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三年九月,李雲天一直等待著的消息終於從交趾傳來,黎利八月中旬殺了占城國國王派往大明的京城向宣德帝上表的使者,將使者的腦袋砍下來送給了占城國國王,因為占城國國王在奏表中以藩屬國的身份請求宣德帝恩準出兵征討交趾的叛賊。
占城國國王的使者是六月初被琉球雞籠山的倭寇在夷洲海峽截獲的,隨後雞籠山的倭寇就占城國國王的使者等人向黎利開始交涉。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以兩萬兩銀子的價格達成了交易,黎利支付了兩萬兩銀子後得到了占城國國王使者一行人以及占城國國王寫給宣德帝請求出兵交趾的奏表。
雞籠山的倭寇之所以會在捕獲了占城國國王使者後聯係黎利而不是向占城國要贖金,是因為黎利已經率先與雞籠山的倭寇達成了協議,並且付了一千兩的定金,要雞籠山的倭寇在夷洲海峽截獲占城國派往大明的使者,事成之後願意再付五千兩銀子。
吳倩迴占城國的同時,李雲天暗中派出特使去交州城向黎利興師問罪。
由於信息不暢,黎利這才知道了大明定南將軍竟然在柳州城遭遇了刺殺,而且刺客聲稱是由他所派的交趾人,這使得他大吃了一驚。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大明的定南將軍完全按照約定履行了諾言,不僅與叛軍停戰,而且還將部隊調去了廣西進行剿匪,全力在轄地內發展農業和經濟,擺出了一副與世無爭的架勢,這使得叛軍所承受的壓力驟減。
黎利現在等著定南將軍明年向宣德帝上表封他為交趾的土司,然後他就可以精簡規模龐大的叛軍隊伍,將精力轉移到內政建設上來,豈會吃飽了撐的派人去刺殺定南將軍。
依照李雲天的交待,他派去見黎利的特使態度十分蠻橫,一副囂張跋扈的派頭,聲稱黎利乃反複無常、卑鄙奸詐的人,故而定南將軍準備撕毀雙方之間的協議,上奏宣德帝調遣二十萬大軍前來交趾平叛。
黎利萬萬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開始時他還以為是自己的部下們做下的此事,可經過仔細盤問沒有一個人承認派人行刺定南將軍。
作為叛軍的首席謀臣,阮焉很快就從這起刺殺事件中看出了端倪,很顯然這次行刺定南將軍的事件是有人故意栽贓嫁禍給黎利的,進而懷疑交趾南方的占城國,很顯然占城國將從這件事情中獲益匪淺。
故而,黎利和阮焉對那名特使是極力安撫,信誓旦旦地保證著在柳州城刺殺定南將軍的人絕對不是交趾叛軍派去的,肯定是有人從中搗鬼,將矛頭直指占城國。
經過黎利和阮焉的“提醒”後,那名特使想起了一件事情,告訴兩人定南將軍遇刺後他在柳州城裏見過占城國的人,好像求見了死裏逃生的定南將軍,不過具體的細節他就不知道了。
得知了這個重要的消息,黎利和阮焉更加懷疑刺殺事件是占城國的人所為,因此懇請那名特使向定南將軍通傳,鄭重地表明叛軍絕對會嚴格遵守雙方所達成的協議,刺殺一事非叛軍所為,而是有人故意栽贓。
在用大量錢財“收買”了李雲天派來的特使後,那名特使的語氣終於軟化了下來,表示會將兩人的迴複如實稟告定南將軍,並且催促兩人盡快查清刺殺的主謀者,以後也好向定南將軍交待。
等那名特使離開,黎利和阮焉就柳州城刺殺一事進行了商議,阮焉認為是占城國策劃了此次行刺事件,目的自然是激怒大明,使得大明全力圍剿交趾的叛軍。
而且,阮焉敏銳地感覺到占城國派人前去柳州城見遇刺後的定南將軍意欲不軌,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占城國很可能是想出兵協助明軍攻打交趾叛軍,因為如果沒有大明皇帝的旨意占城國國王無法幹涉大明的事務,故而唯有通過定南將軍來實現出兵的目的。
黎利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如果換做他是占城國國王的話也會這樣做,趁機了結了對方,以免日後成為了禍害。
如果占城國國王想要出兵的話,按照通常的流程要派使者去大明京城向宣德帝上請求出兵的奏表,從占城國的多海港乘船啟程,一路北上後經寧波市舶司登岸。
因此,在阮焉的建議下黎利派人聯係了琉球雞籠山的倭寇,讓他們進行攔截。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雞籠山的倭寇果然攔下了占城國國王派去大明的使者,從他身上搜出了占城國國王給宣德帝請求出兵協助明軍平定交趾叛亂的奏表。
在這封奏表裏,占城國國王找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指出交趾叛軍時常南下侵擾占城國,搶劫財物,殺戮百姓。
而然,實際上的情形卻並非如此,叛軍麵對明軍的時候已經足夠吃力,哪裏還有心思去招惹占城國,占城國這樣做隻不過是有一個出兵的由頭罷了。
當黎利得到占城國國王的奏表後頓時勃然大怒,一旦占城國國王的奏表送到了大明京城,那麽宣德帝很有可能會同意其出兵,如此一來交趾的叛軍將腹背受敵。
在黎利看來,在中南半島他最主要的對手不是明軍,明軍畢竟勞師遠征,人生地不熟,他有把握將明軍活活拖死在交趾。
可是占城國不一樣,對交趾的地形非常熟悉,更是三番五次地攻進了交州城,可謂是他的心腹大患。
故而黎利下令砍了占城國國王使者的腦袋送給占城國王示威。
與此同時,黎利也開始調兵遣將,在交趾最南部的升華府聚集兵力,準備率先進攻占城國,以防止叛軍腹背受敵。
其實,促使黎利決定對占城國大動兵戈並不是因為占城國國王的那道奏表,而是交趾叛軍轄地內軍民之間的利益衝突越來越嚴重,迫使黎利不得不對占城國開戰,用以緩解轄地內軍民之間的關係,將內部的矛盾向外部轉移。
困擾黎利的最大問題就是叛軍的財政,由於叛軍和明軍依舊處於交戰狀態,故而黎利無法展開對外貿易來獲取資金,使得他不得不對轄區內的百姓和商賈征稅。
其次是嚴重缺少治理地方事務的官員,地方的官吏一部分由叛軍的將領擔任,另外一部分從社會上招募,這使得地方官吏不僅能力有限,而且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令地方上的秩序迅速惡化。
麵對叛軍目前的困境,即使是阮焉也無能為力,他擅長的是謀略而非政務,故而也認為進攻占城國是穩定轄區民心的最佳途徑,既轉移了叛軍轄地內的軍民矛盾,又能從占城國搶掠來錢物解決叛軍的財政危機。
得知黎利殺了占城國國王派往大明的使者後,李雲天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先前還擔心黎利抓不到那名使者,那樣的話就無法激起黎利主動進攻占城國。
而且,占城國國王的使者一旦到京,無疑會給李雲天帶來麻煩,事到如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想盡快結束交趾的戰事,十有**會服宣德帝讓占城國派兵襲擊交趾叛軍的後方,與交趾的平叛大軍夾擊叛軍,如此一來就會破壞了李雲天的計劃。
在李雲天的計劃中,他要趁著交趾叛軍攻占了占城國後再將其剿滅,如此一來就可以順勢將占城國收入囊中,因此必須要挑動黎利主動進攻,這樣他才能坐山觀虎鬥,讓雙方拚個兩敗俱傷。
李雲天非常清楚,黎利既然將占城國國王使者的頭顱送迴去,擺明了就是要向占城國動武,而且最遲十月份一定會開戰。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南半島的山林中夏季多瘴氣,故而打仗的時間通常都在冬天,以此來避過瘴氣,這意味著留給黎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他不能在明年五月份之前拿下占城國,那麽他的軍事行動將受到山林中瘴氣的影響,有著諸多不利。
更何況叛軍一直都處於準戰備狀態,隻要黎利一聲令下,很快就能投入到戰鬥中去。
故而,李雲天向在廣西整訓了大半年的兩萬多驍武軍新兵下達了命令,責令他們前去圍剿柳州府和慶遠府蠻人韋萬黃、韋朝傳等人的叛亂。
經過大半年的整訓,廣西的那兩萬多名驍武軍新兵精神麵貌煥然一新,不僅每個人都變胖了不少,身材硬邦邦的十分壯實,而且士氣高昂,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剿匪中立功,進而得以轉為驍武軍的士官或者軍官。
按照李雲天所製定的規劃,廣西的這一批驍武軍士兵的服役年限為五年,五年後將退役迴家,由講武堂發給一人五畝田地進行耕種,並享受三免兩減半的政策,即其所耕之地前三年免於向講武堂交田賦,後兩年隻用交一半的田賦。
不僅如此,講武堂如果在廣西當地開辦產業,優先錄取那些退役的士兵以及其家人,可謂待遇優厚。
對李雲天來,他正在不斷地進行努力,想要改變大明百姓對軍人的看法,將參軍入伍轉變為社會上的一種可以養家糊口的職業,隻有這樣他才能征募到最優秀的士兵,也能推動義務兵役製的展開,真正做到了藏兵於民。
占城國國王的使者是六月初被琉球雞籠山的倭寇在夷洲海峽截獲的,隨後雞籠山的倭寇就占城國國王的使者等人向黎利開始交涉。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最終以兩萬兩銀子的價格達成了交易,黎利支付了兩萬兩銀子後得到了占城國國王使者一行人以及占城國國王寫給宣德帝請求出兵交趾的奏表。
雞籠山的倭寇之所以會在捕獲了占城國國王使者後聯係黎利而不是向占城國要贖金,是因為黎利已經率先與雞籠山的倭寇達成了協議,並且付了一千兩的定金,要雞籠山的倭寇在夷洲海峽截獲占城國派往大明的使者,事成之後願意再付五千兩銀子。
吳倩迴占城國的同時,李雲天暗中派出特使去交州城向黎利興師問罪。
由於信息不暢,黎利這才知道了大明定南將軍竟然在柳州城遭遇了刺殺,而且刺客聲稱是由他所派的交趾人,這使得他大吃了一驚。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大明的定南將軍完全按照約定履行了諾言,不僅與叛軍停戰,而且還將部隊調去了廣西進行剿匪,全力在轄地內發展農業和經濟,擺出了一副與世無爭的架勢,這使得叛軍所承受的壓力驟減。
黎利現在等著定南將軍明年向宣德帝上表封他為交趾的土司,然後他就可以精簡規模龐大的叛軍隊伍,將精力轉移到內政建設上來,豈會吃飽了撐的派人去刺殺定南將軍。
依照李雲天的交待,他派去見黎利的特使態度十分蠻橫,一副囂張跋扈的派頭,聲稱黎利乃反複無常、卑鄙奸詐的人,故而定南將軍準備撕毀雙方之間的協議,上奏宣德帝調遣二十萬大軍前來交趾平叛。
黎利萬萬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情,開始時他還以為是自己的部下們做下的此事,可經過仔細盤問沒有一個人承認派人行刺定南將軍。
作為叛軍的首席謀臣,阮焉很快就從這起刺殺事件中看出了端倪,很顯然這次行刺定南將軍的事件是有人故意栽贓嫁禍給黎利的,進而懷疑交趾南方的占城國,很顯然占城國將從這件事情中獲益匪淺。
故而,黎利和阮焉對那名特使是極力安撫,信誓旦旦地保證著在柳州城刺殺定南將軍的人絕對不是交趾叛軍派去的,肯定是有人從中搗鬼,將矛頭直指占城國。
經過黎利和阮焉的“提醒”後,那名特使想起了一件事情,告訴兩人定南將軍遇刺後他在柳州城裏見過占城國的人,好像求見了死裏逃生的定南將軍,不過具體的細節他就不知道了。
得知了這個重要的消息,黎利和阮焉更加懷疑刺殺事件是占城國的人所為,因此懇請那名特使向定南將軍通傳,鄭重地表明叛軍絕對會嚴格遵守雙方所達成的協議,刺殺一事非叛軍所為,而是有人故意栽贓。
在用大量錢財“收買”了李雲天派來的特使後,那名特使的語氣終於軟化了下來,表示會將兩人的迴複如實稟告定南將軍,並且催促兩人盡快查清刺殺的主謀者,以後也好向定南將軍交待。
等那名特使離開,黎利和阮焉就柳州城刺殺一事進行了商議,阮焉認為是占城國策劃了此次行刺事件,目的自然是激怒大明,使得大明全力圍剿交趾的叛軍。
而且,阮焉敏銳地感覺到占城國派人前去柳州城見遇刺後的定南將軍意欲不軌,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占城國很可能是想出兵協助明軍攻打交趾叛軍,因為如果沒有大明皇帝的旨意占城國國王無法幹涉大明的事務,故而唯有通過定南將軍來實現出兵的目的。
黎利對此並不感到意外,如果換做他是占城國國王的話也會這樣做,趁機了結了對方,以免日後成為了禍害。
如果占城國國王想要出兵的話,按照通常的流程要派使者去大明京城向宣德帝上請求出兵的奏表,從占城國的多海港乘船啟程,一路北上後經寧波市舶司登岸。
因此,在阮焉的建議下黎利派人聯係了琉球雞籠山的倭寇,讓他們進行攔截。
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雞籠山的倭寇果然攔下了占城國國王派去大明的使者,從他身上搜出了占城國國王給宣德帝請求出兵協助明軍平定交趾叛亂的奏表。
在這封奏表裏,占城國國王找了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指出交趾叛軍時常南下侵擾占城國,搶劫財物,殺戮百姓。
而然,實際上的情形卻並非如此,叛軍麵對明軍的時候已經足夠吃力,哪裏還有心思去招惹占城國,占城國這樣做隻不過是有一個出兵的由頭罷了。
當黎利得到占城國國王的奏表後頓時勃然大怒,一旦占城國國王的奏表送到了大明京城,那麽宣德帝很有可能會同意其出兵,如此一來交趾的叛軍將腹背受敵。
在黎利看來,在中南半島他最主要的對手不是明軍,明軍畢竟勞師遠征,人生地不熟,他有把握將明軍活活拖死在交趾。
可是占城國不一樣,對交趾的地形非常熟悉,更是三番五次地攻進了交州城,可謂是他的心腹大患。
故而黎利下令砍了占城國國王使者的腦袋送給占城國王示威。
與此同時,黎利也開始調兵遣將,在交趾最南部的升華府聚集兵力,準備率先進攻占城國,以防止叛軍腹背受敵。
其實,促使黎利決定對占城國大動兵戈並不是因為占城國國王的那道奏表,而是交趾叛軍轄地內軍民之間的利益衝突越來越嚴重,迫使黎利不得不對占城國開戰,用以緩解轄地內軍民之間的關係,將內部的矛盾向外部轉移。
困擾黎利的最大問題就是叛軍的財政,由於叛軍和明軍依舊處於交戰狀態,故而黎利無法展開對外貿易來獲取資金,使得他不得不對轄區內的百姓和商賈征稅。
其次是嚴重缺少治理地方事務的官員,地方的官吏一部分由叛軍的將領擔任,另外一部分從社會上招募,這使得地方官吏不僅能力有限,而且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令地方上的秩序迅速惡化。
麵對叛軍目前的困境,即使是阮焉也無能為力,他擅長的是謀略而非政務,故而也認為進攻占城國是穩定轄區民心的最佳途徑,既轉移了叛軍轄地內的軍民矛盾,又能從占城國搶掠來錢物解決叛軍的財政危機。
得知黎利殺了占城國國王派往大明的使者後,李雲天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先前還擔心黎利抓不到那名使者,那樣的話就無法激起黎利主動進攻占城國。
而且,占城國國王的使者一旦到京,無疑會給李雲天帶來麻煩,事到如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想盡快結束交趾的戰事,十有**會服宣德帝讓占城國派兵襲擊交趾叛軍的後方,與交趾的平叛大軍夾擊叛軍,如此一來就會破壞了李雲天的計劃。
在李雲天的計劃中,他要趁著交趾叛軍攻占了占城國後再將其剿滅,如此一來就可以順勢將占城國收入囊中,因此必須要挑動黎利主動進攻,這樣他才能坐山觀虎鬥,讓雙方拚個兩敗俱傷。
李雲天非常清楚,黎利既然將占城國國王使者的頭顱送迴去,擺明了就是要向占城國動武,而且最遲十月份一定會開戰。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南半島的山林中夏季多瘴氣,故而打仗的時間通常都在冬天,以此來避過瘴氣,這意味著留給黎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他不能在明年五月份之前拿下占城國,那麽他的軍事行動將受到山林中瘴氣的影響,有著諸多不利。
更何況叛軍一直都處於準戰備狀態,隻要黎利一聲令下,很快就能投入到戰鬥中去。
故而,李雲天向在廣西整訓了大半年的兩萬多驍武軍新兵下達了命令,責令他們前去圍剿柳州府和慶遠府蠻人韋萬黃、韋朝傳等人的叛亂。
經過大半年的整訓,廣西的那兩萬多名驍武軍新兵精神麵貌煥然一新,不僅每個人都變胖了不少,身材硬邦邦的十分壯實,而且士氣高昂,都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剿匪中立功,進而得以轉為驍武軍的士官或者軍官。
按照李雲天所製定的規劃,廣西的這一批驍武軍士兵的服役年限為五年,五年後將退役迴家,由講武堂發給一人五畝田地進行耕種,並享受三免兩減半的政策,即其所耕之地前三年免於向講武堂交田賦,後兩年隻用交一半的田賦。
不僅如此,講武堂如果在廣西當地開辦產業,優先錄取那些退役的士兵以及其家人,可謂待遇優厚。
對李雲天來,他正在不斷地進行努力,想要改變大明百姓對軍人的看法,將參軍入伍轉變為社會上的一種可以養家糊口的職業,隻有這樣他才能征募到最優秀的士兵,也能推動義務兵役製的展開,真正做到了藏兵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