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誰與誰歸(三)


    眾人一起來到劉禪在襄陽城內的居所,笑談了一陣後,石廣元大概也對諸將有了起碼的了解了。


    此時,時間已經入夜,宅內到處都點起了燈火,為這寒冬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氛圍。劉禪命人為石廣元準備的酒宴,也到了開始的時候。


    一時間,劉禪的居所內弧光交錯,眾人是喝得不亦樂乎,真是好不熱鬧。


    相比較之下,宛城內被充作曹丕行轅的宛城府衙裏麵,更是一派燈火輝煌,無處不在的燈火,將裏麵映照得如同白晝一般。燈火也將數百名侍衛的身形,全都照得變成了通紅的顏色。


    今夜,真的是很冷,讓人忍不住感覺,下半夜的時候,恐怕又要下雪了。冷不要緊,但是這麽多人的一個地方,卻是如此的寂靜,不,甚至可以說是寂寥,讓人忍不住有種冷冷清清的感覺。


    府衙大堂裏麵甚是寬大,如今張掛著六個大燈籠,旁邊還燃燒著兩個火盆,裏麵的柴火正燃燒得起勁。偶爾跳出來的火星,如同流星一般,飛了一小下之後就熄滅不見了。跳動的火光,將大堂裏麵的光線,弄得也是跳動的。


    裏麵隻有四個人在端坐著。


    中堂之上坐著曹丕,左下首是賈詡,身著一件灰色的衣袍,似乎穿的不少,身體顯得有些臃腫。右下首是樂進,他今晚沒有穿衣甲,換成了一件略帶著青色的衣衫。但是他的身體強壯,所以穿的不是很多,襯托出了那挺拔的身材。


    督糧禦史杜襲,坐在樂進下首。他的年紀較之被俘的好友趙儼,還要要大上幾歲,長相倒也頗為威武,隻是頭發已經顯得灰白了。這也是個能文能武之人,因此能夠出任督糧禦史這樣的要職。


    這想必是個重要的會議,所以曹丕才會如此鄭重其事地召見這幾個大員的。


    賈詡抬頭看了看曹丕,拱手說道:“主公,如今已經快要到元旦了,再過兩個月就是開春。如今南陽郡的人口被劉阿鬥席卷得十室九空,幾乎變成了一個無人區。那麽接下來的春耕,也就無人可以去做,豈不是要白白浪費了南陽這麽一塊好土地嗎?”


    一聽到賈詡說起這件事,曹丕的心裏就來氣,臉色一整,說道:“卿有何良策嗎?”


    賈詡心裏當然已經是有了一定注意,否則自己提出來不是在主動找罵嗎?


    他一拱手,說道:“宛城附近本來就是南陽屯田校尉,土壤最為肥沃,荊州軍撤軍的時候,並沒有對其進行破壞。所以一則,我們可以派兵過去屯田,是為軍屯;二則,可以將周邊留下來的不多居民,一並遷入屯田校尉進行屯田,是為民屯,農閑時節還可組織訓練,出戰入耕。依照以往的收成來看,足以滿足四萬以上將士整年的口糧有餘了。但是,其他的無人縣,此時恐怕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曹丕點點頭,覺得現在也隻有賈詡的這個辦法了。他便說道:“如此的話,孤便傳令尚書台議定此事。”


    一般而言,屯田事關農事生產,應該歸屬三公之一的大司農管理才對。但是自東漢以來,政務歸尚書、尚書令,三公的權力在曹魏更是幾乎被架空。所以,曹丕才會說讓尚書台議定。


    杜襲拱手說道:“主公,安眾乃是宛城的南麵門戶,我軍也可派出一支軍隊過去屯田。如此數年之後,我軍在南陽郡裏麵,不但可以實現自給自足,甚至還有了餘糧,足以應付周邊的戰事的需要了。”


    樂進到賈詡和杜襲兩人的話,心裏不由得一動,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以前的屯田校尉裏麵就隻是種田而已,但是到了現在已經有所變質了。諸典農官私下裏達成默契,紛紛在屯田校尉裏麵經商致富。如今自己取代張遼職務,掌管了親征大軍的一半兵馬,這南陽屯田校尉,最後當然是要落到自己的軍隊手裏的。


    所以,樂進當然不會反對賈詡和杜襲兩人的建議。他立刻拱手對曹丕說道:“主公,兩位大人所說都甚為有理。如此數年以後,南陽郡應該也恢複元氣了。”


    賈詡聞言,忽然扭頭看了一眼樂進,目中卻是精光一閃。


    樂進被賈詡看得心裏一顫,有些狐疑起來,這個賈詡不會看透了自己的小算盤了吧?臉色不由得變得有些不太自然了。他輕聲咳嗽了一聲,遂扭過臉去,不與賈詡對視了。


    曹丕見到三位要員都是一致的意思,點點頭說道:“那麽就連安眾設置屯田校尉的事情,一並交給尚書台商議了吧。”


    曹丕頓了頓,感覺身體有些勞累了。他最近房事無所顧忌,身體越顯得被抽空,老是有些打不起精神。果然是色字頭上一把刀,但是男人都願意為之拋頭顱灑熱血啊!


    曹丕問道:“諸位還有其他事情否?沒有的話,就先散了吧。”


    這次就不是賈詡先說話,而是杜襲搶先說話了:“主公,臣聽說,趙伯然與溫恢溫曼基二人,已經被荊州軍俘虜了是嗎?”


    曹丕知道杜襲與趙儼乃是知交,如今見他神色之間顯得頗為焦急,不由得向著賈詡那邊看了一眼。


    曹丕有些無奈地說道:“恐怕是如此了。趙伯然已經失蹤日久,完全沒有一點消息傳迴來。溫曼基卻是在追擊敵軍的時候不見的。孤現在也是甚為擔憂二人的安危啊。”


    杜襲忽然從座位上起身,上前拜道:“主公,趙儼與溫恢二人,乃是當世之賢才,請主公將二人救迴來。”


    曹丕感覺很是為難,他們二人如今落入敵人手中,還怎麽去把他們救出來呢?


    其實,天朝自古以來,幾乎沒有大規模交換戰俘或者是贖迴戰俘的說法,但是卻絕對有大肆屠殺戰俘的“優良傳統”。曹操就曾經坑殺了袁紹的八萬俘虜,白起則更是保持著最高記錄,據說上百萬人。要是在二十世紀,那絕對是反人類罪了……


    更加糟糕的是,那些逃迴來的俘虜,本來是戰爭中的英雄,迴來後卻是受盡了侮辱與歧視,根本不被當作人看,甚至還會被迫害至死。這從古代到後世的二十世紀,無論誰執政,概莫能外。所以,天朝的士兵戰敗之時,很多情況下都願意選擇殺身成仁,死戰到底,不是沒有其悲催的現實原因的。


    至於優待俘虜的做法,從來都隻是在外國人身上才能夠被體現的,對自己人給的隻有屠刀了。


    而如同西歐的那種花錢贖迴俘虜的做法,曹丕根本不可能想得到的。


    所以,曹丕內心的為難更是可見一斑。他隻得對賈詡說道:“軍師,此事就交給你處理了。”


    曹丕這樣心裏是有自己的打算。因為他覺得,此事根本是沒有一點成功的可能性的,為了不損及自己的名望,還是交給自己的臣下去處置較為妥當。畢竟後麵失敗了,自己還可以找到替罪羊。


    賈詡人老成精,當然明白曹丕的用心。他心裏暗歎一口氣,曹家人的狡詐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便答應了下來。


    襄陽城內,當天晚上,石廣元就在劉禪的居所住下了。


    第二天一早,劉禪與石廣元、諸葛喬兩人一同吃的早飯。劉禪這才有機會與石廣元單獨聊天。


    劉禪首先問起了醫國院的二位師長張方平和華佗先生的情況。他們二人的情況都很好,就是有些想念劉禪。他們在石廣元出益州的時候,還讓石廣元帶話,讓世子早些打完仗迴去。


    劉禪心裏不由得有些感動,半年不見他們二人,心裏確實很是想念他們了。


    醫國院內部的運作情況也不錯,收的學生也是越來越多,各界的捐助也是越來越多,所以資金一般還算充足的。


    但是隨著影響力的擴大,朝中對醫國院的非議也慢慢地開始出現。有人又開始向劉備建議,要在益州設立“典學從事”,負責學政事務,接管醫國院的事務。這分明是有如同上次那樣,變相給派來了另一個學監,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心人在可以針對醫國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執掌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耀陽祖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耀陽祖師並收藏執掌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