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人家起碼還有粗茶淡飯,你可知我落魄時,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大多要靠旁人救濟過活?”實際上葉婉穿越過來後並沒有吃幾天的苦,隻有腦中還殘留著原主的記憶,那個枯瘦懦弱的小女孩,常常因為餓肚子躲在角落裏哭泣,讓她迴想起來也禁不住覺得心酸。
秦禛蹙眉,他自小也是苦日子過來的,很明白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楚。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會認可葉婉這種勳貴經商的行為。“長公主,恕我直言,經商畢竟是賤業,未免失了風骨。”
那些彈劾了葉婉的官員很想隨聲附和秦禛的說法,可是想到葉婉連沈暉隱秘的產業都能挖出來,自家那些沒有藏著掖著的產業就更不在話下了。此時再多說什麽也隻是打自己的臉罷了。很大一部分官員對葉婉經不經商的已然是意興闌珊,雖說她的鋪子開在京城,或多或少對自家的鋪子也有些影響,但礙於她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太過與其相爭。他們上折子彈劾葉婉,本也是被人攛掇的。
“風骨?看來我對風骨的理解與秦大人是不同的。難道秦大人認為靠著旁人的施舍,要比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所得來得更有風骨?我不偷不搶,正經做生意賺銀子,讓自己和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怎麽就沒風骨了?你們說經商有失體統,是低賤的行當,那什麽是高貴的?心安理得地靠著祖蔭,向皇上伸手就高貴了?”
葉婉這一連串的反問,噎得秦禛一愣,隨即黑下臉來,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君子立於世,吃些苦楚又算得了什麽?”
“秦大人沒有正麵迴答我的問題。”葉婉淺淺一笑,一一指點過在場的官員道:“你、你們,口口聲聲說經商為賤業,試問你們有誰離得開商?沒有商人販賣,你們吃的、穿的、用的都從哪裏來?既然那麽瞧不起商人,你們就別吃飯、別穿衣啊。”
秦禛被葉婉輕描淡寫的態度氣得臉色通紅,“長公主慎言!就算沒有商人,我們也可以直接從農人那裏購買糧食,何需要商人去收購了,再抬高價格賣給旁人?”這才是秦禛厭惡商人的真正原因。他未做官前,家中僅有幾畝薄田,一年到頭納了稅後也所剩不多。一家人節衣縮食,省下口糧拿去賣了換銀子,就為了供他讀書。奈何商人黑心,賣出的粟米是六文,收卻是隻給三文。
葉婉了然,原來秦禛抵觸商人是因為覺得商人盡是一些投機倒把之徒。“我明白秦大人的意思了。商人加價後出售商品,賺取利潤無可厚非,畢竟他們同樣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你隻看到對你不利的一麵,卻從沒想過,正是因為有商人的存在,你獲得了多少方便。況且就算直接從農人手中購買糧食,實質上也還是一種經商行為,隻是經商的對象從一個專職的商人變作了農人。還有你們這些官員,‘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嚴格來說不也是一種買賣行為麽?”
“一派胡言!”秦禛被葉婉那句“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激怒了,他若是為了做官而做官,早就鑽營著往上爬了,何苦還非在禦史這個位子上蹉跎年華?“長公主所說什麽賣與帝王家,卻是與秦某不相幹。秦某做官,隻為對得起天下百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秦某人一心隻想為百姓做些事罷了。”
擺手止住快要暴起的秦禛,葉婉算是看出來了,這秦禛雖是禦史,辯論卻是不在行的,他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連帶著她的思路也被打亂了。葉婉已經沒有興致再去說服秦禛,道:“秦大人先不必急著反駁,你細想想,我說的話不無道理。你們看不慣我經商,我可以關了我名下大大小小二十八間鋪子。可秦大人你去問問我鋪子裏的夥計,有誰願意讓我關掉店鋪?我這二十八間鋪子,雇傭了近三百人做工,也就是說我葉婉一人,養活了炎麟國近三百家人家兒。你不如親自去問問我鋪子中的夥計,尤其是那幾個跟著我從溪水村出來的,幾年前他們沒有來我鋪子做工時,家裏過得什麽日子;如今又是過得什麽日子。”
葉婉所言並無虛假,就以栓子家為例,幾年前他家住的是土坯房,如今早就蓋上了青磚大瓦房;往年過年時能吃上一頓肉就是不錯的生活了,而現如今,每個月都能開幾次葷。葉婉不是個苛刻的東家,她手下的夥計,每個月最低的工錢也有一兩銀子往上,年底還有額外的獎金或分紅。
秦禛對葉婉的話根本沒放在心上,在他的眼裏,天下所有的商人都是一般不二,那就是無奸不商。低買高賣的倒把之徒,對待夥計又能優容到哪裏去呢?“長公主若是隻會說這些,我秦某人依舊會秉持我自己的觀點,繼續彈劾於你。聖人教誨不敢或忘,經商一事,實是禍國害民之根本,不管長公主你地位如何顯赫,我秦禛定要彈劾你到底。”一甩袖,秦禛斂了怒容,他掃了一眼被葉婉堵得做的不得聲的一幹官員,眼中幽光閃動,這些同僚也有經商,他不是不知道,隻是都是些小打小鬧,看不慣歸看不慣,卻也沒主動找過麻煩。今日看來,此風不可長,連帶這些人,他也要上折子彈劾一番了。
天啟立國不過短短十幾年,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經過戰亂後,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是以對待各行各業也還算寬容。能有這許多官員彈劾葉婉,其實也是因為她和葉睿晨突然迴京就身居高位,他們心裏不舒服罷了。再加上有人暗中推波助瀾,才造成這樣的局麵。真正對葉婉經商一事痛心疾首的,也就隻有秦禛一個。
沒有攪混水的那些官員中,還是有幾人對商人很是看重的,其中就有丞相謝振。謝振當年很是欽佩葉泰的為人,自家小女兒謝文筠又與葉婉交好,見秦禛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以拳抵口輕咳一聲,道:“秦大人所說經商禍國害民之語,有些言過其實了。據老夫所知,國庫的稅收有一大半都是依仗商人經商所得。這一點,我想戶部尚書應是比老夫更清楚。”老而彌辣的銳利眼神掃向戶部尚書楊仕和,此人為官過於信奉中庸之道,手中那點權利都快被架空幹淨了。
被謝丞相點名,楊仕和有些尷尬,他不想得罪葉婉,但同樣也不想招惹秦禛。“額,是。丞相大人說得是。”
“著哇!”葉婉一擊掌道:“這正是接下來我要說的。我陸續開了二十八間鋪子,截止到現在,共納稅銀十三萬四千三百九十九兩,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僅是我一人的鋪子,幾年間就納了十三萬兩的稅銀,整個兒炎麟國的商人多如牛毛,若每個商人都按律納稅,何愁國家不富足?”讚賞地看了謝振一眼,好在這個丞相是個眼界開闊的,也難怪天啟朝短短十數年間就穩定如斯。
秦禛聞言,臉上發紅,他對這些並不十分了解,他年輕時,家中沒少被黑心商人坑騙,所以對所有商人都存了偏見,不屑去與之來往交流。
“秦大人閑暇時不妨多到市井百姓中走動走動,親自去問問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麽。空有為民之心,卻不行為民之事,也不過是枉然罷了。”葉婉已然了解了秦禛,他確實清廉,但論起對百姓實際的作用,還不如一介父母官大。“還其他彈劾本公主的幾位大人,你們名下的商鋪,可否是按律繳足了稅銀的?”犀利地眼神看向那群先前還群情激奮彈劾自己的官員,眼中流露出幾許嘲諷。
“好啦,婉丫頭,你也莫要對諸位大人不依不饒了,省得再傳出你得理不饒人的名聲。”蔚謙見葉婉已然壓製住了那些官員,笑著打趣似的給了雙方台階下。心中卻是不免有些訝異,原來僅是葉婉一家,就繳納了如此多的稅銀,那麽緣何整個兒炎麟國幾年下來才僅僅收入五千萬兩?由此可見,藏在暗處的貪官汙吏恐怕不少。
葉婉挑了挑眉,蔚謙這意思是此事到此為止了,她倒也無所謂,反正她此行已經將那些人的嘴堵上了,他們應是不會再在她經商一事上找麻煩了。
葉睿晨見葉婉的事兒塵埃落定,坐直了歪在椅中的身子,道:“本侯妹妹的事情解決完了,本侯這裏卻是還有幾份折子。”一揚手,將那幾份彈劾他的折子往地上一扔,涼涼道:“有幾位大人彈劾本侯不會管教妹妹,致使她無法無天、肆意妄為?本侯的妹妹奉公守法,如何無法無天?我們兄妹自進京起,從未仗著身份欺壓於人,怎麽就肆意妄為了?相反,有幾人倒是對本侯的妹妹無禮得很,處處找茬、羞辱,怎麽?各位覺得本侯的妹妹合該忍氣吞聲,任人欺辱?本侯奉勸各位一句,先管好自家的兒女,再出來妄議旁人家教吧。”葉睿晨渾身好似有著無形的氣勢,深沉的眸子散發出銳利的光芒,如刀割一樣,在那幾個彈劾他的官員身上遊走。
垂眸看看被隨意扔在地上的折子,那幾人覺得臉上像是被人扇了耳光一般,屈辱萬分。“長寧侯,你、你這是何意?”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兒忍不下這口氣,站出來怒視著葉睿晨。
“何意?這種沒經過調查,人雲亦雲寫出來的折子,難道跟垃圾還有分別不成?本侯不將它扔掉,還要供起來?”冷笑一聲,葉睿晨眯眼注視著那人,他才不管這人是年輕還是年長,隻要是敢欺辱說道他妹妹的,統統不需要留任何顏麵。“這位大人也用不著用那種眼神看著本侯,本侯的妹妹隻不過是小小還擊下欺辱他的人,你就跟被踩了尾巴似的;那我家阿婉出銀子給平安鎮、海興城等地搭橋修路怎不見你上折子誇讚她?阿婉的鋪子開到哪,就將學堂辦到哪,怎不見你說一聲好?旁人做了好事你都眼瞎耳聾般,但凡有一點不順你眼的,你倒是跳得歡實啊。”
那位禦史老大人聞言一噎,他哪裏知道葉婉還做過這些?不過是聽說她將劉俊才氣吐血,對她有些看不慣罷了,倒也不是刻意針對誰。葉睿晨這樣說也確實有些冤枉人家了,葉婉做這些事都很低調,而且也有些許私心,出資開辦學堂大多也是為了培養對自己有用的人才,到了他嘴裏,倒像是做了天大的善事一般。
“哥哥說這些作甚?我經商賺了些銀子,理應迴報一二。卻也不必時時掛在嘴邊,倒顯得咱們邀功求名了。”葉婉卻也絲毫不覺臉紅,大大方方地認下了自己的“功勞”。
那老禦史大人漲紅了臉,憤憤然扭頭坐下,心知自己不該看人太武斷,想要認個錯,卻是張不開這個口的。
蔚謙與眾位官員們俱是驚詫地看向葉婉,想不到她竟還做過此等善事。蔚謙欣慰地點點頭,直覺得葉婉這丫頭,不愧是自己義弟的女兒,胸襟著實寬廣。“好丫頭,想不到你身在市井,還心係為朝廷培養人才,堪當勳貴典範!”
“皇上過譽了。我隻是看到許多少年因家境貧寒,不能讀書,白白耽誤了不少可塑之才,這才略盡綿力。”葉婉一臉的謙虛,一副不敢居功的模樣。
這一番下來,不說旁人,單是貧苦出身的秦禛,立刻就對葉婉刮目相看起來。當年若是有人能幫自己一把,父親也不會因拿不出銀子看病而落下病根。
蔚謙一擺手,道:“丫頭不要過分謙虛了,若是勳貴們都能如你一般,我炎麟國何愁不能興盛呢?眾位愛卿往後也莫要非議長寧侯兄妹了,做好自己的事罷。都散了吧。”
皇上的心這是向著長寧侯兄妹的啊,官員們相互交換著眼神,嘴裏發苦,他們還能說什麽?這一出接一出的,人家是占足了上風了,倒顯得他們是無理取鬧一般。起身給蔚謙行了一禮,眾人議論紛紛地告退了。蕭鴻郎眸色深深,瞥了那出盡了風頭的兄妹倆,忍下心頭的怒火和怨毒,也甩袖離開了。
秦禛猶豫了一下,走到葉婉身邊,板著臉問道:“敢問長公主,出資開辦學堂之事可是真?”
“自是真的。”葉婉微笑著點點頭。
“可收束脩?”秦禛得到再次確定,心頭一跳,有些欣喜。其實葉睿晨剛剛說起時,他就信了,有誰敢在皇上麵前說謊呢?
“不收。衣食自理,我也隻是提供學習場所和請先生罷了。”
秦禛心中激動不已,僅是這樣便已足夠。深深對葉婉行了一禮,哽咽道:“先前是下官誤會了長公主,若有冒犯之處,還望公主海涵。”能為寒門學子著想一二,使得秦禛發自內心尊敬起葉婉來。
葉婉見秦禛這樣耿直的人對自己尚且帶著私心的行為誠心行禮,禁不住臉上一紅,忙到:“秦大人莫要如此,著實讓我羞愧了。”
秦禛見葉婉如此,反倒更覺她謙遜,對她愈發敬佩起來。
“睿晨、婉丫頭,你們隨朕到書房議事。”看了立在葉婉身旁的秦禛一眼,蔚謙又道:“秦愛卿也一道來吧。”秦禛雖有些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卻是真正廉潔之人。蔚謙有心升他做戶部尚書。
進到瓊宇殿的書房,隻見謝振也在座,一眾人行禮畢,蔚謙道:“朕素聞秦愛卿公正廉潔,今日婉丫頭也說你不曾貪汙受賄,朕便升你為戶部尚書罷。”
秦禛猛地抬頭看向蔚謙,抖著唇道:“謝皇上恩典。隻是微臣何德何能,竟能得皇上如此看重?微臣覺得,還是做個禦史言官足矣。”
葉睿晨心知蔚謙這是有了查抄貪官汙吏的想法,想任命個信得過之人給自己看錢袋子。遂從旁勸道:“秦大人有些妄自菲薄了。戶部是何其重要的職位,皇上就是看重你的品性,才升你為戶部尚書。你與其做個禦史,不如到戶部為朝廷看住了銀子,省得百姓的血汗被人貪了去。”
聽聞葉睿晨所言,秦禛沉吟片刻,磕頭謝恩道:“微臣遵旨,謝皇上隆恩!微臣必不辜負皇上看重,為朝廷把住了銀子。”
蔚謙滿意地點點頭,道:“愛卿平身。迴去候旨吧。”
“是。”秦禛拭了拭眼角的淚花,躬身退出了書房。今日可算是天降大運了,秦禛雖無鑽營之心,卻誰不想能步步高升呢?況且皇上明言是看重他,才升他的官,對他來說,這更是莫大的榮耀了。
蔚謙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茶,笑眯眯地對葉婉道:“丫頭,將你那套想法說給謝丞相聽聽。”謝振是蔚謙十分倚重的大臣之一,前幾天已經將葉婉的大略想法說給他聽了,他也覺十分感興趣。
------題外話------
出去玩了,更晚了,抱歉、、、
秦禛蹙眉,他自小也是苦日子過來的,很明白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楚。但這並不代表他就會認可葉婉這種勳貴經商的行為。“長公主,恕我直言,經商畢竟是賤業,未免失了風骨。”
那些彈劾了葉婉的官員很想隨聲附和秦禛的說法,可是想到葉婉連沈暉隱秘的產業都能挖出來,自家那些沒有藏著掖著的產業就更不在話下了。此時再多說什麽也隻是打自己的臉罷了。很大一部分官員對葉婉經不經商的已然是意興闌珊,雖說她的鋪子開在京城,或多或少對自家的鋪子也有些影響,但礙於她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太過與其相爭。他們上折子彈劾葉婉,本也是被人攛掇的。
“風骨?看來我對風骨的理解與秦大人是不同的。難道秦大人認為靠著旁人的施舍,要比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所得來得更有風骨?我不偷不搶,正經做生意賺銀子,讓自己和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怎麽就沒風骨了?你們說經商有失體統,是低賤的行當,那什麽是高貴的?心安理得地靠著祖蔭,向皇上伸手就高貴了?”
葉婉這一連串的反問,噎得秦禛一愣,隨即黑下臉來,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君子立於世,吃些苦楚又算得了什麽?”
“秦大人沒有正麵迴答我的問題。”葉婉淺淺一笑,一一指點過在場的官員道:“你、你們,口口聲聲說經商為賤業,試問你們有誰離得開商?沒有商人販賣,你們吃的、穿的、用的都從哪裏來?既然那麽瞧不起商人,你們就別吃飯、別穿衣啊。”
秦禛被葉婉輕描淡寫的態度氣得臉色通紅,“長公主慎言!就算沒有商人,我們也可以直接從農人那裏購買糧食,何需要商人去收購了,再抬高價格賣給旁人?”這才是秦禛厭惡商人的真正原因。他未做官前,家中僅有幾畝薄田,一年到頭納了稅後也所剩不多。一家人節衣縮食,省下口糧拿去賣了換銀子,就為了供他讀書。奈何商人黑心,賣出的粟米是六文,收卻是隻給三文。
葉婉了然,原來秦禛抵觸商人是因為覺得商人盡是一些投機倒把之徒。“我明白秦大人的意思了。商人加價後出售商品,賺取利潤無可厚非,畢竟他們同樣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你隻看到對你不利的一麵,卻從沒想過,正是因為有商人的存在,你獲得了多少方便。況且就算直接從農人手中購買糧食,實質上也還是一種經商行為,隻是經商的對象從一個專職的商人變作了農人。還有你們這些官員,‘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嚴格來說不也是一種買賣行為麽?”
“一派胡言!”秦禛被葉婉那句“修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激怒了,他若是為了做官而做官,早就鑽營著往上爬了,何苦還非在禦史這個位子上蹉跎年華?“長公主所說什麽賣與帝王家,卻是與秦某不相幹。秦某做官,隻為對得起天下百姓、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秦某人一心隻想為百姓做些事罷了。”
擺手止住快要暴起的秦禛,葉婉算是看出來了,這秦禛雖是禦史,辯論卻是不在行的,他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連帶著她的思路也被打亂了。葉婉已經沒有興致再去說服秦禛,道:“秦大人先不必急著反駁,你細想想,我說的話不無道理。你們看不慣我經商,我可以關了我名下大大小小二十八間鋪子。可秦大人你去問問我鋪子裏的夥計,有誰願意讓我關掉店鋪?我這二十八間鋪子,雇傭了近三百人做工,也就是說我葉婉一人,養活了炎麟國近三百家人家兒。你不如親自去問問我鋪子中的夥計,尤其是那幾個跟著我從溪水村出來的,幾年前他們沒有來我鋪子做工時,家裏過得什麽日子;如今又是過得什麽日子。”
葉婉所言並無虛假,就以栓子家為例,幾年前他家住的是土坯房,如今早就蓋上了青磚大瓦房;往年過年時能吃上一頓肉就是不錯的生活了,而現如今,每個月都能開幾次葷。葉婉不是個苛刻的東家,她手下的夥計,每個月最低的工錢也有一兩銀子往上,年底還有額外的獎金或分紅。
秦禛對葉婉的話根本沒放在心上,在他的眼裏,天下所有的商人都是一般不二,那就是無奸不商。低買高賣的倒把之徒,對待夥計又能優容到哪裏去呢?“長公主若是隻會說這些,我秦某人依舊會秉持我自己的觀點,繼續彈劾於你。聖人教誨不敢或忘,經商一事,實是禍國害民之根本,不管長公主你地位如何顯赫,我秦禛定要彈劾你到底。”一甩袖,秦禛斂了怒容,他掃了一眼被葉婉堵得做的不得聲的一幹官員,眼中幽光閃動,這些同僚也有經商,他不是不知道,隻是都是些小打小鬧,看不慣歸看不慣,卻也沒主動找過麻煩。今日看來,此風不可長,連帶這些人,他也要上折子彈劾一番了。
天啟立國不過短短十幾年,還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經過戰亂後,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是以對待各行各業也還算寬容。能有這許多官員彈劾葉婉,其實也是因為她和葉睿晨突然迴京就身居高位,他們心裏不舒服罷了。再加上有人暗中推波助瀾,才造成這樣的局麵。真正對葉婉經商一事痛心疾首的,也就隻有秦禛一個。
沒有攪混水的那些官員中,還是有幾人對商人很是看重的,其中就有丞相謝振。謝振當年很是欽佩葉泰的為人,自家小女兒謝文筠又與葉婉交好,見秦禛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以拳抵口輕咳一聲,道:“秦大人所說經商禍國害民之語,有些言過其實了。據老夫所知,國庫的稅收有一大半都是依仗商人經商所得。這一點,我想戶部尚書應是比老夫更清楚。”老而彌辣的銳利眼神掃向戶部尚書楊仕和,此人為官過於信奉中庸之道,手中那點權利都快被架空幹淨了。
被謝丞相點名,楊仕和有些尷尬,他不想得罪葉婉,但同樣也不想招惹秦禛。“額,是。丞相大人說得是。”
“著哇!”葉婉一擊掌道:“這正是接下來我要說的。我陸續開了二十八間鋪子,截止到現在,共納稅銀十三萬四千三百九十九兩,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僅是我一人的鋪子,幾年間就納了十三萬兩的稅銀,整個兒炎麟國的商人多如牛毛,若每個商人都按律納稅,何愁國家不富足?”讚賞地看了謝振一眼,好在這個丞相是個眼界開闊的,也難怪天啟朝短短十數年間就穩定如斯。
秦禛聞言,臉上發紅,他對這些並不十分了解,他年輕時,家中沒少被黑心商人坑騙,所以對所有商人都存了偏見,不屑去與之來往交流。
“秦大人閑暇時不妨多到市井百姓中走動走動,親自去問問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麽。空有為民之心,卻不行為民之事,也不過是枉然罷了。”葉婉已然了解了秦禛,他確實清廉,但論起對百姓實際的作用,還不如一介父母官大。“還其他彈劾本公主的幾位大人,你們名下的商鋪,可否是按律繳足了稅銀的?”犀利地眼神看向那群先前還群情激奮彈劾自己的官員,眼中流露出幾許嘲諷。
“好啦,婉丫頭,你也莫要對諸位大人不依不饒了,省得再傳出你得理不饒人的名聲。”蔚謙見葉婉已然壓製住了那些官員,笑著打趣似的給了雙方台階下。心中卻是不免有些訝異,原來僅是葉婉一家,就繳納了如此多的稅銀,那麽緣何整個兒炎麟國幾年下來才僅僅收入五千萬兩?由此可見,藏在暗處的貪官汙吏恐怕不少。
葉婉挑了挑眉,蔚謙這意思是此事到此為止了,她倒也無所謂,反正她此行已經將那些人的嘴堵上了,他們應是不會再在她經商一事上找麻煩了。
葉睿晨見葉婉的事兒塵埃落定,坐直了歪在椅中的身子,道:“本侯妹妹的事情解決完了,本侯這裏卻是還有幾份折子。”一揚手,將那幾份彈劾他的折子往地上一扔,涼涼道:“有幾位大人彈劾本侯不會管教妹妹,致使她無法無天、肆意妄為?本侯的妹妹奉公守法,如何無法無天?我們兄妹自進京起,從未仗著身份欺壓於人,怎麽就肆意妄為了?相反,有幾人倒是對本侯的妹妹無禮得很,處處找茬、羞辱,怎麽?各位覺得本侯的妹妹合該忍氣吞聲,任人欺辱?本侯奉勸各位一句,先管好自家的兒女,再出來妄議旁人家教吧。”葉睿晨渾身好似有著無形的氣勢,深沉的眸子散發出銳利的光芒,如刀割一樣,在那幾個彈劾他的官員身上遊走。
垂眸看看被隨意扔在地上的折子,那幾人覺得臉上像是被人扇了耳光一般,屈辱萬分。“長寧侯,你、你這是何意?”一個胡子花白的老頭兒忍不下這口氣,站出來怒視著葉睿晨。
“何意?這種沒經過調查,人雲亦雲寫出來的折子,難道跟垃圾還有分別不成?本侯不將它扔掉,還要供起來?”冷笑一聲,葉睿晨眯眼注視著那人,他才不管這人是年輕還是年長,隻要是敢欺辱說道他妹妹的,統統不需要留任何顏麵。“這位大人也用不著用那種眼神看著本侯,本侯的妹妹隻不過是小小還擊下欺辱他的人,你就跟被踩了尾巴似的;那我家阿婉出銀子給平安鎮、海興城等地搭橋修路怎不見你上折子誇讚她?阿婉的鋪子開到哪,就將學堂辦到哪,怎不見你說一聲好?旁人做了好事你都眼瞎耳聾般,但凡有一點不順你眼的,你倒是跳得歡實啊。”
那位禦史老大人聞言一噎,他哪裏知道葉婉還做過這些?不過是聽說她將劉俊才氣吐血,對她有些看不慣罷了,倒也不是刻意針對誰。葉睿晨這樣說也確實有些冤枉人家了,葉婉做這些事都很低調,而且也有些許私心,出資開辦學堂大多也是為了培養對自己有用的人才,到了他嘴裏,倒像是做了天大的善事一般。
“哥哥說這些作甚?我經商賺了些銀子,理應迴報一二。卻也不必時時掛在嘴邊,倒顯得咱們邀功求名了。”葉婉卻也絲毫不覺臉紅,大大方方地認下了自己的“功勞”。
那老禦史大人漲紅了臉,憤憤然扭頭坐下,心知自己不該看人太武斷,想要認個錯,卻是張不開這個口的。
蔚謙與眾位官員們俱是驚詫地看向葉婉,想不到她竟還做過此等善事。蔚謙欣慰地點點頭,直覺得葉婉這丫頭,不愧是自己義弟的女兒,胸襟著實寬廣。“好丫頭,想不到你身在市井,還心係為朝廷培養人才,堪當勳貴典範!”
“皇上過譽了。我隻是看到許多少年因家境貧寒,不能讀書,白白耽誤了不少可塑之才,這才略盡綿力。”葉婉一臉的謙虛,一副不敢居功的模樣。
這一番下來,不說旁人,單是貧苦出身的秦禛,立刻就對葉婉刮目相看起來。當年若是有人能幫自己一把,父親也不會因拿不出銀子看病而落下病根。
蔚謙一擺手,道:“丫頭不要過分謙虛了,若是勳貴們都能如你一般,我炎麟國何愁不能興盛呢?眾位愛卿往後也莫要非議長寧侯兄妹了,做好自己的事罷。都散了吧。”
皇上的心這是向著長寧侯兄妹的啊,官員們相互交換著眼神,嘴裏發苦,他們還能說什麽?這一出接一出的,人家是占足了上風了,倒顯得他們是無理取鬧一般。起身給蔚謙行了一禮,眾人議論紛紛地告退了。蕭鴻郎眸色深深,瞥了那出盡了風頭的兄妹倆,忍下心頭的怒火和怨毒,也甩袖離開了。
秦禛猶豫了一下,走到葉婉身邊,板著臉問道:“敢問長公主,出資開辦學堂之事可是真?”
“自是真的。”葉婉微笑著點點頭。
“可收束脩?”秦禛得到再次確定,心頭一跳,有些欣喜。其實葉睿晨剛剛說起時,他就信了,有誰敢在皇上麵前說謊呢?
“不收。衣食自理,我也隻是提供學習場所和請先生罷了。”
秦禛心中激動不已,僅是這樣便已足夠。深深對葉婉行了一禮,哽咽道:“先前是下官誤會了長公主,若有冒犯之處,還望公主海涵。”能為寒門學子著想一二,使得秦禛發自內心尊敬起葉婉來。
葉婉見秦禛這樣耿直的人對自己尚且帶著私心的行為誠心行禮,禁不住臉上一紅,忙到:“秦大人莫要如此,著實讓我羞愧了。”
秦禛見葉婉如此,反倒更覺她謙遜,對她愈發敬佩起來。
“睿晨、婉丫頭,你們隨朕到書房議事。”看了立在葉婉身旁的秦禛一眼,蔚謙又道:“秦愛卿也一道來吧。”秦禛雖有些像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卻是真正廉潔之人。蔚謙有心升他做戶部尚書。
進到瓊宇殿的書房,隻見謝振也在座,一眾人行禮畢,蔚謙道:“朕素聞秦愛卿公正廉潔,今日婉丫頭也說你不曾貪汙受賄,朕便升你為戶部尚書罷。”
秦禛猛地抬頭看向蔚謙,抖著唇道:“謝皇上恩典。隻是微臣何德何能,竟能得皇上如此看重?微臣覺得,還是做個禦史言官足矣。”
葉睿晨心知蔚謙這是有了查抄貪官汙吏的想法,想任命個信得過之人給自己看錢袋子。遂從旁勸道:“秦大人有些妄自菲薄了。戶部是何其重要的職位,皇上就是看重你的品性,才升你為戶部尚書。你與其做個禦史,不如到戶部為朝廷看住了銀子,省得百姓的血汗被人貪了去。”
聽聞葉睿晨所言,秦禛沉吟片刻,磕頭謝恩道:“微臣遵旨,謝皇上隆恩!微臣必不辜負皇上看重,為朝廷把住了銀子。”
蔚謙滿意地點點頭,道:“愛卿平身。迴去候旨吧。”
“是。”秦禛拭了拭眼角的淚花,躬身退出了書房。今日可算是天降大運了,秦禛雖無鑽營之心,卻誰不想能步步高升呢?況且皇上明言是看重他,才升他的官,對他來說,這更是莫大的榮耀了。
蔚謙端起茶盞呷了一口茶,笑眯眯地對葉婉道:“丫頭,將你那套想法說給謝丞相聽聽。”謝振是蔚謙十分倚重的大臣之一,前幾天已經將葉婉的大略想法說給他聽了,他也覺十分感興趣。
------題外話------
出去玩了,更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