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很樂意看到賈府的丫鬟們像現在這樣活潑。
他並不想把賈府變成一個嚴法統治下的死氣沉沉世界。
賈璉以嚴厲的手段維護府內的秩序,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集體內,願意遵守規則的人可以更好的生長和生活。
他希望,賈府不會因為製度的陳舊和上層統治者的墮落與腐朽,而就此沉淪下去,以致於中下層這些,還未因為大衰敗來臨,而依舊鮮妍明媚的年輕主仆們,都跟著被摧殘的花落人亡。
在賈璉穿越前的曆史裏,這一時期正是舊製度消亡與新時代出現的轉型期。
朝堂之外,已是各種新奇思想出現,人人都在煥發自己的光彩。
像顧炎武、王夫之、張岱、宋應星、畢懋康、徐光啟、唐甄都是一時閃耀著光輝的巨星。
可朝堂上卻是糟糕的政治、糟糕的國運,糟糕的製度。
也因此,轉型沒有成功。
且隨著異族入主中原,明末出現的新思想新人物都跟隨著整個明亡清興的大變局而沉淪了下去。
一直要等到數百年後,才因為西方的堅船利炮入侵,而從新煥發出活力。
在賈璉看來,如今大康這個時代也正處於商品經濟大興、製度陳舊而新思想正萌芽的轉型期。
賈府就是這個時代下的一個縮影,是處於轉型期的一個大家族。
所以,賈府要麽隨著整個舊製度的沉淪而徹底沉淪下去。
世間也不再有寧榮二府,隻出現新的大地主。
要麽沒有沉淪,且轉型為新型的貴族。
恪守舊製度甚至想靠著舊製度繼續安享尊榮的老一代被掃進垃圾堆。
而新一代的人則用新的方式讓賈府獲得重生,進而繼續鮮花著錦一樣的盛。
賈璉知道,在這一期間,有的人也在選擇奮力改造,挽大廈於將傾;有的人則選擇順其自然,接受一切的變局;有的則選擇躲避,將自己藏起來。
他期望,隨著他這個變量進入到這個世界後,能讓這個正在轉型的社會可以轉型成功。
想最後掙紮一下的人能夠掙紮成功;順其自然的也不用落得個隨舊世界陪葬的下場;而想逃避的也不用再逃避。
王善保、夏婆子這些不配合他的人,已經因為他的出現而提前消失在紅樓夢世界。
而五兒、芳官這些丫鬟則因為他,先來了內訓堂,接受知識和教育。
不像原來的紅樓夢裏一樣,一個想進怡紅院而不得;一個進了又被趕出來,落得個去尼姑庵被人使喚的下場。
在離開內訓堂,迴到屋裏後,賈璉就看見塌上堆了不少禮盒,也就問著平兒:“這是怎麽迴事?”
平兒莞爾一笑道:“二爺,還不知道嗎,因您心善,給分來織布的下人計匹給工錢,來這裏的下人收入都抵得上府裏大丫鬟的收入,結果就使得大家都想來,許多有事做的婆子都問織坊還要不要更多的下人,為了到時候新招人,能先想到她們,可不先送一份禮來?”
“一個個貪得無厭!得了這個又惦記那個。沒個滿足。”
王熙鳳這時候進來說了一句。
平兒淡淡一笑。
“現在已織出多少匹棉布?”
賈璉則詢問起平兒關於目前織坊的產量來。
平兒迴道:“已經有一萬零六百七十二匹。”
“看來已經達到薛家的采購要求。”
賈璉笑道。
平兒也忍不住道:“但願薛家能多采購些,我們也能多招些織工,府裏沒活幹的下人們還是有不少的。隻是這裏麵有個問題,二爺和二奶奶得先考慮到才好?”
“什麽問題?”
賈璉王熙鳳看著平兒的俏臉問道。
平兒見賈璉發飾有些鬆亂,就走到賈璉背後,給他理著鬢發,且一邊重新束冠一邊說道:“這織坊的活肯定是肥差,打掃上夜的活肯定是苦差,做苦差的肯定是心裏不平,到時候難免會暗中給人肆意開門以求好處,或者打掃不認真,甚至把氣煞在小丫鬟們身上。”
“這話倒是了,我的好平兒,還真是考慮的周全。”
賈璉突然轉身抱住了她。
“二爺別動,還沒戴好呢。”
平兒說了一句。
“什麽叫你的平兒,她明明是我的!”
王熙鳳笑說了一句。
賈璉老老實實地等平兒給自己重新束好冠,然後才坐迴到椅子上:“這裏麵涉及到府裏財富分配的問題。這也是我為什麽先設一內銀庫,再設織坊的原因了。當家主的,哪能一上來就大搞掙錢的活計,那樣說不定會因財富分配不均增加矛盾。所以財富分配很重要。”
“財富分配?”
王熙鳳問了一句。
“敢情二爺也先想到了。”
平兒這時候笑著說了一句。
看著自己這對嬌妻美妾,賈璉也有些誌得意滿地道:“沒錯,如何分配好財富,這裏麵的學問大有深淺,也是掌權者必備的學問,要記住兩個原則: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是生產者利益最大化原則;府裏誰的生產貢獻最大,誰就得到最大的收益。”
說著,賈璉就對王熙鳳吩咐道:“織坊的收益歸內銀庫,這是我當時和老爺、太太們定下的規矩,到時候等這筆收益出來,正好直接用這筆錢反哺在府裏做辛苦活計的人,具體怎麽反哺,你來安排。”
“其實,織坊的活,雖然錢多但也辛苦,有些年紀大的嬤嬤未必喜歡,倒是寧肯幹些灑掃的活的。”
平兒這時候說道。
“正是這話,怎麽讓府裏的人做自己適合的事,也是你這個二奶奶要想好的事。”
賈璉因此笑說道。
王熙鳳笑道:“這還不簡單,定期把各類缺人的事列出來,貼在外麵那大影壁上,誰願意來就報名,然後我從中選,沒選上的調到差不多的事去。”
“你能做就好。”
賈璉迴了一句,就讓平兒親自去傳話給寶釵,說賈府已經出產了一萬匹棉布,讓她薛家派采辦布匹的掌櫃來。
薛寶釵這裏得知後頗為意外:“還真的做到了?”
薛寶釵自然也不好食言,忙對鶯兒吩咐道:“鶯兒,你傳話給外麵,讓他們告訴大爺,就說我的話,讓他著人安排我們府裏采辦布帛的掌櫃派去見璉二爺,到時候可以找一個叫興兒的。就說我已經答應出去了,不好拒絕的。”
薛寶釵口中的大爺就是薛蟠。
薛蟠對薛寶釵的話一向是很聽從的。
原著裏薛寶釵讓人傳話給他準備幾簍極肥的大螃蟹,薛蟠也沒敢怠慢,如今自然也沒有說什麽,忙讓自己的小廝去照辦,而他隻顧著玩樂。
從某種角度而言,薛家現在就是薛寶釵當著家。
隻是因為薛寶釵是未出閨閣的女兒,所以不好直接發號施令。
這裏,在薛家負責采辦布帛兼各類貨物同時又是當鋪攬總的張德輝也就奉命來了賈府,先見了興兒,然後才見到了賈璉。
賈璉則帶著隻到了織坊庫房,且指著庫房的布匹道:“這就是了,你看如何?可直言,不要因為我們是你東家親戚,就不敢說實話。無非就是做不成生意而已,我賈家也不是承擔不起這個損失。”
張德輝正擔心賈家不好得罪,而不能說真話,見賈璉如此說,放下心來,答應著就從袖中取出一方巾帕,一盒眼鏡,一瓶不知何物的液體,在手心倒了些液體,搓洗了一下,然後就用巾帕擦幹淨了手,接著才戴上眼鏡,開始從堆積起來的布匹中,往外抽一匹已卷好的布。
沒多久,張德輝就張大了嘴:“這麽寬?!”
他並不想把賈府變成一個嚴法統治下的死氣沉沉世界。
賈璉以嚴厲的手段維護府內的秩序,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集體內,願意遵守規則的人可以更好的生長和生活。
他希望,賈府不會因為製度的陳舊和上層統治者的墮落與腐朽,而就此沉淪下去,以致於中下層這些,還未因為大衰敗來臨,而依舊鮮妍明媚的年輕主仆們,都跟著被摧殘的花落人亡。
在賈璉穿越前的曆史裏,這一時期正是舊製度消亡與新時代出現的轉型期。
朝堂之外,已是各種新奇思想出現,人人都在煥發自己的光彩。
像顧炎武、王夫之、張岱、宋應星、畢懋康、徐光啟、唐甄都是一時閃耀著光輝的巨星。
可朝堂上卻是糟糕的政治、糟糕的國運,糟糕的製度。
也因此,轉型沒有成功。
且隨著異族入主中原,明末出現的新思想新人物都跟隨著整個明亡清興的大變局而沉淪了下去。
一直要等到數百年後,才因為西方的堅船利炮入侵,而從新煥發出活力。
在賈璉看來,如今大康這個時代也正處於商品經濟大興、製度陳舊而新思想正萌芽的轉型期。
賈府就是這個時代下的一個縮影,是處於轉型期的一個大家族。
所以,賈府要麽隨著整個舊製度的沉淪而徹底沉淪下去。
世間也不再有寧榮二府,隻出現新的大地主。
要麽沒有沉淪,且轉型為新型的貴族。
恪守舊製度甚至想靠著舊製度繼續安享尊榮的老一代被掃進垃圾堆。
而新一代的人則用新的方式讓賈府獲得重生,進而繼續鮮花著錦一樣的盛。
賈璉知道,在這一期間,有的人也在選擇奮力改造,挽大廈於將傾;有的人則選擇順其自然,接受一切的變局;有的則選擇躲避,將自己藏起來。
他期望,隨著他這個變量進入到這個世界後,能讓這個正在轉型的社會可以轉型成功。
想最後掙紮一下的人能夠掙紮成功;順其自然的也不用落得個隨舊世界陪葬的下場;而想逃避的也不用再逃避。
王善保、夏婆子這些不配合他的人,已經因為他的出現而提前消失在紅樓夢世界。
而五兒、芳官這些丫鬟則因為他,先來了內訓堂,接受知識和教育。
不像原來的紅樓夢裏一樣,一個想進怡紅院而不得;一個進了又被趕出來,落得個去尼姑庵被人使喚的下場。
在離開內訓堂,迴到屋裏後,賈璉就看見塌上堆了不少禮盒,也就問著平兒:“這是怎麽迴事?”
平兒莞爾一笑道:“二爺,還不知道嗎,因您心善,給分來織布的下人計匹給工錢,來這裏的下人收入都抵得上府裏大丫鬟的收入,結果就使得大家都想來,許多有事做的婆子都問織坊還要不要更多的下人,為了到時候新招人,能先想到她們,可不先送一份禮來?”
“一個個貪得無厭!得了這個又惦記那個。沒個滿足。”
王熙鳳這時候進來說了一句。
平兒淡淡一笑。
“現在已織出多少匹棉布?”
賈璉則詢問起平兒關於目前織坊的產量來。
平兒迴道:“已經有一萬零六百七十二匹。”
“看來已經達到薛家的采購要求。”
賈璉笑道。
平兒也忍不住道:“但願薛家能多采購些,我們也能多招些織工,府裏沒活幹的下人們還是有不少的。隻是這裏麵有個問題,二爺和二奶奶得先考慮到才好?”
“什麽問題?”
賈璉王熙鳳看著平兒的俏臉問道。
平兒見賈璉發飾有些鬆亂,就走到賈璉背後,給他理著鬢發,且一邊重新束冠一邊說道:“這織坊的活肯定是肥差,打掃上夜的活肯定是苦差,做苦差的肯定是心裏不平,到時候難免會暗中給人肆意開門以求好處,或者打掃不認真,甚至把氣煞在小丫鬟們身上。”
“這話倒是了,我的好平兒,還真是考慮的周全。”
賈璉突然轉身抱住了她。
“二爺別動,還沒戴好呢。”
平兒說了一句。
“什麽叫你的平兒,她明明是我的!”
王熙鳳笑說了一句。
賈璉老老實實地等平兒給自己重新束好冠,然後才坐迴到椅子上:“這裏麵涉及到府裏財富分配的問題。這也是我為什麽先設一內銀庫,再設織坊的原因了。當家主的,哪能一上來就大搞掙錢的活計,那樣說不定會因財富分配不均增加矛盾。所以財富分配很重要。”
“財富分配?”
王熙鳳問了一句。
“敢情二爺也先想到了。”
平兒這時候笑著說了一句。
看著自己這對嬌妻美妾,賈璉也有些誌得意滿地道:“沒錯,如何分配好財富,這裏麵的學問大有深淺,也是掌權者必備的學問,要記住兩個原則: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是生產者利益最大化原則;府裏誰的生產貢獻最大,誰就得到最大的收益。”
說著,賈璉就對王熙鳳吩咐道:“織坊的收益歸內銀庫,這是我當時和老爺、太太們定下的規矩,到時候等這筆收益出來,正好直接用這筆錢反哺在府裏做辛苦活計的人,具體怎麽反哺,你來安排。”
“其實,織坊的活,雖然錢多但也辛苦,有些年紀大的嬤嬤未必喜歡,倒是寧肯幹些灑掃的活的。”
平兒這時候說道。
“正是這話,怎麽讓府裏的人做自己適合的事,也是你這個二奶奶要想好的事。”
賈璉因此笑說道。
王熙鳳笑道:“這還不簡單,定期把各類缺人的事列出來,貼在外麵那大影壁上,誰願意來就報名,然後我從中選,沒選上的調到差不多的事去。”
“你能做就好。”
賈璉迴了一句,就讓平兒親自去傳話給寶釵,說賈府已經出產了一萬匹棉布,讓她薛家派采辦布匹的掌櫃來。
薛寶釵這裏得知後頗為意外:“還真的做到了?”
薛寶釵自然也不好食言,忙對鶯兒吩咐道:“鶯兒,你傳話給外麵,讓他們告訴大爺,就說我的話,讓他著人安排我們府裏采辦布帛的掌櫃派去見璉二爺,到時候可以找一個叫興兒的。就說我已經答應出去了,不好拒絕的。”
薛寶釵口中的大爺就是薛蟠。
薛蟠對薛寶釵的話一向是很聽從的。
原著裏薛寶釵讓人傳話給他準備幾簍極肥的大螃蟹,薛蟠也沒敢怠慢,如今自然也沒有說什麽,忙讓自己的小廝去照辦,而他隻顧著玩樂。
從某種角度而言,薛家現在就是薛寶釵當著家。
隻是因為薛寶釵是未出閨閣的女兒,所以不好直接發號施令。
這裏,在薛家負責采辦布帛兼各類貨物同時又是當鋪攬總的張德輝也就奉命來了賈府,先見了興兒,然後才見到了賈璉。
賈璉則帶著隻到了織坊庫房,且指著庫房的布匹道:“這就是了,你看如何?可直言,不要因為我們是你東家親戚,就不敢說實話。無非就是做不成生意而已,我賈家也不是承擔不起這個損失。”
張德輝正擔心賈家不好得罪,而不能說真話,見賈璉如此說,放下心來,答應著就從袖中取出一方巾帕,一盒眼鏡,一瓶不知何物的液體,在手心倒了些液體,搓洗了一下,然後就用巾帕擦幹淨了手,接著才戴上眼鏡,開始從堆積起來的布匹中,往外抽一匹已卷好的布。
沒多久,張德輝就張大了嘴:“這麽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