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沒?”賈環吞下一勺粥去,招唿道。
賈璉一笑, 順勢坐下, 叫寄英道:“給二爺我也盛一碗粥來。”他的小廝沒跟進來。
寄英答應著,麻利地涮了一副碗筷擺上,也舀了一碗白粥給他:“二爺慢吃, 燙。”
他似乎還是分開時的形容, 麵上也極力擺出一切如常的姿態, 可無論賈環怎麽看, 都覺得他的眼眉間泛著桃花色,有些……蕩漾。
猶豫了一會兒,他試探著問:“璉二哥,你不是去什麽不好的地方了吧?”
“……別疑心了, 能去什麽地方。”賈璉埋著頭吃粥, 有些心虛。
他雖沒去勾欄尋歡, 幹的事卻差不多。
原來他與那玉娘正打得火熱,雖未上手, 然而那玉娘是個正經閨秀, 避著人時,你飛個眼兒、我擠個眉, 曖昧叢生, 也覺有十分趣味。這一時半會兒, 哪裏丟得開手去?
賈璉出了節度使府, 想到等辦完了事, 便要迴家, 屋裏那個母老虎斷然是不許他納妾的,如此便要與玉娘分離。越是如此作想,越是心痛難當。一時情難自已,竟縱馬跑去她家的鋪子外徘徊,懷揣著微弱的希冀,期望見到佳人一麵。
要不怎麽說天下事無巧不成書呢,可巧兒那玉娘提著裙子從店裏出來,兩個四目一對,就像那七夕裏織女會了牛郎,高樓上祝英台望見梁山伯,再也分不開了。
賈璉下馬,玉娘叫丫鬟把風,與他進了道旁的小巷子裏,一頭撞進他懷裏,嚶嚶直泣。
佳人主動投懷送抱,賈璉先是又憐又喜,待昏了的頭稍稍清明幾分,耳中這才聽得明白,佳人的父親竟起了攀權附勢之心,要把女兒獻給縣令——也就是他弟弟賈環——做個投靠的見證。這下倒是叫他為難。
玉娘見他沉吟不語,登時改容相向,推開他,怒道:“我就知道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你去罷!當我白認得了你!”
她雖有愛慕富貴之心,對賈璉卻也不是殊無情意。見愛郎聽見父親要將自己另配,竟然沒有反應,突如其來一陣傷心,眼眶裏滾下淚來。
她哭得梨花帶雨,賈璉的心都碎了,忙摟她道:“好心肝兒,快別哭了,你哭得我的心都碎了。我的心碎了不要緊,別哭壞了你。”玉娘破涕為笑,問道:“那你給不給我做主?”賈璉還要猶豫,看看懷裏的嬌容,又實在是舍不得,咬咬牙,低聲道:“我與你做主。”
“你就娶了我?三書六禮,八抬大轎?”玉娘仰頭追問道。賈璉在她臉上親一口,笑道:“好寶貝,八抬大轎算什麽?依我說,且別去低那個頭,陪那個小心,等迴了京,我且給你買一座房子住著,等我那個夜叉婆死了,我就把你接進去,堂堂正正做個大房奶奶,豈不好?”玉娘急道:“為何不先過門,姐姐死了再扶正也是一樣的。”賈璉道:“你有所不知,我們家規矩大,並不許扶正小老婆的。大老婆死了,都是從外頭再另聘。咱們這麽好,這一世怎麽也得嚐嚐做個正頭夫妻的滋味兒才好。”玉娘聽見他如此為自家著想,心裏和吃了蜜一樣。
當下兩人議定,要效文君相如之舉。賈璉長這麽大,坐擁嬌妻美妾不算,勾欄也去的,男風也耍的,拐帶好人家女子還是頭一迴,因此麵上帶了些出來。所幸賈環不曉得他和玉娘的事,想不到那上頭去,隻當賈璉又幹了什麽下作勾當,也不理論。
是夜,賈璉翻來覆去,睜著眼睛睡不著,才交寅時,他便悄悄的出去,接了玉娘進來,將人藏到馬車上。那玉娘披了件長披風,在深秋的寒風裏凍得瑟瑟發抖。她倒還不算傻到家,手裏緊緊攥了個包袱,裏頭裝著私房。這會子就坐在馬車裏一堆零碎物什之間,抱著包袱哆嗦。賈璉看著不像,隻得解下身上的大氅給她裹著,自己隻著單衣迴去。
迴房時正好碰上賈環出來。賈環已洗漱完,穿戴得整整齊齊,一手執了本書,到院子裏晨讀,順便散步,見他這樣光景,驚異地揚眉問道:“璉二哥,你這是……”
賈璉怕他發現玉娘,下意識地向馬車的方向側了側身,原地蹦跳兩下,靈機一動,拱腰哈手道:“方才起來出恭,貪圖方便,就沒披大衣裳,誰想到這樣冷。”
“確是比京裏冷些,下了雨的緣故吧。”賈環理解地點頭,又不好意思地道,“地方簡陋,連恭桶都沒備齊。是我待客不周,怠慢二哥了。”
“這也是常事,出門在外,總不比家裏方便舒服。”賈璉擺擺手,一溜煙躥迴房去了。
待賈璉穿戴完畢出來,兩人吃了飯,賈璉便請辭:“出來有日子了,遲遲不歸,恐怕老太太和老爺、太太擔心。”
賈環送他到城門,兄弟二人執手灑淚而別,卻不知,馬車轔轔向著官道駛去,門窗緊閉的車內還載了個花容月貌的年輕小姐,自此在賈家不知引出多少風波……
再說那玉娘家,一早起來不見了女兒,全家頓時雞飛狗跳。玉娘之父吩咐家人滿城散了去找,隻怕女兒叫人拐了去了。及至正午,察覺玉娘之婢神色有異,這才起了疑心。初初逼問,那丫鬟還攝於玉娘餘威,並不敢說。玉娘之父便叫人拿了棍子來打,打不兩棍,便招了。這下可好了,玉娘之父氣得手一撒,身子直厥厥的倒下去了。家人請醫延藥,救得他醒轉來,待想起派人去追時,已是過去了一日,追不得了。
玉娘之父灰了心,隻好自認倒黴,又咽不下這口氣,便令人綁了丫鬟鬧上公堂,要窮究這丫鬟“調唆主人”之罪。
直到此時,賈環才知道賈璉之前幹了什麽好事。他一時沒了主意,隻得先安撫了苦主,入後院苦思解決之法。
這是家事,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斷不能叫幾個師爺來商議的。但出了這種醜事,苦主還在外頭坐著,不拿出個說法來,不說苦主那一關過不去,就是賈環自己心裏也過意不去。
看他急得快要團團轉,完全失去了平日的風度,寄英撇嘴道:“又不是爺拐的他女兒,璉二爺幹的好事兒,自己處理不幹淨,還要爺給他擦屁股,不就仗著爺是縣令嗎?我替爺委屈。”
賈環無奈地道:“不是這個理兒。璉二哥丟了個爛攤子給我是不差,我卻不能丟迴去。要是叫人因為這個找上門去,大老爺和老太太還不打斷他的腿呢?到時候出的事兒也補救不迴來,還白叫他捱一頓打。”
“那也是他該的,誰叫他見了色不要命。”寄英隻敢小聲嘟囔,不敢叫賈環聽見。
賈環也不理論他,徑自迴堂上,遙遙的就拱手道:“請把令仆解開吧,本縣不受理奴婢調唆主人案件,閣下家法處置即可。”
那玉娘之父獨自幹坐了半日,茶水灌下去兩壺,一腔心氣已快消磨幹淨了,另一種後怕漸漸湧上來。見賈環去了半日,一上來就擺起官架子,還以為他惱了,登時心裏懊悔自己膽大包天,竟然冒犯了他,雙膝一軟,就要跪下。
卻聽賈環繼續說道:“作為縣官,爾所告之事我管不著,但我哥哥的事我卻不能不管,這樣吧,我給我哥哥去封信,若你所說屬實,我自有計較,絕不會委屈了你。”
玉娘之父喜出望外,千恩萬謝的走了。
這裏賈環即刻安排人騎快馬迴京,待消息傳迴,果然是賈璉這個浪蕩子拐帶了人家的女兒私奔。賈環氣得仰倒。賈璉臉皮厚,不僅沒有羞愧難當,還托來人帶迴話,請賈環幫忙做媒,娶玉娘做二房哩!
賈環心裏暗罵,見鬼的二房,他敢把人領迴家去?鳳姐兒肉不給他捶爛了的。不過是個見不得光的外室,還要拖著自家跟著丟臉。可賈璉能不要臉皮,他不能。沒奈何,隻得含羞忍恥,打點了厚厚的一份禮物著人送去玉娘家,全當是聘禮了。玉娘之父收了禮物,也便暫罷了。
*
數九隆冬,天寒室靜。
昨夜直下了一夜的大雪,雪花像鵝毛一樣紛紛揚揚,在樹梢間,在屋瓦上,把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它自己的顏色。
棉線簾子委地,窗戶上蒙了澄亮的窗紙,外頭隱隱折射著雪光。這已經是最好的窗紙了,但仍然不能給室內提供足夠的光線,所以支架上點了明瓦燈,照得書案上一片亮堂。
賈環坐在熏籠上,下頭墊著柔軟的狐皮,身上隻穿了棉襯的小襖,散著靛青的褲腳,沒戴冠,隻插了根簪子,低著頭拆信。
如今已是臘月二十九,衙門裏封印落衙,所以書案上一封公文沒有,一邊摞著幾部書,一邊卻是幾封未拆開的信。
確切的說,是三封,一封來自黛玉,一封來自探春,一封來自惜春。
他因不得迴京過年,隻得親筆寫了請安信,又備了各色禮物,上月遣人分往家裏及賈政兩處送去。去的人昨兒傍晚才迴來,替他捎迴了眾人的迴禮和這些信。
賈璉一笑, 順勢坐下, 叫寄英道:“給二爺我也盛一碗粥來。”他的小廝沒跟進來。
寄英答應著,麻利地涮了一副碗筷擺上,也舀了一碗白粥給他:“二爺慢吃, 燙。”
他似乎還是分開時的形容, 麵上也極力擺出一切如常的姿態, 可無論賈環怎麽看, 都覺得他的眼眉間泛著桃花色,有些……蕩漾。
猶豫了一會兒,他試探著問:“璉二哥,你不是去什麽不好的地方了吧?”
“……別疑心了, 能去什麽地方。”賈璉埋著頭吃粥, 有些心虛。
他雖沒去勾欄尋歡, 幹的事卻差不多。
原來他與那玉娘正打得火熱,雖未上手, 然而那玉娘是個正經閨秀, 避著人時,你飛個眼兒、我擠個眉, 曖昧叢生, 也覺有十分趣味。這一時半會兒, 哪裏丟得開手去?
賈璉出了節度使府, 想到等辦完了事, 便要迴家, 屋裏那個母老虎斷然是不許他納妾的,如此便要與玉娘分離。越是如此作想,越是心痛難當。一時情難自已,竟縱馬跑去她家的鋪子外徘徊,懷揣著微弱的希冀,期望見到佳人一麵。
要不怎麽說天下事無巧不成書呢,可巧兒那玉娘提著裙子從店裏出來,兩個四目一對,就像那七夕裏織女會了牛郎,高樓上祝英台望見梁山伯,再也分不開了。
賈璉下馬,玉娘叫丫鬟把風,與他進了道旁的小巷子裏,一頭撞進他懷裏,嚶嚶直泣。
佳人主動投懷送抱,賈璉先是又憐又喜,待昏了的頭稍稍清明幾分,耳中這才聽得明白,佳人的父親竟起了攀權附勢之心,要把女兒獻給縣令——也就是他弟弟賈環——做個投靠的見證。這下倒是叫他為難。
玉娘見他沉吟不語,登時改容相向,推開他,怒道:“我就知道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你去罷!當我白認得了你!”
她雖有愛慕富貴之心,對賈璉卻也不是殊無情意。見愛郎聽見父親要將自己另配,竟然沒有反應,突如其來一陣傷心,眼眶裏滾下淚來。
她哭得梨花帶雨,賈璉的心都碎了,忙摟她道:“好心肝兒,快別哭了,你哭得我的心都碎了。我的心碎了不要緊,別哭壞了你。”玉娘破涕為笑,問道:“那你給不給我做主?”賈璉還要猶豫,看看懷裏的嬌容,又實在是舍不得,咬咬牙,低聲道:“我與你做主。”
“你就娶了我?三書六禮,八抬大轎?”玉娘仰頭追問道。賈璉在她臉上親一口,笑道:“好寶貝,八抬大轎算什麽?依我說,且別去低那個頭,陪那個小心,等迴了京,我且給你買一座房子住著,等我那個夜叉婆死了,我就把你接進去,堂堂正正做個大房奶奶,豈不好?”玉娘急道:“為何不先過門,姐姐死了再扶正也是一樣的。”賈璉道:“你有所不知,我們家規矩大,並不許扶正小老婆的。大老婆死了,都是從外頭再另聘。咱們這麽好,這一世怎麽也得嚐嚐做個正頭夫妻的滋味兒才好。”玉娘聽見他如此為自家著想,心裏和吃了蜜一樣。
當下兩人議定,要效文君相如之舉。賈璉長這麽大,坐擁嬌妻美妾不算,勾欄也去的,男風也耍的,拐帶好人家女子還是頭一迴,因此麵上帶了些出來。所幸賈環不曉得他和玉娘的事,想不到那上頭去,隻當賈璉又幹了什麽下作勾當,也不理論。
是夜,賈璉翻來覆去,睜著眼睛睡不著,才交寅時,他便悄悄的出去,接了玉娘進來,將人藏到馬車上。那玉娘披了件長披風,在深秋的寒風裏凍得瑟瑟發抖。她倒還不算傻到家,手裏緊緊攥了個包袱,裏頭裝著私房。這會子就坐在馬車裏一堆零碎物什之間,抱著包袱哆嗦。賈璉看著不像,隻得解下身上的大氅給她裹著,自己隻著單衣迴去。
迴房時正好碰上賈環出來。賈環已洗漱完,穿戴得整整齊齊,一手執了本書,到院子裏晨讀,順便散步,見他這樣光景,驚異地揚眉問道:“璉二哥,你這是……”
賈璉怕他發現玉娘,下意識地向馬車的方向側了側身,原地蹦跳兩下,靈機一動,拱腰哈手道:“方才起來出恭,貪圖方便,就沒披大衣裳,誰想到這樣冷。”
“確是比京裏冷些,下了雨的緣故吧。”賈環理解地點頭,又不好意思地道,“地方簡陋,連恭桶都沒備齊。是我待客不周,怠慢二哥了。”
“這也是常事,出門在外,總不比家裏方便舒服。”賈璉擺擺手,一溜煙躥迴房去了。
待賈璉穿戴完畢出來,兩人吃了飯,賈璉便請辭:“出來有日子了,遲遲不歸,恐怕老太太和老爺、太太擔心。”
賈環送他到城門,兄弟二人執手灑淚而別,卻不知,馬車轔轔向著官道駛去,門窗緊閉的車內還載了個花容月貌的年輕小姐,自此在賈家不知引出多少風波……
再說那玉娘家,一早起來不見了女兒,全家頓時雞飛狗跳。玉娘之父吩咐家人滿城散了去找,隻怕女兒叫人拐了去了。及至正午,察覺玉娘之婢神色有異,這才起了疑心。初初逼問,那丫鬟還攝於玉娘餘威,並不敢說。玉娘之父便叫人拿了棍子來打,打不兩棍,便招了。這下可好了,玉娘之父氣得手一撒,身子直厥厥的倒下去了。家人請醫延藥,救得他醒轉來,待想起派人去追時,已是過去了一日,追不得了。
玉娘之父灰了心,隻好自認倒黴,又咽不下這口氣,便令人綁了丫鬟鬧上公堂,要窮究這丫鬟“調唆主人”之罪。
直到此時,賈環才知道賈璉之前幹了什麽好事。他一時沒了主意,隻得先安撫了苦主,入後院苦思解決之法。
這是家事,所謂“家醜不可外揚”,斷不能叫幾個師爺來商議的。但出了這種醜事,苦主還在外頭坐著,不拿出個說法來,不說苦主那一關過不去,就是賈環自己心裏也過意不去。
看他急得快要團團轉,完全失去了平日的風度,寄英撇嘴道:“又不是爺拐的他女兒,璉二爺幹的好事兒,自己處理不幹淨,還要爺給他擦屁股,不就仗著爺是縣令嗎?我替爺委屈。”
賈環無奈地道:“不是這個理兒。璉二哥丟了個爛攤子給我是不差,我卻不能丟迴去。要是叫人因為這個找上門去,大老爺和老太太還不打斷他的腿呢?到時候出的事兒也補救不迴來,還白叫他捱一頓打。”
“那也是他該的,誰叫他見了色不要命。”寄英隻敢小聲嘟囔,不敢叫賈環聽見。
賈環也不理論他,徑自迴堂上,遙遙的就拱手道:“請把令仆解開吧,本縣不受理奴婢調唆主人案件,閣下家法處置即可。”
那玉娘之父獨自幹坐了半日,茶水灌下去兩壺,一腔心氣已快消磨幹淨了,另一種後怕漸漸湧上來。見賈環去了半日,一上來就擺起官架子,還以為他惱了,登時心裏懊悔自己膽大包天,竟然冒犯了他,雙膝一軟,就要跪下。
卻聽賈環繼續說道:“作為縣官,爾所告之事我管不著,但我哥哥的事我卻不能不管,這樣吧,我給我哥哥去封信,若你所說屬實,我自有計較,絕不會委屈了你。”
玉娘之父喜出望外,千恩萬謝的走了。
這裏賈環即刻安排人騎快馬迴京,待消息傳迴,果然是賈璉這個浪蕩子拐帶了人家的女兒私奔。賈環氣得仰倒。賈璉臉皮厚,不僅沒有羞愧難當,還托來人帶迴話,請賈環幫忙做媒,娶玉娘做二房哩!
賈環心裏暗罵,見鬼的二房,他敢把人領迴家去?鳳姐兒肉不給他捶爛了的。不過是個見不得光的外室,還要拖著自家跟著丟臉。可賈璉能不要臉皮,他不能。沒奈何,隻得含羞忍恥,打點了厚厚的一份禮物著人送去玉娘家,全當是聘禮了。玉娘之父收了禮物,也便暫罷了。
*
數九隆冬,天寒室靜。
昨夜直下了一夜的大雪,雪花像鵝毛一樣紛紛揚揚,在樹梢間,在屋瓦上,把整個世界都變成了它自己的顏色。
棉線簾子委地,窗戶上蒙了澄亮的窗紙,外頭隱隱折射著雪光。這已經是最好的窗紙了,但仍然不能給室內提供足夠的光線,所以支架上點了明瓦燈,照得書案上一片亮堂。
賈環坐在熏籠上,下頭墊著柔軟的狐皮,身上隻穿了棉襯的小襖,散著靛青的褲腳,沒戴冠,隻插了根簪子,低著頭拆信。
如今已是臘月二十九,衙門裏封印落衙,所以書案上一封公文沒有,一邊摞著幾部書,一邊卻是幾封未拆開的信。
確切的說,是三封,一封來自黛玉,一封來自探春,一封來自惜春。
他因不得迴京過年,隻得親筆寫了請安信,又備了各色禮物,上月遣人分往家裏及賈政兩處送去。去的人昨兒傍晚才迴來,替他捎迴了眾人的迴禮和這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