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江河川將顧清風帶迴了江月樓。
顧清風沐浴更衣完畢,他就讓張管事叫大夫來給他治傷,並親手幫顧清風上藥,問他:“你師父怎麽下手這麽重啊?你做錯什麽了他這樣打你?”
顧清風垂下眼睫,“他說要將洪家家業傳給我,我沒答應……”
江河川一愣,不過也容易想通:“嗯……其實也可以理解,你師父是把你真當親兒子培養,他不娶妻不生子,可不就指著你了嗎?你竟然不受,擱誰都得傷心,更何況洪大俠那火爆的性子……”
“伯父是覺得我應該接受?我想我不能……我父親他們害死了河洛劍派那麽多師兄弟,我怎麽能夠問心無愧地當河洛劍派的繼承人?顧家有負我師父……”顧清風難過道。
江河川拍拍他的肩,安慰他:“別這樣,清風,就算有錯也是你父親,你姐姐,你哥哥他們的錯。你師父疼你器重你,與其他的有什麽關係呢?你不要胡思亂想……誒,也是怪伯父不好,怎麽就讓你知道那些真相了呢?於你何益?明明於你不相幹的……”
“怎麽不相幹?我既是河洛劍派的人也是顧家的兒子,這兩麵的恩怨我不能置身事外。錯了,就是錯了……”
江河川連連歎氣:“孩子苦了你了,攤上這樣一家人。真想不明白你父親那樣的人,怎麽會有你這樣磊落正義的兒子?”
顧清風也不想江河川為自己感到難受,就玩笑自嘲:“是啊,我師父也說我是顧家的奇跡,不像是顧青玄親生的……”
江河川卻一下子沒反應了,聽著這話,隻呆呆地看著顧清風。
“伯父,怎麽了?”顧清風注意到江河川臉色不對,問了句。
江河川反應過來,避開他詢問的目光,搖搖頭:“沒什麽……伯父去叫人給你送點吃的來。“
說罷,江河川就出了客房,關上門,在門外站了一會兒,想起顧清風迴長安的第一晚,那時候,其實並不是顧清風偶然到客房門前聽到洪洛天和顧青玄的對話,而是比顧清風早到的他,被顧清風發現他在偷聽,而他後來用暗示誤導顧清風,讓顧清風聽見他父親和他師父的秘密……
江河川內心十分糾結,惴惴不安,下樓碰到張管事,就叫張管事給顧清風送些好吃好喝的,他又心事重重地上了四樓,去了對麵的客房‘陽明閣’。
進了‘陽明閣’,他就看見與‘月華居’連通的那扇門是開著的,而那人就那樣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他眼前……
“河川。”
坐在那裏的,正是新晉的晉王正妃蕭王妃。
他一時被驚喜衝昏了頭,雖然這幾日與她見麵頻繁,他仍是次次都欣喜非常,“霽華……”
蕭霽華問他:“上次我跟你說的事,你辦了嗎?怎麽我聽說顧青玄的商改初議還是很順利啊?”
江河川心裏一涼,麵露難色:“霽華……一定要這樣嗎?三顧不是敵人……我相信他們,他們也相信我,與其與他們爭什麽,不如和他們互相成就,這麽多年一直這樣,我們才順風順水……再說,跟他們相對是沒什麽好處的,顧青玄,他是能一眼把我看穿的人,這麽多年了,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啊……”
蕭霽華不屑地輕笑一聲:“原來你還沒有拿定主意,之前你答應我的都是在騙我的?”
“不是。霽華,我怎麽會騙你?我理解你說的那些,我答應你對付顧家人……可是你要知道這對我來說是很艱難的,我……我隻是有些猶豫。”
她坐到他身旁,冷著臉逼近他,“猶豫?我容許你猶豫。但你要想明白了,到底誰才是你的‘親人’。你要不要為你的兒子做點什麽?說白了吧,如今是晉王府和顧家你必須得選一邊,你看著辦吧!”
江河川是對付顧家人的利器,她要做的就是把控住他,而她如今已然有了足夠的籌碼。
果然,江河川沮喪地垂下了頭,不在與她爭辯什麽。
“能讓我見見他嗎?”他問。
蕭霽華戴上白紗鬥笠,起身欲走:“等你‘猶豫’完了再說。”
她走到了門口,正要開門,聽江河川又問:“你……你想讓我怎麽做?”
白紗下的她笑了一下,迴身,撩簾,態度絕然,“你是最了解他們的人,隻有你能找到他們的弱點,控製他們,擊垮他們。比如之前說的,利用顧清風,讓顧青玄崩潰……或者拖慢他的腳步,讓他少出點風頭!”
“不過,我也知道,河川,這對於你來說的確很困難,我不強求你,隻是需要你一個態度而已,之後的事你可以慢慢來……其他的,我相信王爺自有籌謀。”
……
“朝中百官,哪個官位上的人……最無聊?”
江月樓頂樓茶室內,江河川在招待他的親家楊隆興,兩人閑談道。
楊隆興吐掉嘴裏的牙簽,側坐靠在落地椅背上,剛用過酒菜,一臉醉酒的紅潮,想了想,認真迴答親家的問題:“六部尚書吧……”
“額?為什麽?尚書大人管著一大部的事,還無聊啊?”江河川不解。
楊隆興道:“我以前做過吏部尚書,也做過禮部尚書,我就是這樣覺得……你要知道,尚書雖為一部最高官,可是他上麵還有各官三部的左右司丞啊,他們又都受丞相直接統轄,根本不能閑著,隻能想方設法地幹涉……不,是指點手下三部的內務,好彰顯自己的作用。所以尚書其實都不用做什麽本部職責以內的事,如果手下剛好有個能幹的侍郎,那尚書就完全是個擺設了,除非他想或他能壓住侍郎……”
“那尚書一般做什麽?”江河川饒有興趣。
楊隆興難得思路清楚一次,脫口道:“尚書要做的主要就隻有三件事,第一,製定政令,把握方略……”
江河川忍不住插嘴:“也就是,對陛下說大話,對同僚說假話?”
楊隆興訕笑一下,服氣地點頭,繼續道:“第二,推行政令,貫徹方略……”
“你是說,鞏固地位,打壓下屬?”
楊隆興再點頭:“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為本部獲取支持,維護本部的朝堂形象。”
“你是說,為部內跟朝廷要更多的銀子,以及在朝上跟質疑本部的人動手,不讓人揭穿自己說的假話?”江河川語若流珠,自然接道。
楊隆興對他舉杯:“江老板,你有這種覺悟,應該去當官啊!”
江河川笑笑,“應該也有例外吧?尚書的品級比侍郎高那麽多,就這麽好幹的?”
楊隆興大籲一口氣,咽下一杯酒:“當然有例外的,戶部尚書就是個例外!自從我當了戶部尚書之後,我才發現我以前的認知是多麽片麵。戶部尚書!嘖嘖,尤其是本朝的戶部尚書,絕對是朝廷最累最苦最不討好的官!”
“所以顧青玄讓你當了……”想到這,江河川忍俊不禁,隨口說出實話。
楊隆興難免臉色黑了下,不過也不跟他深究,一臉苦悶的樣子,歎氣道:“親家啊,這次顧青玄玩大了,不給我們活路了……”
“怎麽了?他跟你要銀子了?不對呀,顧青玄最會弄銀子了,按理說隻會給戶部進銀子的……可是他主張的新政。會讓你們吃大虧?”江河川問。
他放下酒杯,又倒了一杯,順手將江河川麵前的杯子也倒滿,正色起來,問江河川:“你可聽他說過新政的內容?我想,他一定提前透給你了吧……”
江河川垂目思索:“略有耳聞,你是說關於商改部分的,他讓朝廷撥銀子助民商擴張?”
楊隆興頷首,看著江河川道:“你知道戶部為商改而成立的‘振業司’吧?原來我以為隻是為了接管官員之前的民間生意臨時立的,卻沒想到顧青玄讓朝廷立的這個司是有大作用的……他第一步跟官員清算了,劃清了官商的界限,第二步就是他將要走的,就是要朝廷幹涉民商生意,而振業司就是專門負責這塊的……”
他話說一半又止住,江河川自己領悟,接著他的話茬道:“而現在‘振業司’在你手裏,你能夠決定朝廷撥銀支持哪些生意……你不會是想……”
楊隆興拍拍他的手背:“嗯!這就要親家公你和我聯手了,咱們絕對是有利可圖。顧青玄他抓得再緊,也不會懷疑到你啊……”
……
皇宮東門前,百官各自成行,等候宮門開啟之時,大多交頭接耳地議論著什麽。政事堂的兩位國輔看著前麵那一堆人,轉頭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新任禦史大夫顧青玄自然已是這上朝隊伍中領頭的那一個,被諸官僚簇擁著,看起來卻無得意之色,臉色難看,似有所擾,跟在他後麵的人都加了個小心,平時他笑臉示人時都難測其心思,眼下直接拉了臉,不知會做出什麽……
喬懷安拿出兩封折子,問秦詠年:“秦老,你怎麽看?我們是直接上交陛下,還是……”
秦詠年知道其實喬懷安心裏已有定論,況且他覺得反正喬懷安知道了,那陛下一定會知道,他們現在麵對的問題是怎麽處理他們手中的東西,不能非黑即白地下結論,還得權衡再三。
他拿過那兩封折子,對喬懷安道:“這樣的事還是我去做吧,讓顧青玄以為政事堂站在他那邊也好,順便也能借此事試試他的決心……”
兩人心事相和,喬懷安點頭由他去了,“有勞秦老。”
秦詠年走向那略顯擁擠的人群,眾人見他過來也跟他見禮,為他讓路。他走到顧青玄麵前,與顧青玄,還有顧青玄身邊的左右司丞互相見禮,不由得多看了杜漸微和董燁宏一眼,心中別有感慨,想到以前,左右司丞都是在丞相左右的,而今已是顧青玄的左右臂膀,顧青玄的地位已然明晰,這個時候他們政事堂再不投誠恐怕是不行的……
當然要看出顧青玄的地位如何,還有一個極為明顯的標誌,就是楊隆興站在哪裏,他不負為朝廷動向的風向標,此時正在顧青玄旁邊,比誰都熱切。
“顧大夫,可否借一步說話?”秦詠年臉上堆砌著和順的笑意,小心問道。
顧青玄抬眸,臉色緩和,與他走向一旁,楊隆興他們識趣地退開。
“秦國輔是有什麽事與顧某相商嗎?”其實他的態度還是謙和的,並沒有因為官位的升遷而刻意壓人,對年長資曆厚的秦詠年從不像之前殷濟恆那樣輕慢。
秦詠年道:“是,而且是正事,大事……”
“那為何不等上朝時,在朝上解決?而與顧某私下交談,這人多眼雜的,別人看著指定要傳秦國輔什麽閑話呢?”顧青玄有心提醒他。
秦詠年用餘光瞥了下宮門前百官,笑得更歡:“顧大夫別說笑了,朝堂從來不是用來解決正事的好嗎?”
“也對。”顧青玄領會後認同道:“朝堂是給百官吵架的,一般的大事都是朝下解決。還是秦國輔看得明白。那請秦國輔賜教,有何大事需要顧某出力?”
“不敢言教,隻是有兩樣東西需要顧大夫提前過目……”
秦詠年先從左邊袖筒掏出一封折子,遞給顧青玄:“這是戶部郎中程維的辭呈。”
顧青玄有些疑惑,打開來看,問道:“程維?以前他就在顧某手下做過事,他很不錯啊,顧某很看好他呢,他為什麽要辭官?而且不是直接向上官辭官,而把辭呈送到你們政事堂了?”
未解答他的疑問,秦詠年接著又掏出一封較厚的折子:“因為這個……檢舉戶部尚書楊隆興貪汙受賄,利用振業司和新政,勾結長安商戶,大肆斂財的稟呈,他寫的,上有詳細情形,還列出了可以為證的事項,並且願意為證人,請政事堂對楊隆興展開調查。”
“調查官員……這也是禦史台的事啊,他不將這些交到禦史台,而是直接找上政事堂,這是完全不信任顧某了……”顧青玄看著稟呈末端鮮紅的簽字,思慮道。
秦詠年沒想到顧青玄的反應毫不激烈,而且關注的點也並不是楊隆興貪汙,他一時摸不清顧青玄的心思,為程維解釋道:“顧大夫勿要多心,你知道的,年輕人做事難免會欠考量,況且程維那種寧折不彎死磕到底的性子,連辭呈都遞了,可想下了多大的決心……說句得罪顧大夫的,如今百官都看得清楚,楊隆興與顧大夫走得近,多少不明情況的難免會把他當作顧大夫的人,這程維會對禦史台有顧忌也是情理之中。還請顧大夫不要與他這莽撞年輕人一般見識。”
顧青玄知道秦詠年完全可以直接把這兩封折子交給皇上的,這下拿給他看,是為試探他的態度,並且向他表示政事堂與他同立場。他道:“秦國輔勿慮,顧某豈是心胸狹隘的人?顧某明白程維的顧慮,站在他的角度,他如此做其實也妥當,顧某還欣賞他的做法和魄力。但他畢竟是年輕官員,沒有秦國輔看得深遠……”
“是,老夫思慮再三,覺得此事還是應該由顧大夫你來斟酌權衡,正在商改的重要關頭,很多事情都不能以常理論之……況且,政事堂相信,顧大夫一定會有最好的處理辦法。”
顧青玄將那兩封稟呈又交還到秦詠年手中,對他道:“嗯……這封稟呈請秦國輔暫收於政事堂,切不要透露風聲,在暗中核實其中證言則可,那封辭呈,請秦國輔駁迴吧,顧某會親自去與程維談。”
“那楊隆興呢?”
顧青玄哼笑一聲,“這個秦國輔就不用掛心了,顧某自有主張。放心,顧某是絕對不會包庇姑息他的,隻是……一個將死之人,讓他多蹦躂兩天又能怎樣呢?何況目前隻有他能鎮住那馬蜂窩一般的戶部。”
果然應了喬懷安的猜想,秦詠年心中暗歎,自己總算沒有貿然捅婁子,還是喬懷安的見識正確。他看看顧青玄,收好那那封折子:“好,政事堂相信顧大夫。”
正欲拘禮退開,他忽又問:“顧大夫好像一點都不驚訝於此等事啊?”
顧青玄看向那邊人群中的楊隆興,聳肩笑道:“貪汙?官員不貪不汙何以為官?楊隆興?他見利不圖有權不用才讓人驚訝呢。”
顧清風沐浴更衣完畢,他就讓張管事叫大夫來給他治傷,並親手幫顧清風上藥,問他:“你師父怎麽下手這麽重啊?你做錯什麽了他這樣打你?”
顧清風垂下眼睫,“他說要將洪家家業傳給我,我沒答應……”
江河川一愣,不過也容易想通:“嗯……其實也可以理解,你師父是把你真當親兒子培養,他不娶妻不生子,可不就指著你了嗎?你竟然不受,擱誰都得傷心,更何況洪大俠那火爆的性子……”
“伯父是覺得我應該接受?我想我不能……我父親他們害死了河洛劍派那麽多師兄弟,我怎麽能夠問心無愧地當河洛劍派的繼承人?顧家有負我師父……”顧清風難過道。
江河川拍拍他的肩,安慰他:“別這樣,清風,就算有錯也是你父親,你姐姐,你哥哥他們的錯。你師父疼你器重你,與其他的有什麽關係呢?你不要胡思亂想……誒,也是怪伯父不好,怎麽就讓你知道那些真相了呢?於你何益?明明於你不相幹的……”
“怎麽不相幹?我既是河洛劍派的人也是顧家的兒子,這兩麵的恩怨我不能置身事外。錯了,就是錯了……”
江河川連連歎氣:“孩子苦了你了,攤上這樣一家人。真想不明白你父親那樣的人,怎麽會有你這樣磊落正義的兒子?”
顧清風也不想江河川為自己感到難受,就玩笑自嘲:“是啊,我師父也說我是顧家的奇跡,不像是顧青玄親生的……”
江河川卻一下子沒反應了,聽著這話,隻呆呆地看著顧清風。
“伯父,怎麽了?”顧清風注意到江河川臉色不對,問了句。
江河川反應過來,避開他詢問的目光,搖搖頭:“沒什麽……伯父去叫人給你送點吃的來。“
說罷,江河川就出了客房,關上門,在門外站了一會兒,想起顧清風迴長安的第一晚,那時候,其實並不是顧清風偶然到客房門前聽到洪洛天和顧青玄的對話,而是比顧清風早到的他,被顧清風發現他在偷聽,而他後來用暗示誤導顧清風,讓顧清風聽見他父親和他師父的秘密……
江河川內心十分糾結,惴惴不安,下樓碰到張管事,就叫張管事給顧清風送些好吃好喝的,他又心事重重地上了四樓,去了對麵的客房‘陽明閣’。
進了‘陽明閣’,他就看見與‘月華居’連通的那扇門是開著的,而那人就那樣猝不及防地出現在他眼前……
“河川。”
坐在那裏的,正是新晉的晉王正妃蕭王妃。
他一時被驚喜衝昏了頭,雖然這幾日與她見麵頻繁,他仍是次次都欣喜非常,“霽華……”
蕭霽華問他:“上次我跟你說的事,你辦了嗎?怎麽我聽說顧青玄的商改初議還是很順利啊?”
江河川心裏一涼,麵露難色:“霽華……一定要這樣嗎?三顧不是敵人……我相信他們,他們也相信我,與其與他們爭什麽,不如和他們互相成就,這麽多年一直這樣,我們才順風順水……再說,跟他們相對是沒什麽好處的,顧青玄,他是能一眼把我看穿的人,這麽多年了,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啊……”
蕭霽華不屑地輕笑一聲:“原來你還沒有拿定主意,之前你答應我的都是在騙我的?”
“不是。霽華,我怎麽會騙你?我理解你說的那些,我答應你對付顧家人……可是你要知道這對我來說是很艱難的,我……我隻是有些猶豫。”
她坐到他身旁,冷著臉逼近他,“猶豫?我容許你猶豫。但你要想明白了,到底誰才是你的‘親人’。你要不要為你的兒子做點什麽?說白了吧,如今是晉王府和顧家你必須得選一邊,你看著辦吧!”
江河川是對付顧家人的利器,她要做的就是把控住他,而她如今已然有了足夠的籌碼。
果然,江河川沮喪地垂下了頭,不在與她爭辯什麽。
“能讓我見見他嗎?”他問。
蕭霽華戴上白紗鬥笠,起身欲走:“等你‘猶豫’完了再說。”
她走到了門口,正要開門,聽江河川又問:“你……你想讓我怎麽做?”
白紗下的她笑了一下,迴身,撩簾,態度絕然,“你是最了解他們的人,隻有你能找到他們的弱點,控製他們,擊垮他們。比如之前說的,利用顧清風,讓顧青玄崩潰……或者拖慢他的腳步,讓他少出點風頭!”
“不過,我也知道,河川,這對於你來說的確很困難,我不強求你,隻是需要你一個態度而已,之後的事你可以慢慢來……其他的,我相信王爺自有籌謀。”
……
“朝中百官,哪個官位上的人……最無聊?”
江月樓頂樓茶室內,江河川在招待他的親家楊隆興,兩人閑談道。
楊隆興吐掉嘴裏的牙簽,側坐靠在落地椅背上,剛用過酒菜,一臉醉酒的紅潮,想了想,認真迴答親家的問題:“六部尚書吧……”
“額?為什麽?尚書大人管著一大部的事,還無聊啊?”江河川不解。
楊隆興道:“我以前做過吏部尚書,也做過禮部尚書,我就是這樣覺得……你要知道,尚書雖為一部最高官,可是他上麵還有各官三部的左右司丞啊,他們又都受丞相直接統轄,根本不能閑著,隻能想方設法地幹涉……不,是指點手下三部的內務,好彰顯自己的作用。所以尚書其實都不用做什麽本部職責以內的事,如果手下剛好有個能幹的侍郎,那尚書就完全是個擺設了,除非他想或他能壓住侍郎……”
“那尚書一般做什麽?”江河川饒有興趣。
楊隆興難得思路清楚一次,脫口道:“尚書要做的主要就隻有三件事,第一,製定政令,把握方略……”
江河川忍不住插嘴:“也就是,對陛下說大話,對同僚說假話?”
楊隆興訕笑一下,服氣地點頭,繼續道:“第二,推行政令,貫徹方略……”
“你是說,鞏固地位,打壓下屬?”
楊隆興再點頭:“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為本部獲取支持,維護本部的朝堂形象。”
“你是說,為部內跟朝廷要更多的銀子,以及在朝上跟質疑本部的人動手,不讓人揭穿自己說的假話?”江河川語若流珠,自然接道。
楊隆興對他舉杯:“江老板,你有這種覺悟,應該去當官啊!”
江河川笑笑,“應該也有例外吧?尚書的品級比侍郎高那麽多,就這麽好幹的?”
楊隆興大籲一口氣,咽下一杯酒:“當然有例外的,戶部尚書就是個例外!自從我當了戶部尚書之後,我才發現我以前的認知是多麽片麵。戶部尚書!嘖嘖,尤其是本朝的戶部尚書,絕對是朝廷最累最苦最不討好的官!”
“所以顧青玄讓你當了……”想到這,江河川忍俊不禁,隨口說出實話。
楊隆興難免臉色黑了下,不過也不跟他深究,一臉苦悶的樣子,歎氣道:“親家啊,這次顧青玄玩大了,不給我們活路了……”
“怎麽了?他跟你要銀子了?不對呀,顧青玄最會弄銀子了,按理說隻會給戶部進銀子的……可是他主張的新政。會讓你們吃大虧?”江河川問。
他放下酒杯,又倒了一杯,順手將江河川麵前的杯子也倒滿,正色起來,問江河川:“你可聽他說過新政的內容?我想,他一定提前透給你了吧……”
江河川垂目思索:“略有耳聞,你是說關於商改部分的,他讓朝廷撥銀子助民商擴張?”
楊隆興頷首,看著江河川道:“你知道戶部為商改而成立的‘振業司’吧?原來我以為隻是為了接管官員之前的民間生意臨時立的,卻沒想到顧青玄讓朝廷立的這個司是有大作用的……他第一步跟官員清算了,劃清了官商的界限,第二步就是他將要走的,就是要朝廷幹涉民商生意,而振業司就是專門負責這塊的……”
他話說一半又止住,江河川自己領悟,接著他的話茬道:“而現在‘振業司’在你手裏,你能夠決定朝廷撥銀支持哪些生意……你不會是想……”
楊隆興拍拍他的手背:“嗯!這就要親家公你和我聯手了,咱們絕對是有利可圖。顧青玄他抓得再緊,也不會懷疑到你啊……”
……
皇宮東門前,百官各自成行,等候宮門開啟之時,大多交頭接耳地議論著什麽。政事堂的兩位國輔看著前麵那一堆人,轉頭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新任禦史大夫顧青玄自然已是這上朝隊伍中領頭的那一個,被諸官僚簇擁著,看起來卻無得意之色,臉色難看,似有所擾,跟在他後麵的人都加了個小心,平時他笑臉示人時都難測其心思,眼下直接拉了臉,不知會做出什麽……
喬懷安拿出兩封折子,問秦詠年:“秦老,你怎麽看?我們是直接上交陛下,還是……”
秦詠年知道其實喬懷安心裏已有定論,況且他覺得反正喬懷安知道了,那陛下一定會知道,他們現在麵對的問題是怎麽處理他們手中的東西,不能非黑即白地下結論,還得權衡再三。
他拿過那兩封折子,對喬懷安道:“這樣的事還是我去做吧,讓顧青玄以為政事堂站在他那邊也好,順便也能借此事試試他的決心……”
兩人心事相和,喬懷安點頭由他去了,“有勞秦老。”
秦詠年走向那略顯擁擠的人群,眾人見他過來也跟他見禮,為他讓路。他走到顧青玄麵前,與顧青玄,還有顧青玄身邊的左右司丞互相見禮,不由得多看了杜漸微和董燁宏一眼,心中別有感慨,想到以前,左右司丞都是在丞相左右的,而今已是顧青玄的左右臂膀,顧青玄的地位已然明晰,這個時候他們政事堂再不投誠恐怕是不行的……
當然要看出顧青玄的地位如何,還有一個極為明顯的標誌,就是楊隆興站在哪裏,他不負為朝廷動向的風向標,此時正在顧青玄旁邊,比誰都熱切。
“顧大夫,可否借一步說話?”秦詠年臉上堆砌著和順的笑意,小心問道。
顧青玄抬眸,臉色緩和,與他走向一旁,楊隆興他們識趣地退開。
“秦國輔是有什麽事與顧某相商嗎?”其實他的態度還是謙和的,並沒有因為官位的升遷而刻意壓人,對年長資曆厚的秦詠年從不像之前殷濟恆那樣輕慢。
秦詠年道:“是,而且是正事,大事……”
“那為何不等上朝時,在朝上解決?而與顧某私下交談,這人多眼雜的,別人看著指定要傳秦國輔什麽閑話呢?”顧青玄有心提醒他。
秦詠年用餘光瞥了下宮門前百官,笑得更歡:“顧大夫別說笑了,朝堂從來不是用來解決正事的好嗎?”
“也對。”顧青玄領會後認同道:“朝堂是給百官吵架的,一般的大事都是朝下解決。還是秦國輔看得明白。那請秦國輔賜教,有何大事需要顧某出力?”
“不敢言教,隻是有兩樣東西需要顧大夫提前過目……”
秦詠年先從左邊袖筒掏出一封折子,遞給顧青玄:“這是戶部郎中程維的辭呈。”
顧青玄有些疑惑,打開來看,問道:“程維?以前他就在顧某手下做過事,他很不錯啊,顧某很看好他呢,他為什麽要辭官?而且不是直接向上官辭官,而把辭呈送到你們政事堂了?”
未解答他的疑問,秦詠年接著又掏出一封較厚的折子:“因為這個……檢舉戶部尚書楊隆興貪汙受賄,利用振業司和新政,勾結長安商戶,大肆斂財的稟呈,他寫的,上有詳細情形,還列出了可以為證的事項,並且願意為證人,請政事堂對楊隆興展開調查。”
“調查官員……這也是禦史台的事啊,他不將這些交到禦史台,而是直接找上政事堂,這是完全不信任顧某了……”顧青玄看著稟呈末端鮮紅的簽字,思慮道。
秦詠年沒想到顧青玄的反應毫不激烈,而且關注的點也並不是楊隆興貪汙,他一時摸不清顧青玄的心思,為程維解釋道:“顧大夫勿要多心,你知道的,年輕人做事難免會欠考量,況且程維那種寧折不彎死磕到底的性子,連辭呈都遞了,可想下了多大的決心……說句得罪顧大夫的,如今百官都看得清楚,楊隆興與顧大夫走得近,多少不明情況的難免會把他當作顧大夫的人,這程維會對禦史台有顧忌也是情理之中。還請顧大夫不要與他這莽撞年輕人一般見識。”
顧青玄知道秦詠年完全可以直接把這兩封折子交給皇上的,這下拿給他看,是為試探他的態度,並且向他表示政事堂與他同立場。他道:“秦國輔勿慮,顧某豈是心胸狹隘的人?顧某明白程維的顧慮,站在他的角度,他如此做其實也妥當,顧某還欣賞他的做法和魄力。但他畢竟是年輕官員,沒有秦國輔看得深遠……”
“是,老夫思慮再三,覺得此事還是應該由顧大夫你來斟酌權衡,正在商改的重要關頭,很多事情都不能以常理論之……況且,政事堂相信,顧大夫一定會有最好的處理辦法。”
顧青玄將那兩封稟呈又交還到秦詠年手中,對他道:“嗯……這封稟呈請秦國輔暫收於政事堂,切不要透露風聲,在暗中核實其中證言則可,那封辭呈,請秦國輔駁迴吧,顧某會親自去與程維談。”
“那楊隆興呢?”
顧青玄哼笑一聲,“這個秦國輔就不用掛心了,顧某自有主張。放心,顧某是絕對不會包庇姑息他的,隻是……一個將死之人,讓他多蹦躂兩天又能怎樣呢?何況目前隻有他能鎮住那馬蜂窩一般的戶部。”
果然應了喬懷安的猜想,秦詠年心中暗歎,自己總算沒有貿然捅婁子,還是喬懷安的見識正確。他看看顧青玄,收好那那封折子:“好,政事堂相信顧大夫。”
正欲拘禮退開,他忽又問:“顧大夫好像一點都不驚訝於此等事啊?”
顧青玄看向那邊人群中的楊隆興,聳肩笑道:“貪汙?官員不貪不汙何以為官?楊隆興?他見利不圖有權不用才讓人驚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