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曼殊沙華一夕的崩敗。皓腕驀然劃過何姑姑青色的衣裳,赤色衣袂揚起又隨之下落。高梳的發髻與滿頭珠翠觸碰地麵,一聲悶響。金釵珍珠玉石在地麵上滾動。烏黑的血液自容洛口鼻中滲出,猙獰地攀爬過她的衣襟和顯露一塊塊紫紅斑痕的肌膚——
“殿下!”何姑姑驚恐地撲向容洛。將容洛抱到懷中,她望向左右驚惶失措的眾人,厲斥道:“快叫太醫!——太醫!”
眾人終於被點醒。一聲聲“太醫”傳下去,腳步攢動不休。何姑姑伸手將容洛口鼻的血跡抹掉,那廂謝貴妃跪坐至身邊,顫抖著伸手入袖一把撕下內裏的褻衣為容洛半捂住鼻,眼中已經掉下淚來。而容明轅站在一旁,欲上前幫忙又不知作何,眼中框邊緋紅若血。
“這般無用。貴妃失禮。”
太醫還未到。皇帝厲斥仆婢速召太醫。一時慌亂間,玄青衣角袒露何姑姑身旁。而後便是一雙節骨分明的手掌將容洛攬走。謝貴妃未能作何,即看見重澈將容洛小心翼翼地抱起。神色或鐵青或鎮靜,晦昧不可說。
容洛的頭顱偏往他懷中仰起。血液瞬息染透他的前襟。重澈微微向謝貴妃頷首,同皇帝先道一聲“失禮”。語調快速卻不失清晰:“殿下是中毒之相,請陛下令寧將軍封鎖南天門,並責令任何物什不得再動——臣下先行一步。”
語罷,重澈低眸深望一眼容洛,抿唇。快步前往太醫署。
此時他是否失禮已無人計較。皇帝將他所言依照吩咐下去,瞧見不遠急奔而來的謝家一眾與寧杏顏,冷冷一眼是落至向淩竹身上,甩袖追著重澈而去。
今日是公主及笄冊府之日。太醫署得清閑,眾位太醫無需出診,有一句沒一句互相說話。盛太醫在一角查看藥箱,間或□□幾句,麵容閑散,餘光一直凝視門口。登時見著重澈猛然衝進來,立馬奔出藥台之後。輕掃一眼他麵容,看向他懷中口鼻滲血不止的容洛,駭然一下:“大殿下!”
“中毒。口鼻自兩刻前滲血。腕間與脖頸上均有紫斑。”抬步越過盛太醫與一眾聽聞驚唿起身的太醫。重澈步入後堂,將幾方擺放書籍的案幾踹到一旁,扯下衣桁上不知是哪位太醫的披風鋪在蒲席上。再將容洛緩緩放下,並以一隻手擱在她頸後。神色暗沉之間,他掃一眼上前探脈的盛太醫,沉沉低聲:“冕服上有東西。”
盛太醫當然知曉。早在一日前容洛就將今日謀算與他如數說清。隻是時辰太急,他還未能與重澈仔細說明。稍稍躊躇,他推開容洛的袖袍,瑟縮地施針:“乃是……馬纓丹與虞美人。”
靜默一時。重澈臉色深了幾分:“何人交予她的?”
語氣依舊平常,落在盛太醫耳中卻格外駭人。汗水從後頸一路落入脊背,盛太醫穩住施針的手勢,悄聲迴道:“謝家。”
此言一出。重澈蹙眉,抬手幫容洛抹去嘴角烏血,微微為她傾了頭,讓嘔出的毒血不會重新嗆入她喉鼻之中。不再做聲。
數十針刺入穴位,抹去汙血的巾帛令清水中溢滿厚重的紅色。皇帝一眾也到了太醫署。
“如何?”皇帝踏入後堂,瞧見重澈為容洛扶正臻首,亦無他言。側首向盛太醫:“可查出是何緣由?”
盛太醫揖首:“已經得知。”又看向謝貴妃:“大殿下血中有腥、澀、堿之感,大約是中了雷公藤之毒。而殿下冕袍中的襦裙則遍布毒汁。微臣方才以水化了稍許嚐試……是馬纓丹與虞美人的花汁。二花屬極毒之花,花汁灼人,身上紫斑正因此而來。”
說罷微頓。對謝貴妃稽首:“花汁毒人,因娘娘與陛下未到,微臣不敢為殿下更衣,看清毒性深淺……不知娘娘可否請一姑姑為殿下脫衣?再由微臣仔細查探。”
謝貴妃受驚不清。在一旁瞧著容洛更是極其擔憂。抬袖沾一沾淚,她道:“本宮來就是。”
“花汁有毒,娘娘請接替重尚書,更衣一事由奴婢來便是。”何姑姑擋下謝貴妃架勢。同皇帝福一福身,徑自上前。
時辰不容耽擱。謝貴妃也不爭執,接下重澈。請眾人退出後堂,便讓何姑姑為容洛脫開衣衫。重澈臨門迴望,看見容洛露出的背部上紫斑層疊,極其駭人。
件件衣衫被送出後堂,血水被奴婢送出門外,盛太醫請謝貴妃為容洛褪衣之後,又再進去幾位太醫。施針放血一番,清下腹中毒酒的湯藥灌入喉中,又用牛乳與湯藥洗過三遍肌膚,後堂的太醫一眾終於退出。謝貴妃華服上血鏽斑斑。何姑姑雙臂、衣袍之上皆為血染,觸摸過秋水紗的雙手腫脹青紫,瞧著讓人眉眼不由打結。
喚太醫用牛乳與湯汁為何姑姑洗一洗雙手後,謝貴妃絲毫不在乎自己形容不整,當堂向皇帝跪拜而下。
“明崇恭順有禮,向來不問它事。今日及笄本為可幸之事,不想被歹人陷害——請陛下明察!”
此言無疑在說向淩竹。今日一切皆因向淩竹為容洛送來的那杯“祝好酒”而起。嘔血,昏厥,紫斑,這種種,無一能與向淩竹脫開關聯。
“妾身如何會害明崇!”向淩竹心中驚恐萬分。她未曾想到今日會出事,心下自然也大膽的猜到此事或為容洛所做。但事事矛頭指向她身上,她嫌疑不可免除。
她反問一出,皇帝卻不曾言語,僅僅直視她雙眸。良久,皇帝發聲:“你與時霖素來不和。”
後宮與前朝利益相關。謝貴妃與向淩竹彼此相鬥他自然知曉,可他到底是皇帝,如何不知道謝貴妃與向淩竹相鬥的好處。謝家眼下勢大,向氏本為他暗中所控勢力之一。二人爭鬥不休,亦等於謝家與向氏會互相製衡。他急切要收迴謝家手中權利,倘使謝家專心向氏,朝中多少會疏忽許多。那些謝家遺漏的時間,足夠他在朝中招攬、安插自己的勢力。
瞧見皇帝眼中深色,向淩竹心中一悸,幾步跪下。形容懇切:“大人的恩怨,妾身怎會牽扯孩子!且不論此,妾身縱使有害明崇之心,那緣由如何?妾身無子,對幾個孩子都是極其喜愛的,明崇亦不例外。將心比心,妾身若害明崇,明崇何辜?”
一番話有情理。端地是多年黑水淌出來的好本事。可容洛一早打算到她這副賢後的麵目。
“殿下確實無辜。”抹淨手上水珠,何姑姑在謝貴妃身旁跪下,“奴婢有話表述——請陛下恕罪。”
她是容洛身旁人,方才的行為又著實忠主。皇帝稍微打量於她,冷聲擲地:“今日你為明崇犯險,無論任何,朕必赦你無罪。”
“奴婢謝過陛下。”何姑姑磕了個頭。看向向淩竹,“奴婢不知娘娘如何能睜眼說謊。娘娘與殿下積怨已久,前些時日還常常留殿下在慈仁宮中在宮中責罵,難道這些娘娘都忘了麽?”
語出驚人。
謝家一眾驚異,謝貴妃則麵露疑慮,而元妃一眾緘口不言,看似死守秘密,實則習以為常。
容洛這一月來日日給向淩竹請安,待宮妃離去後又再度折迴慈仁宮中激怒向淩竹,元妃與容洛沆瀣一氣,亦知曉此為容洛謀算。而不明的宮妃,偶爾也會在慈仁宮外聽到一些,抑或又是從一些奴婢口中聽聞。不過向淩竹一日為後,就無人敢對此嚼舌頭。
“責罵?”向淩竹揚眼,目光鋒利地剜在何姑姑臉上。在看向皇帝之時卻變得冤枉而可憐:“妾身不過是顧念公主近日儀禮與及笄,時常叮囑,怎會辱罵與她?”
是她疏漏,竟未曾想到那日日的造訪都是為了圓滿今日陷害。而容洛算計也實在狠毒,名錄在她手中,她是吃定了她不敢把她得知燕南身份一事告知皇帝,才敢讓人大肆誣陷她!
但此事又怎是她能敷衍過去——畢竟宮妃多少知曉。
“娘娘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真流利,不知是否常常習練?”嗤笑一聲。元妃看向皇帝:“娘娘確實時常留明崇在宮中,偶爾辰時巳時經過慈仁宮,還會隱隱聽見娘娘大發雷霆的聲音。便是說這是娘娘在教導明崇,可……妾身怎麽記著明崇修儀之事一報陛下,二報貴妃,唯獨不報娘娘呢?”
說多錯多。以往的狄從賀知道這個理兒,可向淩竹偏偏不知。
她常居高位久矣,從來元妃再氣焰囂張也不敢這般對待她。如今見元妃字字如劍,怒火幾乎要她燒昏。但她如何敢暈,現下每一分變動都足以要她的命。皇帝手中雖缺不得向氏。但向氏卻不及謝家。更不必說今日容洛及笄,謝家、寧氏、黎民百姓諸行,都是看著容洛在喝了她遞過去的酒才嘔血昏厥。眾目睽睽,皇帝要給的交代太多太多。
她啟唇欲辯解。恰是此時,一旁站立的重澈突兀開了口。
“微臣聽母親說,前日花朝,大殿下曾與皇後娘娘及向氏的小娘子發生了爭執。”一言出。眾人皆望了過來,皇帝麵沉如水。重澈不置理會,對皇帝稽首一揖,“前時陸都尉的夫人去見母親。言談中與母親說起,臣與容洛好友多年,不免留心。還望陛下見諒。”
假若他不關注那才惹人生疑。當年連隱南見容洛孤獨,從官員家中挑來寧杏顏陪伴容洛,後又顧及容洛玩伴稀少,令容洛入崇文館中念書。他那時麵上沉迷聲色犬馬,實際也十分顧念容洛。無事時總會悄悄去崇文館看容洛,也知曉容洛與重澈關係非常。
允首。皇帝低掃一眼麵色畿白的向淩竹:“可聽聞仔細?”
容洛與他言辭不一,但打算也從未害怕過牽涉政事。本是謝家外孫,不顧念母家,便是偽裝過分,難教人信服妥帖:“為的前時向小娘子誣陷薛六郎‘非禮’逼親一事。”
一句話將所有竊竊私語砸碎。室中無聲。藥台後煮著一翁苦味濃鬱的藥湯,此下咕嚕嚕地響起來,不觸碰都令向淩竹格外頭疼。
向氏仗著向淩竹為後,私下做了多少事,曆曆數下來便是用盡青絲也數不清。其中或有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有徹底瞞過皇帝眼目的,對比起來,瞞過的總比皇帝諗知的要多。
而誠如容洛所想。向綾羅做出此事,是向氏,是向淩竹授意。為的便是試探世家會否願意與向氏結黨。但她不知的是,向氏試探的不止薛家一家,重澈手中還握有更多的、牽涉試探的世族名帖。
此事不為皇帝所知。恰好皇帝又從來不願向氏發展出盛名。
湯藥沸騰出藥鍋。寂靜中盛太醫向皇帝施禮,雙目拂過皇後顏色變幻的驚惶臉色,動作輕緩地將一鍋湯藥盛進碗中,交由在內室的秋夕伺候容洛服下。
“此事是妾身糊塗!”向淩竹轉過了心念。忙向皇帝告罪,但隻認一樁使:“此事本該告知陛下,隻是妾身見父親在朝中辛苦……這才鬼迷心竅,陛下要罰便罰妾身——可妾身絕無害公主的意願!便是要害,妾身也不該如此愚蠢。公主及笄之禮如此盛大,臣民皆在盯著妾身,妾身怎敢對公主下手!”
急急叩首。發髻的珠翠雜了滿發,向淩竹切切辯解:“況且、況且冕服衣衫均為妾身為公主布置,如是妾身欲在秋水紗上浸毒,那懷疑的必定是妾身,妾身如何犯得著做這般事來讓自個兒受罰?”額頭磕在冰冷的地麵上,她冤屈無極:“陛下明察啊!”
“娘娘需要什麽明察?”攢著染血的衣袍,謝貴妃橫眉冷嗤。再也不像往常那樣顧及什麽禮數麵貌,“冕服是你替明崇備下!酒水也一貫經由你手,那酒盞還是裘掌事端來的,你還要再說什麽?難不成要明崇沒了,才算是你的過錯?”
每每發問皆如刀刃,步步緊逼著向淩竹在一步步靠近懸崖。
牙根緊咬。向淩竹不知如何能辯駁。深深躬腰三叩頭顱,她言辭泣血:“妾身從無害公主之意。從前無,現在無,往後更不會有。望陛下明鑒。”
她現今無所證據證明自己清白。說是□□皆由容洛所下,在座諸人都不會信。她隻能賭——賭皇帝仍需要她,仍需要向氏。賭皇帝對謝家的十足忌憚。
隻要皇帝仍然懼怕謝家,後位必定隻能是她一人。
“酒盞?”翛然肅穆中橫出一道譏諷的調子。寧杏顏抬手握過裘掌事手中的酒壺,塞入薛淩月手中:“你且瞧瞧,這與前些時你見過的九曲鴛鴦壺是不是一路貨?”
濃渾的酒漿灑在薛淩月手中。他也顧不得許多。此事為臣子的其實不應當參與,眼瞧一旁從未出聲的謝琅磬與謝玄葑便可知。寧杏顏記著容洛,將他拖入局中,他也不能在置之身外。握過酒壺,手指在酒壺把手上細細一摸,就在把手內側觸到了一粒小小的開關。
九曲鴛鴦壺原是前朝妃子害人所製。壺身內裏分作兩半,一半盛清酒,一半裝毒酒。害人之時為自己倒酒,則傾倒的清酒;為被害之人倒酒,則打開開關,讓一方小小的夾片關閉清酒一邊,聯通壺嘴與毒酒的酒囊,如此倒出便會是毒酒。機關巧妙小巧,如是不仔細,根本無法發現。
此物薛淩月不曾見過,隻是查辦玉家時他曾隨叔父一同前往,聽聞叔父詳解方才得知。而寧杏顏所知,不過是自小在隆福宮陪伴容洛,見過連隱南以此物算計他人,隻消一看便能認出。
容洛對此更是無比清楚。寧杏顏一點不信她認不出裘掌事手中物什。但看此景,大約也能知悉她的目的。
微微望一眼後堂。寧杏顏暗歎。渾當一切不知。
辨認出酒壺乾坤。薛淩月把酒壺捧到皇帝眼前。皇帝一語不發,更未接過。
裘掌事瑟瑟地跪落地,一副驚異駭然的模樣連連叩首。仿若才知曉此物是九曲鴛鴦壺一般。
“盛和。”盛太醫退出後堂,皇帝終於開口。寬厚的手掌握住袖袍,下頷一揚,他命令道:“你去看看。”
盛太醫躬身接過酒壺。摁下開關各倒了少許酒液嚐試,仔細辨認出內裏□□,複向皇帝複命:“是雷公藤無錯。內裏大約摻了半枝,因而殿下才會口鼻出血不止。”
這下是坐實了酒漿害人之說。
“毒酒必不是妾身所為!”滿目血絲。向淩竹搖首,“定是裘掌事!妾身今日自起身便同孟寶林在一塊,後又與陛下一同預備公主的及笄禮,怎會有時間準備!定是裘掌事!”
“娘娘!”裘掌事癱坐,十分不敢置信地凝望著向淩竹,“奴婢從未得做此事,娘娘怎能這般對待奴婢!”
她雖受何姑姑收買,但到底念著從前情義,也對向淩竹有忠心。該透露的消息全埋在肚子裏,半句也沒有露給容洛。卻怎想向淩竹會這般對待她,於她說棄就棄!
主仆兩互相撕扯,原本迷離的局勢更為飄渺。嫌疑如今全在向淩竹身上,但苦於向淩竹詭辯,也無證據證明。
“馬纓丹與虞美人容易銷毀。”元妃攏袖而立,斜眸在向淩竹與裘掌事之間來迴望一眼。依照原本籌算行事,“雷公藤是今日才用於酒中,早時一眾皆在朱雀門,必定來不及銷毀。仔細搜一搜就是。至於娘娘今日是否與孟寶林在一起——孟寶林,你躊躇作甚?”
話頭遷來身上。孟雲思陡時嚇了一跳。步伐邁出又收迴,終究麵上一橫,跪落向淩竹身旁:“今日娘娘起身後卻同妾身在一起,隻是中當有一二刻娘娘不知去了何處……妾身去尋時,發現娘娘正將什麽交給宮中婢子……”
向淩竹臉色大變,甩袖將孟雲思掀翻在後,一聲厲喝:“誣陷!”
原先可靠的親信不知何時也背叛了自己。向淩竹暴怒。旋即跪拜:“陛下信妾身!妾身從不敢殘害皇嗣,更何況陛下珍視明崇,妾身便不顧其他,也要顧及陛下才是!”
“依你所言,諸事與你無關?”元妃冷笑,“秋水紗你差人所製,下毒被孟寶林親眼瞧見。明崇如今隻有十五歲!倘若她無特赦,也是要喚你一聲母後的!堂堂皇後殘害小輩,娘娘,你問一問自己,良心可安?”
“本宮有何情由害她!”孟雲思的臨陣倒戈終成為了壓垮向淩竹的最後一根稻草。向淩竹滿目赤紅,“倒是容洛成日不安好心,今日之事說不準還是她為了構陷本宮使得一出苦肉計!”
“好了!”振聾發聵的厲叱在室中響起。皇帝麵色沉黑。餘光睇向的謝玄葑與謝琅磬早已注視他許久。他本想弄清線索,現下卻越來越亂。更別說要保下的向淩竹此時已然崩潰——他已經不能再猶豫,也必須給謝家一個交代。
棄向淩竹。
念頭浮起。皇帝睨向向淩竹,側首使了眼色,喑啞地對崔公公命令:“去吧。”
便是按著元妃說的做了。崔公公領會,拱手領過吩咐。帶著左右千牛衛一同退下,行過重澈身邊時投去問詢一眼,重澈沉眸。右手在袖袍的遮擋下向白鹿寫出“殺婢子、明德宮、花”等七字。
明白他意思。白鹿悄悄在人群中匿退出去。旋即,又是兩位不起眼的奴婢快步混入宮道,前往明德宮的方向。
約莫三刻。白鹿從外步入太醫署,重新站立重澈身旁,像是從未離開。不一會兒崔公公領著千牛衛歸來,手底捏著一包雷公藤與一塊巾帕。將雷公藤交予盛太醫,崔公公打開帕子,露出幾片沾染泥土的花瓣。飽滿而鮮紅欲滴的花瓣,蔫黃的花蕊,是虞美人無誤。
給皇帝看過。崔公公掃視皇後一眼,麵對皇帝詢問是否搜過明德宮的眼神,微微搖首。迴稟道:“方才奴婢去了慈仁宮,除雷公藤外,還在後院拾到了幾片花葉。且奴婢前往時,正撞見了被掩埋一半身軀的巧漁。周遭還有淩亂的腳印,約莫是埋葬的人聽聞響動,事先逃離。未能擒住賊人,陛下恕罪。”
“你恕什麽罪。”容洛陷害自身的想法荒謬,那下毒便與向淩竹脫不了幹係。皇帝鼻息一翕,神色冰冷:“戕害皇女,殘殺奴婢——淩竹,為後多年,你倒真是好本事!”
此事假若沒有殺人滅口,那始終都是有餘地的。向淩竹聽聞責問,麵色一白。斜眄後堂片刻,她牙關一咬,沉氣斂眸,叩首而拜:“此事乃是淩竹鬼迷心竅。淩竹願自請落發,去往觀中為明崇祈福。還望陛下念及淩竹往年功勞,給淩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事到如今一切不必再說,但她多年辛苦穩固後位,決計不能如容洛的心意。她方才失言,又聽聞皇帝厲喝,已經迴過神來。再瞧皇帝言語、眉梢眼角俱是棄她而去的意味,她也知此時不能再辯駁,唯有以退為進這一條路可走。
而前往觀中之言,實際也不過是提醒皇帝她不能被舍棄——畢竟失去她,那一位的存在就再無可瞞。
皇帝眼中一深。還未開口,向淩竹便擺出了更低的姿態。挪膝對謝貴妃跪拜下去,“時霖,今日是本宮有錯。願你原諒。”
結結實實一個響頭。
“明崇性命堪憂。”謝貴妃冷眼,“娘娘此禮此言,時霖收受不起。”
“娘娘認錯於我等無用。此次你害的是明崇,認錯應當對明崇。不是我與時霖。”謝貴妃不知計策。態度在情理之中。元妃與容洛斟酌過為難皇後的限度。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落發誦佛於皇後已是最大的懲罰。而此事已將皇帝與向氏關係挑唆,於向淩竹是重創。二人的目的達到,也為下來謝貴妃蠶食後宮,容洛尋到“禁臠”爭取了時間,已無需再做為難引皇帝生疑。
她知進退。皇帝也不覺她如此怎樣奇怪。掃眼看往連連應聲的向淩竹,皇帝臉色深沉,對她提醒自己一事極為不滿。對崔公公吩咐:“皇後品行不端,戕害皇嗣。即日落發為尼,前往青雲觀為明崇公主祈福三月。一應人等皆不可跟隨。待迴歸後禁足慈仁宮。非詔不可出……”深深抿唇,皇帝睇向謝玄葑。啟步踏入後堂,麵色無奈:“宣下去吧。”
雖與打入冷宮並無兩樣,到底保住了後位與性命。向淩竹鬆了一口氣,見謝貴妃兇狠望來一眼,嗬腰頷首,再看向步進後堂的孟雲思,牙間發出聲響。並未注意重澈斟酌收眼,似乎已然得知什麽的模樣。
.
容洛醒來已是三日之後的事情。
她對自己下手以圖重創向淩竹之事終還是被謝貴妃知曉。謝貴妃尤其理解她用意,卻不可接受她深陷險境。在她醒轉後便將她斥責了一番。字字句句沾染悔恨與進退兩難,幾乎將午晌的時辰灌滿。而元妃亦不可避免的遭了訓誡。但終究此事有謝家做推手,因而也並不將謝貴妃責問放在心上。
中間謝家也來了一迴。亦是不願她再如此。
容洛領了情,並不理會勸說。於她而言,隻要利用得當,她自己同樣是不妨的。
將身體重新養好。她再次出宮之時,已是一月後。
三月初一,春。萬華重生,和風徐來。
在宮中告好一切。清晨讓隨她出宮的仆婢先行前往公主府,避過百姓瞧熱鬧的嘈雜。容洛一一交代好元妃與厲美人諸事,與謝貴妃告別時,已是夜半。
亥時。街坊花燈高懸,累累明燈從永興坊一路簪掛至長樂坊。路上行人往來車水馬龍。偶時或見坊中管事的不良人與人喝酒劃拳;或見抄著一口扭捏長安話的胡人在店門外同客人計較寶石銅器;又或是王公子弟同遊長街,而後在脂粉攤前拉住同伴,說要與家中妹妹帶一盒口脂……
輕鬆自在的感覺湧上百骸。一切好似昨日尤見。
——這才是她的天地。她亦從未離去。
車架搖晃。簷鈴響動。明崇公主府已至。恆昌在馬車外打起簾子,何姑姑放下腳蹬,秋夕挽著她步下馬車。
公主府外不許設攤。因此頗為冷清。但前行幾步便也能看見花市。容洛有心去賞玩,奈何天色不早,何姑姑早前替她打理府中事宜,也被百姓知悉臉孔,著實不好避開。
惋惜輕歎。容洛朝公主府步去,當頭就看見一個身形欣長的男子站在府門之下。素白紋珠蘭的圓領長衫,發髻以玉冠高束,間裏係著一條雪白的綰帶,麵上是赤紅色的猙獰羅刹麵具。
看不見臉。但容洛與他相識多年,一眼認出:“重澈。”
一聲令何姑姑三人一嚇。
“你果然認得。”
輕輕一笑。手掌扣住麵具,重澈抬手將其摘下。與容洛相視,端詳過她素淨的麵容,低聲啟唇:“我束冠了。”
隻這麽一句話,容洛已明白他的意味。
多年前兩人曾一同在崇文館讀書。那時她八歲,重澈十三歲。二人相識已有三年。
那時連隱南還未亡故。每每閑暇,總會來館內看她念書。有一日清光正好,報信的宦官從宮街一路步入門中,說是連氏的郎君請旨賜婚。要連隱南前去。
連隱南於連家事務尤其重視,聽聞“賜婚”一事,長身離去。那時她對婚事並無概念,隻是聽宦官所言,心裏忽然就對婚事有了好奇。但寧杏顏當時是個愣頭腦袋,薛淩月更不是個談論此事的好對象。她與重澈親近,素來有話直說,因此趁奶娘瞌睡,先生出外,她便佝僂著腰跑到重澈身旁。
重澈身世不同,對前路看得十分明確,也是很好學的。看她過來,眼皮未曾抬一抬,直到她用手肘一再的絆他的手臂,他方才老氣橫秋的低聲道:“你且迴去。莫等太後迴來,看你連字都沒寫幾個。又得挨罰。”
懲罰自然是背連隱南批改過的奏章。可她彼時性子鬆快。才不理會。巴著桌子便徑直問道:“重澈,你可想過成婚?”
重澈執筆動作一頓。許久才沉一沉下頷。
她高興起來,連問:“那便也想過那娘子應當是什麽樣貌啦?同我說,同我說。”
“同你說什麽。”豈料重澈滿麵赤紅,當即便要讓奶娘捉她迴去。但她年幼,雖所知比常人多,卻也十分頑劣。重澈捱不過她耍賴,終於吐了點聲音。隻是細如蚊訥,她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聽到重澈說的是:“你這樣的。”
她當時愣怔許久。瞠目結舌許久又嗤地笑出來,篤定道:“我也想未來夫君與你一般。”
聞言。重澈反倒不再臉紅。手執墨筆一筆一捺抄著文章,應承道:“那我束冠便向你提親。”
昔時她當玩笑。可二人漸漸長大,有些與兒時不同的情愫在暗中滋長,這便成了他對她的允諾。
前世她封府時他為政務奔波,來提親時謝家已經落敗。她受製皇帝,為保他凜然拒婚。後欲孑孓一生,卻又被逼四嫁,終是至死未能如願。
而這一世,雖無其他緣由,她也並不願居於後宅——一個成為婦人的公主,能改變她的將來,可亦等同於謝家與母親皆被拋棄。
凝望重澈。不知如何接話。
“走吧。”她的反應在他意料之中,眸中掠過一絲無奈。重澈向容洛伸出手,輕笑道:“今日初一花燈,我帶你去看看——記著你很喜歡這樣熱鬧的節日。”
她未封府前偶爾也偷偷出過宮。出來必是重澈接應。有一次玩鬧正巧碰上花燈,她從未得見過這種坊市裏的節日,萬分喜愛。還曾問過重澈各坊花燈的日子,算著時辰要他帶她出宮。
那兩年連隱南才過世,她雖與祖母無多依賴,但畢竟難過。亦擔憂父親的忌憚。可說十分倚靠重澈。
看著重澈掌中的薄繭。容洛憶及許多年前的種種,略微斂目,伸手握住他的袖角。複對何姑姑吩咐自己晚些迴府。方示意重澈前往鬧市。
“明崇大殿下的麵目亦有許多人識得的。”稍稍傾唇。重澈將手中的鬼麵貼上容洛臉麵,雙臂繞過她耳側,幫她係緊麵具的兩條巾帶,“如今不比幾年前。各家的公子貴女已經可以隨意上街了。”
“我知道。”透著麵具望著他,容洛伸手摸向麵具,眨一眨眼,“我不喜歡赤麵羅刹。銀白尚可。”
“殿下!”何姑姑驚恐地撲向容洛。將容洛抱到懷中,她望向左右驚惶失措的眾人,厲斥道:“快叫太醫!——太醫!”
眾人終於被點醒。一聲聲“太醫”傳下去,腳步攢動不休。何姑姑伸手將容洛口鼻的血跡抹掉,那廂謝貴妃跪坐至身邊,顫抖著伸手入袖一把撕下內裏的褻衣為容洛半捂住鼻,眼中已經掉下淚來。而容明轅站在一旁,欲上前幫忙又不知作何,眼中框邊緋紅若血。
“這般無用。貴妃失禮。”
太醫還未到。皇帝厲斥仆婢速召太醫。一時慌亂間,玄青衣角袒露何姑姑身旁。而後便是一雙節骨分明的手掌將容洛攬走。謝貴妃未能作何,即看見重澈將容洛小心翼翼地抱起。神色或鐵青或鎮靜,晦昧不可說。
容洛的頭顱偏往他懷中仰起。血液瞬息染透他的前襟。重澈微微向謝貴妃頷首,同皇帝先道一聲“失禮”。語調快速卻不失清晰:“殿下是中毒之相,請陛下令寧將軍封鎖南天門,並責令任何物什不得再動——臣下先行一步。”
語罷,重澈低眸深望一眼容洛,抿唇。快步前往太醫署。
此時他是否失禮已無人計較。皇帝將他所言依照吩咐下去,瞧見不遠急奔而來的謝家一眾與寧杏顏,冷冷一眼是落至向淩竹身上,甩袖追著重澈而去。
今日是公主及笄冊府之日。太醫署得清閑,眾位太醫無需出診,有一句沒一句互相說話。盛太醫在一角查看藥箱,間或□□幾句,麵容閑散,餘光一直凝視門口。登時見著重澈猛然衝進來,立馬奔出藥台之後。輕掃一眼他麵容,看向他懷中口鼻滲血不止的容洛,駭然一下:“大殿下!”
“中毒。口鼻自兩刻前滲血。腕間與脖頸上均有紫斑。”抬步越過盛太醫與一眾聽聞驚唿起身的太醫。重澈步入後堂,將幾方擺放書籍的案幾踹到一旁,扯下衣桁上不知是哪位太醫的披風鋪在蒲席上。再將容洛緩緩放下,並以一隻手擱在她頸後。神色暗沉之間,他掃一眼上前探脈的盛太醫,沉沉低聲:“冕服上有東西。”
盛太醫當然知曉。早在一日前容洛就將今日謀算與他如數說清。隻是時辰太急,他還未能與重澈仔細說明。稍稍躊躇,他推開容洛的袖袍,瑟縮地施針:“乃是……馬纓丹與虞美人。”
靜默一時。重澈臉色深了幾分:“何人交予她的?”
語氣依舊平常,落在盛太醫耳中卻格外駭人。汗水從後頸一路落入脊背,盛太醫穩住施針的手勢,悄聲迴道:“謝家。”
此言一出。重澈蹙眉,抬手幫容洛抹去嘴角烏血,微微為她傾了頭,讓嘔出的毒血不會重新嗆入她喉鼻之中。不再做聲。
數十針刺入穴位,抹去汙血的巾帛令清水中溢滿厚重的紅色。皇帝一眾也到了太醫署。
“如何?”皇帝踏入後堂,瞧見重澈為容洛扶正臻首,亦無他言。側首向盛太醫:“可查出是何緣由?”
盛太醫揖首:“已經得知。”又看向謝貴妃:“大殿下血中有腥、澀、堿之感,大約是中了雷公藤之毒。而殿下冕袍中的襦裙則遍布毒汁。微臣方才以水化了稍許嚐試……是馬纓丹與虞美人的花汁。二花屬極毒之花,花汁灼人,身上紫斑正因此而來。”
說罷微頓。對謝貴妃稽首:“花汁毒人,因娘娘與陛下未到,微臣不敢為殿下更衣,看清毒性深淺……不知娘娘可否請一姑姑為殿下脫衣?再由微臣仔細查探。”
謝貴妃受驚不清。在一旁瞧著容洛更是極其擔憂。抬袖沾一沾淚,她道:“本宮來就是。”
“花汁有毒,娘娘請接替重尚書,更衣一事由奴婢來便是。”何姑姑擋下謝貴妃架勢。同皇帝福一福身,徑自上前。
時辰不容耽擱。謝貴妃也不爭執,接下重澈。請眾人退出後堂,便讓何姑姑為容洛脫開衣衫。重澈臨門迴望,看見容洛露出的背部上紫斑層疊,極其駭人。
件件衣衫被送出後堂,血水被奴婢送出門外,盛太醫請謝貴妃為容洛褪衣之後,又再進去幾位太醫。施針放血一番,清下腹中毒酒的湯藥灌入喉中,又用牛乳與湯藥洗過三遍肌膚,後堂的太醫一眾終於退出。謝貴妃華服上血鏽斑斑。何姑姑雙臂、衣袍之上皆為血染,觸摸過秋水紗的雙手腫脹青紫,瞧著讓人眉眼不由打結。
喚太醫用牛乳與湯汁為何姑姑洗一洗雙手後,謝貴妃絲毫不在乎自己形容不整,當堂向皇帝跪拜而下。
“明崇恭順有禮,向來不問它事。今日及笄本為可幸之事,不想被歹人陷害——請陛下明察!”
此言無疑在說向淩竹。今日一切皆因向淩竹為容洛送來的那杯“祝好酒”而起。嘔血,昏厥,紫斑,這種種,無一能與向淩竹脫開關聯。
“妾身如何會害明崇!”向淩竹心中驚恐萬分。她未曾想到今日會出事,心下自然也大膽的猜到此事或為容洛所做。但事事矛頭指向她身上,她嫌疑不可免除。
她反問一出,皇帝卻不曾言語,僅僅直視她雙眸。良久,皇帝發聲:“你與時霖素來不和。”
後宮與前朝利益相關。謝貴妃與向淩竹彼此相鬥他自然知曉,可他到底是皇帝,如何不知道謝貴妃與向淩竹相鬥的好處。謝家眼下勢大,向氏本為他暗中所控勢力之一。二人爭鬥不休,亦等於謝家與向氏會互相製衡。他急切要收迴謝家手中權利,倘使謝家專心向氏,朝中多少會疏忽許多。那些謝家遺漏的時間,足夠他在朝中招攬、安插自己的勢力。
瞧見皇帝眼中深色,向淩竹心中一悸,幾步跪下。形容懇切:“大人的恩怨,妾身怎會牽扯孩子!且不論此,妾身縱使有害明崇之心,那緣由如何?妾身無子,對幾個孩子都是極其喜愛的,明崇亦不例外。將心比心,妾身若害明崇,明崇何辜?”
一番話有情理。端地是多年黑水淌出來的好本事。可容洛一早打算到她這副賢後的麵目。
“殿下確實無辜。”抹淨手上水珠,何姑姑在謝貴妃身旁跪下,“奴婢有話表述——請陛下恕罪。”
她是容洛身旁人,方才的行為又著實忠主。皇帝稍微打量於她,冷聲擲地:“今日你為明崇犯險,無論任何,朕必赦你無罪。”
“奴婢謝過陛下。”何姑姑磕了個頭。看向向淩竹,“奴婢不知娘娘如何能睜眼說謊。娘娘與殿下積怨已久,前些時日還常常留殿下在慈仁宮中在宮中責罵,難道這些娘娘都忘了麽?”
語出驚人。
謝家一眾驚異,謝貴妃則麵露疑慮,而元妃一眾緘口不言,看似死守秘密,實則習以為常。
容洛這一月來日日給向淩竹請安,待宮妃離去後又再度折迴慈仁宮中激怒向淩竹,元妃與容洛沆瀣一氣,亦知曉此為容洛謀算。而不明的宮妃,偶爾也會在慈仁宮外聽到一些,抑或又是從一些奴婢口中聽聞。不過向淩竹一日為後,就無人敢對此嚼舌頭。
“責罵?”向淩竹揚眼,目光鋒利地剜在何姑姑臉上。在看向皇帝之時卻變得冤枉而可憐:“妾身不過是顧念公主近日儀禮與及笄,時常叮囑,怎會辱罵與她?”
是她疏漏,竟未曾想到那日日的造訪都是為了圓滿今日陷害。而容洛算計也實在狠毒,名錄在她手中,她是吃定了她不敢把她得知燕南身份一事告知皇帝,才敢讓人大肆誣陷她!
但此事又怎是她能敷衍過去——畢竟宮妃多少知曉。
“娘娘這睜眼說瞎話的本事真流利,不知是否常常習練?”嗤笑一聲。元妃看向皇帝:“娘娘確實時常留明崇在宮中,偶爾辰時巳時經過慈仁宮,還會隱隱聽見娘娘大發雷霆的聲音。便是說這是娘娘在教導明崇,可……妾身怎麽記著明崇修儀之事一報陛下,二報貴妃,唯獨不報娘娘呢?”
說多錯多。以往的狄從賀知道這個理兒,可向淩竹偏偏不知。
她常居高位久矣,從來元妃再氣焰囂張也不敢這般對待她。如今見元妃字字如劍,怒火幾乎要她燒昏。但她如何敢暈,現下每一分變動都足以要她的命。皇帝手中雖缺不得向氏。但向氏卻不及謝家。更不必說今日容洛及笄,謝家、寧氏、黎民百姓諸行,都是看著容洛在喝了她遞過去的酒才嘔血昏厥。眾目睽睽,皇帝要給的交代太多太多。
她啟唇欲辯解。恰是此時,一旁站立的重澈突兀開了口。
“微臣聽母親說,前日花朝,大殿下曾與皇後娘娘及向氏的小娘子發生了爭執。”一言出。眾人皆望了過來,皇帝麵沉如水。重澈不置理會,對皇帝稽首一揖,“前時陸都尉的夫人去見母親。言談中與母親說起,臣與容洛好友多年,不免留心。還望陛下見諒。”
假若他不關注那才惹人生疑。當年連隱南見容洛孤獨,從官員家中挑來寧杏顏陪伴容洛,後又顧及容洛玩伴稀少,令容洛入崇文館中念書。他那時麵上沉迷聲色犬馬,實際也十分顧念容洛。無事時總會悄悄去崇文館看容洛,也知曉容洛與重澈關係非常。
允首。皇帝低掃一眼麵色畿白的向淩竹:“可聽聞仔細?”
容洛與他言辭不一,但打算也從未害怕過牽涉政事。本是謝家外孫,不顧念母家,便是偽裝過分,難教人信服妥帖:“為的前時向小娘子誣陷薛六郎‘非禮’逼親一事。”
一句話將所有竊竊私語砸碎。室中無聲。藥台後煮著一翁苦味濃鬱的藥湯,此下咕嚕嚕地響起來,不觸碰都令向淩竹格外頭疼。
向氏仗著向淩竹為後,私下做了多少事,曆曆數下來便是用盡青絲也數不清。其中或有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有徹底瞞過皇帝眼目的,對比起來,瞞過的總比皇帝諗知的要多。
而誠如容洛所想。向綾羅做出此事,是向氏,是向淩竹授意。為的便是試探世家會否願意與向氏結黨。但她不知的是,向氏試探的不止薛家一家,重澈手中還握有更多的、牽涉試探的世族名帖。
此事不為皇帝所知。恰好皇帝又從來不願向氏發展出盛名。
湯藥沸騰出藥鍋。寂靜中盛太醫向皇帝施禮,雙目拂過皇後顏色變幻的驚惶臉色,動作輕緩地將一鍋湯藥盛進碗中,交由在內室的秋夕伺候容洛服下。
“此事是妾身糊塗!”向淩竹轉過了心念。忙向皇帝告罪,但隻認一樁使:“此事本該告知陛下,隻是妾身見父親在朝中辛苦……這才鬼迷心竅,陛下要罰便罰妾身——可妾身絕無害公主的意願!便是要害,妾身也不該如此愚蠢。公主及笄之禮如此盛大,臣民皆在盯著妾身,妾身怎敢對公主下手!”
急急叩首。發髻的珠翠雜了滿發,向淩竹切切辯解:“況且、況且冕服衣衫均為妾身為公主布置,如是妾身欲在秋水紗上浸毒,那懷疑的必定是妾身,妾身如何犯得著做這般事來讓自個兒受罰?”額頭磕在冰冷的地麵上,她冤屈無極:“陛下明察啊!”
“娘娘需要什麽明察?”攢著染血的衣袍,謝貴妃橫眉冷嗤。再也不像往常那樣顧及什麽禮數麵貌,“冕服是你替明崇備下!酒水也一貫經由你手,那酒盞還是裘掌事端來的,你還要再說什麽?難不成要明崇沒了,才算是你的過錯?”
每每發問皆如刀刃,步步緊逼著向淩竹在一步步靠近懸崖。
牙根緊咬。向淩竹不知如何能辯駁。深深躬腰三叩頭顱,她言辭泣血:“妾身從無害公主之意。從前無,現在無,往後更不會有。望陛下明鑒。”
她現今無所證據證明自己清白。說是□□皆由容洛所下,在座諸人都不會信。她隻能賭——賭皇帝仍需要她,仍需要向氏。賭皇帝對謝家的十足忌憚。
隻要皇帝仍然懼怕謝家,後位必定隻能是她一人。
“酒盞?”翛然肅穆中橫出一道譏諷的調子。寧杏顏抬手握過裘掌事手中的酒壺,塞入薛淩月手中:“你且瞧瞧,這與前些時你見過的九曲鴛鴦壺是不是一路貨?”
濃渾的酒漿灑在薛淩月手中。他也顧不得許多。此事為臣子的其實不應當參與,眼瞧一旁從未出聲的謝琅磬與謝玄葑便可知。寧杏顏記著容洛,將他拖入局中,他也不能在置之身外。握過酒壺,手指在酒壺把手上細細一摸,就在把手內側觸到了一粒小小的開關。
九曲鴛鴦壺原是前朝妃子害人所製。壺身內裏分作兩半,一半盛清酒,一半裝毒酒。害人之時為自己倒酒,則傾倒的清酒;為被害之人倒酒,則打開開關,讓一方小小的夾片關閉清酒一邊,聯通壺嘴與毒酒的酒囊,如此倒出便會是毒酒。機關巧妙小巧,如是不仔細,根本無法發現。
此物薛淩月不曾見過,隻是查辦玉家時他曾隨叔父一同前往,聽聞叔父詳解方才得知。而寧杏顏所知,不過是自小在隆福宮陪伴容洛,見過連隱南以此物算計他人,隻消一看便能認出。
容洛對此更是無比清楚。寧杏顏一點不信她認不出裘掌事手中物什。但看此景,大約也能知悉她的目的。
微微望一眼後堂。寧杏顏暗歎。渾當一切不知。
辨認出酒壺乾坤。薛淩月把酒壺捧到皇帝眼前。皇帝一語不發,更未接過。
裘掌事瑟瑟地跪落地,一副驚異駭然的模樣連連叩首。仿若才知曉此物是九曲鴛鴦壺一般。
“盛和。”盛太醫退出後堂,皇帝終於開口。寬厚的手掌握住袖袍,下頷一揚,他命令道:“你去看看。”
盛太醫躬身接過酒壺。摁下開關各倒了少許酒液嚐試,仔細辨認出內裏□□,複向皇帝複命:“是雷公藤無錯。內裏大約摻了半枝,因而殿下才會口鼻出血不止。”
這下是坐實了酒漿害人之說。
“毒酒必不是妾身所為!”滿目血絲。向淩竹搖首,“定是裘掌事!妾身今日自起身便同孟寶林在一塊,後又與陛下一同預備公主的及笄禮,怎會有時間準備!定是裘掌事!”
“娘娘!”裘掌事癱坐,十分不敢置信地凝望著向淩竹,“奴婢從未得做此事,娘娘怎能這般對待奴婢!”
她雖受何姑姑收買,但到底念著從前情義,也對向淩竹有忠心。該透露的消息全埋在肚子裏,半句也沒有露給容洛。卻怎想向淩竹會這般對待她,於她說棄就棄!
主仆兩互相撕扯,原本迷離的局勢更為飄渺。嫌疑如今全在向淩竹身上,但苦於向淩竹詭辯,也無證據證明。
“馬纓丹與虞美人容易銷毀。”元妃攏袖而立,斜眸在向淩竹與裘掌事之間來迴望一眼。依照原本籌算行事,“雷公藤是今日才用於酒中,早時一眾皆在朱雀門,必定來不及銷毀。仔細搜一搜就是。至於娘娘今日是否與孟寶林在一起——孟寶林,你躊躇作甚?”
話頭遷來身上。孟雲思陡時嚇了一跳。步伐邁出又收迴,終究麵上一橫,跪落向淩竹身旁:“今日娘娘起身後卻同妾身在一起,隻是中當有一二刻娘娘不知去了何處……妾身去尋時,發現娘娘正將什麽交給宮中婢子……”
向淩竹臉色大變,甩袖將孟雲思掀翻在後,一聲厲喝:“誣陷!”
原先可靠的親信不知何時也背叛了自己。向淩竹暴怒。旋即跪拜:“陛下信妾身!妾身從不敢殘害皇嗣,更何況陛下珍視明崇,妾身便不顧其他,也要顧及陛下才是!”
“依你所言,諸事與你無關?”元妃冷笑,“秋水紗你差人所製,下毒被孟寶林親眼瞧見。明崇如今隻有十五歲!倘若她無特赦,也是要喚你一聲母後的!堂堂皇後殘害小輩,娘娘,你問一問自己,良心可安?”
“本宮有何情由害她!”孟雲思的臨陣倒戈終成為了壓垮向淩竹的最後一根稻草。向淩竹滿目赤紅,“倒是容洛成日不安好心,今日之事說不準還是她為了構陷本宮使得一出苦肉計!”
“好了!”振聾發聵的厲叱在室中響起。皇帝麵色沉黑。餘光睇向的謝玄葑與謝琅磬早已注視他許久。他本想弄清線索,現下卻越來越亂。更別說要保下的向淩竹此時已然崩潰——他已經不能再猶豫,也必須給謝家一個交代。
棄向淩竹。
念頭浮起。皇帝睨向向淩竹,側首使了眼色,喑啞地對崔公公命令:“去吧。”
便是按著元妃說的做了。崔公公領會,拱手領過吩咐。帶著左右千牛衛一同退下,行過重澈身邊時投去問詢一眼,重澈沉眸。右手在袖袍的遮擋下向白鹿寫出“殺婢子、明德宮、花”等七字。
明白他意思。白鹿悄悄在人群中匿退出去。旋即,又是兩位不起眼的奴婢快步混入宮道,前往明德宮的方向。
約莫三刻。白鹿從外步入太醫署,重新站立重澈身旁,像是從未離開。不一會兒崔公公領著千牛衛歸來,手底捏著一包雷公藤與一塊巾帕。將雷公藤交予盛太醫,崔公公打開帕子,露出幾片沾染泥土的花瓣。飽滿而鮮紅欲滴的花瓣,蔫黃的花蕊,是虞美人無誤。
給皇帝看過。崔公公掃視皇後一眼,麵對皇帝詢問是否搜過明德宮的眼神,微微搖首。迴稟道:“方才奴婢去了慈仁宮,除雷公藤外,還在後院拾到了幾片花葉。且奴婢前往時,正撞見了被掩埋一半身軀的巧漁。周遭還有淩亂的腳印,約莫是埋葬的人聽聞響動,事先逃離。未能擒住賊人,陛下恕罪。”
“你恕什麽罪。”容洛陷害自身的想法荒謬,那下毒便與向淩竹脫不了幹係。皇帝鼻息一翕,神色冰冷:“戕害皇女,殘殺奴婢——淩竹,為後多年,你倒真是好本事!”
此事假若沒有殺人滅口,那始終都是有餘地的。向淩竹聽聞責問,麵色一白。斜眄後堂片刻,她牙關一咬,沉氣斂眸,叩首而拜:“此事乃是淩竹鬼迷心竅。淩竹願自請落發,去往觀中為明崇祈福。還望陛下念及淩竹往年功勞,給淩竹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事到如今一切不必再說,但她多年辛苦穩固後位,決計不能如容洛的心意。她方才失言,又聽聞皇帝厲喝,已經迴過神來。再瞧皇帝言語、眉梢眼角俱是棄她而去的意味,她也知此時不能再辯駁,唯有以退為進這一條路可走。
而前往觀中之言,實際也不過是提醒皇帝她不能被舍棄——畢竟失去她,那一位的存在就再無可瞞。
皇帝眼中一深。還未開口,向淩竹便擺出了更低的姿態。挪膝對謝貴妃跪拜下去,“時霖,今日是本宮有錯。願你原諒。”
結結實實一個響頭。
“明崇性命堪憂。”謝貴妃冷眼,“娘娘此禮此言,時霖收受不起。”
“娘娘認錯於我等無用。此次你害的是明崇,認錯應當對明崇。不是我與時霖。”謝貴妃不知計策。態度在情理之中。元妃與容洛斟酌過為難皇後的限度。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落發誦佛於皇後已是最大的懲罰。而此事已將皇帝與向氏關係挑唆,於向淩竹是重創。二人的目的達到,也為下來謝貴妃蠶食後宮,容洛尋到“禁臠”爭取了時間,已無需再做為難引皇帝生疑。
她知進退。皇帝也不覺她如此怎樣奇怪。掃眼看往連連應聲的向淩竹,皇帝臉色深沉,對她提醒自己一事極為不滿。對崔公公吩咐:“皇後品行不端,戕害皇嗣。即日落發為尼,前往青雲觀為明崇公主祈福三月。一應人等皆不可跟隨。待迴歸後禁足慈仁宮。非詔不可出……”深深抿唇,皇帝睇向謝玄葑。啟步踏入後堂,麵色無奈:“宣下去吧。”
雖與打入冷宮並無兩樣,到底保住了後位與性命。向淩竹鬆了一口氣,見謝貴妃兇狠望來一眼,嗬腰頷首,再看向步進後堂的孟雲思,牙間發出聲響。並未注意重澈斟酌收眼,似乎已然得知什麽的模樣。
.
容洛醒來已是三日之後的事情。
她對自己下手以圖重創向淩竹之事終還是被謝貴妃知曉。謝貴妃尤其理解她用意,卻不可接受她深陷險境。在她醒轉後便將她斥責了一番。字字句句沾染悔恨與進退兩難,幾乎將午晌的時辰灌滿。而元妃亦不可避免的遭了訓誡。但終究此事有謝家做推手,因而也並不將謝貴妃責問放在心上。
中間謝家也來了一迴。亦是不願她再如此。
容洛領了情,並不理會勸說。於她而言,隻要利用得當,她自己同樣是不妨的。
將身體重新養好。她再次出宮之時,已是一月後。
三月初一,春。萬華重生,和風徐來。
在宮中告好一切。清晨讓隨她出宮的仆婢先行前往公主府,避過百姓瞧熱鬧的嘈雜。容洛一一交代好元妃與厲美人諸事,與謝貴妃告別時,已是夜半。
亥時。街坊花燈高懸,累累明燈從永興坊一路簪掛至長樂坊。路上行人往來車水馬龍。偶時或見坊中管事的不良人與人喝酒劃拳;或見抄著一口扭捏長安話的胡人在店門外同客人計較寶石銅器;又或是王公子弟同遊長街,而後在脂粉攤前拉住同伴,說要與家中妹妹帶一盒口脂……
輕鬆自在的感覺湧上百骸。一切好似昨日尤見。
——這才是她的天地。她亦從未離去。
車架搖晃。簷鈴響動。明崇公主府已至。恆昌在馬車外打起簾子,何姑姑放下腳蹬,秋夕挽著她步下馬車。
公主府外不許設攤。因此頗為冷清。但前行幾步便也能看見花市。容洛有心去賞玩,奈何天色不早,何姑姑早前替她打理府中事宜,也被百姓知悉臉孔,著實不好避開。
惋惜輕歎。容洛朝公主府步去,當頭就看見一個身形欣長的男子站在府門之下。素白紋珠蘭的圓領長衫,發髻以玉冠高束,間裏係著一條雪白的綰帶,麵上是赤紅色的猙獰羅刹麵具。
看不見臉。但容洛與他相識多年,一眼認出:“重澈。”
一聲令何姑姑三人一嚇。
“你果然認得。”
輕輕一笑。手掌扣住麵具,重澈抬手將其摘下。與容洛相視,端詳過她素淨的麵容,低聲啟唇:“我束冠了。”
隻這麽一句話,容洛已明白他的意味。
多年前兩人曾一同在崇文館讀書。那時她八歲,重澈十三歲。二人相識已有三年。
那時連隱南還未亡故。每每閑暇,總會來館內看她念書。有一日清光正好,報信的宦官從宮街一路步入門中,說是連氏的郎君請旨賜婚。要連隱南前去。
連隱南於連家事務尤其重視,聽聞“賜婚”一事,長身離去。那時她對婚事並無概念,隻是聽宦官所言,心裏忽然就對婚事有了好奇。但寧杏顏當時是個愣頭腦袋,薛淩月更不是個談論此事的好對象。她與重澈親近,素來有話直說,因此趁奶娘瞌睡,先生出外,她便佝僂著腰跑到重澈身旁。
重澈身世不同,對前路看得十分明確,也是很好學的。看她過來,眼皮未曾抬一抬,直到她用手肘一再的絆他的手臂,他方才老氣橫秋的低聲道:“你且迴去。莫等太後迴來,看你連字都沒寫幾個。又得挨罰。”
懲罰自然是背連隱南批改過的奏章。可她彼時性子鬆快。才不理會。巴著桌子便徑直問道:“重澈,你可想過成婚?”
重澈執筆動作一頓。許久才沉一沉下頷。
她高興起來,連問:“那便也想過那娘子應當是什麽樣貌啦?同我說,同我說。”
“同你說什麽。”豈料重澈滿麵赤紅,當即便要讓奶娘捉她迴去。但她年幼,雖所知比常人多,卻也十分頑劣。重澈捱不過她耍賴,終於吐了點聲音。隻是細如蚊訥,她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聽到重澈說的是:“你這樣的。”
她當時愣怔許久。瞠目結舌許久又嗤地笑出來,篤定道:“我也想未來夫君與你一般。”
聞言。重澈反倒不再臉紅。手執墨筆一筆一捺抄著文章,應承道:“那我束冠便向你提親。”
昔時她當玩笑。可二人漸漸長大,有些與兒時不同的情愫在暗中滋長,這便成了他對她的允諾。
前世她封府時他為政務奔波,來提親時謝家已經落敗。她受製皇帝,為保他凜然拒婚。後欲孑孓一生,卻又被逼四嫁,終是至死未能如願。
而這一世,雖無其他緣由,她也並不願居於後宅——一個成為婦人的公主,能改變她的將來,可亦等同於謝家與母親皆被拋棄。
凝望重澈。不知如何接話。
“走吧。”她的反應在他意料之中,眸中掠過一絲無奈。重澈向容洛伸出手,輕笑道:“今日初一花燈,我帶你去看看——記著你很喜歡這樣熱鬧的節日。”
她未封府前偶爾也偷偷出過宮。出來必是重澈接應。有一次玩鬧正巧碰上花燈,她從未得見過這種坊市裏的節日,萬分喜愛。還曾問過重澈各坊花燈的日子,算著時辰要他帶她出宮。
那兩年連隱南才過世,她雖與祖母無多依賴,但畢竟難過。亦擔憂父親的忌憚。可說十分倚靠重澈。
看著重澈掌中的薄繭。容洛憶及許多年前的種種,略微斂目,伸手握住他的袖角。複對何姑姑吩咐自己晚些迴府。方示意重澈前往鬧市。
“明崇大殿下的麵目亦有許多人識得的。”稍稍傾唇。重澈將手中的鬼麵貼上容洛臉麵,雙臂繞過她耳側,幫她係緊麵具的兩條巾帶,“如今不比幾年前。各家的公子貴女已經可以隨意上街了。”
“我知道。”透著麵具望著他,容洛伸手摸向麵具,眨一眨眼,“我不喜歡赤麵羅刹。銀白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