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林家女
[紅樓]林氏女到皇太後 作者:春困秋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日林家一直忙到華燈初上,賈敏才算是歇了口氣。
搭著嬤嬤的手走迴自己的院子,一進院門便見正堂的燈亮著,暈黃的燈光撒了滿屋,她的幾個孩子都在。林荀正扒著他大姐姐的腿靠著,仰著頭等著林薇給他剝栗子吃,小嘴兒張著,像隻嗷嗷待哺的小雛鳥兒。小黛玉則靠站在哥哥身旁,正嘰嘰喳喳連筆帶劃的說著什麽,把林莯逗得一直笑。
賈敏遠遠瞧著,隻覺累了一天又酸軟又疲乏的身子也像是恢複了些力氣,唇角不自覺便染了相同的笑意,搭著嬤嬤手走進了大堂。
幾個孩子都站起來迎接母親,黛玉先撲過來抱住母親的腿:“娘,我下午,看見,看見,這麽大一隻螞蚱,就在園子裏。它蹬了蹬腿兒,就死啦。哥哥說,那是害蟲,是吃糧食葉子的!”
林莯也跑過來,抱住母親另外一隻腿:“娘,吃飯....餓。”
賈敏叫兩個小的纏著,笑意連連:“好,好,可是餓著我兒了,先叫丫鬟們擺飯,吃完咱們再說話。”
用完了飯,林薇囑咐丫鬟帶著兩小就在園子裏走走路,消消食。然後又揮退了丫鬟,這才對賈敏和林莯道:“娘,皇上給弟弟找了個先生,是嚴廷益,嚴大人。”
“是內閣學士嚴大人?比你爹早一科的榜眼?才調任左都禦史的那位?”賈敏頗有些驚訝的問道,不知道皇帝怎麽突然關心起兒子的教育問題了。
但是嚴廷益,她是知道的。早林如海一科的榜眼,工詩擅畫,當得起一聲才高八鬥。亦是世家出身,早年恃才傲物,因此上皇不喜他的脾性。又因當年跟甄家有些矛盾,被甄貴妃吹了幾句枕頭風,才被硬生生從狀元壓到榜眼上頭。也幸虧他家世過硬,不然那科殿試他能不能進三甲都不好說。考中榜眼後,因甄家人阻撓,他在翰林院一待就是七年,也沒撈到什麽好職位,最後反而陰差陽錯不知怎麽就跟從前的濟北王混到一塊了。
如今蕭紀從濟北王一路殺上龍座成了皇帝,嚴廷益也鹹魚翻身,迎來事業上的光明第二春。
要說嚴廷益,跟林家還真有點八竿子能打著的親戚關係。
嚴均,字廷益,出自山東世家大族嚴家。其祖母林氏,出自山東林家。林薇的曾曾曾祖父,也就是林家開國的那位侯爺,便是山東林家的嫡支幼子。
但是林薇也不清楚在當初那代有啥恩怨沒,反正她家先祖是搬到姑蘇以後就分宗了。山東和姑蘇離得又遠,早兩代興許還能有些聯係,但到林如海這代,不但不同宗,就是從血緣上也已出五服了,因此如今逢年過節跟山東林家那邊也沒什麽來往。
且不說這些,隻說嚴廷益這人,才氣那是盡有的,便是林如海也是多有讚揚的,不然人也不能考上榜眼。又有嚴廷益是皇帝的人,對林家來說,屬於同一隊伍。他又是皇帝親口指的老師,有才氣,有能力,還有實職,林家真沒啥不滿意的。
因此賈敏笑道:“你弟弟若能跟著嚴大人讀書,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便是林莯也很高興,他父親林如海是探花郎出身,如今皇上親指了位師傅是榜眼出身,又是父親也常讚的人物,他在京中也常聽嚴大人的才名。得這樣一位良師,林莯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於是林薇有笑道:“下午娘您忙著,我也沒來得及多說。就先叫丫鬟整理出了一份禮單,您給瞧瞧。若是沒問題,明日,讓弟弟帶著禮去拜師。”
“這麽急?”賈敏有些驚訝,有好老師,盡快去拜見當然很好。但即便拜師也需提前遞拜帖,家裏也要好好挑選幾件禮物,體麵妥當的上門方不失禮。
林薇輕笑道:“皇上的意思,是明日讓弟弟去拜師。然後咱家馬上就要宴請,父親不在京,則恩師如父。外院便可請弟弟的老師幫著招唿,娘你也可請嚴夫人那日也幫著接待堂客。早些時候去拜師,也早些親近起來。拜帖的事情娘不用擔心,想來皇上今日應該也同嚴大人提過,又有女兒下午也命人去遞了拜帖了。”
聽女兒這樣一說,賈敏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道:“到底是皇上想的周到。嚴大人,我是盡知的,你父親時常提起,說他學問好。你弟弟若能跟著他念書,當真是再好不過了,便是你父親也當是十分樂意的。”
賈敏說完就仔細看了看女兒擬的禮單,跟女兒討論了幾句,又往上頭添了兩樣。她並沒有問女兒在內院是如何接到皇上旨意的,因她相信她的女兒是個極有主意也有分寸的人。
且這樣一來,確實能解決眼下的大難題。不是說她不放心自己娘家,但是賈家是勳貴武將出身,而林家的故舊,林如海的交友圈,多是文官進士之流。顯然賈赦、賈政的能為性情,未必適合擔任接待一職。女兒如今身份不同了,她不能叫未來皇後家的第一場宴席便掃了女兒的麵子。
於是這件事便這樣定下來了,明日一早林莯帶著東西去拜師,林如海不在家,隻得林莯自己去了。
至於皇帝這樣做的背後用意,三人誰也沒提,但心裏多少都是有數的。即便林莯年紀小,到底也是從小叫林如海用心培養的嫡長子,跟著父親耳濡目染的長大。無論如何,林家的女兒已經是欽定的皇後,徹底綁死在皇帝的大船上了。既然皇帝願意給自己女兒做臉,抬舉她的弟弟,她的家族,甭管這背後蕭紀有多少自己的考量,對林家來說,總歸是好處更大。
三日後,林家宴請賓客。皇族宗室、王公世家、文官武官、一品二品、三品四品,集聚一堂。有在宴席上從頭坐到尾的,也有禮到人不到的,更有收了帖子也無絲毫迴應的。
最叫來參加宴席的眾人吃了一驚的是,林如海不在京,在林府外院領著林家長公子待客的,不是他賈家的兩位舅舅,而是新上任的左都禦史嚴廷益,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不少人心裏打鼓,見識淺薄的直說是皇帝恩典,在給未來皇後做臉;見多識廣的,在心底默默念叨,這是要逼朝臣站位啊。到底皇上和太上皇,誰更安全呢?
原本一直積極想要幫忙的賈母,早一日在聞聽林莯拜師,林家請了林莯恩師來幫著在外院接待客人,本心中不愉,但一聞說是左都禦史嚴大人,便是賈母也無話了。
同身旁圍了一圈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兒道:“皇上想來是極為滿意敏兒家圓姐兒的,這是知道女婿不在家,特特給林家做臉呢。”
賈母隨後又交代賈赦、賈政:“把給林家的賀禮再加厚三分,咱們明日,一定要早早的過去,全家都去。我們畢竟是未來皇後的母舅家,便是不幫著外院待客,還是要早早去了給你妹妹在內院裏幫幫忙的。”還有的話沒說,這次一定會來許多高級官員,兩個兒子且不說,幾個孫子總該多露露臉。還有府裏的姑娘,迎春也不小了,應該領了出去見見世麵。再怎麽是庶女,她爹也襲了爵位,又有如今也是未來皇後的表妹了。
至於林家宴請這日何等熱鬧,又何等風光,林薇又出去坐了片刻,叫多少人家的太太夫人們讚揚“極有氣派的”、“到底是書香門第、探花郎的女兒”等等,都不一一描述了。
隻說林家宴請後的第二日早朝,下了朝,蕭紀召見了嚴廷益,問了一迴昨日林家盛況。
嚴廷益細細說了一迴,某大人如何如何,又某大人咋樣咋樣,末了還讚了一迴林莯:“皇上給臣找了個好學生。悟性極佳,一點就透,林如海那廝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麽養孩子的妙招,這教出來的娃娃怎麽就是比別家的聰明呢?”
蕭紀笑而不語,嚴廷益便是那日他出門在街上遇林薇策馬被人訛詐時候,跟在身邊的那文士。因前前後後的事情他都看見了,自然知道蕭紀此次立後,不單純是為了政治考量,也有他的真心在。故而提前拍一拍皇帝和皇後的馬屁。
兩人正說著,吳甘又悄悄呈上了一封信放在了禦案上。蕭紀掃了眼信封,也沒在意嚴廷益還在,伸手便拿過來了。拆開,信還挺厚,從裏麵抽出了好幾張信紙。
蕭紀細細看了幾眼後,嘴角就彎起來了。他抽出了其中幾張信紙遞給了嚴廷益,笑道:“你是應當去封信問問林如海,看他到底有什麽教養孩子的妙招。”
嚴廷益雙手接過,仔細看了看那信紙,上麵寫了密密麻麻的字。從初十日到十五日,某家,來了什麽人,送了什麽禮,一行行寫的清清楚楚,倒像是誰謄抄了一份禮單。
那信紙上字跡清秀,一筆顏體已頗得幾分□□了,瞧著還有些林如海的風骨。嚴廷益抬頭見皇帝麵上的笑,心裏一轉彎,頓時明了,笑讚道:“皇上說的沒錯,臣是該去封信跟林如海那廝討教幾招了。隻皇上卻無需問他,隻等來年,龍子降生,皇上便能親眼見到林氏養娃*是有何等神妙了。”
蕭紀沒撐住,拍桌大笑,道:“好個嚴廷益,你這張嘴連朕都敢拿來說笑了。”
嚴廷益彎腰作勢行了一禮,道:“微臣豈敢。臣隻是打從心底佩服皇上,也恭喜皇上,慧眼如炬,覓得賢妻,來日必當是又一段青史佳話。”
蕭紀笑得不行,未來老婆聰明,於政治一道上也能領悟他所想所需,他自然是十分高興的。因此聽了嚴廷益的話,頗為不客氣的笑納了。他自覺他眼神兒極好,不然能在揚州那次,便早早將人定下麽?
兩人笑了一陣,轉而又說起了別的話來:“要說林如海,應該也到揚州了。他對鹽政熟悉,又從前在揚州任過巡鹽禦史。他那腦子也活泛,應當用不了多久,便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交待。”
蕭紀點頭:“隻盼如此,林如海能早日理順鹽政。不然國庫已空,若再來一兩次天災,隻怕拆了戶部也拿不出錢來了。”
說著,蕭紀皺了皺眉頭,好笑道:“朕還得給林如海去個口諭,囑咐他手腳快些。不然說起來朕連娶她閨女的聘禮,國庫都要出不起了。”
嚴廷益大笑:“那皇上千萬放心,林如海便是為著自己閨女,也必定好好當差,不負聖恩”。
這句是大實話。眼下林如海接到朝廷邸報,果然第一頁便是“皇帝下旨,冊蘭台寺大夫、巡鹽禦史林海之女為皇後。”
又驚又喜。驚者為沒想到女兒果真做了皇後,皇帝並未食言。喜者自然是林家竟然出了真鳳,重登高峰指日可待。
林如海快快的翻了一遍朝廷邸報,又瞧見後麵皇帝此次大選遣歸所有秀女,隻立後不納妃的消息。隻覺心中一口氣鼓脹脹的,他想起那年守在賈敏產房外焦急漫長的等待,和被奶嬤嬤包裹在繈褓裏抱出來的紅紅肉團子一般的女兒,如今竟然已經要做皇後了。
饒是林如海生性豁達,不慕權貴,也從未有過要送女兒入宮或嫁女入高門以提攜自家、幫扶自家的心思,但他的女兒做了皇後,這件事依然是叫他激動萬分的。男人的雄心,家族的鼎盛,豁達清高如林如海也不是全然無動於衷的。
他在心中道:“既然我的女兒有能為,能憑自己走到這一步。那他這個做父親的,無論如何都要護著女兒一路笑到最後。”
待轉頭再去看桌上揚州鹽政那些煩不勝煩的賬冊子、小抄本,林如海也覺沒那麽厭煩了,生為一個父親,和身為一家之主的動力,讓他幹勁十足。
他要為他的女兒爭氣。一個皇後,在宮中能否立得穩,不僅僅要看皇帝的寵愛尊重,要看她自己的手腕能力,也要看她的家族能否成為她堅實的靠山,能否在關鍵時刻成為她的依仗。
隻要他林如海立得穩,他能成為皇帝不可或缺的臣子,便是他的女兒在宮裏,也會多得皇帝一份尊重。
而尊重,和寵愛是不同的!
這一點,身為男人的林如海,十分清楚!
搭著嬤嬤的手走迴自己的院子,一進院門便見正堂的燈亮著,暈黃的燈光撒了滿屋,她的幾個孩子都在。林荀正扒著他大姐姐的腿靠著,仰著頭等著林薇給他剝栗子吃,小嘴兒張著,像隻嗷嗷待哺的小雛鳥兒。小黛玉則靠站在哥哥身旁,正嘰嘰喳喳連筆帶劃的說著什麽,把林莯逗得一直笑。
賈敏遠遠瞧著,隻覺累了一天又酸軟又疲乏的身子也像是恢複了些力氣,唇角不自覺便染了相同的笑意,搭著嬤嬤手走進了大堂。
幾個孩子都站起來迎接母親,黛玉先撲過來抱住母親的腿:“娘,我下午,看見,看見,這麽大一隻螞蚱,就在園子裏。它蹬了蹬腿兒,就死啦。哥哥說,那是害蟲,是吃糧食葉子的!”
林莯也跑過來,抱住母親另外一隻腿:“娘,吃飯....餓。”
賈敏叫兩個小的纏著,笑意連連:“好,好,可是餓著我兒了,先叫丫鬟們擺飯,吃完咱們再說話。”
用完了飯,林薇囑咐丫鬟帶著兩小就在園子裏走走路,消消食。然後又揮退了丫鬟,這才對賈敏和林莯道:“娘,皇上給弟弟找了個先生,是嚴廷益,嚴大人。”
“是內閣學士嚴大人?比你爹早一科的榜眼?才調任左都禦史的那位?”賈敏頗有些驚訝的問道,不知道皇帝怎麽突然關心起兒子的教育問題了。
但是嚴廷益,她是知道的。早林如海一科的榜眼,工詩擅畫,當得起一聲才高八鬥。亦是世家出身,早年恃才傲物,因此上皇不喜他的脾性。又因當年跟甄家有些矛盾,被甄貴妃吹了幾句枕頭風,才被硬生生從狀元壓到榜眼上頭。也幸虧他家世過硬,不然那科殿試他能不能進三甲都不好說。考中榜眼後,因甄家人阻撓,他在翰林院一待就是七年,也沒撈到什麽好職位,最後反而陰差陽錯不知怎麽就跟從前的濟北王混到一塊了。
如今蕭紀從濟北王一路殺上龍座成了皇帝,嚴廷益也鹹魚翻身,迎來事業上的光明第二春。
要說嚴廷益,跟林家還真有點八竿子能打著的親戚關係。
嚴均,字廷益,出自山東世家大族嚴家。其祖母林氏,出自山東林家。林薇的曾曾曾祖父,也就是林家開國的那位侯爺,便是山東林家的嫡支幼子。
但是林薇也不清楚在當初那代有啥恩怨沒,反正她家先祖是搬到姑蘇以後就分宗了。山東和姑蘇離得又遠,早兩代興許還能有些聯係,但到林如海這代,不但不同宗,就是從血緣上也已出五服了,因此如今逢年過節跟山東林家那邊也沒什麽來往。
且不說這些,隻說嚴廷益這人,才氣那是盡有的,便是林如海也是多有讚揚的,不然人也不能考上榜眼。又有嚴廷益是皇帝的人,對林家來說,屬於同一隊伍。他又是皇帝親口指的老師,有才氣,有能力,還有實職,林家真沒啥不滿意的。
因此賈敏笑道:“你弟弟若能跟著嚴大人讀書,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便是林莯也很高興,他父親林如海是探花郎出身,如今皇上親指了位師傅是榜眼出身,又是父親也常讚的人物,他在京中也常聽嚴大人的才名。得這樣一位良師,林莯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於是林薇有笑道:“下午娘您忙著,我也沒來得及多說。就先叫丫鬟整理出了一份禮單,您給瞧瞧。若是沒問題,明日,讓弟弟帶著禮去拜師。”
“這麽急?”賈敏有些驚訝,有好老師,盡快去拜見當然很好。但即便拜師也需提前遞拜帖,家裏也要好好挑選幾件禮物,體麵妥當的上門方不失禮。
林薇輕笑道:“皇上的意思,是明日讓弟弟去拜師。然後咱家馬上就要宴請,父親不在京,則恩師如父。外院便可請弟弟的老師幫著招唿,娘你也可請嚴夫人那日也幫著接待堂客。早些時候去拜師,也早些親近起來。拜帖的事情娘不用擔心,想來皇上今日應該也同嚴大人提過,又有女兒下午也命人去遞了拜帖了。”
聽女兒這樣一說,賈敏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道:“到底是皇上想的周到。嚴大人,我是盡知的,你父親時常提起,說他學問好。你弟弟若能跟著他念書,當真是再好不過了,便是你父親也當是十分樂意的。”
賈敏說完就仔細看了看女兒擬的禮單,跟女兒討論了幾句,又往上頭添了兩樣。她並沒有問女兒在內院是如何接到皇上旨意的,因她相信她的女兒是個極有主意也有分寸的人。
且這樣一來,確實能解決眼下的大難題。不是說她不放心自己娘家,但是賈家是勳貴武將出身,而林家的故舊,林如海的交友圈,多是文官進士之流。顯然賈赦、賈政的能為性情,未必適合擔任接待一職。女兒如今身份不同了,她不能叫未來皇後家的第一場宴席便掃了女兒的麵子。
於是這件事便這樣定下來了,明日一早林莯帶著東西去拜師,林如海不在家,隻得林莯自己去了。
至於皇帝這樣做的背後用意,三人誰也沒提,但心裏多少都是有數的。即便林莯年紀小,到底也是從小叫林如海用心培養的嫡長子,跟著父親耳濡目染的長大。無論如何,林家的女兒已經是欽定的皇後,徹底綁死在皇帝的大船上了。既然皇帝願意給自己女兒做臉,抬舉她的弟弟,她的家族,甭管這背後蕭紀有多少自己的考量,對林家來說,總歸是好處更大。
三日後,林家宴請賓客。皇族宗室、王公世家、文官武官、一品二品、三品四品,集聚一堂。有在宴席上從頭坐到尾的,也有禮到人不到的,更有收了帖子也無絲毫迴應的。
最叫來參加宴席的眾人吃了一驚的是,林如海不在京,在林府外院領著林家長公子待客的,不是他賈家的兩位舅舅,而是新上任的左都禦史嚴廷益,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不少人心裏打鼓,見識淺薄的直說是皇帝恩典,在給未來皇後做臉;見多識廣的,在心底默默念叨,這是要逼朝臣站位啊。到底皇上和太上皇,誰更安全呢?
原本一直積極想要幫忙的賈母,早一日在聞聽林莯拜師,林家請了林莯恩師來幫著在外院接待客人,本心中不愉,但一聞說是左都禦史嚴大人,便是賈母也無話了。
同身旁圍了一圈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兒道:“皇上想來是極為滿意敏兒家圓姐兒的,這是知道女婿不在家,特特給林家做臉呢。”
賈母隨後又交代賈赦、賈政:“把給林家的賀禮再加厚三分,咱們明日,一定要早早的過去,全家都去。我們畢竟是未來皇後的母舅家,便是不幫著外院待客,還是要早早去了給你妹妹在內院裏幫幫忙的。”還有的話沒說,這次一定會來許多高級官員,兩個兒子且不說,幾個孫子總該多露露臉。還有府裏的姑娘,迎春也不小了,應該領了出去見見世麵。再怎麽是庶女,她爹也襲了爵位,又有如今也是未來皇後的表妹了。
至於林家宴請這日何等熱鬧,又何等風光,林薇又出去坐了片刻,叫多少人家的太太夫人們讚揚“極有氣派的”、“到底是書香門第、探花郎的女兒”等等,都不一一描述了。
隻說林家宴請後的第二日早朝,下了朝,蕭紀召見了嚴廷益,問了一迴昨日林家盛況。
嚴廷益細細說了一迴,某大人如何如何,又某大人咋樣咋樣,末了還讚了一迴林莯:“皇上給臣找了個好學生。悟性極佳,一點就透,林如海那廝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麽養孩子的妙招,這教出來的娃娃怎麽就是比別家的聰明呢?”
蕭紀笑而不語,嚴廷益便是那日他出門在街上遇林薇策馬被人訛詐時候,跟在身邊的那文士。因前前後後的事情他都看見了,自然知道蕭紀此次立後,不單純是為了政治考量,也有他的真心在。故而提前拍一拍皇帝和皇後的馬屁。
兩人正說著,吳甘又悄悄呈上了一封信放在了禦案上。蕭紀掃了眼信封,也沒在意嚴廷益還在,伸手便拿過來了。拆開,信還挺厚,從裏麵抽出了好幾張信紙。
蕭紀細細看了幾眼後,嘴角就彎起來了。他抽出了其中幾張信紙遞給了嚴廷益,笑道:“你是應當去封信問問林如海,看他到底有什麽教養孩子的妙招。”
嚴廷益雙手接過,仔細看了看那信紙,上麵寫了密密麻麻的字。從初十日到十五日,某家,來了什麽人,送了什麽禮,一行行寫的清清楚楚,倒像是誰謄抄了一份禮單。
那信紙上字跡清秀,一筆顏體已頗得幾分□□了,瞧著還有些林如海的風骨。嚴廷益抬頭見皇帝麵上的笑,心裏一轉彎,頓時明了,笑讚道:“皇上說的沒錯,臣是該去封信跟林如海那廝討教幾招了。隻皇上卻無需問他,隻等來年,龍子降生,皇上便能親眼見到林氏養娃*是有何等神妙了。”
蕭紀沒撐住,拍桌大笑,道:“好個嚴廷益,你這張嘴連朕都敢拿來說笑了。”
嚴廷益彎腰作勢行了一禮,道:“微臣豈敢。臣隻是打從心底佩服皇上,也恭喜皇上,慧眼如炬,覓得賢妻,來日必當是又一段青史佳話。”
蕭紀笑得不行,未來老婆聰明,於政治一道上也能領悟他所想所需,他自然是十分高興的。因此聽了嚴廷益的話,頗為不客氣的笑納了。他自覺他眼神兒極好,不然能在揚州那次,便早早將人定下麽?
兩人笑了一陣,轉而又說起了別的話來:“要說林如海,應該也到揚州了。他對鹽政熟悉,又從前在揚州任過巡鹽禦史。他那腦子也活泛,應當用不了多久,便能給皇上一個滿意的交待。”
蕭紀點頭:“隻盼如此,林如海能早日理順鹽政。不然國庫已空,若再來一兩次天災,隻怕拆了戶部也拿不出錢來了。”
說著,蕭紀皺了皺眉頭,好笑道:“朕還得給林如海去個口諭,囑咐他手腳快些。不然說起來朕連娶她閨女的聘禮,國庫都要出不起了。”
嚴廷益大笑:“那皇上千萬放心,林如海便是為著自己閨女,也必定好好當差,不負聖恩”。
這句是大實話。眼下林如海接到朝廷邸報,果然第一頁便是“皇帝下旨,冊蘭台寺大夫、巡鹽禦史林海之女為皇後。”
又驚又喜。驚者為沒想到女兒果真做了皇後,皇帝並未食言。喜者自然是林家竟然出了真鳳,重登高峰指日可待。
林如海快快的翻了一遍朝廷邸報,又瞧見後麵皇帝此次大選遣歸所有秀女,隻立後不納妃的消息。隻覺心中一口氣鼓脹脹的,他想起那年守在賈敏產房外焦急漫長的等待,和被奶嬤嬤包裹在繈褓裏抱出來的紅紅肉團子一般的女兒,如今竟然已經要做皇後了。
饒是林如海生性豁達,不慕權貴,也從未有過要送女兒入宮或嫁女入高門以提攜自家、幫扶自家的心思,但他的女兒做了皇後,這件事依然是叫他激動萬分的。男人的雄心,家族的鼎盛,豁達清高如林如海也不是全然無動於衷的。
他在心中道:“既然我的女兒有能為,能憑自己走到這一步。那他這個做父親的,無論如何都要護著女兒一路笑到最後。”
待轉頭再去看桌上揚州鹽政那些煩不勝煩的賬冊子、小抄本,林如海也覺沒那麽厭煩了,生為一個父親,和身為一家之主的動力,讓他幹勁十足。
他要為他的女兒爭氣。一個皇後,在宮中能否立得穩,不僅僅要看皇帝的寵愛尊重,要看她自己的手腕能力,也要看她的家族能否成為她堅實的靠山,能否在關鍵時刻成為她的依仗。
隻要他林如海立得穩,他能成為皇帝不可或缺的臣子,便是他的女兒在宮裏,也會多得皇帝一份尊重。
而尊重,和寵愛是不同的!
這一點,身為男人的林如海,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