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獨發於123言情(jinjiāngwénxuéchéng),拒絕以任何形式轉載傳播。請支持正版。
以下內容均轉載至百度百科。
魚香茄子
魚香茄子又稱餘香茄子,是四川省傳統的特色名菜之一。屬於川菜係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魚香味型的名菜,與魚香豬肝、魚香肉絲和魚香三絲等菜齊名,深受歡迎。
魚香茄子,乃指川人用“魚香菜”(見魚香菜詞條-實為綠薄荷)作為調料而烹製的鮮美可口的燒茄子。
”魚香“與”餘香“諧音,另一種說法是“餘香茄子”。魚香係列的川菜,最主要的輔料是四川辣豆瓣醬。主料配以四川辣豆瓣醬加上其他調料燒出來的菜肴,其味厚重悠長,餘味繚繞,迴味無窮,故稱餘香。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餐館菜單上書寫的有“餘香茄子”菜名。
菜品曆史
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戶生意人家,他們家裏的人很喜歡吃魚,對調味也很講究,所以他們在燒魚的時候
都要放一些蔥、薑、蒜、酒、醋、醬油等去腥增味的調料。
有一天晚上,這個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隻菜的時候,她為了不讓配料浪費,她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在這款菜中炒和,當時她還以為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迴來後不好交待,正在她發呆之際,她的老公做生意迴家了。
這個老公不知是肚饑之故還是感覺這碗菜的特別,而他還沒等開飯就用手抓起來往嘴中咽,還沒等一分鍾,他迫不及待地問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在結結巴巴之時,她意外地發現老公連連稱讚其菜之美味,她老公見她沒迴答,又問了一句“這麽好吃是用什麽做的”,老婆這才一五一十地給他講了一遍。
而這款菜正是用燒魚的配料來炒和其它菜肴,才會迴味無窮,所以取名為魚香炒,由此而得名。
後來這款菜經過了四川人若幹年的改進,現已早早列入四川菜譜,如魚香豬肝、魚香肉絲、魚香茄子和魚香三絲等。如今因此菜風味獨特,深受各地的人們所歡迎,進而風靡全國。
原料
1.茄子4隻約450克,油2湯匙,麻油2茶匙,生粉1茶匙十水1湯匙,芫荽2棵切碎。
2.蒜茸2茶匙、薑茸1茶匙、蔥1棵切粒
3.鎮江醋、黃砂糖各2湯匙,四川辣豆瓣醬茶匙(滿),雞粉1/2茶匙(隨意)醬油1湯匙。
做法一
基本準備
1.茄子洗淨去蒂,從上到下,相間地削去一部分外皮,切5厘米(2英寸)段,每段直切成兩半,每半切3片。
2.每兩個切好的茄子用膠膜包好,分別放在轉盤兩邊,大火熱5分鍾。移開,擱置5分鍾,解去膠膜,放疏箕內瀝去多餘水分。
3.備好魚香料,調味料及生粉水。
一般加熱法
2公升淺鍋內下油,大火熱2分鍾。加入魚香料,大火熱2分鍾。拌入調味料及生粉水,大火熱1分鍾。小心加入茄子,澆汁在上,大火多熱1分鍾。淋入麻油,撒下芫荽供食。
做法二
烤盤法
大火預熱烤盤5分鍾。下油及魚香料同鏟勻,淋下調味料,小心放入茄子,加蓋,大火熱2分鍾。撥茄子向盤之四周,中間留空位,倒入生粉水,攪拌後大火熱1分鍾。拌勻茄子及汁液,淋入麻油,撒入芫荽裝盤供食。
做法三
先調魚香碟。也可以不調,直接往鍋裏放,但對火候和準確度要求比較高,適合專業師傅或高手。
用水泡蔥、薑、蒜片,出味後撈出,放糖、醋、味精。調到合適的口味為止。注意,水不要過多,根據茄子的量來放。一般一個碗底就足夠了。
把茄子切成條(別太細),過油。炸2次為佳,第一次小火炸,炸軟炸熟。第二次大火,上色。炸好了茄子放一邊。
炒鍋放油,鍋別太熱,下郫縣豆瓣,出紅油後,下薑、蔥、蒜熗鍋,下肉沫,醬油、料酒。下炸好的茄子(可放鹹魚粒),煸炒幾下,出油後把茄子扒開,讓油自然迴流到中間,倒入調好的魚香碟(如果要放蠔油可立刻放),出味後嚐一下,看是否還需進一步調味。小火燉一下讓茄子入味,下水澱粉,翻炒出鍋即可。
做法四
原料:茄子蔥4根,四川辣豆瓣醬、甜辣椒醬、鹽、蒜、薑(用量稍少於蒜)、豬碎肉、水澱粉。
做法:
1.將茄子從上至下剖成兩半,然後用刀把茄子表麵切成魚鱗狀。注意不要把茄子切斷了。先順著一個方向在茄子表麵切出一道道細縫,然後換個方向再一刀刀切下去,這樣茄子表麵就成魚鱗狀了。將改好的半邊茄子一分為四。
2.鍋內燒油待油溫6成熱的時候放入茄子,炸至變軟撈起待用(注意不要太軟否則一炒就會爛掉的)。蒜薑切成細末蔥切花。
3.茄子是很吸油的,所以炒的時候鍋內隻需放很少的油,甚至不放油。然後將茄子裏滲出來的油到進鍋內,待鍋燒到5成熱的時候,倒入四川辣豆醬翻炒,待到油變紅、豆瓣醬水份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切好的蒜薑沫。香味出來後,倒入碎豬肉,炒熟後倒入甜辣椒醬,翻炒後倒入炸好的茄子、鹽,炒勻後加入少許清水。大火燒至水份快幹時,加入味精,然後水澱粉勾芡,最後放入蔥花起鍋裝盤。
經驗:魚香味主要是由泡辣椒、豆瓣醬和蔥花的味道混合而來的,介於國外很難搞到泡辣椒,所以就用味道相近的甜辣椒醬(主要成分辣椒醋糖)來代替。倒甜辣椒醬的時候,可以邊倒邊嚐味道,以免加少了魚香味出不來,加多了又太甜。蔥在魚香味菜肴裏起畫龍點睛作用的作用,用量不能少,特別是蔥白。另茄子經過炸燒兩道工序後已經變得很脆弱,所以翻炒的時候不用太大力。
做法五
鐵板魚香茄子
1.把茄子挖掉一半放入肉末,放入6成油溫的油鍋中進行油炸至炸熟即可,撈出備用。
2.鍋裏放入燒汁50克,香菜25克、八角3個、香葉一片、紅酒40克、白糖45克之後燒開,勾芡澆在剛才的茄子上即可。
做法六
原料:茄瓜500克,雞粒100克,炸香鹹魚茸10克,煲仔醬30克,西芹菜粒50克,青、紅椒粒20克,上湯1杯,紹酒、蒜茸、蔥花、深色醬油、香油各適量。
製作:
1選長身茄瓜批去皮,去掉頭、尾,一開為4件,長約12厘米。
2燒熱鍋,下油,燒至約六成滾,投入茄瓜條炸約1分鍾至熟,倒起濾去油分。
3趁鍋內餘油,下蒜茸、芹菜粒、椒粒、堡仔醬爆香,接著下雞粒炒勻,加入紹酒、上湯及茄瓜條和以上味料和炸香鹹魚茸,略燜片刻,調入少許生粉,加入包尾油。轉盛入瓦煲裏,加熱至滾,下香油、蔥花,加蓋上桌即可。
此菜用“魚香”味對常見蔬菜進行加工,充分利用了茄子適於吸取調料滋味的長處,特點是鮮香誘人。
做法七
做法:
1、將蔥薑切末,分成兩半,一半熗鍋用,一半待會兒放到魚香醬汁中,將魚香醬汁調料的原料都放到小碗裏調好,備用。拍幾瓣蒜,切成末,青椒切塊。
2、起鍋,鍋不熱的時候倒入適量的油。油溫至五成熱的時候放入郫縣辣醬,低溫炒出紅油。油溫一定不要高不然會把郫縣辣醬炒糊。
3、待郫縣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薑末和蔥末熗鍋,炒出香味後放入處理好的茄子,翻炒三至四分鍾後放入青椒。
4,、放入青椒後便倒入事先調好的魚香醬汁調料翻炒片刻,臨出鍋前放入蒜末。
做法八
主料:茄子、青椒、蒜末、蔥末、薑末
輔料:郫縣辣醬、醋、醬油、糖、澱粉、料酒
1.茄子洗幹淨,削掉外皮。把茄子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2.在茄子上撒上一勺鹽。
3.把鹽和茄子丁攪拌均勻。靜待半小時後用手將滲出的水份擠出。
4.將蔥薑切末,分成兩半,一半熗鍋用,一半待會兒放到魚香醬汁中。
5.將魚香醬汁(醋1勺,醬油1/2勺,糖1/2勺,澱粉1/2勺,料酒一勺)調料的原料都放到小碗裏調好,備用。
6.拍幾瓣蒜,切成末。青椒切塊。
7.起鍋,鍋不熱的時候倒入適量的油。油溫五成熱的時候放入郫縣辣醬,低溫炒出紅油。油溫一定不要高不然會把郫縣辣醬炒糊。
8.待郫縣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薑末和蔥末熗鍋,炒出香味後放入處理好的茄子。
9.翻炒三至四分鍾後放入青椒。
10.放入青椒後便倒入事先調好的魚香醬汁調料翻炒片刻。
11.臨出鍋前放入蒜末。
以下內容均轉載至百度百科。
魚香茄子
魚香茄子又稱餘香茄子,是四川省傳統的特色名菜之一。屬於川菜係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魚香味型的名菜,與魚香豬肝、魚香肉絲和魚香三絲等菜齊名,深受歡迎。
魚香茄子,乃指川人用“魚香菜”(見魚香菜詞條-實為綠薄荷)作為調料而烹製的鮮美可口的燒茄子。
”魚香“與”餘香“諧音,另一種說法是“餘香茄子”。魚香係列的川菜,最主要的輔料是四川辣豆瓣醬。主料配以四川辣豆瓣醬加上其他調料燒出來的菜肴,其味厚重悠長,餘味繚繞,迴味無窮,故稱餘香。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餐館菜單上書寫的有“餘香茄子”菜名。
菜品曆史
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戶生意人家,他們家裏的人很喜歡吃魚,對調味也很講究,所以他們在燒魚的時候
都要放一些蔥、薑、蒜、酒、醋、醬油等去腥增味的調料。
有一天晚上,這個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隻菜的時候,她為了不讓配料浪費,她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在這款菜中炒和,當時她還以為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迴來後不好交待,正在她發呆之際,她的老公做生意迴家了。
這個老公不知是肚饑之故還是感覺這碗菜的特別,而他還沒等開飯就用手抓起來往嘴中咽,還沒等一分鍾,他迫不及待地問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在結結巴巴之時,她意外地發現老公連連稱讚其菜之美味,她老公見她沒迴答,又問了一句“這麽好吃是用什麽做的”,老婆這才一五一十地給他講了一遍。
而這款菜正是用燒魚的配料來炒和其它菜肴,才會迴味無窮,所以取名為魚香炒,由此而得名。
後來這款菜經過了四川人若幹年的改進,現已早早列入四川菜譜,如魚香豬肝、魚香肉絲、魚香茄子和魚香三絲等。如今因此菜風味獨特,深受各地的人們所歡迎,進而風靡全國。
原料
1.茄子4隻約450克,油2湯匙,麻油2茶匙,生粉1茶匙十水1湯匙,芫荽2棵切碎。
2.蒜茸2茶匙、薑茸1茶匙、蔥1棵切粒
3.鎮江醋、黃砂糖各2湯匙,四川辣豆瓣醬茶匙(滿),雞粉1/2茶匙(隨意)醬油1湯匙。
做法一
基本準備
1.茄子洗淨去蒂,從上到下,相間地削去一部分外皮,切5厘米(2英寸)段,每段直切成兩半,每半切3片。
2.每兩個切好的茄子用膠膜包好,分別放在轉盤兩邊,大火熱5分鍾。移開,擱置5分鍾,解去膠膜,放疏箕內瀝去多餘水分。
3.備好魚香料,調味料及生粉水。
一般加熱法
2公升淺鍋內下油,大火熱2分鍾。加入魚香料,大火熱2分鍾。拌入調味料及生粉水,大火熱1分鍾。小心加入茄子,澆汁在上,大火多熱1分鍾。淋入麻油,撒下芫荽供食。
做法二
烤盤法
大火預熱烤盤5分鍾。下油及魚香料同鏟勻,淋下調味料,小心放入茄子,加蓋,大火熱2分鍾。撥茄子向盤之四周,中間留空位,倒入生粉水,攪拌後大火熱1分鍾。拌勻茄子及汁液,淋入麻油,撒入芫荽裝盤供食。
做法三
先調魚香碟。也可以不調,直接往鍋裏放,但對火候和準確度要求比較高,適合專業師傅或高手。
用水泡蔥、薑、蒜片,出味後撈出,放糖、醋、味精。調到合適的口味為止。注意,水不要過多,根據茄子的量來放。一般一個碗底就足夠了。
把茄子切成條(別太細),過油。炸2次為佳,第一次小火炸,炸軟炸熟。第二次大火,上色。炸好了茄子放一邊。
炒鍋放油,鍋別太熱,下郫縣豆瓣,出紅油後,下薑、蔥、蒜熗鍋,下肉沫,醬油、料酒。下炸好的茄子(可放鹹魚粒),煸炒幾下,出油後把茄子扒開,讓油自然迴流到中間,倒入調好的魚香碟(如果要放蠔油可立刻放),出味後嚐一下,看是否還需進一步調味。小火燉一下讓茄子入味,下水澱粉,翻炒出鍋即可。
做法四
原料:茄子蔥4根,四川辣豆瓣醬、甜辣椒醬、鹽、蒜、薑(用量稍少於蒜)、豬碎肉、水澱粉。
做法:
1.將茄子從上至下剖成兩半,然後用刀把茄子表麵切成魚鱗狀。注意不要把茄子切斷了。先順著一個方向在茄子表麵切出一道道細縫,然後換個方向再一刀刀切下去,這樣茄子表麵就成魚鱗狀了。將改好的半邊茄子一分為四。
2.鍋內燒油待油溫6成熱的時候放入茄子,炸至變軟撈起待用(注意不要太軟否則一炒就會爛掉的)。蒜薑切成細末蔥切花。
3.茄子是很吸油的,所以炒的時候鍋內隻需放很少的油,甚至不放油。然後將茄子裏滲出來的油到進鍋內,待鍋燒到5成熱的時候,倒入四川辣豆醬翻炒,待到油變紅、豆瓣醬水份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切好的蒜薑沫。香味出來後,倒入碎豬肉,炒熟後倒入甜辣椒醬,翻炒後倒入炸好的茄子、鹽,炒勻後加入少許清水。大火燒至水份快幹時,加入味精,然後水澱粉勾芡,最後放入蔥花起鍋裝盤。
經驗:魚香味主要是由泡辣椒、豆瓣醬和蔥花的味道混合而來的,介於國外很難搞到泡辣椒,所以就用味道相近的甜辣椒醬(主要成分辣椒醋糖)來代替。倒甜辣椒醬的時候,可以邊倒邊嚐味道,以免加少了魚香味出不來,加多了又太甜。蔥在魚香味菜肴裏起畫龍點睛作用的作用,用量不能少,特別是蔥白。另茄子經過炸燒兩道工序後已經變得很脆弱,所以翻炒的時候不用太大力。
做法五
鐵板魚香茄子
1.把茄子挖掉一半放入肉末,放入6成油溫的油鍋中進行油炸至炸熟即可,撈出備用。
2.鍋裏放入燒汁50克,香菜25克、八角3個、香葉一片、紅酒40克、白糖45克之後燒開,勾芡澆在剛才的茄子上即可。
做法六
原料:茄瓜500克,雞粒100克,炸香鹹魚茸10克,煲仔醬30克,西芹菜粒50克,青、紅椒粒20克,上湯1杯,紹酒、蒜茸、蔥花、深色醬油、香油各適量。
製作:
1選長身茄瓜批去皮,去掉頭、尾,一開為4件,長約12厘米。
2燒熱鍋,下油,燒至約六成滾,投入茄瓜條炸約1分鍾至熟,倒起濾去油分。
3趁鍋內餘油,下蒜茸、芹菜粒、椒粒、堡仔醬爆香,接著下雞粒炒勻,加入紹酒、上湯及茄瓜條和以上味料和炸香鹹魚茸,略燜片刻,調入少許生粉,加入包尾油。轉盛入瓦煲裏,加熱至滾,下香油、蔥花,加蓋上桌即可。
此菜用“魚香”味對常見蔬菜進行加工,充分利用了茄子適於吸取調料滋味的長處,特點是鮮香誘人。
做法七
做法:
1、將蔥薑切末,分成兩半,一半熗鍋用,一半待會兒放到魚香醬汁中,將魚香醬汁調料的原料都放到小碗裏調好,備用。拍幾瓣蒜,切成末,青椒切塊。
2、起鍋,鍋不熱的時候倒入適量的油。油溫至五成熱的時候放入郫縣辣醬,低溫炒出紅油。油溫一定不要高不然會把郫縣辣醬炒糊。
3、待郫縣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薑末和蔥末熗鍋,炒出香味後放入處理好的茄子,翻炒三至四分鍾後放入青椒。
4,、放入青椒後便倒入事先調好的魚香醬汁調料翻炒片刻,臨出鍋前放入蒜末。
做法八
主料:茄子、青椒、蒜末、蔥末、薑末
輔料:郫縣辣醬、醋、醬油、糖、澱粉、料酒
1.茄子洗幹淨,削掉外皮。把茄子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2.在茄子上撒上一勺鹽。
3.把鹽和茄子丁攪拌均勻。靜待半小時後用手將滲出的水份擠出。
4.將蔥薑切末,分成兩半,一半熗鍋用,一半待會兒放到魚香醬汁中。
5.將魚香醬汁(醋1勺,醬油1/2勺,糖1/2勺,澱粉1/2勺,料酒一勺)調料的原料都放到小碗裏調好,備用。
6.拍幾瓣蒜,切成末。青椒切塊。
7.起鍋,鍋不熱的時候倒入適量的油。油溫五成熱的時候放入郫縣辣醬,低溫炒出紅油。油溫一定不要高不然會把郫縣辣醬炒糊。
8.待郫縣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薑末和蔥末熗鍋,炒出香味後放入處理好的茄子。
9.翻炒三至四分鍾後放入青椒。
10.放入青椒後便倒入事先調好的魚香醬汁調料翻炒片刻。
11.臨出鍋前放入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