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燕國的“昌國君”,樂間很清楚,自己的一切,都是源於父親的餘蔭。


    在燕國,樂毅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能及的,他當年以輕卒銳兵,長驅齊國,濟上一戰,齊軍大敗,齊王遁而走莒,僅以身免,齊地七十餘城,都被樂毅攻了下來。


    而臨淄的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於燕。齊國傳承八百年的大呂鍾收於武陽元英宮,當年被齊將匡章奪走的召公之鼎重新返迴了薊城曆室。


    國仇得雪,燕國人高興極了,他們都在傳頌說,自從召公之後,燕國或困於山戎,或敗於齊燕,還從來沒這麽榮耀過,而五伯以來,人臣之功也未有及樂毅者……


    這聲望,這威名,哪怕樂毅最後離開了燕國,哪怕他死在了邯鄲,他的子孫依舊能享受福澤,燕國封君,無貴於昌國君,樂間年紀輕輕,已經是朝廷重臣!


    不過年僅七歲就做了昌國君的樂間本人,卻知道事情並不如看上去那麽美好,在國內,他依舊飽受懷疑,為了維係留在燕國的樂氏殫精竭力,所以年近二十四歲的他,因為過於成熟穩重,看上去竟似三旬。


    不過這些煩惱在奉命來迎接趙國使者時,統統都得收起來,樂間換上了笑臉,打量長安君,見他儀容不俗,禮儀得體,暗暗修改了對他“孺子易與”的印象。


    同時,樂間也注意到站在長安君旁邊那位青年,見他麵善,卻還是想不起是在哪裏見過,直到那青年恭恭敬敬地喊了他一聲“兄長”後,這才驚喜地說道:“莫非你是馬服君的長子?”


    “正是趙括!”樂毅與趙奢交情莫逆,兩家孩子打小也沒少在一起玩鬧,樂間長趙括幾歲,趙奢一直讓他以兄事之。


    不過以趙括這從不服人的脾性,小時候可沒少和樂間打架,但兒時的事情到了成年後說起來,就成了笑話,成了二人的談資,在駛往易水北岸的船上,趙括和樂間的敘舊就沒有停止過。


    當然,樂間也沒有怠慢明月,禮數上恭恭敬敬,光從派樂間來迎接這點上,就能看出來燕國對和談的重視。


    不過在他身上,明月卻看不到“敗軍之將”的那種屈辱尷尬。


    “或許是覺得這場仗不是他自己打的吧?”明月如此想道。


    樂間族兄樂乘的信還在他身上,又帶上了與樂氏交情匪淺的趙奢之子,可都是為了樂間此人。在明月眼裏,這個人,或能成為今後幾年燕趙之間風平浪靜的關鍵……


    但明月又覺得,在樂間那對趙括的看似熱絡背後,依然有種疏離感,這讓他覺得,此人十幾歲就能在燕國為封君立足,決不是僅憑樂毅的遺澤,他可不止是一個將領這麽簡單,所以他也沒急著攤牌,隻是含笑觀察著樂間的一言一行。


    “上了岸,便不能對弟如此親切了,我也是身不由己,還望弟勿怪。”


    在船隻抵達北岸碼頭後,樂間似是無奈地歎了口氣,向趙括賠了罪,隨後走出船舶,扶著劍,恢複了一位燕國將領的不卑不亢,伸手道:“長安君,請!”


    在樂間引領下,進入被易水長城牢牢守護的燕國腹地後,明月發現,對方似是在故意讓自己看到一些東西……


    ……


    他們是從東南往西北走的,一路上,首先見到的是燕軍的營壘,時值傍晚,展目遠望,能看到燕軍大營處慢慢點燃的營火,火焰如同墜落的繁星,覆蓋四野,組合成無窮無盡的星辰大海,乍一看,怕是有十萬大軍之多。


    是夜在路邊亭驛留時,趙括根本就沒睡好覺,路上總是有大軍沙沙的腳步聲傳來,密密麻麻,還夾雜著甲葉的嘩啦,兵器的磕碰,牛馬的嘶鳴,這一切,都驚得趙括不敢合眼。這次和護送長安君入齊那迴不同,進的不是友邦,而是敵國!


    直到黎明時分,外麵的腳步聲才停了,趙括粗略一算,這一夜怕是過了上萬人……


    次日,他將這件事告訴了長安君,長安君卻說自己昨晚睡得很香甜。


    “我騎馬握劍的本領括兄也見過了,若是有事,隻能指望勾踐與括兄……”


    這次明月北上,就帶了忠心耿耿的魯勾踐做護衛,昨夜魯勾踐一直按劍守在他門前,一宿都未合眼。


    拍了拍盡職的魯勾踐,明月又笑道:“再說了,吾等已身處燕國腹地,若是燕國打算對吾等不善,就算有孟賁之力,也不能逃脫,不過我還是相信燕國求和的誠意,昌國君,你說對不對?”


    已經走到門邊,剛好聽到他們談話的樂間這才大笑道:“這是自然。”


    同時他又多此一舉地解釋道:“昨夜有大軍經過,驚擾到長安君了,還望勿怪。”


    “豈敢怪罪。”明月道:”隻是不知如此多的大軍行經此地,要去作甚,莫非是燕國要再興戰端?”


    “正常調度而已,長安君勿慮也。”


    “希望如此。”明月點了點頭,同時表達了自己很想念姐姐燕後,想要快些出發的希望。


    隻要不過分,樂間都依著他們,不過他心裏也對長安君暗暗稱奇,覺得此子遇事不驚,看來並不是一個易與的使者啊。國內那些人想用這些手段嚇嚇他,同時虛張聲勢讓趙人覺得燕國依然有再戰能力的打算,好在和談時多點籌碼,看來要落空了。


    接下來的行程裏,但見燕國官道上接連不斷的車騎旌旗,矛戟如林,有的行軍隊伍足有半裏之長,前為車騎,後為步卒。當然,也少不了一大車一大車的輜重,絡繹不絕地向南運去。


    樂間按照上麵的吩咐,也不讓長安君等人迴避,就讓他們遠遠看著,遠望之下,煙塵彌漫,軍容甚盛,趙括等人都皺起了眉,但明月卻一言不發。


    對燕國人的打算,他已洞若觀火,隻是冷冷地看著這出戲,含笑不語,這反而更讓樂間看不透他。


    等三天後,他們抵達燕國下都武陽時,明月沒有被第一時間迎進城,去元英宮裏和燕王碰麵,而是先被樂間帶到城外,見到了燕國大將軍榮蚠,以及上卿粟腹……


    ……


    兵營轅門之外,上百名身材壯碩的武士悉數站出,他們戴著沉重的兜鍪,穿著這時代尚且少見的鐵劄甲,披著絳色的戰袍,手持長達丈餘的長戈,佩戴黑色刀鞘的短劍,排成兩個縱列,從轅門口一直站到大帳。


    “長安君,請!”


    樂間依然是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明月則沉下臉道:“昌國君,我乃趙國和談使節,如今你不迎我入武陽王宮,卻帶我來兵營,這是何意?如此架勢,又想做什麽?”


    “大王之命,讓粟上卿在此與長安君先談,大將軍與我則旁聽和談,這樣商量兩國撤兵一事,也方便些,有了初步的章程,再入宮稟明大王不遲……至於這些兵卒。”


    樂間指著那些燕士,口是心非地說道:“他們恰恰是歡迎貴客的排場,長安君有所不知,我燕國地處北境,民風彪悍,好慷慨悲歌,連舞蹈,也是跳的武賁持劍舞,有貴賓到來,當然也是讓甲士列隊相迎。”


    明月默然,看向前方,那些甲士手中的兵器可都是真家夥,這會兒陽光已從層雲裏探出頭來,映照其上,爍爍反光,耀亮前路,而上百名武士也齊刷刷扭臉看他,瞪得渾圓的雙目裏滿是殺氣!


    “公子,來者不善啊……”


    趙括和魯勾踐十分警惕,想勸明月勿要過去,但他卻笑著搖了搖頭,對樂間道:”燕國的好客,我今日算是見識到了。”


    言罷,明月便不動聲色地邁步向前,身處兵器包圍中,他手心已經出了不少汗,拳頭捏起黏糊糊的,但在外人看來,長安君步履絲毫不亂,晏然朝大帳走去。


    趙括、魯勾踐對視一眼,這才一左一右隨他前行,趙括握緊了手裏的佩劍,魯勾踐則不甘示弱地朝瞪他的燕國武賁對視。


    等一行人走到大帳門前,兩名手持長戟的衛士又哐當一聲將兩戟交叉,攔住了他們的去路,隨即大聲說道:“兵營重地,兵甲護衛皆不得入內!”


    “哪來如此多規矩!”


    魯勾踐護主心情,正要大怒,明月卻阻止了他,平靜讓他留在外麵,又輕描淡寫地指著趙括道:“此乃副使,可隨我入內否?”


    “自然可以。”樂間笑著朝把門的武賁使了眼色,但他們依舊不從,反而盯著明月和趙括的佩劍道:“奉大將軍及上卿之令,請趙使解劍!”


    “請趙使解劍!”外麵上百名燕士也同時大唿,聲震四野!


    明月的耳朵被震得嗚嗚作響,他心裏暗道今日恐怕是不能輕鬆了,眼看燕士皆殺氣騰騰,讓他心中也有幾分忐忑,但在麵上卻渾然不懼,反握住自己的劍,大聲道:


    “劍,乃君子之器,身為趙國正使,更不可無劍,我手中之劍飾玉鑲金,乃是母後在趙國祖廟裏祭祀供奉三日,才交予我的,豈能入他人之手?此劍已非殺人之兵,而是禮儀之兵,使者劍履入朝是諸侯常法,燕國難道是地處苦寒之地太久,染戎狄胡貉之俗,連中夏的禮數都忘了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明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新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新番並收藏戰國明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