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了?恕小侄愚鈍……”
“說好聽點,叫驅虎吞狼,說難聽點,就是想辦法讓他們狗咬狗。”其實我心裏想的是另一個辦法,但現在的確沒有那樣做的基礎。
“伯父能不能說具體點?”
“這土匪和豪強,雖然都欺負百姓,但他們卻不是一家人。大多數土匪,本來也是老百姓,隻是被逼無奈才當匪求生,也有散兵流民之類,但終究和豪強不是一麵的。就利益而言,搶平民不如搶豪強,但為什麽土匪又喜歡搶平民、客商而很少動豪強呢?還是因為武裝問題。如果能給土匪一些幫助,比如給他們更多的人馬,更好的刀槍,他們是不是就敢動豪強了呢?”
“啊?助匪?”閻亨瞪大了眼睛,感覺不可思議。
“我剛剛說了,土匪大多數本來其實不是壞人,就算當了土匪,也有義匪,就是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那種。”
“替天行道?劫富濟貧?”閻亨疑惑。我一下子想起來,梁山好漢是宋朝才有的,這個時候此口號尚不流行。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感謝老子,他老人家出生得夠早,說了很多有道理的話。“所以為富不仁者,天道不容。既然官府無力對付,不妨讓土匪來收拾他們。不過土匪不會自己想到這一點,需要有人引導。而這引導的人,就是我們。我們不需要動手,隻需要動動嘴,花點錢,豪強就有人對付了。”
閻亨想了一下,說:“值得一試。”
我又說:“剛剛還隻是辦法的一半。”
“一半?”
“嗯。要知道,土匪有義匪,也有為非作歹的惡匪。而豪強,也不全是壞人,有巧取豪奪、欺男霸女的,但也有依靠頭腦、本分發家的。所以不但要幫著義匪鬥惡霸,還要幫著良善抗惡匪。因此這個辦法實施的前提,就是要先知其善惡。不管是土匪還是豪強,是善的我們就幫,是惡的我們就除,兩邊都要幫,兩邊都要除。”
“難怪聽父親講,伯父欲以善惡二道教人。今日聽聞伯父見解,小侄甚為感佩。”
“這麽說,你願意試一試這個辦法咯?”
“是的,隻要能化解困局,小侄當不遺餘力。”
“不過和土匪打交道,危險是少不了的。”
“這個伯父請放心,小侄多少也算有些見識,對付些許山匪,還是有些信心的。”我才想到,畢竟閻亨也是朝廷任命的太守,還走過小半個國家,不是一般的小夥子。
“另外,有個問題我們以後再做討論,就是朝廷和百姓的問題。我現在隻提一句你自己想一下:朝廷的官員吃一頓飯,能養活多少老百姓?”
“伯父,其實朝廷之中也不乏道德高尚、品行俱佳之高士,如太尉劉寔、太子少傅張華等,張華大人乃我父之好友……”
“好了,賢侄。我說了以後再討論,如現在我們談隻能是爭論。既然你同意要試,我給你推薦一地,而且有些事情還要麻煩賢侄去幫我做。”
“不知伯父推薦何地,所托何事?”
“石泉。占地。我備了十萬兩銀子,暫放吳晟鏢頭處,你可隨時支取,不夠再向我要。”我當即把要到西鄉、石泉之地占地的計劃向閻亨全盤托出,並把此事如何與激發土匪與豪強之間的爭鬥結合起來的想法談了談,聽得閻亨躍躍欲試。
最後,閻亨帶著興奮之意說:“待我向父親稟明此事後,明日再找伯父商議。”
沒想到第二天,閻纘和閻亨一起到鏢局來了。
“不知閻兄大駕光臨,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郭兄不必客套,本官今日來也是有事相求。”
“可是昨日之事?”
“昨日郭兄與亨兒所談之事,我無異議。但今天來想請教的,倒是另外一事。”
“另外的事?”什麽事能讓一個太守來找我一個生意人請教呢?
“郭兄,現在已是七月近底,各地粟米已是收獲時節,到了下月,苞米亦該收了,九月是稻米、黍米……”
我很奇怪,這閻太守給我上農業常識課來了?我趕緊問:“閻太守,這些米和在下有什麽關係嗎?”
閻纘徑自往下說道:“今年風調雨順,糧食大熟,收成比往年至少要多出兩成來……”
“糧食豐收,可喜可賀!”
“嗐!郭兄,本官正為這豐收之事發愁呢!”
“嗯?發愁?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郭兄未曾務農,可能不知這欠收傷農,豐收亦傷農啊!”
“這是為什麽?”
“這糧食的去處,郭兄想必也知道一些,百姓除了納稅、交租、自用外,無非就是賣掉換些銀錢。但糧食豐收之後,賣價也會大跌,百姓的銀錢,並不會因豐收而有增長,甚至有惡商趁機壓價,導致糧賤傷民。”
嗯,這豐產不豐收之事,看來古今都是一樣。不過後世政府建儲備庫平抑物價的方法,想來此時也同時適用。我知道這閻太守為何來找我了,不是他想不到這個方法,而是他根本沒有錢來做這件事。
於是我笑了笑說:“閻太守,請直言您需要多少錢吧?”
“咳咳,”閻纘有些不好意思,“僅在籍之民所產之糧,恐以百萬兩銀計。”
“不必如此吧?”我心裏也默默算了一筆賬,“如果糧賤,農民必惜售,多少總能多存一些。所以,我們隻需要把多收的那兩成買下就是,而且隻要糧價不掉,豪強與商人就無偷機的空間,日子稍長,百姓自然心安。所以,我認為二十萬兩銀子足矣!”
“可二十萬兩也不是小數……”
“唉!我借給你就是了。而且我不要利息,但中間的費用你得自己解決,可稍低一些價買,欠收之年稍高一點賣,每年以新代陳,足可長久維持。另外,我會在吳晟這裏存十萬兩備用金,備作應急之用,您,閻亨,吳晟,一年內隻要有急用,可直接支取,不用問我。”
“郭兄,”閻纘聞言鄭重地對我說,“請郭兄允本官代漢中之民一拜!”說完深深一揖。
“哎呀,太守使不得!太守愛民如子,難道就以為我們生意人全都唯利是圖嗎?”
“我看你不但不唯利是圖,而且幹的都好像是賠本買賣呀!哈哈哈哈……”
這叫投資懂不懂?人心也是要投資的。雖然建這個儲備庫本身沒有錢掙,但一方麵它也可以成為我不用自己看管的戰略儲備庫,另一方麵此舉是徹底贏得漢中太守的友誼了,誰說我沒賺?
“不過,我也有一事求太守大人。”
“說好聽點,叫驅虎吞狼,說難聽點,就是想辦法讓他們狗咬狗。”其實我心裏想的是另一個辦法,但現在的確沒有那樣做的基礎。
“伯父能不能說具體點?”
“這土匪和豪強,雖然都欺負百姓,但他們卻不是一家人。大多數土匪,本來也是老百姓,隻是被逼無奈才當匪求生,也有散兵流民之類,但終究和豪強不是一麵的。就利益而言,搶平民不如搶豪強,但為什麽土匪又喜歡搶平民、客商而很少動豪強呢?還是因為武裝問題。如果能給土匪一些幫助,比如給他們更多的人馬,更好的刀槍,他們是不是就敢動豪強了呢?”
“啊?助匪?”閻亨瞪大了眼睛,感覺不可思議。
“我剛剛說了,土匪大多數本來其實不是壞人,就算當了土匪,也有義匪,就是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那種。”
“替天行道?劫富濟貧?”閻亨疑惑。我一下子想起來,梁山好漢是宋朝才有的,這個時候此口號尚不流行。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感謝老子,他老人家出生得夠早,說了很多有道理的話。“所以為富不仁者,天道不容。既然官府無力對付,不妨讓土匪來收拾他們。不過土匪不會自己想到這一點,需要有人引導。而這引導的人,就是我們。我們不需要動手,隻需要動動嘴,花點錢,豪強就有人對付了。”
閻亨想了一下,說:“值得一試。”
我又說:“剛剛還隻是辦法的一半。”
“一半?”
“嗯。要知道,土匪有義匪,也有為非作歹的惡匪。而豪強,也不全是壞人,有巧取豪奪、欺男霸女的,但也有依靠頭腦、本分發家的。所以不但要幫著義匪鬥惡霸,還要幫著良善抗惡匪。因此這個辦法實施的前提,就是要先知其善惡。不管是土匪還是豪強,是善的我們就幫,是惡的我們就除,兩邊都要幫,兩邊都要除。”
“難怪聽父親講,伯父欲以善惡二道教人。今日聽聞伯父見解,小侄甚為感佩。”
“這麽說,你願意試一試這個辦法咯?”
“是的,隻要能化解困局,小侄當不遺餘力。”
“不過和土匪打交道,危險是少不了的。”
“這個伯父請放心,小侄多少也算有些見識,對付些許山匪,還是有些信心的。”我才想到,畢竟閻亨也是朝廷任命的太守,還走過小半個國家,不是一般的小夥子。
“另外,有個問題我們以後再做討論,就是朝廷和百姓的問題。我現在隻提一句你自己想一下:朝廷的官員吃一頓飯,能養活多少老百姓?”
“伯父,其實朝廷之中也不乏道德高尚、品行俱佳之高士,如太尉劉寔、太子少傅張華等,張華大人乃我父之好友……”
“好了,賢侄。我說了以後再討論,如現在我們談隻能是爭論。既然你同意要試,我給你推薦一地,而且有些事情還要麻煩賢侄去幫我做。”
“不知伯父推薦何地,所托何事?”
“石泉。占地。我備了十萬兩銀子,暫放吳晟鏢頭處,你可隨時支取,不夠再向我要。”我當即把要到西鄉、石泉之地占地的計劃向閻亨全盤托出,並把此事如何與激發土匪與豪強之間的爭鬥結合起來的想法談了談,聽得閻亨躍躍欲試。
最後,閻亨帶著興奮之意說:“待我向父親稟明此事後,明日再找伯父商議。”
沒想到第二天,閻纘和閻亨一起到鏢局來了。
“不知閻兄大駕光臨,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郭兄不必客套,本官今日來也是有事相求。”
“可是昨日之事?”
“昨日郭兄與亨兒所談之事,我無異議。但今天來想請教的,倒是另外一事。”
“另外的事?”什麽事能讓一個太守來找我一個生意人請教呢?
“郭兄,現在已是七月近底,各地粟米已是收獲時節,到了下月,苞米亦該收了,九月是稻米、黍米……”
我很奇怪,這閻太守給我上農業常識課來了?我趕緊問:“閻太守,這些米和在下有什麽關係嗎?”
閻纘徑自往下說道:“今年風調雨順,糧食大熟,收成比往年至少要多出兩成來……”
“糧食豐收,可喜可賀!”
“嗐!郭兄,本官正為這豐收之事發愁呢!”
“嗯?發愁?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郭兄未曾務農,可能不知這欠收傷農,豐收亦傷農啊!”
“這是為什麽?”
“這糧食的去處,郭兄想必也知道一些,百姓除了納稅、交租、自用外,無非就是賣掉換些銀錢。但糧食豐收之後,賣價也會大跌,百姓的銀錢,並不會因豐收而有增長,甚至有惡商趁機壓價,導致糧賤傷民。”
嗯,這豐產不豐收之事,看來古今都是一樣。不過後世政府建儲備庫平抑物價的方法,想來此時也同時適用。我知道這閻太守為何來找我了,不是他想不到這個方法,而是他根本沒有錢來做這件事。
於是我笑了笑說:“閻太守,請直言您需要多少錢吧?”
“咳咳,”閻纘有些不好意思,“僅在籍之民所產之糧,恐以百萬兩銀計。”
“不必如此吧?”我心裏也默默算了一筆賬,“如果糧賤,農民必惜售,多少總能多存一些。所以,我們隻需要把多收的那兩成買下就是,而且隻要糧價不掉,豪強與商人就無偷機的空間,日子稍長,百姓自然心安。所以,我認為二十萬兩銀子足矣!”
“可二十萬兩也不是小數……”
“唉!我借給你就是了。而且我不要利息,但中間的費用你得自己解決,可稍低一些價買,欠收之年稍高一點賣,每年以新代陳,足可長久維持。另外,我會在吳晟這裏存十萬兩備用金,備作應急之用,您,閻亨,吳晟,一年內隻要有急用,可直接支取,不用問我。”
“郭兄,”閻纘聞言鄭重地對我說,“請郭兄允本官代漢中之民一拜!”說完深深一揖。
“哎呀,太守使不得!太守愛民如子,難道就以為我們生意人全都唯利是圖嗎?”
“我看你不但不唯利是圖,而且幹的都好像是賠本買賣呀!哈哈哈哈……”
這叫投資懂不懂?人心也是要投資的。雖然建這個儲備庫本身沒有錢掙,但一方麵它也可以成為我不用自己看管的戰略儲備庫,另一方麵此舉是徹底贏得漢中太守的友誼了,誰說我沒賺?
“不過,我也有一事求太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