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慶忌便將九鼎以及周天子姬匄,遷往鹹陽。


    跟著姬匄一起走的,還有不少的周王室大臣。


    由於慶忌是任憑去留,所以部分周王室的公卿大夫,都已經紛紛出逃。


    至於周王室治下的封國、城邑,則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成了吳國的一部分。


    存在了五百多年的周王室,在真正意義上,名存實亡了。


    慶忌雖然沒有剝奪姬匄的天子名號,但是遷到鹹陽居住的姬匄,寄人籬下,勢必成一個毫無權力的傀儡……


    此時,慶忌正在洛邑的宮殿中,接見趙鞅派來的使者竇輦。


    “敝臣恭喜吳王,賀喜吳王!”


    竇輦一臉阿諛奉承的神色,笑著向慶忌行禮道:“吳王據九鼎,掌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諸侯莫敢不從也!”


    “此帝王之業,可使吳王遠超齊恆晉文,比肩成湯周武!”


    聽到這話,慶忌隻是澹澹的一笑,道:“竇子,寡人現在,何敢跟成湯周武相提並論?”


    “九鼎和天子,隻是被寡人遷到鹹陽保護起來。”


    “寡人可不敢妄自尊大,成為跟成湯周武一般的聖王。”


    竇輦低著頭道:“吳王過謙了。”


    “竇子,汝此番覲見寡人,所為何事?”


    這個時候,隨著新鄭城的淪陷,韓趙兩國聯軍一路攻城略地,占領了鄭國的所有城邑。


    伍子胥也已經率領吳軍搗破安邑城,魏國君臣不得不倉皇出逃,暫時不知去向。


    對於竇輦的來意,慶忌還是能猜到的。


    可想而知,趙鞅並不敢跟吳國開戰,所以打算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這一次的戰事。


    “吳王,實不相瞞,敝臣受命於國君,特來請吳王止戈罷戰。”


    竇輦緩聲道:“韓趙魏三晉,同氣連枝,想必吳王你應該知曉。”


    “三晉不一定等同於昔日的霸主晉國,但是在國力上,已經超過晉國。”


    “吳國,固然是天下第一大國、強國,與三晉為敵,實為不智。”


    “更何況,這一次吳王奪取周室之地,又遷走九鼎與天子,恐怕會惹得天怒人怨,千夫所指。”


    “諸如魯、衛、燕等國,隻怕都將有意發兵攻吳。”


    “如此,吳能敵否?”


    聞言,慶忌澹澹的笑道:“竇子,聽你這話的意思,是在威脅寡人?”


    “敝臣不敢。”


    竇輦連忙搖搖頭道:“敝臣隻是想讓吳王三思。”


    “吳國淪為眾失之的,恐不堪久戰。”


    “若吳王你能承認鄭國覆滅之事實,允許鄭地為韓、趙、魏三國瓜分,並使吳軍撤出魏境。則三晉日後必當對吳王馬首是瞻,列國伐吳之事,將不會發生。”


    “天下相安無事,豈不美哉?”


    慶忌冷冷的掃了一眼竇輦,道:“竇輦,寡人吃到肚子裏的食物,你還想寡人吐出去?”


    “爾等三晉之軍,必須撤出鄭地,且承認吳國所占領之城邑土地事實。如若不然,寡人當發大兵,以攻三晉!”


    竇輦咬了咬牙,道:“吳王便不懼魚死網破乎?”


    “魚死,網不一定破。”


    慶忌眯著眼睛道:“諸侯聯軍伐吳,不止一次,哪一次占到了便宜?”


    “爾等若敢來,寡人定教爾等有來無迴!”


    “……”


    竇輦沉默了。


    他沒想到,慶忌的態度這般堅決。


    沒得談嗎?


    ……


    竇輦離開後,慶忌適才想休息一下,便聽見宿衛來報,說是國尉孫武求見。


    “大王,你當真想跟三晉聯軍一戰,甚至是諸侯聯軍一戰?”


    孫武問了一句。


    “有何不妥?”


    “不妥。”


    孫武搖搖頭道:“以往每一次與諸侯聯軍一戰,我吳國都將國庫虧空,幾乎家家縞素。何其之慘烈?”


    “既然大王無法鯨吞諸侯,何不一一蠶食?”


    聞言,慶忌沉默了一下,旋即搖搖頭道:“若一一蠶食諸侯。長卿,你與寡人的有生之年,怕是無法見到大吳一統天下的一日了。”


    “大王,事不可為,何必強求?”


    孫武喟然長歎道:“臣有一策,或可使我吳國此番化險為夷。”


    “你是讓寡人承認鄭地被韓趙魏三國瓜分的事實,並使大軍撤出魏境?”


    “不盡然。”


    孫武緩聲道:“大王,河西之地,必須歸於吳國。”


    “鄭國已經覆滅,即便大王扶持一個鄭國的新君,恐怕也無法在中原立足,最終被他國所吞並。”


    “是故,大王不必大費周章。”


    息事寧人嗎?


    這一次,吳國奪取了河西之地,外加周王室的地盤,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了。


    慶忌不介意大軍撤出安邑,歸還魏國一些城邑土地。


    但,絕不能這麽“潦草”!


    都還沒有交戰,慶忌就主動歸還了魏國的領土,還說得過去嗎?


    “長卿,這對我吳國有何好處?僅僅是不可動輒大戰?”


    “不止如此。”


    孫武意味深長的道:“大王,趁此機會,我吳國可分化三晉,使諸侯事吳也。”


    “具體如何?”


    慶忌有些疑惑。


    “大王可暫時按兵不動,先一步派使者跟魏君訂立國書。使魏國承認吳國占據河西之地的事實,並皮氏、焦、汾陽等十六座城邑,歸還魏國,但是遷走其民。”


    “再者,大王可使魏國派其儲君入質於吳,讓魏君趕走國內的趙國大臣,疏遠趙國。”


    孫武笑吟吟的道:“隻占有其地而無其民,用處不大。”


    “大王可使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當派一名德高望重,能力過人的大臣任魏相,之後再想辦法拉攏韓國,使諸侯事吳。”


    “善。”


    連橫之策嗎?


    這讓慶忌很是讚同。


    畢竟,這種連橫之策,還是慶忌首創的。


    但是孫武現在能活學活用,舉一反三,著實不簡單。


    “長卿,你認為誰出任魏相,更為合適?”


    “文種、範蠡、伯噽、陽虎皆可,臣也可出任。”


    孫武舉薦的,都是狡猾如狐的人。


    慶忌也相信,他們的確能擔此大任。


    “若能使諸侯事吳,寡人何不‘大方’一次?”


    慶忌笑了笑,說道:“長卿,就由你去麵見魏君,遊說他事吳,任文種為魏相,並交割河西之地。”


    “諾!”


    孫武的存在,不亞於一顆“核彈”,列國都不敢輕舉妄動。


    魏人,更是不敢對孫武不利!


    有孫武出馬,這個事情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吳霸春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惘的小羊羔並收藏重生之吳霸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