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與山下元道的交談,李雲天知道了早上在海麵上追擊山下元道的海盜身份,是琉球雞籠山的倭寇。.


    琉球是明朝對台灣的稱唿,與之相對應的是大琉球,也就是琉球群島。


    由於台灣在東漢時被稱為夷洲,故而台灣海峽此時被人們稱為夷洲海峽,是明代三大著名海峽之一。


    明代的三大著名海峽由北向南依次是韃靼海峽、夷洲海峽和瓊州海峽。


    夷洲海鮮和瓊州海峽被後人所熟知,而韃靼海峽知道的人則少之又少,因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皇俄國於186年逼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將韃靼海峽兩岸據為己有。


    韃靼海峽因韃靼族而得名,韃靼是俄羅斯人對中亞和北亞許多亞洲遊牧民族的統稱,將其東麵的庫頁島與西麵的亞洲大陸分開,連通北麵的鄂霍茨克海和南麵的日本海,擁有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


    此時,琉球是倭寇、走私商和逃犯的樂園,倭寇將其作為劫掠海上客商和襲擾大明東南沿海的基地。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洪武二十年的時候,明太祖對襲擾東南沿海的倭寇實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下旨撤銷了管轄琉球事宜的澎湖巡檢司,將琉球的居民內遷到了臨近的漳州和泉州。


    直到嘉靖四十二年,明廷才恢複了澎湖巡檢司,再度管轄琉球的軍政事宜。


    據史料記載,海寇利用海風之便肆意在大明富庶的東南沿海掠奪,來如群狼,去如飛鳥,令駐防的明軍防不勝防。


    而琉球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就成了倭寇前往東南沿海劫掠的必經之地,倭寇不僅在東南沿海劫掠,還在孤懸海外的琉球大肆掠奪,使得琉球成為倭寇劫掠的重災區。


    一些為躲避元末明初戰亂而選擇前往琉球避難的百姓萬萬想不到他們會遇上了倭禍,可謂倒黴透,欲哭無淚。


    洪武帝為了解決倭寇的問題,先是試圖通過外交手段,數次派使者出使日本,不過日本當時處於南北朝時期,南北兩派的通知者相互推諉,使得洪武帝的這一努力宣告落敗,故而改用武力來剿滅倭寇。


    當年,大明閔浙巡撫湯和曾經向洪武帝奏報,倭寇每次侵擾福建、廣東等地,必會去琉球補充淡水和糧食,而琉球兵少勢孤、移民眾多,因此逐漸成為了倭寇的聚集地。


    這使得洪武帝認為琉球是東南沿海倭寇屢禁不絕的罪魁禍首,因此發布了禁海令,想要隔絕倭寇與東南沿海的聯係。


    可惜的是,洪武帝的這一措施不但沒有杜絕倭患,反而使得不少東南沿海的百姓為了生計成為了海盜和走私商,進而加入了倭寇的行列中。


    而且,由於琉球成為了倭寇的補給基地,這使得倭寇機動性非常強,他們時常派人到沿海城市窺探虛實,一旦發現機會就蜂擁而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行劫掠,等當地駐軍趕來增援的時候倭寇已經搶奪完畢乘船離開,使得那些駐軍隻能望洋興歎。


    鑒於此,洪武帝開始轉變對付倭寇的策略,著手布置沿海地區的海防,在遼東到廣東的漫長沿海地區設置了五十多個衛所,打造了一道堅固的海防防線。


    按照洪武帝的要求,那些沿海的每個衛所都配備有戰船5艘,每船能搭載士兵5名,總兵力達到了多萬。


    由於有了這道海防防線,倭寇襲擾的事件大為減少,倭寇上岸劫掠的時候通常都會受到那些沿海衛所的追殺,洪武帝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構建的這道海防防線看似抑製住了那些倭寇。


    不過,倭寇很快就改變了策略,猶豫琉球孤懸海外明軍力量薄弱,因此他們再來東南沿海打劫時先去琉球,然後派人去東南沿海城市窺探,要是當地明軍防備嚴密,那麽就先待在琉球,一旦發現明軍稍有鬆懈就趁機蜂擁而上,前去洗劫一番,然後迅速逃走。


    琉球有著足夠的物資補給,足夠那些倭寇待在上麵等待時機,實在沒有機會也能琉球劫掠一番,也能有不錯的收獲。


    故而,琉球逐漸成為了倭寇的侵襲東南沿海的跳板,洪武帝耗費心血打造的海防防線對此無能為力。


    除非能把麵積廣闊的琉球經營得與內陸一樣,這樣才能驅離那些倭寇,可琉球現在還屬蠻夷之地,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財力,並且還要組織內陸的居民移民琉球,工程浩大,難以實施。


    洪武十九年七月,倭寇以琉球為基地,在福建沿海連續襲擾了一個多月,相繼劫掠了漳州、泉州、福州、興化和廈門等地後方才揚長而去,滿載而歸,而當地的海防軍隊卻無能為力。


    戰報傳到南京後,洪武帝大發雷霆,破口大罵閩浙巡撫湯和:“開國功臣,竟奈何不得區區倭奴!


    鑒於海防防線無法抵禦倭寇的侵襲,洪武帝於是想到了一個極端的辦法,那就是在琉球堅壁清野,撤迴琉球的局麵,而當時的文武大臣皆讚同此舉,即使有人心有異議也不敢忤逆洪武帝。


    於是,洪武二十年洪武帝下旨撤銷了澎湖巡檢司,遷琉球居民去漳州和泉州。


    琉球百姓於是紛紛燒掉房屋,毀掉糧食,在官府的安排下遷入了內地。


    不過很可惜,這種堅壁清野的策略看似斷了倭寇的後路,但是卻把琉球變成了倭寇的樂園,而且東南沿海的海盜、逃犯也紛紛來到了琉球,使得大明的倭患更加猖獗。


    雞籠山是倭寇在琉球的一個重要據,人口有數萬人之巨,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一個炫耀的城鎮,是琉球上幾股倭寇勢力中最大的一股。


    山下元道經營著從南陽到寧波的海上貿易路線,自然跟琉球的倭寇打過交道,為了能平安通過夷洲海峽每次都要向雞籠山的倭寇進貢,受雞籠山倭寇的保護。


    其實,山下元道也不想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海上航行危機四伏,除了心黑手辣的海盜外,還有變幻莫測的天氣,稍有不慎就會船毀人亡,葬身魚腹。


    不過他這也是被逼無奈,因為明朝的海禁政策異常嚴格,他不得不偽裝成倭人鋌而走險。


    洪武三年,洪武帝罷太倉黃渡市舶司。


    洪武七年,洪武帝下令撤銷自唐朝以來就存在的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寧波和廣東廣州的市舶司,明朝對外貿易遂告斷絕。


    洪武十四年,洪武帝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使得與明朝素好的南洋諸國也不能來大明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


    洪武二十三年,洪武帝再次發布“禁外藩交通令”。


    洪武二十七年,為徹底取締海外貿易,洪武帝又一律禁止民間使用及買賣舶來的番香、番貨等。


    洪武三十年,洪武帝再次發布詔令,禁止大明百姓下海通番。


    雖然永樂帝為了使得海外諸國前來大明朝貢,複開了浙江寧波、福建福州、廣東廣州和交趾雲屯等四個市舶司,但那是官方之間的商貿交易,民間的交易還被嚴格禁止。


    為了防止沿海百姓入海通商,《大明律》上規定了嚴酷的處罰辦法:


    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向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


    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泄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


    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賣,其現有者限以三月銷盡。


    不過,山下元道終於可以告別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了,在攀上了李雲天這個高枝兒後,他的人生很顯然會發生改變。


    實話,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山下元道絕對不願意拎著腦袋幹進行海上走私,他也想與家人團聚。


    “本官決定那兩船貨物在福州市舶司登岸,你拿到錢款後迴一趟家,把家裏的事情安置好,然後去交趾找本官。”


    臨近酒宴結束的時候,李雲天意味深長地向山下元道道,“本官希望再見到你時,不會是今天這般模樣。”


    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李雲天在“這般模樣”四個字上加重了讀音。


    “大人放心,人一定不負大人厚望!”山下元道閱曆豐富,自然明白李雲天的言外之意,見李雲天讓他去交趾心中頓時大喜過望,連忙衝著李雲天一拱手,高聲迴答。


    很顯然,李雲天要是想收留山下元道的話,山下元道就不能再以倭人的身份出現在李雲天的麵前,李雲天是在暗示他改迴原來的身份。


    望著神情興奮的山下元道,李雲天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看來山下元道確實是一個聰明人,這麽快就明白了自己的言外之意。


    通過與山下元道的交談,他發現山下元道不僅精通南洋數國的語言,而且對航道和南洋諸國的形勢也了如指掌,他需要山下元道這樣的人來幫他開拓南洋的貿易市場,故而決定收其為已用,開始籌劃將來與南洋諸國海外貿易的事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宰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書坊)並收藏執宰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