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很多人一開始看武俠,喜歡武俠的主要動機就是逃避。


    青春期孩子需要高質高量的愛,現實中則太過忙碌,怎麽可能滿足得了?


    於是就有了逃避機製,如果是逃遁的去處正好還有趣有料,還有品質的愛,那麽自然會流連忘返,久久不願離去了。


    所以說過去有人罵武俠,隻怕更大的原因是現實滿足不了那麽多青少年的需求,罵的人自己也是匱乏的。


    別看有些人當下是在逃避,可如果逃避期間在積累知識和才能,再碰上運氣呢?焉知他們沒有未來?


    既然有幸,武俠可以為青少年提供暫避風港,暫時休憩之所,為什麽不再做得結合現實一點,讓他們可以參考,可以依仗,也可以活出書裏主角的樣子?


    在84版《神雕俠侶》裏有一個細節,黃蓉懷著身孕,郭靖和楊過去華山祭掃洪七公的墳墓,郭靖迴來後設靈。


    黃蓉無意間看到,她馬上眼前一黑,昏過去了。


    她這一昏,加強了她和楊過的情感鏈接,兩個人都見過洪七公,對他又尊敬又喜愛。


    這份感情是共通的,於是兩人開始說得上話,不像之前相互設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前版本做得好的地方,可以參考和借鑒。


    黃蓉懂得價值交換,甚至開始有大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洪七公,所以師徒感情很好。


    黃蓉是精致利己主義者沒錯,事實上現實中一些環境就在培養這種人。


    之所以之前要把對這類人的觀感放大出來,就是在說明事實,這些當事者自己都未必會知道,人家是這樣對他們。


    讓他們知道,也是在提供成長的機會。


    無論是什麽樣的人,隻要自己願意改變,願意成長,總是會有機會的。


    也許在有些藝術作品裏,魚眼和珍珠是事先設定好的,很難更改。


    可現實中還是有選擇的,要做魚眼還是珍珠,還是可操作的。


    如果這些人需要改變,也看到了有些作品是可以為他們提供改變的方法的,那是不是更願意關注呢?


    這也就是我為什麽要改動細節的心路曆程。


    現在都可以這樣說,怎麽之前的魔改,以及創作意圖,魔改的動機為什麽就沒有被看到呢?


    現實中還會碰到這樣的情形,比如說男孩子不會說話,有人去教,他會忽然來一句,郭靖怎麽沒說這樣的話。


    這句話會聽得很莫名,也很惱火,會直接懟迴去,郭靖說不說,跟你有什麽關係?你又不是他!想做他嗎?想得美!


    可情況往往就是他覺得自己是不夠靈活,郭靖也很笨,會覺得他們才是一路人,是夥伴,是玩具,也是指導者,會當自己是另一個郭靖。


    別說是男孩子,小孩子一開始接觸世界都免不了笨拙的,熟悉了才會慢慢靈活起來。


    這樣的話單靠原著也是滿足不了青少年的需求,所以需要影視,甚至還需要采編方麵的心得呢!


    在完善人物的同時,也是幫助大家更好地走近現實。


    如果立足現實,了解現實,那麽成就不會差到哪裏去的。


    現在的藝術作品是多了很多,也不再像過去那樣單一。


    可是青少年的需求還是不見得被看到,他們不但需要從藝術作品中找到愛,吸取養分,也需要有解析藝術,或者是解構了原先的作品或者是作品認知,從而了解本源的需求。


    從藝術看到藝術,看到愛和美,從藝術看到生活,看到現實。也從藝術看到自我。


    所以說武俠被輕視,可以說是一個表象,也是一個幻像,許多東西沒有真正被看到。


    因而發展起來,會有阻礙,都被看不到的事物以及自以為是的東西牽著走,那怎能不步步艱辛,動則得咎呢?


    明天我再分享一個心得,去參考一下人家是怎麽做的。


    我不是來找茬,增加是非的,而是想看看該怎麽解決問題,有一些現狀的出現意味著什麽。


    同時也看看,一些好東西是怎麽樣的被忽視,以至於現在快找不出好的來了。好,明天繼續!


    2021年9月24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擷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丹湜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丹湜意並收藏流年擷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