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連環計中計
安帝心中不爽,他聽人公真人說過,太後縱是醒來,也不過二三歲的智力,自己正好借她作招牌,鞏固自己的勢力。可是一想到要讓那個小和尚金蟬來獻丹,心中就無由來地甚是煩悶。
他一連摔了好幾個宮中物件,仍不解氣,等到了傍晚,安帝對黃閏道:“收拾一下,我要出宮去見那黃巾真人,看看他給我煉的金丹可否成功了。”
黃閏聽安帝要私自出宮去見黃巾真人,嚇了一跳,勸了一番,安帝仍執意要去。
黃閏無法,隻得找來心腹安排,與安帝喬裝打扮一番,乘著月色,出了南宮,乘一黑布小轎,蛇行鬥折,潛入一極其隱蔽的農宅之中,來尋王聖。
王聖得訊,早已小心在外恭候,見安帝親自來了,不敢大聲說話,隻微一行禮,便當先帶路,將安帝等人引入後宅。
那後宅打掃的甚是幹淨。一進院門,便聞到一股麝香的味道自屋內傳了出來,安帝見黃巾真人並未在門外迎接,麵色微沉,王聖已在旁輕聲道:“真人因作法功力大損,不能親自來迎,請陛下見諒。”
安帝哼了一聲,由王聖在門前,輕扣了一下,道:“真人,陛下親自看望您來啦。”
“請陛下進來。”裏麵傳來低沉的聲音。隨之那兩扇木門竟然吱呀地一聲開了,安帝等人望去,竟是無人開,兩扇門自己開的,裏麵黑乎乎的。
安帝一見不由地後退兩步,一時沒有膽量邁步進去。
這時裏麵燈光一閃,一盞油燈已亮起,隻見屋內隻有一個桌案,案上亮著油燈,照著案上的一張黃布,上麵恍恍惚惚三個大字:太平道。再看燈下,一名道人盤膝而坐,頭上一條黃巾係著發髻,身形枯小幹瘦,麵色有如一張黃紙,眼窩深陷,隻是雙眼開合之際,有精光射出。
那黃巾真人見安帝走了進來,坐著誦了聲“無上天尊”道:“貧道給陛下請安了,貧道有疾,不能起身相迎,陛下恕罪。”
安帝今天才見到黃巾真人真容,見他容貌醜陋,麵色嚇人,心中有些懼怕,本來有些不滿,也忘在腦後,當下停步不前,隻是道:“無妨、無妨。真人為國操勞受苦,朕心甚是不安,今日特過來看望。”說完又迴頭對王聖道,“真人所居如此簡陋,你是怎麽安排的?”
黃巾真人在一旁接口笑道:“陛下莫要怪她,是貧道一向喜愛如此,特意讓王施主給貧道安排的,若是住那錦繡之地,身子先受不了,也有違我太平道清心寡欲之本。”
王聖一邊拿了個椅子,鋪好坐墊,請安帝坐下後,一邊在旁陪笑道:“陛下,黃巾真人仍是得道高人,奴婢一心想好好伺侯,可他老人家決意不肯,說是須得如此,方好作法運功,前些日子真人為了陛下之事,大損功力,好幾天不吃不喝,今才有些好轉了。”
安帝道:“真人為國事操勞,隻要朕真正親政之後,決不負真人。雖然現在朝廷已有國師,但朕也要封你為國師。”
“貧道閑雲野鶴,早已視名祿如浮雲,若不是王聖施主對我禮遇有加,陛下對貧道有知遇之恩,貧道早就走了。唉!一入紅塵誤修行啊!”
安帝道:“真人莫急,朕隻要能把控江山,朕治下名山勝境,任由真人挑選,真人所需,全由朝廷供奉。”
黃巾真人道:“貧道別無他求,陛下仍是有道名君,隻要陛下效法三皇五帝,致天下太平就可以了。”
安帝聽了訕訕道:“這個自然,朕之江山,朕自當善待。”
黃巾真人又道:“貧道為了助陛下早日功成,不惜作靈貓之咒,此法有違天和,未到七七四十九天,我已身受重創,看來陛下所托,貧道雖是盡力而為,但也僅是到此而已矣。”
安帝道:“真人為此事如此傷身,朕心內過意不去,不知真人所需何藥,朕讓王聖準備。”
黃巾真人聞聽,雙目睜開,眸子精光閃動,看了安帝一眼道:“多謝陛下,貧道之傷不妨,倒是貧道見陛下精神不好,想來煩心事多,過於操勞的緣故吧。”
安帝道:“正是如此,不知真人為朕所煉金丹可快成了。”
黃巾真人道:“近日因受無名之傷,一直未能調製,金丹尚需時日,不過貧道觀陛下麵色,一時還是少近女色的好。陛下若覺得有腰酸背痛之症,貧道可施法為陛下祛之。”
安帝聽了喜道:“真人所說不錯,朕感覺有些不爽,請真人為朕解憂。”
黃巾真人點點頭,對王聖說了幾句,王聖忙自案下取來朱筆、紅丹和一條布,放在黃巾真人麵,黃巾真人當即以丹為墨,用朱筆蘸來在布條上寫出一種筆畫屈曲、似字非字的圖形,寫完後便由王聖在案前用燈上火苗將布條焚燒成灰,取來一杯水與灰調和,遞到安帝前,請他飲下。
安帝將信將疑,但見王聖無比虔誠地示意他,隻得將眉一皺,硬著頭皮喝了下去。
那知他喝了符水之後,也就片刻之間,就覺得神清氣爽,身上充滿了精力,不由地大喜道:“真人果真是仙人也,朕感覺好多了。真人倒不如教我仙道,從此長生不老可好。”
黃巾真人笑道:“做仙成道,須得噓噏精氣,不近女色,再以清虛自守,此等野人之事,陛下還是不修的好。當今朝廷清明,陛下隻要允執中道,恭己無為,但有聖行,便成正果。”
安帝喃喃道:“真人如此說,有如佛家說教,也罷,待朕迴去細想。請真人靜養,有何吩咐,隻須告訴王聖便是了。”當下起身迴宮,到宮後,又尋來美色尋歡作樂,早將與黃巾真人的話忘在腦後了。
等安帝走後,黃巾真人屋中,又轉出一人,對黃巾真人道:“二師兄,這皇帝對鄧氏越來越沒有耐性,大有取而代之之勢,看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了。我看隻要助皇帝除了太後,由這個昏君當道,然後再設法助鄧氏與之拚鬥,讓他們鷸蚌相爭,來個魚死網破,咱們大事可成了。”
那黃巾真人此時一改之前憔悴之色,隻見他站起身來,笑道:“不錯,大師兄如此安排,何愁大事不成。來,時辰已到,咱們去見大師兄。”
二人出了此屋,又轉到屋後一間低矮廂房當中,屋中連燈也未點,他二人輕輕進去,屏氣凝神地站了一會,聽到裏麵終於傳來了一聲歎息,聲音雖是蒼老,但卻有力。那黃巾真人和人公真人忙道:“給大師兄請安,今日大師兄感覺如?”
“放心吧,我沒事。剛才那安帝來何事?”
黃巾真人忙將此事稟報了他,最後又道:“大師兄,我和三弟俱感覺這皇帝對鄧氏越來越沒有耐性,大有取而代之之勢,看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了。我看不如我在暗中,三弟在明中,一起相助皇帝除了太後,由這個昏君當道,然後再設法助鄧氏與之拚鬥,讓他們鷸蚌相爭,來個魚死網破,咱們大事可成了。”
隻聽那大師兄道:“此事不可燥之,當年商紂王荒淫無道,文王尚不敢伐之。這漢氏江山,如今仍受上天恩澤,氣數未盡。那鄧氏家族自鄧太後把持朝政以來,深得民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等隻能智取,少用法術,否則若是引來鬼神幹涉,會導致前功盡棄。我施展貓鬼之法,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貪功冒進。所以你隻需在暗中助皇帝一臂之力,不可讓他操之過急,如與鄧氏過早翻臉,反誤了我們之前的一番安排,要等到安帝與鄧氏旗鼓相當之際,再讓他們互鬥,我等方可坐收漁翁之利,開啟太平盛世。”
黃巾真人聽,忙道:“大師兄如此一說,小弟這才明白了大師兄的一番苦心。對了,大師兄,三弟來報,那大將軍已尋來一個生下來就未吃過母乳,未嚐過葷腥的小和尚,就是那個因掃齊雲塔,被朝廷關押在死牢裏的名叫金蟬的小和尚,說是由他待為太後喂藥。”
“金蟬,就是那個說殺一眾差人仍是黑衣道人所為的那個小和尚。”
人公真人忙道:“不錯,就是他,我前幾天曾獄中看那個小和尚,我看他身無縛雞之力,也不會什麽法術,按說那一眾差人,決非是他所殺。但我在獄中,也發現了一些怪事。”人公真人恭恭敬敬地迴道。
“哦,什麽怪事?”
“那小和尚被鐵鏈拴了琵琶骨,動彈不得。但我們來時,見那小和尚已吃完了鈑,那碗卻放在他夠不著的地方。”
黃巾真人聽了,分析道:“會不會是他扔過去的。”
“按說他下次還得吃,他又沒傻沒瘋,不可能將自己的碗扔那麽遠。”
“嗯,此事確實有些蹊蹺。”
“再說,那兩個賣藝人能在死牢中逃走,我看也決不是他們自行挖地,看來這小和尚應有人在暗中相幫。”
“你說的對,看來也許有人還在暗中幫助小和尚,你等行事還須小心。今日過後,老三莫要來了,等到由金蟬為太後喂完丹後,再聽我傳書便是。”
“是。”人公真人應道。
黃巾真人則問道:“對了,大師兄,為何非要找個從未吃過葷腥的人來喂太後金丹呢,難道隻是因為吃過葷腥之物的人,極易將葷腥帶入金丹之中嗎?”
“哎!我本以為通放靈貓之法,控製那太後魂魄,她從此神智必在你我掌控之中,如此便可控製這大漢江山。沒想得人算不如天算,那晚不知出了何等緣故,也不知是魔是妖,竟然也來吸取那太後魂魄。那時我已施法將靈貓之魂附在太後體內,並與我精氣神相依相伴。受此物偷襲,我雖是施法力保,方保得靈貓之魂沒有被那妖邪一同吸走,但放法過急,受到反噬,靈貓之魂,經此劫也深受重傷,靈貓之魂隻有九分還在這貓身上,另一成則附在我體中,還害得我折了不少修行,險些連這老命也不保。”
“啊!大師兄,你之前怎麽未與我說此事。”人公真人急道。
“無妨,隻待明日你讓那小和尚給太後喂了金丹後,我就能作法除身上的靈貓殘魂,那小和尚從未吃過葷腥之物,未沾染任何不潔之物。且他又是童男之身,體內全是純陽之氣,鬼神皆敬而遠之。明日金丹成形,最忌遇到不潔之物,由這樣的人喂藥,一查保太後靈貓之魂順利入太後之體,二可助我順利驅除殘魂,免受邪物幹擾。”
人公真人聽了,憤憤地說道:“原來如此,哼,若是讓我逮住這妖邪,決饒不了它。”
“哎!”黃巾真人歎了口氣道:“但不知這妖邪到底是何方妖物?竟然傷得了大師兄,難道這安帝除了找我之外,還別請他人,也來做法施蠱不成。可是我沒有聽王聖說過一絲這方麵的口風。”
“大師兄、二師兄,小弟我已在宮中全走遍查過,沒有找到妖邪蹤跡,也沒找到任何可疑線索,那皇帝處,經我細查,除了與二師兄聯係外,也沒發現請了別的高人作法。”
黃巾真人聽了,更有些疑問,奇道:“如此說來,要是安帝沒有請別人,難道是太後的仇家請的嗎?”
“這一點我也考慮到了,特請大將軍協助我一同查找,我們明裏暗裏查了個遍,也未發現有任何可疑之處。說來這鄧太後自掌握朝政來,一向以善待人,除了曾與當年的陰廢後結過怨外,並未樹敵。”人公真人肯定地道。
“如此說來,那夜致使太後魂魄亡盡的妖邪,難道就是前來吸人魂魄的,碰巧吸了太後的不成?但宮中這麽多人,它為何隻吸走太後一人魂魄呢?”
這時那蒼老的聲音又道:“不錯,這也正是我不解之處。它沒有將太後魂魄全部吸走,應是與我施展貓鬼之術有關。否則,太後也沒不了這麽長時間。其中之秘,還有待細查,看來明日隻能先行下策了。”
“哦,小弟等不明,還請大師兄明示。”
“天下生靈,以人為最。人有三魂七魄,為諸生靈之首。那夜太後被那妖邪之物襲擊,因我、靈貓與太後之魂相依相持,為求自保,故不得不施法相攔,妖邪之物未全部吸走了她的三魂七魄,估計所剩隻有六七,所以才是現在太後這個樣子,但為了能讓你得到皇帝和大將軍的完全信任,隻能先用靈貓之魂了。”
“我明白了。明日我所施之法,仍是用靈貓之魂頂替太後所失之魂,使她得以不活不死,這也正好便宜我們行事。”人公真人聽了恍然道。
“不錯。你先用此法得皇帝和大將軍的信任,這太後服金丹之後,還有一年壽命,這一年內,正好由你等相機行事。”
“是,小弟謹尊大師兄之命。”
“這妖邪來曆、目的我們還不得而知。看來你等一切列得小心行事了,要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再後。若是那妖邪再現,我等將前功盡棄。按說我等行法,隻要不讓人喪命,必不招神鬼關注。如今太後隻剩下這樣二魂六魄,附在身上,這白貓之魂,待我明日施法入太後之體。明日之舉,你務必要小心,稍有不測,不但太後性命難保,還會反噬於我。”
人公真人聽了,這才大悟,連連點頭道:“原來如此,請師兄放心,明日我必小心行事,定要萬無一失。”
“想不到你尋到獻藥之人,竟然是這個小和尚。金丹成時,其熱無比,若不是純陽之體,是禁不住的,縱是純陽之體,怕經此一劫,也難保命。明日獻丹之後,無論這小和尚生死與否,你都要好生待他。”
“是,大師兄。”人公真人迴道。
“嗯,對了,那安帝也非善輩,老二你雖得他信任,但也得多加小心。”
“是,謹遵大師兄命。”黃巾真人也迴道。
“老三說的邙山那個地方,我看了,可以蓋。當下當務之急,是喂完丹後,速破土動工,準備蓋道觀,到時侯我還得行借屍還魂大法。”
“大師兄,我已上奏皇帝了,馬上就要動工。”
“那好,今夜你將這白貓帶走。”說著自懷中拿出一隻奄奄一息的白貓道,“今晚子時,用黃布將白貓縊死,它身上之魂,必附於黃布之上,等明日由小和尚喂完太後金丹,到夜間子時將此黃布燒了,到時我一同作法,就可將此貓魂魄也歸入太後之體,就算是全是了太後的魂魄,她得此魂,支撐一年是沒有問題的。你要務必保管好白貓屍體,用白樺木盒裝好,以待大殿奠基時我施法祛魔時用。”
“是,小弟謹遵大師兄吩咐行事。”
黃巾真人這時又插口道:“對了,大師兄,我此番在暗中與安帝手下諸人接觸,仔細觀察,尋找漢朝護國神器,可是此事我一直未有任何進展,還請大師兄指點我。”
過了一會,那大師兄方道:“秦朝始皇推終始五德之水,尚黑。而漢高祖劉邦代秦建漢,認為秦朝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漢朝應該接替的是周朝的火德,水能克火,因此定正朔應為水德。而到武帝時,聽從方士之議,把秦朝劃歸正統朝代,按照五行中以土克水之說,將漢朝正朔改為土德,但到了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後,為了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將五行相克改為五行相克相生說,並修改漢朝以前諸朝代的德性,按照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將朝代交替順序定為,夏朝為金,金生水,商則為水,水生木,周則為木,金克木,則秦為金。而漢承周之正統,而火克金,漢滅奉,木生火,漢則為火,如此一來,他王莽仍是順天意建新,由漢生之,而非新滅漢。光武帝劉秀光複漢室之後,也借鑒了五行相克相生說,又確定新立的漢朝正朔為火德。所以按以上三種說法,漢朝正朔有火德、土德、木德三說。將來天下大亂,也應有三家分漢才對。至於大漢的護國神器,當應有三,且必與五行有關。”
“啊!原來如此,大師兄你這麽一說,小弟頓感茅塞頓開,找起來也有方向了。”
“當年漢高祖撥劍斬白蛇,王莽作亂後,光武帝由一介農夫,複興大漢,看來這一切都應與大漢朝護國神器有關。不過神器既然帶了神字,在凡間就不易尋找了。不過天緣湊巧,我前番出山,為漢和帝看病,湊巧得到了那個對漢和帝施以蠱咒的木偶,經我推斷,這木偶就是神器之一。想來是前朝竇氏一脈,報複漢和帝,不知此物珍貴,竟然用它也詛咒漢和帝,被我得來。但還有兩件,我始終未能查得到,老三你現在是國師,可在廟堂中仔細留意,老二在暗中細細打探,若是天命在我教,神器自然會現身的,大漢的護國神器到了我手,那便是天命在我了。”
“是,小弟明白了。”黃巾真人與人公真人同時應道。
“好了,你們去吧。”那聲音說完,再無聲息。
“是,大師兄貴體重要,若是沒別的吩咐,我等這就告辭了。”黃巾真人與人公真人同時應道,均對著黑暗又施一禮,這才悄悄地退了出去。
等他們輕輕退出來後,人公真人抱起白貓,放入懷中,與黃巾真人又輕聲說了幾句話,便道了別,也不走門口,跳牆而去。
(本章完)
安帝心中不爽,他聽人公真人說過,太後縱是醒來,也不過二三歲的智力,自己正好借她作招牌,鞏固自己的勢力。可是一想到要讓那個小和尚金蟬來獻丹,心中就無由來地甚是煩悶。
他一連摔了好幾個宮中物件,仍不解氣,等到了傍晚,安帝對黃閏道:“收拾一下,我要出宮去見那黃巾真人,看看他給我煉的金丹可否成功了。”
黃閏聽安帝要私自出宮去見黃巾真人,嚇了一跳,勸了一番,安帝仍執意要去。
黃閏無法,隻得找來心腹安排,與安帝喬裝打扮一番,乘著月色,出了南宮,乘一黑布小轎,蛇行鬥折,潛入一極其隱蔽的農宅之中,來尋王聖。
王聖得訊,早已小心在外恭候,見安帝親自來了,不敢大聲說話,隻微一行禮,便當先帶路,將安帝等人引入後宅。
那後宅打掃的甚是幹淨。一進院門,便聞到一股麝香的味道自屋內傳了出來,安帝見黃巾真人並未在門外迎接,麵色微沉,王聖已在旁輕聲道:“真人因作法功力大損,不能親自來迎,請陛下見諒。”
安帝哼了一聲,由王聖在門前,輕扣了一下,道:“真人,陛下親自看望您來啦。”
“請陛下進來。”裏麵傳來低沉的聲音。隨之那兩扇木門竟然吱呀地一聲開了,安帝等人望去,竟是無人開,兩扇門自己開的,裏麵黑乎乎的。
安帝一見不由地後退兩步,一時沒有膽量邁步進去。
這時裏麵燈光一閃,一盞油燈已亮起,隻見屋內隻有一個桌案,案上亮著油燈,照著案上的一張黃布,上麵恍恍惚惚三個大字:太平道。再看燈下,一名道人盤膝而坐,頭上一條黃巾係著發髻,身形枯小幹瘦,麵色有如一張黃紙,眼窩深陷,隻是雙眼開合之際,有精光射出。
那黃巾真人見安帝走了進來,坐著誦了聲“無上天尊”道:“貧道給陛下請安了,貧道有疾,不能起身相迎,陛下恕罪。”
安帝今天才見到黃巾真人真容,見他容貌醜陋,麵色嚇人,心中有些懼怕,本來有些不滿,也忘在腦後,當下停步不前,隻是道:“無妨、無妨。真人為國操勞受苦,朕心甚是不安,今日特過來看望。”說完又迴頭對王聖道,“真人所居如此簡陋,你是怎麽安排的?”
黃巾真人在一旁接口笑道:“陛下莫要怪她,是貧道一向喜愛如此,特意讓王施主給貧道安排的,若是住那錦繡之地,身子先受不了,也有違我太平道清心寡欲之本。”
王聖一邊拿了個椅子,鋪好坐墊,請安帝坐下後,一邊在旁陪笑道:“陛下,黃巾真人仍是得道高人,奴婢一心想好好伺侯,可他老人家決意不肯,說是須得如此,方好作法運功,前些日子真人為了陛下之事,大損功力,好幾天不吃不喝,今才有些好轉了。”
安帝道:“真人為國事操勞,隻要朕真正親政之後,決不負真人。雖然現在朝廷已有國師,但朕也要封你為國師。”
“貧道閑雲野鶴,早已視名祿如浮雲,若不是王聖施主對我禮遇有加,陛下對貧道有知遇之恩,貧道早就走了。唉!一入紅塵誤修行啊!”
安帝道:“真人莫急,朕隻要能把控江山,朕治下名山勝境,任由真人挑選,真人所需,全由朝廷供奉。”
黃巾真人道:“貧道別無他求,陛下仍是有道名君,隻要陛下效法三皇五帝,致天下太平就可以了。”
安帝聽了訕訕道:“這個自然,朕之江山,朕自當善待。”
黃巾真人又道:“貧道為了助陛下早日功成,不惜作靈貓之咒,此法有違天和,未到七七四十九天,我已身受重創,看來陛下所托,貧道雖是盡力而為,但也僅是到此而已矣。”
安帝道:“真人為此事如此傷身,朕心內過意不去,不知真人所需何藥,朕讓王聖準備。”
黃巾真人聞聽,雙目睜開,眸子精光閃動,看了安帝一眼道:“多謝陛下,貧道之傷不妨,倒是貧道見陛下精神不好,想來煩心事多,過於操勞的緣故吧。”
安帝道:“正是如此,不知真人為朕所煉金丹可快成了。”
黃巾真人道:“近日因受無名之傷,一直未能調製,金丹尚需時日,不過貧道觀陛下麵色,一時還是少近女色的好。陛下若覺得有腰酸背痛之症,貧道可施法為陛下祛之。”
安帝聽了喜道:“真人所說不錯,朕感覺有些不爽,請真人為朕解憂。”
黃巾真人點點頭,對王聖說了幾句,王聖忙自案下取來朱筆、紅丹和一條布,放在黃巾真人麵,黃巾真人當即以丹為墨,用朱筆蘸來在布條上寫出一種筆畫屈曲、似字非字的圖形,寫完後便由王聖在案前用燈上火苗將布條焚燒成灰,取來一杯水與灰調和,遞到安帝前,請他飲下。
安帝將信將疑,但見王聖無比虔誠地示意他,隻得將眉一皺,硬著頭皮喝了下去。
那知他喝了符水之後,也就片刻之間,就覺得神清氣爽,身上充滿了精力,不由地大喜道:“真人果真是仙人也,朕感覺好多了。真人倒不如教我仙道,從此長生不老可好。”
黃巾真人笑道:“做仙成道,須得噓噏精氣,不近女色,再以清虛自守,此等野人之事,陛下還是不修的好。當今朝廷清明,陛下隻要允執中道,恭己無為,但有聖行,便成正果。”
安帝喃喃道:“真人如此說,有如佛家說教,也罷,待朕迴去細想。請真人靜養,有何吩咐,隻須告訴王聖便是了。”當下起身迴宮,到宮後,又尋來美色尋歡作樂,早將與黃巾真人的話忘在腦後了。
等安帝走後,黃巾真人屋中,又轉出一人,對黃巾真人道:“二師兄,這皇帝對鄧氏越來越沒有耐性,大有取而代之之勢,看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了。我看隻要助皇帝除了太後,由這個昏君當道,然後再設法助鄧氏與之拚鬥,讓他們鷸蚌相爭,來個魚死網破,咱們大事可成了。”
那黃巾真人此時一改之前憔悴之色,隻見他站起身來,笑道:“不錯,大師兄如此安排,何愁大事不成。來,時辰已到,咱們去見大師兄。”
二人出了此屋,又轉到屋後一間低矮廂房當中,屋中連燈也未點,他二人輕輕進去,屏氣凝神地站了一會,聽到裏麵終於傳來了一聲歎息,聲音雖是蒼老,但卻有力。那黃巾真人和人公真人忙道:“給大師兄請安,今日大師兄感覺如?”
“放心吧,我沒事。剛才那安帝來何事?”
黃巾真人忙將此事稟報了他,最後又道:“大師兄,我和三弟俱感覺這皇帝對鄧氏越來越沒有耐性,大有取而代之之勢,看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了。我看不如我在暗中,三弟在明中,一起相助皇帝除了太後,由這個昏君當道,然後再設法助鄧氏與之拚鬥,讓他們鷸蚌相爭,來個魚死網破,咱們大事可成了。”
隻聽那大師兄道:“此事不可燥之,當年商紂王荒淫無道,文王尚不敢伐之。這漢氏江山,如今仍受上天恩澤,氣數未盡。那鄧氏家族自鄧太後把持朝政以來,深得民心,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等隻能智取,少用法術,否則若是引來鬼神幹涉,會導致前功盡棄。我施展貓鬼之法,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貪功冒進。所以你隻需在暗中助皇帝一臂之力,不可讓他操之過急,如與鄧氏過早翻臉,反誤了我們之前的一番安排,要等到安帝與鄧氏旗鼓相當之際,再讓他們互鬥,我等方可坐收漁翁之利,開啟太平盛世。”
黃巾真人聽,忙道:“大師兄如此一說,小弟這才明白了大師兄的一番苦心。對了,大師兄,三弟來報,那大將軍已尋來一個生下來就未吃過母乳,未嚐過葷腥的小和尚,就是那個因掃齊雲塔,被朝廷關押在死牢裏的名叫金蟬的小和尚,說是由他待為太後喂藥。”
“金蟬,就是那個說殺一眾差人仍是黑衣道人所為的那個小和尚。”
人公真人忙道:“不錯,就是他,我前幾天曾獄中看那個小和尚,我看他身無縛雞之力,也不會什麽法術,按說那一眾差人,決非是他所殺。但我在獄中,也發現了一些怪事。”人公真人恭恭敬敬地迴道。
“哦,什麽怪事?”
“那小和尚被鐵鏈拴了琵琶骨,動彈不得。但我們來時,見那小和尚已吃完了鈑,那碗卻放在他夠不著的地方。”
黃巾真人聽了,分析道:“會不會是他扔過去的。”
“按說他下次還得吃,他又沒傻沒瘋,不可能將自己的碗扔那麽遠。”
“嗯,此事確實有些蹊蹺。”
“再說,那兩個賣藝人能在死牢中逃走,我看也決不是他們自行挖地,看來這小和尚應有人在暗中相幫。”
“你說的對,看來也許有人還在暗中幫助小和尚,你等行事還須小心。今日過後,老三莫要來了,等到由金蟬為太後喂完丹後,再聽我傳書便是。”
“是。”人公真人應道。
黃巾真人則問道:“對了,大師兄,為何非要找個從未吃過葷腥的人來喂太後金丹呢,難道隻是因為吃過葷腥之物的人,極易將葷腥帶入金丹之中嗎?”
“哎!我本以為通放靈貓之法,控製那太後魂魄,她從此神智必在你我掌控之中,如此便可控製這大漢江山。沒想得人算不如天算,那晚不知出了何等緣故,也不知是魔是妖,竟然也來吸取那太後魂魄。那時我已施法將靈貓之魂附在太後體內,並與我精氣神相依相伴。受此物偷襲,我雖是施法力保,方保得靈貓之魂沒有被那妖邪一同吸走,但放法過急,受到反噬,靈貓之魂,經此劫也深受重傷,靈貓之魂隻有九分還在這貓身上,另一成則附在我體中,還害得我折了不少修行,險些連這老命也不保。”
“啊!大師兄,你之前怎麽未與我說此事。”人公真人急道。
“無妨,隻待明日你讓那小和尚給太後喂了金丹後,我就能作法除身上的靈貓殘魂,那小和尚從未吃過葷腥之物,未沾染任何不潔之物。且他又是童男之身,體內全是純陽之氣,鬼神皆敬而遠之。明日金丹成形,最忌遇到不潔之物,由這樣的人喂藥,一查保太後靈貓之魂順利入太後之體,二可助我順利驅除殘魂,免受邪物幹擾。”
人公真人聽了,憤憤地說道:“原來如此,哼,若是讓我逮住這妖邪,決饒不了它。”
“哎!”黃巾真人歎了口氣道:“但不知這妖邪到底是何方妖物?竟然傷得了大師兄,難道這安帝除了找我之外,還別請他人,也來做法施蠱不成。可是我沒有聽王聖說過一絲這方麵的口風。”
“大師兄、二師兄,小弟我已在宮中全走遍查過,沒有找到妖邪蹤跡,也沒找到任何可疑線索,那皇帝處,經我細查,除了與二師兄聯係外,也沒發現請了別的高人作法。”
黃巾真人聽了,更有些疑問,奇道:“如此說來,要是安帝沒有請別人,難道是太後的仇家請的嗎?”
“這一點我也考慮到了,特請大將軍協助我一同查找,我們明裏暗裏查了個遍,也未發現有任何可疑之處。說來這鄧太後自掌握朝政來,一向以善待人,除了曾與當年的陰廢後結過怨外,並未樹敵。”人公真人肯定地道。
“如此說來,那夜致使太後魂魄亡盡的妖邪,難道就是前來吸人魂魄的,碰巧吸了太後的不成?但宮中這麽多人,它為何隻吸走太後一人魂魄呢?”
這時那蒼老的聲音又道:“不錯,這也正是我不解之處。它沒有將太後魂魄全部吸走,應是與我施展貓鬼之術有關。否則,太後也沒不了這麽長時間。其中之秘,還有待細查,看來明日隻能先行下策了。”
“哦,小弟等不明,還請大師兄明示。”
“天下生靈,以人為最。人有三魂七魄,為諸生靈之首。那夜太後被那妖邪之物襲擊,因我、靈貓與太後之魂相依相持,為求自保,故不得不施法相攔,妖邪之物未全部吸走了她的三魂七魄,估計所剩隻有六七,所以才是現在太後這個樣子,但為了能讓你得到皇帝和大將軍的完全信任,隻能先用靈貓之魂了。”
“我明白了。明日我所施之法,仍是用靈貓之魂頂替太後所失之魂,使她得以不活不死,這也正好便宜我們行事。”人公真人聽了恍然道。
“不錯。你先用此法得皇帝和大將軍的信任,這太後服金丹之後,還有一年壽命,這一年內,正好由你等相機行事。”
“是,小弟謹尊大師兄之命。”
“這妖邪來曆、目的我們還不得而知。看來你等一切列得小心行事了,要知道螳螂捕蟬,黃雀再後。若是那妖邪再現,我等將前功盡棄。按說我等行法,隻要不讓人喪命,必不招神鬼關注。如今太後隻剩下這樣二魂六魄,附在身上,這白貓之魂,待我明日施法入太後之體。明日之舉,你務必要小心,稍有不測,不但太後性命難保,還會反噬於我。”
人公真人聽了,這才大悟,連連點頭道:“原來如此,請師兄放心,明日我必小心行事,定要萬無一失。”
“想不到你尋到獻藥之人,竟然是這個小和尚。金丹成時,其熱無比,若不是純陽之體,是禁不住的,縱是純陽之體,怕經此一劫,也難保命。明日獻丹之後,無論這小和尚生死與否,你都要好生待他。”
“是,大師兄。”人公真人迴道。
“嗯,對了,那安帝也非善輩,老二你雖得他信任,但也得多加小心。”
“是,謹遵大師兄命。”黃巾真人也迴道。
“老三說的邙山那個地方,我看了,可以蓋。當下當務之急,是喂完丹後,速破土動工,準備蓋道觀,到時侯我還得行借屍還魂大法。”
“大師兄,我已上奏皇帝了,馬上就要動工。”
“那好,今夜你將這白貓帶走。”說著自懷中拿出一隻奄奄一息的白貓道,“今晚子時,用黃布將白貓縊死,它身上之魂,必附於黃布之上,等明日由小和尚喂完太後金丹,到夜間子時將此黃布燒了,到時我一同作法,就可將此貓魂魄也歸入太後之體,就算是全是了太後的魂魄,她得此魂,支撐一年是沒有問題的。你要務必保管好白貓屍體,用白樺木盒裝好,以待大殿奠基時我施法祛魔時用。”
“是,小弟謹遵大師兄吩咐行事。”
黃巾真人這時又插口道:“對了,大師兄,我此番在暗中與安帝手下諸人接觸,仔細觀察,尋找漢朝護國神器,可是此事我一直未有任何進展,還請大師兄指點我。”
過了一會,那大師兄方道:“秦朝始皇推終始五德之水,尚黑。而漢高祖劉邦代秦建漢,認為秦朝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不屬於正統朝代,漢朝應該接替的是周朝的火德,水能克火,因此定正朔應為水德。而到武帝時,聽從方士之議,把秦朝劃歸正統朝代,按照五行中以土克水之說,將漢朝正朔改為土德,但到了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後,為了證明其政權的合法性,將五行相克改為五行相克相生說,並修改漢朝以前諸朝代的德性,按照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將朝代交替順序定為,夏朝為金,金生水,商則為水,水生木,周則為木,金克木,則秦為金。而漢承周之正統,而火克金,漢滅奉,木生火,漢則為火,如此一來,他王莽仍是順天意建新,由漢生之,而非新滅漢。光武帝劉秀光複漢室之後,也借鑒了五行相克相生說,又確定新立的漢朝正朔為火德。所以按以上三種說法,漢朝正朔有火德、土德、木德三說。將來天下大亂,也應有三家分漢才對。至於大漢的護國神器,當應有三,且必與五行有關。”
“啊!原來如此,大師兄你這麽一說,小弟頓感茅塞頓開,找起來也有方向了。”
“當年漢高祖撥劍斬白蛇,王莽作亂後,光武帝由一介農夫,複興大漢,看來這一切都應與大漢朝護國神器有關。不過神器既然帶了神字,在凡間就不易尋找了。不過天緣湊巧,我前番出山,為漢和帝看病,湊巧得到了那個對漢和帝施以蠱咒的木偶,經我推斷,這木偶就是神器之一。想來是前朝竇氏一脈,報複漢和帝,不知此物珍貴,竟然用它也詛咒漢和帝,被我得來。但還有兩件,我始終未能查得到,老三你現在是國師,可在廟堂中仔細留意,老二在暗中細細打探,若是天命在我教,神器自然會現身的,大漢的護國神器到了我手,那便是天命在我了。”
“是,小弟明白了。”黃巾真人與人公真人同時應道。
“好了,你們去吧。”那聲音說完,再無聲息。
“是,大師兄貴體重要,若是沒別的吩咐,我等這就告辭了。”黃巾真人與人公真人同時應道,均對著黑暗又施一禮,這才悄悄地退了出去。
等他們輕輕退出來後,人公真人抱起白貓,放入懷中,與黃巾真人又輕聲說了幾句話,便道了別,也不走門口,跳牆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