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隻是開始。更恨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何況,讓他們恨朕,總比讓朕恨他們好,朕相信賈璉也是這麽想的。”
承宣帝迴道。
北靜王拱手,道:“陛下說的是,以臣之見,如今這種形勢下,內廷當加強監管,以免有些人在背地裏幹出些鋌而走險的事來。”
“你是說落水或者宮變?”
承宣帝凝神問道。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北靜王迴道。
“雖說,朕已抱定寧亡命亡國也不坐視天下分崩離析之心,但你說的也有理,這件事你去辦吧,替朕在內廷廣布眼線,暗中盯著內廷二十四衙門、錦衣府、龍禁尉,現在朕能信得過的,就你北靜王府和賈府了。“
承宣帝說著就笑了笑。
“臣遵旨。”
承宣帝知道皇帝是故意說的這話,說什麽隻信任他北靜王府和賈府,但他現在也不好反駁。
沒幾日後,晉商範永鬥等主犯就被押赴刑場受剮,其族人也跟著受斬。
值得一提的是,次輔沈家屏和工部郎中鍾潭輝等一批文官因被查出與晉商有勾結,而也被判處了極刑,夷三族,而跟著被押赴了刑場。
被查出來與晉商有勾結的邊鎮武官們則因為雲光的例子擺在眼前,也就都有樣學樣,自己畏罪自殺,且被族人開除族籍,而以此來給朝廷一個交待。
這些人犯裏,沈家屏最是不甘,他沒想到自己堂堂次輔,會有一天因為這事被拉下水,將成為大康朝第一個被剮的閣臣。
關鍵還是以通敵賣國的罪名。
“你們賈府這些奸臣,戕害忠良,將來必不得好死!”
也因為此,沈家屏便在被押赴刑場的途中高聲咒罵起賈家來。
他這樣咒罵,也是為了讓外麵的人都聽見,導致今天這一結果,一切都是賈家和皇帝做的。
當然,起主要作用的還是皇帝。
但沈家屏不敢直接罵皇帝,怕會多挨幾刀,也就隻咒罵著賈家。
不過,沈家屏相信,隻要稍微明白點的人都知道,這一切都是皇帝和賈家等一起造成的結果。
範永鬥等晉商也在這時候才從沈家屏的喊聲中得知,敢情造成一切的原因,是跟賈府有關。
但範永鬥等晉商此時知道也沒用。
他們不可能指望和他們有勾結的武將們會為了他們這些晉商,而直接造反或投敵,也不可能指望有勢力的文臣們為他們說話。
“啊!”
接下來,行刑的人很熟練的在範永鬥、沈家屏等身上用小刀剮著,而範永鬥等晉商也因此慘叫不已。
賈璉也在一幹家族子弟的陪同下看剮了範永鬥等晉商和沈家屏等奸臣後,就心滿意足的迴了賈府。
晉商被端,意味著曆史的大勢真的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改變。
這裏麵,不僅僅代表著嚴厲打擊了走私,也意味著朝廷將在短時間之內極大的改善財政困境。穀譥
同時,極有可能代替大康而取天下的後金會因為走私貿易的中斷而陷入困境,甚至可能不需要大康用兵,自己都會因為沒有晉商輸血而崩潰。
隻是賈璉明顯注意到,來刑場觀刑的許多權貴官僚士子,皆對他這些賈家人是側目而視。
賈璉對此並未放在心上,他壓根就沒想過靠獲得這些人的好感來挽救賈家的命運。
賈政在原著裏對士大夫那麽友好。
原著裏,士林對賈政的評價是‘謙恭厚道,非膏粱輕薄之流”。
如賈政就極力幫助賈雨村成為了應天府尹,但到最後,賈雨村整起賈府來,可沒有因為賈政曾經幫過他而手下留情。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可以說,作為權貴,討好士大夫,根本沒什麽好處,甚至還會更容易引起君王猜忌。
但賈政對如今賈蓉的行為導致賈府聲名在士大夫中不似從前那麽好,卻是不能接受的,也就將賈璉叫了來,說道:
“東府裏蓉哥兒殺巡撫這事,算是犯了眾怒,以致於現在朝中多有大臣對我賈家是多有不善之言,你抽時間給蓉哥兒說說,讓他注意一下,別恃寵而驕,繼續做出有損宗族風評的事來。”
“老爺,是我讓蓉哥兒這麽做的。”
賈璉迴道。
賈政聽後,瞅了賈璉半晌,然後皺眉問道:“你怎麽讓他做這事?!你這不是讓賈府不被天下人所容嗎?!”
賈璉問道:“老爺覺得,我賈府若上背君意,下順士情,對儒士謙恭有禮,我賈家就能為天下人所容?”
“你這是何意?”
賈政下意識地問了一句,又道:“聽你這話,難不成他們還要害我賈家?”
“倒也不是,但有句話,老爺想必知道,這句話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賈府的莊田太多了,如今又在朝中沒什麽根基,老爺請想想,若天子欲還田於民,投天子所好之臣焉不會進讒天子奪我賈家之產,以悅龍顏?”
賈璉說後就問道。
賈政聽到這裏才有些明白過來,點頭道:“也是,隻是這些事,想想都讓人頭疼!不是我之所長。雖說,我家乃高門貴第,但其實還不如那些清寒薄宦之家,可以安心做官,不必慮這些安危。”
“老爺想必還記得璉兒之前說過的話,高門自有高門的存世之法。老爺自可如以前一樣待儒士以謙恭厚道,以延祖上禮賢之風,璉兒這些人自當為宗族固得聖寵而做些鐵腕之事,或許隻有如此,老爺還可名列九卿,乃至入閣。”
賈璉道。
賈政突然笑了起來:“這話說的遠了,你老爺我於仕途並無太大眷念,隻願等你們後生輩能撐得起這份家業後,就告老還鄉,歸隱田園。”
賈璉自然不相信賈政這話,隻道:“老爺秉性恬淡,大有祖上遺風,璉兒自然知道,隻是後生輩還太小,還得老爺繼續案牘勞形一陣才行,何況,現在我賈家也就隻有老爺一人在朝中撐著,將來能為我等依靠。”
賈璉說著就故意更咽來了幾下,表示對賈赦的暴斃心存悲戚,又故意說道:“所以,璉兒認為,如果不趁著天子欲施新政,加緊讓一些人下馬,把位置騰出來,那老爺怎麽上去?”
賈政聽了這話,如被賈璉揪住了肺腑,頗受觸動!
敢情自己的侄子這麽做都是為了自己升官?
這也太好了吧。
官僚們教導子侄的根本目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讓子侄們成為自己權力路上的助力,也可以說是燃料?
而賈政沒想到賈璉和賈蓉真的在為自己這樣做!
“何況,讓他們恨朕,總比讓朕恨他們好,朕相信賈璉也是這麽想的。”
承宣帝迴道。
北靜王拱手,道:“陛下說的是,以臣之見,如今這種形勢下,內廷當加強監管,以免有些人在背地裏幹出些鋌而走險的事來。”
“你是說落水或者宮變?”
承宣帝凝神問道。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北靜王迴道。
“雖說,朕已抱定寧亡命亡國也不坐視天下分崩離析之心,但你說的也有理,這件事你去辦吧,替朕在內廷廣布眼線,暗中盯著內廷二十四衙門、錦衣府、龍禁尉,現在朕能信得過的,就你北靜王府和賈府了。“
承宣帝說著就笑了笑。
“臣遵旨。”
承宣帝知道皇帝是故意說的這話,說什麽隻信任他北靜王府和賈府,但他現在也不好反駁。
沒幾日後,晉商範永鬥等主犯就被押赴刑場受剮,其族人也跟著受斬。
值得一提的是,次輔沈家屏和工部郎中鍾潭輝等一批文官因被查出與晉商有勾結,而也被判處了極刑,夷三族,而跟著被押赴了刑場。
被查出來與晉商有勾結的邊鎮武官們則因為雲光的例子擺在眼前,也就都有樣學樣,自己畏罪自殺,且被族人開除族籍,而以此來給朝廷一個交待。
這些人犯裏,沈家屏最是不甘,他沒想到自己堂堂次輔,會有一天因為這事被拉下水,將成為大康朝第一個被剮的閣臣。
關鍵還是以通敵賣國的罪名。
“你們賈府這些奸臣,戕害忠良,將來必不得好死!”
也因為此,沈家屏便在被押赴刑場的途中高聲咒罵起賈家來。
他這樣咒罵,也是為了讓外麵的人都聽見,導致今天這一結果,一切都是賈家和皇帝做的。
當然,起主要作用的還是皇帝。
但沈家屏不敢直接罵皇帝,怕會多挨幾刀,也就隻咒罵著賈家。
不過,沈家屏相信,隻要稍微明白點的人都知道,這一切都是皇帝和賈家等一起造成的結果。
範永鬥等晉商也在這時候才從沈家屏的喊聲中得知,敢情造成一切的原因,是跟賈府有關。
但範永鬥等晉商此時知道也沒用。
他們不可能指望和他們有勾結的武將們會為了他們這些晉商,而直接造反或投敵,也不可能指望有勢力的文臣們為他們說話。
“啊!”
接下來,行刑的人很熟練的在範永鬥、沈家屏等身上用小刀剮著,而範永鬥等晉商也因此慘叫不已。
賈璉也在一幹家族子弟的陪同下看剮了範永鬥等晉商和沈家屏等奸臣後,就心滿意足的迴了賈府。
晉商被端,意味著曆史的大勢真的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改變。
這裏麵,不僅僅代表著嚴厲打擊了走私,也意味著朝廷將在短時間之內極大的改善財政困境。穀譥
同時,極有可能代替大康而取天下的後金會因為走私貿易的中斷而陷入困境,甚至可能不需要大康用兵,自己都會因為沒有晉商輸血而崩潰。
隻是賈璉明顯注意到,來刑場觀刑的許多權貴官僚士子,皆對他這些賈家人是側目而視。
賈璉對此並未放在心上,他壓根就沒想過靠獲得這些人的好感來挽救賈家的命運。
賈政在原著裏對士大夫那麽友好。
原著裏,士林對賈政的評價是‘謙恭厚道,非膏粱輕薄之流”。
如賈政就極力幫助賈雨村成為了應天府尹,但到最後,賈雨村整起賈府來,可沒有因為賈政曾經幫過他而手下留情。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可以說,作為權貴,討好士大夫,根本沒什麽好處,甚至還會更容易引起君王猜忌。
但賈政對如今賈蓉的行為導致賈府聲名在士大夫中不似從前那麽好,卻是不能接受的,也就將賈璉叫了來,說道:
“東府裏蓉哥兒殺巡撫這事,算是犯了眾怒,以致於現在朝中多有大臣對我賈家是多有不善之言,你抽時間給蓉哥兒說說,讓他注意一下,別恃寵而驕,繼續做出有損宗族風評的事來。”
“老爺,是我讓蓉哥兒這麽做的。”
賈璉迴道。
賈政聽後,瞅了賈璉半晌,然後皺眉問道:“你怎麽讓他做這事?!你這不是讓賈府不被天下人所容嗎?!”
賈璉問道:“老爺覺得,我賈府若上背君意,下順士情,對儒士謙恭有禮,我賈家就能為天下人所容?”
“你這是何意?”
賈政下意識地問了一句,又道:“聽你這話,難不成他們還要害我賈家?”
“倒也不是,但有句話,老爺想必知道,這句話就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賈府的莊田太多了,如今又在朝中沒什麽根基,老爺請想想,若天子欲還田於民,投天子所好之臣焉不會進讒天子奪我賈家之產,以悅龍顏?”
賈璉說後就問道。
賈政聽到這裏才有些明白過來,點頭道:“也是,隻是這些事,想想都讓人頭疼!不是我之所長。雖說,我家乃高門貴第,但其實還不如那些清寒薄宦之家,可以安心做官,不必慮這些安危。”
“老爺想必還記得璉兒之前說過的話,高門自有高門的存世之法。老爺自可如以前一樣待儒士以謙恭厚道,以延祖上禮賢之風,璉兒這些人自當為宗族固得聖寵而做些鐵腕之事,或許隻有如此,老爺還可名列九卿,乃至入閣。”
賈璉道。
賈政突然笑了起來:“這話說的遠了,你老爺我於仕途並無太大眷念,隻願等你們後生輩能撐得起這份家業後,就告老還鄉,歸隱田園。”
賈璉自然不相信賈政這話,隻道:“老爺秉性恬淡,大有祖上遺風,璉兒自然知道,隻是後生輩還太小,還得老爺繼續案牘勞形一陣才行,何況,現在我賈家也就隻有老爺一人在朝中撐著,將來能為我等依靠。”
賈璉說著就故意更咽來了幾下,表示對賈赦的暴斃心存悲戚,又故意說道:“所以,璉兒認為,如果不趁著天子欲施新政,加緊讓一些人下馬,把位置騰出來,那老爺怎麽上去?”
賈政聽了這話,如被賈璉揪住了肺腑,頗受觸動!
敢情自己的侄子這麽做都是為了自己升官?
這也太好了吧。
官僚們教導子侄的根本目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讓子侄們成為自己權力路上的助力,也可以說是燃料?
而賈政沒想到賈璉和賈蓉真的在為自己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