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洛無言,一旁的謝貴妃卻察覺了她與容洛之間的怪異。
斜睨容洛少時。謝貴妃難以猜度皇後與容洛之間的齟齬。稍擰了眉心,謝貴妃拇指在茶沿摩挲掠過,細細品了一小口茶水。口吻驚異:“娘娘去年獵到兔子時,不是同陛下保證過一定長久撫育,以作求子使者之用?怎地……娘娘竟將那‘求子使者’做了一碗兔羹?”
每每出招都落人要害,偏生又殺人不見血,壓根不能使人為難於她。這便是謝貴妃。
向淩竹哪裏記得這事?她素來是人前一麵人後又一麵。多年無子,她也認清事實,不再做期盼。說的那些“求子使者”的話,裝出的那些賢良溫柔的模樣,左右不過是想讓多疑的皇帝對她放鬆心思。沒了監視,她才好暗自發展勢力,扶植向氏。
而盍宮眾人亦是這般。往年獵得的白狐、小貂等動物,說是帶迴宮細養,其實最多隻是養到它等傷好,旋即便尋個放生的借口,趁毛皮光亮之時送去讓人削肉薄皮,以作冬衣。
謝貴妃每見宮嬪在狩獵日惺惺作態都極其不屑。謝家每一任家主都是朝廷重臣,每年春秋獵日都會被皇帝指示共同狩獵。謝玄葑是個中好手,謝貴妃與父親相像,狩獵時得到的獵物數量名列前茅。因而皇帝帶宮妃前去狩獵之時,謝貴妃都是其中的異類。從不放生與蓄養,可食者當場烹煮,可馴者交予馴獸,可取皮毛則立時抽筋剝皮。比之“菩薩心腸”的妃嬪們,是萬分的殘忍。
容洛對此格外理解——謝貴妃每年狩獵所得數十。如是蓄養作態,隻怕不到一日,羚鸞宮便可成飛鳥走獸的第二樂園。
“貴妃也不是這般說。”謝家權勢在前,謝貴妃又手握一半妃嬪。向淩竹可不敢假稱她一句“妹妹”。劃過銀薰球球身的手指在一刹那加重了氣力。向淩竹嘴角下沉稍許,再親昵地揚起:“那花兔是‘求子使者’。可求子的畢竟是本宮。本宮好好對待於它,它連一模樣的態度都不能迴報本宮,還反過來要啃咬。可見將來必定也不會迴應本宮祈願,本宮又怎麽能繼續將它嗣育起來?”
話語在理。堂下連連點頭。元妃卻揚袖蓋住口鼻,嗤嗤而笑。
諸妃望過去。元妃抬首,注意到各異眼光,輕輕擺手。由座上起身,向著眼底微露不愉的向淩竹輕輕福身:“娘娘切莫怪罪。妾身隻是為那使者抱冤而已——”
餘光望一望容洛,孟雲思疑惑道:“娘娘何出此言?”端地是一個懵懂模樣。
孟雲思入宮有月餘,因著本就皇後有意培養之人,時常來往慈仁宮中。也知道謝貴妃極少與向淩竹正麵交鋒。今日看著謝貴妃為幾句閑言開了口,頓時也明白過來,皇後口中的“花兔”意有所指。
她年紀輕,無心失言也不算什麽。向淩竹蹙眉掃她一眸,元妃已經舒顏接話。眉心的六瓣桃花朱鈿緩緩挑起,笑語盈盈:“妾身記得經書有言‘因果報應’,覺著那花兔的反抗大略是上天給娘娘施與的考驗,乃苦難之因。此因若得承受,子嗣之果自然也不遠——故而。妾身才會為其委屈。”頓了頓,元妃沉首,語氣裏已多了一絲輕哂:“此言並非妾身信口開河。厲美人常居青雲觀,想必通曉更深。”
厲美人突兀被牽扯。微微凝視元妃,細查皇後已然陰鬱幾分的臉色。長身福禮,語調裏虔誠清淨,“經文語‘因果’。自然無錯。隻是佛祖慈悲,降下的因必不會是傷人之舉。娘娘救花兔為因。花兔傷人卻是犯戒,無可比及使者名號。落得烹煮下場,是它的果。因果不可相接,是花兔一念之差。說不得‘因果報應’。”
厲美人所言顧及元妃顏麵,再為皇後推脫經文說法。雖不能令向淩竹擺脫殺求子使者的事實,但明麵上卻袒護了向淩竹。也讓向淩竹尤其滿意。
元妃徐徐勾唇。一息睇向向淩竹,瞳珠轉動。再福一禮,坐迴座上。
口舌紛爭。世家出身的女兒對此著實看不上眼。令向淩竹心中膈應,點到為止便可。
向淩竹為後多年,忍耐的功夫是練得深厚。莞爾一笑,揮手讓厲美人坐迴原位,輕巧將話語移開。側目瞧見容洛品茶,模樣鬆散。眼中微凜。
時辰過得極快。曆經方才事情,向淩竹也感覺疲乏,眼中見謝貴妃等人更如芒刺。半靠在榻上,她臉色多了些困倦。砰咚一聲將銀薰球扔在案上,擺手令眾妃各自歸去。
謝貴妃對容洛與皇後之間的莫名十分憂心,可容洛無心提及,她也無處發問。她為世家女,有利家族事物總該接受。臨門一一問了容洛吃喝,再囑咐容洛天寒添衣,謝貴妃乘上輦乘,最尾離去。輦夫行過拱門,謝貴妃迴望,見容洛折身,退迴慈仁宮中。同一時,陳公公領著婢子守住門口,而後疾步往宮門方向。
.
秋夕站在梅樹一旁。容洛抬步踏入殿內。
大殿內案幾空空,描畫提燈侍女的燈籠在懸柱下顫動。殿中燃了紫荷香,香氣遊渡滿室,格外愜意。
“燕南呢?”容洛穿過珍珠簾子。凝視著正為香爐添香的向淩竹。
細長的銀匙在香爐邊緣敲出兩聲清脆的音色。向淩竹將盛放香料的木匣合起,交給一旁的掌事姑姑。複又蓋上香爐的頂蓋,踱迴上座,接了一捧茶,這才看向容洛。細如白瓷的臉麵上精神奕奕,分毫倦怠也無。
“你是何時知道此事的?”沏一沏茶水。向淩竹吹散悠悠白霧,低下眼啜飲一口,“是你母親告訴你的?還是謝家。”
這話容洛不曾迴答,一絲細微的神情變化也沒有出現。僅是重複疑問:“娘娘抓燕南,不怕明轅知道麽?”
“你也當真大度。”向淩竹低笑。將燙嘴的茶水放在案上,“竟也肯認他人為弟弟,讓胞弟為他做牛做馬。”
“娘娘還是不要再聲東擊西為好。本宮並沒有這般時間同娘娘玩笑。”容洛昂首,“明轅如今認本宮為姐。如是本宮將燕南被娘娘所抓的消息告知於他,鬧到父皇眼前。怕是娘娘不會有好果子吃。”
當初提議皇帝將燕南處置權交到容明轅手裏的是向淩竹。如是容明轅聽信了容洛所言,將此事鬧到皇帝眼前,燕南身份無異於以另一種方式被婉轉揭露。謝玄葑重情,風波一起,他決計不會善罷甘休。皇帝亦不可能饒過向淩竹。
但向淩竹怎會怕——謝家一脈相承的重視胞親。容洛也不例外。
狹長的鳳眸中頓時淩厲。向淩竹斜靠在榻上,靜默注視容洛片刻,冷冷道:“你以為這樣便能威脅到本宮?”
容洛神色冷淡:“若以此能威脅,本宮定會不遺餘力。”
她一口一個本宮,對向淩竹的輕賤全然不加掩蓋。亦勾起了向淩竹最不好的迴憶。
容洛出生之時,連隱南便已禪位皇帝,在幕後垂簾聽政。那時她初為皇後不久,身家並不顯眼,連隱南對她一直沒有好臉色。她有自知之明,亦對連隱南格外懼怕,非請安得見,幾乎聞聲便繞路而行。
那會兒宮中不止她淒慘。謝貴妃費盡心力生下容洛,卻被連隱南抱養而去。念及連隱南往日打壓其他妃嬪生子的勢態,她懷揣著愉悅,與其他人的心思一般——都猜容洛活不過三歲。
可世上就是有那麽多不如意。三歲的容洛,竟然長得與連隱南尤其相似。
於是這宮中淒慘的人又隻剩下了她一個。連隱南對容洛寵愛,從而重用謝家宗親,亦看重了謝貴妃——她手裏好不容易收攏的權利被奪去大半。連隱南厭惡她,不讓她到隆福宮。更與皇帝賜詔容洛,封容洛美號“明崇”,毋須稱她為母後,一品朝員見之行李……甚至讓容洛當著她的麵,仍自稱“本宮”。
這是最大的譏諷。
向淩竹眼中顏色寸寸深去。盯著容洛,她慢慢斂下眼皮。揚唇嗤笑:“可惜。燕南如今在本宮手裏。”
無可談判的籌碼。
“娘娘也不願意名錄落入刑部手中罷。”唇際收緊。勾唇莞爾,“本宮才見時也嚇了一嚇。沒想向氏小小宗族,竟也有不少三品大員歸順。連易平學那般軟硬不吃都有。”
易平學是從三品下都督。年歲已過花甲。性子極為頑固。在朝中不站黨羽,成日同那些愚忠之輩在一塊。容洛當時匆匆一眼,印象最深的便是此人。
撐在鬢邊的指尖緩緩摩挲過發髻。向淩竹的神色陡然沉下,“明崇,太過聰明並非好事。”
“娘娘如有意將此事告知父皇……”容洛揚起冷峻的麵目,眼中暗光駭人:“便看看父皇會否鏟除向氏罷。”
斜睨容洛少時。謝貴妃難以猜度皇後與容洛之間的齟齬。稍擰了眉心,謝貴妃拇指在茶沿摩挲掠過,細細品了一小口茶水。口吻驚異:“娘娘去年獵到兔子時,不是同陛下保證過一定長久撫育,以作求子使者之用?怎地……娘娘竟將那‘求子使者’做了一碗兔羹?”
每每出招都落人要害,偏生又殺人不見血,壓根不能使人為難於她。這便是謝貴妃。
向淩竹哪裏記得這事?她素來是人前一麵人後又一麵。多年無子,她也認清事實,不再做期盼。說的那些“求子使者”的話,裝出的那些賢良溫柔的模樣,左右不過是想讓多疑的皇帝對她放鬆心思。沒了監視,她才好暗自發展勢力,扶植向氏。
而盍宮眾人亦是這般。往年獵得的白狐、小貂等動物,說是帶迴宮細養,其實最多隻是養到它等傷好,旋即便尋個放生的借口,趁毛皮光亮之時送去讓人削肉薄皮,以作冬衣。
謝貴妃每見宮嬪在狩獵日惺惺作態都極其不屑。謝家每一任家主都是朝廷重臣,每年春秋獵日都會被皇帝指示共同狩獵。謝玄葑是個中好手,謝貴妃與父親相像,狩獵時得到的獵物數量名列前茅。因而皇帝帶宮妃前去狩獵之時,謝貴妃都是其中的異類。從不放生與蓄養,可食者當場烹煮,可馴者交予馴獸,可取皮毛則立時抽筋剝皮。比之“菩薩心腸”的妃嬪們,是萬分的殘忍。
容洛對此格外理解——謝貴妃每年狩獵所得數十。如是蓄養作態,隻怕不到一日,羚鸞宮便可成飛鳥走獸的第二樂園。
“貴妃也不是這般說。”謝家權勢在前,謝貴妃又手握一半妃嬪。向淩竹可不敢假稱她一句“妹妹”。劃過銀薰球球身的手指在一刹那加重了氣力。向淩竹嘴角下沉稍許,再親昵地揚起:“那花兔是‘求子使者’。可求子的畢竟是本宮。本宮好好對待於它,它連一模樣的態度都不能迴報本宮,還反過來要啃咬。可見將來必定也不會迴應本宮祈願,本宮又怎麽能繼續將它嗣育起來?”
話語在理。堂下連連點頭。元妃卻揚袖蓋住口鼻,嗤嗤而笑。
諸妃望過去。元妃抬首,注意到各異眼光,輕輕擺手。由座上起身,向著眼底微露不愉的向淩竹輕輕福身:“娘娘切莫怪罪。妾身隻是為那使者抱冤而已——”
餘光望一望容洛,孟雲思疑惑道:“娘娘何出此言?”端地是一個懵懂模樣。
孟雲思入宮有月餘,因著本就皇後有意培養之人,時常來往慈仁宮中。也知道謝貴妃極少與向淩竹正麵交鋒。今日看著謝貴妃為幾句閑言開了口,頓時也明白過來,皇後口中的“花兔”意有所指。
她年紀輕,無心失言也不算什麽。向淩竹蹙眉掃她一眸,元妃已經舒顏接話。眉心的六瓣桃花朱鈿緩緩挑起,笑語盈盈:“妾身記得經書有言‘因果報應’,覺著那花兔的反抗大略是上天給娘娘施與的考驗,乃苦難之因。此因若得承受,子嗣之果自然也不遠——故而。妾身才會為其委屈。”頓了頓,元妃沉首,語氣裏已多了一絲輕哂:“此言並非妾身信口開河。厲美人常居青雲觀,想必通曉更深。”
厲美人突兀被牽扯。微微凝視元妃,細查皇後已然陰鬱幾分的臉色。長身福禮,語調裏虔誠清淨,“經文語‘因果’。自然無錯。隻是佛祖慈悲,降下的因必不會是傷人之舉。娘娘救花兔為因。花兔傷人卻是犯戒,無可比及使者名號。落得烹煮下場,是它的果。因果不可相接,是花兔一念之差。說不得‘因果報應’。”
厲美人所言顧及元妃顏麵,再為皇後推脫經文說法。雖不能令向淩竹擺脫殺求子使者的事實,但明麵上卻袒護了向淩竹。也讓向淩竹尤其滿意。
元妃徐徐勾唇。一息睇向向淩竹,瞳珠轉動。再福一禮,坐迴座上。
口舌紛爭。世家出身的女兒對此著實看不上眼。令向淩竹心中膈應,點到為止便可。
向淩竹為後多年,忍耐的功夫是練得深厚。莞爾一笑,揮手讓厲美人坐迴原位,輕巧將話語移開。側目瞧見容洛品茶,模樣鬆散。眼中微凜。
時辰過得極快。曆經方才事情,向淩竹也感覺疲乏,眼中見謝貴妃等人更如芒刺。半靠在榻上,她臉色多了些困倦。砰咚一聲將銀薰球扔在案上,擺手令眾妃各自歸去。
謝貴妃對容洛與皇後之間的莫名十分憂心,可容洛無心提及,她也無處發問。她為世家女,有利家族事物總該接受。臨門一一問了容洛吃喝,再囑咐容洛天寒添衣,謝貴妃乘上輦乘,最尾離去。輦夫行過拱門,謝貴妃迴望,見容洛折身,退迴慈仁宮中。同一時,陳公公領著婢子守住門口,而後疾步往宮門方向。
.
秋夕站在梅樹一旁。容洛抬步踏入殿內。
大殿內案幾空空,描畫提燈侍女的燈籠在懸柱下顫動。殿中燃了紫荷香,香氣遊渡滿室,格外愜意。
“燕南呢?”容洛穿過珍珠簾子。凝視著正為香爐添香的向淩竹。
細長的銀匙在香爐邊緣敲出兩聲清脆的音色。向淩竹將盛放香料的木匣合起,交給一旁的掌事姑姑。複又蓋上香爐的頂蓋,踱迴上座,接了一捧茶,這才看向容洛。細如白瓷的臉麵上精神奕奕,分毫倦怠也無。
“你是何時知道此事的?”沏一沏茶水。向淩竹吹散悠悠白霧,低下眼啜飲一口,“是你母親告訴你的?還是謝家。”
這話容洛不曾迴答,一絲細微的神情變化也沒有出現。僅是重複疑問:“娘娘抓燕南,不怕明轅知道麽?”
“你也當真大度。”向淩竹低笑。將燙嘴的茶水放在案上,“竟也肯認他人為弟弟,讓胞弟為他做牛做馬。”
“娘娘還是不要再聲東擊西為好。本宮並沒有這般時間同娘娘玩笑。”容洛昂首,“明轅如今認本宮為姐。如是本宮將燕南被娘娘所抓的消息告知於他,鬧到父皇眼前。怕是娘娘不會有好果子吃。”
當初提議皇帝將燕南處置權交到容明轅手裏的是向淩竹。如是容明轅聽信了容洛所言,將此事鬧到皇帝眼前,燕南身份無異於以另一種方式被婉轉揭露。謝玄葑重情,風波一起,他決計不會善罷甘休。皇帝亦不可能饒過向淩竹。
但向淩竹怎會怕——謝家一脈相承的重視胞親。容洛也不例外。
狹長的鳳眸中頓時淩厲。向淩竹斜靠在榻上,靜默注視容洛片刻,冷冷道:“你以為這樣便能威脅到本宮?”
容洛神色冷淡:“若以此能威脅,本宮定會不遺餘力。”
她一口一個本宮,對向淩竹的輕賤全然不加掩蓋。亦勾起了向淩竹最不好的迴憶。
容洛出生之時,連隱南便已禪位皇帝,在幕後垂簾聽政。那時她初為皇後不久,身家並不顯眼,連隱南對她一直沒有好臉色。她有自知之明,亦對連隱南格外懼怕,非請安得見,幾乎聞聲便繞路而行。
那會兒宮中不止她淒慘。謝貴妃費盡心力生下容洛,卻被連隱南抱養而去。念及連隱南往日打壓其他妃嬪生子的勢態,她懷揣著愉悅,與其他人的心思一般——都猜容洛活不過三歲。
可世上就是有那麽多不如意。三歲的容洛,竟然長得與連隱南尤其相似。
於是這宮中淒慘的人又隻剩下了她一個。連隱南對容洛寵愛,從而重用謝家宗親,亦看重了謝貴妃——她手裏好不容易收攏的權利被奪去大半。連隱南厭惡她,不讓她到隆福宮。更與皇帝賜詔容洛,封容洛美號“明崇”,毋須稱她為母後,一品朝員見之行李……甚至讓容洛當著她的麵,仍自稱“本宮”。
這是最大的譏諷。
向淩竹眼中顏色寸寸深去。盯著容洛,她慢慢斂下眼皮。揚唇嗤笑:“可惜。燕南如今在本宮手裏。”
無可談判的籌碼。
“娘娘也不願意名錄落入刑部手中罷。”唇際收緊。勾唇莞爾,“本宮才見時也嚇了一嚇。沒想向氏小小宗族,竟也有不少三品大員歸順。連易平學那般軟硬不吃都有。”
易平學是從三品下都督。年歲已過花甲。性子極為頑固。在朝中不站黨羽,成日同那些愚忠之輩在一塊。容洛當時匆匆一眼,印象最深的便是此人。
撐在鬢邊的指尖緩緩摩挲過發髻。向淩竹的神色陡然沉下,“明崇,太過聰明並非好事。”
“娘娘如有意將此事告知父皇……”容洛揚起冷峻的麵目,眼中暗光駭人:“便看看父皇會否鏟除向氏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