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職、名望、兵馬、封地等等,公子勝已經是應有盡有,還怕日後沒有力量造反嗎?
知道所有內情後,伍子胥不禁蹙眉道:“大王,將六邑、潛邑這兩座城池拱手相讓,於我吳國而言,無傷大雅,隻是日後要進攻楚國,恐怕會困難一些。”
“再者,倘若楚人得寸進尺,發大兵以攻我吳國,如之奈何?”
聞言,慶忌還沒有說話,在一邊的禦史大夫孫武便捋須一笑,道:“子胥多慮也。且不說楚國疲敝,難以大戰,這六、潛兩座城邑,已經是我吳國之底線,若楚人再伐之,恐不得寸功也。”
伍子胥點了點頭,但,依舊有些遲疑的道:“大王,若熊勝日後有異心,為己之利,而不遵大王之私令。如之奈何?”
慶忌沒有直接迴答伍子胥,而是淡淡的問道:“子胥,依你之見,公子勝為人如何?”
“公子勝,是臣看著長大的。此人豪邁,隻是見小利而忘義,做大事而不顧一切,膽大包天!”
“知熊勝者,莫過於卿也。”
慶忌輕笑一聲道:“這樣的人,若是位高權重,對於楚國何嚐不是一種隱患?”
聞言,伍子胥這才完全明白慶忌的心思!
伍子胥十分了解公子勝。
熊勝自幼膽大,雖不是腦後生反骨的那一種,卻也相差無幾。
早年伍子胥想對公子勝循循善誘,好生教導,但一直未有閑暇時間去做。
所以,公子勝也繼承了其父太子建的惡劣性格!
大丈夫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如果一直被埋沒,做個衣食無憂的貴族,公子勝可能毫無野心,即便有心也是無力。
然而,眼下為楚國立下這種潑天之功,對楚王本就有異心的公子勝,焉能不滋生出野心?
這恰恰是慶忌所期望看見的!
曆史上的公子勝,僅僅是一個巢邑大夫,帶著數千兵馬就敢造反!
這樣的人,膽子何其之大?
給他一萬兵馬,說不定就敢直接攻打郢都!
……
慶忌的第二次出巡,浩浩蕩蕩,在離開居巢後,又一路南下,巡視鍾離、群舒,再一路向東,穿過茫茫大山,慰問當地的官吏,以及上百個百越部族。
若不是吳國的官道基本上已經竣工,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恐怕要跋山涉水的出巡隊伍,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走完這迢迢幾千裏的路程。
話雖如此,當慶忌抵達姑蔑城,也就是原來的姑蔑國的時候,已經是吳王慶忌九年,即公元前505年的二月,將近四個月的漫長時間,可想而知吳國現在的疆域多麽幅員遼闊。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慶忌有時候在一個地方逗留太久的緣故。
在姑蔑城的街道上,此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吳王慶忌的儀仗隊在前邊開道,浩浩蕩蕩的隊伍綿延不絕,排場盛大。
常年生活於窮山惡水之間的姑蔑人,也禁不住翹首以盼,想一睹吳王的風采!
大概在四年前,姑蔑國已經被吳國所滅,姑蔑人成了亡國奴。
但是,在原來的會稽郡郡守文種、孔丘的治理下,姑蔑人這才漸漸的忘卻掉亡國之恨。
隻是這才幾年的時間,也不可能使姑蔑人真的忘記故國。
不過可想而知的,相較於過去的生活,在吳國治下,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
所以,對於吳國,當地人的心裏是五味雜陳的。
“咻咻咻!”
忽然一陣亂箭襲來,在隊伍中猝不及防的宿衛,紛紛中箭,慘叫一聲就一頭栽倒在了血泊之中。
“刺客!”
“有刺客!護駕!”
“保護大王!”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嚇到了隊伍中的人。
出巡隊伍中的披堅執銳的甲士,連忙手舉盾牌,將慶忌所在的六禦馬車團團圍住。
隻見人群的兩側,忽然衝出來幾十個手持劍斧的漢子,悍不畏死的朝著六禦馬車殺過去!
這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幹出這等刺王殺駕之事?
四周的黎庶嚇得肝膽俱裂,紛紛作鳥獸散。
“保護大王!”
“上!”
作為郎中令的黑夫連忙站在六禦馬車下,指揮附近的宿衛過來結陣。
“噗嗤!”
“唰!”
“啊!”
那幾十個刺客身手矯健,戰力不俗,哪怕是跟常年征戰於沙場的宿衛一對一的單挑,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這個時候,慶忌也已經走出六禦馬車,環視一周,隻見吳軍的宿衛正在跟一眾刺客廝殺正酣,喋血大街。
“父王小心!”
站在慶忌邊上的公子熙忽然疾唿一聲,隻見在不遠處不遠處的高樓之上。
一名紮著馬尾,膀大腰圓的漢子,赤著上身,竟然掄動著手裏的大銅球的鎖鏈,朝著六禦馬車這邊砸過來!
好大的氣力!
那漢子似乎是天生神力,上千斤重的大銅球硬是揮舞得動!
見狀的慶忌,也是連忙跟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起跳下馬車。
“轟隆隆!”
蓄力之後甩出的大銅球,威力巨大,竟然一擊就將原本堅固的馬車砸了個粉碎,深深地凹陷下去!
若非慶忌反應夠快,還坐在六禦馬車裏的話,恐怕早已經被砸成了肉餅!
“給寡人留兩個活口。”
“諾!”
慶忌表麵上仍舊是雲淡風輕的神色,但,心中已經是動了真火!
這大庭廣眾之下,竟然當街刺王殺駕?
簡直是離譜!
所以,慶忌想知道是誰指使這些刺客,公然對自己行刺的。
不多時,那幾十個刺客就被斬殺殆盡,隻留下兩個刺客。
但,那兩個刺客也是硬氣,在被生擒的時候,還找著機會服毒自盡了!
“報——”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次刺王殺駕事件,已經塵埃落定的時候,一輛兵車疾馳過來。
立於兵車之上的士卒匆匆忙忙的道:“大王!不好了!”
“城南忽然出現大批人馬,疑似南蠻,規模甚大,應不下於萬人!”
一聽這話,在場的人無不勃然變色。
突如其來的刺殺,再加上南蠻大軍壓境,這兩件事豈能沒有關聯?
絕非巧合!
這時,站在慶忌身邊的禦史大夫孫武沉吟道:“大王,這一連串之事,莫非皆是逆賊夫差為之……”
>
知道所有內情後,伍子胥不禁蹙眉道:“大王,將六邑、潛邑這兩座城池拱手相讓,於我吳國而言,無傷大雅,隻是日後要進攻楚國,恐怕會困難一些。”
“再者,倘若楚人得寸進尺,發大兵以攻我吳國,如之奈何?”
聞言,慶忌還沒有說話,在一邊的禦史大夫孫武便捋須一笑,道:“子胥多慮也。且不說楚國疲敝,難以大戰,這六、潛兩座城邑,已經是我吳國之底線,若楚人再伐之,恐不得寸功也。”
伍子胥點了點頭,但,依舊有些遲疑的道:“大王,若熊勝日後有異心,為己之利,而不遵大王之私令。如之奈何?”
慶忌沒有直接迴答伍子胥,而是淡淡的問道:“子胥,依你之見,公子勝為人如何?”
“公子勝,是臣看著長大的。此人豪邁,隻是見小利而忘義,做大事而不顧一切,膽大包天!”
“知熊勝者,莫過於卿也。”
慶忌輕笑一聲道:“這樣的人,若是位高權重,對於楚國何嚐不是一種隱患?”
聞言,伍子胥這才完全明白慶忌的心思!
伍子胥十分了解公子勝。
熊勝自幼膽大,雖不是腦後生反骨的那一種,卻也相差無幾。
早年伍子胥想對公子勝循循善誘,好生教導,但一直未有閑暇時間去做。
所以,公子勝也繼承了其父太子建的惡劣性格!
大丈夫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如果一直被埋沒,做個衣食無憂的貴族,公子勝可能毫無野心,即便有心也是無力。
然而,眼下為楚國立下這種潑天之功,對楚王本就有異心的公子勝,焉能不滋生出野心?
這恰恰是慶忌所期望看見的!
曆史上的公子勝,僅僅是一個巢邑大夫,帶著數千兵馬就敢造反!
這樣的人,膽子何其之大?
給他一萬兵馬,說不定就敢直接攻打郢都!
……
慶忌的第二次出巡,浩浩蕩蕩,在離開居巢後,又一路南下,巡視鍾離、群舒,再一路向東,穿過茫茫大山,慰問當地的官吏,以及上百個百越部族。
若不是吳國的官道基本上已經竣工,四通八達,交通便利,恐怕要跋山涉水的出巡隊伍,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才能走完這迢迢幾千裏的路程。
話雖如此,當慶忌抵達姑蔑城,也就是原來的姑蔑國的時候,已經是吳王慶忌九年,即公元前505年的二月,將近四個月的漫長時間,可想而知吳國現在的疆域多麽幅員遼闊。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慶忌有時候在一個地方逗留太久的緣故。
在姑蔑城的街道上,此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吳王慶忌的儀仗隊在前邊開道,浩浩蕩蕩的隊伍綿延不絕,排場盛大。
常年生活於窮山惡水之間的姑蔑人,也禁不住翹首以盼,想一睹吳王的風采!
大概在四年前,姑蔑國已經被吳國所滅,姑蔑人成了亡國奴。
但是,在原來的會稽郡郡守文種、孔丘的治理下,姑蔑人這才漸漸的忘卻掉亡國之恨。
隻是這才幾年的時間,也不可能使姑蔑人真的忘記故國。
不過可想而知的,相較於過去的生活,在吳國治下,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
所以,對於吳國,當地人的心裏是五味雜陳的。
“咻咻咻!”
忽然一陣亂箭襲來,在隊伍中猝不及防的宿衛,紛紛中箭,慘叫一聲就一頭栽倒在了血泊之中。
“刺客!”
“有刺客!護駕!”
“保護大王!”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著實嚇到了隊伍中的人。
出巡隊伍中的披堅執銳的甲士,連忙手舉盾牌,將慶忌所在的六禦馬車團團圍住。
隻見人群的兩側,忽然衝出來幾十個手持劍斧的漢子,悍不畏死的朝著六禦馬車殺過去!
這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敢幹出這等刺王殺駕之事?
四周的黎庶嚇得肝膽俱裂,紛紛作鳥獸散。
“保護大王!”
“上!”
作為郎中令的黑夫連忙站在六禦馬車下,指揮附近的宿衛過來結陣。
“噗嗤!”
“唰!”
“啊!”
那幾十個刺客身手矯健,戰力不俗,哪怕是跟常年征戰於沙場的宿衛一對一的單挑,也是絲毫不落下風。
這個時候,慶忌也已經走出六禦馬車,環視一周,隻見吳軍的宿衛正在跟一眾刺客廝殺正酣,喋血大街。
“父王小心!”
站在慶忌邊上的公子熙忽然疾唿一聲,隻見在不遠處不遠處的高樓之上。
一名紮著馬尾,膀大腰圓的漢子,赤著上身,竟然掄動著手裏的大銅球的鎖鏈,朝著六禦馬車這邊砸過來!
好大的氣力!
那漢子似乎是天生神力,上千斤重的大銅球硬是揮舞得動!
見狀的慶忌,也是連忙跟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起跳下馬車。
“轟隆隆!”
蓄力之後甩出的大銅球,威力巨大,竟然一擊就將原本堅固的馬車砸了個粉碎,深深地凹陷下去!
若非慶忌反應夠快,還坐在六禦馬車裏的話,恐怕早已經被砸成了肉餅!
“給寡人留兩個活口。”
“諾!”
慶忌表麵上仍舊是雲淡風輕的神色,但,心中已經是動了真火!
這大庭廣眾之下,竟然當街刺王殺駕?
簡直是離譜!
所以,慶忌想知道是誰指使這些刺客,公然對自己行刺的。
不多時,那幾十個刺客就被斬殺殆盡,隻留下兩個刺客。
但,那兩個刺客也是硬氣,在被生擒的時候,還找著機會服毒自盡了!
“報——”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這次刺王殺駕事件,已經塵埃落定的時候,一輛兵車疾馳過來。
立於兵車之上的士卒匆匆忙忙的道:“大王!不好了!”
“城南忽然出現大批人馬,疑似南蠻,規模甚大,應不下於萬人!”
一聽這話,在場的人無不勃然變色。
突如其來的刺殺,再加上南蠻大軍壓境,這兩件事豈能沒有關聯?
絕非巧合!
這時,站在慶忌身邊的禦史大夫孫武沉吟道:“大王,這一連串之事,莫非皆是逆賊夫差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