了些。不過鄧玘自有自信的本錢,半年前,也是在得勝寨(戴盛寨),自己以四千破當地農軍一鬥穀所部十萬餘眾,斬首一萬,俘獲兩萬,餘眾皆潰。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連斬農軍七員大將。曾經一個迴合刀斬三人,農軍聞其名而遠遁。可以說那一仗是鄧玘平生最得意的傑作,也平添了他的狂傲之心。
在他心目中,李匪乃手下敗將,又是流竄至此,人數再多也多不過一鬥穀的“十萬大兵”吧?隻是怕那李匪不敢與自己硬碰硬,再來個聞風而逃,或者象一鬥穀那樣遠遁山林,自己可就不好收拾了。現在他最盼望自己的師弟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一舉抓住流寇的主力,自己好來了一鼓全殲之。
呂文洋大大的打了個噴嚏,他隻道是師兄鄧大人在念叨他,卻不知埋伏在前麵山穀旁的穀英也在心中默禱:呂大人啊呂大人,您就快點進山穀吧!兄弟我都帶隊在這裏趴了五、六個時辰了,你再這樣慢慢吞吞的,不消你打,我們自己就站不起來了。
呂文洋並沒有著急前行,。一路上他與遭遇的馬賊交了幾仗。對方雖然也 騎在馬上,但是隻有少數弓馬尚算嫻熟。大部分一看就知道是戰場上的初哥。不過這些家夥甚是討厭,你一追,他們就跑;你一鬆懈下來,他們就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鑽出來給你幾箭,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損折了二十多個弟兄了。他真想一鼓作氣,盯住其中的一股,殺光拿下。可是他又不不得不考慮自己與大隊人馬的聯係,畢竟這次征伐自己隻是個先鋒,並不是主帥。
這裏附近的地形實在不利於騎兵作戰,低矮的山穀一個連著一個。名字也千奇百怪。什麽羊腸峽,什麽狗兒穀不一而足。前麵又是一個外麵看起來不是很深的山穀,名字也很奇特,叫什麽懶驢穀。呂文洋心中暗暗不快,他平生最討厭一個驢字。他的部下都知道他的好惡,都叫驢做“二馬”。他的部下在他的調教下,雖然沒有鄧家軍那樣驍勇,不過也非是散兵遊勇。不用他吩咐,前哨十餘騎率先弛入山穀,探看有無埋伏。一路追來,所過險處甚多,他開始還小心謹慎。可一看好多易守難攻和適宜埋伏的地方都沒有什麽狀況,自己心內也就有些懈怠。不過小心天下去得,師兄臨行前再三囑咐:小心應對,以策萬全!
在穀口停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裏麵並沒有報警的響箭聲傳來。呂文洋大手一揮,五百名騎兵揚起滾滾征塵,衝進了山穀。他一邊前行,一邊觀看穀內的地形。這裏外麵看著不寬,裏麵越來越窄,越來越難行,最後隻容一人一騎通過,有的地方甚至需要牽馬而行。呂文洋不知,這裏本叫攬驢穀,說是穀道難行,需要牽驢而行的意思,隻是以訛傳訛,叫成了懶驢穀。他自己總忌諱個驢字,卻不知,已經被義軍牽了驢了。
正在呂文洋心中惶惑的時候,隻聽滿山的響箭聲,卻不是自己部下的短促的鳴鏑,而是一種粗野悠長的淒厲響聲。呂文洋臉色大變,心道:“完了!”隻聽身前身後一陣轟鳴,他知道那是巨木大石滾落的聲音。看來已經是前進無路,後退無門。緊接著,一陣陣的戰鼓聲起,近萬名全副武裝的義軍戰士層層圍攏過來,各種武器指向夾在山穀裏的轉身都極為困難的大明騎兵們。上萬人高聲嘶吼:“交槍不殺!交槍不殺!交槍不殺!”別說那些沒見過什麽大陣仗的小卒,就是身經百戰的呂文洋也是渾身栗抖,全身乏力。在這種情況下,別說奮勇殺敵,就是稍微一舉手,一瞪眼,就會有萬箭穿心之厄。呂文洋大腦一片空白,看著周圍一個個鐵青或者慘白的年輕臉孔,他長歎了一口氣,禁閉上虎目,任淚水流下麵頰。“當啷!”一聲,沉重的鐵槍摔落塵埃。他周圍的兵士如釋重負,都大大的長出了一口氣,兵器落地聲此起彼伏,穀英未放一箭,就成建製的俘獲了宜陽騎兵全隊。
穀英心中的喜悅是溢於言表的,而對軍師的崇拜也是發自內心的。自己平時圍前圍後的請教,沒少讓同僚們笑為溜須拍馬。但是想起軍師“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十六字真言,一切的訕笑都是顯得那麽的無足輕重。自己也深知自己部隊的問題,就是戰鬥力不足。於大明正規軍作戰,即使以多打少,若不安排周密,以硬碰硬,恐怕也是負多勝少。他臨行前去請教軍師,記得軍師沉默了許久才說:“驕敵,縱敵,誘敵深入,以眾淩寡,以勢壓敵,攻心為上。”等他咀嚼了一番這些話的意思之後,又說“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一部,打殲滅戰,不打擊潰戰。”看著聽得暈暈忽忽滿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的穀英,常朗心中暗笑,就你一個隻知道輪大刀的土包子,我拿我們主席的高論出來,還不嚇死你!
闖王在穀英出兵前,一再叮嚀:“要抓活的!人要抓活的!馬也要抓活的!打敗了他們不是本事!老子要這支騎兵!別怕損失,多想辦法,抓住多少騎兵,我都分配給你,我一個都不要,你抓的俘虜,都歸你指揮!隻是一定要抓活的!”
穀英搔著腦殼,直楞楞看著站在闖王背後不言不語的宋先生,心想:軍師啊軍師,不就多問了您老幾句嗎?至於這麽快就給老弟我出難題啊?常朗心中陰笑:小樣吧!想從我這裏學東西,那得你自己有那本事,這次出道有點難度的作業先!
為了打好這一仗,穀英已經幾天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了。誰去牽驢,誰打埋伏,在哪裏埋伏,怎樣偽裝,怎樣打埋伏。為了完成這次作業,穀英感覺自己老了能有十歲,也感覺自己成熟了許多。以前打仗就知道衝啊砍啊,現在才知道,打仗是需要動腦筋的。就是單單一個選擇伏擊地點的問題,他就自己在這一帶跑來跑去去跑了十來趟,終於選擇了第一伏擊地點——懶驢穀。埋伏了一萬兵,心想,就老驢的五六百騎兵,我上萬人擁過去,就是不打你,壓也把你壓扁了。
這盤開胃的驢肉大餐吃得滿痛快,隻是感覺沒吃飽。後麵鄧家軍的大肥馬那才對得起自己磨得溜尖發亮的一副大牙,現在的問題就看姓鄧的上不上路了,能不能配合俺老穀完美的打好這一仗。穀英問親兵:“呂文洋的部下找沒找到親兄弟或者親父子?”親兵說:“已經找到了三對兄弟,請問將軍,還要找嗎?”穀英揮揮手說:“不必了,我去看看。”
穀英邁步向前,這個穀道實在是不適宜馬匹前進,所以穀英索性下馬步行。隻見六個明軍雙手抱頭,低頭蹲在山坳裏。周圍十幾個義軍手執刀槍看押著他們。“抬起頭來!”穀英大喝一聲,“抬頭!抬頭!”四周的兵士也一起鼓噪。幾個俘虜不知道下麵要麵臨的是什麽命運,一個個心驚膽戰的抬起了臉。穀英掃視了一圈,盯上了一個年輕得有些幼稚的臉龐。馬鞭一指:“你叫什麽名字?”
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身子下意識的擋在那孩子兵的身前,小心翼翼的迴答道:“迴稟大人,他是我的弟弟,叫張虎,小人張龍。”
穀英微微一笑,道:“就是你了,起來跟我走!”張龍哪敢違扭,隻得跟隨穀英走向一邊。從親兵手接過一隻鐵盔遞給張龍。“這是你們呂大人的頭盔,你這就給你們鄧總兵送過去,就說我穀某人在此等候他來與他師弟相會。你可記住了?”
張龍沒想到是要放他迴去,身子一震,馬上迴答道:“小人記住了。”禁不住迴頭又可那了自己弟弟一眼。穀英看在眼裏,心中得意,說:“你隻要把東西送到,把話帶去,你弟弟就是安全的。否則……”
“小人一定辦到,一定不會溜掉,請大人高抬貴手,放過小人弟弟一命。”張龍又跪到地上一通磕頭。然後抹淚而去。穀英可沒舍得讓他騎自己的滇馬迴去,而是給了他一匹老弱的騾子,張龍顧念自己弟弟的性命,哪裏還顧得上計較這些,急匆匆打騾而去。
穀英滿意的笑了笑,火已經點好了,水也燒開了,就等鄧大人的河套馬的肥馬肉下鍋了。鄧大人啊鄧老爺,你可如小人所願,前來赴宴嗎?
鄧玘根本沒把李自成放在眼中,雖然自己的部下曾經在那些馬賊流寇手裏吃過大虧。可是自己也曾把他們追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收拾起來自然是小菜一碟。那宜陽太守孟大人,隻是一介豎儒。雖然自己是三品的總兵,無奈大明重文輕武,卻要處處受那四品文官的閑氣。那孟大人不隨軍倒也罷了,隻怕真的隨軍而來,倒成了累贅。
呂文洋是自己的師弟,在孟侖手下總無出頭之日,自己屢立軍功,不妨把這次露臉的機會讓給他,也算是對師門的照應。
五千來人,力量是薄弱了些。不過鄧玘自有自信的本錢,半年前,也是在得勝寨(戴盛寨),自己以四千破當地農軍一鬥穀所部十萬餘眾,斬首一萬,俘獲兩萬,餘眾皆潰。在戰鬥中,他身先士卒,連斬農軍七員大將。曾經一個迴合刀斬三人,農軍聞其名而遠遁。可以說那一仗是鄧玘平生最得意的傑作,也平添了他的狂傲之心。
在他心目中,李匪乃手下敗將,又是流竄至此,人數再多也多不過一鬥穀的“十萬大兵”吧?隻是怕那李匪不敢與自己硬碰硬,再來個聞風而逃,或者象一鬥穀那樣遠遁山林,自己可就不好收拾了。現在他最盼望自己的師弟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一舉抓住流寇的主力,自己好來了一鼓全殲之。
呂文洋大大的打了個噴嚏,他隻道是師兄鄧大人在念叨他,卻不知埋伏在前麵山穀旁的穀英也在心中默禱:呂大人啊呂大人,您就快點進山穀吧!兄弟我都帶隊在這裏趴了五、六個時辰了,你再這樣慢慢吞吞的,不消你打,我們自己就站不起來了。
呂文洋並沒有著急前行,。一路上他與遭遇的馬賊交了幾仗。對方雖然也 騎在馬上,但是隻有少數弓馬尚算嫻熟。大部分一看就知道是戰場上的初哥。不過這些家夥甚是討厭,你一追,他們就跑;你一鬆懈下來,他們就不知道從什麽地方鑽出來給你幾箭,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損折了二十多個弟兄了。他真想一鼓作氣,盯住其中的一股,殺光拿下。可是他又不不得不考慮自己與大隊人馬的聯係,畢竟這次征伐自己隻是個先鋒,並不是主帥。
這裏附近的地形實在不利於騎兵作戰,低矮的山穀一個連著一個。名字也千奇百怪。什麽羊腸峽,什麽狗兒穀不一而足。前麵又是一個外麵看起來不是很深的山穀,名字也很奇特,叫什麽懶驢穀。呂文洋心中暗暗不快,他平生最討厭一個驢字。他的部下都知道他的好惡,都叫驢做“二馬”。他的部下在他的調教下,雖然沒有鄧家軍那樣驍勇,不過也非是散兵遊勇。不用他吩咐,前哨十餘騎率先弛入山穀,探看有無埋伏。一路追來,所過險處甚多,他開始還小心謹慎。可一看好多易守難攻和適宜埋伏的地方都沒有什麽狀況,自己心內也就有些懈怠。不過小心天下去得,師兄臨行前再三囑咐:小心應對,以策萬全!
在穀口停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裏麵並沒有報警的響箭聲傳來。呂文洋大手一揮,五百名騎兵揚起滾滾征塵,衝進了山穀。他一邊前行,一邊觀看穀內的地形。這裏外麵看著不寬,裏麵越來越窄,越來越難行,最後隻容一人一騎通過,有的地方甚至需要牽馬而行。呂文洋不知,這裏本叫攬驢穀,說是穀道難行,需要牽驢而行的意思,隻是以訛傳訛,叫成了懶驢穀。他自己總忌諱個驢字,卻不知,已經被義軍牽了驢了。
正在呂文洋心中惶惑的時候,隻聽滿山的響箭聲,卻不是自己部下的短促的鳴鏑,而是一種粗野悠長的淒厲響聲。呂文洋臉色大變,心道:“完了!”隻聽身前身後一陣轟鳴,他知道那是巨木大石滾落的聲音。看來已經是前進無路,後退無門。緊接著,一陣陣的戰鼓聲起,近萬名全副武裝的義軍戰士層層圍攏過來,各種武器指向夾在山穀裏的轉身都極為困難的大明騎兵們。上萬人高聲嘶吼:“交槍不殺!交槍不殺!交槍不殺!”別說那些沒見過什麽大陣仗的小卒,就是身經百戰的呂文洋也是渾身栗抖,全身乏力。在這種情況下,別說奮勇殺敵,就是稍微一舉手,一瞪眼,就會有萬箭穿心之厄。呂文洋大腦一片空白,看著周圍一個個鐵青或者慘白的年輕臉孔,他長歎了一口氣,禁閉上虎目,任淚水流下麵頰。“當啷!”一聲,沉重的鐵槍摔落塵埃。他周圍的兵士如釋重負,都大大的長出了一口氣,兵器落地聲此起彼伏,穀英未放一箭,就成建製的俘獲了宜陽騎兵全隊。
穀英心中的喜悅是溢於言表的,而對軍師的崇拜也是發自內心的。自己平時圍前圍後的請教,沒少讓同僚們笑為溜須拍馬。但是想起軍師“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的十六字真言,一切的訕笑都是顯得那麽的無足輕重。自己也深知自己部隊的問題,就是戰鬥力不足。於大明正規軍作戰,即使以多打少,若不安排周密,以硬碰硬,恐怕也是負多勝少。他臨行前去請教軍師,記得軍師沉默了許久才說:“驕敵,縱敵,誘敵深入,以眾淩寡,以勢壓敵,攻心為上。”等他咀嚼了一番這些話的意思之後,又說“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一部,打殲滅戰,不打擊潰戰。”看著聽得暈暈忽忽滿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的穀英,常朗心中暗笑,就你一個隻知道輪大刀的土包子,我拿我們主席的高論出來,還不嚇死你!
闖王在穀英出兵前,一再叮嚀:“要抓活的!人要抓活的!馬也要抓活的!打敗了他們不是本事!老子要這支騎兵!別怕損失,多想辦法,抓住多少騎兵,我都分配給你,我一個都不要,你抓的俘虜,都歸你指揮!隻是一定要抓活的!”
穀英搔著腦殼,直楞楞看著站在闖王背後不言不語的宋先生,心想:軍師啊軍師,不就多問了您老幾句嗎?至於這麽快就給老弟我出難題啊?常朗心中陰笑:小樣吧!想從我這裏學東西,那得你自己有那本事,這次出道有點難度的作業先!
為了打好這一仗,穀英已經幾天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了。誰去牽驢,誰打埋伏,在哪裏埋伏,怎樣偽裝,怎樣打埋伏。為了完成這次作業,穀英感覺自己老了能有十歲,也感覺自己成熟了許多。以前打仗就知道衝啊砍啊,現在才知道,打仗是需要動腦筋的。就是單單一個選擇伏擊地點的問題,他就自己在這一帶跑來跑去去跑了十來趟,終於選擇了第一伏擊地點——懶驢穀。埋伏了一萬兵,心想,就老驢的五六百騎兵,我上萬人擁過去,就是不打你,壓也把你壓扁了。
這盤開胃的驢肉大餐吃得滿痛快,隻是感覺沒吃飽。後麵鄧家軍的大肥馬那才對得起自己磨得溜尖發亮的一副大牙,現在的問題就看姓鄧的上不上路了,能不能配合俺老穀完美的打好這一仗。穀英問親兵:“呂文洋的部下找沒找到親兄弟或者親父子?”親兵說:“已經找到了三對兄弟,請問將軍,還要找嗎?”穀英揮揮手說:“不必了,我去看看。”
穀英邁步向前,這個穀道實在是不適宜馬匹前進,所以穀英索性下馬步行。隻見六個明軍雙手抱頭,低頭蹲在山坳裏。周圍十幾個義軍手執刀槍看押著他們。“抬起頭來!”穀英大喝一聲,“抬頭!抬頭!”四周的兵士也一起鼓噪。幾個俘虜不知道下麵要麵臨的是什麽命運,一個個心驚膽戰的抬起了臉。穀英掃視了一圈,盯上了一個年輕得有些幼稚的臉龐。馬鞭一指:“你叫什麽名字?”
一個三十來歲的漢子身子下意識的擋在那孩子兵的身前,小心翼翼的迴答道:“迴稟大人,他是我的弟弟,叫張虎,小人張龍。”
穀英微微一笑,道:“就是你了,起來跟我走!”張龍哪敢違扭,隻得跟隨穀英走向一邊。從親兵手接過一隻鐵盔遞給張龍。“這是你們呂大人的頭盔,你這就給你們鄧總兵送過去,就說我穀某人在此等候他來與他師弟相會。你可記住了?”
張龍沒想到是要放他迴去,身子一震,馬上迴答道:“小人記住了。”禁不住迴頭又可那了自己弟弟一眼。穀英看在眼裏,心中得意,說:“你隻要把東西送到,把話帶去,你弟弟就是安全的。否則……”
“小人一定辦到,一定不會溜掉,請大人高抬貴手,放過小人弟弟一命。”張龍又跪到地上一通磕頭。然後抹淚而去。穀英可沒舍得讓他騎自己的滇馬迴去,而是給了他一匹老弱的騾子,張龍顧念自己弟弟的性命,哪裏還顧得上計較這些,急匆匆打騾而去。
穀英滿意的笑了笑,火已經點好了,水也燒開了,就等鄧大人的河套馬的肥馬肉下鍋了。鄧大人啊鄧老爺,你可如小人所願,前來赴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