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微微一笑。
張德輝接著說:“俗話說的好,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貴府二夫人和我們太太既然是姐妹,兩家有親,由我們薛家獨攬了去,自然會給貴府遮掩的,不會說是從貴府采買的貨。”
“你說的有理,既然有好貨,自然得照顧親戚,你們打算采購多少?”
賈璉說後就問道。
“我們薛家一年按常例是要屯十萬八萬匹棉布的,但那隻是為了應急,如今貴府這棉布與別的棉布不同,倒是可以讓我們大爺每年收貴府十五萬匹棉布!做出海的使用。”
張德輝道。
“行!”
賈璉答應了下來。
“小的再冒昧問問,貴府可有打算織綢緞?”
張德輝又問道。
“自然是要的。”
賈璉迴道。
“那薛家可以給二爺提供最好的生絲,價錢自然也會比市價便宜一些,二爺找外人去南潯買肯定吃虧的!另外,還是小的剛才那話,貴府的綢緞,還是隻賣給薛家為好,綢緞與棉布不同,二爺您也知道,這棉布供貨有限,但綢緞卻是極有需求的,隻要貴府能織出來,有多少薛家就要多少,每年百萬匹也能吃下。大爺那裏,小的自會去勸。”
張德輝道。
他倒是沒像薛寶釵那樣擔心賈府的織工夠不夠,有沒有這個生產能力。
賈璉也知道,如今天下,庶民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狀態,普通的棉布消費市場不大,隻有軍隊和一些手工業發達的地方有棉布需求。
但綢緞就不一樣,無論是大康國內權貴官僚,還是已經處於承平多年而積攢不少財富的日本貴族,亦或是在美洲搶了不少金銀財寶的西夷各國貴族,因財富都大量集中在他們手裏,都對綢緞的需求量非常大。
比如賈府就因為每年要給上下主仆做衣服而需要不少綢緞。
綢緞的消費市場自然比棉布大很多,也很保值。
許多貴族還把這當金融產品囤積起來。
所以,張德輝才說賈家即便拿出百萬匹綢緞,薛家也能要。
薛蟠知道後自然答應了,他一向也不在乎這些的。
賈璉就在與薛家約定好後,先讓平兒安排壯婦把已經織好的一萬匹棉布交給了興兒,再由興兒帶人與薛家交割,且交割完後再將銀子上交給內銀庫。
“三千兩銀子就這麽到了手。按照你們說的,每年若真的給他薛家十五萬匹,除去成本,那就是每年三萬多兩的進項,我的二爺!這已經是三個莊子遇上好年景的收入了。”
王熙鳳看著新到庫的銀子,就頗為驚訝地說了一句。
她不得不承認賈璉開的織坊比她放利錢要多賺不少。
“如果綢緞生意真做起來,就更嚇人了,這就要超過我賈家地租收入了。我們內銀庫就比外銀庫闊綽了。”
王熙鳳說著就看了賈璉和平兒一眼。
平兒看向了賈璉。
賈璉卻笑道:“他薛家敢收,我可不敢直接這樣做。每年要產出上百萬匹綢緞的話,織坊規模就得擴大十倍,得進大量生絲,還得有做熟絲的作坊,那就太顯眼了!”
王熙鳳聽後思索了一會兒,就點頭:“也是,這個張德輝名義上說是因為薛家是我們親戚,而願意為我們掩蓋,故才高價收完我們所有的棉布,甚至是將來還要高價收我們所有綢緞,實際上是想獨占我們的布帛。不過,我們真的要因為怕被天下人注目,而不掙這個錢?”
賈璉站起身笑道:“薛家是皇商,有好貨會先供給宮裏使用,我想朝廷很快就知道我們的棉布,隻要朝廷肯與我們合作,我們就能掙這個錢,但朝廷如果不願意,靠我們自己不行的,這可是斷江南不少豪族財路的事,棉布這點利,人家都不一定願意讓,何況綢緞的利?”
……
“這棉布怎麽織造的這麽寬?”
北靜王從承宣帝這裏接過賈家的棉布後,驚愕地問了起來。
“朕也很驚訝!”
承宣帝迴了一句,又道:“據錦衣衛言,這是薛家剛從賈府織坊采辦的,目前隻采辦了一萬匹。”
說著,承宣帝就冷著臉道:“能造出這麽好的棉布,織造技術上肯定有什麽絕技!隻是朕沒想到,他賈璉竟是要用經商的法子來解決其族裏財用不足的困境!”
“可他不知道,如今天下禮崩樂壞,就是因為商業大興造成的嗎?!”
承宣帝突然喝問道。
北靜王見此,拱手作揖道:“陛下息怒!”
北靜王隨即又道:“但陛下請細想,您不想他兼並小民田產,他如果不以經商為賈府增利,還能有什麽法子?勒索地方,還是慫恿賈政賣官鬻爵?”
“朕!”
承宣帝一時被問得啞口無言。
“賈府也麵臨著越來越多的家生奴要養,隻靠禦賜莊田已然是不夠的,這一點,陛下也是清楚的,賈府和我大康朝廷一樣處於寅吃卯糧之境,若賈府不以勢仗貴取利,估計也隻能以高超的織造技藝攫取商利。”
北靜王迴道。
“宣賈璉!”
承宣帝突然吩咐了一聲。
“朕要聽他親口迴答朕!”
……
“宣我?”
賈璉看著乘馬而去的夏太監,驚疑之餘,劍眉微蹙。
王熙鳳走了過來,擰眉道:“朝廷的反應果然快!”
已經聞聽有內廷來人而急忙趕來的賈母,見此忙問道:“什麽旨意?”
跟著賈母一起來的眾人也都揪著心。
“宣我進宮,當不是壞事,老祖宗放心。”
賈璉這時候則已舒展開眉頭,且笑說著就往外去。
眾人皆矚目看在向賈璉。
王熙鳳和平兒心中自然更是不安,主仆二人都緊捏著手絹。
畢竟皇權在這個時代如天一樣。
她們自然擔心皇帝突然嚴辦賈璉。
賈璉也知道皇權的可怕,但他並沒有多麽畏懼,因為他知道,畏懼也沒用,而且也清楚,其實皇帝也有自己怕的東西,自己未嚐不能以此避免皇權對自己傷害。
在太監的帶領下,賈璉來到了平台,且在這裏見到了承宣帝。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康的皇帝。
在這以前,他都沒有看見過皇帝真人,哪怕是殿試,也因為皇帝沒有親自出席,也沒有得見。
北靜王也在這裏。
但賈璉已見過北靜王,對他自然不好奇。
在皇帝令他抬起頭來時,他就看見承宣帝白瘦一張長臉上透著一絲不容冒犯的威儀,目光倒也炯炯有神,隻是胡須微淡,略顯青澀。
“倒是好樣貌!”
承宣帝端詳了賈璉一會兒,接著就問:“你在辦織坊?”
“是!”
賈璉迴道。
“為何要以此法救賈家,難道你也重商?”
承宣帝問道。
“是!”
賈璉繼續迴道。
承宣帝接著問道:“你也是聖人子弟,怎的就不怕重商後,天下人越發的唯利是圖?!乃至世風越發敗壞?!”
------題外話------
告知一下,前麵兩章有大修,所以已經看過前兩章的,可能覺得內容銜接不對,如果覺得不對,可以迴去重看看,抱歉,影響了你們的閱讀觀感。另外,求一下追讀。目前收藏五千七,希望追讀比好一點,因為作者我還是有一點上三江的野心的,拜托了!目前劇情正在鋪墊期,可能沒有啥激情澎湃的點,但高潮快了,等皇帝這裏接見主角後,就來了。
張德輝接著說:“俗話說的好,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貴府二夫人和我們太太既然是姐妹,兩家有親,由我們薛家獨攬了去,自然會給貴府遮掩的,不會說是從貴府采買的貨。”
“你說的有理,既然有好貨,自然得照顧親戚,你們打算采購多少?”
賈璉說後就問道。
“我們薛家一年按常例是要屯十萬八萬匹棉布的,但那隻是為了應急,如今貴府這棉布與別的棉布不同,倒是可以讓我們大爺每年收貴府十五萬匹棉布!做出海的使用。”
張德輝道。
“行!”
賈璉答應了下來。
“小的再冒昧問問,貴府可有打算織綢緞?”
張德輝又問道。
“自然是要的。”
賈璉迴道。
“那薛家可以給二爺提供最好的生絲,價錢自然也會比市價便宜一些,二爺找外人去南潯買肯定吃虧的!另外,還是小的剛才那話,貴府的綢緞,還是隻賣給薛家為好,綢緞與棉布不同,二爺您也知道,這棉布供貨有限,但綢緞卻是極有需求的,隻要貴府能織出來,有多少薛家就要多少,每年百萬匹也能吃下。大爺那裏,小的自會去勸。”
張德輝道。
他倒是沒像薛寶釵那樣擔心賈府的織工夠不夠,有沒有這個生產能力。
賈璉也知道,如今天下,庶民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狀態,普通的棉布消費市場不大,隻有軍隊和一些手工業發達的地方有棉布需求。
但綢緞就不一樣,無論是大康國內權貴官僚,還是已經處於承平多年而積攢不少財富的日本貴族,亦或是在美洲搶了不少金銀財寶的西夷各國貴族,因財富都大量集中在他們手裏,都對綢緞的需求量非常大。
比如賈府就因為每年要給上下主仆做衣服而需要不少綢緞。
綢緞的消費市場自然比棉布大很多,也很保值。
許多貴族還把這當金融產品囤積起來。
所以,張德輝才說賈家即便拿出百萬匹綢緞,薛家也能要。
薛蟠知道後自然答應了,他一向也不在乎這些的。
賈璉就在與薛家約定好後,先讓平兒安排壯婦把已經織好的一萬匹棉布交給了興兒,再由興兒帶人與薛家交割,且交割完後再將銀子上交給內銀庫。
“三千兩銀子就這麽到了手。按照你們說的,每年若真的給他薛家十五萬匹,除去成本,那就是每年三萬多兩的進項,我的二爺!這已經是三個莊子遇上好年景的收入了。”
王熙鳳看著新到庫的銀子,就頗為驚訝地說了一句。
她不得不承認賈璉開的織坊比她放利錢要多賺不少。
“如果綢緞生意真做起來,就更嚇人了,這就要超過我賈家地租收入了。我們內銀庫就比外銀庫闊綽了。”
王熙鳳說著就看了賈璉和平兒一眼。
平兒看向了賈璉。
賈璉卻笑道:“他薛家敢收,我可不敢直接這樣做。每年要產出上百萬匹綢緞的話,織坊規模就得擴大十倍,得進大量生絲,還得有做熟絲的作坊,那就太顯眼了!”
王熙鳳聽後思索了一會兒,就點頭:“也是,這個張德輝名義上說是因為薛家是我們親戚,而願意為我們掩蓋,故才高價收完我們所有的棉布,甚至是將來還要高價收我們所有綢緞,實際上是想獨占我們的布帛。不過,我們真的要因為怕被天下人注目,而不掙這個錢?”
賈璉站起身笑道:“薛家是皇商,有好貨會先供給宮裏使用,我想朝廷很快就知道我們的棉布,隻要朝廷肯與我們合作,我們就能掙這個錢,但朝廷如果不願意,靠我們自己不行的,這可是斷江南不少豪族財路的事,棉布這點利,人家都不一定願意讓,何況綢緞的利?”
……
“這棉布怎麽織造的這麽寬?”
北靜王從承宣帝這裏接過賈家的棉布後,驚愕地問了起來。
“朕也很驚訝!”
承宣帝迴了一句,又道:“據錦衣衛言,這是薛家剛從賈府織坊采辦的,目前隻采辦了一萬匹。”
說著,承宣帝就冷著臉道:“能造出這麽好的棉布,織造技術上肯定有什麽絕技!隻是朕沒想到,他賈璉竟是要用經商的法子來解決其族裏財用不足的困境!”
“可他不知道,如今天下禮崩樂壞,就是因為商業大興造成的嗎?!”
承宣帝突然喝問道。
北靜王見此,拱手作揖道:“陛下息怒!”
北靜王隨即又道:“但陛下請細想,您不想他兼並小民田產,他如果不以經商為賈府增利,還能有什麽法子?勒索地方,還是慫恿賈政賣官鬻爵?”
“朕!”
承宣帝一時被問得啞口無言。
“賈府也麵臨著越來越多的家生奴要養,隻靠禦賜莊田已然是不夠的,這一點,陛下也是清楚的,賈府和我大康朝廷一樣處於寅吃卯糧之境,若賈府不以勢仗貴取利,估計也隻能以高超的織造技藝攫取商利。”
北靜王迴道。
“宣賈璉!”
承宣帝突然吩咐了一聲。
“朕要聽他親口迴答朕!”
……
“宣我?”
賈璉看著乘馬而去的夏太監,驚疑之餘,劍眉微蹙。
王熙鳳走了過來,擰眉道:“朝廷的反應果然快!”
已經聞聽有內廷來人而急忙趕來的賈母,見此忙問道:“什麽旨意?”
跟著賈母一起來的眾人也都揪著心。
“宣我進宮,當不是壞事,老祖宗放心。”
賈璉這時候則已舒展開眉頭,且笑說著就往外去。
眾人皆矚目看在向賈璉。
王熙鳳和平兒心中自然更是不安,主仆二人都緊捏著手絹。
畢竟皇權在這個時代如天一樣。
她們自然擔心皇帝突然嚴辦賈璉。
賈璉也知道皇權的可怕,但他並沒有多麽畏懼,因為他知道,畏懼也沒用,而且也清楚,其實皇帝也有自己怕的東西,自己未嚐不能以此避免皇權對自己傷害。
在太監的帶領下,賈璉來到了平台,且在這裏見到了承宣帝。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大康的皇帝。
在這以前,他都沒有看見過皇帝真人,哪怕是殿試,也因為皇帝沒有親自出席,也沒有得見。
北靜王也在這裏。
但賈璉已見過北靜王,對他自然不好奇。
在皇帝令他抬起頭來時,他就看見承宣帝白瘦一張長臉上透著一絲不容冒犯的威儀,目光倒也炯炯有神,隻是胡須微淡,略顯青澀。
“倒是好樣貌!”
承宣帝端詳了賈璉一會兒,接著就問:“你在辦織坊?”
“是!”
賈璉迴道。
“為何要以此法救賈家,難道你也重商?”
承宣帝問道。
“是!”
賈璉繼續迴道。
承宣帝接著問道:“你也是聖人子弟,怎的就不怕重商後,天下人越發的唯利是圖?!乃至世風越發敗壞?!”
------題外話------
告知一下,前麵兩章有大修,所以已經看過前兩章的,可能覺得內容銜接不對,如果覺得不對,可以迴去重看看,抱歉,影響了你們的閱讀觀感。另外,求一下追讀。目前收藏五千七,希望追讀比好一點,因為作者我還是有一點上三江的野心的,拜托了!目前劇情正在鋪墊期,可能沒有啥激情澎湃的點,但高潮快了,等皇帝這裏接見主角後,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