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立後
[紅樓]林氏女到皇太後 作者:春困秋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儲秀宮位於皇宮西麵,是太宗一位寵妃曾經的住所,其裝修擺設之精巧考究在東西六宮之中都是數得著的。
宮門前東西設著一對銅鹿,入了宮門分前後殿。前殿為單簷歇山頂,麵闊五間,並配有東西配殿。如今都是秀女,前殿的正殿肯定尚無資格入住。但東西配殿,各有麵闊三間,分別稱為養和殿、緩福殿,卻是安排了人的。
因這一批秀女人多,林薇這些從三品以上官員之姊妹女兒,皆可兩人一間。怡和宮那麵卻是五人一間了。
且說儲秀宮乃太宗寵妃的住所,而這位寵妃也是選秀出身,先前身份不夠時,便住在現下稱為緩福殿的儲秀宮西配殿裏。後來她從這裏發跡,一路寵冠六宮,更妙的是,她還生了兒子,笑到了最後。故這座她從前的住所儲秀宮一直沒有安排新的嬪妃入住,如今過了兩朝,倒是做了大選秀女的住所。
所以,對眼下住進儲秀宮的秀女來說,這可稱為是一個福地。
然後眼下,林薇一進宮門,便覺得氣氛不對。她也不便多問,進了後殿,自己的住處。
儲秀宮的後殿稱為麗景軒,同樣麵闊五間,且有東、西配殿。東配殿稱為鳳光室,西配殿叫做猗蘭館,林薇獨得了鳳光室的一個單間。
單間裏南部設了一隻木炕,北部擺了翹頭案和桌椅,屋裏各色東西齊備。便是梳妝鏡也單獨立了一隻,上擱著一隻朱漆描了西洋人物景兒的妝奩匣子。打開,裏麵有一整套的胭脂水粉,還有兩套簪子、耳墜、鐲子等物。瞧著都是上好的,與林薇素日的穿戴極像。炕上還擺著兩套衣裳,瞧著都是簇新的,與那頭麵也都是正好相陪的。
她想想,便笑了。蕭紀這人想起做一樣事情來,當真是細心周全極了。雖然這些東西她自己都帶著,到底這份心意她須得領了。
林薇是在房間內用的晚飯,是先前給她領路的宮女端進來的,林薇曉得她是蕭紀的人,她問林薇愛吃什麽的時候,林薇便也沒客氣。報的都是自己素日裏喜歡的,因而這頓晚飯用的十分合心意。
她用了晚飯,因著蕭紀的叮囑,也不曾去外頭的院子裏走動,隻站著在房間裏踱步消食。一麵心裏想著,也不知蕭紀會做些什麽?一時腦子裏又跑到別處去了,不知娘在家裏和弟弟妹妹們怎麽樣?這一世她還真是很少離開父母身邊。又想著她爹爹林如海,不知到了揚州沒,路上可順利?
她正想著,忽然聽到外頭隱隱有些喧嘩聲,像是從前殿那頭傳過來的。林薇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好奇,沒有出門,隻交代了那位宮女,叫她去瞧瞧,是發生了什麽?
那喧嘩鬧了一小陣子就息聲了,畢竟是皇宮內院,哪怕前殿住著的如南安郡主這般的身份,到了宮裏頭那也就是臣女,沒有封妃前都是矮人一頭的。便是如今這儲秀宮裏的太監宮女,也不敢輕易得罪了,畢竟誰知道他們都屬於哪個宮裏派來的,是皇上的人還是上皇的人呢,會不會在兩聖跟前說自己的不好?
待那宮女迴來,林薇才約莫了解到一些信息。前頭據說是南安郡主霍綰與吏部尚書章太炎之女爭執了幾句。
林薇有些奇怪,問道:“南安郡主我是見過的,長得極美,她身份擺在那裏,便是有些傲氣,但也不至於在宮裏使性子。更何況,章家小姐出身書香世家,從前章太傅是她爺爺,曾教上皇讀書。便是她的父親和叔伯們,也個個都是進士出身,她父親更是官至吏部尚書,叔伯也都為一省大員,主政一方。她在京裏的名聲也極好,我同母親往日去赴宴時,也遠遠見過一迴,十分的知書達理,溫柔嫻靜的。若說這樣的家裏出來的女孩子,在儲秀宮同人爭執,對方還是南安郡主,我卻是不信的。”
她在心裏默默道,按章家素日的行事作風及章秀秀的名聲來看,當不至於這麽蠢吶。
那宮女也是個沉默性子,聞言也不曾多說,隻是道:“奴婢也不知是所謂何事。之聽旁邊的人說,是因著章家小姐在緩福殿獨居了一個單間,南安郡主卻是同治國公府上的小姐合居一間,住在養和殿那邊。今日不過是第一日入住,先前大家都不知道,晚上用了飯,幾位姑娘們在院子裏走動,說起來才知道。南安郡主便要找掌事公公換房間,不知怎麽說了幾句,兩人便有了爭執。其他的秀女們,也多少有些參與。”
林薇聽了,便在心裏暗笑。太上皇從前的朝臣們,留在京中的,武官原以林薇之外祖父榮國公賈代善為首,賈代善去了便是猶自領著兵權的南安王府隱隱為首。而文官,與武將素來都是兩撥人,互相瞧之不起。文官這頭,章家曆經三朝,章太傅並其三子都是太上皇的心腹,如今老的去了,留下的三個兒子個個不是善茬。
誰都知道,這次大選,蕭紀選的不止是皇妃,更是皇後,這才是大魚。哪怕同位太上皇的陣營,誰不希望自己家出個皇後呢?何況太上皇老邁,皇上卻正值青年,他們這樣的上皇之心腹,便是為了家裏轉換門庭,來日能在皇上的朝堂繼續有一席之地,也必須得爭一爭這次的大選。何況,雙方背後都站著上皇,手心手背都是肉,真要硬拚,誰怕誰呢?而文官武官,尤其是京裏的,都是有著自己一撥圈子的,真鬧起來,那可不是兩家的事情。
而章秀秀確實論才名、論美貌,都要比南安郡主為佳。
神仙打架,林薇這樣的自然站的遠遠的。如她這樣明明是從二品大員家裏的姑娘,卻被安排住在了後殿的,知道的都曉得林家人口單薄,林如海實職從三品,家裏在京中根基又不深,還真是不會被放在眼裏。
林薇笑了笑,便放下了。這樣的小姑娘,便是再有心機,遇到了真正在朝堂權謀裏爭鬥打滾的人,怎能是對手?
已是九月裏,京城已入秋了,夜裏外間的風唿唿的響。林薇睡得正好,忽然被那宮女叫醒:“姑娘,醒醒,醒醒。”
林薇睜開眼,發現窗外仍舊是一片黑暗,不由問道:“怎麽了?是什麽時辰了?”
話音未落,便聽得前殿那頭傳來一聲:“來人呐,走水啦。”
林薇一頭坐起身,那宮人卻慌而不亂,快速的拿了衣裳給她草草穿了,瞧著似乎有些故意弄得不整齊。又拿了披風給她裹住,披散著頭發就領著她出門。走到院子裏,果然見前殿已是火光熊熊,數個太監宮女正拿了桶接水往上澆。但本是夜裏,又正巧刮著大風,風助火勢,眼看著前殿火勢越來越猛。住在儲秀宮的秀女都出身極好,自小養在深閨裏,何嚐遇見過這樣的情形。一時間披頭散發就紛紛朝外頭跑去,鞋子、衣裳扔了一地,尖叫聲此起彼伏。
林薇也跟著那宮女匆匆混在人群裏朝外走去,等從後宮門出去,火勢已經不受控製,快要燒到後殿了。林薇跟秀女們擠在一處,瞧著還有人穿著單衣便跑出來的,在冷風裏瑟瑟發抖。
前殿燒得太厲害,空氣裏明顯感覺到熱浪滾滾,木頭的劈啪聲在夜裏聽起來尤為清晰,一聲巨大的哢擦,前殿的橫梁似乎已經燒斷了,在眾人的驚唿聲中,儲秀宮前殿坍塌了,躥起來的火苗騰起幾丈高,整個儲秀宮瞬間成了火海。
整個皇宮都被驚動了,先趕過來的正是皇帝蕭紀,他似乎還在批閱奏折,便被人叫了來,身上仍舊穿著白日裏的衣裳。
蕭紀的臉整個都是黑的,見到眼下的慌亂陳一團的秀女,宮女,太監們,和已經整個陷入大火中的儲秀宮,大怒:“還不趕緊救水。”
一群秀女被領到儲秀宮後麵的怡和宮裏休息,卻也沒人睡得著,宮裏出了這樣的事情,儲秀宮裏大火,不知道她們這次大選的命運將會發生何種改變。
怡和宮裏的秀女也聞聲都起來了,看到平日這些高高在上,等閑見不著麵的世家千金們難得的狼狽樣,有那一個兩個不長眼的麵上已經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
元春便是被安排在了怡和宮,她也穿好了衣裳聞聲出來了,此時在人群裏見到林薇,立刻上來牽了她的手,道:“妹妹,你怎麽樣?可有嚇著?”
林薇頭發披散著,身上裹著披風,裏麵的衣裳不看也知道,必然是亂的,又是睡夢中被人叫起的。不用裝,都是一副被嚇著了的模樣。
但她微微搖了搖頭,道:“我沒事,隻是不知道前頭怎麽樣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沒逃出來的姑娘。”
元春拉著她的手安慰,又帶她到自己的房間去休息。元春的父親是五品,便是在怡和殿也住不到前殿,她跟另外幾個姑娘擠在一間屋子裏,幾乎是床挨著床,倒有些像前世的宿舍。她領著林薇進了門,麵上略有一些尷尬,道:“這便是我的住所,妹妹若不嫌棄,先留在我這裏休息。且看明日皇上另外給妹妹和其他姑娘們安排到哪裏住?”
林薇拉住元春的手,道:“我跟姐姐擠一擠吧,隻是現在有些睡不著,不知道前麵的火勢怎麽樣了,今晚的風太大了。”
她跟元春擠在一張床上,因著旁邊還有別的姑娘在,也不方便多說什麽。許是因為先前蕭紀給她打過預防針了,她還真就迷迷糊糊跟元春肩並肩的睡過去了,等她醒來,元春已經起了。
窗外蒙蒙亮,林薇穿好了衣裳,淨麵後,又用元春的妝奩匣子梳妝。她昨晚匆匆忙忙出來,雖說早有準備,可也不能大包小包的帶出來,因此隻把蕭紀送她的玉佩和那一堆鐲子帶著出來了。如今可好,真是在宮裏一窮二白,什麽也沒有了。
等她出了門,果見怡和宮前頭的儲秀宮已經燒成了斷壁殘垣,倒下的圓柱沒燒幹淨的,還在縷縷冒著青煙。
蕭紀已經不見了身影,想是去上朝了。到了中午,林薇就聽說了,查到了夜間儲秀宮的大火,原是晚間秀女們爭執打翻了燭台,一隻蠟燭滾到了地毯下,點燃了地毯一角,所引起的。而秀女爭執的源頭,是南安王府的郡主和章尚書家的小姐因居所之爭。
蕭紀在早朝上大怒,將昨日所涉秀女一並命逐出宮去,不予錄取,一下子就刷掉了一大批出身世家的姑娘們。然後又把南安郡王和章尚書臭罵了一頓。南安郡王尚在西海沿子,此番被皇帝命召迴京中。念在祖宗功績上,隻罰俸三年,削減了一些兵權。而章家,就太倒黴了,誰叫章尚書就在京中,且要日日早朝呢。此次被蕭紀指著鼻子在朝堂上大罵,說他家不會教姑娘。
“家事尚且如此不堪,還能指望你辦好國事?你女兒如此驕縱,在宮裏便敢惹事。朕還敢指望你這個吏部尚書,能給朕帶一批什麽樣的好官員?”
蕭紀這話說的戳心,再加上他一貫冷麵,官員們就被不敢親近他,如今這樣暴跳如雷的大罵,滿朝靜的連掉根針都聽得見。
蕭紀這人,做事一向幹淨利落。還在早朝上,就把章尚書的官職一擼到底,讓他迴家去反省了。他兩個兄弟也受到牽連,一並官降三級。不待下朝被太上皇召去,徹查此案的官員又爆出新冷門。
此次選秀,太上皇宮中的掌事太監收受賄賂,承諾在太上皇跟前給部分秀女說好話,甚至大放厥詞能叫對方至少得個嬪位。
這事,牽連甚廣,一時間拔出蘿卜帶出泥,朝堂上的禦史們紛紛跳出來,挽起袖子參這個,罵那個,一時間朝堂上烏煙瘴氣,人心惶惶。
這種時候,便是皇帝蕭紀也沒心思選妃了,下旨命所有秀女們返家,以待之後聖旨,聽旨行事。但誰都知道,這一屆的秀女算是集體廢了。
而數天之後,京師不過百裏的地方發生地震,河北等地出現蝗災,又有章尚書一係的官員貪墨險些官逼民反。一時間,離得近的京城,湧入無數流民。
皇帝叫欽天監算了一卦,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隨後皇帝昭告天下,下了罪己詔,朝堂上一片官員落馬,午門天天都有人在被砍頭。而一片不起眼的原先不在要職的人悄無聲息的迅速頂上,整個朝堂不過一月時間翻天覆地,煥然一新。
然後便是關於賑災的種種安排,流民的處置,發生災禍的地區皇帝下詔免三年賦稅等等。
到了十月裏,皇帝又頒布了一道聖旨,言為順應天意,陰陽相合,皇帝從國家考慮,自本屆秀女中,擇一人為後,正位後宮,以為天下女子之典範。其餘秀女者皆命歸家自嫁,皇帝此次不再納妃。又有為調和陰陽和增添人口計,後宮中放出了一批適齡宮女。
一時間,天下平民皆讚揚皇帝英明。而在家的林薇等來了一道聖旨。
宏興三年,十月初十日,帝下旨,以蘭台寺大夫、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之長女為後,另命欽天監另擇吉日大婚。
其冊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於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興。諮爾姑蘇林氏,乃蘭台寺大夫、揚州巡鹽禦史林海之女也。世德鍾祥,崇勳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今以冊寶立爾為皇後,其尚弘資孝養,克讚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
宮門前東西設著一對銅鹿,入了宮門分前後殿。前殿為單簷歇山頂,麵闊五間,並配有東西配殿。如今都是秀女,前殿的正殿肯定尚無資格入住。但東西配殿,各有麵闊三間,分別稱為養和殿、緩福殿,卻是安排了人的。
因這一批秀女人多,林薇這些從三品以上官員之姊妹女兒,皆可兩人一間。怡和宮那麵卻是五人一間了。
且說儲秀宮乃太宗寵妃的住所,而這位寵妃也是選秀出身,先前身份不夠時,便住在現下稱為緩福殿的儲秀宮西配殿裏。後來她從這裏發跡,一路寵冠六宮,更妙的是,她還生了兒子,笑到了最後。故這座她從前的住所儲秀宮一直沒有安排新的嬪妃入住,如今過了兩朝,倒是做了大選秀女的住所。
所以,對眼下住進儲秀宮的秀女來說,這可稱為是一個福地。
然後眼下,林薇一進宮門,便覺得氣氛不對。她也不便多問,進了後殿,自己的住處。
儲秀宮的後殿稱為麗景軒,同樣麵闊五間,且有東、西配殿。東配殿稱為鳳光室,西配殿叫做猗蘭館,林薇獨得了鳳光室的一個單間。
單間裏南部設了一隻木炕,北部擺了翹頭案和桌椅,屋裏各色東西齊備。便是梳妝鏡也單獨立了一隻,上擱著一隻朱漆描了西洋人物景兒的妝奩匣子。打開,裏麵有一整套的胭脂水粉,還有兩套簪子、耳墜、鐲子等物。瞧著都是上好的,與林薇素日的穿戴極像。炕上還擺著兩套衣裳,瞧著都是簇新的,與那頭麵也都是正好相陪的。
她想想,便笑了。蕭紀這人想起做一樣事情來,當真是細心周全極了。雖然這些東西她自己都帶著,到底這份心意她須得領了。
林薇是在房間內用的晚飯,是先前給她領路的宮女端進來的,林薇曉得她是蕭紀的人,她問林薇愛吃什麽的時候,林薇便也沒客氣。報的都是自己素日裏喜歡的,因而這頓晚飯用的十分合心意。
她用了晚飯,因著蕭紀的叮囑,也不曾去外頭的院子裏走動,隻站著在房間裏踱步消食。一麵心裏想著,也不知蕭紀會做些什麽?一時腦子裏又跑到別處去了,不知娘在家裏和弟弟妹妹們怎麽樣?這一世她還真是很少離開父母身邊。又想著她爹爹林如海,不知到了揚州沒,路上可順利?
她正想著,忽然聽到外頭隱隱有些喧嘩聲,像是從前殿那頭傳過來的。林薇想了想,還是忍住了好奇,沒有出門,隻交代了那位宮女,叫她去瞧瞧,是發生了什麽?
那喧嘩鬧了一小陣子就息聲了,畢竟是皇宮內院,哪怕前殿住著的如南安郡主這般的身份,到了宮裏頭那也就是臣女,沒有封妃前都是矮人一頭的。便是如今這儲秀宮裏的太監宮女,也不敢輕易得罪了,畢竟誰知道他們都屬於哪個宮裏派來的,是皇上的人還是上皇的人呢,會不會在兩聖跟前說自己的不好?
待那宮女迴來,林薇才約莫了解到一些信息。前頭據說是南安郡主霍綰與吏部尚書章太炎之女爭執了幾句。
林薇有些奇怪,問道:“南安郡主我是見過的,長得極美,她身份擺在那裏,便是有些傲氣,但也不至於在宮裏使性子。更何況,章家小姐出身書香世家,從前章太傅是她爺爺,曾教上皇讀書。便是她的父親和叔伯們,也個個都是進士出身,她父親更是官至吏部尚書,叔伯也都為一省大員,主政一方。她在京裏的名聲也極好,我同母親往日去赴宴時,也遠遠見過一迴,十分的知書達理,溫柔嫻靜的。若說這樣的家裏出來的女孩子,在儲秀宮同人爭執,對方還是南安郡主,我卻是不信的。”
她在心裏默默道,按章家素日的行事作風及章秀秀的名聲來看,當不至於這麽蠢吶。
那宮女也是個沉默性子,聞言也不曾多說,隻是道:“奴婢也不知是所謂何事。之聽旁邊的人說,是因著章家小姐在緩福殿獨居了一個單間,南安郡主卻是同治國公府上的小姐合居一間,住在養和殿那邊。今日不過是第一日入住,先前大家都不知道,晚上用了飯,幾位姑娘們在院子裏走動,說起來才知道。南安郡主便要找掌事公公換房間,不知怎麽說了幾句,兩人便有了爭執。其他的秀女們,也多少有些參與。”
林薇聽了,便在心裏暗笑。太上皇從前的朝臣們,留在京中的,武官原以林薇之外祖父榮國公賈代善為首,賈代善去了便是猶自領著兵權的南安王府隱隱為首。而文官,與武將素來都是兩撥人,互相瞧之不起。文官這頭,章家曆經三朝,章太傅並其三子都是太上皇的心腹,如今老的去了,留下的三個兒子個個不是善茬。
誰都知道,這次大選,蕭紀選的不止是皇妃,更是皇後,這才是大魚。哪怕同位太上皇的陣營,誰不希望自己家出個皇後呢?何況太上皇老邁,皇上卻正值青年,他們這樣的上皇之心腹,便是為了家裏轉換門庭,來日能在皇上的朝堂繼續有一席之地,也必須得爭一爭這次的大選。何況,雙方背後都站著上皇,手心手背都是肉,真要硬拚,誰怕誰呢?而文官武官,尤其是京裏的,都是有著自己一撥圈子的,真鬧起來,那可不是兩家的事情。
而章秀秀確實論才名、論美貌,都要比南安郡主為佳。
神仙打架,林薇這樣的自然站的遠遠的。如她這樣明明是從二品大員家裏的姑娘,卻被安排住在了後殿的,知道的都曉得林家人口單薄,林如海實職從三品,家裏在京中根基又不深,還真是不會被放在眼裏。
林薇笑了笑,便放下了。這樣的小姑娘,便是再有心機,遇到了真正在朝堂權謀裏爭鬥打滾的人,怎能是對手?
已是九月裏,京城已入秋了,夜裏外間的風唿唿的響。林薇睡得正好,忽然被那宮女叫醒:“姑娘,醒醒,醒醒。”
林薇睜開眼,發現窗外仍舊是一片黑暗,不由問道:“怎麽了?是什麽時辰了?”
話音未落,便聽得前殿那頭傳來一聲:“來人呐,走水啦。”
林薇一頭坐起身,那宮人卻慌而不亂,快速的拿了衣裳給她草草穿了,瞧著似乎有些故意弄得不整齊。又拿了披風給她裹住,披散著頭發就領著她出門。走到院子裏,果然見前殿已是火光熊熊,數個太監宮女正拿了桶接水往上澆。但本是夜裏,又正巧刮著大風,風助火勢,眼看著前殿火勢越來越猛。住在儲秀宮的秀女都出身極好,自小養在深閨裏,何嚐遇見過這樣的情形。一時間披頭散發就紛紛朝外頭跑去,鞋子、衣裳扔了一地,尖叫聲此起彼伏。
林薇也跟著那宮女匆匆混在人群裏朝外走去,等從後宮門出去,火勢已經不受控製,快要燒到後殿了。林薇跟秀女們擠在一處,瞧著還有人穿著單衣便跑出來的,在冷風裏瑟瑟發抖。
前殿燒得太厲害,空氣裏明顯感覺到熱浪滾滾,木頭的劈啪聲在夜裏聽起來尤為清晰,一聲巨大的哢擦,前殿的橫梁似乎已經燒斷了,在眾人的驚唿聲中,儲秀宮前殿坍塌了,躥起來的火苗騰起幾丈高,整個儲秀宮瞬間成了火海。
整個皇宮都被驚動了,先趕過來的正是皇帝蕭紀,他似乎還在批閱奏折,便被人叫了來,身上仍舊穿著白日裏的衣裳。
蕭紀的臉整個都是黑的,見到眼下的慌亂陳一團的秀女,宮女,太監們,和已經整個陷入大火中的儲秀宮,大怒:“還不趕緊救水。”
一群秀女被領到儲秀宮後麵的怡和宮裏休息,卻也沒人睡得著,宮裏出了這樣的事情,儲秀宮裏大火,不知道她們這次大選的命運將會發生何種改變。
怡和宮裏的秀女也聞聲都起來了,看到平日這些高高在上,等閑見不著麵的世家千金們難得的狼狽樣,有那一個兩個不長眼的麵上已經露出了幸災樂禍的笑容。
元春便是被安排在了怡和宮,她也穿好了衣裳聞聲出來了,此時在人群裏見到林薇,立刻上來牽了她的手,道:“妹妹,你怎麽樣?可有嚇著?”
林薇頭發披散著,身上裹著披風,裏麵的衣裳不看也知道,必然是亂的,又是睡夢中被人叫起的。不用裝,都是一副被嚇著了的模樣。
但她微微搖了搖頭,道:“我沒事,隻是不知道前頭怎麽樣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沒逃出來的姑娘。”
元春拉著她的手安慰,又帶她到自己的房間去休息。元春的父親是五品,便是在怡和殿也住不到前殿,她跟另外幾個姑娘擠在一間屋子裏,幾乎是床挨著床,倒有些像前世的宿舍。她領著林薇進了門,麵上略有一些尷尬,道:“這便是我的住所,妹妹若不嫌棄,先留在我這裏休息。且看明日皇上另外給妹妹和其他姑娘們安排到哪裏住?”
林薇拉住元春的手,道:“我跟姐姐擠一擠吧,隻是現在有些睡不著,不知道前麵的火勢怎麽樣了,今晚的風太大了。”
她跟元春擠在一張床上,因著旁邊還有別的姑娘在,也不方便多說什麽。許是因為先前蕭紀給她打過預防針了,她還真就迷迷糊糊跟元春肩並肩的睡過去了,等她醒來,元春已經起了。
窗外蒙蒙亮,林薇穿好了衣裳,淨麵後,又用元春的妝奩匣子梳妝。她昨晚匆匆忙忙出來,雖說早有準備,可也不能大包小包的帶出來,因此隻把蕭紀送她的玉佩和那一堆鐲子帶著出來了。如今可好,真是在宮裏一窮二白,什麽也沒有了。
等她出了門,果見怡和宮前頭的儲秀宮已經燒成了斷壁殘垣,倒下的圓柱沒燒幹淨的,還在縷縷冒著青煙。
蕭紀已經不見了身影,想是去上朝了。到了中午,林薇就聽說了,查到了夜間儲秀宮的大火,原是晚間秀女們爭執打翻了燭台,一隻蠟燭滾到了地毯下,點燃了地毯一角,所引起的。而秀女爭執的源頭,是南安王府的郡主和章尚書家的小姐因居所之爭。
蕭紀在早朝上大怒,將昨日所涉秀女一並命逐出宮去,不予錄取,一下子就刷掉了一大批出身世家的姑娘們。然後又把南安郡王和章尚書臭罵了一頓。南安郡王尚在西海沿子,此番被皇帝命召迴京中。念在祖宗功績上,隻罰俸三年,削減了一些兵權。而章家,就太倒黴了,誰叫章尚書就在京中,且要日日早朝呢。此次被蕭紀指著鼻子在朝堂上大罵,說他家不會教姑娘。
“家事尚且如此不堪,還能指望你辦好國事?你女兒如此驕縱,在宮裏便敢惹事。朕還敢指望你這個吏部尚書,能給朕帶一批什麽樣的好官員?”
蕭紀這話說的戳心,再加上他一貫冷麵,官員們就被不敢親近他,如今這樣暴跳如雷的大罵,滿朝靜的連掉根針都聽得見。
蕭紀這人,做事一向幹淨利落。還在早朝上,就把章尚書的官職一擼到底,讓他迴家去反省了。他兩個兄弟也受到牽連,一並官降三級。不待下朝被太上皇召去,徹查此案的官員又爆出新冷門。
此次選秀,太上皇宮中的掌事太監收受賄賂,承諾在太上皇跟前給部分秀女說好話,甚至大放厥詞能叫對方至少得個嬪位。
這事,牽連甚廣,一時間拔出蘿卜帶出泥,朝堂上的禦史們紛紛跳出來,挽起袖子參這個,罵那個,一時間朝堂上烏煙瘴氣,人心惶惶。
這種時候,便是皇帝蕭紀也沒心思選妃了,下旨命所有秀女們返家,以待之後聖旨,聽旨行事。但誰都知道,這一屆的秀女算是集體廢了。
而數天之後,京師不過百裏的地方發生地震,河北等地出現蝗災,又有章尚書一係的官員貪墨險些官逼民反。一時間,離得近的京城,湧入無數流民。
皇帝叫欽天監算了一卦,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隨後皇帝昭告天下,下了罪己詔,朝堂上一片官員落馬,午門天天都有人在被砍頭。而一片不起眼的原先不在要職的人悄無聲息的迅速頂上,整個朝堂不過一月時間翻天覆地,煥然一新。
然後便是關於賑災的種種安排,流民的處置,發生災禍的地區皇帝下詔免三年賦稅等等。
到了十月裏,皇帝又頒布了一道聖旨,言為順應天意,陰陽相合,皇帝從國家考慮,自本屆秀女中,擇一人為後,正位後宮,以為天下女子之典範。其餘秀女者皆命歸家自嫁,皇帝此次不再納妃。又有為調和陰陽和增添人口計,後宮中放出了一批適齡宮女。
一時間,天下平民皆讚揚皇帝英明。而在家的林薇等來了一道聖旨。
宏興三年,十月初十日,帝下旨,以蘭台寺大夫、揚州巡鹽禦史林如海之長女為後,另命欽天監另擇吉日大婚。
其冊文曰: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於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興。諮爾姑蘇林氏,乃蘭台寺大夫、揚州巡鹽禦史林海之女也。世德鍾祥,崇勳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今以冊寶立爾為皇後,其尚弘資孝養,克讚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