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獨發於123言情(jinjiāngwénxuéchéng|g|晉江文學城|),拒絕以任何形式轉載傳播。
以下內容均轉載至百度百科。
幹燒桂魚
幹燒桂魚是一道四川的漢族特色菜肴,屬於川菜,幹燒風味。
做法
烹調原料
〔主料輔料〕
桂魚500克鹽5克
豬肉100克白糖15克
菜油150克醒糖汁50克
蔥75克醬油40克
泡紅辣椒6個湯750克
烹製方法
桂魚(鱖魚)剖腹,去鱗、腮、內髒後用水清洗幹淨;
用刀在魚身兩麵劃幾刀,抹上鹽醃2分鍾;
將肥瘦豬肉剁成細末;
蔥去根須,洗淨,切6厘米長的段;
泡紅辣椒去籽剁細;
將糖、醋、味精加適量水調勻糖醋汁;
炒勺上火加油,燒六成熱,下魚煎成淺黃色;
砂鍋置旺火燒紅,倒入油,下肉末煸散;
亮油,肉酥時、下入蔥、泡椒、再煸;
加醋糖汁、白糖、醬油及湯,開後下魚;
在小火上燒5分鍾,翻身,湯幹亮油時入盤;
將鍋內諸物合勻,掛在魚上。
工藝提示
1.煎炸魚時,熱鍋溫油,注意魚的完整,不要破皮
2.此菜為“自來芡燒”要小火煸足,讓魚、肉中的膠原蛋白溶解在湯內。因有過油煎製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50克。
營養價值
食譜營養
鱖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桂魚,又名鱖魚,因身上的斑紋而名。它皮厚肉緊,色白而嫩,刺粗而少。味甘平,有補虛勞、益脾胃,治腸風下血之功效。諺曰:“八月桂花香,鱖魚肥而壯”;
食譜相克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曆史文化
此菜借鑒四川“幹燒”之風味技法,又利用本地調料,改造後而成,充分體現了江西廚師兼收並蓄,外為己用的特點。
魚香茄條
魚香茄條是一道以茄子,豬肉為食材製作的一道美食。
製作方法
做法一
製作材料
主料:茄子(紫皮,長)400克
輔料:豬肉(瘦)100克,木耳(水發)15克,洋蔥(白皮)15克,冬筍15克,辣椒(紅,尖,幹)5克,澱粉(玉米)45克
調料:色拉油120克,大蔥10克,大蒜(白皮)5克,薑5克,鹽4克,味精2克,料酒15克,醬油10克(建議買一個小的電子稱重儀器)
製作步驟
茄子去皮,切成3.3厘米長、0.69厘米寬、0.7厘米厚的條;
魚香茄條
魚香茄條
瘦肉切片;
木耳用水洗好,一切兩半;
洋蔥切塊;
冬筍切排骨片;
紅幹椒切筷子頭大小的方丁;
鍋內放油加熱至七成熱時,將茄條蘸一薄層澱粉下油中炸呈金黃色撈出,控淨油;
另用鍋放火上,加底油,隨即下蔥薑蒜熗鍋;
然後放入肉片,炒變白色時;
再放洋蔥、木耳、冬筍、紅幹辣椒煸出香味;
再下入濃鮮鯽魚湯、精鹽、味精、紹酒、醬油凋好口味;
湯沸時用澱粉攏芡,放茄條,顛翻掛勻;
淋明油、麻油即可裝盤。
做法二
食材準備
主料:白茄子400克
輔料:豬肉200克
鹹魚50克
調料:醬油、蒜、蠔油、白糖、植物油。
製作方法
1、茄子不去皮,和肉卷同樣的切成長短大小一樣的長條。梅香鹹魚撕成小塊。
2、鍋燒熱,下油後,先煸炒茄子,炒軟後盛起。
3、下蒜蓉炒香,先炒鹹魚,要炒出香味。
4、倒入事先煸炒過的茄子,不斷翻炒。
5、倒入肉卷段後,放調料:蠔油、醬油、糖。不斷翻炒至均勻出味即可。
做法三
食材準備
長茄子300克,雞蛋3個,優質澱粉100克,蔥、薑、蒜末共50克,紹酒1湯匙,糖1湯匙,泡辣椒50克,豆瓣醬1湯匙,醬油1茶匙,醋1湯匙,鹽、雞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茄子去皮,去兩頭,切成2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雞蛋與幹澱粉調成糊;泡辣椒剁成茸。2、炒鍋上火,將油燒至五成熱,將茄條逐一裹上蛋糊後,投入鍋內炸至定型,邊炸邊撈,炸完為止。重新將鍋內油燒至七成熱,將茄條放入鍋內再炸一次,待茄條皮酥呈金黃色時,撈出濾幹油待用。3、鍋內放油,放泡辣椒茸,炒香至油呈紅色,投入蔥、薑、蒜末炒香,勾入少許水,加雞粉、醬油、糖、醋、鹽勾成魚香味,用水澱粉勾芡後起鍋,將汁淋在茄條上即可。
做法四
食材
主料:茄子、豬肉餡
輔料:蒜、蔥、醪糟
調料:高湯、水澱粉、辣豆瓣醬、醬油、白糖、花椒粉、米醋、香油
做法五
1.在一個小碗裏倒入酒釀、高湯或清水、醬油和白糖,充分攪拌使糖溶化,料汁就調好了。
2.長茄子切條。
3.鍋中燒熱油,將手放在油麵20厘米高的位置試油溫,感到熱氣燙手時表示油溫正合適。
4.迅速地下入茄子,炸30-35秒即刻撈出來瀝油。
5.另起淨鍋燒少許熱油,下入肉末煸炒。
6.肉末變色後放入辣豆瓣醬炒出紅油。
7.再加入蒜末和調好的料汁,待汁液濃稠後倒入炸好的茄子翻炒數下。
8.調入水澱粉勾薄芡。
9.最後加花椒粉、滴少許米醋和香油,關火。
10.撒上香蔥粒就可以盛盤了。
涼麵
涼麵又稱冷麵,源於中原(河南)[1],是指涼吃的麵條,世界上不少地區都有涼麵,盛行於夏天天熱胃口不佳食用;現於超市也見販賣盒裝涼麵,超市涼麵花樣更多,惟麵條口感一般不及涼麵專賣店軟硬適中,且麵量少不及專賣店。
製作方法
中原涼麵
食材食譜熱量:377.5(大卡)
主料
麵條1斤
西紅柿3個
雞蛋2個
菠菜或者豆芽若幹
輔料
大蒜一頭
食用鹽4克
1、首先把大蒜搗碎,然後用冷水攪拌之後放入食用鹽、味精和香油等。
2、第二就是把番茄洗淨切成塊狀,雞蛋破皮放入小碗中均勻攪拌後放入少量的食用鹽。然後把菠菜或者豆芽等蔬菜洗淨後待用。
3、第三,先把番茄放入炒鍋後爆炒,七分熟後加入適量的水,帶水開後,把備好的雞蛋倒入炒鍋中均勻攪拌即可。
4、第四,用蒸鍋放入適量清水,然後大火猛燒,待水開後,把備好的麵條放入鍋中,等待麵條七分熟後,把備好的菠菜或者豆芽放入鍋中一種煮,然後等待其煮熟後,撈出放入已經備好的冷水的盆中,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換水。
5、第五,把麵條放去碗中,加入番茄雞蛋湯和大蒜汁即可食用。
台式涼麵
一般選擇伊府麵(意麵、油麵)經煮熟,開電風扇吹涼再用沙拉油拌麵,保持麵的彈性及避免麵條結塊。
佐以芝麻醬、醬油、醋、店家特有中藥醬汁、糖水、蒜汁、小黃瓜切絲;嗜吃辣者則加辣椒、辣油和辣粉
台北市陳家涼麵、台中市洪記涼麵、高雄縣岡山鎮周q涼麵皆是老字號涼麵。
再佐以冰酸梅汁,風味絕佳。
四川涼麵
【原料】:麵粉,雞蛋,香油
四川涼麵
四川涼麵
調料:芝麻醬,蒜泥,醬油,辣椒油(我自己做的),糖,醋,花椒粉,味精,鹽
【配料】:黃瓜絲雞絲
【具體做法】:
1麵條下鍋煮至七成熟出鍋,用扇子或空調吹涼,記得不時用筷子挑挑,防止粘連,待麵條的溫度與體溫相仿,倒入香油,攪拌,放入冰箱備用。
2將上述調料和在一起,記得醋要後放,因為它揮發的快,辣椒油可以單放在一個碗裏,吃多少加多少。
3黃瓜切絲和雞絲一起放在麵上,澆上調料就可以吃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加點豆芽菜)
日式蕎麥涼麵
日本的涼麵多用蕎麥麵製造,最大的特點就是風味獨特的日本醬油,濃濃的海帶和日本魚片的香鮮味融在醬油中,拌上清涼爽滑的蕎麥麵,真的可以算得上是麵中的極品了,這裏教大家製作日本涼麵。
主料:蕎麥麵150克、黃瓜200克。
配料:海帶50克、柴魚片30克。
調料:醬油50克、冰糖10克、雞粉10克。
日本涼麵製作方法
1.將海帶泡軟後與柴魚片共同放入鍋中同煮5分鍾,留湯汁備用。
2.在湯中加入醬油、冰糖、雞粉調味成醬油汁。
3.沸水下入蕎麥麵煮熟,放入冰水中冷卻裝入湯碗中,澆上調好的醬油汁,用黃瓜切絲撒在麵條上即可。
以下內容均轉載至百度百科。
幹燒桂魚
幹燒桂魚是一道四川的漢族特色菜肴,屬於川菜,幹燒風味。
做法
烹調原料
〔主料輔料〕
桂魚500克鹽5克
豬肉100克白糖15克
菜油150克醒糖汁50克
蔥75克醬油40克
泡紅辣椒6個湯750克
烹製方法
桂魚(鱖魚)剖腹,去鱗、腮、內髒後用水清洗幹淨;
用刀在魚身兩麵劃幾刀,抹上鹽醃2分鍾;
將肥瘦豬肉剁成細末;
蔥去根須,洗淨,切6厘米長的段;
泡紅辣椒去籽剁細;
將糖、醋、味精加適量水調勻糖醋汁;
炒勺上火加油,燒六成熱,下魚煎成淺黃色;
砂鍋置旺火燒紅,倒入油,下肉末煸散;
亮油,肉酥時、下入蔥、泡椒、再煸;
加醋糖汁、白糖、醬油及湯,開後下魚;
在小火上燒5分鍾,翻身,湯幹亮油時入盤;
將鍋內諸物合勻,掛在魚上。
工藝提示
1.煎炸魚時,熱鍋溫油,注意魚的完整,不要破皮
2.此菜為“自來芡燒”要小火煸足,讓魚、肉中的膠原蛋白溶解在湯內。因有過油煎製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50克。
營養價值
食譜營養
鱖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桂魚,又名鱖魚,因身上的斑紋而名。它皮厚肉緊,色白而嫩,刺粗而少。味甘平,有補虛勞、益脾胃,治腸風下血之功效。諺曰:“八月桂花香,鱖魚肥而壯”;
食譜相克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曆史文化
此菜借鑒四川“幹燒”之風味技法,又利用本地調料,改造後而成,充分體現了江西廚師兼收並蓄,外為己用的特點。
魚香茄條
魚香茄條是一道以茄子,豬肉為食材製作的一道美食。
製作方法
做法一
製作材料
主料:茄子(紫皮,長)400克
輔料:豬肉(瘦)100克,木耳(水發)15克,洋蔥(白皮)15克,冬筍15克,辣椒(紅,尖,幹)5克,澱粉(玉米)45克
調料:色拉油120克,大蔥10克,大蒜(白皮)5克,薑5克,鹽4克,味精2克,料酒15克,醬油10克(建議買一個小的電子稱重儀器)
製作步驟
茄子去皮,切成3.3厘米長、0.69厘米寬、0.7厘米厚的條;
魚香茄條
魚香茄條
瘦肉切片;
木耳用水洗好,一切兩半;
洋蔥切塊;
冬筍切排骨片;
紅幹椒切筷子頭大小的方丁;
鍋內放油加熱至七成熱時,將茄條蘸一薄層澱粉下油中炸呈金黃色撈出,控淨油;
另用鍋放火上,加底油,隨即下蔥薑蒜熗鍋;
然後放入肉片,炒變白色時;
再放洋蔥、木耳、冬筍、紅幹辣椒煸出香味;
再下入濃鮮鯽魚湯、精鹽、味精、紹酒、醬油凋好口味;
湯沸時用澱粉攏芡,放茄條,顛翻掛勻;
淋明油、麻油即可裝盤。
做法二
食材準備
主料:白茄子400克
輔料:豬肉200克
鹹魚50克
調料:醬油、蒜、蠔油、白糖、植物油。
製作方法
1、茄子不去皮,和肉卷同樣的切成長短大小一樣的長條。梅香鹹魚撕成小塊。
2、鍋燒熱,下油後,先煸炒茄子,炒軟後盛起。
3、下蒜蓉炒香,先炒鹹魚,要炒出香味。
4、倒入事先煸炒過的茄子,不斷翻炒。
5、倒入肉卷段後,放調料:蠔油、醬油、糖。不斷翻炒至均勻出味即可。
做法三
食材準備
長茄子300克,雞蛋3個,優質澱粉100克,蔥、薑、蒜末共50克,紹酒1湯匙,糖1湯匙,泡辣椒50克,豆瓣醬1湯匙,醬油1茶匙,醋1湯匙,鹽、雞粉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茄子去皮,去兩頭,切成2厘米寬、5厘米長的條;雞蛋與幹澱粉調成糊;泡辣椒剁成茸。2、炒鍋上火,將油燒至五成熱,將茄條逐一裹上蛋糊後,投入鍋內炸至定型,邊炸邊撈,炸完為止。重新將鍋內油燒至七成熱,將茄條放入鍋內再炸一次,待茄條皮酥呈金黃色時,撈出濾幹油待用。3、鍋內放油,放泡辣椒茸,炒香至油呈紅色,投入蔥、薑、蒜末炒香,勾入少許水,加雞粉、醬油、糖、醋、鹽勾成魚香味,用水澱粉勾芡後起鍋,將汁淋在茄條上即可。
做法四
食材
主料:茄子、豬肉餡
輔料:蒜、蔥、醪糟
調料:高湯、水澱粉、辣豆瓣醬、醬油、白糖、花椒粉、米醋、香油
做法五
1.在一個小碗裏倒入酒釀、高湯或清水、醬油和白糖,充分攪拌使糖溶化,料汁就調好了。
2.長茄子切條。
3.鍋中燒熱油,將手放在油麵20厘米高的位置試油溫,感到熱氣燙手時表示油溫正合適。
4.迅速地下入茄子,炸30-35秒即刻撈出來瀝油。
5.另起淨鍋燒少許熱油,下入肉末煸炒。
6.肉末變色後放入辣豆瓣醬炒出紅油。
7.再加入蒜末和調好的料汁,待汁液濃稠後倒入炸好的茄子翻炒數下。
8.調入水澱粉勾薄芡。
9.最後加花椒粉、滴少許米醋和香油,關火。
10.撒上香蔥粒就可以盛盤了。
涼麵
涼麵又稱冷麵,源於中原(河南)[1],是指涼吃的麵條,世界上不少地區都有涼麵,盛行於夏天天熱胃口不佳食用;現於超市也見販賣盒裝涼麵,超市涼麵花樣更多,惟麵條口感一般不及涼麵專賣店軟硬適中,且麵量少不及專賣店。
製作方法
中原涼麵
食材食譜熱量:377.5(大卡)
主料
麵條1斤
西紅柿3個
雞蛋2個
菠菜或者豆芽若幹
輔料
大蒜一頭
食用鹽4克
1、首先把大蒜搗碎,然後用冷水攪拌之後放入食用鹽、味精和香油等。
2、第二就是把番茄洗淨切成塊狀,雞蛋破皮放入小碗中均勻攪拌後放入少量的食用鹽。然後把菠菜或者豆芽等蔬菜洗淨後待用。
3、第三,先把番茄放入炒鍋後爆炒,七分熟後加入適量的水,帶水開後,把備好的雞蛋倒入炒鍋中均勻攪拌即可。
4、第四,用蒸鍋放入適量清水,然後大火猛燒,待水開後,把備好的麵條放入鍋中,等待麵條七分熟後,把備好的菠菜或者豆芽放入鍋中一種煮,然後等待其煮熟後,撈出放入已經備好的冷水的盆中,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換水。
5、第五,把麵條放去碗中,加入番茄雞蛋湯和大蒜汁即可食用。
台式涼麵
一般選擇伊府麵(意麵、油麵)經煮熟,開電風扇吹涼再用沙拉油拌麵,保持麵的彈性及避免麵條結塊。
佐以芝麻醬、醬油、醋、店家特有中藥醬汁、糖水、蒜汁、小黃瓜切絲;嗜吃辣者則加辣椒、辣油和辣粉
台北市陳家涼麵、台中市洪記涼麵、高雄縣岡山鎮周q涼麵皆是老字號涼麵。
再佐以冰酸梅汁,風味絕佳。
四川涼麵
【原料】:麵粉,雞蛋,香油
四川涼麵
四川涼麵
調料:芝麻醬,蒜泥,醬油,辣椒油(我自己做的),糖,醋,花椒粉,味精,鹽
【配料】:黃瓜絲雞絲
【具體做法】:
1麵條下鍋煮至七成熟出鍋,用扇子或空調吹涼,記得不時用筷子挑挑,防止粘連,待麵條的溫度與體溫相仿,倒入香油,攪拌,放入冰箱備用。
2將上述調料和在一起,記得醋要後放,因為它揮發的快,辣椒油可以單放在一個碗裏,吃多少加多少。
3黃瓜切絲和雞絲一起放在麵上,澆上調料就可以吃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加點豆芽菜)
日式蕎麥涼麵
日本的涼麵多用蕎麥麵製造,最大的特點就是風味獨特的日本醬油,濃濃的海帶和日本魚片的香鮮味融在醬油中,拌上清涼爽滑的蕎麥麵,真的可以算得上是麵中的極品了,這裏教大家製作日本涼麵。
主料:蕎麥麵150克、黃瓜200克。
配料:海帶50克、柴魚片30克。
調料:醬油50克、冰糖10克、雞粉10克。
日本涼麵製作方法
1.將海帶泡軟後與柴魚片共同放入鍋中同煮5分鍾,留湯汁備用。
2.在湯中加入醬油、冰糖、雞粉調味成醬油汁。
3.沸水下入蕎麥麵煮熟,放入冰水中冷卻裝入湯碗中,澆上調好的醬油汁,用黃瓜切絲撒在麵條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