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誰與誰歸(四)
醫國院方麵,劉禪這裏透過諸葛喬,是時常有消息傳來的,如今聽到石廣元親口這樣說之後,劉禪的眉頭一皺。他以前為什麽在醫國院最艱難的時刻,都一直提請董事會不要向官府求助,其目的當然就是為了避免官僚體係,過度幹預學術自由了!
如今益州要派設立典學從事,負責益州的教育,就相當於後世的教育局,那其實算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讓典學官直接掌管醫國院,後世的經驗已經證明,這絕對是一種最低效、也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教育管理體係了。
所以,劉禪立刻對石廣元表示道:“先生不必為此事憂慮,禪是無論如何也要將之杯葛的。此事等我們將荊州穩定住,迴去後再說。相信朝裏的那些宵小,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向醫國院動手的。”
劉禪是話裏有話,石廣元當然聽得出來:如今劉禪實際執掌著荊州過一半的人馬,是沒有人敢輕易捋他的胡須的。
石廣元點點頭,卻依然有些憂慮道:“醫國院其實一向行事低調,雖然也得到了一些豪族的資助,但是其實與富商們走得最近。畢竟我們的賬目科,現在不斷在為富商培訓賬務人才,從他們那裏得到的資助當然最多。問題是,商人地位低下,現在已經有不少益州的文士對此,是多有微詞的。”
劉禪點點頭,商人的地位在士農工商之中,被稱為末業,備受朝廷壓製和打擊。但是他們哪裏知道,其實商人才是帶動世界前進的終極力量呢?
劉禪現在不想跟石廣元大談商業的好處,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為什麽都離不開商業。其實說了也沒用,隻是誇誇其談而已。現在的輿論與民眾、學者的認知水平就是這樣的程度,單靠一張嘴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他將來要靠的,就是從醫國院出來的那些學生了。
劉禪笑了笑,說道:“先生不必去管別人怎麽說,我們醫國院要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不要受到官府和那些外人的影響。”
石廣元點點頭,心裏總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劉禪看了看石廣元,方知道石廣元其實也是不容易的。他的經院是醫國院裏麵影響力最大的學院,學生學的又是最有影響力的學問,受到的詰難肯定最多,難得他還能夠支持下去。要是換作別的文士,早就受不了同道的指摘,憤憤然拂袖出走了。
每個人在風光背後,肯定都是有自己的為難之處的。
而劉禪自己在處理跟關羽、關興和關索這對父子的關係的時候,不也是麵臨這樣的情況嗎?劉禪現在總算是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個中意味了。
然後,石廣元就跟劉禪談論起來,益州內部官場的情況。以石廣元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想要了解到內中情況,其實並不難的。
根據石廣元的觀察,劉禪的對手吳莧,現在雖然忙於生孩子的事情,但是其實暗中動作頻頻。
由於諸葛亮與劉禪之間,從以前起,兩人就建立了牢固的同盟關係。諸葛亮甚至將養子諸葛喬,都送到了劉禪身邊擔任最為親重的侍讀。這樣一則是為了分享情報、加強雙方聯絡;二則,從深處看,就是結盟關係了。
所以,吳莧一時間是不可能拉攏諸葛亮到她的陣營去的。所以,吳氏便看中了諸葛亮的一個最大的潛在對手——法正。法正身為尚書令,乃是劉禪被為信重之人。如果他倒向吳氏,吳氏將來又生下來孩子,手中的砝碼立刻倍增。
另一方麵,劉禪的大哥劉封,最近似乎就與吳氏之間在暗通款曲,大有向其靠攏的態勢。
劉禪卻冷笑了一聲,說道:“法正確實是個能人,也深得我父親信任。但是禪聽聞,他在今日重病不起,幸得有華佗先生和張方平兩位親自治療,才算撿迴了一條命。此人年紀不過四十,身體卻如此虛弱,威脅不會太大。至於劉封嘛……”
石廣元卻說道:“此人我倒是見到了。”
劉禪咦了一聲,問道:“先生如何得見劉封的?”劉封常年在外作戰,石廣元怎麽見到的,倒是讓劉禪感覺到了好奇。
卻原來,石廣元跟劉禪來荊州的時候,走的是同一條路,期間當然是要經過劉封鎮守的上庸,兩人也就見麵了。
石廣元說道:“以我觀來,劉封此人不僅身姿不凡,勇武非凡,曆練也是非常豐富的,在軍隊之中也頗有名望。如果他要借助吳王後的幫助對抗你的話,其實也不時沒有可能的。”
劉禪點點頭,他也不怕石廣元笑話,就將當時他用迷藥迷翻劉封,直接通過上庸地界的事情說了。
石廣元頓時是聽得哈哈大笑。劉禪這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實在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笑過之後,石廣元道:“從劉封與法正兩人看來,威脅最大的當然還是法正,他才是個真真正正的實權人物。所以,世子你可以經常跟他聯絡聯絡,或向他請教事務,或向他聊些家常,這也是表示對他的看重的表現。”
劉禪聽到石廣元這樣說,忍不住點點頭,自己以前做人還是不夠周全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慢慢地培養起來的。
劉禪當即向石廣元致謝。然後,他決定跟石廣元聊一聊自己這邊的正事了。
劉禪就對石廣元說道:“先生,你此行乃是出任我荊州鎮軍軍師而來。那麽,你接下來有何計劃呢?”
沒想到石廣元雙手一攤,說道:“曹魏那邊的戰事都讓你打完了,我現在沒有計劃了……”
劉禪忍不住啊了一聲,不客氣地笑道:“先生你真是會開玩笑。不如這樣,你先在我這裏休息兩天後,就南下輔佐我家二叔吧?”
石廣元麵露難色,道:“你這是為難我了吧?關羽和我的秉性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
劉禪忽然明白過來,石廣元入荊州後,之所以來襄陽找自己,而不是聽到關羽南下後,就立刻追趕過去為他參讚軍機,原來是覺得自己與關羽合不來,所以故意不去的。
劉禪心裏暗笑這個石廣元,心眼還真是複雜了,故意嘟噥道:“先生,你這是拿著我父親工錢不幹活,你玩忽職守了!還有,聽說你的三百金工錢早就花光了吧?”
石廣元聽得老臉一紅,心裏感覺確實有些對不起劉備的意思。但是如今劉禪說他把那三百金都花光,他可就不願意了,立刻站起來吼道:“什麽花光了?!我可是都捐給醫國院了!”
劉禪大笑了起來,伸手將石廣元拉迴座位,道:“先生,這隻是玩笑而已嘛!其實,我二叔最近是打了勝仗的,但是江東也不是沒有能人,我實在很替我二叔擔心啊!”
石廣元坐下後,臉色恢複了平靜,說道:“江東的軍隊當然不是那麽好打的。依我看來,那個都督呂蒙,就不是關羽可以輕易戰勝的對手。”
石廣元看人之準,讓劉禪心裏甚為佩服,說道:“正是如此,呂蒙的智計,隻怕不下於昔日周郎。我二叔要是沒有先生的輔佐,隻怕真的有危險了。”
但是石廣元不是那麽容易被說服的,當然不可能因為劉禪三言兩語就答應。於是,接下來劉禪就如同在哄小孩一般,石廣元被弄得沒有辦法,隻得是答應南下了。
劉禪心裏大喜過望,但是也感覺,自己這個世子做得也太難了吧……非但沒有人來哄他,他自己還要去哄一個四十歲出頭的老男人!
不想,石廣元忽然說道:“我立刻就走!”
劉禪頓時聽得頭一昏,這個石廣元先前死活不南下,難道是在跟自己耍著玩的嗎?他問道:“先生為何要走得這樣匆忙?”
石廣元有些憤憤然,說道:“什麽匆忙?我是不想再看到你跟我羅哩羅嗦的了。”
劉禪嗬嗬一笑,這個石廣元收斂已久的脾氣,終究是爆發了。
但是劉禪是知道石廣元的性情的,也就不再挽留,他立刻派人為石廣元打點行裝。這日中午時分,劉禪真就將石廣元送到襄陽城外頭。
醫國院方麵,劉禪這裏透過諸葛喬,是時常有消息傳來的,如今聽到石廣元親口這樣說之後,劉禪的眉頭一皺。他以前為什麽在醫國院最艱難的時刻,都一直提請董事會不要向官府求助,其目的當然就是為了避免官僚體係,過度幹預學術自由了!
如今益州要派設立典學從事,負責益州的教育,就相當於後世的教育局,那其實算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讓典學官直接掌管醫國院,後世的經驗已經證明,這絕對是一種最低效、也是最容易滋生腐敗的教育管理體係了。
所以,劉禪立刻對石廣元表示道:“先生不必為此事憂慮,禪是無論如何也要將之杯葛的。此事等我們將荊州穩定住,迴去後再說。相信朝裏的那些宵小,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向醫國院動手的。”
劉禪是話裏有話,石廣元當然聽得出來:如今劉禪實際執掌著荊州過一半的人馬,是沒有人敢輕易捋他的胡須的。
石廣元點點頭,卻依然有些憂慮道:“醫國院其實一向行事低調,雖然也得到了一些豪族的資助,但是其實與富商們走得最近。畢竟我們的賬目科,現在不斷在為富商培訓賬務人才,從他們那裏得到的資助當然最多。問題是,商人地位低下,現在已經有不少益州的文士對此,是多有微詞的。”
劉禪點點頭,商人的地位在士農工商之中,被稱為末業,備受朝廷壓製和打擊。但是他們哪裏知道,其實商人才是帶動世界前進的終極力量呢?
劉禪現在不想跟石廣元大談商業的好處,以及個人與國家之間,為什麽都離不開商業。其實說了也沒用,隻是誇誇其談而已。現在的輿論與民眾、學者的認知水平就是這樣的程度,單靠一張嘴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他將來要靠的,就是從醫國院出來的那些學生了。
劉禪笑了笑,說道:“先生不必去管別人怎麽說,我們醫國院要繼續堅持自己的理念,不要受到官府和那些外人的影響。”
石廣元點點頭,心裏總算是得到了一些安慰。
劉禪看了看石廣元,方知道石廣元其實也是不容易的。他的經院是醫國院裏麵影響力最大的學院,學生學的又是最有影響力的學問,受到的詰難肯定最多,難得他還能夠支持下去。要是換作別的文士,早就受不了同道的指摘,憤憤然拂袖出走了。
每個人在風光背後,肯定都是有自己的為難之處的。
而劉禪自己在處理跟關羽、關興和關索這對父子的關係的時候,不也是麵臨這樣的情況嗎?劉禪現在總算是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個中意味了。
然後,石廣元就跟劉禪談論起來,益州內部官場的情況。以石廣元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想要了解到內中情況,其實並不難的。
根據石廣元的觀察,劉禪的對手吳莧,現在雖然忙於生孩子的事情,但是其實暗中動作頻頻。
由於諸葛亮與劉禪之間,從以前起,兩人就建立了牢固的同盟關係。諸葛亮甚至將養子諸葛喬,都送到了劉禪身邊擔任最為親重的侍讀。這樣一則是為了分享情報、加強雙方聯絡;二則,從深處看,就是結盟關係了。
所以,吳莧一時間是不可能拉攏諸葛亮到她的陣營去的。所以,吳氏便看中了諸葛亮的一個最大的潛在對手——法正。法正身為尚書令,乃是劉禪被為信重之人。如果他倒向吳氏,吳氏將來又生下來孩子,手中的砝碼立刻倍增。
另一方麵,劉禪的大哥劉封,最近似乎就與吳氏之間在暗通款曲,大有向其靠攏的態勢。
劉禪卻冷笑了一聲,說道:“法正確實是個能人,也深得我父親信任。但是禪聽聞,他在今日重病不起,幸得有華佗先生和張方平兩位親自治療,才算撿迴了一條命。此人年紀不過四十,身體卻如此虛弱,威脅不會太大。至於劉封嘛……”
石廣元卻說道:“此人我倒是見到了。”
劉禪咦了一聲,問道:“先生如何得見劉封的?”劉封常年在外作戰,石廣元怎麽見到的,倒是讓劉禪感覺到了好奇。
卻原來,石廣元跟劉禪來荊州的時候,走的是同一條路,期間當然是要經過劉封鎮守的上庸,兩人也就見麵了。
石廣元說道:“以我觀來,劉封此人不僅身姿不凡,勇武非凡,曆練也是非常豐富的,在軍隊之中也頗有名望。如果他要借助吳王後的幫助對抗你的話,其實也不時沒有可能的。”
劉禪點點頭,他也不怕石廣元笑話,就將當時他用迷藥迷翻劉封,直接通過上庸地界的事情說了。
石廣元頓時是聽得哈哈大笑。劉禪這樣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實在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笑過之後,石廣元道:“從劉封與法正兩人看來,威脅最大的當然還是法正,他才是個真真正正的實權人物。所以,世子你可以經常跟他聯絡聯絡,或向他請教事務,或向他聊些家常,這也是表示對他的看重的表現。”
劉禪聽到石廣元這樣說,忍不住點點頭,自己以前做人還是不夠周全啊!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慢慢地培養起來的。
劉禪當即向石廣元致謝。然後,他決定跟石廣元聊一聊自己這邊的正事了。
劉禪就對石廣元說道:“先生,你此行乃是出任我荊州鎮軍軍師而來。那麽,你接下來有何計劃呢?”
沒想到石廣元雙手一攤,說道:“曹魏那邊的戰事都讓你打完了,我現在沒有計劃了……”
劉禪忍不住啊了一聲,不客氣地笑道:“先生你真是會開玩笑。不如這樣,你先在我這裏休息兩天後,就南下輔佐我家二叔吧?”
石廣元麵露難色,道:“你這是為難我了吧?關羽和我的秉性別人不知道,你還不知道嗎?”
劉禪忽然明白過來,石廣元入荊州後,之所以來襄陽找自己,而不是聽到關羽南下後,就立刻追趕過去為他參讚軍機,原來是覺得自己與關羽合不來,所以故意不去的。
劉禪心裏暗笑這個石廣元,心眼還真是複雜了,故意嘟噥道:“先生,你這是拿著我父親工錢不幹活,你玩忽職守了!還有,聽說你的三百金工錢早就花光了吧?”
石廣元聽得老臉一紅,心裏感覺確實有些對不起劉備的意思。但是如今劉禪說他把那三百金都花光,他可就不願意了,立刻站起來吼道:“什麽花光了?!我可是都捐給醫國院了!”
劉禪大笑了起來,伸手將石廣元拉迴座位,道:“先生,這隻是玩笑而已嘛!其實,我二叔最近是打了勝仗的,但是江東也不是沒有能人,我實在很替我二叔擔心啊!”
石廣元坐下後,臉色恢複了平靜,說道:“江東的軍隊當然不是那麽好打的。依我看來,那個都督呂蒙,就不是關羽可以輕易戰勝的對手。”
石廣元看人之準,讓劉禪心裏甚為佩服,說道:“正是如此,呂蒙的智計,隻怕不下於昔日周郎。我二叔要是沒有先生的輔佐,隻怕真的有危險了。”
但是石廣元不是那麽容易被說服的,當然不可能因為劉禪三言兩語就答應。於是,接下來劉禪就如同在哄小孩一般,石廣元被弄得沒有辦法,隻得是答應南下了。
劉禪心裏大喜過望,但是也感覺,自己這個世子做得也太難了吧……非但沒有人來哄他,他自己還要去哄一個四十歲出頭的老男人!
不想,石廣元忽然說道:“我立刻就走!”
劉禪頓時聽得頭一昏,這個石廣元先前死活不南下,難道是在跟自己耍著玩的嗎?他問道:“先生為何要走得這樣匆忙?”
石廣元有些憤憤然,說道:“什麽匆忙?我是不想再看到你跟我羅哩羅嗦的了。”
劉禪嗬嗬一笑,這個石廣元收斂已久的脾氣,終究是爆發了。
但是劉禪是知道石廣元的性情的,也就不再挽留,他立刻派人為石廣元打點行裝。這日中午時分,劉禪真就將石廣元送到襄陽城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