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意服侍的是侯洪心愛的丫頭, 一向乖巧又伶俐,將毛巾扔迴銅盆裏,便微施一禮, 嫋嫋婷婷的領著一串小丫頭退走了。
廖師爺閉著眼睛,以示避忌,待她出去了,才重新睜開眼, 見侯洪仍是麵色不虞, 沉吟一下,笑道:“賈家小子不識抬舉,惹得東翁不快, 不如我設個法, 懲戒一二。”
他是故意這麽說的。在侯洪門下為幕數載,他深知侯洪的性格, 外作粗豪, 內實刻忌,一向小心, 越這樣說,他越不會這麽做。
果然, 侯洪摸了摸頭,仍然維持著仰首的姿勢,擺手道:“不必了, 這毛頭小子雖然可恨, 卻不是那沒來頭的。就是他自己看不出來咱們動的手腳, 他家裏人未必沒有明眼的。仇人越少越好,不必和賈家王家結怨。”
聞言,廖師爺撚了撚頷下的山羊胡須,怡然笑道:“倒是老朽考慮不周了,險為明公惹禍。”
“不關廖公的事,”侯洪忙道,“廖公也是一意為我著想,何錯之有?”頓了頓,還是有些氣悶,又道:“以後不必理會他,好也罷,歹也罷,叫董季川去和他磨!”
董季川正是賈環的頂頭上司,也是他那樁冒失行動裏受害第二大的人。董季川可不是什麽好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色·色是他的拿手好戲。如今這裏給他解了禁,還不知怎樣給賈環穿小鞋、使絆子呢。
廖師爺暗歎一聲,心想,賈小縣令,你自求多福吧,老夫隻能幫你到這裏了。再多的,老夫也是鞭長莫及啦!
要說賈環辦的這件事,倒也並不是壞事,真要當麵鑼對麵鼓的擺出來說,老百姓要誇他一句鏟奸除害,讀書人也要說一聲機敏果斷呢。之所以造成如今的窘況,被兩層上司恨之入骨,完全是因為他損害了別人的利益。
話說這平安州頗多蟊賊盜寇,治下絕算不得清明。但外人決計想不到,就在離州治天水不到二十裏的青龍山,就盤踞著一夥盜寇。這夥人足有數百人之多,都是壯年的精幹漢子,多是通緝犯,刀兵千餘,官兵剿了幾次,皆大敗而歸,隻得捏著鼻子忍了。從山下路過的商旅行人,碰上他們的人,最好的也是隻剩一個精光身子。因此過路客商無不恨他們。
就有一個平安州的商人叫張亮,生意做得很大,家裏養了許多家丁,橫行鄉裏,一般人不敢惹他。旁人畏懼痛恨這青龍山,獨這張亮不懼反喜,不僅與這山寨裏做生意,按時供給山上糧米蔬菜,還幫著銷贓洗錢,兩方的合作一向是各取所需,從無間隙。
事情壞就壞在這盜匪的頭子身上。這頭子年近三十,還是孤家寡人,無妻無子。可巧兒這張亮有一位掌珠,年方十五,取名翠娥,自幼養在深閨,養得嬌滴滴的。張亮妻妾成群,卻沒有兒子,隻得這一個女兒,還指望著她坐產招夫,延續張家香火。那一日帶著這女兒出遊,途徑青龍山,他女兒覺得氣悶,掀了車簾,正好叫那頭子瞧見了。這可不得了,隻此一麵,那頭子隻覺色授魂與,魂兒都跟著她走了。當即就迴山寨召集人手,搶了這翠娥走了。
張亮失了女兒,五內如焚,盤算半晌,最後一咬牙,就是壞了青龍山,也要尋迴女兒,知道賈環是新手,初初上任,八成不曉得這平安州官場上的隱秘,當即就直撲天水縣衙,告青龍山的盜賊擄了他女兒。
他說得是實情,賈環一聽,離天水如此近的地方,竟有這麽大的一股黑道勢力,當即跳了起來,就點齊了縣兵與他上山。
那張亮親為導引,帶著家丁,一路走隱秘的小道摸上山寨。那山寨還辦喜事哩,當家命幾個女人將那翠娥打扮了,正扶著拜堂呢!寨子裏喜氣洋洋,群盜都在飲酒,隻有翠娥哭哭啼啼的,聲兒卻也不大。
這寨子本來建得好地勢,若非有張亮為向導,想摸上來可不容易。賈環許下了賞格,又親自引弓,射死了兩個放哨的,餘者深受鼓舞,竟一鼓作氣將這寨子打破了。
眼看大勢已去,那頭子倒也果斷,將喜服一脫,提著一柄樸刀一連砍倒兩人,丟下群盜與翠娥就跑了,從此再無音訊。
賈環打破了寨子,張亮得迴了女兒,兩方都滿意得很。一路綁了群盜迴縣衙,報上知州那裏去,事兒就不對了!
原來,這青龍山的存在是平安州官府默許的,青龍山打劫過往行人得的錢,大半倒要上交給平安州官府,大頭流進侯洪的腰包,小頭流進賈環的頂頭上司董季川的腰包。平安州明知道青龍山上頗多江洋大盜,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主動攆著通緝犯們去投靠。此中種種內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要說侯洪與董季川在道理上站得住腳麽?站不住。但他們也不和賈環說理。賈環也心知肚明,自己壞了他們的美事,多半要受報複。
那也無所謂了,幹過的事,再說後不後悔也遲了。況且那張亮也沒錯,若賈環惱羞成怒,報複於他,豈不成了侯洪董季川一流人?因此他竟沒報複張亮,倒叫後者好一番驚訝。
他迴去後,也著人打聽了侯洪的那女兒,倒的確是他的親生女兒,卻非嫡非庶,乃是個妓子所生的私生女。侯家亦有家教,不許煙花之地出身的女子進門,侯洪之妻娘家頗有勢力,他家老娘亦健在,故而這女兒不得入門,隻好頂著個私生的名頭。偏偏侯洪又十分憐惜這女兒,一心要給她尋個四角俱全的如意郎君。可好人家的兒郎誰肯要她?看中侯洪的權勢願意的人家,侯洪又看不上人家。就這麽一年年的拖下來,女孩兒好有十七八歲了,還沒有定親。
那天侯洪初次見賈環,便覺得十分中意,首先人材不差,不到十五歲的舉人,日後考個進士也不算離譜了,再次風度好,大家子教導出來的子弟,內裏不說,麵兒上總是光鮮的,再次相貌好,縱然比不上潘安宋玉,也夠得上二陸的標準了。唯一的缺憾是庶出,可自家女兒也不是嫡出的姑娘,正好配上了!
雖然他想得很好,但好歹也知道,不是他怎麽想,就能怎麽算的,正想著什麽時候探探他的意思,就出了青龍山那樁事。侯洪生氣之餘,也覺得看到了機會,愛妾出了那餿主意,他也一口答應了,總以為自家女孩兒才貌雙全,賈環這麽個少年應該立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才是。不料賈環又拒絕了,雖然說得好聽,但誰不知道他的意思呢!雙重打擊加起來,讓他心頭恚怒不已,酒宴未完就離了席。
賈環不能聽見他的心聲,但透過他行動裏露出的信息,猜也猜得到他的大致想法。對此,他嗤之以鼻。不僅如此,他還生怕賈政被侯洪忽悠,還特地去信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明了。
`
兩年後。
賈環捧著一紙調他進京的公文反複看,幾乎要喜極而泣了。
寄英年長了兩歲,身量長開,嘴上蓄了些短髭,臉龐輪廓也有了些棱角,跑前跑後,吩咐人收拾東西,十分忙碌。
衙下的胥吏們如孫二等期期艾艾的站在門外,各人手裏都抱著包袱等物,隻是見裏頭東西堆疊,各人忙亂,不敢進來相擾。
“幾位哥哥進來坐,小心腳下,這兩日忙亂了些,也沒個下腳的地方。”寄英忙招唿道。
賈環也迴身笑道:“進來吧,又做出小心這個樣子來,倒不是你們的脾氣了。我正愁呢,在這裏兩三年,我自認節儉的了,不想也有這許多物什,帶著又沒用,扔了又心疼,你們不嫌棄,有合用的便拿了去,算是幫我的忙了。”
眾人大笑起來,果然各自揀了幾樣家常用的物什,笑道:“我們偏了大人的東西了。大人在我們這裏為官兩年,一向省事,不僅不折騰人,還施行了不少善政,我們都感念大人。現在大人要走了,我們家裏也都有東西相送。”
說著,各自把東西放下了。賈環打眼一看,不過是些土儀之物,才放下心來,又邀眾人晚間一起喝酒,這才散了。
自兩年前剛上任時,冒失地開罪了兩層上司後,賈環的日子就不好過起來,小鞋一打打的遞過來,好事沒他的份兒,壞事一件也拉不下他。
他苦巴苦熬了兩年,終於趕上上半年流民作亂,他守城有功,這份功勞再不能掩了,才終於熬出頭來,升了品級,得以調離此處,迴京等待吏部再行安排。
現在迴想兩年前,可真是天真,半絲兒不知道官場的厲害,就一頭撞進這大染缸裏,這平安州又尤其是個是非之地,如今卻還能勉強全身而退,不能不說是祖宗保佑了。
當晚,他請手下的僚吏們在城裏最好的酒樓吃了一頓散夥飯,半夜才盡興而返。次日一大清早,會同了三位幕僚,靜悄悄的乘車離開了這座熟悉的城池,將過去兩年的辛酸、喜悅、挫敗、充實都留在了車後。
廖師爺閉著眼睛,以示避忌,待她出去了,才重新睜開眼, 見侯洪仍是麵色不虞, 沉吟一下,笑道:“賈家小子不識抬舉,惹得東翁不快, 不如我設個法, 懲戒一二。”
他是故意這麽說的。在侯洪門下為幕數載,他深知侯洪的性格, 外作粗豪, 內實刻忌,一向小心, 越這樣說,他越不會這麽做。
果然, 侯洪摸了摸頭,仍然維持著仰首的姿勢,擺手道:“不必了, 這毛頭小子雖然可恨, 卻不是那沒來頭的。就是他自己看不出來咱們動的手腳, 他家裏人未必沒有明眼的。仇人越少越好,不必和賈家王家結怨。”
聞言,廖師爺撚了撚頷下的山羊胡須,怡然笑道:“倒是老朽考慮不周了,險為明公惹禍。”
“不關廖公的事,”侯洪忙道,“廖公也是一意為我著想,何錯之有?”頓了頓,還是有些氣悶,又道:“以後不必理會他,好也罷,歹也罷,叫董季川去和他磨!”
董季川正是賈環的頂頭上司,也是他那樁冒失行動裏受害第二大的人。董季川可不是什麽好人,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色·色是他的拿手好戲。如今這裏給他解了禁,還不知怎樣給賈環穿小鞋、使絆子呢。
廖師爺暗歎一聲,心想,賈小縣令,你自求多福吧,老夫隻能幫你到這裏了。再多的,老夫也是鞭長莫及啦!
要說賈環辦的這件事,倒也並不是壞事,真要當麵鑼對麵鼓的擺出來說,老百姓要誇他一句鏟奸除害,讀書人也要說一聲機敏果斷呢。之所以造成如今的窘況,被兩層上司恨之入骨,完全是因為他損害了別人的利益。
話說這平安州頗多蟊賊盜寇,治下絕算不得清明。但外人決計想不到,就在離州治天水不到二十裏的青龍山,就盤踞著一夥盜寇。這夥人足有數百人之多,都是壯年的精幹漢子,多是通緝犯,刀兵千餘,官兵剿了幾次,皆大敗而歸,隻得捏著鼻子忍了。從山下路過的商旅行人,碰上他們的人,最好的也是隻剩一個精光身子。因此過路客商無不恨他們。
就有一個平安州的商人叫張亮,生意做得很大,家裏養了許多家丁,橫行鄉裏,一般人不敢惹他。旁人畏懼痛恨這青龍山,獨這張亮不懼反喜,不僅與這山寨裏做生意,按時供給山上糧米蔬菜,還幫著銷贓洗錢,兩方的合作一向是各取所需,從無間隙。
事情壞就壞在這盜匪的頭子身上。這頭子年近三十,還是孤家寡人,無妻無子。可巧兒這張亮有一位掌珠,年方十五,取名翠娥,自幼養在深閨,養得嬌滴滴的。張亮妻妾成群,卻沒有兒子,隻得這一個女兒,還指望著她坐產招夫,延續張家香火。那一日帶著這女兒出遊,途徑青龍山,他女兒覺得氣悶,掀了車簾,正好叫那頭子瞧見了。這可不得了,隻此一麵,那頭子隻覺色授魂與,魂兒都跟著她走了。當即就迴山寨召集人手,搶了這翠娥走了。
張亮失了女兒,五內如焚,盤算半晌,最後一咬牙,就是壞了青龍山,也要尋迴女兒,知道賈環是新手,初初上任,八成不曉得這平安州官場上的隱秘,當即就直撲天水縣衙,告青龍山的盜賊擄了他女兒。
他說得是實情,賈環一聽,離天水如此近的地方,竟有這麽大的一股黑道勢力,當即跳了起來,就點齊了縣兵與他上山。
那張亮親為導引,帶著家丁,一路走隱秘的小道摸上山寨。那山寨還辦喜事哩,當家命幾個女人將那翠娥打扮了,正扶著拜堂呢!寨子裏喜氣洋洋,群盜都在飲酒,隻有翠娥哭哭啼啼的,聲兒卻也不大。
這寨子本來建得好地勢,若非有張亮為向導,想摸上來可不容易。賈環許下了賞格,又親自引弓,射死了兩個放哨的,餘者深受鼓舞,竟一鼓作氣將這寨子打破了。
眼看大勢已去,那頭子倒也果斷,將喜服一脫,提著一柄樸刀一連砍倒兩人,丟下群盜與翠娥就跑了,從此再無音訊。
賈環打破了寨子,張亮得迴了女兒,兩方都滿意得很。一路綁了群盜迴縣衙,報上知州那裏去,事兒就不對了!
原來,這青龍山的存在是平安州官府默許的,青龍山打劫過往行人得的錢,大半倒要上交給平安州官府,大頭流進侯洪的腰包,小頭流進賈環的頂頭上司董季川的腰包。平安州明知道青龍山上頗多江洋大盜,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主動攆著通緝犯們去投靠。此中種種內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要說侯洪與董季川在道理上站得住腳麽?站不住。但他們也不和賈環說理。賈環也心知肚明,自己壞了他們的美事,多半要受報複。
那也無所謂了,幹過的事,再說後不後悔也遲了。況且那張亮也沒錯,若賈環惱羞成怒,報複於他,豈不成了侯洪董季川一流人?因此他竟沒報複張亮,倒叫後者好一番驚訝。
他迴去後,也著人打聽了侯洪的那女兒,倒的確是他的親生女兒,卻非嫡非庶,乃是個妓子所生的私生女。侯家亦有家教,不許煙花之地出身的女子進門,侯洪之妻娘家頗有勢力,他家老娘亦健在,故而這女兒不得入門,隻好頂著個私生的名頭。偏偏侯洪又十分憐惜這女兒,一心要給她尋個四角俱全的如意郎君。可好人家的兒郎誰肯要她?看中侯洪的權勢願意的人家,侯洪又看不上人家。就這麽一年年的拖下來,女孩兒好有十七八歲了,還沒有定親。
那天侯洪初次見賈環,便覺得十分中意,首先人材不差,不到十五歲的舉人,日後考個進士也不算離譜了,再次風度好,大家子教導出來的子弟,內裏不說,麵兒上總是光鮮的,再次相貌好,縱然比不上潘安宋玉,也夠得上二陸的標準了。唯一的缺憾是庶出,可自家女兒也不是嫡出的姑娘,正好配上了!
雖然他想得很好,但好歹也知道,不是他怎麽想,就能怎麽算的,正想著什麽時候探探他的意思,就出了青龍山那樁事。侯洪生氣之餘,也覺得看到了機會,愛妾出了那餿主意,他也一口答應了,總以為自家女孩兒才貌雙全,賈環這麽個少年應該立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才是。不料賈環又拒絕了,雖然說得好聽,但誰不知道他的意思呢!雙重打擊加起來,讓他心頭恚怒不已,酒宴未完就離了席。
賈環不能聽見他的心聲,但透過他行動裏露出的信息,猜也猜得到他的大致想法。對此,他嗤之以鼻。不僅如此,他還生怕賈政被侯洪忽悠,還特地去信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明了。
`
兩年後。
賈環捧著一紙調他進京的公文反複看,幾乎要喜極而泣了。
寄英年長了兩歲,身量長開,嘴上蓄了些短髭,臉龐輪廓也有了些棱角,跑前跑後,吩咐人收拾東西,十分忙碌。
衙下的胥吏們如孫二等期期艾艾的站在門外,各人手裏都抱著包袱等物,隻是見裏頭東西堆疊,各人忙亂,不敢進來相擾。
“幾位哥哥進來坐,小心腳下,這兩日忙亂了些,也沒個下腳的地方。”寄英忙招唿道。
賈環也迴身笑道:“進來吧,又做出小心這個樣子來,倒不是你們的脾氣了。我正愁呢,在這裏兩三年,我自認節儉的了,不想也有這許多物什,帶著又沒用,扔了又心疼,你們不嫌棄,有合用的便拿了去,算是幫我的忙了。”
眾人大笑起來,果然各自揀了幾樣家常用的物什,笑道:“我們偏了大人的東西了。大人在我們這裏為官兩年,一向省事,不僅不折騰人,還施行了不少善政,我們都感念大人。現在大人要走了,我們家裏也都有東西相送。”
說著,各自把東西放下了。賈環打眼一看,不過是些土儀之物,才放下心來,又邀眾人晚間一起喝酒,這才散了。
自兩年前剛上任時,冒失地開罪了兩層上司後,賈環的日子就不好過起來,小鞋一打打的遞過來,好事沒他的份兒,壞事一件也拉不下他。
他苦巴苦熬了兩年,終於趕上上半年流民作亂,他守城有功,這份功勞再不能掩了,才終於熬出頭來,升了品級,得以調離此處,迴京等待吏部再行安排。
現在迴想兩年前,可真是天真,半絲兒不知道官場的厲害,就一頭撞進這大染缸裏,這平安州又尤其是個是非之地,如今卻還能勉強全身而退,不能不說是祖宗保佑了。
當晚,他請手下的僚吏們在城裏最好的酒樓吃了一頓散夥飯,半夜才盡興而返。次日一大清早,會同了三位幕僚,靜悄悄的乘車離開了這座熟悉的城池,將過去兩年的辛酸、喜悅、挫敗、充實都留在了車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