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尚不知齊王宮內正在發生的事,這兩天裏,他一直在琢磨荀子給他的那句提示。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莊子的話。
“長得很直的樹木成了材,有用,所以總是先被伐取;甘井的水甜,人們爭先汲取,所以先幹枯。”
才能外現,而遭世俗之忌,最後反受其害,在這世道再常見不過了。莊子認為,想要不被“先伐”,不致“先竭”,那就要不成為直”,不成為甘井,也就是虛己、無為。
荀子引用這句話來提醒明月,意思再明白不過,近兩個月來,他的確太過高調了……
明月也猛然驚醒,自己太過沉迷這種做“先知”的感覺,熱衷於向諸子百家輸送後世知識,許多地方已經越了界,迴頭想想不由冷汗直冒,他畢竟隻是一個寄人籬下的質子,千萬別太不把自己當外人。
於是他便稱病在府邸內,不再沒事就往稷下學宮跑,反正初中物理那點知識也掏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得靠墨家自己去琢磨了……
然而樹欲寧而風不止,他不去學宮,卻偏偏有不少人慕名找上門來,都是九流十家的門生子弟,要麽是不服他的理論,想要與之辯論,蹭一蹭名氣;亦或是對“格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想要與他探討一番。
對於前者,明月一概閉門謝客,至於後者,也要視對方身份,才決定是否要見上一麵,稷下學宮的大咖明月基本都打過照麵,能讓他頂風接待的人還真不多。
但這一日,質子府舍人遞來的名帖,卻讓明月無從拒絕。
那人自稱許友,乃農家弟子,途徑臨淄,聽聞長安君之名,便前來拜謁……
……
來臨淄數月,明月也見慣了稷下士的做派,雖然這些人中沒有大富大貴者,但打扮起來卻不含糊,無不戴冠佩劍,儀表整潔,隻為了讓王侯見了他們不要皺起眉來,也就信奉苦行的一部分墨家弟子穿短襟褐衣,我行我素。
但今日來拜見他的這位農家弟子,卻格外特殊,但見他穿著粗麻短衣,腳下是齊楚農夫常見的草履,三十餘歲年紀,卻好似四十,已經有不少抬頭紋,手上也老繭縱橫,看得出來是真正下過地,揮舞過農具的。
甫一看,就是一個尋常老農,他這身打扮前來登門拜訪,差點被看門的魯句踐等人給轟出去了……
雖然此人打扮粗陋,但明月卻未怠慢,對農家這個學派,他也心存好奇。他聽說過一種說法,墨家是小手工業者的思想代表,楊朱學派代表小土地私有者的利益,而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則是下層農民的代言人。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不管稷下諸子的理論超出了世界多少年,又引領了後世多少年,他們能站在辯壇上高談闊論的基礎,依然是鐵工具普及開後急劇發展的農業。
但奇怪的是,在這個本該重農的時代,農家混得卻一直不怎麽好,從他們難以躋身於稷下學宮,就能看得出來……
請許友就坐後,明月便道:“我聽聞,農家祖述神農氏,繼承後稷事業,講究播百穀,勸耕桑,以足百姓衣食,今日見君一麵,才知道農家子弟果然是在身體力行啊……”
或許是常年與民同耕,許友笑容裏帶著幾分農夫的質樸:“我農家之首領稱之為野老,如今正耕於齊楚之間。野老言,想要勸人耕作,首先要自己帶頭耕作。鄉野農人,不相信嘴裏說出的話,隻認可地裏長出來的糧,吾等若不精通耕桑之藝,誰肯信服於農家?”
這種樸實無華的態度是明月很欣賞的,當即詢問起許友的來意來,許友也是直爽,直言道:“我途徑稷下時,聽人說起長安君講述的降雨自然說,深感震撼,這才冒昧前來拜訪,還望長安君賜教一二!”
瞧著許友雖然年紀大自己許多,卻不恥下問的態度,明月也不藏著掖著,便將早就在稷下說過無數遍的東西,又重複了一遍。
許友聽後十分激動,農家是以發展耕作為主要目的的學派,而“天時”是好收成的必備條件,春播、夏耕、秋收、冬藏,這一切都是由天體運行所顯現出的時間節律決定的,農家早在許多年前就宣揚,隻有把握“天時”,才可能把握住“農時”,具體來說,首先要通過觀測和研究,掌握四季更替的節律,了解風霜雨雪發生的規律,通過製定曆法等手段,做到“知時”……
農家是務實而唯物的,他們很明白,自己對於“知時”的渴望,是不可能依靠陰陽家、方士、巫祝的祈雨完成的,卻恰巧和明月提出的“降雨自然說”一拍即合了。
見長安君沒有敝帚自珍,許友也投桃報李,立刻獻上了農家對氣候降雨的一些心得總結。
明月接過簡牘一瞧,卻見上麵寫的是兩篇文章的節選,分別是《審時》和《十二紀》。
《審時》係統地論述了氣候與農業的關係,將農業氣象條件分成得時、先時和後時三類,能不能趕上雨水是得時的重中之重。而《十二紀》則總結了一年十二個月裏的常見氣候。
許友道:“過去吾等隻知何時可能降雨,卻不知為何會降雨,如今與長安君一番交談,這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他滿懷期待地說道:“若能將兩者結合,總結出降雨的規律來,百姓就可以知道何時有雨何時將晴,不必再受失時之苦了!”
想法倒是不錯,明月也琢磨開了,要不要再接再厲,做一套戰國版的《看雲識天氣》出來?
不過那工程量太浩大了,以他這點初中生的物理地理水平是絕對辦不到的,他需要一群對星象了如指掌的天文官協助,還需要像許友這樣有知識的野老幫忙才行……
或許日後正式開府就封,可以招攬一些專業人士,完成這個想法?
暫且將這個念頭按下,明月反過來問許友,這《審時》和《十二紀》是誰寫的?
許友言語裏透著幾分驕傲:“乃是先祖父所作,祖父乃楚人,諱行。”
明月來到齊國數月,已知道了不少九流十家的過往,就算再孤陋寡聞,也知道那許行正是農家的代表人物,不免換上了敬語:“原來是許子之後,失敬失敬……”
他聽人說,許行與孟子是同時代人,他將農家從鄉野帶入稷下學宮,發揚光大,成為九流十家之一,有弟子幾十人。
農家是諸子百家裏的異類,他們與墨者有點像,生活極為簡樸,穿著普通的粗布衣服,雖然倡導耕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寸土地,過著周遊列國的生活,也不像儒家一樣追求高官厚祿,隻希望得到千畝土地、數畝房宅,好定居下來,帶領當地百姓發展耕作。
五穀足,則百姓足,百姓足,則天下足,這是他們始終如一的理念……
有專業人士來幫自己的國家領地發展生產,本應是大王封君們拍手稱快的事情,然而農家卻一直苦於沒有立足之地,歸咎起原因,大概是兩點。
其一,他們的領袖許行,當年狠狠得罪了學閥孟軻,之後農家就遭到了齊魯儒家的排擠打壓……
原來,當年許行效仿神農言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甚至有兩兄弟名為陳相、陳辛者,本來是從儒家學習的,卻突然改換門庭去投靠了許行。陳相還反過來幫許行遊說孟子,希望孟子能認同農家的理念,在齊魯等國助農家一臂之力。
誰料,孟老先生的門戶之見和地域觀念極重,他嘴炮了得,不僅將農家的觀點逐一批駁了一遍,痛罵許行這個楚國人是”南蠻鳩舌之人“,能有什麽本事?跟著他學習,簡直是以夷變夏!
孟子也沒放過陳相,認為他背叛師道乃不義之舉,將陳相趕走,再也不見他。
於是農家試圖向齊魯發展的第一次嚐試,就這樣失敗了。
所以到頭來,農家也隻在泗上的小國滕國有一席之地,搞了一段時間不溫不火的生產。
許友迴憶道:“滕文公時,祖父帶著眾弟子在滕國開地,與當地百姓共同耕作,其樂融融,但滕國被桀宋滅亡後,吾等就隻能離開那裏了……”
那幾年的東方混亂不堪,宋國滅了滕國,隨後被齊所亡,齊國又遭到五國伐齊,差點衰亡,到處都是戰火紛飛,的確不是農家發展生產力的好時候。
等到戰爭消弭,許行也去世了,他的弟子陳辛做了農家的領袖“野老”。陳辛與農家眾人一合計,覺得現在齊國百廢待興,正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機,於是再度想通過上層門路進入齊國……
“野老帶著我,找到了時任齊太子傅的滕更。”
明月對那老儒再了解不過,頓時大笑起來:“汝等卻是找錯人了,那滕更的門戶之見地域之見,比起孟子而言,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莊子的話。
“長得很直的樹木成了材,有用,所以總是先被伐取;甘井的水甜,人們爭先汲取,所以先幹枯。”
才能外現,而遭世俗之忌,最後反受其害,在這世道再常見不過了。莊子認為,想要不被“先伐”,不致“先竭”,那就要不成為直”,不成為甘井,也就是虛己、無為。
荀子引用這句話來提醒明月,意思再明白不過,近兩個月來,他的確太過高調了……
明月也猛然驚醒,自己太過沉迷這種做“先知”的感覺,熱衷於向諸子百家輸送後世知識,許多地方已經越了界,迴頭想想不由冷汗直冒,他畢竟隻是一個寄人籬下的質子,千萬別太不把自己當外人。
於是他便稱病在府邸內,不再沒事就往稷下學宮跑,反正初中物理那點知識也掏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得靠墨家自己去琢磨了……
然而樹欲寧而風不止,他不去學宮,卻偏偏有不少人慕名找上門來,都是九流十家的門生子弟,要麽是不服他的理論,想要與之辯論,蹭一蹭名氣;亦或是對“格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想要與他探討一番。
對於前者,明月一概閉門謝客,至於後者,也要視對方身份,才決定是否要見上一麵,稷下學宮的大咖明月基本都打過照麵,能讓他頂風接待的人還真不多。
但這一日,質子府舍人遞來的名帖,卻讓明月無從拒絕。
那人自稱許友,乃農家弟子,途徑臨淄,聽聞長安君之名,便前來拜謁……
……
來臨淄數月,明月也見慣了稷下士的做派,雖然這些人中沒有大富大貴者,但打扮起來卻不含糊,無不戴冠佩劍,儀表整潔,隻為了讓王侯見了他們不要皺起眉來,也就信奉苦行的一部分墨家弟子穿短襟褐衣,我行我素。
但今日來拜見他的這位農家弟子,卻格外特殊,但見他穿著粗麻短衣,腳下是齊楚農夫常見的草履,三十餘歲年紀,卻好似四十,已經有不少抬頭紋,手上也老繭縱橫,看得出來是真正下過地,揮舞過農具的。
甫一看,就是一個尋常老農,他這身打扮前來登門拜訪,差點被看門的魯句踐等人給轟出去了……
雖然此人打扮粗陋,但明月卻未怠慢,對農家這個學派,他也心存好奇。他聽說過一種說法,墨家是小手工業者的思想代表,楊朱學派代表小土地私有者的利益,而以許行為代表的農家,則是下層農民的代言人。
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不管稷下諸子的理論超出了世界多少年,又引領了後世多少年,他們能站在辯壇上高談闊論的基礎,依然是鐵工具普及開後急劇發展的農業。
但奇怪的是,在這個本該重農的時代,農家混得卻一直不怎麽好,從他們難以躋身於稷下學宮,就能看得出來……
請許友就坐後,明月便道:“我聽聞,農家祖述神農氏,繼承後稷事業,講究播百穀,勸耕桑,以足百姓衣食,今日見君一麵,才知道農家子弟果然是在身體力行啊……”
或許是常年與民同耕,許友笑容裏帶著幾分農夫的質樸:“我農家之首領稱之為野老,如今正耕於齊楚之間。野老言,想要勸人耕作,首先要自己帶頭耕作。鄉野農人,不相信嘴裏說出的話,隻認可地裏長出來的糧,吾等若不精通耕桑之藝,誰肯信服於農家?”
這種樸實無華的態度是明月很欣賞的,當即詢問起許友的來意來,許友也是直爽,直言道:“我途徑稷下時,聽人說起長安君講述的降雨自然說,深感震撼,這才冒昧前來拜訪,還望長安君賜教一二!”
瞧著許友雖然年紀大自己許多,卻不恥下問的態度,明月也不藏著掖著,便將早就在稷下說過無數遍的東西,又重複了一遍。
許友聽後十分激動,農家是以發展耕作為主要目的的學派,而“天時”是好收成的必備條件,春播、夏耕、秋收、冬藏,這一切都是由天體運行所顯現出的時間節律決定的,農家早在許多年前就宣揚,隻有把握“天時”,才可能把握住“農時”,具體來說,首先要通過觀測和研究,掌握四季更替的節律,了解風霜雨雪發生的規律,通過製定曆法等手段,做到“知時”……
農家是務實而唯物的,他們很明白,自己對於“知時”的渴望,是不可能依靠陰陽家、方士、巫祝的祈雨完成的,卻恰巧和明月提出的“降雨自然說”一拍即合了。
見長安君沒有敝帚自珍,許友也投桃報李,立刻獻上了農家對氣候降雨的一些心得總結。
明月接過簡牘一瞧,卻見上麵寫的是兩篇文章的節選,分別是《審時》和《十二紀》。
《審時》係統地論述了氣候與農業的關係,將農業氣象條件分成得時、先時和後時三類,能不能趕上雨水是得時的重中之重。而《十二紀》則總結了一年十二個月裏的常見氣候。
許友道:“過去吾等隻知何時可能降雨,卻不知為何會降雨,如今與長安君一番交談,這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他滿懷期待地說道:“若能將兩者結合,總結出降雨的規律來,百姓就可以知道何時有雨何時將晴,不必再受失時之苦了!”
想法倒是不錯,明月也琢磨開了,要不要再接再厲,做一套戰國版的《看雲識天氣》出來?
不過那工程量太浩大了,以他這點初中生的物理地理水平是絕對辦不到的,他需要一群對星象了如指掌的天文官協助,還需要像許友這樣有知識的野老幫忙才行……
或許日後正式開府就封,可以招攬一些專業人士,完成這個想法?
暫且將這個念頭按下,明月反過來問許友,這《審時》和《十二紀》是誰寫的?
許友言語裏透著幾分驕傲:“乃是先祖父所作,祖父乃楚人,諱行。”
明月來到齊國數月,已知道了不少九流十家的過往,就算再孤陋寡聞,也知道那許行正是農家的代表人物,不免換上了敬語:“原來是許子之後,失敬失敬……”
他聽人說,許行與孟子是同時代人,他將農家從鄉野帶入稷下學宮,發揚光大,成為九流十家之一,有弟子幾十人。
農家是諸子百家裏的異類,他們與墨者有點像,生活極為簡樸,穿著普通的粗布衣服,雖然倡導耕桑,卻沒有屬於自己的一寸土地,過著周遊列國的生活,也不像儒家一樣追求高官厚祿,隻希望得到千畝土地、數畝房宅,好定居下來,帶領當地百姓發展耕作。
五穀足,則百姓足,百姓足,則天下足,這是他們始終如一的理念……
有專業人士來幫自己的國家領地發展生產,本應是大王封君們拍手稱快的事情,然而農家卻一直苦於沒有立足之地,歸咎起原因,大概是兩點。
其一,他們的領袖許行,當年狠狠得罪了學閥孟軻,之後農家就遭到了齊魯儒家的排擠打壓……
原來,當年許行效仿神農言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甚至有兩兄弟名為陳相、陳辛者,本來是從儒家學習的,卻突然改換門庭去投靠了許行。陳相還反過來幫許行遊說孟子,希望孟子能認同農家的理念,在齊魯等國助農家一臂之力。
誰料,孟老先生的門戶之見和地域觀念極重,他嘴炮了得,不僅將農家的觀點逐一批駁了一遍,痛罵許行這個楚國人是”南蠻鳩舌之人“,能有什麽本事?跟著他學習,簡直是以夷變夏!
孟子也沒放過陳相,認為他背叛師道乃不義之舉,將陳相趕走,再也不見他。
於是農家試圖向齊魯發展的第一次嚐試,就這樣失敗了。
所以到頭來,農家也隻在泗上的小國滕國有一席之地,搞了一段時間不溫不火的生產。
許友迴憶道:“滕文公時,祖父帶著眾弟子在滕國開地,與當地百姓共同耕作,其樂融融,但滕國被桀宋滅亡後,吾等就隻能離開那裏了……”
那幾年的東方混亂不堪,宋國滅了滕國,隨後被齊所亡,齊國又遭到五國伐齊,差點衰亡,到處都是戰火紛飛,的確不是農家發展生產力的好時候。
等到戰爭消弭,許行也去世了,他的弟子陳辛做了農家的領袖“野老”。陳辛與農家眾人一合計,覺得現在齊國百廢待興,正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機,於是再度想通過上層門路進入齊國……
“野老帶著我,找到了時任齊太子傅的滕更。”
明月對那老儒再了解不過,頓時大笑起來:“汝等卻是找錯人了,那滕更的門戶之見地域之見,比起孟子而言,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