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國公笑扶著她的手,並不在意。老太太的眼神繞著廳裏眾人轉了一圈,最後落在喬璦身上。秋嬤嬤忙朝她點了點頭,示意她過來。
“祖母。”長者召,喬璦在她坐前跪下,側耳恭聽她訓話。
“唔。”老太太這會兒才專注看向喬璦,話說得很慢:“女子許嫁,笄而字。你既然訂了親,原本該以字廣而告之。但當年你母親曾說過,由你外祖為你賜字。由於你外祖久不歸京,如今轉眼換了帖,倒也不必急著辦了。”
以慣例,子女起名須在出生三月之內,由父母告之宗族。而字則在男子及冠禮或女子及笄禮時,請長輩貴客所賜。她當年雖然答應了這件事,但喬璦及笄時顧家根本沒有人現身,那承諾自然也可以不算數。
隻是當時喬璦的及笄禮沒有大辦,涼國公竟也將這事給忘了。老太太不知是不是特意為他尋了這麽個理由,繼續道:“你自幼聰慧,又隨先生學了詩書禮儀,向來言行端正,無有不妥。我不曾教養你,也說不得許多。你隻需記得日後到了夫家,也要親侍姑舅,賢惠持家,方是長久之道。”
“璦兒謹記祖母教誨。”喬璦點了點頭,認真應允。這些話原是留待出嫁前夕的叮囑,不知老太太為何挑了今日在姐妹幾個麵前說。
“起來吧,你走前些來。”
喬璦磕了個頭,然後起身慢慢趨近她身前。老太太這才推開匣蓋,隻見匣子裏麵又放著許多小匣子。她取出最上頭的匣子打開,摸出一樣東西往喬璦手上套。
喬璦隻覺得一陣微涼,低頭看去,溫潤通透的紅玉把白皙的手腕襯得更加纖細,在燭火的晃動中似乎要溢出光彩來,觸感也十分舒服。
還來不及道謝,便見老太太將整個小匣子推到她手中,然後道:“我在這深院裏,手裏也沒什麽好東西,隻給你們做個念想罷。你出嫁之後,要時刻記得你乃國公府長女,謹言慎行,為弟妹們表率。”
喬璦自然應是。老太太微微頷首,似乎表示今日對她還算滿意。見喬珂、喬瑣乃至趙氏都盯緊喬璦的手腕,沉聲道:“今日這話,我並不單單說與璦姐兒聽。你們兩個也過來。”
喬珂、喬瑣聞言上前。
老太太依舊從秋嬤嬤拿著的匣子裏取出兩個小匣,打開後分別交到她們手中。
眾人都看得清楚,那匣子裏的東西件數一樣,都有玉釧、耳墜、指環、挑心並簪釵等物。雖仍算不上一套完整的頭麵,但也相差無幾了。隻不過喬珂拿的是白玉,喬瑣的是青碧玉,喬璦的則是紅玉。
“母親這是……”趙氏眼睛看了又看,嘴巴抖了抖,話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除了涼國公和喬璦,其餘幾人的臉色都是變了又變。
俗話說“玉石掛紅,價值連城”,又有人說“一紅二黃三墨四羊脂”,紅玉的價值可見一斑。趙氏也沒有得到過紅玉,光看她那紅玉手釧就直了眼,哪想到老太太竟將一整套都給了她?雖說喬珂那一套白玉也價值不菲,但畢竟連羊脂白玉都算不上,跟喬璦得的比起來就差遠了。
任誰看了也要說老太太偏心。
喬瑣自然也是這麽想的。但她的生母姨娘連進這裏的資格都沒有,隻得咬緊牙關擠出笑容,心中倒是恨不得趙氏真能鬧起來。
“住口!”涼國公在喬母麵前也懂了眼色,一聽趙氏開口就喝住她。畢竟都是自己的女兒和母親,哪個得了什麽他倒是不在意。
“我……”趙氏恨得隻覺得心肝都疼,她在外怎麽操持精打細算,再有十年又哪裏比得上那套紅玉!
“祖母怎能如此偏心?”趙氏被丈夫喝住不敢再說,喬珂的話卻衝口而出,直到看見涼國公沉下去的臉和喬母銳利的眼神才慢慢低下頭去。
老太太“嗬”地一聲,涼國公忙上前撫著她的背道:“母親息怒,珂兒還是小孩心性,你且原諒她這一迴。”
“趙氏,你也覺得她這是小孩心性?”老太太不理兒子,徑自盯著趙氏。
“兒媳不敢。”
“哼,隻是不敢?”喬母“啪”地一聲重重打在扶手上:“小家子氣,眼皮子淺,這麽個玩意兒就值得你們惦記?”
趙氏聽得不甘,心想反正都開罪她了,索性道:“母親是見過大世麵的,自然看不上。如今府裏卻不比以往,光是嫁娶兩項就讓我無法可施,隻是不敢擾了您清靜才勉強擔了下來。再說珂姐兒素來就敬重您,您在她們姐妹兩個之間難道就不該一碗水端平?”
喬母幾十年沒有這麽被頂撞過,聞言氣得哆著手指指著她說不出話來。
“夫人既然這麽說,我與二妹妹調換一下就是,祖母不必為此憂心。”喬璦雖然也與這位離群而居的祖母不太親密,但她現在確確實實將最好的給了自己。她感念這份心思,況且也並不偏愛紅玉,就是換了也沒什麽關係。
趙氏冷眼看她,厭極了她這樣高高在上的模樣。似乎得到什麽失去什麽全都不在意,偏偏總有人捧著最好的送到她麵前。
“我若是一碗水端平,就該將東西全都留給她。”喬母終於順過一口氣來,惡狠狠道:“這些原就是她母親孝敬我的,你有什麽臉麵爭?”
堂中一時寂靜無聲,連最小的娃兒都用短短的手捂住嘴巴。
這一出鬧劇以趙氏母女罰了跪收場。一頓晚膳後老太太依舊迴了小佛堂,前院裏涼國公難得又發了一通脾氣,幾個院子相互之間愈發關門閉戶地過。
然而宅院外頭,日子也悄無聲息地滑過。迴京述職的外官陸續走馬上任,酒館勾欄裏都冷清了不少。杜季延的任命卻遲遲沒有消息,倒叫杜家人都摸不著頭腦。不過當事人看著似乎不急,一邊又要忙著他的婚事,卻也沒空去教訓他了。
“你真的不好奇?”煙波樓三樓,客房外有高高的闌幹,原是讓人憑欄眺望煙波湖的,此時卻有人憑空坐在上頭。
“好奇什麽?”對麵的人咧嘴笑了笑,斜靠在廊柱上,手中攥著什麽飛快揮動著刀子,紫紅色的木屑紛紛揚揚落下。
“等你成了親,皇兄再把你發放到西南去,注定你還是個單人獨馬的命。”坐在闌幹上的人正是令許多人聞之色變的穆王楊鳴曦,似乎是無聊得緊了,往後翻了個平直才猛地躍起落地。
杜季延正使著小刀的手頓了頓:“甭管是哪裏,我帶著她就行。”
“傻。”穆王從闌幹下來,與他並排站著。遠遠看去,兩人俱是體形高大、輪廓深邃,站在一起壓迫感十足。但要細論起來也有些許不同,穆王年輕時的戾氣收斂許多,像一把入鞘的劍。而杜季延沉穩堅毅,更像是無堅不摧的重戟。
聽到他的評論,杜季延微微皺眉。
“怎麽,不服氣?”穆王輕笑,轉頭遙望遠方:“以你的年紀,當初就該向皇兄請命去西南,三年後迴來功成名就,還愁喬家不上趕著將女兒嫁給你?如今倒成了你高攀,一輩子都要被她拿著這句話說了。”
“我喜歡。”杜季延刻完了兩行,唿一口氣吹走上頭的屑末,轉了轉手腕繼續在竹簡上刻寫。
“喜歡喜歡,就是等你三年後迴來,她也嫁不出去。”兩人相交多年,穆王如何不知他一心一意放在喬家姑娘身上:“朝堂上挨個數過去,不是皇兄看不上就是皇後不願意,你當京中還有哪戶人家敢娶她?”
“那很好,我娶她就夠了。”杜季延漫不經心地應著他的話,全副心神都放在手中的東西了。
穆王聞言也沉默起來。他一直糾纏著問這件事,許多次暗示好友應該先建功立業再成家,他卻從不曾鬆口。他壓根不覺得喬家那嬌嬌弱弱除了長相一無是處的姑娘有什麽好,又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年,信心滿滿自以為能將人護在自己的羽翼下,結果卻把人弄丟了。
原來準備了多久根本不重要,最要緊的是趕緊把她帶到身邊。
“那你好自為之吧,他日顧相迴了京,還有你一番苦頭吃。”穆王想起護短的顧家人,搖了搖頭。
“顧相什麽時候迴京?”原本有一搭沒一搭跟他說話的人驀然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小刀。心中盤算著如果時間差不多,也許能趕得上他們拜堂的日子。
穆王被噎了下,怒道:“本王怎麽知道!”
杜季延便不再說話。他還在趕著完成這片竹簡,裏麵都是他親自收集的故事,正適合看來解悶。
“你看那不是你未來丈母娘?”穆王正欲離開,忽然瞧見下方有頂不起眼的小轎進了巷子,轎裏的夫人四處張望後才進了店去。
趙氏並不知道她的行蹤正巧落在了別人眼中,入了對麵的店徑直去後頭找賬房。
“祖母。”長者召,喬璦在她坐前跪下,側耳恭聽她訓話。
“唔。”老太太這會兒才專注看向喬璦,話說得很慢:“女子許嫁,笄而字。你既然訂了親,原本該以字廣而告之。但當年你母親曾說過,由你外祖為你賜字。由於你外祖久不歸京,如今轉眼換了帖,倒也不必急著辦了。”
以慣例,子女起名須在出生三月之內,由父母告之宗族。而字則在男子及冠禮或女子及笄禮時,請長輩貴客所賜。她當年雖然答應了這件事,但喬璦及笄時顧家根本沒有人現身,那承諾自然也可以不算數。
隻是當時喬璦的及笄禮沒有大辦,涼國公竟也將這事給忘了。老太太不知是不是特意為他尋了這麽個理由,繼續道:“你自幼聰慧,又隨先生學了詩書禮儀,向來言行端正,無有不妥。我不曾教養你,也說不得許多。你隻需記得日後到了夫家,也要親侍姑舅,賢惠持家,方是長久之道。”
“璦兒謹記祖母教誨。”喬璦點了點頭,認真應允。這些話原是留待出嫁前夕的叮囑,不知老太太為何挑了今日在姐妹幾個麵前說。
“起來吧,你走前些來。”
喬璦磕了個頭,然後起身慢慢趨近她身前。老太太這才推開匣蓋,隻見匣子裏麵又放著許多小匣子。她取出最上頭的匣子打開,摸出一樣東西往喬璦手上套。
喬璦隻覺得一陣微涼,低頭看去,溫潤通透的紅玉把白皙的手腕襯得更加纖細,在燭火的晃動中似乎要溢出光彩來,觸感也十分舒服。
還來不及道謝,便見老太太將整個小匣子推到她手中,然後道:“我在這深院裏,手裏也沒什麽好東西,隻給你們做個念想罷。你出嫁之後,要時刻記得你乃國公府長女,謹言慎行,為弟妹們表率。”
喬璦自然應是。老太太微微頷首,似乎表示今日對她還算滿意。見喬珂、喬瑣乃至趙氏都盯緊喬璦的手腕,沉聲道:“今日這話,我並不單單說與璦姐兒聽。你們兩個也過來。”
喬珂、喬瑣聞言上前。
老太太依舊從秋嬤嬤拿著的匣子裏取出兩個小匣,打開後分別交到她們手中。
眾人都看得清楚,那匣子裏的東西件數一樣,都有玉釧、耳墜、指環、挑心並簪釵等物。雖仍算不上一套完整的頭麵,但也相差無幾了。隻不過喬珂拿的是白玉,喬瑣的是青碧玉,喬璦的則是紅玉。
“母親這是……”趙氏眼睛看了又看,嘴巴抖了抖,話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除了涼國公和喬璦,其餘幾人的臉色都是變了又變。
俗話說“玉石掛紅,價值連城”,又有人說“一紅二黃三墨四羊脂”,紅玉的價值可見一斑。趙氏也沒有得到過紅玉,光看她那紅玉手釧就直了眼,哪想到老太太竟將一整套都給了她?雖說喬珂那一套白玉也價值不菲,但畢竟連羊脂白玉都算不上,跟喬璦得的比起來就差遠了。
任誰看了也要說老太太偏心。
喬瑣自然也是這麽想的。但她的生母姨娘連進這裏的資格都沒有,隻得咬緊牙關擠出笑容,心中倒是恨不得趙氏真能鬧起來。
“住口!”涼國公在喬母麵前也懂了眼色,一聽趙氏開口就喝住她。畢竟都是自己的女兒和母親,哪個得了什麽他倒是不在意。
“我……”趙氏恨得隻覺得心肝都疼,她在外怎麽操持精打細算,再有十年又哪裏比得上那套紅玉!
“祖母怎能如此偏心?”趙氏被丈夫喝住不敢再說,喬珂的話卻衝口而出,直到看見涼國公沉下去的臉和喬母銳利的眼神才慢慢低下頭去。
老太太“嗬”地一聲,涼國公忙上前撫著她的背道:“母親息怒,珂兒還是小孩心性,你且原諒她這一迴。”
“趙氏,你也覺得她這是小孩心性?”老太太不理兒子,徑自盯著趙氏。
“兒媳不敢。”
“哼,隻是不敢?”喬母“啪”地一聲重重打在扶手上:“小家子氣,眼皮子淺,這麽個玩意兒就值得你們惦記?”
趙氏聽得不甘,心想反正都開罪她了,索性道:“母親是見過大世麵的,自然看不上。如今府裏卻不比以往,光是嫁娶兩項就讓我無法可施,隻是不敢擾了您清靜才勉強擔了下來。再說珂姐兒素來就敬重您,您在她們姐妹兩個之間難道就不該一碗水端平?”
喬母幾十年沒有這麽被頂撞過,聞言氣得哆著手指指著她說不出話來。
“夫人既然這麽說,我與二妹妹調換一下就是,祖母不必為此憂心。”喬璦雖然也與這位離群而居的祖母不太親密,但她現在確確實實將最好的給了自己。她感念這份心思,況且也並不偏愛紅玉,就是換了也沒什麽關係。
趙氏冷眼看她,厭極了她這樣高高在上的模樣。似乎得到什麽失去什麽全都不在意,偏偏總有人捧著最好的送到她麵前。
“我若是一碗水端平,就該將東西全都留給她。”喬母終於順過一口氣來,惡狠狠道:“這些原就是她母親孝敬我的,你有什麽臉麵爭?”
堂中一時寂靜無聲,連最小的娃兒都用短短的手捂住嘴巴。
這一出鬧劇以趙氏母女罰了跪收場。一頓晚膳後老太太依舊迴了小佛堂,前院裏涼國公難得又發了一通脾氣,幾個院子相互之間愈發關門閉戶地過。
然而宅院外頭,日子也悄無聲息地滑過。迴京述職的外官陸續走馬上任,酒館勾欄裏都冷清了不少。杜季延的任命卻遲遲沒有消息,倒叫杜家人都摸不著頭腦。不過當事人看著似乎不急,一邊又要忙著他的婚事,卻也沒空去教訓他了。
“你真的不好奇?”煙波樓三樓,客房外有高高的闌幹,原是讓人憑欄眺望煙波湖的,此時卻有人憑空坐在上頭。
“好奇什麽?”對麵的人咧嘴笑了笑,斜靠在廊柱上,手中攥著什麽飛快揮動著刀子,紫紅色的木屑紛紛揚揚落下。
“等你成了親,皇兄再把你發放到西南去,注定你還是個單人獨馬的命。”坐在闌幹上的人正是令許多人聞之色變的穆王楊鳴曦,似乎是無聊得緊了,往後翻了個平直才猛地躍起落地。
杜季延正使著小刀的手頓了頓:“甭管是哪裏,我帶著她就行。”
“傻。”穆王從闌幹下來,與他並排站著。遠遠看去,兩人俱是體形高大、輪廓深邃,站在一起壓迫感十足。但要細論起來也有些許不同,穆王年輕時的戾氣收斂許多,像一把入鞘的劍。而杜季延沉穩堅毅,更像是無堅不摧的重戟。
聽到他的評論,杜季延微微皺眉。
“怎麽,不服氣?”穆王輕笑,轉頭遙望遠方:“以你的年紀,當初就該向皇兄請命去西南,三年後迴來功成名就,還愁喬家不上趕著將女兒嫁給你?如今倒成了你高攀,一輩子都要被她拿著這句話說了。”
“我喜歡。”杜季延刻完了兩行,唿一口氣吹走上頭的屑末,轉了轉手腕繼續在竹簡上刻寫。
“喜歡喜歡,就是等你三年後迴來,她也嫁不出去。”兩人相交多年,穆王如何不知他一心一意放在喬家姑娘身上:“朝堂上挨個數過去,不是皇兄看不上就是皇後不願意,你當京中還有哪戶人家敢娶她?”
“那很好,我娶她就夠了。”杜季延漫不經心地應著他的話,全副心神都放在手中的東西了。
穆王聞言也沉默起來。他一直糾纏著問這件事,許多次暗示好友應該先建功立業再成家,他卻從不曾鬆口。他壓根不覺得喬家那嬌嬌弱弱除了長相一無是處的姑娘有什麽好,又忍不住想起自己當年,信心滿滿自以為能將人護在自己的羽翼下,結果卻把人弄丟了。
原來準備了多久根本不重要,最要緊的是趕緊把她帶到身邊。
“那你好自為之吧,他日顧相迴了京,還有你一番苦頭吃。”穆王想起護短的顧家人,搖了搖頭。
“顧相什麽時候迴京?”原本有一搭沒一搭跟他說話的人驀然抬起頭來,放下手中的小刀。心中盤算著如果時間差不多,也許能趕得上他們拜堂的日子。
穆王被噎了下,怒道:“本王怎麽知道!”
杜季延便不再說話。他還在趕著完成這片竹簡,裏麵都是他親自收集的故事,正適合看來解悶。
“你看那不是你未來丈母娘?”穆王正欲離開,忽然瞧見下方有頂不起眼的小轎進了巷子,轎裏的夫人四處張望後才進了店去。
趙氏並不知道她的行蹤正巧落在了別人眼中,入了對麵的店徑直去後頭找賬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