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不敢瞞主子,這是千真萬確的事,隻是如今京城已經來不了消息,也不知道出了什麽變故。”


    雲光的奴才阮貴迴道。


    雲光怔了片刻後,才咬牙道:“陛下這是要幹嘛,竟冒如此之天下大不韙!”


    說著,雲光就又問道:“是誰讓陛下這麽幹的?”


    “奴才哪裏知道,如今隻能想辦法,先派人去京城裏問問,老爺素來與賈府的人交厚,何不派人去問問?”


    阮貴建議道。


    雲光站起身來,正要說可以,卻又覺得不對,旋即擺手道:“來不及了!這件事能發生,難保就沒有他賈家在參與,這些日子,誰不知道他賈二舍就是個敢鐵腕治家的主,還深得皇帝欣賞。傳我的話去給族裏,即刻把霄兒除了族籍!再讓外麵的主文相公修書一封給王統製(王子騰),問問他,如今這事到底該怎麽辦?”


    “是!”


    ……


    張家口的晉商被朝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股腦抄沒的事發生後,整個大康九邊官將開始因此人心惶惶起來。


    因為晉商相當於走私朝廷禁運之物給後金的總商。


    不少官將跟其有勾結。


    一旦朝廷通過審訊這些晉商而嚴查下去,無疑是牽動荷花帶動藕,讓很多人都得不安生。


    “陛下,秦良玉、黃得功二人奏報,此次抄沒晉商,已抄得白銀價值兩千多萬兩,糧六百多萬石,鹽三十多萬引。”


    北靜王在奉旨核算抄沒晉商所得後便進宮對承宣帝稟明了抄沒結果。


    承宣帝聽後直接一個從塌上起身,走到北靜王麵前,問:“多少銀子?”


    “兩千多萬兩!”


    北靜王迴道。


    “不可能!”


    承宣帝突然大聲迴道。


    北靜王不解,問:“陛下為何這麽說?”


    “朝廷歲入也不過兩三百萬兩,他幾個奸商能有這麽多銀子?秦良玉他們是不是虛報,因為晉商這事,到底傷了他們這些真心為國殺敵之將的心?”


    承宣帝問道。


    “陛下,秦、黃二人沒有說假話,臣親自核定的,戶部和司禮監的算盤都敲壞了幾百個!”


    北靜王迴道。


    “這……”


    承宣帝搓了搓手,依舊覺得這不可思議:“我大康的商人竟然這麽富?”


    “陛下,這其實不奇怪,晉商做的這是把整個大康的糧食、鹽鐵、火器倒賣出去的勾當,賺取建州女真從我大康百姓身上屠掠後得來的銀子,也就是說,他們平分了我大康的所有民力和財力,所積之銀才正好與國初國庫幾年積累的銀子差不多。”


    北靜王說道。


    承宣帝聽後神色凝重起來:“也就是說,天下之利,在這幾年,已盡入他們的囊中?”


    北靜王點頭。


    “真是無恥!”


    承宣帝突然忍不住說了一句。


    抄沒晉商的這個結果,也的確讓承宣帝意識到這些奸商可惡之處。


    這讓他接下來下定決心,要嚴懲這些奸商。


    “朕記得賈卿曾言,商業大興不可避免,但朝廷有必要建立符合朝廷利益的商業秩序,以朕看來,朝廷要建立合理的商業秩序第一條,就是要嚴懲這些通敵賣國的奸商,不然任由這些奸商把大康倒賣下去,我大康就算是富有四海,也禁不起這樣倒賣!”


    “必須嚴懲!”


    說到這裏,承宣帝便道:“著內閣擬旨,通敵賣國的張家口堡幾家晉商,為通敵主犯,形同謀反,皆夷九族!遼東巡撫王化貞與晉商勾結,一起通敵賣國,姑且視其為被拉下水的從犯,革其職,碎其屍,揚其灰,夷三族!山海關副總兵雲霄。”


    承宣帝剛說到這裏,北靜王遞來一道奏本:“陛下,長安節度使雲光剛到了一份奏本,主動揭發其子許多罪惡,且言已將其逐出族籍,並在奏本裏自請革職領死。”


    聽北靜王這麽說後,承宣帝沉默了下來,突然道:“這些軍鎮才是最不好動的,你說,朕真的要追究他們的話,他們會造反嗎?”


    “以臣愚見,不會!”


    “因為我大康目前,各軍鎮不過家丁數千,互相也是矛盾重重,忠奸不一,沒誰敢冒著滅九族的風險直接反朝廷。”


    北靜王迴道。


    “會投敵嗎?”


    承宣帝問。


    北靜王道:“不會,他們也就玩玩養寇自重,真要像這些奸商一樣,放棄祖上榮耀,屈尊降貴,去給一個異族酋長做奴才,他們就算放得下那個麵子,也不敢在將來見他們的列祖列宗。祖上的功勳是他們如今尊貴的根基,但也是他們的枷鎖。”


    “沒錯,朕好歹也還是天子,他們這些武臣要是連祖上的榮譽都不顧,明著背叛君主,那就會更加的在士大夫裏抬不起頭。”


    承宣帝道。


    “陛下說的是,他們除了祖上立下的赫赫功勳,沒有什麽能跟士族們比,所以名義上的忠誠對他們而言很重要。”


    北靜王道。


    “也就是說,除非朕滅他們的族,不然,即便朕拿他們族中一兩人,那一兩人還是會乖乖受審,或者自縊,像雲霄一樣,最多托病不來,或者用其他辦法躲起來,但不會投敵不會造反。”


    承宣帝道。


    “陛下聖明!”


    北靜王問道。


    曆史上,與這一時期類似的晚明時期,即便如李成梁這樣的邊鎮將門,也的確如此時承宣帝和北靜王所言,隻要不被滅族,寧肯自殺或被拿進京治罪論死都不會反抗,如李成梁之子李如柏和李如楨。


    “那這雲光也是狡猾,雲霄被他開除族籍,算是給了朕一個不滅他族的台階,甚至還主動領罪,但言外之意則是,朕若是執意要滅他的族,他就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造反。”


    承宣帝笑著說了一句,就道:“現在朝廷兵馬還沒有多少,何況文臣這邊,朕已經待他們極嚴,武臣若也如此,容易使這邊將文官徹底勾結起來!先穩住武臣這邊,這個雲光既然主動給朕台階,那朕就接著,隻對雲霄碎屍揚灰,迴文給他,讓他安心,念其大義滅親,暫不問其教子不嚴之罪。另外,傳旨給賈蓉,其他被審出來跟晉商有勾結的武臣也一樣,暫時把名單報入宮內,著內閣尋個其他理由解拿進京。但朕相信,他們在知道朕對雲氏一族的處理後,會主動自殺謝罪的。”


    “臣遵旨!”


    北靜王迴後就道:“雖說他們對陛下不敢明著怎樣,但在後麵知道此事緣由後,隻怕會在背地裏對陛下心存不滿,還有賈府,恐也會被他們恨之入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第一狠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端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端台並收藏紅樓第一狠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