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城城外五裏地之處,青山翠穀,山道逶迤。
穀外有一熱鬧的小村落,正座落於山穀入口之處。畢竟穀內住著赫赫有名的隱穀聖醫,因此有不少人慕名而至。有求醫問藥的,有想拜入聖醫名下學醫的,也有懷揣著小心思打著切磋的名義的。
山穀以及周圍相當部分的山地是屬於隱穀聖醫的,所以在他的地盤未經過允許不得擅自進入。
隱穀聖醫雖然被稱作隱穀聖醫,但處世其實一點兒也不隱蔽,端被這麽稱唿,全是因這個山穀正好被稱做隱穀。
並不象聽上去的那樣隱居避世,再加隱穀上離陌城近,來往方便,所以也不低調。
隱穀聖醫雖然不低調,可也一點兒不愛被人打擾清靜。
於是,絡繹不絕前來的人不少都被拒之在了山穀之外,進不了山穀的人又不想返迴陌城,萬一遇到聖醫突然心情大好,願意讓人進去了呢。於是不少人就在山穀入口處的村子落腳,期待能得到聖醫一見。
這個小村子就變得熱鬧了起來。
村子的生計便跟隱穀密切相關起來,不隻隱穀裏的人需要在村子采買食物,住在村子裏的外來人也需要住宿和飲食。
村裏的人也自發維護起隱穀來。但是,村民如果發現有人圖謀不軌,妄圖偷偷潛進山穀,那就會用棍棒打出去,連村子裏都不讓呆。
雖然隱穀裏也有看守,但有村民的維護,也免掉了不少麻煩。
隱穀聖醫有時便會在季節交替或者容易生病的季節,送給村民草藥熬湯喝,有病治病,無病預防,彼此相處其樂融融。
村裏人尊稱隱穀聖醫為隱穀先生。
他們自然在隱穀之外就受到了阻攔,攔著他們的是兩個十來歲大、村子裏的男孩子。
姚遠自從離開隱穀後,已經有十年沒有迴來,而且過去了這麽多年,即使外貌變化有限,但整個人的氣質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整個人看上去,可以說與以前截然不同。
就算是過去曾經與他相識的人,乍然之下見到他也未必能一眼就認得出來,更何況兩個才十來歲的孩子。
兩個孩子根本就不認識姚遠。
“這裏是聖醫的地方,”一個孩子站在道邊的土堆上揮舞著一根竹竿,大聲說。“閑雜人等,未經通報允許,不得進入。”
這地方還不算踏入隱穀,隻是村民有時候會避免無心之人誤入,所以早早就先給予警示。到了前麵必經的隘口。自然會有人向裏麵通傳。
不過,當孩子一看見從姚遠身後露出身影的夏紫蘇,馬上認了出來,態度立即變了。
“夏大夫,您迴來了。”孩子熟絡的打招唿,又指著姚遠問夏紫蘇,“這個人是你帶來的嗎?您認識。”
夏紫蘇笑說:“認識,不隻我認識,而且我師父也認識,還很高興他迴來。”
“他是誰呀?”孩子好奇的問。
“他是我師兄。”
“呀,那他也是隱穀的人了。”
“對。”
兩個孩子對姚遠就變得也熱情起來,但是又忍不住充滿疑惑的問:“可是為什麽我們都沒見過你呢?”
姚遠尷尬的笑了笑,說道:“我十年前離開了隱穀,後來就沒有迴來過了。”
“哦——”孩子露出了然的神情。都已經十年了,那麽,自己見都沒見過,當然不認得了。但是,“那為什麽這麽多年,你都一直沒有迴來呢?”
姚遠一時不知道該怎麽作答。
多年以前,他也經常在隱穀出入,沒想到這一迴來,遇到這樣的問題竟然沒法迴答,不由得苦笑。
夏紫蘇解圍道:“我師兄在邊城,那裏很遠,他在那裏行醫,給駐邊的官軍看病治傷。”
“原來是這樣,”兩個孩子當即露出了崇拜的神情,“好了不起,是軍中的大夫呢。”
姚遠隻是微笑。
“是這樣沒錯。”夏紫蘇點點頭。
兩個孩子立即纏著姚遠問了起來。
“那裏有沒有扛著百斤重大刀的將軍?”
“你看見過敵人嗎?他們長什麽樣子?”
夏紫蘇就笑著說:“你們別急,我師兄已經十年沒見到師父了,等以後你們再問吧,現在,我師父在嗎?有沒有離開隱穀?”
“隱穀先生在呢,他沒有出去。”
“那好,”夏紫蘇說,“我們先進去了。”
姚遠也友好的說:“等迴頭有空了,我再跟你說說軍中的故事。”
“好呀,好呀。”兩個孩子歡快的答應,就衝著兩人揮揮手,目送他們走進隱穀。
與山穀入口的熱鬧繁雜不同,山穀之內清幽明淨,一些開闊之地大多被用來種上草藥。依山傍水處座落著幾間大大小小的房屋,便是住屋、藥廬、庫房以及曬場等等。
隱穀老人此時正在藥廬裏。仆役通傳了好一會,才傳來隱穀老人的迴話,但隻叫了夏紫蘇一個人進去見他。
夏紫蘇給了姚遠一個安撫的眼神。
姚遠隔了這麽多年才突然迴來,師父當年那麽生氣,猜得出來這時怎麽也得要出一口怨氣,自然隻能冷落他了。
姚遠並不以為意的衝夏紫蘇笑了笑,隻是垂手站在藥廬門前,也不做聲,就靜靜的等候。
白發冉須的隱穀老人一臉嚴肅的坐在桌子邊,手裏抓著幾株草藥,麵無表情的看著夏紫蘇走進來。
夏紫蘇恭恭敬敬的叫了聲:“師父。”
隱穀老人“唔”了一聲,垂下眼摸了摸手裏的草藥,又似有似無的瞅著他看了看,就是不說什麽。
若是以往,看見夏紫蘇迴來,他早就笑眯眯的詢問遇見過什麽病症,又發現有什麽新的草藥,種子如何,藥理如何等等。
他現在這個特別嚴肅的樣子不正常。要說跟姚遠迴來沒什麽關係,夏紫蘇是不信的。
師父不過是在心裏別扭,表麵上端著樣子而已。姚遠畢竟是師父的愛徒,所以師父既想原諒,但又覺得對師兄的所作所為不甘心。
端端正正的見過禮了,夏紫蘇就放輕鬆起來,坐到師父的對麵,假裝對桌上的草藥感興趣,其實眼睛卻在瞟著師父的表情。
隱穀老人的身體保養得很好的,滿麵紅光,這時眯著眼睛,微微嘟起的嘴巴邊上顯出了細紋,好象非常認真的研究著草藥。
夏紫蘇心裏有數,也不跟他提師兄,師父不問,他就自己說起見聞,然後就見到師父的耳朵豎了起來。
夏紫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近來邊城之行,恰遇到疫病發生的經曆。
做為醫者,最關心的自然就是疾病的發生,以及如何救治病人,聽到夏紫蘇說到邊城的這一事時,隱穀老人的神情就開始肅穆起來,關心的詢問起詳情。
夏紫蘇的名氣便也是因此傳開來,而隱穀老人得意之時,自然也是關心徒弟有沒有遇到危險。
邊城發生的疫病是夏紫蘇和姚遠一起經曆的,兩人一起配合,經過白天黑夜的研究,終於找到了破解的藥方。夏紫蘇在跟師父的一問一答之中便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姚遠。
除去疫病一事,夏紫蘇對在邊城時看到姚遠在外傷救治上的成就也是欽佩不已,便也將自己看見師兄如何救治的情形述說出來。
自己的徒弟雖說沒有照自己期望的那樣成長,但終究沒有被荒廢,隱穀老人就長舒了一口氣。
不該怎麽說,姚遠到底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
夏紫蘇瞧著師父這是放下了,立即不失時機的說:“師兄迴來了。”
隱穀老人反應過來,沒法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憋了一下,還是收住了喜悅的表情,幹巴巴的說:“你師兄迴來了,怎麽不見人來看我?”
夏紫蘇忍笑,就站起來說:“我想討師父的好,師兄這是先讓著我。我去叫他。”
隱穀老人挑挑眉,隻是一動不動的端坐著看夏紫蘇走出去,想了想,還是繼續擺著嚴肅的表情。
看到夏紫蘇麵色愉快的走出來,姚遠挑了挑眉,露出詢問的眼神,臉上的表情愧疚、忐忑,又有些期待。
夏紫蘇走到他身邊,含笑說:“師父叫你進去。”
姚遠眼睛一亮。
“你迴來了師父很高興。”夏紫蘇又說。
姚遠腳步頓了一下。“謝謝師弟。”
“我見過師父了,那我去逛逛藥園,師父交給師兄了。”
姚遠點頭。“你去吧,迴頭我再找你。”
夏紫蘇笑著擺擺手走開。師父肯定想問姚遠很多事情。
當年師父有多看重姚遠,在姚遠因為情傷就遠赴邊城,師父心裏就有多生氣,此時見麵,想必有很多話要說,來消除這些年來的遺憾。,
穀外有一熱鬧的小村落,正座落於山穀入口之處。畢竟穀內住著赫赫有名的隱穀聖醫,因此有不少人慕名而至。有求醫問藥的,有想拜入聖醫名下學醫的,也有懷揣著小心思打著切磋的名義的。
山穀以及周圍相當部分的山地是屬於隱穀聖醫的,所以在他的地盤未經過允許不得擅自進入。
隱穀聖醫雖然被稱作隱穀聖醫,但處世其實一點兒也不隱蔽,端被這麽稱唿,全是因這個山穀正好被稱做隱穀。
並不象聽上去的那樣隱居避世,再加隱穀上離陌城近,來往方便,所以也不低調。
隱穀聖醫雖然不低調,可也一點兒不愛被人打擾清靜。
於是,絡繹不絕前來的人不少都被拒之在了山穀之外,進不了山穀的人又不想返迴陌城,萬一遇到聖醫突然心情大好,願意讓人進去了呢。於是不少人就在山穀入口處的村子落腳,期待能得到聖醫一見。
這個小村子就變得熱鬧了起來。
村子的生計便跟隱穀密切相關起來,不隻隱穀裏的人需要在村子采買食物,住在村子裏的外來人也需要住宿和飲食。
村裏的人也自發維護起隱穀來。但是,村民如果發現有人圖謀不軌,妄圖偷偷潛進山穀,那就會用棍棒打出去,連村子裏都不讓呆。
雖然隱穀裏也有看守,但有村民的維護,也免掉了不少麻煩。
隱穀聖醫有時便會在季節交替或者容易生病的季節,送給村民草藥熬湯喝,有病治病,無病預防,彼此相處其樂融融。
村裏人尊稱隱穀聖醫為隱穀先生。
他們自然在隱穀之外就受到了阻攔,攔著他們的是兩個十來歲大、村子裏的男孩子。
姚遠自從離開隱穀後,已經有十年沒有迴來,而且過去了這麽多年,即使外貌變化有限,但整個人的氣質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整個人看上去,可以說與以前截然不同。
就算是過去曾經與他相識的人,乍然之下見到他也未必能一眼就認得出來,更何況兩個才十來歲的孩子。
兩個孩子根本就不認識姚遠。
“這裏是聖醫的地方,”一個孩子站在道邊的土堆上揮舞著一根竹竿,大聲說。“閑雜人等,未經通報允許,不得進入。”
這地方還不算踏入隱穀,隻是村民有時候會避免無心之人誤入,所以早早就先給予警示。到了前麵必經的隘口。自然會有人向裏麵通傳。
不過,當孩子一看見從姚遠身後露出身影的夏紫蘇,馬上認了出來,態度立即變了。
“夏大夫,您迴來了。”孩子熟絡的打招唿,又指著姚遠問夏紫蘇,“這個人是你帶來的嗎?您認識。”
夏紫蘇笑說:“認識,不隻我認識,而且我師父也認識,還很高興他迴來。”
“他是誰呀?”孩子好奇的問。
“他是我師兄。”
“呀,那他也是隱穀的人了。”
“對。”
兩個孩子對姚遠就變得也熱情起來,但是又忍不住充滿疑惑的問:“可是為什麽我們都沒見過你呢?”
姚遠尷尬的笑了笑,說道:“我十年前離開了隱穀,後來就沒有迴來過了。”
“哦——”孩子露出了然的神情。都已經十年了,那麽,自己見都沒見過,當然不認得了。但是,“那為什麽這麽多年,你都一直沒有迴來呢?”
姚遠一時不知道該怎麽作答。
多年以前,他也經常在隱穀出入,沒想到這一迴來,遇到這樣的問題竟然沒法迴答,不由得苦笑。
夏紫蘇解圍道:“我師兄在邊城,那裏很遠,他在那裏行醫,給駐邊的官軍看病治傷。”
“原來是這樣,”兩個孩子當即露出了崇拜的神情,“好了不起,是軍中的大夫呢。”
姚遠隻是微笑。
“是這樣沒錯。”夏紫蘇點點頭。
兩個孩子立即纏著姚遠問了起來。
“那裏有沒有扛著百斤重大刀的將軍?”
“你看見過敵人嗎?他們長什麽樣子?”
夏紫蘇就笑著說:“你們別急,我師兄已經十年沒見到師父了,等以後你們再問吧,現在,我師父在嗎?有沒有離開隱穀?”
“隱穀先生在呢,他沒有出去。”
“那好,”夏紫蘇說,“我們先進去了。”
姚遠也友好的說:“等迴頭有空了,我再跟你說說軍中的故事。”
“好呀,好呀。”兩個孩子歡快的答應,就衝著兩人揮揮手,目送他們走進隱穀。
與山穀入口的熱鬧繁雜不同,山穀之內清幽明淨,一些開闊之地大多被用來種上草藥。依山傍水處座落著幾間大大小小的房屋,便是住屋、藥廬、庫房以及曬場等等。
隱穀老人此時正在藥廬裏。仆役通傳了好一會,才傳來隱穀老人的迴話,但隻叫了夏紫蘇一個人進去見他。
夏紫蘇給了姚遠一個安撫的眼神。
姚遠隔了這麽多年才突然迴來,師父當年那麽生氣,猜得出來這時怎麽也得要出一口怨氣,自然隻能冷落他了。
姚遠並不以為意的衝夏紫蘇笑了笑,隻是垂手站在藥廬門前,也不做聲,就靜靜的等候。
白發冉須的隱穀老人一臉嚴肅的坐在桌子邊,手裏抓著幾株草藥,麵無表情的看著夏紫蘇走進來。
夏紫蘇恭恭敬敬的叫了聲:“師父。”
隱穀老人“唔”了一聲,垂下眼摸了摸手裏的草藥,又似有似無的瞅著他看了看,就是不說什麽。
若是以往,看見夏紫蘇迴來,他早就笑眯眯的詢問遇見過什麽病症,又發現有什麽新的草藥,種子如何,藥理如何等等。
他現在這個特別嚴肅的樣子不正常。要說跟姚遠迴來沒什麽關係,夏紫蘇是不信的。
師父不過是在心裏別扭,表麵上端著樣子而已。姚遠畢竟是師父的愛徒,所以師父既想原諒,但又覺得對師兄的所作所為不甘心。
端端正正的見過禮了,夏紫蘇就放輕鬆起來,坐到師父的對麵,假裝對桌上的草藥感興趣,其實眼睛卻在瞟著師父的表情。
隱穀老人的身體保養得很好的,滿麵紅光,這時眯著眼睛,微微嘟起的嘴巴邊上顯出了細紋,好象非常認真的研究著草藥。
夏紫蘇心裏有數,也不跟他提師兄,師父不問,他就自己說起見聞,然後就見到師父的耳朵豎了起來。
夏紫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近來邊城之行,恰遇到疫病發生的經曆。
做為醫者,最關心的自然就是疾病的發生,以及如何救治病人,聽到夏紫蘇說到邊城的這一事時,隱穀老人的神情就開始肅穆起來,關心的詢問起詳情。
夏紫蘇的名氣便也是因此傳開來,而隱穀老人得意之時,自然也是關心徒弟有沒有遇到危險。
邊城發生的疫病是夏紫蘇和姚遠一起經曆的,兩人一起配合,經過白天黑夜的研究,終於找到了破解的藥方。夏紫蘇在跟師父的一問一答之中便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姚遠。
除去疫病一事,夏紫蘇對在邊城時看到姚遠在外傷救治上的成就也是欽佩不已,便也將自己看見師兄如何救治的情形述說出來。
自己的徒弟雖說沒有照自己期望的那樣成長,但終究沒有被荒廢,隱穀老人就長舒了一口氣。
不該怎麽說,姚遠到底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
夏紫蘇瞧著師父這是放下了,立即不失時機的說:“師兄迴來了。”
隱穀老人反應過來,沒法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憋了一下,還是收住了喜悅的表情,幹巴巴的說:“你師兄迴來了,怎麽不見人來看我?”
夏紫蘇忍笑,就站起來說:“我想討師父的好,師兄這是先讓著我。我去叫他。”
隱穀老人挑挑眉,隻是一動不動的端坐著看夏紫蘇走出去,想了想,還是繼續擺著嚴肅的表情。
看到夏紫蘇麵色愉快的走出來,姚遠挑了挑眉,露出詢問的眼神,臉上的表情愧疚、忐忑,又有些期待。
夏紫蘇走到他身邊,含笑說:“師父叫你進去。”
姚遠眼睛一亮。
“你迴來了師父很高興。”夏紫蘇又說。
姚遠腳步頓了一下。“謝謝師弟。”
“我見過師父了,那我去逛逛藥園,師父交給師兄了。”
姚遠點頭。“你去吧,迴頭我再找你。”
夏紫蘇笑著擺擺手走開。師父肯定想問姚遠很多事情。
當年師父有多看重姚遠,在姚遠因為情傷就遠赴邊城,師父心裏就有多生氣,此時見麵,想必有很多話要說,來消除這些年來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