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給諸位大人行禮。”等金英宣讀完聖旨,宣德帝望了一眼站在窗前的那些托孤大臣,一邊咳嗽著一邊向太子道,以示對其的敬重。


    “本王見過各位大人。”太子聞言鄭重其事地向楊士奇和張輔等十二名托孤大臣一躬身,拱手行禮。


    “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楊士奇和張輔等人連忙躬身迴禮,口中高喝道。


    “父皇,為何鎮國公不在?”太子起身後環視了一眼現場的眾位權貴,有些疑惑地問向了宣德帝,心裏話他其實更想讓李雲天來輔佐他理政,與李雲天在一起他感到非常輕鬆。


    太子此時還不知道李雲天葬身京畿都督府大火的事情,因此對如此重要的場合不見李雲天感到很奇怪,而且先前並沒有人告訴他李雲天被關進京畿都督府大牢的事情,他一直以為李雲天因為公務繁忙才沒有進宮教授他學業。


    “鎮國公奉了父皇的禦命去外地辦差,等他迴來與眾位愛卿一同輔佐你。”宣德帝的臉上流露出一絲笑意,不動聲色地找了一個理由。


    “太好了,我又可以聽鎮國公講海外的那些奇聞異事。”太子聞言頓時高興了起來,隨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些不妥,連忙怯生生地望著宣德帝。


    “眾位愛卿,朕希望你們能像輔佐朕一樣輔佐太子,大明的江山社稷以後就要依靠諸位愛卿了。”宣德帝不以為意地笑了笑,畢竟太子還是孩子有時候難免流露出孩童的天性,隨後他的目光掃了一眼躬身立在房間裏的大臣們,提高了音量道。


    “皇上放心,臣等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現場的重臣們不約而同地躬身迴道,聲音整齊劃一,他們都是宦海浮沉多年的老臣自然清楚這個時候應該什麽話。


    宣德帝聞言嘴角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別看現在這些大臣們一個個向太子表了忠心,可私下裏打什麽主意誰也不知道,或許不久後就能在朝堂上分辨出他們誰是真心,誰又是假意。


    “你們退下吧,朕累了,想跟太後和皇後待一會兒。”宣德帝現在沒有心情理會朝堂上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他隻想多陪陪家人,不動聲色地道。


    “皇上萬福金安,臣等告退。”楊士奇和張輔等人連忙向宣德帝行禮,躬身退了出去,房間裏剩下宣德帝和張太後、胡皇後、孫皇後、太子以及一些重要的妃嬪和皇子、公主。


    雖然宣德帝讓楊士奇和張輔等人退下,但誰也不敢離開乾清宮,甚至連邊上的偏殿也沒去,就三五成群地聚在東暖閣前的空地上等待著消息,私下裏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天子即將大行,這種時刻誰敢怠慢?搞不好就要被人抓住把柄,以大不敬的罪名彈劾。


    如果留意的話就會發現,現場的文武權貴們不經意間就站成了五個陣營。


    其中文官集團有兩個陣營,分別是以內閣陣營和六部陣營,而勳貴集團的陣營比較複雜,有三個,即以張輔為首的靖難勳貴,以宋海為首的開國勳貴,以及以周征和張昊為首的靖難勳貴。


    換句話來,靖難勳貴此時已經發生了分化,周征足以與張輔分庭抗禮。


    值得一提的是,驍武軍一派的勳貴自然站在周征一邊了,周征是李雲天的老丈人,他們肯定支持周征。


    起來有件事情挺有意思,軍閣次輔王驥並沒有在勳貴的陣營裏,而是與胡瀅等人聚在了一起。


    由於軍閣兼並了原來的兵部,因此軍閣裏一直以來都有來自原來兵部的文官,而且,宣德帝為了製約軍閣裏的勳貴特意把軍閣次輔的位置留給了文官出身的武官,換句話來宣德帝會從文官集團調一些文官來軍閣充任武官。


    王驥以前與胡瀅交往甚密,雖然人在軍閣但跟軍閣裏的那些文官出身的武官一樣依舊把自己看成是文官,再加上出身於六部故而自然跟胡瀅走得近了。


    這五大陣營是朝堂上最大的五個派係,擁有著共同的利益基礎,相互間既有合作同時也有著矛盾,維持著朝政的運作。


    如果細分的話,內閣陣營又分為楊士奇一係和楊榮一係,楊榮一直不服楊士奇擔任首輔,而楊士奇也對楊榮的為人頗有微詞,當年宣德帝廢胡皇後時楊榮可沒少出主意,因為兩人私下裏也沒少明爭暗鬥,隻不過麵對六部的威脅而保持著克製,一致對外。


    楊浦由於在內閣閣員中的資曆最淺,故而勢力也最,在楊士奇和楊榮的爭鬥中通常都會明知的保持中立。


    至於陳山,則是從東宮出來的那批官員的領袖,雖然他們的人數也比較少,不過都身居朝廷要位,是宣德帝最為信賴的一批臣子。


    陳山有著自知之明,他的長處在於做學問而不是理政,內書堂那些內侍就是他在教導,故而很少幹預內閣的事情,也從不介入楊士奇和楊榮的爭端。


    六部陣營主要分為兩派,一派就是胡瀅為首的文官,另外一派是以吏部尚書郭璡為首的文官,雖然郭璡的資曆不如胡瀅但是他貴為大明的天官自然不會甘於胡瀅這下。


    況且,郭璡有戶部尚書劉中敷的支持,自然要與胡瀅掰掰手腕。


    劉中敷其實與胡瀅和郭璡的關係都不錯,他之所以選擇支持劉中敷其實頗為無奈,因為自從戶部尚書郭資去世後戶部一直由禮部尚書胡瀅兼理,也就是由胡瀅行使戶部尚書的權力,直到年前宣德帝才擢升劉中敷擔任戶部尚書。


    宣德八年,戶部尚書郭資終於任上,宣德帝為此罷朝並遣禮部尚書賜祭,敕工部製棺營葬,贈進光祿大夫(正一品)柱國,諡“忠襄”。


    郭資居高位而不謀私,為四朝股肱之臣,全始全終,極備恩寵,為明朝所鮮見。


    由於戶部尚書一職非常重要,宣德帝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故而讓禮部尚書胡瀅兼理,反正禮部也沒有多少事胡瀅完全應付得過來。


    雖然禮部沒有戶部那麽多的權勢,但是由於禮部執掌大明禮製並主持科舉,故而禮部尚書的地位一直很高。


    曆史上,六部尚書中通常禮部尚書進入內閣,由此可見禮部尚書在文官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故而胡瀅能夠威服戶部的那些官員。


    胡瀅在戶部經營近兩年,肯定在戶部扶持了大量的親信,而劉中敷作為戶部尚書為了執掌戶部的大權必須要消除胡瀅在戶部的影響,如此一來他肯定會與郭璡結盟來共同對抗胡瀅。


    郭璡和劉中敷是宣德帝布下的兩招妙棋,有兩人在的話六部的勢力就會均衡,更利於太子以後掌控朝局。


    勳貴集團的三個陣營要是細分的話,那就是周征和張昊各自是一個派係的領袖,由於兩人關係密切故而自然而然就結了盟。


    在這三個陣營中張輔的實力最大,三分之二的靖難勳貴都以他馬首是瞻;宋海其次,那些開國勳貴雖然聲勢不如以前但底蘊依舊實力不可覷;如果加上驍武軍,那麽周征和張昊的這個陣營就成為了勳貴集團中實力最強的一個。


    由於有驍武軍的存在,單論軍力的話張輔和宋海聯手也不是周征和張昊的對手,值得一提的是北方軍區和遼東軍區那些整編後的部隊的將領有六成來自張輔和宋海的陣營,宣德帝早就已經開始布局大明的軍事。


    很可惜,宣德帝在位的時間太短,如果再有十年的話他將成為大明曆史上除了開國太祖外最偉大的天子,開創大明一代盛世。


    “皇上賓天了!”就當楊士奇和張輔等人在寒風中焦急地等待著消息的時候,一名內侍從東暖閣裏出來,衝著眾人尖著嗓子高喊了一聲。


    “皇上!”聽聞此言,那些正聚在一起聲著話的大臣們立刻安靜了下來,隨後紛紛跪了下去,衝著東暖閣下跪行禮,相繼痛哭起來。


    很快,整個紫禁城裏就哭聲一片,無論內侍宮女還是妃嬪皆跪地麵向乾清宮方向,哭聲震天。


    令人們感到意外的是,宣德帝下的最後一道遺詔竟然是封雲霞上人蘇伯朗為國師,並且讓蘇伯朗主持他的喪禮,這使得蘇伯朗的聲望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隨著宣德帝駕崩的消息被朝廷宣布,原先還一派喜氣洋洋的京城頓時沉寂了下來,家家戶戶摘去了喜慶的紅燈籠和紅窗紙,紛紛在門頭上掛上了縞素已示哀悼,城裏的娛樂場所更是關門歇業,等待二十七天守孝期期滿。


    從表麵上看,京城由於宣德帝的死籠罩在悲傷的氛圍中,局勢平淡顯得有些波瀾不驚,不過不僅官場上的官員,很多民間的百姓都知道這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歸根究底還是太子年幼,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免不了為了大明的話語權而明爭暗鬥,相互傾軋,屆時必將掀起無數風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