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到了周五,感冒基本上好了,一早,葉姍就給園長請好假,來到人民醫院做乳腺的篩查。
又是很長的等待,四樓乳腺專科門診人滿為患,葉姍看了下自己的號,已經排到了三十幾號了,看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都有了防範意識,關愛自身的健康。
在走廊凳子上漫長的等待,坐她旁邊的一個女人特別引人注目,女人妝容精致,看不出年齡,感覺就在30歲左右,身材高挑,大波浪卷長發染成了時髦的棕栗色,時尚,卻不誇張,藍白雪紡小碎花荷葉邊連身裙,米色鱷紋手抓包。
她在打電話,聽語氣應該是她老公:“你不用擔心,今天人特別多,我還在排隊,等結果出來了給你打電話。”
葉姍瞄了眼她的掛號單,“冷月,38歲。”真好聽的名字,她心裏想道。
正好冷月的目光也看向她,兩人對視一笑,時間還早,便有一句沒一句的攀談起來。
冷月問葉姍哪不舒服,葉姍說右乳下最近發現有包塊,正好看到宣傳,就來做個篩查。
冷月安慰她,乳腺腫瘤很多都是良性的,不用過分擔心,現在醫學發達,良惡性一般儀器就能分辨出來。
葉姍有些汗顏,自己平時太不關注這些了,總覺身體一級棒,一年裏感冒都沒有一兩次。
她誇冷月挺專業的。
冷月就無奈的笑,久病成醫吧。她說,去年的時候,她就無意中發現右胸上麵長了個小疙瘩,能滾動,去醫院做了鉬靶,陰性,可能太小,加上位置的原因,沒有照出來,醫生讓她觀察。可心裏總是隱隱的擔心,最近單位改製,打算買斷了,所以又來做一次檢查,
“主要是最近發現它又長大了一點。”
“你是金鋼的嗎?”
冷月點頭,不知道為何,說起金鋼,葉姍不自覺的就想起方林來。
冷月讓葉姍摸了下她的包塊,在鎖骨下麵,胸上一點點,很小,估計不到小指頭大小吧。
葉姍就更擔心了,她的包塊感覺比冷月的還大呢。
一路檢查下來,看醫生的表情有點凝重,醫生說,結果要下午四點多才能出來。
一整個下午都在忐忑中度過,葉姍有些惶恐不安,也不迴家了,就在就近的一個咖啡館坐著,她不停的在網上查相關資料,越看越觸目驚心,陳曉旭,姚貝娜,阿桑……
她一口氣看完了於娟的生命日記《此生未完成》,越看心裏越害怕。坐不住了,不到四點,她就到了醫院,沒想到冷月也等在了那。
主治醫生正是上次那個慈眉善目的女醫生,姓杜,據說是金沙市乳腺疾病方麵的權威。
兩張報告單,一張鉬靶檢查的,一張彩超的。
她盡量用平和的語氣對葉姍說:“我們查出來,你內下象結節比較大,是2.4*0.8,建議你盡快做手術切除。”
頓了一頓,她繼續補充:“彩色多普勒顯示,團塊內部可見點狀和線狀血流信號,多發顆粒狀偏高,邊緣模糊,輕微鈣化。”
……
杜醫生還說了些什麽,葉姍已經聽不清了,走的時候,她一再叮囑:“不要有太大心理負擔,這隻是個小手術,其實門診就能做,考慮到醫保報銷,所以給你開了住院單。一切的結果還是要等病理切片……”
“記得,周一來手術的時候,把家屬帶上。”
葉姍覺得,仿佛天都要塌下來了,筱雨還那麽小,趙誌剛又那麽的不成器,如果自己不在了,她可怎麽辦啊?還有年邁的父母,還沒享過她一天的福呢,父母可隻有她一個孩子呀。
下樓的時候,在樓梯口,葉姍看到了冷月,她正趴在一個男人肩膀哭,男人像哄孩子一樣拍著她的背:“月兒,沒事的,不怕,一切有我在呢,就是個小手術,況且醫生也說了,一切要等病理切片後才知道。”
葉姍駐足,冷月有些不好意思,介紹說,這是他老公陽斌,不用問,看彼此表情大家也知道結果了,她們都是安排的周一手術,相互留了電話,也算是難姐難妹了。
葉姍也好想哭,可是她卻找不到一個肩膀可以讓她安心的哭一場。和趙誌剛還在冷戰,沒有說話,他依然每天早出晚歸的除了上班就是麻將,要不就是和那群狐朋狗友喝酒。
她腦海裏冒出方林,那方林呢?她好想告訴他,現在的自己是多麽的脆弱,快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擊垮了。可是她能嗎?
是啊,她不能,她不是他什麽人,他是別人的老公!
方林像以前一樣熱情的給她發消息,問候。葉姍隻迴複了兩個字:“在忙。”她必須在自己崩潰前關掉對話框。
漫無目的的開著車遊蕩,大腦一片空白,最後她發現自己來到了學校門口,這應該是一種慣性吧?無論如何,她心裏惦記的,還是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母親的天性。
同學們已經三三兩兩的從教室出來了,接上筱雨,她很開心的說今天楊老師又表揚她了,再過一個月,筱雨就滿7歲,小丫頭個頭挺高,已經有135厘米,葉姍喜歡給她紮兩個小辮子,她開始換乳牙了,門牙最近正好掉了兩顆,一笑就露了出來,特別可愛。
葉姍的心隱隱作痛,伸手抱了下孩子,然後強作歡顏:“走,寶貝,今天晚上我們到外公外婆家蹭飯去。”
小家夥立馬歡唿雀躍起來。
在去父母家的路上,葉姍突然又釋然了,自己嚇自己,醫院不是還沒確診嗎?況且今天在網上還看到那麽多治愈成功的案例呢,不是說了,早期發現的治愈率是90%嗎?可是想想自己以後如果成了一個沒有右乳的女人,這又將是怎樣的生不如死?
就這樣一會釋然一會糾結的到了父母家樓下。
葉姍的父母住在礦區,是金鋼在九十年代初修建的老小區了,樓房大多很低矮,一棟樓一般都是修的五層,樓和樓之間間隔很寬,不像現在的電梯公寓那麽密集,中間種了很高大的鳳凰樹,每到四五月的開花季節,便是一片火紅火紅的花海。樹下,有閑不住的老人開墾出來的自留地,種上小白菜,小蔥,番茄,辣椒之類的應季蔬菜。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搬了出去,在外邊買了房子,這邊便顯得有些蕭條和冷清。
山上的鐵礦早已停采,據說政府已經把礦山遺址申報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逐步開發旅遊觀光項目。所以,山下的家屬區如今空氣好多了,路也重新修過,以前被拉礦大貨車壓得坑坑窪窪的地麵重新修好,還擴寬了路麵。沒有了機器轟鳴和從天空中飄下來的礦灰,樹木開始變綠,不再灰撲撲,環境變得好起來,青山綠水,適合養老。在房價如此低迷的現在,這片區的房子竟然還微漲了一點。
葉姍喜歡這兒,因為它承載了自己太多兒時的記憶。
剛把車停好,就看到樓下的李奶奶和她打招唿:“姍兒迴來啦,喲,這是筱雨吧,幾天不見又長高了。”
筱雨脆生生的叫李奶奶好。
葉姍的父母都退休了,母親喜歡沒事的時候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父親則愛和那群老夥伴們下下象棋,再或者背著包去爬背後連綿起伏的大青山,老當益壯。
進屋,父母正在準備晚飯,母親一看她們迴來便樂開了花,嘴上卻抱怨,說:“來也不打個電話,好多準備兩個菜。”
筱雨黏著她外公:“外公外公,我要吃紅燒獅子頭。”
父親連連說好:“馬上就給小寶貝做,等著。”
東西都是現成的,父親從冰箱取出肉餡,把它放微波爐裏解凍,一邊開始剁蔥花和薑末,葉姍去廚房幫忙,被趕了出來,說你忙一天了,去沙發上休息會,看看電視。
沒一會,便聽到油鍋滋滋的聲音,筱雨衝進廚房,抓了個炸成金黃色的肉丸子要往嘴裏塞,被母親追出來:“這熊孩子,這還沒熟呢,不能吃,小心燙手。”
於是筱雨就吞咽著口水,守廚房門口,聽外公嘮叨:“這紅燒獅子頭啊,最主要就是這勾汁了,加入黑木耳,竹筍,白糖,胡椒粉,蠔油,醬油,黃酒,燒至湯汁快收幹,最後用水澱粉勾芡盛出,盤子邊上圍上小油菜就行了。”一邊說,一邊做,沒一會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紅燒獅子頭就出爐了。
筱雨才不管這是怎麽做的,她隻管吃。
父親退休前是金鋼機關食堂的廚師,最喜歡琢磨美食了,不喜歡吃,就喜歡做,如果誰家請客,邀請他去掌勺的話,他會高興半天而且不嫌累。
看著筱雨吃得狼吞虎咽的樣子,父親高興得嗬嗬直笑:“孩子,吃慢點,沒人和你搶。”
母親帶著絲憂慮問葉姍:“姍兒,怎麽趙誌剛沒來啊?”
“他今天加班呢,一個同事有事,他連了個晚班。”
“我們也知道他好賭,喜歡打麻將,你真的不能放任他,必須得管著他,不然以後怎麽過啊。”
葉姍歎氣:“媽,我知道了。”心裏卻是傷痕一道道,這人,怎麽才能管得住呢?
吃完飯,葉姍爭著洗碗,她說晚上就住這,不迴去了,周一要出差一個星期,讓父母帶筱雨幾天,下周一筱雨期末考試,正好考試完可以在外公外婆這好好玩段時間。
筱雨卻托著腮幫子,閃著大眼睛說:“可是媽媽,我會想你的。”
“筱雨乖,媽媽忙完了就迴來接你。”
母親問她:“姍兒,出什麽差啊,去這麽久?”
葉姍躲開母親質疑的目光:“幼兒園有一個培訓,園長推薦我參加,在省城。”
她沒有勇氣告訴父母,周一她進醫院去手術。
母親今天62歲了,頭發有些花白,當年在金鋼文工團工作,也是一文藝骨幹,能唱能跳能歌善舞,年輕的時候,美得像一枝花,大家都說母親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可父親那牛糞確實養份充足,把母親滋養了一輩子,老兩口恩恩愛愛,風風雨雨走過了大半輩子。
又是很長的等待,四樓乳腺專科門診人滿為患,葉姍看了下自己的號,已經排到了三十幾號了,看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都有了防範意識,關愛自身的健康。
在走廊凳子上漫長的等待,坐她旁邊的一個女人特別引人注目,女人妝容精致,看不出年齡,感覺就在30歲左右,身材高挑,大波浪卷長發染成了時髦的棕栗色,時尚,卻不誇張,藍白雪紡小碎花荷葉邊連身裙,米色鱷紋手抓包。
她在打電話,聽語氣應該是她老公:“你不用擔心,今天人特別多,我還在排隊,等結果出來了給你打電話。”
葉姍瞄了眼她的掛號單,“冷月,38歲。”真好聽的名字,她心裏想道。
正好冷月的目光也看向她,兩人對視一笑,時間還早,便有一句沒一句的攀談起來。
冷月問葉姍哪不舒服,葉姍說右乳下最近發現有包塊,正好看到宣傳,就來做個篩查。
冷月安慰她,乳腺腫瘤很多都是良性的,不用過分擔心,現在醫學發達,良惡性一般儀器就能分辨出來。
葉姍有些汗顏,自己平時太不關注這些了,總覺身體一級棒,一年裏感冒都沒有一兩次。
她誇冷月挺專業的。
冷月就無奈的笑,久病成醫吧。她說,去年的時候,她就無意中發現右胸上麵長了個小疙瘩,能滾動,去醫院做了鉬靶,陰性,可能太小,加上位置的原因,沒有照出來,醫生讓她觀察。可心裏總是隱隱的擔心,最近單位改製,打算買斷了,所以又來做一次檢查,
“主要是最近發現它又長大了一點。”
“你是金鋼的嗎?”
冷月點頭,不知道為何,說起金鋼,葉姍不自覺的就想起方林來。
冷月讓葉姍摸了下她的包塊,在鎖骨下麵,胸上一點點,很小,估計不到小指頭大小吧。
葉姍就更擔心了,她的包塊感覺比冷月的還大呢。
一路檢查下來,看醫生的表情有點凝重,醫生說,結果要下午四點多才能出來。
一整個下午都在忐忑中度過,葉姍有些惶恐不安,也不迴家了,就在就近的一個咖啡館坐著,她不停的在網上查相關資料,越看越觸目驚心,陳曉旭,姚貝娜,阿桑……
她一口氣看完了於娟的生命日記《此生未完成》,越看心裏越害怕。坐不住了,不到四點,她就到了醫院,沒想到冷月也等在了那。
主治醫生正是上次那個慈眉善目的女醫生,姓杜,據說是金沙市乳腺疾病方麵的權威。
兩張報告單,一張鉬靶檢查的,一張彩超的。
她盡量用平和的語氣對葉姍說:“我們查出來,你內下象結節比較大,是2.4*0.8,建議你盡快做手術切除。”
頓了一頓,她繼續補充:“彩色多普勒顯示,團塊內部可見點狀和線狀血流信號,多發顆粒狀偏高,邊緣模糊,輕微鈣化。”
……
杜醫生還說了些什麽,葉姍已經聽不清了,走的時候,她一再叮囑:“不要有太大心理負擔,這隻是個小手術,其實門診就能做,考慮到醫保報銷,所以給你開了住院單。一切的結果還是要等病理切片……”
“記得,周一來手術的時候,把家屬帶上。”
葉姍覺得,仿佛天都要塌下來了,筱雨還那麽小,趙誌剛又那麽的不成器,如果自己不在了,她可怎麽辦啊?還有年邁的父母,還沒享過她一天的福呢,父母可隻有她一個孩子呀。
下樓的時候,在樓梯口,葉姍看到了冷月,她正趴在一個男人肩膀哭,男人像哄孩子一樣拍著她的背:“月兒,沒事的,不怕,一切有我在呢,就是個小手術,況且醫生也說了,一切要等病理切片後才知道。”
葉姍駐足,冷月有些不好意思,介紹說,這是他老公陽斌,不用問,看彼此表情大家也知道結果了,她們都是安排的周一手術,相互留了電話,也算是難姐難妹了。
葉姍也好想哭,可是她卻找不到一個肩膀可以讓她安心的哭一場。和趙誌剛還在冷戰,沒有說話,他依然每天早出晚歸的除了上班就是麻將,要不就是和那群狐朋狗友喝酒。
她腦海裏冒出方林,那方林呢?她好想告訴他,現在的自己是多麽的脆弱,快被這突如其來的噩耗擊垮了。可是她能嗎?
是啊,她不能,她不是他什麽人,他是別人的老公!
方林像以前一樣熱情的給她發消息,問候。葉姍隻迴複了兩個字:“在忙。”她必須在自己崩潰前關掉對話框。
漫無目的的開著車遊蕩,大腦一片空白,最後她發現自己來到了學校門口,這應該是一種慣性吧?無論如何,她心裏惦記的,還是自己的孩子,這是一個母親的天性。
同學們已經三三兩兩的從教室出來了,接上筱雨,她很開心的說今天楊老師又表揚她了,再過一個月,筱雨就滿7歲,小丫頭個頭挺高,已經有135厘米,葉姍喜歡給她紮兩個小辮子,她開始換乳牙了,門牙最近正好掉了兩顆,一笑就露了出來,特別可愛。
葉姍的心隱隱作痛,伸手抱了下孩子,然後強作歡顏:“走,寶貝,今天晚上我們到外公外婆家蹭飯去。”
小家夥立馬歡唿雀躍起來。
在去父母家的路上,葉姍突然又釋然了,自己嚇自己,醫院不是還沒確診嗎?況且今天在網上還看到那麽多治愈成功的案例呢,不是說了,早期發現的治愈率是90%嗎?可是想想自己以後如果成了一個沒有右乳的女人,這又將是怎樣的生不如死?
就這樣一會釋然一會糾結的到了父母家樓下。
葉姍的父母住在礦區,是金鋼在九十年代初修建的老小區了,樓房大多很低矮,一棟樓一般都是修的五層,樓和樓之間間隔很寬,不像現在的電梯公寓那麽密集,中間種了很高大的鳳凰樹,每到四五月的開花季節,便是一片火紅火紅的花海。樹下,有閑不住的老人開墾出來的自留地,種上小白菜,小蔥,番茄,辣椒之類的應季蔬菜。如今,很多年輕人都搬了出去,在外邊買了房子,這邊便顯得有些蕭條和冷清。
山上的鐵礦早已停采,據說政府已經把礦山遺址申報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逐步開發旅遊觀光項目。所以,山下的家屬區如今空氣好多了,路也重新修過,以前被拉礦大貨車壓得坑坑窪窪的地麵重新修好,還擴寬了路麵。沒有了機器轟鳴和從天空中飄下來的礦灰,樹木開始變綠,不再灰撲撲,環境變得好起來,青山綠水,適合養老。在房價如此低迷的現在,這片區的房子竟然還微漲了一點。
葉姍喜歡這兒,因為它承載了自己太多兒時的記憶。
剛把車停好,就看到樓下的李奶奶和她打招唿:“姍兒迴來啦,喲,這是筱雨吧,幾天不見又長高了。”
筱雨脆生生的叫李奶奶好。
葉姍的父母都退休了,母親喜歡沒事的時候跳跳廣場舞,打打太極,父親則愛和那群老夥伴們下下象棋,再或者背著包去爬背後連綿起伏的大青山,老當益壯。
進屋,父母正在準備晚飯,母親一看她們迴來便樂開了花,嘴上卻抱怨,說:“來也不打個電話,好多準備兩個菜。”
筱雨黏著她外公:“外公外公,我要吃紅燒獅子頭。”
父親連連說好:“馬上就給小寶貝做,等著。”
東西都是現成的,父親從冰箱取出肉餡,把它放微波爐裏解凍,一邊開始剁蔥花和薑末,葉姍去廚房幫忙,被趕了出來,說你忙一天了,去沙發上休息會,看看電視。
沒一會,便聽到油鍋滋滋的聲音,筱雨衝進廚房,抓了個炸成金黃色的肉丸子要往嘴裏塞,被母親追出來:“這熊孩子,這還沒熟呢,不能吃,小心燙手。”
於是筱雨就吞咽著口水,守廚房門口,聽外公嘮叨:“這紅燒獅子頭啊,最主要就是這勾汁了,加入黑木耳,竹筍,白糖,胡椒粉,蠔油,醬油,黃酒,燒至湯汁快收幹,最後用水澱粉勾芡盛出,盤子邊上圍上小油菜就行了。”一邊說,一邊做,沒一會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紅燒獅子頭就出爐了。
筱雨才不管這是怎麽做的,她隻管吃。
父親退休前是金鋼機關食堂的廚師,最喜歡琢磨美食了,不喜歡吃,就喜歡做,如果誰家請客,邀請他去掌勺的話,他會高興半天而且不嫌累。
看著筱雨吃得狼吞虎咽的樣子,父親高興得嗬嗬直笑:“孩子,吃慢點,沒人和你搶。”
母親帶著絲憂慮問葉姍:“姍兒,怎麽趙誌剛沒來啊?”
“他今天加班呢,一個同事有事,他連了個晚班。”
“我們也知道他好賭,喜歡打麻將,你真的不能放任他,必須得管著他,不然以後怎麽過啊。”
葉姍歎氣:“媽,我知道了。”心裏卻是傷痕一道道,這人,怎麽才能管得住呢?
吃完飯,葉姍爭著洗碗,她說晚上就住這,不迴去了,周一要出差一個星期,讓父母帶筱雨幾天,下周一筱雨期末考試,正好考試完可以在外公外婆這好好玩段時間。
筱雨卻托著腮幫子,閃著大眼睛說:“可是媽媽,我會想你的。”
“筱雨乖,媽媽忙完了就迴來接你。”
母親問她:“姍兒,出什麽差啊,去這麽久?”
葉姍躲開母親質疑的目光:“幼兒園有一個培訓,園長推薦我參加,在省城。”
她沒有勇氣告訴父母,周一她進醫院去手術。
母親今天62歲了,頭發有些花白,當年在金鋼文工團工作,也是一文藝骨幹,能唱能跳能歌善舞,年輕的時候,美得像一枝花,大家都說母親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可父親那牛糞確實養份充足,把母親滋養了一輩子,老兩口恩恩愛愛,風風雨雨走過了大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