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次一樣,李雲天在揚州城的酒樓設宴給潘興民、張韜和秦克接風洗塵。


    所謂物是人非,雖酒樓是同一家酒樓,甚至雅間都是上次的那一間,而且席間李雲天依舊談笑風生,可潘興民三人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臉上的笑容顯得頗為勉強: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們絕對不會來蹚兩淮鹽道這淌渾水,天知道這件事情會如何收場。


    酒宴結束後,李雲天在兩淮鹽衙門向潘興民三人介紹了揚州城目前的局勢:兩淮鹽道的大官吏和鹽商總會的大鹽商已經悉數被抓,不少涉案過深的案犯家中已經被查抄,查出了巨額財富,由於數額巨大因此具體價值是多少還未統計出來。


    潘興民、張韜和秦克得知李雲天將兩淮鹽道給一鍋端了後,臉上紛紛流露出無奈的苦笑,李雲天這是擺明了要將兩淮鹽道置於死地,陳文仁挑釁李雲天簡直愚蠢之極,否則兩淮鹽道豈會遭此大難?


    而隨著鹽商總會的鹽商被打入大牢,整個江南商界隨之被震動,鹽商自大明立國其就獨占了江南商界半壁江山,誰能想到這個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竟然頃刻之間就轟然倒塌。


    這使得江南商界的格局悄無聲息地發生了劇變,已經與鹽商總會形成分庭抗禮之勢的九州商會趁勢躍居到了江南商界霸主的地位,並且加大力度搶占江南市場。


    鹽商之所以是大明第一商會,不單單因為他們從事鹽業販運,而且還涉及布料、瓷器、茶葉等其他生意,因此這次鹽商總會遭遇此大劫徹底打亂了江南商界的秩序,而早有準備的九州商會則以迅雷不及而掩耳之勢填補了江南商界由於鹽商離去所造成的空缺,將糧商總會和布商總會的商人遠遠地甩在了後麵。


    所以,九州商會是此次兩淮鹽道事件中的最大受益者,他們由於清楚那些鹽商此次在劫難逃,故而全力搶占那些鹽商名下的生意,而糧商總會和布商總會的商賈則由於不清楚形勢而不敢輕舉妄動,眼睜睜地錯失了擴張的良機。


    十月十二,李雲天在兩淮鹽道衙門升堂問案,以兩淮鹽道巡鹽正使的身份擔任主審,謝恆和韓亮以兩淮鹽道巡鹽副使的身份擔任陪審,潘興民、張韜和秦克則以三法司堂官的身份監審。


    單從此次兩淮鹽道案子的規格上來看,已經是大明級檔次的審案。


    除去皇帝禦審的案子外,稱得上大明級審理的案子規格有兩種,最高的是九卿會審,其次就是三法司會審。


    九卿會審指的由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大理寺寺卿和通政使司通政使九大部院衙門主官參與審理的案件。


    三法司會審指的是都察院、大理寺和刑部堂官參與審理的案件,其中又分為兩種檔次:


    最高規格自然是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大理寺寺卿和刑部尚書這樣的三法司主官親審的案子,其次是都察院左右副都禦史、大理寺左右少卿和刑部左右侍郎這樣三法司輔官審理的案子。


    雖然大明的中央機構分為行政級別相同的京師部院衙門和南京部院衙門,但京師部院衙門才是大明的中央機構,故而九卿會審和三法司會審的官員指的是京師部院衙門的堂官。


    不過,因為南京部院衙門的堂官的級別與京師部院衙門的堂官相同,隻是職權不如對方,故而南京各部院衙門的堂官在特定的時候也可以行使“九卿會審”和“三法司會審”的權利,其規格、效力與京城各部院衙門堂官參與審理時一樣。


    因為大明遷都也才十來年,故而南京部院衙門的官員還沒有機會取代京師部院衙門來進行“九卿會審”和“三法司會審”,而京師部院衙門也不會放棄如此重要的權利。


    此次南京三法司衙門之所以能“幸運”地被李雲天用公文請來揚州監審,行三法司會審之實,完全是因為李雲天想要速戰速決,在驚動京師官場之前將兩淮鹽道的貪墨和私鹽一案審理清楚,屆時他隻要忙善後事宜即可,而不用與京師六部正麵對抗。


    一旦兩淮鹽道的貪墨和私鹽一案形成定局,那麽京師六部自然就會將精力轉向與李雲天討價還價,以求妥善處理此案,避免內閣過多幹涉進而牽連太多的六部陣營官員,否則他們將失去在朝堂之上的主動,史無前例地被內閣壓製住。


    也就是,李雲天到時候將會成為內閣和六部之間的緩衝地帶,極力調解雙方之間的矛盾,避免六部陣營受到重創,畢竟宣德帝希望看見內閣和六部在朝堂上成為均勢,而不是一方壓倒另一方,進而形成獨攬朝政的局麵。


    身為帝王,宣德帝自然深諳馭下之道,絕對不希望朝中有一方勢力把持朝政,這才決定讓李雲天來徹查兩淮鹽道,既是給六部一個下馬威,也是暗中扶持勢弱的內閣與六部相抗衡,同時又樹立了自己的君威,可謂一舉三得。


    不過,要想辦成這件事情絕不容易,六部的阻力姑且不,單單要想抓住兩淮鹽道的把柄就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很顯然兩淮鹽道的人絕對不會束手就擒,再加上京城六部在朝堂上的唿應,因此要想查到證據的話可謂難上加難。


    而敢徹查兩淮鹽道,並且有能力將其查清的人更是寥寥無幾,縱觀朝廷上下也唯有李雲天辦此事最讓宣德帝放心。


    李雲天正是深知於此案難辦,這才趁著兩淮鹽道運送私鹽的時機將張貴的案子鬧大,進而給予了兩淮鹽道巨大的震懾,迫使兩淮鹽道的那批私鹽沒能及時發送出去,以至於落到如今的困境,使得那批私鹽將成為李雲天手中置兩淮鹽道於死地的證據。


    其實,李雲天也不願意看見因為他扣押了那些私鹽而導致大明地方上出現鹽荒,這才讓陽武侯薛祿等那批私鹽到達目的碼頭後再將其扣押下來,他要趁著那些私鹽在路上的時間盡快把兩淮鹽道的案子審結,使得那些私鹽能盡早運抵到地方上。


    李雲天等主審、陪審和監審在大堂上落座後,立在堂前一側的李滿山一招手,兩名錦衣衛就將麵色鐵青的南京戶部左侍郎陳文仁帶了上來。


    幾天不見,陳文仁的鬢角已經爬滿了白發,而且神情憔悴,整個人的精神看起來有些萎靡,好像一下子蒼老了十多歲。


    見此情形潘興民、張韜和秦克心中不由得唏噓不已,沒想到短短十來天的時間裏兩淮鹽道竟然發生了如此驚人的逆轉,原本誌得意滿的陳文仁迴成為李雲天的階下囚。


    雖已經身陷囹圄,但陳文仁被帶上大堂後卻依舊官威十足,立在堂前仰頭望著李雲天,眼神陰森地與李雲天對視,他萬萬沒有想到李雲天敢對自己下手。


    “陳大人,本官是皇上禦封的兩淮鹽道巡鹽正使,現在問你,那些被漕運總督衙門查扣的食鹽究竟是私鹽還是積鹽?”李雲天知道陳文仁這幾天來在兩淮鹽道衙門的大牢裏備受煎熬,現在心中肯定恨死了自己,他對此毫不為意不動聲色地問道。


    “當然是積鹽了,否則南京戶部為何會開出鹽引?”陳文仁聞言冷笑了一聲,一臉傲慢地瞪著李雲天,“鎮武侯,本官是六部堂官,你憑什麽不經皇上允許就私自將本官下獄?”


    “來人,請皇上聖旨!”李雲天早就知道陳文仁不會老實,向立在一旁手裏捧著一個黃色錦布包裹著的長圓柱型物件的雷婷沉聲道。


    “聖旨下,南京戶部左侍郎陳文仁接旨!”雷婷隨即打開手裏的黃色錦布,取出了一道聖旨,走上前衝著陳文仁嬌聲道。


    “牝雞司晨!”陳文仁聞言嘴角閃過一絲不屑的神色,口中冷哼了一聲,就勢跪在了堂前,他豈會不知道雷婷是一名女子?因此故意出言嘲諷。


    現場人很多人都聽見了這句話,雷婷的柳眉微微一蹙,隨後不動聲色地打開聖旨開始宣讀。


    這道聖旨是李雲天離京前宣德帝給他的,聖旨上清清楚楚寫明了兩淮鹽道倘若存在貪墨之風,那麽無論涉及到誰一律交由李雲天嚴查。


    “陳大人,你已經聽見了皇上的聖旨,本官承聖命徹查兩淮鹽道,那些私鹽的鹽引是從南京戶部開出來的,你身為主掌鹽引事宜的南京戶部侍郎難道不應該在牢裏待上幾天?”


    等雷婷宣讀完聖旨,李雲天斜向上拱了一下手,然後麵無表情地與瞪著自己的陳文仁對視著,他豈會怕了陳文仁?


    “鎮武侯,你憑什麽那些積鹽是私鹽?”陳文仁見李雲天目光犀利,頓時有些心虛,隨後冷笑著問道,對李雲天的質問予以否認。


    “陳大人,那些是不是私鹽你了不算,本官已經掌握了確鑿的證據。”李雲天見陳文仁抵賴,不動聲色地道,“本官隻想問你,南京戶部這次開出的鹽引為何是官鹽的兩倍多,難道你想讓地方上的百姓這兩年都吃積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