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過去流行的東西吧,言情片是大旨談情沒錯,也有狗血荒唐的地方。這也是戲劇性。


    可是人家有高於現實,有價值的地方。


    言情片一開始的切入點居然不是愛情,而是親情,同時顯示了責任,這樣從品質而言,是很高端的。


    哪怕現實中出現這麽一個人,可以不喜歡人家,卻不得不承認人家高尚。


    這或許就是有人會罵瓊瑤的原因之一,都把作品做得這樣美,相形之下,現實顯得那樣不堪,還讓不讓別人活?


    那麽給她使壞,刷一下存在感,表達一下被看到的需要,安慰一下脆弱的玻璃心。這不是很正常嗎?


    言情如此,武俠也是如此。


    被流行,被喜歡,也被輕視。


    看過的人多,重視的人少。


    喜歡的人多,懂得的太少了。


    接觸過言情故事之後,再看黃蓉,是不是會特別不喜歡?


    所以接下來要改的話,可以加一筆在黃蓉懂事之後。


    東邪是個很好的人設,好在哪裏?他的脾氣古怪,喜怒無常。


    黃蓉到底年幼,盡力為他著想,可還是受年齡和經驗的限製,無法做在點子上。


    後來她真的懂事了,黃藥師也習慣了孤單,不願意再和她走近。


    這樣也沒有偏離原著,隻是更接近現實,根據現實的常識來改編。


    為的是讓經典的人物在不同時代,依然綻放光彩,成為青春期孩子喜歡的偶像。


    那麽再繼續評析瓊瑤片《雁兒在林梢》,我是寫過一遍,分享在朋友圈裏。


    寫完後自己都覺得需要分享,因為類似的賞析評論,連我都沒有看到過第二篇。


    在這部影片裏,男主經曆的是一虛一實兩段感情,事實是,當初他和姐姐吵架鬧分手,姐姐情緒激動之下追出去,結果遇到了車禍。


    姐姐死了,他出於愧疚,接過姐姐的責任,替她供妹妹讀書。


    如果說明真相,妹妹會不接受的。


    所以他寫信給妹妹,說是出於對姐姐的深情,這是他紀念姐姐的方式。


    妹妹接受了,可也在懷疑。


    現在看來妹妹的懷疑不無理由,好雖然好,可是太不現實,總覺得像是有陰謀。


    所以後來兩人產生了感情,妹妹也在排斥,會覺得對不起姐姐。


    她還騙自己,這是為了給姐姐討迴公道。


    因為姐姐已死,男主的愛升華了,變得高尚起來。


    別看是劇情,也很符合生活常識,是因為離開,而變得無可比擬,形象高大起來。


    所以說,瓊瑤並不是胡思亂想,發揮藝術想象力,人家是有生活經驗,懂得生活的。


    虛擬的感情固然讓人形象高尚,但現實中還是需要女朋友。


    男主在姐姐死後,感情上一直是空窗,因此移情在妹妹身上,就顯得真實可信,同時也讓人理解接受。


    虛擬的感情總是那麽美好,現實卻免不了雞毛蒜皮,一地雞毛。


    男主在和真人談戀愛時,都在吵架,跟姐姐吵,跟妹妹也吵。


    這就是真實的戀愛,心理學家說吵架也是溝通的一種方法。


    妹妹呢,別看她在報複,她的恨源於對姐姐的愛,她對姐姐有多愛,對奪走姐姐的一切就有多恨。


    她的愛是不加掩飾,非常真誠直率的。


    這裏是不加粉飾,留著毛邊的生活況味。


    最精彩的就是道破真相,也就是結尾那一段,就是男女主角在吵架,也是道明真相之時。好,明天繼續!


    2021年9月26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擷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丹湜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丹湜意並收藏流年擷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