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帝的這次暈倒可把滿朝文武大臣嚇壞了,幸虧隻是虛驚一場。不過這也不算是壞事情,昭明帝發現他的臣子們比以往敬業多了,送上來的奏摺也少了許多,那些歌功頌德拍馬屁的請安摺子,到內閣就被處理了,根本到不了禦前來。時間一長,這樣的請安摺子自然就沒人上了。
阿九卻知道他皇兄的身體其實並不是官方說的那樣沒什麽大礙,多年的積勞,再加上前段地動流落在外的虧損,現在已是強弩之末了,要不好好保養著,在壽數上頭——
上一迴阿九就提醒過了,可他皇兄卻沒當一迴事,依舊每日操勞,勤政到深夜,有時候甚至是通宵,從禦書房出來直接就去了金鑾殿早朝了。
現在阿九可不敢大意了,從來不早朝的他破天荒地出現了,就站在他皇兄身邊,哪位大臣多奏了幾本阿九就使勁瞪他,大臣們都好有壓力呀!奏對的話能簡短就絕不多說一個字,能找內閣解決的就絕不麻煩聖上。
一時間朝堂的風氣蔚然一新,上上下下的效率高多了。昭明帝內心複雜無比,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他對他們不好嗎?哪怕國庫再窮,哪怕消減他自個的用度,也從沒有拖欠過臣子們的俸祿。
他們是怎麽迴報他的?他想要用兵,大臣說國庫空虛打不起仗;他想封賞個妃子的家人,大臣們跳出來說不合規矩;他想——大臣們又蹦躂著沒有這個先例。他稍一發作,就給他集體消極怠工,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跑來請他禦斷。
阿九對他們可沒一點好臉色吧,他們反倒乖順地跟毛驢似的,讓幹啥就幹啥,還又快又好兢兢業業。這讓昭明帝的心裏受到一千點一萬點傷害。
偏小九還一臉得瑟地跟他道:「那幫臣子就是欠敲打,就是不能對他們太好,不然一個個都鼻子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己老幾了,高俸祿拿著淨在那磨洋工。說白了就是犯賤,全是一群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貨色!皇兄您就是脾氣太好了,不信您挑幾個刺頭扔午門外砍了,您瞧他們還敢不敢不聽話?」
聽得殿內的太監們都一個個低垂著頭,心道九王爺的嘴巴可真毒啊!聽得隔壁的幾位內閣大人嘴角直抽,得,他們都成了那啥貨色。心中卻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惹到九王爺,那可是說得出做得到的主,沒見聖上都默認了九王爺的話了嗎?可見對他是多麽的縱容啊!這一點上宋相爺最心有體會了。
昭明帝好脾氣地看著阿九笑了笑,「你呀,又胡說,大臣是能隨便殺的嗎?皇兄雖是帝王,哪能這樣任性呢?」年少時看父皇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他也覺得無比風光。可真正等他做了帝王才知道這份風光背後的艱辛,看似天子金口玉言說一不二,其實也是有無數的掣肘。
想他初登基之時自己連納誰為妃的權利都沒有,朝中之事他能做主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走到今天把權柄收迴己手,是經過了無數次驚心動魄的博弈才做到的。就是現在他也做不到完全的說一不二,獨斷幹坤。要是內閣幾位閣臣聯起手來反對,他的聖旨也是發不出去的。
阿九白眼一翻,不服氣地道:「怎麽是胡說?歷史上任性的帝王還少?不是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嗎?您要殺個把臣子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您呀,就是太要臉了,可那幫大臣不要呀!什麽流芳千古遺臭萬年的,先自個心裏痛快了再說。死都死了,誰還管得了身後名?就算流芳千古,您知道不?」阿九性子的就是誰讓本王不痛快,本王就先弄死你一戶口本。
昭明帝看著阿九振振有詞地說著聽起來大逆不道仔細琢磨實則有些道理的話,可頭疼了,「這些話在皇兄跟前說說就算了,出了禦書房可不能再說。你呀,哪來這麽多的歪理?」仁德太子到底都教了小九什麽?
背了黑鍋的大和尚覺得很委屈:我可從來沒教過呀!
阿九哼了兩聲,沒有再說話,注意力迴到奏摺上,清了清嗓子剛要接著念,一眼瞥見他皇兄的手悄悄地伸向了龍案上的奏摺,阿九忙一把把奏摺拿遠,「皇兄,您就消停點吧!」
昭明帝被阿九瞪著,神情訕訕的,「小九,皇兄真的都已經沒事了,就看看奏摺,皇兄保證不熬夜不勞累。」
「不行!」阿九一口迴絕,迅速把他皇兄身前收拾得幹幹淨淨,「您閉目養神,這奏摺不用您看,臣弟念給您聽也是一樣的。怎麽批?您說,臣弟來寫。放心,臣弟會模仿筆跡,大臣們看不出來的。」
昭明帝見麵前空空,小九防他跟防賊似的,苦笑了一下,也隻好認命地照著小九說得去做了。臉上雖無奈著,心裏卻暖暖的。
他家小九多懶散的一個人了,為了他卻一大早就爬起來陪他上朝,扮黑臉震懾那幫不老實的臣子。散了朝又到禦書房來替自己分擔政務,在這世上也隻有小九這般大刺刺地在他麵前翻看奏摺了,也隻有小九敢毫不避諱地說會模仿他的筆跡。小九那麽聰慧,會不知道忌諱嗎?小九一心都是為了他這個皇兄啊!
昭明帝閉著眼睛,聽著小九清越的聲音,心裏滿滿的都是窩心。
阿九念,昭明帝聽。昭明帝說,阿九寫。兄弟,哦不,兄妹兩人配合地十分默契,效率也十分高。以往要看到深夜的奏摺現在隻大半天就批閱完了。
阿九揉了揉手腕,把奏摺遞給昭明帝,「皇兄,您瞧瞧,是不是以假亂真啊?」狡黠的眼眸裏閃著得意。
昭明帝定睛一瞧,還真是,和他的字一模一樣,連他寫字的一些小習慣都注意到了,要不是他親眼看著阿九寫的,他肯定會以為這是他自己的字跡。不由驚嘆,「這是我自己寫的吧?小九,沒想到你還有這個能耐!」眼裏是滿滿的讚賞。
阿九道:「師傅教的,師傅說這也是個吃飯的手藝。去年臣弟和桃花下山歷練,陰溝裏翻船,居然被人摸去銀子,眼瞅著就麵臨吃不起飯和叫花子為伍了,桃花就把她的刀當了,當了十兩銀子,然後買了筆墨紙硯,臣弟就仿了一幅前朝某位大書法家的碑銘,往當地最大的書鋪一送,嘿,當時那掌櫃的眼睛都直了,請了好幾位大儒鑑定,結果一致認為是真跡,直接就被其中的一位大儒五千兩銀子買走了。」阿九洋洋得意。
昭明帝卻啞然失笑,看著阿九跟看個狡黠頑劣的孩童似的,頑劣雖頑劣了些,卻頑劣地可愛。
阿九陪著昭明帝上了兩天早朝就不耐煩了,這是誰定的規矩?早朝早朝早上上朝不就行了,為什麽非得烏漆嘛黑就得起來?金鑾殿光是蠟燭一年就得浪費多少銀子?
這時辰定得太不合理,太不人性化了,得改!必須得改!
於是阿九便給昭明帝建議,「皇兄,你這身子骨可經不起折騰了,要不把早朝的時辰改了吧?改在卯時末,讓大臣們在府裏用過早飯來正好,吃飽飯才有勁幹活不是?」卯時末也就是早晨七點鍾,這對在現代過慣了朝九晚五的阿九來說仍是太早,不過對於大半夜就爬起來上早朝的大臣們來說卻是很晚了,所以阿九忍了忍,沒敢提把早朝時辰改到辰時末。
昭明帝卻不贊同,「五更上朝乃是多少朝傳下的規矩,怎麽能擅自更改呢?」若是他在位的時候改了,史書上豈不是要評判他安於享樂不勤政愛民?
阿九也不灰心,眼珠子一轉,繼續鼓動,「皇兄您是五更起床,大臣們卻要寅時就得在午門外等候了,住得遠的豈不是醜時就要起床?夏季還好,天亮的早,也不冷,大臣們上朝無非困了點。可冬季呢?半夜就得爬起來上朝,走夜路多不安全?尤其是路遠的還得坐大半個時辰的轎子,多冷呀!年輕的臣子還好些,扛扛也就過去了。可那些老大人們受得了這折騰嗎?再凍病了,或是幹脆一命嗚唿了,這對咱們大燕朝來說是多大的損失啊!」
「隻不過就稍稍改了一下上朝的時辰,還可以昭顯您對臣子們的體恤,這是好事!改吧!改吧!」
昭明帝遲疑了,動搖了。經不住阿九的舌燦蓮花,他終於答應了,「這事可以在大朝會上議一議,若是內閣能通過,絕大多數的大臣同意,就改!若是大臣們都不同意,那這事小九你就不用再說了。」
阿九點頭,「行,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頓了一下又補充道:「皇兄,他們肯定都同意,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傻子才會反對呢?」
昭明帝揚揚眉梢沒有說話,心道:就讓小九去領教領教那幫大臣的頑固吧,讓他也嚐嚐踢到鐵板的滋味,省得他成天想一出是一出的。也不是說不好,說白了小九想要改了早朝的時辰還不是擔心他的身體想讓他多睡會?初衷是好的,就是小九在佛門長大,在世俗人情上還是欠缺,他哪裏懂得早朝的時辰哪是說該就能改的?
事實證明,阿九若是鐵了心想要做一件事情就沒有做不成的。也不知道他怎麽跟內閣的幾位閣老溝通的,反正大朝會上改早朝時辰的事一公布,滿朝譁然,閣老們卻沉默不語,昭明帝都意外,這,這是默認了?
不能啊,內閣的這幾個老傢夥可是最頑固的了,他每每提出改革,他們就搬出種種道理來駁斥,弄得自己一肚子火氣,還什麽事都沒做成。怎麽這迴這麽聽話了?該上朝的時辰這可是大事呀,與之相比,他以前的那些都是小打小鬧,這麽重大的變革他們怎麽就同意了?雖是沒表達意見,可不說話不就是默認了嗎?默認不就等於同意了嗎?小九到底是怎麽說通他們的?昭明帝好奇極了。
內閣之所以默認,那是阿九的話切中了他們的心思。起先他們也是反對的,強烈地反對!
改早朝的時辰?幾百幾千年來,哪朝哪代不都是五更上朝?怎麽傳到大燕朝聖上這裏就非得改了?肯定又是九王爺的主意。這九王爺也真是的,他一親王,逾越替聖上批閱奏摺,他們咬咬牙睜隻眼閉隻眼忍了,他倒是得寸進尺改革上癮了!細枝末節的小事也就罷了,還把主意打到早朝上了,不行,絕對不行,他們不答應。
一個個可氣憤了,瞪著阿九好似他多大逆不道似的。
阿九呢也不生氣,就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望著他們,「幾位大人也別急著反對呀!改了早朝時辰對幾位可是最有利的了。冬日上朝的滋味大家都還沒忘吧?諸位都一大把年紀了,一場小小的風寒都可能要了老命,諸位辛苦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入閣了,還沒來及為家人族人謀點福利就鞠躬盡瘁了,諸位甘心嗎?諸位別嫌本王說話難聽,可話糙理不糙,諸位好好想想,是不是本王說的這個理兒?」
能入閣做閣臣的就沒有一個泛泛之輩,細細想來,九王爺的話還真就說到他們心坎上了。一個內閣大臣,一個活著的內閣大臣,能給家中族中帶來的利益和榮耀是難以估量的,所以,他們自然願意在內閣長久的呆下去。
可內閣五位大臣,除了相爺宋庭聲還在壯年,其他四位最年輕的也五十多歲了,最大的都以年近七十。年紀大了,身體變差了,活力也不如年輕小夥子們了,還真如九王爺說的一個不慎可能就要了老命。
想起冬季上朝的滋味他們就心有餘悸,那個小風呀直往人的骨頭縫裏鑽,冷得整個人都要凍僵,許多的老大人便是沒有熬過冬天。其他的大臣上了年紀還可以上折求個免了早朝恩典。可他們是內閣大臣,卻是不行的,不光得上早朝,還要輪值,漫長的冬夜,雖然有火盆,也仍是冷啊!
心裏這麽一合計,他們就心照不宣地沉默了,其他的都是假的,他們能好好地活著,才能手握重權風光榮耀,才能為家人族人帶來利益。
朝臣們都炸開了,幾百幾千年的規矩怎麽能改?不行,絕對不行!
本來改奏摺他們心中已經憋著一股氣了,改革後的奏摺雖然又簡單又好寫,可好寫是好寫了,幹巴巴的幾句話,怎麽能昭顯他們過人的文采和學問呢?
得,他們把奏摺當成他們炫技的工具了!
阿九麵無表情地站在上頭不說話,冷冷地看著大臣們吵吵,心中鄙夷:這哪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讀書人,跟菜市場買菜的大媽沒什麽兩樣。
吵著吵著便有部分機靈的大臣發現形勢的不對,怎麽五位閣老全沉默不發表意見呀?難道說內閣也支持這事?嗬,內閣都同意了,他們還反對個什麽勁?心裏一思量便閉了嘴。
當然反對的大臣仍占多數,他們慷慨激昂,言詞激烈,搬出了諸多的禮法和道理,又列舉了好多事例,希望能打消聖上改革的主意。
阿九等他們都說得差不多了,才徐徐開口,把他們一個個全給懟了迴去!
「這可是好事,聖上體恤諸位,憐惜諸位大人上朝太過辛苦,尤其是冬季,對上了年紀的大人們來說簡直就是闖鬼門關。在府裏睡足了吃飽了才有力氣為聖上為朝廷分憂不是?本王就不明白了,明明是聖上的好意,諸位怎麽就不同意呢?」
------題外話------
謝謝相知婼苦的12朵鮮花,zhangxu6611的9朵鮮花
網站抽了,才上來。
</br>
阿九卻知道他皇兄的身體其實並不是官方說的那樣沒什麽大礙,多年的積勞,再加上前段地動流落在外的虧損,現在已是強弩之末了,要不好好保養著,在壽數上頭——
上一迴阿九就提醒過了,可他皇兄卻沒當一迴事,依舊每日操勞,勤政到深夜,有時候甚至是通宵,從禦書房出來直接就去了金鑾殿早朝了。
現在阿九可不敢大意了,從來不早朝的他破天荒地出現了,就站在他皇兄身邊,哪位大臣多奏了幾本阿九就使勁瞪他,大臣們都好有壓力呀!奏對的話能簡短就絕不多說一個字,能找內閣解決的就絕不麻煩聖上。
一時間朝堂的風氣蔚然一新,上上下下的效率高多了。昭明帝內心複雜無比,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他對他們不好嗎?哪怕國庫再窮,哪怕消減他自個的用度,也從沒有拖欠過臣子們的俸祿。
他們是怎麽迴報他的?他想要用兵,大臣說國庫空虛打不起仗;他想封賞個妃子的家人,大臣們跳出來說不合規矩;他想——大臣們又蹦躂著沒有這個先例。他稍一發作,就給他集體消極怠工,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跑來請他禦斷。
阿九對他們可沒一點好臉色吧,他們反倒乖順地跟毛驢似的,讓幹啥就幹啥,還又快又好兢兢業業。這讓昭明帝的心裏受到一千點一萬點傷害。
偏小九還一臉得瑟地跟他道:「那幫臣子就是欠敲打,就是不能對他們太好,不然一個個都鼻子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自己老幾了,高俸祿拿著淨在那磨洋工。說白了就是犯賤,全是一群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貨色!皇兄您就是脾氣太好了,不信您挑幾個刺頭扔午門外砍了,您瞧他們還敢不敢不聽話?」
聽得殿內的太監們都一個個低垂著頭,心道九王爺的嘴巴可真毒啊!聽得隔壁的幾位內閣大人嘴角直抽,得,他們都成了那啥貨色。心中卻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惹到九王爺,那可是說得出做得到的主,沒見聖上都默認了九王爺的話了嗎?可見對他是多麽的縱容啊!這一點上宋相爺最心有體會了。
昭明帝好脾氣地看著阿九笑了笑,「你呀,又胡說,大臣是能隨便殺的嗎?皇兄雖是帝王,哪能這樣任性呢?」年少時看父皇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之上,他也覺得無比風光。可真正等他做了帝王才知道這份風光背後的艱辛,看似天子金口玉言說一不二,其實也是有無數的掣肘。
想他初登基之時自己連納誰為妃的權利都沒有,朝中之事他能做主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走到今天把權柄收迴己手,是經過了無數次驚心動魄的博弈才做到的。就是現在他也做不到完全的說一不二,獨斷幹坤。要是內閣幾位閣臣聯起手來反對,他的聖旨也是發不出去的。
阿九白眼一翻,不服氣地道:「怎麽是胡說?歷史上任性的帝王還少?不是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嗎?您要殺個把臣子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您呀,就是太要臉了,可那幫大臣不要呀!什麽流芳千古遺臭萬年的,先自個心裏痛快了再說。死都死了,誰還管得了身後名?就算流芳千古,您知道不?」阿九性子的就是誰讓本王不痛快,本王就先弄死你一戶口本。
昭明帝看著阿九振振有詞地說著聽起來大逆不道仔細琢磨實則有些道理的話,可頭疼了,「這些話在皇兄跟前說說就算了,出了禦書房可不能再說。你呀,哪來這麽多的歪理?」仁德太子到底都教了小九什麽?
背了黑鍋的大和尚覺得很委屈:我可從來沒教過呀!
阿九哼了兩聲,沒有再說話,注意力迴到奏摺上,清了清嗓子剛要接著念,一眼瞥見他皇兄的手悄悄地伸向了龍案上的奏摺,阿九忙一把把奏摺拿遠,「皇兄,您就消停點吧!」
昭明帝被阿九瞪著,神情訕訕的,「小九,皇兄真的都已經沒事了,就看看奏摺,皇兄保證不熬夜不勞累。」
「不行!」阿九一口迴絕,迅速把他皇兄身前收拾得幹幹淨淨,「您閉目養神,這奏摺不用您看,臣弟念給您聽也是一樣的。怎麽批?您說,臣弟來寫。放心,臣弟會模仿筆跡,大臣們看不出來的。」
昭明帝見麵前空空,小九防他跟防賊似的,苦笑了一下,也隻好認命地照著小九說得去做了。臉上雖無奈著,心裏卻暖暖的。
他家小九多懶散的一個人了,為了他卻一大早就爬起來陪他上朝,扮黑臉震懾那幫不老實的臣子。散了朝又到禦書房來替自己分擔政務,在這世上也隻有小九這般大刺刺地在他麵前翻看奏摺了,也隻有小九敢毫不避諱地說會模仿他的筆跡。小九那麽聰慧,會不知道忌諱嗎?小九一心都是為了他這個皇兄啊!
昭明帝閉著眼睛,聽著小九清越的聲音,心裏滿滿的都是窩心。
阿九念,昭明帝聽。昭明帝說,阿九寫。兄弟,哦不,兄妹兩人配合地十分默契,效率也十分高。以往要看到深夜的奏摺現在隻大半天就批閱完了。
阿九揉了揉手腕,把奏摺遞給昭明帝,「皇兄,您瞧瞧,是不是以假亂真啊?」狡黠的眼眸裏閃著得意。
昭明帝定睛一瞧,還真是,和他的字一模一樣,連他寫字的一些小習慣都注意到了,要不是他親眼看著阿九寫的,他肯定會以為這是他自己的字跡。不由驚嘆,「這是我自己寫的吧?小九,沒想到你還有這個能耐!」眼裏是滿滿的讚賞。
阿九道:「師傅教的,師傅說這也是個吃飯的手藝。去年臣弟和桃花下山歷練,陰溝裏翻船,居然被人摸去銀子,眼瞅著就麵臨吃不起飯和叫花子為伍了,桃花就把她的刀當了,當了十兩銀子,然後買了筆墨紙硯,臣弟就仿了一幅前朝某位大書法家的碑銘,往當地最大的書鋪一送,嘿,當時那掌櫃的眼睛都直了,請了好幾位大儒鑑定,結果一致認為是真跡,直接就被其中的一位大儒五千兩銀子買走了。」阿九洋洋得意。
昭明帝卻啞然失笑,看著阿九跟看個狡黠頑劣的孩童似的,頑劣雖頑劣了些,卻頑劣地可愛。
阿九陪著昭明帝上了兩天早朝就不耐煩了,這是誰定的規矩?早朝早朝早上上朝不就行了,為什麽非得烏漆嘛黑就得起來?金鑾殿光是蠟燭一年就得浪費多少銀子?
這時辰定得太不合理,太不人性化了,得改!必須得改!
於是阿九便給昭明帝建議,「皇兄,你這身子骨可經不起折騰了,要不把早朝的時辰改了吧?改在卯時末,讓大臣們在府裏用過早飯來正好,吃飽飯才有勁幹活不是?」卯時末也就是早晨七點鍾,這對在現代過慣了朝九晚五的阿九來說仍是太早,不過對於大半夜就爬起來上早朝的大臣們來說卻是很晚了,所以阿九忍了忍,沒敢提把早朝時辰改到辰時末。
昭明帝卻不贊同,「五更上朝乃是多少朝傳下的規矩,怎麽能擅自更改呢?」若是他在位的時候改了,史書上豈不是要評判他安於享樂不勤政愛民?
阿九也不灰心,眼珠子一轉,繼續鼓動,「皇兄您是五更起床,大臣們卻要寅時就得在午門外等候了,住得遠的豈不是醜時就要起床?夏季還好,天亮的早,也不冷,大臣們上朝無非困了點。可冬季呢?半夜就得爬起來上朝,走夜路多不安全?尤其是路遠的還得坐大半個時辰的轎子,多冷呀!年輕的臣子還好些,扛扛也就過去了。可那些老大人們受得了這折騰嗎?再凍病了,或是幹脆一命嗚唿了,這對咱們大燕朝來說是多大的損失啊!」
「隻不過就稍稍改了一下上朝的時辰,還可以昭顯您對臣子們的體恤,這是好事!改吧!改吧!」
昭明帝遲疑了,動搖了。經不住阿九的舌燦蓮花,他終於答應了,「這事可以在大朝會上議一議,若是內閣能通過,絕大多數的大臣同意,就改!若是大臣們都不同意,那這事小九你就不用再說了。」
阿九點頭,「行,就這麽愉快的決定了。」頓了一下又補充道:「皇兄,他們肯定都同意,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傻子才會反對呢?」
昭明帝揚揚眉梢沒有說話,心道:就讓小九去領教領教那幫大臣的頑固吧,讓他也嚐嚐踢到鐵板的滋味,省得他成天想一出是一出的。也不是說不好,說白了小九想要改了早朝的時辰還不是擔心他的身體想讓他多睡會?初衷是好的,就是小九在佛門長大,在世俗人情上還是欠缺,他哪裏懂得早朝的時辰哪是說該就能改的?
事實證明,阿九若是鐵了心想要做一件事情就沒有做不成的。也不知道他怎麽跟內閣的幾位閣老溝通的,反正大朝會上改早朝時辰的事一公布,滿朝譁然,閣老們卻沉默不語,昭明帝都意外,這,這是默認了?
不能啊,內閣的這幾個老傢夥可是最頑固的了,他每每提出改革,他們就搬出種種道理來駁斥,弄得自己一肚子火氣,還什麽事都沒做成。怎麽這迴這麽聽話了?該上朝的時辰這可是大事呀,與之相比,他以前的那些都是小打小鬧,這麽重大的變革他們怎麽就同意了?雖是沒表達意見,可不說話不就是默認了嗎?默認不就等於同意了嗎?小九到底是怎麽說通他們的?昭明帝好奇極了。
內閣之所以默認,那是阿九的話切中了他們的心思。起先他們也是反對的,強烈地反對!
改早朝的時辰?幾百幾千年來,哪朝哪代不都是五更上朝?怎麽傳到大燕朝聖上這裏就非得改了?肯定又是九王爺的主意。這九王爺也真是的,他一親王,逾越替聖上批閱奏摺,他們咬咬牙睜隻眼閉隻眼忍了,他倒是得寸進尺改革上癮了!細枝末節的小事也就罷了,還把主意打到早朝上了,不行,絕對不行,他們不答應。
一個個可氣憤了,瞪著阿九好似他多大逆不道似的。
阿九呢也不生氣,就勾起唇角似笑非笑地望著他們,「幾位大人也別急著反對呀!改了早朝時辰對幾位可是最有利的了。冬日上朝的滋味大家都還沒忘吧?諸位都一大把年紀了,一場小小的風寒都可能要了老命,諸位辛苦努力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入閣了,還沒來及為家人族人謀點福利就鞠躬盡瘁了,諸位甘心嗎?諸位別嫌本王說話難聽,可話糙理不糙,諸位好好想想,是不是本王說的這個理兒?」
能入閣做閣臣的就沒有一個泛泛之輩,細細想來,九王爺的話還真就說到他們心坎上了。一個內閣大臣,一個活著的內閣大臣,能給家中族中帶來的利益和榮耀是難以估量的,所以,他們自然願意在內閣長久的呆下去。
可內閣五位大臣,除了相爺宋庭聲還在壯年,其他四位最年輕的也五十多歲了,最大的都以年近七十。年紀大了,身體變差了,活力也不如年輕小夥子們了,還真如九王爺說的一個不慎可能就要了老命。
想起冬季上朝的滋味他們就心有餘悸,那個小風呀直往人的骨頭縫裏鑽,冷得整個人都要凍僵,許多的老大人便是沒有熬過冬天。其他的大臣上了年紀還可以上折求個免了早朝恩典。可他們是內閣大臣,卻是不行的,不光得上早朝,還要輪值,漫長的冬夜,雖然有火盆,也仍是冷啊!
心裏這麽一合計,他們就心照不宣地沉默了,其他的都是假的,他們能好好地活著,才能手握重權風光榮耀,才能為家人族人帶來利益。
朝臣們都炸開了,幾百幾千年的規矩怎麽能改?不行,絕對不行!
本來改奏摺他們心中已經憋著一股氣了,改革後的奏摺雖然又簡單又好寫,可好寫是好寫了,幹巴巴的幾句話,怎麽能昭顯他們過人的文采和學問呢?
得,他們把奏摺當成他們炫技的工具了!
阿九麵無表情地站在上頭不說話,冷冷地看著大臣們吵吵,心中鄙夷:這哪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讀書人,跟菜市場買菜的大媽沒什麽兩樣。
吵著吵著便有部分機靈的大臣發現形勢的不對,怎麽五位閣老全沉默不發表意見呀?難道說內閣也支持這事?嗬,內閣都同意了,他們還反對個什麽勁?心裏一思量便閉了嘴。
當然反對的大臣仍占多數,他們慷慨激昂,言詞激烈,搬出了諸多的禮法和道理,又列舉了好多事例,希望能打消聖上改革的主意。
阿九等他們都說得差不多了,才徐徐開口,把他們一個個全給懟了迴去!
「這可是好事,聖上體恤諸位,憐惜諸位大人上朝太過辛苦,尤其是冬季,對上了年紀的大人們來說簡直就是闖鬼門關。在府裏睡足了吃飽了才有力氣為聖上為朝廷分憂不是?本王就不明白了,明明是聖上的好意,諸位怎麽就不同意呢?」
------題外話------
謝謝相知婼苦的12朵鮮花,zhangxu6611的9朵鮮花
網站抽了,才上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