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狼藉。
重澈到公主府時,入眼便是破敗的花壇,滿庭的傷員,婢子下人們或紅著眼或滿麵青紫地抬著死人出來。然他此刻根本無暇顧及。管事方安伸手上來攔他,他半分衣角都沒讓方安碰到,大步走進院中,鞋履碾過死者的指尖仍不自知。更無人敢言語。
房門前拖著長長的血痕,窗欞上的點點猩紅格外紮眼。此時天色初亮,廊下懸了兩盞燈籠,光芒落在重澈臉上,隻能見到駭人的森白。身後白鹿擋了方安,耳際吵吵嚷嚷,他站在門前,試圖推開門頁的手停在半空,目中一片驚懼。似乎非常害怕見到曾經見過的場景——一如當年他親眼見到死去的容洛,素白的麵容,華貴的錦衣……似乎與從前沒有什麽不同,卻再無生氣。
他十分害怕。
唿吸從急促到沉重。旁下方安指使了人去拉開重澈,三四名下仆到了他身邊,又被他一身森冷的氣息逼得停在原地。一步不敢接近。
靜默與吵嚷交錯。門頁陡然從內裏打開,秋夕端著一盆血水,扭著頭邊說恆昌不仔細邊邁出來,兜頭撞上重澈,啊了一聲,帶著驚異微微福身:“重尚書。”
然而重澈並未等她說完便闊步入了房中。秋夕被他撞到一旁,左肩似被刀鞘砍了一般地吃痛。輕輕嘶了一聲,秋夕瞧著重澈幾步到了室中渾身血汙的容洛身前,而後再不曾前進。
門打開的那刻容洛便瞧見了重澈。今日是參朝日,消息傳入宮中時大約是要耽擱的。重澈是三品大員,必是不能擅離職守,她被刺殺,也預料到重澈會出現。但絕非此時才對。
渾身血腥,容洛褻衣右肋近心的地方融開一大片幹涸的紅色。重澈進門前她正在猶豫滿手的血跡是留是洗淨。驟然見重澈疾步到了眼前,冷肅得幾乎吃人的模樣,她稍稍一愕。扯過肩上的披風遮擋傷口的部位,低聲勸慰:“我無事。”
重澈依然站在她眼前,神容眼神都沒有變化。衣衫都如鐵一般垂落,一絲動搖也無。
容洛從未見過這樣的重澈。他往日在她麵前都是溫和的模樣,無論是從前親近或是如今嫌隙,他從來與她都是萬分柔昵。便是有爭吵,他也未曾流露過這般可怖的臉色。
“刺殺的人裏有齊先生的師弟,我與他是一早說好了打算的。這些血都是牲畜的血,恆昌用羊的食囊裝了放在我懷中,並非我以身涉險。”容洛躊躇片刻,輕聲地同重澈解釋,“你說的我都記著,隻是……”
話頭崩裂。容洛也不知道要如何說下去。
說她在籌謀著讓向氏坍塌,還是說二十七載傀儡——抑或是她不能安心信任於他?
室中一時靜默。容洛與重澈對視。良久,重澈傾身,她便落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中。
蘭香幽微。結實雙臂帶著顫抖懷過雙肩,容洛微微一愣,聽到重澈長長沉下歎息。
“無事便好。”
很短的一句話。並無“安心”“擔憂”的詞句,容洛卻從其中聽出了寬心二字。
他定是很著急吧?畢竟春日送去的消息,字字都在點到她性命危急,昏迷不醒。
“對不住……”伸手輕輕環過他的身側,容洛埋頭在重澈肩上。心內的戒備在這一時暫且放下,“令你憂心。”
縱然以往他曾棄她而去,她仍然沒有怨過他。外邊覺著她與重澈是荒漠上的鷹與狼,她卻一直覺著她與重澈隻是飄搖人世裏的兩隻蜉蝣,偶然相遇,相知,在寒冷的水中相互陪伴著熬到天明。或許不得善始善終,便僅僅是這一段時日,都足以溫暖孤寂的餘生。
哪怕她是死在他手中。
.
連隱南死後六年,每至朝參日皇帝都必然會上朝。不論他身體變故,還是宮中某位妃子某位皇子身死,隻要這一日是朝參日,皇帝都定會出現在殿上。唯有這一日。
春日消息傳入宮中時,參朝的時辰被邊關動亂的折子暫且耽擱。謝貴妃不知刺殺內由,領著人就來同皇帝請旨出宮——謝貴妃甚少到前朝,也極少向皇帝索要什麽東西。這一下過來便帶來了容洛遇刺的消息,皇帝當即允旨,讓謝貴妃領了盛太醫及元妃要的幾位禦醫提先去了公主府,便也急急出了宮。
謝貴妃晚重澈一步到府中。到的時候府上仍未收拾幹淨,謝貴妃習過武,知曉勢態格外慘烈,對容洛被刺一事更加擔憂。一瞧容洛無事,又驚又喜。隨即再惱怒地訓斥了容洛一番。但時不待人,她弄清情況後亦配合著容洛做了戲。與後腳到府中的皇帝哭罵刺客。
容洛性子如何,皇帝心中都有數。這廂容洛遇刺,聽著謝貴妃伏在薛幼元肩頭難過,他暗下就已在迴想與容洛有仇的世家、娘子乃至謝家仇敵。但向氏魯莽卻不蠢笨,早早算到皇帝會想到自家,依舊反其道而行,做了刺殺容洛的安排,讓皇帝猜測而不能肯定,最終甚至是洗脫了向氏的罪名。畢竟前時皇後下毒容洛人盡皆知,此時再做出刺殺之事,依常人所想無異於自找死路,他家也必是會對容洛敬而遠之才是。
可向氏的聰明便在這些歪門邪道上,他不但不避開容洛,反而派了人殺到公主府,直取容洛性命。不過容洛也非道貌岸然之人,不將此事戳穿,還借此利用了一把。
郭慶將容洛刺殺之後,持劍死士確認了她性命危急,立時帶人撤去。她看死士離開,又讓何姑姑悄悄將許多值錢的東西出了坊市,分別扔在幾戶賭徒盜賊之流的人家前。那些東西貴重,沒有官家印記,那些人身份不當,最缺銀錢,是決計不會將東西上交官府。這般,刺客的身份又被她模糊——皇帝此人她尤為了解。此事變成偷竊殺人,尋仇的可能依舊有。隻是出於考慮,皇帝定還是要讓人徹查的。
丟了名錄找不得,丟了東西還不容易查麽?但若真與向氏有關,皇帝是絕不能用自己的人,不然一朝事發,此事最容易被說成是他有意殺女,包庇皇後。如此,便唯有指派清清白白的寧家。
寧杏顏知曉刺殺如何,是掐著時辰到的公主府。陡聽皇帝指派,望一望榻上雙目緊閉的容洛,憤憤應承。
容洛清醒時日未知,謝玄葑第一次勃然大怒。皇帝忌憚著謝家,替容洛安排了一批執金吾鎮守府中。換崗時辰也變作了一人到位,原先的才可離去。頗為戒備森嚴。
待了大半日,皇帝記掛著折子,也不好耽擱。與留在府中的兩位太醫命令一番,他與謝玄葑出了門。謝貴妃憂心女兒,多留一陣也不奇怪,皇帝亦不催促。
在門下上了抬輿,崔公公在一旁等候,見謝玄葑上了後頭的駿馬。將一張細小的紙條塞進袖中,低聲與皇帝說道:“夫人來了信,正擱在選德殿裏。三道尾羽,事關大殿下,說是要陛下盡快一看。”
關於容洛的消息穆萬華已多年未再送來。皇帝渾濁雙目微微一動,沉聲道:“是與太後有關麽。”
“桃李不敢看。送來的時候隻按著紀姑姑說的告訴了老奴。”崔公公嗬腰跟在轎輦旁,“若是與太後相關,那便是太好了。”
穆萬華多年來掛著喪夫獨居的名頭,誰人也不曉得她與皇帝間的九九,她也不敢出現於宮中,隻是在暗下替皇帝做些不可告人之事。而查容洛與連隱南,正是她日夜要做的事情之一。崔公公是皇帝親信,對皇帝許多事情都諗知保密,聽其語氣平淡,便是受皇帝器重的最大證據。
皇帝聞言頷首。迴到宮中,他與謝玄葑商議了朝事,立時將保護容洛的安排落實下去。待中書省草擬完詔旨,皇帝方才打開穆萬華送來的信件。
“嗙!”
崔公公領著旨入內。便聽得殿中傳來一聲巨大響動。
在廊柱下收整了神色,崔公公轉過拐角,俯首將聖旨放在案頭,拾起掉落在案幾旁的茶水,把掉落的朱砂甕及毛筆撤下。
小太監順著他的指示入內收整,低首時偷偷瞟了一眼皇帝的臉色,但揚目就撞上一道震怒的目光,立馬又嚇得低眼。手腳都在發抖。
皇帝的脾氣崔誦翁最清楚。他氣怒時不喜人直視他,更不喜歡他人揚首同他說話。當年連隱南尚在,他處處受了壓製,從無人將他當做太子、當做皇帝。有一迴他與人爭執,發了脾氣端架子,當即被那人昂首嘲笑“廢太子”,令他記了數年。奪得大權後他處置向氏完畢,立時讓人暗下對付了那人,先是用剪子將那人舌頭剪做兩條,又毀了他容貌,告知他家人他已然慘死,友人亦認不出他。他想強行認親,說出皇帝謀害,最終被家人活活打死。淒慘之至教人難以目視。
歎了歎氣。崔誦翁將東西幫著收拾幹淨,讓滿頭冷汗小太監趕緊出去。依然不抬首去看皇帝。僅僅候在一旁等皇帝命令。
良久,挲挲兩聲起身的聲音。一頁紙隨著影子落到身前,崔誦翁垂眼去看,正是穆萬華的來信。
“誦翁。明轅的身世……已經被明崇發現了。”
重澈到公主府時,入眼便是破敗的花壇,滿庭的傷員,婢子下人們或紅著眼或滿麵青紫地抬著死人出來。然他此刻根本無暇顧及。管事方安伸手上來攔他,他半分衣角都沒讓方安碰到,大步走進院中,鞋履碾過死者的指尖仍不自知。更無人敢言語。
房門前拖著長長的血痕,窗欞上的點點猩紅格外紮眼。此時天色初亮,廊下懸了兩盞燈籠,光芒落在重澈臉上,隻能見到駭人的森白。身後白鹿擋了方安,耳際吵吵嚷嚷,他站在門前,試圖推開門頁的手停在半空,目中一片驚懼。似乎非常害怕見到曾經見過的場景——一如當年他親眼見到死去的容洛,素白的麵容,華貴的錦衣……似乎與從前沒有什麽不同,卻再無生氣。
他十分害怕。
唿吸從急促到沉重。旁下方安指使了人去拉開重澈,三四名下仆到了他身邊,又被他一身森冷的氣息逼得停在原地。一步不敢接近。
靜默與吵嚷交錯。門頁陡然從內裏打開,秋夕端著一盆血水,扭著頭邊說恆昌不仔細邊邁出來,兜頭撞上重澈,啊了一聲,帶著驚異微微福身:“重尚書。”
然而重澈並未等她說完便闊步入了房中。秋夕被他撞到一旁,左肩似被刀鞘砍了一般地吃痛。輕輕嘶了一聲,秋夕瞧著重澈幾步到了室中渾身血汙的容洛身前,而後再不曾前進。
門打開的那刻容洛便瞧見了重澈。今日是參朝日,消息傳入宮中時大約是要耽擱的。重澈是三品大員,必是不能擅離職守,她被刺殺,也預料到重澈會出現。但絕非此時才對。
渾身血腥,容洛褻衣右肋近心的地方融開一大片幹涸的紅色。重澈進門前她正在猶豫滿手的血跡是留是洗淨。驟然見重澈疾步到了眼前,冷肅得幾乎吃人的模樣,她稍稍一愕。扯過肩上的披風遮擋傷口的部位,低聲勸慰:“我無事。”
重澈依然站在她眼前,神容眼神都沒有變化。衣衫都如鐵一般垂落,一絲動搖也無。
容洛從未見過這樣的重澈。他往日在她麵前都是溫和的模樣,無論是從前親近或是如今嫌隙,他從來與她都是萬分柔昵。便是有爭吵,他也未曾流露過這般可怖的臉色。
“刺殺的人裏有齊先生的師弟,我與他是一早說好了打算的。這些血都是牲畜的血,恆昌用羊的食囊裝了放在我懷中,並非我以身涉險。”容洛躊躇片刻,輕聲地同重澈解釋,“你說的我都記著,隻是……”
話頭崩裂。容洛也不知道要如何說下去。
說她在籌謀著讓向氏坍塌,還是說二十七載傀儡——抑或是她不能安心信任於他?
室中一時靜默。容洛與重澈對視。良久,重澈傾身,她便落入了一個溫暖的懷抱中。
蘭香幽微。結實雙臂帶著顫抖懷過雙肩,容洛微微一愣,聽到重澈長長沉下歎息。
“無事便好。”
很短的一句話。並無“安心”“擔憂”的詞句,容洛卻從其中聽出了寬心二字。
他定是很著急吧?畢竟春日送去的消息,字字都在點到她性命危急,昏迷不醒。
“對不住……”伸手輕輕環過他的身側,容洛埋頭在重澈肩上。心內的戒備在這一時暫且放下,“令你憂心。”
縱然以往他曾棄她而去,她仍然沒有怨過他。外邊覺著她與重澈是荒漠上的鷹與狼,她卻一直覺著她與重澈隻是飄搖人世裏的兩隻蜉蝣,偶然相遇,相知,在寒冷的水中相互陪伴著熬到天明。或許不得善始善終,便僅僅是這一段時日,都足以溫暖孤寂的餘生。
哪怕她是死在他手中。
.
連隱南死後六年,每至朝參日皇帝都必然會上朝。不論他身體變故,還是宮中某位妃子某位皇子身死,隻要這一日是朝參日,皇帝都定會出現在殿上。唯有這一日。
春日消息傳入宮中時,參朝的時辰被邊關動亂的折子暫且耽擱。謝貴妃不知刺殺內由,領著人就來同皇帝請旨出宮——謝貴妃甚少到前朝,也極少向皇帝索要什麽東西。這一下過來便帶來了容洛遇刺的消息,皇帝當即允旨,讓謝貴妃領了盛太醫及元妃要的幾位禦醫提先去了公主府,便也急急出了宮。
謝貴妃晚重澈一步到府中。到的時候府上仍未收拾幹淨,謝貴妃習過武,知曉勢態格外慘烈,對容洛被刺一事更加擔憂。一瞧容洛無事,又驚又喜。隨即再惱怒地訓斥了容洛一番。但時不待人,她弄清情況後亦配合著容洛做了戲。與後腳到府中的皇帝哭罵刺客。
容洛性子如何,皇帝心中都有數。這廂容洛遇刺,聽著謝貴妃伏在薛幼元肩頭難過,他暗下就已在迴想與容洛有仇的世家、娘子乃至謝家仇敵。但向氏魯莽卻不蠢笨,早早算到皇帝會想到自家,依舊反其道而行,做了刺殺容洛的安排,讓皇帝猜測而不能肯定,最終甚至是洗脫了向氏的罪名。畢竟前時皇後下毒容洛人盡皆知,此時再做出刺殺之事,依常人所想無異於自找死路,他家也必是會對容洛敬而遠之才是。
可向氏的聰明便在這些歪門邪道上,他不但不避開容洛,反而派了人殺到公主府,直取容洛性命。不過容洛也非道貌岸然之人,不將此事戳穿,還借此利用了一把。
郭慶將容洛刺殺之後,持劍死士確認了她性命危急,立時帶人撤去。她看死士離開,又讓何姑姑悄悄將許多值錢的東西出了坊市,分別扔在幾戶賭徒盜賊之流的人家前。那些東西貴重,沒有官家印記,那些人身份不當,最缺銀錢,是決計不會將東西上交官府。這般,刺客的身份又被她模糊——皇帝此人她尤為了解。此事變成偷竊殺人,尋仇的可能依舊有。隻是出於考慮,皇帝定還是要讓人徹查的。
丟了名錄找不得,丟了東西還不容易查麽?但若真與向氏有關,皇帝是絕不能用自己的人,不然一朝事發,此事最容易被說成是他有意殺女,包庇皇後。如此,便唯有指派清清白白的寧家。
寧杏顏知曉刺殺如何,是掐著時辰到的公主府。陡聽皇帝指派,望一望榻上雙目緊閉的容洛,憤憤應承。
容洛清醒時日未知,謝玄葑第一次勃然大怒。皇帝忌憚著謝家,替容洛安排了一批執金吾鎮守府中。換崗時辰也變作了一人到位,原先的才可離去。頗為戒備森嚴。
待了大半日,皇帝記掛著折子,也不好耽擱。與留在府中的兩位太醫命令一番,他與謝玄葑出了門。謝貴妃憂心女兒,多留一陣也不奇怪,皇帝亦不催促。
在門下上了抬輿,崔公公在一旁等候,見謝玄葑上了後頭的駿馬。將一張細小的紙條塞進袖中,低聲與皇帝說道:“夫人來了信,正擱在選德殿裏。三道尾羽,事關大殿下,說是要陛下盡快一看。”
關於容洛的消息穆萬華已多年未再送來。皇帝渾濁雙目微微一動,沉聲道:“是與太後有關麽。”
“桃李不敢看。送來的時候隻按著紀姑姑說的告訴了老奴。”崔公公嗬腰跟在轎輦旁,“若是與太後相關,那便是太好了。”
穆萬華多年來掛著喪夫獨居的名頭,誰人也不曉得她與皇帝間的九九,她也不敢出現於宮中,隻是在暗下替皇帝做些不可告人之事。而查容洛與連隱南,正是她日夜要做的事情之一。崔公公是皇帝親信,對皇帝許多事情都諗知保密,聽其語氣平淡,便是受皇帝器重的最大證據。
皇帝聞言頷首。迴到宮中,他與謝玄葑商議了朝事,立時將保護容洛的安排落實下去。待中書省草擬完詔旨,皇帝方才打開穆萬華送來的信件。
“嗙!”
崔公公領著旨入內。便聽得殿中傳來一聲巨大響動。
在廊柱下收整了神色,崔公公轉過拐角,俯首將聖旨放在案頭,拾起掉落在案幾旁的茶水,把掉落的朱砂甕及毛筆撤下。
小太監順著他的指示入內收整,低首時偷偷瞟了一眼皇帝的臉色,但揚目就撞上一道震怒的目光,立馬又嚇得低眼。手腳都在發抖。
皇帝的脾氣崔誦翁最清楚。他氣怒時不喜人直視他,更不喜歡他人揚首同他說話。當年連隱南尚在,他處處受了壓製,從無人將他當做太子、當做皇帝。有一迴他與人爭執,發了脾氣端架子,當即被那人昂首嘲笑“廢太子”,令他記了數年。奪得大權後他處置向氏完畢,立時讓人暗下對付了那人,先是用剪子將那人舌頭剪做兩條,又毀了他容貌,告知他家人他已然慘死,友人亦認不出他。他想強行認親,說出皇帝謀害,最終被家人活活打死。淒慘之至教人難以目視。
歎了歎氣。崔誦翁將東西幫著收拾幹淨,讓滿頭冷汗小太監趕緊出去。依然不抬首去看皇帝。僅僅候在一旁等皇帝命令。
良久,挲挲兩聲起身的聲音。一頁紙隨著影子落到身前,崔誦翁垂眼去看,正是穆萬華的來信。
“誦翁。明轅的身世……已經被明崇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