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 老虎營盤
黑社會之花狼迴憶錄(孽海沉浮) 作者:花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緬甸是一個諸侯爭戰的國家,自從1948年英國人結束在這裏的殖民統治,一直處於割據狀態。連綿不斷的內戰,彌漫的硝煙,使緬甸人民深受戰爭之苦,甚至許多老百姓家破人亡。在這一悲劇當中,最可憐的就是那些娃娃兵。緬甸是世界上第七大貧困國。雖然孩子們僅占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但他們卻占全國死亡人數的一半。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報告,在緬甸每一千個未成年人中就有一百五十人死亡,即每年有近二十萬未成年人死亡。
在緬甸時,我去過很多地方。無論政府軍的地盤,還是其他各派的防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所有的武裝為了擴充自己的部隊,都在爭相招募十四歲以下的男孩當兵。這些小兵被稱為娃娃兵,他們大多是孤兒、流浪兒,還有犯罪兒童和從前線村莊逃出來的孩子,最小的僅有七歲。娃娃兵當兵的目的心態各異。十歲以下的,大多是為了混口飯吃;年齡大一點的,有的是受生活環境影響,把參軍看作長大成人的標誌,崇拜軍人,想成為一名士兵。也有的是被統治區的各種規定所逼迫。不過,有一點可以說明問題的是,成年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就更不用說這些兒童了,何況沒有一個人想到戰場上去送死。
這些兒童當兵,手續非常簡單,填個表即可,根本沒有人問年齡。這些娃娃兵,通常要接受兩到四個月的訓練,就被分派到各個部隊。在訓練當中,娃娃兵一是被灌輸效忠思想,二是接受非人的軍事操練。各派武裝的軍訓方法雖然不完全相同,但從本質上來講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老虎營盤”軍訓法。
老虎是一種猛獸,是百獸之王,它的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一般夜間出來撲食,有時傷害人。在人們心裏,老虎既是兇神惡煞,又是勇猛威武的強將。從這方麵看來,與老虎有關的東西和人,常常因為其表現和作用或褒或貶,但是不管怎麽說,隻要與老虎有關就會帶有厲害、殘酷、兇猛之意。比如說,物有老虎凳、老虎鉗、老虎灶、老虎機等,人有母老虎、東北虎之稱,兇險的地方被人叫做狼潭虎穴。可見,不光狡猾的狐狸能夠狐假虎威,而人類更是技高一籌,可以拉大旗作虎皮,還能將讓一切與老虎有關的東西為自己服務,甚至發明創造,老虎營盤就是這樣一種傑作,而且讓人感到觸目驚心。從這裏出去的每一個士兵,都是魔鬼般的娃娃兵,是合格的戰鬥殺手。
老虎營盤的訓練分三個部分,第一關,體能訓練關。在這個階段,娃娃兵必須接受殘酷的體能訓練,先是爬山、下山,等達到健步如飛的地步,就開始攀登懸崖絕壁。攀登從一開始就不帶保護措施,難度、強度逐漸增強,很快就傷痕累累。最難的時候,從懸崖峭壁上摔下來就是不死也會重傷殘廢。因此,隻要進了老虎營,就得時時刻刻像麵對死亡一樣,小心謹慎,下苦功對待每一個項目。
我曾看過不少各國特種部隊的訓練科目,就殘酷程度而言,沒有一家能趕上老虎營的第一關。到考核時,娃娃兵不但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攀登任務,而且攀在山壁上還會受到各種外來因素的幹擾,為下一步訓練作準備。客觀地講,像這類項目不在山區長大的成年人在一個月內要達到要求,簡直不可能,但孩子們卻不得不完成這些高難度的訓練項目。在訓練現場,我經常看到,孩子們受傷或摔死的情景。有一次,一個平時訓練成績非常突出的孩子,突然失手從陡峭的山壁上墜落下來,當場就摔斷了雙腿,最後送到醫院不久就斷了氣。平時,累得哭泣,累得腰痛腿酸,根本不算什麽。我曾經問一個十二歲的小兵:“累不累?”
他奇怪地看了看我,立即報告:“累,但是我不害怕。”
他的迴答讓我大吃一驚,我想他是不是不敢對我說真話。於是,我改變方式,微笑著激他:“我不相信,我都害怕,你怎麽會不怕呢?”
男孩擦了擦汗又說:“怕有什麽用,還是不怕為好。”
他迴答的似乎很輕鬆,但我還是看到旁邊的孩子們愁眉苦臉的樣子。
老虎營盤的第二關是技能關,此階段,娃娃兵們要根據安排學會各種武器的實用技能。孩子們年齡小,有的武器拿起來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操作,但是每一個走過第一關的人,都會跌跌撞撞地經過每一個項目的訓練和考核。
技能訓練的內容很多,有冷兵器的使用、熱兵器的操作,還有部隊常用的各種裝備,甚至個別的還要學習直升機的駕駛。不過,直升機的駕駛科目主要是理論上的,實物訓練的條件不具備。這些看起來並不複雜,可實際操練時危險程度並不低。技能訓練是從冷兵器使用開始的,各種刀具的使用技巧,用刀子自己加工叢林戰武器,演示、實際操作,常常讓娃娃兵們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不過,孩子們愛玩的天性多少幫了他們的大忙,上午受了傷,被刀具割破了手或被樹枝紮得疼痛不已,下午就又高興地幹起來。
如果說,冷兵器的傷害危險相對較小的話,那麽熱兵器可是厲害多了。衝鋒槍連發就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親眼看到,一個十六的大男孩用衝鋒槍射擊時,自己摔倒在地,還差點傷了周圍的戰友。當時,他立姿手握衝鋒槍射擊,由於打的是連發,根本就抓不住槍,槍管眼看著就由下而上地跳動,可此時男孩想鬆手都來不及,槍越往上跑,他抓得就越緊,越緊手指就更加緊扣在扳機上,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槍管往上升他的身子就跟著往後仰,直到摔倒在地,那一梭子子彈打完了,也就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危險,一傷到人就很可能要了命。
至於說車輛駕駛、維修和其他重裝備的操練那更是可想而知,娃娃兵們身體單薄,就搬動零件這一項就夠受的。血肉之軀和鐵家夥打交道,被咬傷的事就像家常便飯接二連三地發生。但是,這比後麵的項目簡直差遠了。
老虎營盤的第三關是心理意誌力關。這一關是對人心靈的摧殘和硬化,先用各種手段刺激不適應的娃娃兵,讓其感到恐懼和震撼,而後待習以為常就進入實踐階段,凡看到的事情必須親自幹一遍。第一步是殺生,從小動物到大動物,挨個來,就像解剖動物一樣,先殺,再把各種器官內髒分開,接下來是肢解屍體;第二步就是拷打俘虜。交戰中一旦抓到對方的俘虜,必須在短時間內進行審訊,以爭取盡快獲得有價值的各種情報。平時,如果沒有俘虜可審,就想法抓發生衝突的政府軍和其他派別的士兵,或抓叛徒、間諜,為老虎營盤訓練提供所需的對象。進行這種訓練時,娃娃兵們就像觀看恐怖大片,先欣賞觀看,而後就得自己實施、體驗。有時,還故意製造輿論,說被作為訓練犧牲品的敵方人員如何如何殘忍,以此激發娃娃兵的憤怒之情和報複之心。當然,其間也少不了處死叛徒和間諜的實際操作。而且,殺完之後,還得把人肉當下酒的菜體驗一下它的滋味。
老虎營盤的第四關是虎口脫險。一個娃娃兵闖過前三關,已經不容易,但最後還必須挺過這一關。虎口是危險的地方,處處充滿殺機,虎口脫險談何容易。當人在懸崖絕壁上攀登時,突然遇到攻擊,怎麽辦?既要應付自然環境的危險,還得麵對人與人之間的廝殺。這時,你隻有拿出求生的本能和吃奶的力氣,在千難萬險下和敵人決一死戰。
也許,從懸崖峭壁上走過,你感到自己很幸運,想放鬆一下,誰知剛來到樹蔭下,可能就猛地竄出一隻豹子,直接躍上你的肩頭。這樣又少不了一場生死較量。在老虎營盤看到這種訓練時,我曾以為多此一舉,後來真的和沈處長遇到豹子,才知道這並不是異想天開的人為場景。那次我和沈處長在原始森林散步,走著走著,突然一隻兇殘的金錢豹閃電般爬上沈處長的肩頭。當時,沈處長手裏什麽也沒有,我也兩手空空。我非常害怕,心想,沈處長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傷害。可出乎我的預料,沈處長一縮脖子,頭也沒迴迅速伸出雙手 瞬間就把豹子摔在地上,接著不慌不忙地用腳踩住了豹子的脖子。金錢豹的攻擊速度可達每小時九十公裏左右,如此兇猛的地虎科動物,沈處長幾秒鍾就將其製服,比起武鬆打虎精彩驚險到何種地步可想而知。我問沈處長:“你怎麽連頭都不迴,就知道是金錢豹?”
沈處長輕鬆地迴答:“這家夥既兇猛又狡猾,你要是迴頭它瞬間就能咬住你的脖子,讓你像那些斑馬、長頸鹿一樣喪生在它那血盆大口之下。你要想把它製服,必須比它更精明、更快速。”
虎口脫險這一關最關鍵的是如何對付敵人,叢林戰本來就殘酷,當你和敵人相遇時,無論對手多麽強大,你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不打死打跑敵人,自己隻有死路一條。為什麽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你戰勝不了敵人,敵人就會將你打垮,一種結局是被敵人打死,另一種結局就是成為俘虜或叛徒,這樣命運就會更加悲慘。軍訓時,情況雖然和實戰有些不同,但是氣氛也差不了多少。
當娃娃兵進入虎口地域時,每一個人都會拿出拚命的勁頭,警覺、謹慎,又不失大膽、心細,以向死而生的勇氣向目的地挺進。在這裏,你越是膽小害怕,你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從而遭受的痛苦越多。死亡地域扮演敵人的也是娃娃兵,他們一直不停地巡邏,發現敵人就立即追捕廝殺。一方要通過死亡地域,一方必須將敵人發現並殲滅,按照規則誰要是失敗了,誰就得關土洞或曬牢。因此,誰都會像實戰一樣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娃娃兵經過軍訓後,分到部隊充當各種角色:上前線參加戰鬥,做飯,幹粗重卑下的活,站崗放哨,充當貼身侍衛,扛彈藥及軍需品,當間諜和情報傳遞員。但是,在眾多的角色中,隻有從老虎營盤訓練出來的強者才有更大的前途,在槍林彈雨中成長為軍官或富翁。
在緬甸時,我去過很多地方。無論政府軍的地盤,還是其他各派的防區,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所有的武裝為了擴充自己的部隊,都在爭相招募十四歲以下的男孩當兵。這些小兵被稱為娃娃兵,他們大多是孤兒、流浪兒,還有犯罪兒童和從前線村莊逃出來的孩子,最小的僅有七歲。娃娃兵當兵的目的心態各異。十歲以下的,大多是為了混口飯吃;年齡大一點的,有的是受生活環境影響,把參軍看作長大成人的標誌,崇拜軍人,想成為一名士兵。也有的是被統治區的各種規定所逼迫。不過,有一點可以說明問題的是,成年人的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就更不用說這些兒童了,何況沒有一個人想到戰場上去送死。
這些兒童當兵,手續非常簡單,填個表即可,根本沒有人問年齡。這些娃娃兵,通常要接受兩到四個月的訓練,就被分派到各個部隊。在訓練當中,娃娃兵一是被灌輸效忠思想,二是接受非人的軍事操練。各派武裝的軍訓方法雖然不完全相同,但從本質上來講並沒有多大的區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老虎營盤”軍訓法。
老虎是一種猛獸,是百獸之王,它的聽覺和嗅覺都非常靈敏,一般夜間出來撲食,有時傷害人。在人們心裏,老虎既是兇神惡煞,又是勇猛威武的強將。從這方麵看來,與老虎有關的東西和人,常常因為其表現和作用或褒或貶,但是不管怎麽說,隻要與老虎有關就會帶有厲害、殘酷、兇猛之意。比如說,物有老虎凳、老虎鉗、老虎灶、老虎機等,人有母老虎、東北虎之稱,兇險的地方被人叫做狼潭虎穴。可見,不光狡猾的狐狸能夠狐假虎威,而人類更是技高一籌,可以拉大旗作虎皮,還能將讓一切與老虎有關的東西為自己服務,甚至發明創造,老虎營盤就是這樣一種傑作,而且讓人感到觸目驚心。從這裏出去的每一個士兵,都是魔鬼般的娃娃兵,是合格的戰鬥殺手。
老虎營盤的訓練分三個部分,第一關,體能訓練關。在這個階段,娃娃兵必須接受殘酷的體能訓練,先是爬山、下山,等達到健步如飛的地步,就開始攀登懸崖絕壁。攀登從一開始就不帶保護措施,難度、強度逐漸增強,很快就傷痕累累。最難的時候,從懸崖峭壁上摔下來就是不死也會重傷殘廢。因此,隻要進了老虎營,就得時時刻刻像麵對死亡一樣,小心謹慎,下苦功對待每一個項目。
我曾看過不少各國特種部隊的訓練科目,就殘酷程度而言,沒有一家能趕上老虎營的第一關。到考核時,娃娃兵不但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攀登任務,而且攀在山壁上還會受到各種外來因素的幹擾,為下一步訓練作準備。客觀地講,像這類項目不在山區長大的成年人在一個月內要達到要求,簡直不可能,但孩子們卻不得不完成這些高難度的訓練項目。在訓練現場,我經常看到,孩子們受傷或摔死的情景。有一次,一個平時訓練成績非常突出的孩子,突然失手從陡峭的山壁上墜落下來,當場就摔斷了雙腿,最後送到醫院不久就斷了氣。平時,累得哭泣,累得腰痛腿酸,根本不算什麽。我曾經問一個十二歲的小兵:“累不累?”
他奇怪地看了看我,立即報告:“累,但是我不害怕。”
他的迴答讓我大吃一驚,我想他是不是不敢對我說真話。於是,我改變方式,微笑著激他:“我不相信,我都害怕,你怎麽會不怕呢?”
男孩擦了擦汗又說:“怕有什麽用,還是不怕為好。”
他迴答的似乎很輕鬆,但我還是看到旁邊的孩子們愁眉苦臉的樣子。
老虎營盤的第二關是技能關,此階段,娃娃兵們要根據安排學會各種武器的實用技能。孩子們年齡小,有的武器拿起來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操作,但是每一個走過第一關的人,都會跌跌撞撞地經過每一個項目的訓練和考核。
技能訓練的內容很多,有冷兵器的使用、熱兵器的操作,還有部隊常用的各種裝備,甚至個別的還要學習直升機的駕駛。不過,直升機的駕駛科目主要是理論上的,實物訓練的條件不具備。這些看起來並不複雜,可實際操練時危險程度並不低。技能訓練是從冷兵器使用開始的,各種刀具的使用技巧,用刀子自己加工叢林戰武器,演示、實際操作,常常讓娃娃兵們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不過,孩子們愛玩的天性多少幫了他們的大忙,上午受了傷,被刀具割破了手或被樹枝紮得疼痛不已,下午就又高興地幹起來。
如果說,冷兵器的傷害危險相對較小的話,那麽熱兵器可是厲害多了。衝鋒槍連發就是很簡單的一個例子,我親眼看到,一個十六的大男孩用衝鋒槍射擊時,自己摔倒在地,還差點傷了周圍的戰友。當時,他立姿手握衝鋒槍射擊,由於打的是連發,根本就抓不住槍,槍管眼看著就由下而上地跳動,可此時男孩想鬆手都來不及,槍越往上跑,他抓得就越緊,越緊手指就更加緊扣在扳機上,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槍管往上升他的身子就跟著往後仰,直到摔倒在地,那一梭子子彈打完了,也就結束了。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危險,一傷到人就很可能要了命。
至於說車輛駕駛、維修和其他重裝備的操練那更是可想而知,娃娃兵們身體單薄,就搬動零件這一項就夠受的。血肉之軀和鐵家夥打交道,被咬傷的事就像家常便飯接二連三地發生。但是,這比後麵的項目簡直差遠了。
老虎營盤的第三關是心理意誌力關。這一關是對人心靈的摧殘和硬化,先用各種手段刺激不適應的娃娃兵,讓其感到恐懼和震撼,而後待習以為常就進入實踐階段,凡看到的事情必須親自幹一遍。第一步是殺生,從小動物到大動物,挨個來,就像解剖動物一樣,先殺,再把各種器官內髒分開,接下來是肢解屍體;第二步就是拷打俘虜。交戰中一旦抓到對方的俘虜,必須在短時間內進行審訊,以爭取盡快獲得有價值的各種情報。平時,如果沒有俘虜可審,就想法抓發生衝突的政府軍和其他派別的士兵,或抓叛徒、間諜,為老虎營盤訓練提供所需的對象。進行這種訓練時,娃娃兵們就像觀看恐怖大片,先欣賞觀看,而後就得自己實施、體驗。有時,還故意製造輿論,說被作為訓練犧牲品的敵方人員如何如何殘忍,以此激發娃娃兵的憤怒之情和報複之心。當然,其間也少不了處死叛徒和間諜的實際操作。而且,殺完之後,還得把人肉當下酒的菜體驗一下它的滋味。
老虎營盤的第四關是虎口脫險。一個娃娃兵闖過前三關,已經不容易,但最後還必須挺過這一關。虎口是危險的地方,處處充滿殺機,虎口脫險談何容易。當人在懸崖絕壁上攀登時,突然遇到攻擊,怎麽辦?既要應付自然環境的危險,還得麵對人與人之間的廝殺。這時,你隻有拿出求生的本能和吃奶的力氣,在千難萬險下和敵人決一死戰。
也許,從懸崖峭壁上走過,你感到自己很幸運,想放鬆一下,誰知剛來到樹蔭下,可能就猛地竄出一隻豹子,直接躍上你的肩頭。這樣又少不了一場生死較量。在老虎營盤看到這種訓練時,我曾以為多此一舉,後來真的和沈處長遇到豹子,才知道這並不是異想天開的人為場景。那次我和沈處長在原始森林散步,走著走著,突然一隻兇殘的金錢豹閃電般爬上沈處長的肩頭。當時,沈處長手裏什麽也沒有,我也兩手空空。我非常害怕,心想,沈處長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傷害。可出乎我的預料,沈處長一縮脖子,頭也沒迴迅速伸出雙手 瞬間就把豹子摔在地上,接著不慌不忙地用腳踩住了豹子的脖子。金錢豹的攻擊速度可達每小時九十公裏左右,如此兇猛的地虎科動物,沈處長幾秒鍾就將其製服,比起武鬆打虎精彩驚險到何種地步可想而知。我問沈處長:“你怎麽連頭都不迴,就知道是金錢豹?”
沈處長輕鬆地迴答:“這家夥既兇猛又狡猾,你要是迴頭它瞬間就能咬住你的脖子,讓你像那些斑馬、長頸鹿一樣喪生在它那血盆大口之下。你要想把它製服,必須比它更精明、更快速。”
虎口脫險這一關最關鍵的是如何對付敵人,叢林戰本來就殘酷,當你和敵人相遇時,無論對手多麽強大,你都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不打死打跑敵人,自己隻有死路一條。為什麽這樣說呢?原因很簡單,你戰勝不了敵人,敵人就會將你打垮,一種結局是被敵人打死,另一種結局就是成為俘虜或叛徒,這樣命運就會更加悲慘。軍訓時,情況雖然和實戰有些不同,但是氣氛也差不了多少。
當娃娃兵進入虎口地域時,每一個人都會拿出拚命的勁頭,警覺、謹慎,又不失大膽、心細,以向死而生的勇氣向目的地挺進。在這裏,你越是膽小害怕,你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從而遭受的痛苦越多。死亡地域扮演敵人的也是娃娃兵,他們一直不停地巡邏,發現敵人就立即追捕廝殺。一方要通過死亡地域,一方必須將敵人發現並殲滅,按照規則誰要是失敗了,誰就得關土洞或曬牢。因此,誰都會像實戰一樣全力以赴去爭取勝利。
娃娃兵經過軍訓後,分到部隊充當各種角色:上前線參加戰鬥,做飯,幹粗重卑下的活,站崗放哨,充當貼身侍衛,扛彈藥及軍需品,當間諜和情報傳遞員。但是,在眾多的角色中,隻有從老虎營盤訓練出來的強者才有更大的前途,在槍林彈雨中成長為軍官或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