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出吳人與戎人的不同?”
慶忌又問了一句。
伍子胥迴答道:“吳人與戎人之間,語言、口音、麵容、發型,甚至是生活習慣都有所不同。”
“還有呢?”
伍子胥想了一下,便道:“身材不同。吳人或高挑,或精壯,身材勻直,而戎人體格厚實,雙肩較為平闊等等。”
“還有呢?”
“這……”
伍子胥有些想不出來。
就在這時,一直跟在身邊默不作聲的田穰苴上前,試探性的道:“服飾不同。大王,戎人穿著,皆為胡服,而我吳人是深衣。”
“胡服衣身緊窄,而深衣則較為寬鬆。”
田穰苴早就發現騎兵穿著寬鬆的深衣,又沒有長褲的情況下,實在不便於騎射。
隻是,他不便於跟慶忌直說,要不然指不定會鬧出什麽幺蛾子。
慶忌聞言,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田穰苴於是硬著頭皮進言道:“大王,臣以為胡服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胡服一般多為貼身短衣,配有長褲和革靴,衣身緊窄。”
“窄袖短衣便於射箭,合襠長褲便於騎馬。”
“若能將胡服用在騎兵身上,勢必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身體限製,不然我吳國的騎兵,挽弓騎馬都存在一定局限,束手束腳的,恐怕不便於施展身手。”
一聽這話,還不等慶忌說話,站在一邊的伍子胥就皺起了眉頭,黑著臉道:“田子,你想讓大王在軍中易服?”
“且不說別的,這恐怕會招致軍中將士的不滿,甚至是公卿大夫,朝野上下一片沸騰!”
“我華夏衣裳,豈可易服於胡?”
“……”
田穰苴沉默了,退讓了。
慶忌則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田穰苴,緩聲道:“田穰苴,你說的沒錯。胡服的褲子緊窄,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的確便於騎射之用。”
“大王……”
眾將都有些詫異。
按照慶忌的說法,他已經讚同了田穰苴想在軍中改用胡服進行騎射的事情?
慶忌沒有多說,而是笑了笑,自顧自的離開了校場。
……
翌日,天蒙蒙亮。
慶忌就在西施的寢宮中,醒了過來。
今天是進行大朝會的日子,不過,還遠遠不到時間。
慶忌是一個善於“摸魚”的君王,不會事必躬親,也足夠體恤自己的臣子,所以吳國的朝會時間一般不會太早。
尋常時候,三天一次小朝會,五天一次大朝會。
小朝會是慶忌跟三公九卿級別的大臣之間的論政,慶忌會從中聽取一些諫言。
大朝會則是吳國朝中,凡官秩六百石及以上的大臣,都必須要參加的朝會,例行公事。
不論是大朝會也好,小朝會也罷,若無特殊情況,都會準時在己時召開。
明清時期的皇帝,朝會時間一般都是卯時,相當於現代的五點到七點之間。
大臣們黑燈瞎火的,梳洗一番,吃了些口糧,就要去上朝。
據說死在上朝途中的大臣還不少。
怎麽死的?
掉到禦河中淹死的。
因為燈光太過微弱,人又還沒有睡醒,失足落水而死,也似乎不足為奇。
己時的話,臨近中午,大概是現代的九點到十一點。
幾乎是日上三竿了。
所以,慶忌能允許大臣們吃了早餐,再來跟自己談論政務,然後臨朝聽政。
在這個方麵,慶忌可謂是十分仁德,體恤臣下的君主了。
當然,如果有緊急事件,慶忌可能會不定時的召開大小朝會。
輾轉反側了幾乎一宿的慶忌,早早地起床,不忍心吵醒身邊的西施,給她蓋上被子後,就來到了寢宮外邊。
“膠滑。”
“臣在。”
“前段時間義渠謨送給寡人的胡服,還在嗎?”
“在。”
“給寡人找來。另外,再找戎狄穿戴的帽、帶、靴子、褲子,一並拿到這裏。”
“這……”
膠滑頗為遲疑的問道:“大王要這些胡服胡帽做甚?”
慶忌澹澹的瞥了一眼膠滑。
膠滑不由得低下了頭,道:“臣這就去找。”
要找來這些胡人穿戴的東西,其實並不難。
宮中可能沒有,但是生活在鹹陽的戎狄不少,從他們家裏找出一些衣物買了,就能送到慶忌的麵前。
過了許久,膠滑終於抱著一團衣物、靴子等東西,匆匆來到寢宮外邊侯著。
“大王,臣妾伺候你更衣。”
悠然轉醒,已經梳洗過一遍的西施,還要為慶忌換上一襲冕服,讓他去上朝。
然而,隻是穿著一襲睡衣的慶忌搖搖頭,指著放在一邊的胡服道:“今日,寡人上朝不穿冕服,穿胡服。”
“這……”
西施不由得瞪著美眸,瞠目結舌,微張的小嘴,仿佛能塞得下一顆雞蛋。
“大王,這如何使得?即便大王不喜穿戴冕服,也不可著胡服,在朝堂上穿胡服,豈不是有失體統嗎?”
聞言,慶忌微微一笑道:“夷光,寡人要做的事情,便是體統。所謂的體統,寡人何不能一言以蔽之?”
“唔。大王執意要如此,臣妾豈敢忤逆?”
見到慶忌非要穿著胡服上朝,西施隻能聽之任之了。
不過,這胡服穿戴起來,雖不比冕服繁瑣,對於還未穿過胡服的西施而言,要幫慶忌穿上,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胡服短衣齊膝,西施琢磨了一下,便為慶忌換上了胡服。
然後,她拿著手中的皮帶,眨巴眨巴著大眼睛,好奇的詢問道:“大王,這可是腰帶嗎?”
“是腰帶。”
慶忌點了點頭道:“這腰帶,是戎狄特有的蹀帶。”
“寡人聽說,因為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居無常所,平時生活所需物品,都要隨身攜帶,帳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在馬上。”
“而一些小型器物如刀、劍、手巾、磨刀石等物,則隻能佩在各人身邊,這種綴以小環,掛於雜物的皮帶,就被稱之為蹀帶。”
“西域將裝有帶扣的胡帶稱之為‘師比’,譯成我華夏的雅言,也作‘犀比“或“胥毗’。”
慶忌口中的“蹀帶”,是北方遊牧民族特有的腰帶,以皮革製成。
它與一般皮帶的不同之處是在皮帶上裝有幾個金屬製成的飾牌,每個飾牌下連著一個小型鉸鏈,鉸鏈下套一個金屬小環。
小環的用處還真不小。
“大王懂得可真多。”
慶忌又問了一句。
伍子胥迴答道:“吳人與戎人之間,語言、口音、麵容、發型,甚至是生活習慣都有所不同。”
“還有呢?”
伍子胥想了一下,便道:“身材不同。吳人或高挑,或精壯,身材勻直,而戎人體格厚實,雙肩較為平闊等等。”
“還有呢?”
“這……”
伍子胥有些想不出來。
就在這時,一直跟在身邊默不作聲的田穰苴上前,試探性的道:“服飾不同。大王,戎人穿著,皆為胡服,而我吳人是深衣。”
“胡服衣身緊窄,而深衣則較為寬鬆。”
田穰苴早就發現騎兵穿著寬鬆的深衣,又沒有長褲的情況下,實在不便於騎射。
隻是,他不便於跟慶忌直說,要不然指不定會鬧出什麽幺蛾子。
慶忌聞言,隻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
田穰苴於是硬著頭皮進言道:“大王,臣以為胡服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胡服一般多為貼身短衣,配有長褲和革靴,衣身緊窄。”
“窄袖短衣便於射箭,合襠長褲便於騎馬。”
“若能將胡服用在騎兵身上,勢必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身體限製,不然我吳國的騎兵,挽弓騎馬都存在一定局限,束手束腳的,恐怕不便於施展身手。”
一聽這話,還不等慶忌說話,站在一邊的伍子胥就皺起了眉頭,黑著臉道:“田子,你想讓大王在軍中易服?”
“且不說別的,這恐怕會招致軍中將士的不滿,甚至是公卿大夫,朝野上下一片沸騰!”
“我華夏衣裳,豈可易服於胡?”
“……”
田穰苴沉默了,退讓了。
慶忌則是深深地看了一眼田穰苴,緩聲道:“田穰苴,你說的沒錯。胡服的褲子緊窄,腰束郭洛帶,用帶鉤,的確便於騎射之用。”
“大王……”
眾將都有些詫異。
按照慶忌的說法,他已經讚同了田穰苴想在軍中改用胡服進行騎射的事情?
慶忌沒有多說,而是笑了笑,自顧自的離開了校場。
……
翌日,天蒙蒙亮。
慶忌就在西施的寢宮中,醒了過來。
今天是進行大朝會的日子,不過,還遠遠不到時間。
慶忌是一個善於“摸魚”的君王,不會事必躬親,也足夠體恤自己的臣子,所以吳國的朝會時間一般不會太早。
尋常時候,三天一次小朝會,五天一次大朝會。
小朝會是慶忌跟三公九卿級別的大臣之間的論政,慶忌會從中聽取一些諫言。
大朝會則是吳國朝中,凡官秩六百石及以上的大臣,都必須要參加的朝會,例行公事。
不論是大朝會也好,小朝會也罷,若無特殊情況,都會準時在己時召開。
明清時期的皇帝,朝會時間一般都是卯時,相當於現代的五點到七點之間。
大臣們黑燈瞎火的,梳洗一番,吃了些口糧,就要去上朝。
據說死在上朝途中的大臣還不少。
怎麽死的?
掉到禦河中淹死的。
因為燈光太過微弱,人又還沒有睡醒,失足落水而死,也似乎不足為奇。
己時的話,臨近中午,大概是現代的九點到十一點。
幾乎是日上三竿了。
所以,慶忌能允許大臣們吃了早餐,再來跟自己談論政務,然後臨朝聽政。
在這個方麵,慶忌可謂是十分仁德,體恤臣下的君主了。
當然,如果有緊急事件,慶忌可能會不定時的召開大小朝會。
輾轉反側了幾乎一宿的慶忌,早早地起床,不忍心吵醒身邊的西施,給她蓋上被子後,就來到了寢宮外邊。
“膠滑。”
“臣在。”
“前段時間義渠謨送給寡人的胡服,還在嗎?”
“在。”
“給寡人找來。另外,再找戎狄穿戴的帽、帶、靴子、褲子,一並拿到這裏。”
“這……”
膠滑頗為遲疑的問道:“大王要這些胡服胡帽做甚?”
慶忌澹澹的瞥了一眼膠滑。
膠滑不由得低下了頭,道:“臣這就去找。”
要找來這些胡人穿戴的東西,其實並不難。
宮中可能沒有,但是生活在鹹陽的戎狄不少,從他們家裏找出一些衣物買了,就能送到慶忌的麵前。
過了許久,膠滑終於抱著一團衣物、靴子等東西,匆匆來到寢宮外邊侯著。
“大王,臣妾伺候你更衣。”
悠然轉醒,已經梳洗過一遍的西施,還要為慶忌換上一襲冕服,讓他去上朝。
然而,隻是穿著一襲睡衣的慶忌搖搖頭,指著放在一邊的胡服道:“今日,寡人上朝不穿冕服,穿胡服。”
“這……”
西施不由得瞪著美眸,瞠目結舌,微張的小嘴,仿佛能塞得下一顆雞蛋。
“大王,這如何使得?即便大王不喜穿戴冕服,也不可著胡服,在朝堂上穿胡服,豈不是有失體統嗎?”
聞言,慶忌微微一笑道:“夷光,寡人要做的事情,便是體統。所謂的體統,寡人何不能一言以蔽之?”
“唔。大王執意要如此,臣妾豈敢忤逆?”
見到慶忌非要穿著胡服上朝,西施隻能聽之任之了。
不過,這胡服穿戴起來,雖不比冕服繁瑣,對於還未穿過胡服的西施而言,要幫慶忌穿上,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胡服短衣齊膝,西施琢磨了一下,便為慶忌換上了胡服。
然後,她拿著手中的皮帶,眨巴眨巴著大眼睛,好奇的詢問道:“大王,這可是腰帶嗎?”
“是腰帶。”
慶忌點了點頭道:“這腰帶,是戎狄特有的蹀帶。”
“寡人聽說,因為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居無常所,平時生活所需物品,都要隨身攜帶,帳具、炊具等大型器物多拴在馬上。”
“而一些小型器物如刀、劍、手巾、磨刀石等物,則隻能佩在各人身邊,這種綴以小環,掛於雜物的皮帶,就被稱之為蹀帶。”
“西域將裝有帶扣的胡帶稱之為‘師比’,譯成我華夏的雅言,也作‘犀比“或“胥毗’。”
慶忌口中的“蹀帶”,是北方遊牧民族特有的腰帶,以皮革製成。
它與一般皮帶的不同之處是在皮帶上裝有幾個金屬製成的飾牌,每個飾牌下連著一個小型鉸鏈,鉸鏈下套一個金屬小環。
小環的用處還真不小。
“大王懂得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