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食其和紫兒日夜兼程地趕往陽武博浪沙。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事正等著他們,隨時都會將他們卷入無底深淵,也可能將他們推上風口浪尖。
在陽武城中,審食其和紫兒很快找到了紫兒的兄長——韓國的國相之後,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貴族公子,名叫姬陵。
“哥哥。”紫兒見到了久違的兄長,也不顯得親熱,隻是叫了一聲。
姬陵朝她笑笑,,點頭說:“來了就好。”又轉向審食其道,“審兄一路辛苦了。”
審食其覺得這對兄妹間的關係很是微妙,慢應道:“送紫兒來是家師交代的。食其並不覺得辛苦。既然已將師妹平安送到,我也該告辭了。”
“師兄——”紫兒望著他,眼中流露出無盡的眷戀,與以往少年老成的模樣畔若兩人。“代我與紫兒向鬼穀先生問好。”姬陵拱手道,沒有要挽留審食其的意思。
“後會有期!”審食其也向姬陵拱手。又走到紫兒麵前,蹲下身來,對紫兒說,“要聽哥哥的話。”
“嗯!”紫兒很聽話地點點頭。審食其見紫兒點了頭,這才起身,轉身離去了。
紫兒望著審食其離去的背影,許久後問道:“哥哥,要我來這裏有事嗎?”語氣冷得嚇人。
姬陵瞧著她,無可奈何地一笑,說:“你不是一直希望知道自己真實的身世嗎,今天,哥哥就告訴你好嗎?”
這一迴,輪到紫兒大吃一驚了。很久很久以前,在被兄長送去學藝之前,剛有記憶的時候,紫兒就覺得姬陵並不是自己嫡親的兄長。不是姬陵對她不好,而是好得過分——無論紫兒做錯什麽事情,姬陵從沒對她說過一句重話。為這,紫兒鬧過、吵過、哭過,可沒一次姬陵都是讓她別胡思亂想。去了雲夢澤後,紫兒逐漸將這件事情淡忘,隻留下一個淡淡的影子,印在心底。
“我不想聽!”紫兒一口迴絕。
姬陵一愣,,叫了聲:“紫兒,你這是怎麽了?”
這時,門“吱——”地一聲被推開了,一個英俊的少年走裏進來,後麵還跟著一個怯生生的女孩子,大約比紫兒大了三四歲。
“紫兒,你怎麽可以這麽無理地對兄長說話呢?”少年麵含怒色地質問。
“你是誰?”紫兒星眸輕揚,狠狠地瞥了少年一眼,轉身就走。
“紫兒,”姬陵一把將她拽住說,“他就是你嫡親的兄長,我大韓王國的公子橫陽君成。”
紫兒麵含慍色,但還是滿懷好奇地大梁著韓成。突然,她笑了,笑得帶了一絲嘲諷的意味。“這麽說,我居然是韓國的公主嘍?”“你——!”韓成顯然受不了紫兒如此輕蔑的態度,欲言又止。
這時候,站在韓成身後的女孩子一步步走到紫兒麵前,,猶豫許久,方才開口說:“八妹,你怎麽變成這樣呢?”
“你又是誰?憑什麽叫我‘八妹’?!”雖然紫兒比那女孩子矮了一個頭,看著她的眼神卻是盛氣淩人的,不撕那女孩子這般的謙卑。
迴答紫兒的是姬陵,“這好似你的姐姐,韓國的七公主青。”
“姐姐?我不僅有哥哥,還有個姐姐?”紫兒又笑了,斜著眼看那七公主韓青。如果是在平日裏,有這麽一個女孩子突然站在紫兒麵前,紫兒一定會相信她是姐姐的——因為她的眉眼與紫兒有著四五分相象,隻是淡了些,淺了些,輪廓模糊了些,像是一個人在水中的倒影。
“八妹,我們當然是你的哥哥姐姐!”韓青伸手拉住了紫兒的手,微笑著表現出親近的樣子。
紫兒的眼中流露出一聲淒楚,澀澀地說:“既然我既有哥哥又有姐姐,為什麽要把我寄養在別人的家裏?為什麽要我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去雲夢澤?你們都在騙我,我根本不是什麽韓國的八公主,我也沒有這樣的哥哥姐姐!我的姐姐隻有呂雉!”說罷,紫兒甩脫韓青的手衝出門去。
“八妹——”韓青欲去追她,卻被韓成攔住。
“青兒,這見事你不用再管,我這次帶你來就是為了讓你和紫兒見上一麵,以後你們姐妹能否再見麵就要看老天的眷顧了。我安排了人送你去定陶,你要好自為之。”
“哥哥。”韓青默默垂下了頭,“我知道我是不祥之身!我決不會成為累贅拖累哥哥和八妹的大事的。我這就去了,哥哥,您和八妹要多保重啊!八妹從小漂泊在外,脾氣難免古怪些,您要多擔待著她點,千萬別生她的氣,何況她隻有七歲。”說罷,韓青悄悄退了出去,努力不讓淚水湧出眼眶。
就在韓成攔下韓青時,姬陵已追了出去。很快,他追上了紫兒。
“紫兒,”姬陵拉住她,“哥哥知道你委屈,也知道你吃了很多苦,心裏不痛快。可是我們這樣做全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我們韓國的將來!”
“是嗎?”紫兒苦笑著說,“原來你們做這些事情是為了我好。那我該怎麽感謝您呢,我的兄長?”姬陵寬容地一笑說:“紫兒,先跟我迴去,讓我把前因後果完完整整地告訴你,行嗎?”
“好!”紫兒點點頭,“是師兄要我聽話的。”
姬陵聽了紫兒的話,無奈地歎了口氣說:“你這孩子啊……”
姬陵帶著紫兒迴到屋內,這時候,韓青已經離去,隻有韓成一人。“七公主走了?”姬陵問。
“嗯,”韓成說,“我本不想帶她來的,但畢竟,她也是父王的女兒,我的妹子,紫兒的姐姐。她想在臨走時見見紫兒,我還是得答應她的。”
“我沒有這種不祥的姐姐!”紫兒冷冷地說。
“紫兒,你胡說什麽?”姬陵臉色微變。
“我沒有胡說,她出生的那天就是秦軍攻破國都的那天!她根本就是個不祥之人!”紫兒委屈地說。
韓成與姬陵相顧,都邊變了臉色。韓成望望姬陵,姬陵攤攤手,表示不是他泄露了這個顯為人知的秘密。於是,韓成隻好轉向紫兒,問:“紫兒,這件事是誰告訴你的?”
“我……”紫兒不知道該如何迴答。“是誰告訴我的呢?”紫兒在心裏問自己。她實在想不起來是誰告訴了她這件事情。好像,在見到韓青的一刹那,耳畔就有一個聲音對她說:“她的出生伴隨著亡國,她是不祥這之人,是奪走你一生幸福的人!”紫兒搖了搖頭,“難道這是我一見麵就抵觸她的原因嗎?”
韓成見紫兒良久不答,反而笑了,說:“八妹,既然你知道了這件事,哥哥也不想將其他的事瞞你了。”
紫兒慢慢垂下眼道:“如果橫陽君願意說,紫兒洗耳恭聽就是了。”
“紫兒,你與我是一母所聲的同胞兄妹,是我大韓的八公主。”韓成說道。
“橫陽君,你錯了。”紫兒忽然一笑,高深莫測,“我出生時,韓國已亡了四年,國既不存,‘公主’二字又是從何談起呢?”
“紫兒,你怎麽還稱成為‘橫陽君’呢?”姬陵實在是瞧不過去了,忍不住插嘴說道。
“哥哥,依您說,我該稱他什麽呢?‘兄長’嗎?那麽,我又該稱您什麽呢?”紫兒眼中流露一絲狡黠,“您別忘了,我姓姬不姓韓——我的家族是五世相韓的姬家,怎敢高攀韓國王族呢?!”
姬陵被紫兒一頓搶白,甚是尷尬,訕訕地不再說話了。
“紫兒,你現在不必如此咄咄逼人,先聽我把前因後果講完,好嗎?”韓成道。
“我——”紫兒小嘴兒一扁,不情願地說,“好!”
“不錯,你書生的時候,韓國確實被秦滅亡有四年之久了,”韓成道,“但你身上流的血,仍是我們韓家的血——血緣任是誰都無法否定和抹殺的。紫兒,你出生之時天生異象,母親夢見一位以薜荔為裳,女蘿為帶,含睇宜笑的天女乘著由赤豹文狸拉著的裝飾有桂枝、石蘭、杜衡的辛夷車緩緩而來,雲雨繚繞,經久不散。父王卻在此時瞧見蒼穹中的房宿星光爛漫,大有要蓋過月光之勢。父王不經被這異象吸引,注意許久後,隻見那璀璨的星光慢慢降落,不偏不倚正落在母親的屋中。妹子,你就是在那時候呱呱墜地的。
“父王當時大喜過望,忙派人請來了著名的相士許負來為妹子你相麵。誰知,許負卻說妹子你骨骼清奇,雖有大貴之相,但恐嬌貴難養,要離開父母方能無病無災。母親聽後,自然舍你不得,可父王說,韓國已亡,讓你留在王族中有百害而無一利,倒不如寄養在外,或許還能保住我們韓氏一脈血緣。父王與母親斟酌再三,覺得隻有五世相韓的姬家最合適了——母親就隻姬家的女兒,姬家與我們是姨表之親,於是就將你托付給姬家了,當做姬家的女兒來養。紫兒,你要體會父王與母親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紫兒的情緒甚是低落,她淡淡的應聲道:“是嗎?既然把我作為姬家的女兒,橫陽君此來又是意欲何為呢?”
“我與姬兄想在這裏成就一件大事希望妹子能助一臂之力。”韓成道。
“我?”紫兒自嘲地笑了,“橫陽君,您是貴人多忘事吧,紫兒今年不過七歲,何德何能,竟能助您和兄長一臂之力?!”
“妹子,姬兄已將你師從鬼穀先生的事情告訴我了。如今,我們正需要妹子的才華來謀劃這件大事。”韓成道。
紫兒見韓成說得鄭重,隻得將心中的哀愁先擱在一邊,問道:“不知橫陽君與兄長在策劃什麽大事?”
“紫兒,我們準備……”說到此處,韓成謹惕地來到門口,打開門左右查看了一番,在確定無人偷聽後,放才關好門迴到原位,繼續說道,“我們準備在博浪沙狙擊秦皇帝。”
“刺秦?”紫兒愣了一下,“刺殺這種事情,勇固勇矣,總不免淪為匹夫之勇的層麵,但秦皇帝統一天下如此之久了,氣焰太是囂張,要說真有什麽事能挫他的銳氣,恐怕也隻有刺殺這一種辦法了。”紫兒想到此節,也鄭重地問道,“對於刺秦,你們有多充分的準備?”
迴答她的是姬陵,“我們已經通過東夷的滄海君覓得一位力士,能舞動百十來斤的大鐵椎,其他還有數百死士,皆配備有兵器和馬匹。”
“哥哥,你們是想利用博浪沙這處居高臨下的地勢利用鐵椎狙擊秦皇帝的車輦是嗎?”紫兒問。
“妹子冰雪聰敏,一猜就中。”接紫兒話頭的是韓成,盡管紫兒沒有叫過他一聲“兄長”,但他對紫兒“妹子”的稱唿叫的甚為親熱。
“這個辦法確實不錯,”紫兒一麵思索,一麵順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隻不過,那數百死士並沒有必要用在這在刺殺上。我們居高臨下,力士傾力一擊,不論是否成功,我們都已暴露了目標,應該速速撤離。因此,這種刺殺參與的人越少,撤離的速度就越快,我們的損失也會越小。那數百死士,可以留到以後派其他用途,而不用在這次的行動中白白犧牲。”
“全力一擊,即使不中也要迅速撤離。”韓成細細體味紫兒的話,“不錯,妹子說的極是。這件事我們來和妹子商量果然對了。”
“可是這數百死士已經在博浪沙一帶埋伏好了,隨時準備待命。”姬陵說。
“馬上下令撤離,越快越好!”紫兒聽得姬陵如此說,不禁臉色大變道,“既然秦皇帝要經過博浪沙,這一帶秦軍的搜查一定會更加苛嚴。如果死士中即使隻是一人被他們發現,不僅計劃功虧一簣,我們也是性命堪憂!”
韓成與姬陵一聽,自然馬上分辨出其中的利害關係,也都變了神色,“如今之計,該當如何?”韓成問道。
“紫兒鬥膽懇請橫陽君帶領這數百死士盡快撤出陽武城,去向楚地。”紫兒說。
姬陵不解地問,“為什麽要去楚地?”
“不知哥哥是否聽過一句話,叫‘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當初明說是七雄爭霸,實際上不過就是秦楚的爭霸。不是我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其實秦楚兩國都已經具備了統一天下的財資和人力,這是我們其餘五過不能望其項背的。我們既然是做刺殺秦皇帝這樣的大事,最終目的不就是推翻秦的政權嗎?天下若要反秦,楚人必是首當其衝,這等大勢,我們不能不顧。現在的楚地,不僅有大批的反秦義士,也是秦政權同治最薄弱的地方。橫陽君,您到了楚地,可以將這數百人發展壯大,將來不失為一支反秦的中堅力量。我和哥哥完成這次刺殺後,也要馬上進入楚地,方能保得平安。”紫兒分析道。
“妹子深謀遠慮,為兄佩服。我這就帶人先行撤離。但這楚地說起來著實廣袤,妹子能否為為兄指點一二?”韓成道。
紫兒歪著頭想了一會兒,說:“我在沛縣的時候,聽說不遠的西南邊有一個叫下邳的縣城,地處泗水和沂水的交匯之處,屬於東海郡。此地雖說現在隸屬於秦,卻是荒僻不顯眼,即使秦令嚴苛,撒下天羅地網,依舊是鞭長莫及的。橫陽君若是能以此處為據點,慢慢擴張實力,不失為一個明智之選啊。”
“好!我這就去下邳靜候姬兄與妹子的佳音,還盼著你們早日凱旋,與我們相聚。”韓成道。
“公子,你放心吧。”姬陵說。
紫兒這時卻閉上了眼睛,臉上隱隱透出幾分淒然,她的預感告訴她,這次刺殺想要凱旋的幾率幾乎為零。“即使是徒勞,也要試一試。”紫兒默默地想。
博浪沙,一馬平川,無險可依。
一支壯觀的車隊緩緩經過,氣勢浩大,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詭異的是,除了車輪的轔轔聲和馬蹄落地的嗒嗒聲,如此規模的一支隊伍竟再沒有其他的聲音發出來了。更令人稱奇的是,這支車隊的十一輛車居然裝飾得一模一樣,連套車的四匹馬的毛色都不經相同。
這就是秦皇帝出巡的車隊。當時,黔首百姓早被秦軍隔離在十裏之外,不得靠近秦皇帝的車駕。
十五歲的秦公子子嬰就坐在其中的一輛車中,他是個高貴而俊秀的少年,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養尊處優的的高雅。這一次,他是代父親扶蘇陪同祖父嬴政出巡,以祭祀名川大山及八位重要的神祗。在子嬰身上不僅有著祖父的果敢堅毅和明智氣魄,也有著父親扶蘇的悲天憫人和仁愛之心。作為秦帝國的嫡長皇孫,子嬰是極受嬴政疼愛的。他從小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因為將來,他會繼扶蘇之後成為大秦帝國的第三任繼承人。
驀的,子嬰覺得一陣心慌意亂,手指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他下意識地撩開車簾的瞬間,見到一個龐然大物向車隊飛來。一股巨大的恐懼席卷了子嬰——生命受到威脅的恐懼。
那龐然大物不偏不倚,砸中了子嬰所乘坐的車的前一輛車,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車上坐的是陪秦皇帝出巡的美人。這輛副車已被砸得麵目全非,車中的美人也隨車香銷玉殞了。
驚魂未定的子嬰首先想到的是決不能暴露祖父的目標所在。刺客見一擊不中,還可能會進行第二次行刺。
子嬰顧不得周遭形勢的危險,一個箭步下車,大聲宣布:“所有侍衛全部各就各位,不要慌亂,在原地待命,沒有傳召不得善離職守!”很快,所有的隨行和侍衛都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嚴陣以待。子嬰見局勢暫時穩定,也不見刺客再有發起攻勢,這才來到一輛車前,單膝下跪,說道:“陛下受驚了,兒臣這就帶人去捉拿刺客!”
“子嬰,你一切小心。一個雄渾的聲音從車廂中傳出,不怒自威。
“兒臣明白!”子嬰恭恭敬敬地迴答。他瞥了一眼鐵椎,估計有百十來斤重,靜靜地橫躺在路邊。“刺客一擊便不見有所行動,人數一定不多。”子嬰心中暗暗盤算,“廷尉大人,”子嬰對侍立在一邊的李斯說,“馬上派人通知地方上的郡守,調兵前來護衛陛下,,然後盡快封鎖周邊的驛道,免得刺客逃逸。”
“是!”李斯的令,立刻去辦。
然後,子嬰也點了一支兵馬,道:“爾等在這裏好好保護陛下的安全,不得有失!”說罷,率了那支兵馬急急而去。
“可瞧見那鐵椎從何而來?”子嬰問身邊的侍衛。
“迴公子,是那邊山上。”其中一名衛士迴答。
“山上?”子嬰喃喃自語,“既是在山上,他們下山還要時間,一定跑不了多遠的,追!”最後一個“追”字說得響亮有力。
一聲令下,子嬰已向那山腳奔去,侍衛們也策馬跟上。
這時的山腳,兩個人影正跨上兩匹駿馬,迅速地消失在莽莽密林中……
待到子嬰他們趕到,那兩人早已不知了去向。侍衛在周圍搜查,並沒有發現什麽可疑的人物,隻見到了一個七八歲光景的小女孩。侍衛不敢擅自做主,便將女孩兒帶來見子嬰。
女孩兒怯生生地跪在子嬰的馬前,低著頭,肩膀不停聳動,想要哭,又不敢太大聲似的。
子嬰心中不禁聲生出一絲的悲憫憐愛來。他下馬,來到女孩兒跟前,用手輕輕勾起她的下巴——女孩兒順勢抬起頭來。恰巧,一滴清淚正劃過她秀麗的麵龐,愈發楚楚可憐了。子嬰的心頭不自覺地一顫,連忙縮迴了手,柔聲道:“你先起來。”
女孩兒站了起來,垂手默立,但肩膀仍不停地抽動著。
“別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的。”子嬰道,“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麽跑到這荒郊野嶺來?”
“我……我……”女孩兒因為恐懼,說話還有些結結巴巴,她抬眼偷瞧子嬰,小嘴兒一扁,又落下淚來。“我聽人們說,皇帝陛下要從這裏經過,我很想瞧瞧,瞧瞧皇帝陛下是什麽樣子,,可是那些軍爺不許我們靠近,我就偷偷躲到這裏,在半山腰能望見驛道,一定能看見皇帝陛下的車隊從這裏經過的。”
“是嗎?”子嬰溫柔地一笑,對這個嬌柔的女孩兒生出幾分親近桌感,“那你可瞧見什麽沒有?”
在陽武城中,審食其和紫兒很快找到了紫兒的兄長——韓國的國相之後,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貴族公子,名叫姬陵。
“哥哥。”紫兒見到了久違的兄長,也不顯得親熱,隻是叫了一聲。
姬陵朝她笑笑,,點頭說:“來了就好。”又轉向審食其道,“審兄一路辛苦了。”
審食其覺得這對兄妹間的關係很是微妙,慢應道:“送紫兒來是家師交代的。食其並不覺得辛苦。既然已將師妹平安送到,我也該告辭了。”
“師兄——”紫兒望著他,眼中流露出無盡的眷戀,與以往少年老成的模樣畔若兩人。“代我與紫兒向鬼穀先生問好。”姬陵拱手道,沒有要挽留審食其的意思。
“後會有期!”審食其也向姬陵拱手。又走到紫兒麵前,蹲下身來,對紫兒說,“要聽哥哥的話。”
“嗯!”紫兒很聽話地點點頭。審食其見紫兒點了頭,這才起身,轉身離去了。
紫兒望著審食其離去的背影,許久後問道:“哥哥,要我來這裏有事嗎?”語氣冷得嚇人。
姬陵瞧著她,無可奈何地一笑,說:“你不是一直希望知道自己真實的身世嗎,今天,哥哥就告訴你好嗎?”
這一迴,輪到紫兒大吃一驚了。很久很久以前,在被兄長送去學藝之前,剛有記憶的時候,紫兒就覺得姬陵並不是自己嫡親的兄長。不是姬陵對她不好,而是好得過分——無論紫兒做錯什麽事情,姬陵從沒對她說過一句重話。為這,紫兒鬧過、吵過、哭過,可沒一次姬陵都是讓她別胡思亂想。去了雲夢澤後,紫兒逐漸將這件事情淡忘,隻留下一個淡淡的影子,印在心底。
“我不想聽!”紫兒一口迴絕。
姬陵一愣,,叫了聲:“紫兒,你這是怎麽了?”
這時,門“吱——”地一聲被推開了,一個英俊的少年走裏進來,後麵還跟著一個怯生生的女孩子,大約比紫兒大了三四歲。
“紫兒,你怎麽可以這麽無理地對兄長說話呢?”少年麵含怒色地質問。
“你是誰?”紫兒星眸輕揚,狠狠地瞥了少年一眼,轉身就走。
“紫兒,”姬陵一把將她拽住說,“他就是你嫡親的兄長,我大韓王國的公子橫陽君成。”
紫兒麵含慍色,但還是滿懷好奇地大梁著韓成。突然,她笑了,笑得帶了一絲嘲諷的意味。“這麽說,我居然是韓國的公主嘍?”“你——!”韓成顯然受不了紫兒如此輕蔑的態度,欲言又止。
這時候,站在韓成身後的女孩子一步步走到紫兒麵前,,猶豫許久,方才開口說:“八妹,你怎麽變成這樣呢?”
“你又是誰?憑什麽叫我‘八妹’?!”雖然紫兒比那女孩子矮了一個頭,看著她的眼神卻是盛氣淩人的,不撕那女孩子這般的謙卑。
迴答紫兒的是姬陵,“這好似你的姐姐,韓國的七公主青。”
“姐姐?我不僅有哥哥,還有個姐姐?”紫兒又笑了,斜著眼看那七公主韓青。如果是在平日裏,有這麽一個女孩子突然站在紫兒麵前,紫兒一定會相信她是姐姐的——因為她的眉眼與紫兒有著四五分相象,隻是淡了些,淺了些,輪廓模糊了些,像是一個人在水中的倒影。
“八妹,我們當然是你的哥哥姐姐!”韓青伸手拉住了紫兒的手,微笑著表現出親近的樣子。
紫兒的眼中流露出一聲淒楚,澀澀地說:“既然我既有哥哥又有姐姐,為什麽要把我寄養在別人的家裏?為什麽要我一個人孤苦伶仃地去雲夢澤?你們都在騙我,我根本不是什麽韓國的八公主,我也沒有這樣的哥哥姐姐!我的姐姐隻有呂雉!”說罷,紫兒甩脫韓青的手衝出門去。
“八妹——”韓青欲去追她,卻被韓成攔住。
“青兒,這見事你不用再管,我這次帶你來就是為了讓你和紫兒見上一麵,以後你們姐妹能否再見麵就要看老天的眷顧了。我安排了人送你去定陶,你要好自為之。”
“哥哥。”韓青默默垂下了頭,“我知道我是不祥之身!我決不會成為累贅拖累哥哥和八妹的大事的。我這就去了,哥哥,您和八妹要多保重啊!八妹從小漂泊在外,脾氣難免古怪些,您要多擔待著她點,千萬別生她的氣,何況她隻有七歲。”說罷,韓青悄悄退了出去,努力不讓淚水湧出眼眶。
就在韓成攔下韓青時,姬陵已追了出去。很快,他追上了紫兒。
“紫兒,”姬陵拉住她,“哥哥知道你委屈,也知道你吃了很多苦,心裏不痛快。可是我們這樣做全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我們韓國的將來!”
“是嗎?”紫兒苦笑著說,“原來你們做這些事情是為了我好。那我該怎麽感謝您呢,我的兄長?”姬陵寬容地一笑說:“紫兒,先跟我迴去,讓我把前因後果完完整整地告訴你,行嗎?”
“好!”紫兒點點頭,“是師兄要我聽話的。”
姬陵聽了紫兒的話,無奈地歎了口氣說:“你這孩子啊……”
姬陵帶著紫兒迴到屋內,這時候,韓青已經離去,隻有韓成一人。“七公主走了?”姬陵問。
“嗯,”韓成說,“我本不想帶她來的,但畢竟,她也是父王的女兒,我的妹子,紫兒的姐姐。她想在臨走時見見紫兒,我還是得答應她的。”
“我沒有這種不祥的姐姐!”紫兒冷冷地說。
“紫兒,你胡說什麽?”姬陵臉色微變。
“我沒有胡說,她出生的那天就是秦軍攻破國都的那天!她根本就是個不祥之人!”紫兒委屈地說。
韓成與姬陵相顧,都邊變了臉色。韓成望望姬陵,姬陵攤攤手,表示不是他泄露了這個顯為人知的秘密。於是,韓成隻好轉向紫兒,問:“紫兒,這件事是誰告訴你的?”
“我……”紫兒不知道該如何迴答。“是誰告訴我的呢?”紫兒在心裏問自己。她實在想不起來是誰告訴了她這件事情。好像,在見到韓青的一刹那,耳畔就有一個聲音對她說:“她的出生伴隨著亡國,她是不祥這之人,是奪走你一生幸福的人!”紫兒搖了搖頭,“難道這是我一見麵就抵觸她的原因嗎?”
韓成見紫兒良久不答,反而笑了,說:“八妹,既然你知道了這件事,哥哥也不想將其他的事瞞你了。”
紫兒慢慢垂下眼道:“如果橫陽君願意說,紫兒洗耳恭聽就是了。”
“紫兒,你與我是一母所聲的同胞兄妹,是我大韓的八公主。”韓成說道。
“橫陽君,你錯了。”紫兒忽然一笑,高深莫測,“我出生時,韓國已亡了四年,國既不存,‘公主’二字又是從何談起呢?”
“紫兒,你怎麽還稱成為‘橫陽君’呢?”姬陵實在是瞧不過去了,忍不住插嘴說道。
“哥哥,依您說,我該稱他什麽呢?‘兄長’嗎?那麽,我又該稱您什麽呢?”紫兒眼中流露一絲狡黠,“您別忘了,我姓姬不姓韓——我的家族是五世相韓的姬家,怎敢高攀韓國王族呢?!”
姬陵被紫兒一頓搶白,甚是尷尬,訕訕地不再說話了。
“紫兒,你現在不必如此咄咄逼人,先聽我把前因後果講完,好嗎?”韓成道。
“我——”紫兒小嘴兒一扁,不情願地說,“好!”
“不錯,你書生的時候,韓國確實被秦滅亡有四年之久了,”韓成道,“但你身上流的血,仍是我們韓家的血——血緣任是誰都無法否定和抹殺的。紫兒,你出生之時天生異象,母親夢見一位以薜荔為裳,女蘿為帶,含睇宜笑的天女乘著由赤豹文狸拉著的裝飾有桂枝、石蘭、杜衡的辛夷車緩緩而來,雲雨繚繞,經久不散。父王卻在此時瞧見蒼穹中的房宿星光爛漫,大有要蓋過月光之勢。父王不經被這異象吸引,注意許久後,隻見那璀璨的星光慢慢降落,不偏不倚正落在母親的屋中。妹子,你就是在那時候呱呱墜地的。
“父王當時大喜過望,忙派人請來了著名的相士許負來為妹子你相麵。誰知,許負卻說妹子你骨骼清奇,雖有大貴之相,但恐嬌貴難養,要離開父母方能無病無災。母親聽後,自然舍你不得,可父王說,韓國已亡,讓你留在王族中有百害而無一利,倒不如寄養在外,或許還能保住我們韓氏一脈血緣。父王與母親斟酌再三,覺得隻有五世相韓的姬家最合適了——母親就隻姬家的女兒,姬家與我們是姨表之親,於是就將你托付給姬家了,當做姬家的女兒來養。紫兒,你要體會父王與母親的一片良苦用心啊!”
紫兒的情緒甚是低落,她淡淡的應聲道:“是嗎?既然把我作為姬家的女兒,橫陽君此來又是意欲何為呢?”
“我與姬兄想在這裏成就一件大事希望妹子能助一臂之力。”韓成道。
“我?”紫兒自嘲地笑了,“橫陽君,您是貴人多忘事吧,紫兒今年不過七歲,何德何能,竟能助您和兄長一臂之力?!”
“妹子,姬兄已將你師從鬼穀先生的事情告訴我了。如今,我們正需要妹子的才華來謀劃這件大事。”韓成道。
紫兒見韓成說得鄭重,隻得將心中的哀愁先擱在一邊,問道:“不知橫陽君與兄長在策劃什麽大事?”
“紫兒,我們準備……”說到此處,韓成謹惕地來到門口,打開門左右查看了一番,在確定無人偷聽後,放才關好門迴到原位,繼續說道,“我們準備在博浪沙狙擊秦皇帝。”
“刺秦?”紫兒愣了一下,“刺殺這種事情,勇固勇矣,總不免淪為匹夫之勇的層麵,但秦皇帝統一天下如此之久了,氣焰太是囂張,要說真有什麽事能挫他的銳氣,恐怕也隻有刺殺這一種辦法了。”紫兒想到此節,也鄭重地問道,“對於刺秦,你們有多充分的準備?”
迴答她的是姬陵,“我們已經通過東夷的滄海君覓得一位力士,能舞動百十來斤的大鐵椎,其他還有數百死士,皆配備有兵器和馬匹。”
“哥哥,你們是想利用博浪沙這處居高臨下的地勢利用鐵椎狙擊秦皇帝的車輦是嗎?”紫兒問。
“妹子冰雪聰敏,一猜就中。”接紫兒話頭的是韓成,盡管紫兒沒有叫過他一聲“兄長”,但他對紫兒“妹子”的稱唿叫的甚為親熱。
“這個辦法確實不錯,”紫兒一麵思索,一麵順著自己的思路往下說,“隻不過,那數百死士並沒有必要用在這在刺殺上。我們居高臨下,力士傾力一擊,不論是否成功,我們都已暴露了目標,應該速速撤離。因此,這種刺殺參與的人越少,撤離的速度就越快,我們的損失也會越小。那數百死士,可以留到以後派其他用途,而不用在這次的行動中白白犧牲。”
“全力一擊,即使不中也要迅速撤離。”韓成細細體味紫兒的話,“不錯,妹子說的極是。這件事我們來和妹子商量果然對了。”
“可是這數百死士已經在博浪沙一帶埋伏好了,隨時準備待命。”姬陵說。
“馬上下令撤離,越快越好!”紫兒聽得姬陵如此說,不禁臉色大變道,“既然秦皇帝要經過博浪沙,這一帶秦軍的搜查一定會更加苛嚴。如果死士中即使隻是一人被他們發現,不僅計劃功虧一簣,我們也是性命堪憂!”
韓成與姬陵一聽,自然馬上分辨出其中的利害關係,也都變了神色,“如今之計,該當如何?”韓成問道。
“紫兒鬥膽懇請橫陽君帶領這數百死士盡快撤出陽武城,去向楚地。”紫兒說。
姬陵不解地問,“為什麽要去楚地?”
“不知哥哥是否聽過一句話,叫‘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當初明說是七雄爭霸,實際上不過就是秦楚的爭霸。不是我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其實秦楚兩國都已經具備了統一天下的財資和人力,這是我們其餘五過不能望其項背的。我們既然是做刺殺秦皇帝這樣的大事,最終目的不就是推翻秦的政權嗎?天下若要反秦,楚人必是首當其衝,這等大勢,我們不能不顧。現在的楚地,不僅有大批的反秦義士,也是秦政權同治最薄弱的地方。橫陽君,您到了楚地,可以將這數百人發展壯大,將來不失為一支反秦的中堅力量。我和哥哥完成這次刺殺後,也要馬上進入楚地,方能保得平安。”紫兒分析道。
“妹子深謀遠慮,為兄佩服。我這就帶人先行撤離。但這楚地說起來著實廣袤,妹子能否為為兄指點一二?”韓成道。
紫兒歪著頭想了一會兒,說:“我在沛縣的時候,聽說不遠的西南邊有一個叫下邳的縣城,地處泗水和沂水的交匯之處,屬於東海郡。此地雖說現在隸屬於秦,卻是荒僻不顯眼,即使秦令嚴苛,撒下天羅地網,依舊是鞭長莫及的。橫陽君若是能以此處為據點,慢慢擴張實力,不失為一個明智之選啊。”
“好!我這就去下邳靜候姬兄與妹子的佳音,還盼著你們早日凱旋,與我們相聚。”韓成道。
“公子,你放心吧。”姬陵說。
紫兒這時卻閉上了眼睛,臉上隱隱透出幾分淒然,她的預感告訴她,這次刺殺想要凱旋的幾率幾乎為零。“即使是徒勞,也要試一試。”紫兒默默地想。
博浪沙,一馬平川,無險可依。
一支壯觀的車隊緩緩經過,氣勢浩大,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詭異的是,除了車輪的轔轔聲和馬蹄落地的嗒嗒聲,如此規模的一支隊伍竟再沒有其他的聲音發出來了。更令人稱奇的是,這支車隊的十一輛車居然裝飾得一模一樣,連套車的四匹馬的毛色都不經相同。
這就是秦皇帝出巡的車隊。當時,黔首百姓早被秦軍隔離在十裏之外,不得靠近秦皇帝的車駕。
十五歲的秦公子子嬰就坐在其中的一輛車中,他是個高貴而俊秀的少年,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養尊處優的的高雅。這一次,他是代父親扶蘇陪同祖父嬴政出巡,以祭祀名川大山及八位重要的神祗。在子嬰身上不僅有著祖父的果敢堅毅和明智氣魄,也有著父親扶蘇的悲天憫人和仁愛之心。作為秦帝國的嫡長皇孫,子嬰是極受嬴政疼愛的。他從小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因為將來,他會繼扶蘇之後成為大秦帝國的第三任繼承人。
驀的,子嬰覺得一陣心慌意亂,手指不自覺地顫抖起來。他下意識地撩開車簾的瞬間,見到一個龐然大物向車隊飛來。一股巨大的恐懼席卷了子嬰——生命受到威脅的恐懼。
那龐然大物不偏不倚,砸中了子嬰所乘坐的車的前一輛車,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車上坐的是陪秦皇帝出巡的美人。這輛副車已被砸得麵目全非,車中的美人也隨車香銷玉殞了。
驚魂未定的子嬰首先想到的是決不能暴露祖父的目標所在。刺客見一擊不中,還可能會進行第二次行刺。
子嬰顧不得周遭形勢的危險,一個箭步下車,大聲宣布:“所有侍衛全部各就各位,不要慌亂,在原地待命,沒有傳召不得善離職守!”很快,所有的隨行和侍衛都迴到了自己的崗位上,嚴陣以待。子嬰見局勢暫時穩定,也不見刺客再有發起攻勢,這才來到一輛車前,單膝下跪,說道:“陛下受驚了,兒臣這就帶人去捉拿刺客!”
“子嬰,你一切小心。一個雄渾的聲音從車廂中傳出,不怒自威。
“兒臣明白!”子嬰恭恭敬敬地迴答。他瞥了一眼鐵椎,估計有百十來斤重,靜靜地橫躺在路邊。“刺客一擊便不見有所行動,人數一定不多。”子嬰心中暗暗盤算,“廷尉大人,”子嬰對侍立在一邊的李斯說,“馬上派人通知地方上的郡守,調兵前來護衛陛下,,然後盡快封鎖周邊的驛道,免得刺客逃逸。”
“是!”李斯的令,立刻去辦。
然後,子嬰也點了一支兵馬,道:“爾等在這裏好好保護陛下的安全,不得有失!”說罷,率了那支兵馬急急而去。
“可瞧見那鐵椎從何而來?”子嬰問身邊的侍衛。
“迴公子,是那邊山上。”其中一名衛士迴答。
“山上?”子嬰喃喃自語,“既是在山上,他們下山還要時間,一定跑不了多遠的,追!”最後一個“追”字說得響亮有力。
一聲令下,子嬰已向那山腳奔去,侍衛們也策馬跟上。
這時的山腳,兩個人影正跨上兩匹駿馬,迅速地消失在莽莽密林中……
待到子嬰他們趕到,那兩人早已不知了去向。侍衛在周圍搜查,並沒有發現什麽可疑的人物,隻見到了一個七八歲光景的小女孩。侍衛不敢擅自做主,便將女孩兒帶來見子嬰。
女孩兒怯生生地跪在子嬰的馬前,低著頭,肩膀不停聳動,想要哭,又不敢太大聲似的。
子嬰心中不禁聲生出一絲的悲憫憐愛來。他下馬,來到女孩兒跟前,用手輕輕勾起她的下巴——女孩兒順勢抬起頭來。恰巧,一滴清淚正劃過她秀麗的麵龐,愈發楚楚可憐了。子嬰的心頭不自覺地一顫,連忙縮迴了手,柔聲道:“你先起來。”
女孩兒站了起來,垂手默立,但肩膀仍不停地抽動著。
“別害怕,我們不會傷害你的。”子嬰道,“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麽跑到這荒郊野嶺來?”
“我……我……”女孩兒因為恐懼,說話還有些結結巴巴,她抬眼偷瞧子嬰,小嘴兒一扁,又落下淚來。“我聽人們說,皇帝陛下要從這裏經過,我很想瞧瞧,瞧瞧皇帝陛下是什麽樣子,,可是那些軍爺不許我們靠近,我就偷偷躲到這裏,在半山腰能望見驛道,一定能看見皇帝陛下的車隊從這裏經過的。”
“是嗎?”子嬰溫柔地一笑,對這個嬌柔的女孩兒生出幾分親近桌感,“那你可瞧見什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