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宛也就那麽隨口一問,沒成想桃花那丫頭竟然掰著手指念了起來,“新出的湖鍛各色二十匹,蜀錦各色四十匹,雲錦各色十匹,光澤花色都是極光鮮的呢,還有徽州的文房四寶十套,有名的硯台二十方,具體什麽名字奴婢沒記住,反正很好就是了。”


    頓了頓,歇了口氣,又接著道:“還有赤金纏絲瑪瑙鐲子十對,銀葉絲纏繞翠玉鐲子十對,金首飾頭麵一箱,玉首飾一箱頭麵,珍珠手串一盒,對了,還有十顆大東珠,每顆有二兩重呢,有這麽大。”


    說著用雙手比劃了一下,“幹爹說了,那樣的大東珠,一顆少說也要好幾千兩銀子呢,就那麽一顆都夠奴婢和翠菊兩個人活好幾輩子的了。”


    這話倒是沒錯,桃花和翠菊兩人是顧清宛的貼身大丫鬟,顧清宛對身邊之人出手闊綽,她們倆的月例比一般大丫鬟要多出不少,即便如此,一個月也才拿到二兩的月例。


    桃花一口氣洋洋灑灑的報了一大串名字,若不是有顧清秀和顧清璃的前車之鑒,她壓根就對不上號。


    當初顧清秀成親時,她沒多留意聘禮,隻顧著收拾嫁妝了,而顧清璃下聘時,更簡單,她讓李氏直接給了五萬兩銀票,缺什麽直接買就是,再者她們不懂京城的規矩,聘禮的事大多都是高師母準備的。


    不過,從梅氏的嫁妝可以看得出來,送的這些首飾衣料都是要用上一輩子的,用不完的就留給子女。其實說起來,她有些不理解,那麽些東西用不完,也不怕擱塵了,還不如直接換成銀子來的方便呢。


    隻是,話又說迴來,世家貴族之所以能有那麽大的底蘊,恐怕也跟這有關,有價值的東西流傳一代又一代,隻要家裏不出現敗家子,百年下來,積累的好東西自然不會少,這也是新貴人家比不了的地方。


    沒法子,誰讓老顧家世代農民,如今手裏也隻有銀子了。


    桃花說完了,突然像是又想到了什麽高興的事情,不等三人發表感想,又得意的道:“聽夏嬤嬤和夫人說,洛王府送來的納采禮在京城裏都是數一數二的呢。哦,對了,除了那些稀罕的東西,還有四塊大磚頭,不知道做什麽的。”


    話說到這裏,頓了頓,伸手撓了撓頭,一臉的迷茫,“奴婢還是頭一次見送禮送磚頭的呢?京城裏的習俗果然不一般,尤其是少奶奶看著那幾塊磚頭滿臉的笑意,直誇姑娘有福氣呢。奴婢不明白,姑娘的福氣怎麽就跟磚頭扯到一起去了?”


    翠菊聽了也是搖搖頭,她們都是跟著顧清宛從顧家村來的,雖然這幾個月來夏嬤嬤一直在給她們上培訓課,可也沒說過這樣的事情,八成是當地的習俗吧。


    不僅是她,顧清宛也是一頭霧水,當初顧清秀送禮時可沒送過磚頭之類的,不由扭頭看向旁邊的顧清秀,“大姐可知道這磚頭的含義?”


    顧清秀笑著搖頭,先看了眼蒙圈的桃花,打趣了句,“原來萬靈通的桃花也有失手的時候啊。”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望門農家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絮紛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絮紛飛並收藏望門農家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