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再敘當年聖賢情


    龍兒聽他說起鯀,不由問道:“張大哥,九曲她,與你說的,就是關於這鯀的事情嗎?鯀的事我也聽嫂子講過,說上古時天下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堯帝命鯀去治水,鯀采取不斷加高堤防的辦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終堤倒水決,淹死無數黎民,鯀因此被舜帝殺死。鯀的兒子禹接替了父親的治水任務,采用疏導的辦法,一心撲在治水上,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順利地將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後來禹接替舜為帝,禹的兒子啟又建立了夏朝。但是有關這息壤的事,嫂子卻沒有說過,不過話說迴來,若是那鯀有天地間的聖物,為何還治不好水,反而被殺呢?”


    張道陵聽了,心想看來龍兒她們也隻知事情其一,不知其二啊!想來那九曲夫人告訴我這些事,也是為鯀的事跡所感動。我隻要不說出關於河圖洛書之事。但是鯀的偉大事跡,應該告訴他們。


    想到這裏,張道陵輕聲道:“龍兒,關於鯀的事跡,史書上也有記載,為世人所知的,一是他為大禹之父,二是他受命治水,以堵法治水,導致治水失敗,因而被殺。”


    “是吧!不光我嫂子一人這樣說吧。張大哥,既然都這樣說,還能有差嗎?”


    張道陵長歎一聲,說道:“當然有錯了。隻可惜我生不逢時,我若趕上鯀,必拚上性命,也要救他去。”


    “為什麽啊?”小黑和龍兒聽了,齊聲問道。


    “你們有所不知,鯀之所被殺,仍是他為了天下蒼生,才自願受刑的。”


    “張大哥,這我就不明白了。鯀雖是為了天下而治水,但他治水無功,反而因一直堅持用堵水之法,洪水不得宣泄,反而造成更大的洪災,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還耽誤了治水時機。所以縱是他是一心為天下蒼生,但是這種做法,卻是太過愚笨了。他的遭遇雖然讓人憐憫,但是確實是功難抵過呀!”龍兒聽了,忍不住迴道。


    “龍兒,你也是隻知其二,不知其三啊!”


    “張大哥,這事你從頭到尾地給我們好好講一講唄。我聽你和龍姐姐一問一答的,聽的五迷三道的。金蟬大哥,你知道這故事嗎?”小黑怕張道陵不說,又拽上金蟬。


    金蟬搖了搖頭,他自小隻知拜佛誦經,對其他一概不聞。但聽張道陵說起鯀的故事,對鯀一心為天下蒼生的事跡大感興趣,當下也道:“我不知道,張大哥給我們講講吧。”


    張道陵見大夥都是一臉的期待,點點頭,開始講起鯀的故事。


    張道陵清了清嗓子,道:“我就從天下發大水說起。據我們人類相傳,當然史書上也有記載,說是在遠古時期,天下發了大水,大地一片汪洋,百姓是民不聊生,那時候正好是堯帝末期。”


    “堯帝?”小黑奇道。


    “對,堯是遠古時人類的王,地位就和現在的皇帝一般。但是堯帝是有名的明君。他見天下到處都是洪水,人類隻能在山上生活,自然是苦不堪言。堯帝於是在一個叫四嶽臣子推薦下,任命鯀治水。但鯀治水隻采用堵法,四處用土石築成堤壩堵水,正所謂水來土擋。洪水被土石圍成的大壩所擋後,一時間失去了威力。人們以為洪水因此就解決了。所以天下人都按此法治水。鯀更是四處奔波,到天下水災大的地方用此法子來治水。但這個法子隻能管一時,隨著上天又連年降大雨,被土石困住的洪水水勢越來越大,最終還是衝破了大壩,尤其是在黃河處,水勢最大,一時間人世間損失慘重。這時堯帝已經去世了,繼位的王叫舜,舜帝因鯀費了九年之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可如今天下仍是洪水泛濫,還因鯀在黃河所建之壩奔潰,造成百姓死傷無數而震怒,便以治水無功有過而將鯀殺死了。”


    “啊!”眾人聽了,無不歎惜。金蟬是連聲念了阿彌陀佛,而小黑卻忍不住道:“這是天老下雨的緣故,怎麽能將事情都算到鯀頭上呢?這看這舜帝和那個漢安帝一樣,不是什麽好皇帝。”


    龍兒接口道:“哎,小黑,他們人類什麽事都愛講規則,定下了一堆破規則,什麽有功當賞,有過必罰。一點人情味都沒有。想來舜帝殺鯀,也必是依規而行的。但是說起此事,黃河水勢那麽大,鯀卻用堵的法子來治黃河水災,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啊!要知道黃河源頭在昆侖山上,黃河之水為山頂積雪融化而而,就算老天不下雨,黃河水越積越多,早晚也會將堤壩衝毀的。所以我認為鯀這種治水之法,確實是太過愚笨了。”


    “可是,龍姐姐,那時候你們龍族呢,你們是水神,為何出來幫人類治水呢?”小黑聽了忽然有此問。


    龍兒聽了點頭道:“我當時也是這麽問我嫂子的。我嫂子告訴我,那個時候,天地萬物都是剛剛開化,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連文字都沒有呢,更別說什麽修真悟道了,別的生物,也隻是僅具備自身的能力,但是法力神力的,還隻有極少數的具備大智慧的生物才擁有,那時的我們龍族,也隻是會在水中遊,空中飛,但還不具備唿風喚雨的神通。”


    “龍兒說的沒錯。據我們人史書記載,人的始祖為三皇五帝。我先介紹下這三皇。據說是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伏羲氏則教人們結網捕魚打獵、馴養家畜;神農氏親嚐百草,教人們用草藥治病,還教給人們種植糧食之法。因這三位功勞極大,所以被尊稱為三皇。至於五帝,說法不一,最有名的是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但司馬遷在《史記》上卻記載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黃帝,那個皇帝?”小黑聽了,不解地問道。


    “哦,”這個黃帝的黃是黃顏色的黃,不是三皇五帝的那個皇。


    小黑聽了,撓了撓頭,仍是有些糊塗。


    “這兩個字發言相同,但是是兩個不同的字。”龍兒在一旁解釋道。


    “哦,我明白了,就和我和小白一樣,長的像,但還是兩個耗子。”小黑恍然大悟道。


    金蟬聽了,和張道陵對視一眼,相視而笑。龍兒想了想,笑著點頭道:“也算是吧。”


    “有空了龍姐姐你們得多教我認字了,否則我聽故事都聽不明白。張大哥,你接著說啊?”小黑見自己弄明白了,很是高興,又接著催促道。


    “好的。”張道陵於是繼續說道,“五帝之首為黃帝,這肯定是沒異議的。相傳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十五歲,已經無所不通了。後來黃帝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成為氏族首領之後,在他的帶領下,打敗了另一個部沒的首領蚩尤,一統了各部落,成為中原之主。我們人自此後,就開始像模像樣地活下來了。黃帝在位期間,勤政愛民,人開始安居樂業,正因為黃帝有如此功德,是以被我們人尊為始祖。對了,我所學這醫術,多一半便來自穀中的《黃帝內經》,想來這書必與黃帝有關。至於另外四帝,無論是少昊、顓頊、帝嚳、堯,還是顓頊、帝嚳、堯、舜,他們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代。”


    小黑聽了,又忍不住問道:“張大哥,你說的後麵這四帝,什麽顓頊、帝嚳、堯、舜啦,最後的那個舜,便是殺鯀的那位吧。”


    “正是。”


    小黑道:“那我想真正的五帝還是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吧。有舜的我不喜歡。”


    “哈哈,成,你說了算。”張道陵聽了,忍不住也為小黑的純真而大笑了起來。


    龍兒也在一旁說道:“張大哥,黃帝後來成仙了,你知道不?”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我所了解的,都是史書上記載的。”


    “哦。我聽我嫂子說,黃帝是和一名廣成子的仙人學得修真之法後,後來過黃河時,在王屋山,得到天降丹經,最後終於修成正果,得道成仙了,但是現在在那裏就不知道了。”


    “王屋山,不就是我們現在住的地方嗎?”


    “正是。”


    “怪不得,仙穀中有《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想來與這有一定關係。”張道陵分析道。


    “龍姐姐,你說我師父會不會就是廣成子,或者就是黃帝本人呢?”小黑聽了,猜道。


    “這個我可說不好,我嫂子想來應該知道點,可惜她不在了。”龍兒說到這裏,又忍不住傷起心來。


    張道陵聽了,忙道:“嗯,我接著說啊!我在穀中所學到四部醫經中,分別是《黃帝內經》、《黃帝外經》、《神農本草》和《脈決》。多虧了這四部經書,才能救治了太後之病。”


    這時小白問道:“張大哥,你說的那部《神農本草》,就是剛才說的那個三皇中的神農寫的嗎?”


    “我想應該是。有的史書上說,這神農氏就是與黃帝同時代的炎帝,有的史書則說不是。反正不管如何,神農氏也好,炎帝也罷,他們都為人們立下了豐功偉績,我們人也自稱為炎黃子孫。”


    “龍姐姐,你說這神農氏和炎帝是不是同一個人啊?”小黑聽了問龍兒道。


    龍兒聽了,搖頭道:“我不清楚,我從沒聽嫂子說過炎帝。但是嫂子和我說過神農氏,說那神農氏為了嚐百草救眾生,有一次竟然嚐了天下最毒的一種草,結果毒發身亡了。”


    “是這樣啊?”眾人聽了,齊聲為神農氏的舍己為人而讚歎。


    小黑奇道:“龍姐姐,人死了不是還有魂魄嗎?為何神農氏不能成神呢?”


    龍兒遺憾地道:“唉,聽我嫂子說,準是那草毒性無比厲害,將神農氏的魂魄俱毒化了。”


    張道陵聽了感慨道:“這神農氏,雖然具有神通,但他們一心為人類著想,無心修煉,所以遠未到成仙的地步,也正因為此,這才會死的。”


    “那這麽說,鯀被殺後,他的魂魄也成不了神仙,但又能到哪裏去了呢?”小黑又不解問道。


    這時龍兒淒然地道:“還用說嗎?他一定和我嫂子一樣,對這人世間不再留戀,主動魂消魄散了。”


    金蟬聽了,突然說道:“或許是他為了救治百姓,已費盡心血,將九世魂魄全都付於治水上,所以他被殺後,其魂魄也就煙消雲散了。”


    張道陵聽了點頭道:“金蟬說的有道理。對了,你們可知道鯀的先祖為誰?”


    眾人聽了,齊搖頭說不知。


    張道陵說起鯀的事跡,也是心懷激蕩,恭恭敬敬地繼續說道:“這鯀仍是顓頊之子,黃帝的曾孫!他論輩份,還在堯帝、舜帝之上呢!”


    “我看啊!這皇帝的子孫,向來都是有好有壞,別的不說,那漢安帝比起金蟬大哥,就差到天上地下了。”小黑聽了,忍不住道。


    眾人聽了,一起將目光望向金蟬。金蟬不成想小黑有此一說,一張俊臉漲得通紅,隻是低下頭默念阿彌陀佛。


    小白白了小黑一眼,嗔道:“就你多嘴。”


    小黑吐了吐舌頭,怕小白掐她,忙跳到龍兒手中。又叫道:“張大哥,你接著說啊!我不打岔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度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佳言雋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佳言雋語並收藏百度西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