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孫觀吳敦尹禮幾個,臧霸考慮的東西要更多。


    所謂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不管是價碼很有誠意的袁譚也好,甭管未來如何,起碼眼下先將泰山賊哄到自家麾下的曹操劉表也罷。


    並不是說臧霸等泰山諸將的才幹有多麽卓越。


    而是看中了他們在泰山群寇中的威信。


    收編了泰山諸將,等同於憑空多出了幾十萬人口的百姓,和數萬立刻就能夠編練成軍的壯丁。


    這才是臧霸等人真正的依仗所在。


    而相應的,一旦這些人口、壯丁都被這些想要招攬他們的諸侯吞下去。


    那麽臧霸等泰山諸將的地位也會變得岌岌可危,甚至,還會因為他們先天在泰山群寇心目中的威信。


    變成一些不穩定因素的來源。


    到最後來上一場卸磨殺驢,並不是多麽意外的事情。


    所以,不管是為了自己今後的考量,還是為了那些投奔自己的流民們。


    臧霸於情於理,都要問一句,袁譚到底準備如何安置那些流民。


    如果說,要將那些流民分給世家當佃奴的話,那就不用多說了。


    擺明了是和曹操一個路數,拿泰山賊當做一次性消耗品來用。


    一旦這些流民們被世家吞下,泰山諸將能夠有好日子過?


    臧霸想想都知道是胡扯。


    聽到臧霸的問詢,袁譚早已有備,此刻也沒有過多糾結,直接了當的用手中的樹枝,在地麵上劃出了一個簡易的地圖。


    “徐州如今,地廣人稀,世家凋敝,正是泰山軍化寇為民的好時機,我的想法很簡單。”


    袁譚指著腳下的地圖,侃侃而談。


    十萬泰山軍的戰力,在袁譚眼裏,即便不是笑話,也和笑話差不了太多。


    他不是曹操,什麽歪瓜裂棗都想要撿到麾下去用。


    徐州軍待遇優厚,所以進入徐州軍的門檻定的更是極高。


    隻要能夠進入徐州軍序列,別的不說,起碼一家人在亂世之中,衣食無憂。


    便是一介小卒,也可以靠著軍功撫恤製,蔭蔽一子到長成。


    這樣的待遇,可不是誰都有資格享受的。


    十萬泰山軍,在袁譚看來,能夠有一萬通過考核,就已經算不錯的結果了。


    而那些那通過考核的一萬人,還不是徐州正軍,而是徐州軍的輔兵。


    但,即便袁譚對於這些流賊中成長出來的士兵再看不上眼,也不得不承認。


    比起尋常的流民,這十萬泰山軍倒也的的確確,有可取之處。


    第一,雖然比起徐州軍,他們遠遠不如,但他們至少有一定的軍紀約束,隻要稍加改造,紀律性提升上來。


    完全可以拿來當做屯田軍來使用。


    沒錯,屯田。


    後世人看三國,總覺得屯田是個大殺器,各路諸侯都在用。


    其實不然,真正首倡屯田的還是曹操,並且是在官渡之戰勝利之後,才大興屯田。


    在曹操從屯田中嚐到了甜頭,徹底奠定了魏國霸業基礎之後。


    其餘諸侯才紛紛效仿跟進,屯田方略才正式成為了各路諸侯增加糧草收入,降低常備軍兵糧消耗的重要方法。


    但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屯田軍,雖然可耕可戰,但實際上,其戰鬥力不要說和尋常正規軍相比了。


    就連輔兵隊的戰鬥力都是有些比不上。


    畢竟,耕戰耕戰,平日裏都忙著耕種田地了,日常的訓練自然被削減了太多。


    能夠保證半月一練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戰鬥力自然高不到哪裏去。


    不過袁譚本來就沒準備將泰山軍拿來當正軍用,他上泰山尋臧霸,就是為了給徐州那些荒地找個人種。


    而且屯田還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稅賦比要高得多。


    軍屯的士兵們,按照正史上曹操的操作,說是軍屯兵,其實就和農奴差不多。


    隻不過,世家的農奴是給世家效力。


    曹操的軍屯兵,是給他曹孟德,還有之後的曹家繼承人當農奴。


    軍屯兵好啊,每年隻要留給他們一點口糧讓他們不餓死就好了,連種糧都不用留。


    等到明年開春一律由官府撥發種糧,比袁譚現在最重的二民八公政策還要狠。


    雖然不能說是十公零民,但九成九產量歸於國庫,就剩下那麽一份糧食,保證農奴,啊,不對,是軍屯兵不餓死。


    能夠在來年繼續為偉大的魏公貢獻力量就足夠了。


    早年曹操在的時候還好,起碼軍屯兵們還沒有到隻剩口糧的地步。


    畢竟曹操還是有雄心壯誌,一心想要平定天下的,軍屯兵們不僅可以保證收的糧食可以在繳納賦稅之餘養家糊口。


    甚至還能夠抽出時間習練武藝。


    但到了後來,隨著魏國政治環境越來越惡化。


    尤其是曹丕死後,繼位的曹氏皇帝們將目光由外轉向內部,開始一心一意的和朝中的權臣們勾心鬥角,搞起了政治鬥爭。


    這個時候,軍屯兵們所繳納的糧食就成為了曹家皇帝們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而軍屯兵們繳納的賦稅,從一開始就沒有定下一個確定的規章製度。


    交的多交的少完全憑借當朝的曹家子的心意。


    所以到最後,軍屯已經糜爛到連世家治下的農奴都不如的地步。


    而且為了增加收益,弄到最後,魏國的常備大軍中,甚至有七成都是軍屯兵的存在。


    戰鬥力連輔兵都比不過,生活待遇差勁到連奴隸都不如的軍屯兵。


    占據了魏國正規軍的大半數,魏國軍隊的戰鬥力滑落之巨,不用想也知道有多麽巨大。


    而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軍屯兵,對於魏國,準確來說,對於曹家的忠誠度有多高,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袁譚雖然決心在徐州搞屯田,但卻不準備效仿曹操,搞出來一個到處都是坑的玩意兒來。


    而這,就要牽扯到泰山軍第二個可取之處了。


    幾十萬泰山流民,其中人數眾多不說,各色職業也是相當駁雜。


    有給人算命的,有織席販履的,有當過泥瓦匠的,還有當過廚子的。


    總而言之,可謂是三百六十行,除開讀過書識過字的士子外,幾十萬流民中,基本上都能夠找得到。


    而連帶著從流民中成軍的十萬泰山軍,也就是一個大漢職業博覽會。


    從種田到做飯,從做飯到建房子,從建房子到開渠挖溝,總之,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


    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也真虧了臧霸能夠駕馭得住這隻軍隊。


    而這樣的軍隊,恰恰滿足袁譚之前的一些構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袁家逆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色薔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色薔薇並收藏三國之袁家逆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