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的離世使得李雲天的心情顯得有些沉重,漢王是他在大明遇到的第一個重量級對手,當年他在黑牛鎮可謂僥幸贏了漢王半招,否則漢王一旦抵達京城的話後果不堪設想,這種惺惺相惜的心境隻有作為對手的他和漢王能體會到。
在曆史滾滾前行的車輪下,漢王之死的餘波很快就被宣德帝禦駕親征韃靼部的喧鬧所淹沒,京師各個衙門都忙著準備宣德帝的親征事宜。
帝王出行非同凡響,除了征伐大軍外還有隨行的儀仗、護衛和內侍宮女等等,一大群人的吃喝拉撒都要顧及到,是一項繁瑣浩大的工程。
隨著北征韃靼部日期的臨近,李雲天在軍閣、內閣和六部之間來迴奔波,商議與宣德帝出征有關的各項事宜,他也不想如此勞累可無奈身為講武堂總教官、左春坊大學士和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不得不參加那些議事。
京郊大營驍武軍的營地一派熱火朝天的訓練景象,此次駐紮在大營的青龍軍團和朱雀軍團將悉數出動,其身份等同於宣德帝的禁軍。
值得一提的是,青龍軍團的大同大營和朱雀軍團的遼東大營年前的時候已經從當地的軍戶和民戶當眾各自招募了兩萬餘人,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集訓。
如此一來,李雲天在白虎軍團後成功地將青龍軍團和朱雀軍軍團的兵力擴充到了一個軍的規模。
按照李雲天的計劃,大同大營和遼東大營的新兵將在原地待命,此次北征韃靼部由於明軍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故而他隻準備動用大同大營的新兵與韃靼部交戰,遼東大營的新兵留著日後對付兀良哈三衛。
就在京城各部院衙門的事務按部就班地忙碌進行時,宣德帝出征的前一天,遼東都司忽然傳來了八百裏加急快報,兀良哈三衛在毫無預警的情形下忽然夜襲了遼東都司與大寧都司臨近的西部重鎮西嶺城。
在兀良哈三衛的瘋狂進攻中,西嶺城守軍經過一晝夜的抵抗後崩潰,守將和知府戰死,兩萬名明軍死的死降的降。
西嶺城一破,遼東都司的治所遼陽城就暴露在了兀良哈三衛的兵鋒之下,從西嶺城到遼陽城之間已無明軍把守的重鎮,故而遼東都司都指揮使連忙派人向京師求援。
據遼東都司指揮使奏報,進攻西嶺城的兀良哈三衛兵力竟然高達五六萬人之眾,而明軍在遼陽城的兵力也不過才兩萬,一旦敵軍湧進遼東都司的腹地那麽遼東都司將陷入困境。
雖遼東都司擁兵十二萬,但其兵力都分布在遼東地區的各個衛所中,尤其在東部與朝鮮王國接壤一線布置了五萬兵力,局部地區的兵力隻剩下三萬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兵力都是紙麵上的數字,近些年來遼東都司的兵員空額達到了三成,也就是遼東的總兵力也才八萬多人,與兀良哈三衛相比數量上沒有太大的優勢。
況且,即便是遼東都司的軍隊戰鬥力排在大明軍隊第二檔上,僅次於京軍,擁有關內人所沒有的強壯體格,但由於訓練鬆懈再加上士氣低落,麵對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無疑還是居於了劣勢。
遼東都司的急報傳到軍閣後,軍閣閣員們大吃了一驚,即便是加上那些被裹挾的遊牧部落,兀良哈三衛的總兵力也不過才五六萬而已,如今大寧都司的兵力還在長城外與兀良哈三衛的兵力對峙,進攻遼東都司的敵軍從何而來?總不能憑空冒出來的吧?
軍閣首輔張輔不敢怠慢,接到遼東都司的急報後立刻進宮向宣德帝稟告,遼東都司孤懸關外,一旦有變那麽大明東北的形勢不堪設想。
宣德帝接到奏報後大吃了一驚,先前大明並沒有將兀良哈三衛放在眼裏,準備先收拾了韃靼部迴過頭來再對付兀良哈三衛,萬萬想不到遼東地區竟然風雲突變,給了大明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宣德帝來,遼東地區的局勢比山西行都司地區的局勢更為嚴峻,山西行都司住著的幾乎都是漢族百姓,而遼東地區則是以遊牧民族為主,倘若被兀良哈三衛煽動起來的話恐怕將釀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因此,在北征韃靼部的前一天下午,宣德帝緊急將軍閣閣員、內閣閣員和九卿召入乾清宮商議對策。
李雲天承蒙宣德帝的恩旨得以列席大明最高等級的禦前會議,由於資曆淺薄故而位列最末的位置,不動聲色地聽著眾人在那裏給宣德帝出謀劃策。
鑒於目前的局勢,擺在宣德帝麵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繼續北征韃靼部,然後派遣朝中勳貴統兵出關救援遼東都司,另外一個選擇是暫停北征韃靼部,派遣兩支部隊分別前往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作戰。
支持宣德帝繼續北征的自然是軍閣的閣員,畢竟宣德帝已經昭告天下,倘若此時停止北征韃靼豈不貽笑大方,讓宣德帝的顏麵何在?
況且,軍閣的閣員認為遼東的形勢雖然緊急,但還遠未到影響宣德帝北征的地步,隻要集結部隊前去救援就足以將兀良哈三衛剿平。
內閣閣老和九卿則希望宣德帝以安全為重暫停北征韃靼,坐鎮京城指揮大明的兩支部隊與韃靼部和兀良哈三衛作戰。
在這些文官看來,倘若朝廷要救援遼東,那麽必然會從宣德帝所集結的十五萬大軍中抽調兵力,這些兵力可謂是大明的精銳,如此一來宣德帝身邊的軍隊實力將減弱不。
韃靼部雖然隻是北元殘部之一,但兇悍好戰,實力不容覷,否則永樂帝也不會多次北征韃靼部和瓦剌部,如果隨行護衛宣德帝的兵力減弱那麽很有可能給對方可乘之機。
由於軍閣與內閣、九卿的意見相左,故而雙方在宣德帝麵前展開了激烈的爭執和辯論,這使得禦前會議從下午一直持續到了晚上。
麵對著眼前的這個複雜的局麵,宣德帝一時間也難以抉擇,正是因為他年幼時曾經跟隨永樂帝北征韃靼部和瓦剌部,故而清楚北元殘部的實力,一旦分兵增援遼東那麽在兵力上就會失去不少優勢。
尤為令宣德帝不安的是,兀良哈三衛此時在遼東發難有與韃靼部遙相唿應之嫌,這意味著韃靼部很可能已經對此次南侵有了充分的準備,這使得局勢變得異常複雜。
“鎮武侯,你如何看待此事?”晚上,待宮女們端上宵夜後,神色已經有幾分疲憊的宣德帝抬頭望向了在那裏靜靜地吃著糕的李雲天,李雲天自始至終未發一言。
李雲天雖然得以列席如此重要的禦前會議,但他有自知之明,現場的文臣勳貴都是資曆顯赫的朝廷大員,故而他知趣地閉上了嘴巴,以免喧賓奪主。
聽聞此言,現場眾臣不由得望向了李雲天,他們這才想起來李雲天還沒有開口發表見解,作為宣德帝最為信賴的臣子李雲天的意見至關重要。
“皇上,臣覺得此次兀良哈三衛突襲西嶺城頗為蹊蹺,據臣所知兀良哈三衛的兵力都在長城沿線與我軍對峙,因此臣覺得襲擊了西嶺城的並不是兀良哈三衛的人。”
李雲天聞言連忙放下手裏的糕,衝著宣德帝一拱手,沉聲道,“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攻占了西嶺城的敵軍應該是韃靼人。”
“韃靼?”現場眾人頓時吃了一驚,如果他們沒有記錯的話韃靼部的人現在正在跟山西行都司的軍隊對峙,根本沒有如此強的兵力同時對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下手。
“皇上,臣懷疑瓦剌人已經南下,與韃靼人合兵一處進犯我大明。”李雲天遲疑了一下,神情凝重地出了他的擔憂,“否則以兀良哈三衛和韃靼人的實力無法同時侵犯我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
“瓦剌和韃靼不是有仇嗎?”內閣首輔楊士奇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詫異的神色,雖瓦剌和韃靼都屬於蒙古,但兩者一個雄踞蒙古高原西部,一個掌控蒙古高原東部,相互間為了爭奪蒙古的汗位廝殺不斷,雙方豈能在一起合作?
“下官也隻是猜測而已,具體情形如何現在還無法得知。”李雲天向楊士奇微微一躬身,有條不紊地迴答。
其實,李雲天已經幾乎可以肯定攻占西嶺城的敵軍一定有韃靼人,雖然他對韃靼部並不了解,但是卻很清楚兀良哈三衛的實力,兀良哈三衛雖然能與大寧都司的軍隊相抗衡,但絕對沒有分兵攻打遼東都司的力量,故而肯定有外力介入。
遼東都司的北麵是奴兒幹都司,東南部是朝鮮王國,西麵與大寧都司相鄰,值得一提的是大寧都司是一個由南向北的斜長地帶,其西部與韃靼部的地盤相接壤。
李雲天認為奴兒幹的那些遊牧民族不可能南下,那裏地廣人稀而且民族眾多,很難形成統一的指揮。
朝鮮王國更不可能了,它在遼東都司的東南部豈會舍近求遠去攻擊遼東都司西部的西嶺城?
故而,唯一的一個可能就是韃靼人東進,趁著遼東都司不備突襲了西嶺城,使得遼東都司失去了西部的屏障。
這樣一來,韃靼部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麵對山西行都司,但山西行都司現在卻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那麽唯一的一個解釋就是瓦拉部也牽扯了進來,如此一來就有足夠的兵力對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發動進攻。
換句話來,兀良哈三衛在大寧的攻勢隻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遼東都司才是真正被攻擊的目標。
對方這一手欲蓋彌彰玩得漂亮,不僅騙過了大明朝廷還使得遼東都司毫無防備,進而一舉丟掉了西嶺城,使得遼東都司的局勢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
在曆史滾滾前行的車輪下,漢王之死的餘波很快就被宣德帝禦駕親征韃靼部的喧鬧所淹沒,京師各個衙門都忙著準備宣德帝的親征事宜。
帝王出行非同凡響,除了征伐大軍外還有隨行的儀仗、護衛和內侍宮女等等,一大群人的吃喝拉撒都要顧及到,是一項繁瑣浩大的工程。
隨著北征韃靼部日期的臨近,李雲天在軍閣、內閣和六部之間來迴奔波,商議與宣德帝出征有關的各項事宜,他也不想如此勞累可無奈身為講武堂總教官、左春坊大學士和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不得不參加那些議事。
京郊大營驍武軍的營地一派熱火朝天的訓練景象,此次駐紮在大營的青龍軍團和朱雀軍團將悉數出動,其身份等同於宣德帝的禁軍。
值得一提的是,青龍軍團的大同大營和朱雀軍團的遼東大營年前的時候已經從當地的軍戶和民戶當眾各自招募了兩萬餘人,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集訓。
如此一來,李雲天在白虎軍團後成功地將青龍軍團和朱雀軍軍團的兵力擴充到了一個軍的規模。
按照李雲天的計劃,大同大營和遼東大營的新兵將在原地待命,此次北征韃靼部由於明軍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故而他隻準備動用大同大營的新兵與韃靼部交戰,遼東大營的新兵留著日後對付兀良哈三衛。
就在京城各部院衙門的事務按部就班地忙碌進行時,宣德帝出征的前一天,遼東都司忽然傳來了八百裏加急快報,兀良哈三衛在毫無預警的情形下忽然夜襲了遼東都司與大寧都司臨近的西部重鎮西嶺城。
在兀良哈三衛的瘋狂進攻中,西嶺城守軍經過一晝夜的抵抗後崩潰,守將和知府戰死,兩萬名明軍死的死降的降。
西嶺城一破,遼東都司的治所遼陽城就暴露在了兀良哈三衛的兵鋒之下,從西嶺城到遼陽城之間已無明軍把守的重鎮,故而遼東都司都指揮使連忙派人向京師求援。
據遼東都司指揮使奏報,進攻西嶺城的兀良哈三衛兵力竟然高達五六萬人之眾,而明軍在遼陽城的兵力也不過才兩萬,一旦敵軍湧進遼東都司的腹地那麽遼東都司將陷入困境。
雖遼東都司擁兵十二萬,但其兵力都分布在遼東地區的各個衛所中,尤其在東部與朝鮮王國接壤一線布置了五萬兵力,局部地區的兵力隻剩下三萬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兵力都是紙麵上的數字,近些年來遼東都司的兵員空額達到了三成,也就是遼東的總兵力也才八萬多人,與兀良哈三衛相比數量上沒有太大的優勢。
況且,即便是遼東都司的軍隊戰鬥力排在大明軍隊第二檔上,僅次於京軍,擁有關內人所沒有的強壯體格,但由於訓練鬆懈再加上士氣低落,麵對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無疑還是居於了劣勢。
遼東都司的急報傳到軍閣後,軍閣閣員們大吃了一驚,即便是加上那些被裹挾的遊牧部落,兀良哈三衛的總兵力也不過才五六萬而已,如今大寧都司的兵力還在長城外與兀良哈三衛的兵力對峙,進攻遼東都司的敵軍從何而來?總不能憑空冒出來的吧?
軍閣首輔張輔不敢怠慢,接到遼東都司的急報後立刻進宮向宣德帝稟告,遼東都司孤懸關外,一旦有變那麽大明東北的形勢不堪設想。
宣德帝接到奏報後大吃了一驚,先前大明並沒有將兀良哈三衛放在眼裏,準備先收拾了韃靼部迴過頭來再對付兀良哈三衛,萬萬想不到遼東地區竟然風雲突變,給了大明一個措手不及。
對於宣德帝來,遼東地區的局勢比山西行都司地區的局勢更為嚴峻,山西行都司住著的幾乎都是漢族百姓,而遼東地區則是以遊牧民族為主,倘若被兀良哈三衛煽動起來的話恐怕將釀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因此,在北征韃靼部的前一天下午,宣德帝緊急將軍閣閣員、內閣閣員和九卿召入乾清宮商議對策。
李雲天承蒙宣德帝的恩旨得以列席大明最高等級的禦前會議,由於資曆淺薄故而位列最末的位置,不動聲色地聽著眾人在那裏給宣德帝出謀劃策。
鑒於目前的局勢,擺在宣德帝麵前的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繼續北征韃靼部,然後派遣朝中勳貴統兵出關救援遼東都司,另外一個選擇是暫停北征韃靼部,派遣兩支部隊分別前往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作戰。
支持宣德帝繼續北征的自然是軍閣的閣員,畢竟宣德帝已經昭告天下,倘若此時停止北征韃靼豈不貽笑大方,讓宣德帝的顏麵何在?
況且,軍閣的閣員認為遼東的形勢雖然緊急,但還遠未到影響宣德帝北征的地步,隻要集結部隊前去救援就足以將兀良哈三衛剿平。
內閣閣老和九卿則希望宣德帝以安全為重暫停北征韃靼,坐鎮京城指揮大明的兩支部隊與韃靼部和兀良哈三衛作戰。
在這些文官看來,倘若朝廷要救援遼東,那麽必然會從宣德帝所集結的十五萬大軍中抽調兵力,這些兵力可謂是大明的精銳,如此一來宣德帝身邊的軍隊實力將減弱不。
韃靼部雖然隻是北元殘部之一,但兇悍好戰,實力不容覷,否則永樂帝也不會多次北征韃靼部和瓦剌部,如果隨行護衛宣德帝的兵力減弱那麽很有可能給對方可乘之機。
由於軍閣與內閣、九卿的意見相左,故而雙方在宣德帝麵前展開了激烈的爭執和辯論,這使得禦前會議從下午一直持續到了晚上。
麵對著眼前的這個複雜的局麵,宣德帝一時間也難以抉擇,正是因為他年幼時曾經跟隨永樂帝北征韃靼部和瓦剌部,故而清楚北元殘部的實力,一旦分兵增援遼東那麽在兵力上就會失去不少優勢。
尤為令宣德帝不安的是,兀良哈三衛此時在遼東發難有與韃靼部遙相唿應之嫌,這意味著韃靼部很可能已經對此次南侵有了充分的準備,這使得局勢變得異常複雜。
“鎮武侯,你如何看待此事?”晚上,待宮女們端上宵夜後,神色已經有幾分疲憊的宣德帝抬頭望向了在那裏靜靜地吃著糕的李雲天,李雲天自始至終未發一言。
李雲天雖然得以列席如此重要的禦前會議,但他有自知之明,現場的文臣勳貴都是資曆顯赫的朝廷大員,故而他知趣地閉上了嘴巴,以免喧賓奪主。
聽聞此言,現場眾臣不由得望向了李雲天,他們這才想起來李雲天還沒有開口發表見解,作為宣德帝最為信賴的臣子李雲天的意見至關重要。
“皇上,臣覺得此次兀良哈三衛突襲西嶺城頗為蹊蹺,據臣所知兀良哈三衛的兵力都在長城沿線與我軍對峙,因此臣覺得襲擊了西嶺城的並不是兀良哈三衛的人。”
李雲天聞言連忙放下手裏的糕,衝著宣德帝一拱手,沉聲道,“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攻占了西嶺城的敵軍應該是韃靼人。”
“韃靼?”現場眾人頓時吃了一驚,如果他們沒有記錯的話韃靼部的人現在正在跟山西行都司的軍隊對峙,根本沒有如此強的兵力同時對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下手。
“皇上,臣懷疑瓦剌人已經南下,與韃靼人合兵一處進犯我大明。”李雲天遲疑了一下,神情凝重地出了他的擔憂,“否則以兀良哈三衛和韃靼人的實力無法同時侵犯我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
“瓦剌和韃靼不是有仇嗎?”內閣首輔楊士奇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詫異的神色,雖瓦剌和韃靼都屬於蒙古,但兩者一個雄踞蒙古高原西部,一個掌控蒙古高原東部,相互間為了爭奪蒙古的汗位廝殺不斷,雙方豈能在一起合作?
“下官也隻是猜測而已,具體情形如何現在還無法得知。”李雲天向楊士奇微微一躬身,有條不紊地迴答。
其實,李雲天已經幾乎可以肯定攻占西嶺城的敵軍一定有韃靼人,雖然他對韃靼部並不了解,但是卻很清楚兀良哈三衛的實力,兀良哈三衛雖然能與大寧都司的軍隊相抗衡,但絕對沒有分兵攻打遼東都司的力量,故而肯定有外力介入。
遼東都司的北麵是奴兒幹都司,東南部是朝鮮王國,西麵與大寧都司相鄰,值得一提的是大寧都司是一個由南向北的斜長地帶,其西部與韃靼部的地盤相接壤。
李雲天認為奴兒幹的那些遊牧民族不可能南下,那裏地廣人稀而且民族眾多,很難形成統一的指揮。
朝鮮王國更不可能了,它在遼東都司的東南部豈會舍近求遠去攻擊遼東都司西部的西嶺城?
故而,唯一的一個可能就是韃靼人東進,趁著遼東都司不備突襲了西嶺城,使得遼東都司失去了西部的屏障。
這樣一來,韃靼部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麵對山西行都司,但山西行都司現在卻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那麽唯一的一個解釋就是瓦拉部也牽扯了進來,如此一來就有足夠的兵力對山西行都司和遼東都司發動進攻。
換句話來,兀良哈三衛在大寧的攻勢隻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遼東都司才是真正被攻擊的目標。
對方這一手欲蓋彌彰玩得漂亮,不僅騙過了大明朝廷還使得遼東都司毫無防備,進而一舉丟掉了西嶺城,使得遼東都司的局勢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