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燭光》,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年出版,1994年修訂再版,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劉錫誠、任孚先撰寫、發表了評介文章;著名作家馮牧、鄧友梅、張炯和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冰淩等致信鼓勵;《人民日報》、《瞭望》雜誌、《中國教育報》等發表評介文章、報道消息60多篇(次);榮獲“2003中國作家世紀論壇”全國作品評比壹等獎;被美國三所著名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收藏;第一、二節選入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作家文粹》。
《燭光》是一部描寫教師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在五彩紛紜的社會生活中,以清新、自然、真實的生活情節,揭示了十年動亂後,曆經劫難的一代青年教師,純潔而高尚的人生觀及他們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小說中的主人翁徐一萍、宋麗一波三折的戀愛關係是在共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共同的“熱愛教育的強烈事業心”、共同的“為事業而兢兢業業、奮力拚搏”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是“誌同道合”使他們經受住了種種磨難和考驗。而現在,以此為主題、主線的文學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這原是一篇悼念恩師的迴憶錄。作者在師範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不久,聽到一個噩耗:令作者十分崇敬、對作者特殊關懷的許德政老師跳井自殺了!這真如晴天霹靂,作者的心情長時間難以平靜,工作之餘,作者就寫悼念恩師的迴憶錄,後來出版社看中了這篇東西,讓這麽改,那麽改,七改八改,最後成了一篇歌頌教師的長篇小說。文中“念許山”、“懷德縣”、“思政公社”,就流露出對許德政老師的深切懷念。
再版《燭光》書後附有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劉錫誠、任孚先等先生的評介文章。
《燭光》1990年出版、1994年再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史奠基人之一)、劉錫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任孚先(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先後撰寫了評介《燭光》的文章,分別在《大眾日報》、《中國教育報》、《濰坊日報》重要位置發表。田仲濟先生評論道:“過去不少人認為作者思想水平的高度達到他所寫的人物的思想水平,他才能創造好他的人物,倘確實如此的話,則作者的思想境界的確是很高了!”作者“充滿了激情,以努力鑽研,全力拚搏而進行創作的”,經過一番努力,“一位令人崇敬的全心全意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的形象終於塑造出來了,這就是《燭光》的主人公徐一萍”。“這本書出來後產生了較好的影響”,“不少讀者抑製不住自己的激情,而為它歡唿!徐一萍的藝術形象成功了”。劉錫誠先生評論道:“我讀《燭光》的時候”,“幾乎是一種投入式的閱讀,自己的情感參入到了徐一萍和宋麗(兩個主要人物)們的真實故事之中,與這些人物的命運唿吸與共”。“小說中最動人的筆墨是對徐一萍和宋麗的愛情的描寫”。“作者展示給我們的,通過宋麗的眼睛看到和通過宋麗的心靈感受到的徐一萍,也許因為愛情的偏見而帶有某些誇張的色彩,但無疑是更真實、更動人,從而為我們推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唿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作品“把人物的性格和與周圍人物的關係寫得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發展的邏輯”。作品“主要人物性格比較鮮明,內容相當充實,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畫麵,具有相當可讀性”,“具有十分動人的藝術感染力”。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主編馮牧先生來信,祝賀《燭光》成功,信中說:“為你的大作《燭光》取得成功衷心地感到高興,這類題材的作品寫的有分量的,幾乎近於空白(除了幾篇報告文學外)。”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鄧友梅先生來信,祝賀《燭光》成功,稱“這一作品確實較突出”。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翟泰豐收到贈書贈言:“佳作收閱,謝謝贈讀,望多聯係”;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會長、著名旅美作家冰淩從美國寄來信函給予鼓勵;還有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張炯、高洪波,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李仁臣,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周明,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王嶽川,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蔣守謙(當代室主任)、敏澤(《文學評論》主編)、蔡葵(《文學評論》副主編)、陳全榮、何火任,山東大學中文係教授吳開晉,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江曾培,百花文藝出版社編審劉國良,西北大學教授趙俊賢等致信鼓勵、祝賀;先後收到文化名人有關《燭光》的書信100多封。《人民日報》、《瞭望》雜誌、《中國教育報》、《中國地市報人》、《大眾日報》、《作家報》、《濰坊日報》等發表評介文章、報道消息60多篇(次);《瞭望》雜誌“當代中國人心態錄”發表創作體會文章《了卻平生一夙願》,該文後收入《中國作家名篇欣賞》;濰坊電視台、濰坊教育電視台分別播發了專題片。《燭光》第一、二節選入中國作家世紀論壇編輯、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作家文粹》。《燭光》被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和美國三所著名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收藏。
《燭光》也受到許多讀者厚愛,作者先後收深圳市、吉林省和本省的青島、棗莊、萊陽、單縣、五蓮、寒亭、壽光、高密、諸城、臨朐、青州、海化開發區等地很多讀者信件、電話,說《燭光》寫得不錯,讀了頗受感動,頗有收獲,有的求購《燭光》。濰坊市圖書館在1991——1994年對外借閱的三本《燭光》(1990年版)被眾多讀者翻閱得破爛不堪。《燭光》1994年再版後,用新書將其換下。1995年10月16日《了望》新聞周刊第42期刊出作者3000多字的文章《了卻平生一夙願》,介紹了創作《燭光》的艱辛和出版後引起反響。確實是“了卻平生一夙願”,從寫悼念恩師文章,到創作小說,出版,再版,前前後後二十多年來,作者為之耗費了平生心血,終於有了個如願以償的結果。
《燭光》
朱瑞福著
山東文藝出版社魯新登字第3號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描寫教師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在五彩紛紜的社會生活中,以清新、自然、真實的生活情節,揭示了十年動亂後,曆經劫難的一代青年教師,純潔而高尚的人生觀及他們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書後還附有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劉錫誠、任孚先等先生的評介文章。
《燭光》是一部描寫教師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在五彩紛紜的社會生活中,以清新、自然、真實的生活情節,揭示了十年動亂後,曆經劫難的一代青年教師,純潔而高尚的人生觀及他們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小說中的主人翁徐一萍、宋麗一波三折的戀愛關係是在共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共同的“熱愛教育的強烈事業心”、共同的“為事業而兢兢業業、奮力拚搏”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是“誌同道合”使他們經受住了種種磨難和考驗。而現在,以此為主題、主線的文學作品實在是太少了。
這原是一篇悼念恩師的迴憶錄。作者在師範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不久,聽到一個噩耗:令作者十分崇敬、對作者特殊關懷的許德政老師跳井自殺了!這真如晴天霹靂,作者的心情長時間難以平靜,工作之餘,作者就寫悼念恩師的迴憶錄,後來出版社看中了這篇東西,讓這麽改,那麽改,七改八改,最後成了一篇歌頌教師的長篇小說。文中“念許山”、“懷德縣”、“思政公社”,就流露出對許德政老師的深切懷念。
再版《燭光》書後附有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劉錫誠、任孚先等先生的評介文章。
《燭光》1990年出版、1994年再版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史奠基人之一)、劉錫誠(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任孚先(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先後撰寫了評介《燭光》的文章,分別在《大眾日報》、《中國教育報》、《濰坊日報》重要位置發表。田仲濟先生評論道:“過去不少人認為作者思想水平的高度達到他所寫的人物的思想水平,他才能創造好他的人物,倘確實如此的話,則作者的思想境界的確是很高了!”作者“充滿了激情,以努力鑽研,全力拚搏而進行創作的”,經過一番努力,“一位令人崇敬的全心全意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的形象終於塑造出來了,這就是《燭光》的主人公徐一萍”。“這本書出來後產生了較好的影響”,“不少讀者抑製不住自己的激情,而為它歡唿!徐一萍的藝術形象成功了”。劉錫誠先生評論道:“我讀《燭光》的時候”,“幾乎是一種投入式的閱讀,自己的情感參入到了徐一萍和宋麗(兩個主要人物)們的真實故事之中,與這些人物的命運唿吸與共”。“小說中最動人的筆墨是對徐一萍和宋麗的愛情的描寫”。“作者展示給我們的,通過宋麗的眼睛看到和通過宋麗的心靈感受到的徐一萍,也許因為愛情的偏見而帶有某些誇張的色彩,但無疑是更真實、更動人,從而為我們推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唿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作品“把人物的性格和與周圍人物的關係寫得合情合理,符合生活發展的邏輯”。作品“主要人物性格比較鮮明,內容相當充實,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畫麵,具有相當可讀性”,“具有十分動人的藝術感染力”。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主編馮牧先生來信,祝賀《燭光》成功,信中說:“為你的大作《燭光》取得成功衷心地感到高興,這類題材的作品寫的有分量的,幾乎近於空白(除了幾篇報告文學外)。”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鄧友梅先生來信,祝賀《燭光》成功,稱“這一作品確實較突出”。中共中央宣傳部原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翟泰豐收到贈書贈言:“佳作收閱,謝謝贈讀,望多聯係”;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會長、著名旅美作家冰淩從美國寄來信函給予鼓勵;還有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張炯、高洪波,人民日報副總編輯李仁臣,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周明,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王嶽川,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蔣守謙(當代室主任)、敏澤(《文學評論》主編)、蔡葵(《文學評論》副主編)、陳全榮、何火任,山東大學中文係教授吳開晉,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江曾培,百花文藝出版社編審劉國良,西北大學教授趙俊賢等致信鼓勵、祝賀;先後收到文化名人有關《燭光》的書信100多封。《人民日報》、《瞭望》雜誌、《中國教育報》、《中國地市報人》、《大眾日報》、《作家報》、《濰坊日報》等發表評介文章、報道消息60多篇(次);《瞭望》雜誌“當代中國人心態錄”發表創作體會文章《了卻平生一夙願》,該文後收入《中國作家名篇欣賞》;濰坊電視台、濰坊教育電視台分別播發了專題片。《燭光》第一、二節選入中國作家世紀論壇編輯、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作家文粹》。《燭光》被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和美國三所著名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收藏。
《燭光》也受到許多讀者厚愛,作者先後收深圳市、吉林省和本省的青島、棗莊、萊陽、單縣、五蓮、寒亭、壽光、高密、諸城、臨朐、青州、海化開發區等地很多讀者信件、電話,說《燭光》寫得不錯,讀了頗受感動,頗有收獲,有的求購《燭光》。濰坊市圖書館在1991——1994年對外借閱的三本《燭光》(1990年版)被眾多讀者翻閱得破爛不堪。《燭光》1994年再版後,用新書將其換下。1995年10月16日《了望》新聞周刊第42期刊出作者3000多字的文章《了卻平生一夙願》,介紹了創作《燭光》的艱辛和出版後引起反響。確實是“了卻平生一夙願”,從寫悼念恩師文章,到創作小說,出版,再版,前前後後二十多年來,作者為之耗費了平生心血,終於有了個如願以償的結果。
《燭光》
朱瑞福著
山東文藝出版社魯新登字第3號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描寫教師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在五彩紛紜的社會生活中,以清新、自然、真實的生活情節,揭示了十年動亂後,曆經劫難的一代青年教師,純潔而高尚的人生觀及他們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書後還附有著名文學評論家田仲濟、劉錫誠、任孚先等先生的評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