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淩竹兀然將話頭轉到盛婉思身上,實是一早得知盛婉思跟容明蘭之間的事情,妄圖以此向皇帝揭穿容洛野心勃勃的麵目。但她千算萬算,到底沒算到皇帝比她更早得知此事,也是有意放縱容洛所為——或者說,這是皇帝同容洛之間的交易。他默許盛婉思存在容明蘭身邊,同理,容洛要替他仔細打點,幫著崔妙儀掃清障礙,助崔妙儀為妃。
誠如容洛所知,皇帝與世家間總有許多齟齬。這些齟齬不能翻到明麵上,皇帝隻能在暗流中與世家互相撕扯。而恰是如此,他縱然忌諱容洛,也不得不去用一用容洛。畢竟,容洛心懷其它、偽裝良善,皇帝也並非不曾知悉。
二十四年桎梏,九年分離,二人到底都是父女。血脈中的某些東西,如何也都是相像的。
向淩竹一句話出了口。皇帝看著折子,麵上坐如金鍾,耳旁卻已經開始留意起外殿。聽聞容洛迴答,他眼中一暗,心上一瞬間生出忌憚,擔憂,堤防種種。良久,他手上一沉,將折子放迴桌案上,再無動靜。
容洛的迴答向淩竹始料未及。些微一怔,向淩竹還未迴話,便見著容洛看向其他貴女,輕輕一笑,道:“盛姑娘與本宮是友人,在座姑娘們約莫都曉得。這話說出來或許有失公平。但盛姑娘聰慧,性子賢淑款柔亦是眾位娘子親眼得見,也是理當得的誇讚。”
孟氏是與人交往的好手,這段時日加了個元氏女的頭銜,是時常出沒於各式各樣的命婦宴會。連帶著盛婉思也得了光,經常能與各位千金娘子相見玩耍。她溫順知禮,又得孟氏有目的的從小調/教,做事進退有度,該在貴女中站陣營是從不馬虎。自然,該讓後一步投貴女所好,她亦讓得格外流利。故而她在千金內闈中的名聲也是極其好的。
此下容洛發了話,娘子們約莫曉得容洛屬意盛婉思,心內頗有幾分不爽快。但要駁去容洛話頭,挑盛婉思的刺,她們到頭也找不出盛婉思一絲一毫的不是。且盛婉思平日選脂粉簪子,春獵賦詩,她們得的情也不在少。這廂在眾目睽睽之下攻擊盛婉思,是逞一時之快,可說到底呢?她們是壞了自己的氣度,壞了自己的聲名,落了個小肚雞腸、以下犯上的爛名頭。
況且,盛婉思從前的身份各人也不是沒有聽聞。元氏對國庫多有幫扶,但盛婉思卻並非實實在在的元氏嫡係族人。表親,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太子良媛罷了。
一時眾人心思叢生。容洛端坐高位,一瞬明晰這些官家貴女的想法。含笑凝視座下,容洛目光溫和地安撫了一下盛婉思,便聽得各家娘子相互應和,全是誇讚盛婉思的話語。不過,這其中並不包括崔妙儀。
眼中陰鬱。向淩竹眉角微緊,唇角驀然一抿。指尖用力捏著袖角,她暗罵一聲容洛巧舌如簧,立時在此起彼伏的讚揚中尋到從未啟唇、安然用膳的崔妙儀。笑問道:“這般一聽,仿佛隻有崔姑娘不曾得過盛娘子的恩惠。”
崔妙儀隻擅長管家。對長安中貴女的那些路數多有不喜,更疲乏於應付這些麻雀一樣的娘子。看她自落座起就不曾與其他人言語過什麽,向淩竹便明了她並不受千金娘子們喜愛,有關她的那些傳聞更是依照事實所傳。
安分坐著仍被點名,崔妙儀咽下一片魚肉,眉心蹙起一丁點不快,隨即立刻放開。也不曉得是被芥末辣著,或是不滿向淩竹。
將銀筷整齊的擺放在桌案上。崔妙儀挪膝撤後了一步,恭敬地對皇後福了福身,“迴娘娘的話,妙儀是未曾得過娘子恩惠。”見向淩竹麵上浮起深色,崔妙儀懨懨沉眼,又補上一句:“但妙儀曾見過娘子幫寺廟設立粥棚,也見過娘子護佑被人侮辱打罵的乞兒。故此,妙儀雖不能以身為例,亦確確實實不能否認盛娘子是個玲瓏玉人。”
向淩竹本以為崔妙儀與盛婉思身份性子差別廣闊,不可能會所交集。想以她作為突破口,與其餘娘子形成對比,來顯示盛婉思所做種種實在過於巧合,是別有用心。但怎想這二人無來往是真,盛婉思的善心也是真。這一下崔妙儀的迴答是稱了她的心,可同樣是當眾給了她巨大的難堪。
餘光瞥見容洛唇邊若有若無的譏誚。向淩竹氣息沉重,勉強笑著附和一聲盛婉思美名在外。她拾起筷箸用膳,快速地動作雖蓋了她顫抖的手勢,但卻壓不住她不時泄露的怒氣。
把控宴席的權利在向淩竹連連吃癟後轉到容洛手中。席間容洛及謝貴妃二人與娘子們談天說地,一句問一問內宅管治,一句聊一聊長安新出的錦緞花色,時辰悄無聲息地度過。各家貴女出了宮,也才發現容洛所問的那些話裏有什麽玄機。這懊喪一下自己在吃喝玩樂上的興致勃勃,那慶幸自己在管家上麵答話的妥帖。是壓根不知曉太子妃與良媛的位置上早就定了人選,她們所能爭的僅僅良娣一位罷了。
這是她們的悲哀,但對於家中而言又何嚐不是一個際遇。容明蘭如今是太子,隻要不生岔子,來日便是實實在在的新帝。太子妃的人不能輕易換,皇後還不容易出錯?——便是向淩竹這樣穩穩妥妥從太子妃做了帝後的,現今還不過是殘燭而已。說到底,都是各憑各的本事。穩的,同向淩竹一般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穩的,誠如向淩竹一樣,自身失勢,家中更如狂風過境。一切全在一個“賭”字爾爾。
宴席散去。皇帝從別的門離去,容洛在嘉明殿的石階前跟謝貴妃說了一會兒話,看著向淩竹甩袖乘上轎輦,緩緩收眼,與謝貴妃暫別,再前去麵見皇帝。
.
容洛與皇帝間暫時平寧,向淩竹這一邊卻是如何也安定不下來。
素瓷茶盞“嘭”一聲四分五裂,青碧的茶水在蒲席上肆意橫流,濕透狄從賀裙袂一角。
“你素來不是消息最靈通的?怎不知容洛那蹄子與崔妙儀搞在了一塊!今日相看貴女,本宮吃了她二人好大的威風!”將茶盞砸在狄從賀身旁,向淩竹麵目猙獰地好一通厲斥,在席上來迴踱步,“好容易借著選妃迴了宮裏頭。一個盛婉思做了狐狸精媚得太子七葷八素,信裏頭成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下又殺出個崔妙儀,她是什麽人?崔家長女!身份比其他人貴得多,陛下瞧了又會有什麽心思?太子妃可說非她莫屬——選妃選來容洛兩個親信!當真是能耐!”
向淩竹不知崔妙儀有貓膩。聯想著前時在宴會上的種種,一瞬間就覺得是崔妙儀與容洛左右配合有意絆她摔跟頭。而有關宮中的消息她得到的實在太少,大多也都是狄從賀送來。此下猜錯了方向,她當即就將所有不是都怪到了狄從賀的頭上。
然狄從賀也不氣惱。神情平靜地撿了碎片放到婢子遞來的托盤中,她抬手抹掉裙上的水珠,看一看一旁的惠妃。沉首嗬腰:“是妾身的失誤。原妾身見各家對太子妃無多大興趣,又想著崔大娘的性子並非太子所喜,以為她不會參與選妃一事。故此也並未深查。害娘娘吃了大殿下的暗算,是妾身疏忽。望娘娘恕罪。”
解釋了此事,又利落幹脆的認了錯。宛如重拳打在棉花上頭,不但沒讓向淩竹消氣,反而讓她更為氣怒。
心中有如燒了大火。向淩竹抬手掀翻一個花瓶,轉身看著狄從賀,語氣狠毒:“本宮留你與你族人的性命,不是讓你在背後算計本宮。此次本宮不計較,但也絕不會放縱。你侄子前時與妻子生了一個孩子,本宮派了奶娘去照顧。你仔細想一想,要不要留那孩子的性命。”
突兀的言辭,卻也是向淩竹發現了狄從賀的心思。自上一次被狄從賀背叛後,她再用狄從賀,就從未相信過狄從賀會全心全意歸順自己。狄從賀錯認得快,但她當真是那麽隨意的人?既能處心積慮地謀算著拿到名錄讓她失勢,她便可以知道狄從賀做事究竟有多麽細心。此次迴宮,若非無人可用,她也不會留下狄從賀的性命。
牙根一緊。狄從賀眼中露恨,稽首一叩:“選妃如何都不打緊。太子與娘娘已非一條心,如不能令向氏重複輝煌,太子殿下便一直都不算娘娘的子嗣。”頓一頓,狄從賀深吸一口氣,“娘娘,當務之急已不是留戀選妃。大殿下手中的兩份名錄才是緊要。娘娘應與大夫仔細打算,讓名錄中人支持向氏才是。那些人才是向氏的梁柱,有他們則向氏屹立,無,向氏便為危險——此事妾身有所察覺,大殿下必早已料到。娘娘當盡快行事為上。”
誠如容洛所知,皇帝與世家間總有許多齟齬。這些齟齬不能翻到明麵上,皇帝隻能在暗流中與世家互相撕扯。而恰是如此,他縱然忌諱容洛,也不得不去用一用容洛。畢竟,容洛心懷其它、偽裝良善,皇帝也並非不曾知悉。
二十四年桎梏,九年分離,二人到底都是父女。血脈中的某些東西,如何也都是相像的。
向淩竹一句話出了口。皇帝看著折子,麵上坐如金鍾,耳旁卻已經開始留意起外殿。聽聞容洛迴答,他眼中一暗,心上一瞬間生出忌憚,擔憂,堤防種種。良久,他手上一沉,將折子放迴桌案上,再無動靜。
容洛的迴答向淩竹始料未及。些微一怔,向淩竹還未迴話,便見著容洛看向其他貴女,輕輕一笑,道:“盛姑娘與本宮是友人,在座姑娘們約莫都曉得。這話說出來或許有失公平。但盛姑娘聰慧,性子賢淑款柔亦是眾位娘子親眼得見,也是理當得的誇讚。”
孟氏是與人交往的好手,這段時日加了個元氏女的頭銜,是時常出沒於各式各樣的命婦宴會。連帶著盛婉思也得了光,經常能與各位千金娘子相見玩耍。她溫順知禮,又得孟氏有目的的從小調/教,做事進退有度,該在貴女中站陣營是從不馬虎。自然,該讓後一步投貴女所好,她亦讓得格外流利。故而她在千金內闈中的名聲也是極其好的。
此下容洛發了話,娘子們約莫曉得容洛屬意盛婉思,心內頗有幾分不爽快。但要駁去容洛話頭,挑盛婉思的刺,她們到頭也找不出盛婉思一絲一毫的不是。且盛婉思平日選脂粉簪子,春獵賦詩,她們得的情也不在少。這廂在眾目睽睽之下攻擊盛婉思,是逞一時之快,可說到底呢?她們是壞了自己的氣度,壞了自己的聲名,落了個小肚雞腸、以下犯上的爛名頭。
況且,盛婉思從前的身份各人也不是沒有聽聞。元氏對國庫多有幫扶,但盛婉思卻並非實實在在的元氏嫡係族人。表親,能做的最多也就是太子良媛罷了。
一時眾人心思叢生。容洛端坐高位,一瞬明晰這些官家貴女的想法。含笑凝視座下,容洛目光溫和地安撫了一下盛婉思,便聽得各家娘子相互應和,全是誇讚盛婉思的話語。不過,這其中並不包括崔妙儀。
眼中陰鬱。向淩竹眉角微緊,唇角驀然一抿。指尖用力捏著袖角,她暗罵一聲容洛巧舌如簧,立時在此起彼伏的讚揚中尋到從未啟唇、安然用膳的崔妙儀。笑問道:“這般一聽,仿佛隻有崔姑娘不曾得過盛娘子的恩惠。”
崔妙儀隻擅長管家。對長安中貴女的那些路數多有不喜,更疲乏於應付這些麻雀一樣的娘子。看她自落座起就不曾與其他人言語過什麽,向淩竹便明了她並不受千金娘子們喜愛,有關她的那些傳聞更是依照事實所傳。
安分坐著仍被點名,崔妙儀咽下一片魚肉,眉心蹙起一丁點不快,隨即立刻放開。也不曉得是被芥末辣著,或是不滿向淩竹。
將銀筷整齊的擺放在桌案上。崔妙儀挪膝撤後了一步,恭敬地對皇後福了福身,“迴娘娘的話,妙儀是未曾得過娘子恩惠。”見向淩竹麵上浮起深色,崔妙儀懨懨沉眼,又補上一句:“但妙儀曾見過娘子幫寺廟設立粥棚,也見過娘子護佑被人侮辱打罵的乞兒。故此,妙儀雖不能以身為例,亦確確實實不能否認盛娘子是個玲瓏玉人。”
向淩竹本以為崔妙儀與盛婉思身份性子差別廣闊,不可能會所交集。想以她作為突破口,與其餘娘子形成對比,來顯示盛婉思所做種種實在過於巧合,是別有用心。但怎想這二人無來往是真,盛婉思的善心也是真。這一下崔妙儀的迴答是稱了她的心,可同樣是當眾給了她巨大的難堪。
餘光瞥見容洛唇邊若有若無的譏誚。向淩竹氣息沉重,勉強笑著附和一聲盛婉思美名在外。她拾起筷箸用膳,快速地動作雖蓋了她顫抖的手勢,但卻壓不住她不時泄露的怒氣。
把控宴席的權利在向淩竹連連吃癟後轉到容洛手中。席間容洛及謝貴妃二人與娘子們談天說地,一句問一問內宅管治,一句聊一聊長安新出的錦緞花色,時辰悄無聲息地度過。各家貴女出了宮,也才發現容洛所問的那些話裏有什麽玄機。這懊喪一下自己在吃喝玩樂上的興致勃勃,那慶幸自己在管家上麵答話的妥帖。是壓根不知曉太子妃與良媛的位置上早就定了人選,她們所能爭的僅僅良娣一位罷了。
這是她們的悲哀,但對於家中而言又何嚐不是一個際遇。容明蘭如今是太子,隻要不生岔子,來日便是實實在在的新帝。太子妃的人不能輕易換,皇後還不容易出錯?——便是向淩竹這樣穩穩妥妥從太子妃做了帝後的,現今還不過是殘燭而已。說到底,都是各憑各的本事。穩的,同向淩竹一般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穩的,誠如向淩竹一樣,自身失勢,家中更如狂風過境。一切全在一個“賭”字爾爾。
宴席散去。皇帝從別的門離去,容洛在嘉明殿的石階前跟謝貴妃說了一會兒話,看著向淩竹甩袖乘上轎輦,緩緩收眼,與謝貴妃暫別,再前去麵見皇帝。
.
容洛與皇帝間暫時平寧,向淩竹這一邊卻是如何也安定不下來。
素瓷茶盞“嘭”一聲四分五裂,青碧的茶水在蒲席上肆意橫流,濕透狄從賀裙袂一角。
“你素來不是消息最靈通的?怎不知容洛那蹄子與崔妙儀搞在了一塊!今日相看貴女,本宮吃了她二人好大的威風!”將茶盞砸在狄從賀身旁,向淩竹麵目猙獰地好一通厲斥,在席上來迴踱步,“好容易借著選妃迴了宮裏頭。一個盛婉思做了狐狸精媚得太子七葷八素,信裏頭成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下又殺出個崔妙儀,她是什麽人?崔家長女!身份比其他人貴得多,陛下瞧了又會有什麽心思?太子妃可說非她莫屬——選妃選來容洛兩個親信!當真是能耐!”
向淩竹不知崔妙儀有貓膩。聯想著前時在宴會上的種種,一瞬間就覺得是崔妙儀與容洛左右配合有意絆她摔跟頭。而有關宮中的消息她得到的實在太少,大多也都是狄從賀送來。此下猜錯了方向,她當即就將所有不是都怪到了狄從賀的頭上。
然狄從賀也不氣惱。神情平靜地撿了碎片放到婢子遞來的托盤中,她抬手抹掉裙上的水珠,看一看一旁的惠妃。沉首嗬腰:“是妾身的失誤。原妾身見各家對太子妃無多大興趣,又想著崔大娘的性子並非太子所喜,以為她不會參與選妃一事。故此也並未深查。害娘娘吃了大殿下的暗算,是妾身疏忽。望娘娘恕罪。”
解釋了此事,又利落幹脆的認了錯。宛如重拳打在棉花上頭,不但沒讓向淩竹消氣,反而讓她更為氣怒。
心中有如燒了大火。向淩竹抬手掀翻一個花瓶,轉身看著狄從賀,語氣狠毒:“本宮留你與你族人的性命,不是讓你在背後算計本宮。此次本宮不計較,但也絕不會放縱。你侄子前時與妻子生了一個孩子,本宮派了奶娘去照顧。你仔細想一想,要不要留那孩子的性命。”
突兀的言辭,卻也是向淩竹發現了狄從賀的心思。自上一次被狄從賀背叛後,她再用狄從賀,就從未相信過狄從賀會全心全意歸順自己。狄從賀錯認得快,但她當真是那麽隨意的人?既能處心積慮地謀算著拿到名錄讓她失勢,她便可以知道狄從賀做事究竟有多麽細心。此次迴宮,若非無人可用,她也不會留下狄從賀的性命。
牙根一緊。狄從賀眼中露恨,稽首一叩:“選妃如何都不打緊。太子與娘娘已非一條心,如不能令向氏重複輝煌,太子殿下便一直都不算娘娘的子嗣。”頓一頓,狄從賀深吸一口氣,“娘娘,當務之急已不是留戀選妃。大殿下手中的兩份名錄才是緊要。娘娘應與大夫仔細打算,讓名錄中人支持向氏才是。那些人才是向氏的梁柱,有他們則向氏屹立,無,向氏便為危險——此事妾身有所察覺,大殿下必早已料到。娘娘當盡快行事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