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主任帶著杜成按時到來。
老人已經恢複了意識,能說一些短句,可以跟人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不過身體還是動不了。
方主任檢查完後,臉上的喜色就掩蓋不住了。
“患者神智清醒,生命體征平穩,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病情好轉得很快。接下來繼續服藥,腦部血管的堵塞會越來越少,再過一周,應當能恢複一定的活動能力。”
他看著家屬,仔細地解釋後續治療方案。
“到時候要進行康複治療,讓患者盡早恢複。患者進行肢體活動時,需要增強肌力和耐力的訓練,同時逐漸增加恢複步行能力的訓練。”
“你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選擇和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針對患者肢體的偏癱來進行康複訓練,如訓練患者穿衣,移動,洗澡,上廁所等。在康複訓練時,可以使用一定的輔助工具,比如四腳手杖,助行器等等。”
家屬們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記在手機上。
方主任最後說道:“不過患者腦梗已經持續近十年,最後能恢複到什麽程度,也不好說,我個人覺得,在康複訓練之後,能恢複上肢的行動能力,就很好了,到時候可能要坐輪椅出行。”
家屬激動地點點頭:“沒問題,我爹年紀太大了,這歲數腿腳肯定不靈便,能恢複清醒我們已經很滿足了。”
方主任笑得很滿意:“你們這個態度就很好,華夏有句古話,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很多病人總想著一吃藥就馬上好,活蹦亂跳地出院,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病人恢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杜成這時候已經來到病床邊,先是激動地敬了個軍禮,然後自我介紹了一番。
老人半躺在床上,眼神清明,一直盯著他看,看得目不轉睛。
“宋老,您在戰爭年代英勇頑強,敢於犧牲,在和平年代又默默無聞甘心奉獻,完美體現了革命年代的無私精神,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廣大幹部學習。”
“等您恢複得好一點了,部隊的領導也會過來看望,到時候還有幾位您當年的戰友,都會一起過來…”
老人平靜的表情終於起了波瀾,他臉上有高興,也有期盼,甚至還帶著一絲愧疚,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
最終,他什麽也沒有說出來,隻是鄭重地點點頭:“好。”
杜成眼光一掃,看到床頭櫃上攤開的獎狀和紀念勳章。
這是上次領導來慰問的時候帶來的,不但補辦了老人當年的獎狀,還又頒發了一些勳章。
老人恢複神智後,顯然已經得知此事,把這些獎章都拿出來,仔細翻看過了。
他當即拿起獎狀,笑著問道:“宋老,您當年在戰場上一定很英勇吧,當年的條件應該很艱苦,那時候的事,您還記得嗎?”
老人的眼神變得激動起來,他一時陷入沉思,在迴想著當時的情景。
過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口道:“那年情況很危險,戰爭剛爆發沒多久,鷹國鬼子已經打到邊境線來了,我當時跟著部隊在閩省,本來是打算解放寶島的,結果立即被征調北上了。”
“我們坐了一個禮拜的火車,才從南方開到東北,又走路進了北棒,因為時間太短了,物資準備得不充足,我身上穿的還是南方的薄棉衣呢……”
老人將七十年前的事情一一道來,他口齒一開始還有點不清楚,後來慢慢地開始吐詞清晰了許多。
現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靜靜地聽著,臉上表情無比認真。
這場血與火的戰爭,在眾人麵前緩緩拉開帷幕,展露出它殘酷和血腥的一麵。
這一麵是大家從未見識過的,而今,能在一位當年的幸存者麵前,重新聽到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體會到那些真實的細節,每個人的心裏,慢慢地,都有一股熱火在湧動。
就如同火山下流動的岩漿,滾燙而又灼熱,不斷地蓄力,等待著下一次的爆發。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老人按時服藥,狀況也變得越來越好。
一周以後,方主任看著檢查報告,肯定了藥物治療的效果。
“ct影像顯示,腦部各病灶處陰影縮小了許多,中樞神經係統也恢複了一些,全身癱瘓現象也已經消失,轉為半身偏癱,患者已經可以坐起來,自行進食和看書,但是還無法下床行走。”
“接下來就要進行積極的康複訓練了,這將有助於病情緩解或康複。”
他叫來了康複科的醫師,給老人製定了一個詳細的恢複方案,預計一個月左右能下床活動,恢複一定的自理能力。
老人的表現也很良好,之前還有一些頭暈,眼脹,記憶模糊等現象,現在都已經徹底消失,每天精神都很健旺,認知和語言能力也已經跟正常人沒什麽區別。
體檢顯示,其他各項指標都還不錯,沒有任何內髒損傷,更沒有發生吃多了抗凝藥而導致的顯性或者隱性出血現象。
總而言之,病人各方麵的狀況都很好,而且沒有什麽明顯的不良反應。
由於老人不能活動,一開始是康複人員對他的肢體進行被動活動,包括包括按摩肢體,關節和肌肉等,一般每天要做3次,每次10-15分鍾,這樣可以保持肌肉的緊張度,避免發生肌肉僵硬和萎縮。
隨著腦梗的改善,再逐步加強訓練強度,一直到肌力漸漸恢複為止。
康複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講究循序漸進的鍛煉,就算老人出院以後,也要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繼續堅持下去,才能起到良好的維持和改善效果。
幸好有三個子女陪伴在身邊,老人被照顧得很好,有時候康複人員不在,家屬也會幫著按摩肢體,做一些恢複訓練。
一個月後,當杜成再次來到病房,他所見到的場景,已經是老人在家屬的攙扶下,慢悠悠地在室內直立行走了。
“這…這也恢複得太快了!”杜成目瞪口呆,一臉震撼。
他隨即大喜:“太好了,宋老總算沒事了,我也能向上麵交代了。”
方主任也不由感慨道:“我還是估計得有點保守,患者比我預想中恢複得要好多了,現在已經差不多算徹底恢複了。”
他們身後跟著三位耄耋老人,一個個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站在那裏顫巍巍地隨時會倒下去,看起來比病人還老。
三位老人看著蹣跚而行的宋老,一個個激動得直抹眼淚。
“奇跡啊!簡直就是奇跡!”
“萬萬沒想到,老宋這一把年紀了,竟然還能徹底恢複!”
“我不是在做夢吧!”
這時,宋老也看到了三位有些熟悉的老人,他站著一動不動,緊盯著三人上下打量。
半響,他才快步向前走來,聲音有些顫抖:“你們,你們還活著啊,太好了,太好了。”
他已經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了。
三位老人齊步上前,異口同聲道:“團裏就剩下咱們幾根獨苗了,老宋,你可要挺住啊!”
經曆了半個世紀的分離之後,他們這幫老戰友又團聚了。
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被他們拋之腦後。
四位老人緊緊握住彼此的雙手,相視一笑。
一切盡在不言中。
老人已經恢複了意識,能說一些短句,可以跟人進行一些簡單的溝通,不過身體還是動不了。
方主任檢查完後,臉上的喜色就掩蓋不住了。
“患者神智清醒,生命體征平穩,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病情好轉得很快。接下來繼續服藥,腦部血管的堵塞會越來越少,再過一周,應當能恢複一定的活動能力。”
他看著家屬,仔細地解釋後續治療方案。
“到時候要進行康複治療,讓患者盡早恢複。患者進行肢體活動時,需要增強肌力和耐力的訓練,同時逐漸增加恢複步行能力的訓練。”
“你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選擇和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活動,針對患者肢體的偏癱來進行康複訓練,如訓練患者穿衣,移動,洗澡,上廁所等。在康複訓練時,可以使用一定的輔助工具,比如四腳手杖,助行器等等。”
家屬們認真地聽著,時不時還記在手機上。
方主任最後說道:“不過患者腦梗已經持續近十年,最後能恢複到什麽程度,也不好說,我個人覺得,在康複訓練之後,能恢複上肢的行動能力,就很好了,到時候可能要坐輪椅出行。”
家屬激動地點點頭:“沒問題,我爹年紀太大了,這歲數腿腳肯定不靈便,能恢複清醒我們已經很滿足了。”
方主任笑得很滿意:“你們這個態度就很好,華夏有句古話,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很多病人總想著一吃藥就馬上好,活蹦亂跳地出院,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病人恢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杜成這時候已經來到病床邊,先是激動地敬了個軍禮,然後自我介紹了一番。
老人半躺在床上,眼神清明,一直盯著他看,看得目不轉睛。
“宋老,您在戰爭年代英勇頑強,敢於犧牲,在和平年代又默默無聞甘心奉獻,完美體現了革命年代的無私精神,值得我們尊敬,更值得廣大幹部學習。”
“等您恢複得好一點了,部隊的領導也會過來看望,到時候還有幾位您當年的戰友,都會一起過來…”
老人平靜的表情終於起了波瀾,他臉上有高興,也有期盼,甚至還帶著一絲愧疚,似乎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
最終,他什麽也沒有說出來,隻是鄭重地點點頭:“好。”
杜成眼光一掃,看到床頭櫃上攤開的獎狀和紀念勳章。
這是上次領導來慰問的時候帶來的,不但補辦了老人當年的獎狀,還又頒發了一些勳章。
老人恢複神智後,顯然已經得知此事,把這些獎章都拿出來,仔細翻看過了。
他當即拿起獎狀,笑著問道:“宋老,您當年在戰場上一定很英勇吧,當年的條件應該很艱苦,那時候的事,您還記得嗎?”
老人的眼神變得激動起來,他一時陷入沉思,在迴想著當時的情景。
過了好一會,才緩緩開口道:“那年情況很危險,戰爭剛爆發沒多久,鷹國鬼子已經打到邊境線來了,我當時跟著部隊在閩省,本來是打算解放寶島的,結果立即被征調北上了。”
“我們坐了一個禮拜的火車,才從南方開到東北,又走路進了北棒,因為時間太短了,物資準備得不充足,我身上穿的還是南方的薄棉衣呢……”
老人將七十年前的事情一一道來,他口齒一開始還有點不清楚,後來慢慢地開始吐詞清晰了許多。
現場鴉雀無聲,所有人都靜靜地聽著,臉上表情無比認真。
這場血與火的戰爭,在眾人麵前緩緩拉開帷幕,展露出它殘酷和血腥的一麵。
這一麵是大家從未見識過的,而今,能在一位當年的幸存者麵前,重新聽到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體會到那些真實的細節,每個人的心裏,慢慢地,都有一股熱火在湧動。
就如同火山下流動的岩漿,滾燙而又灼熱,不斷地蓄力,等待著下一次的爆發。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老人按時服藥,狀況也變得越來越好。
一周以後,方主任看著檢查報告,肯定了藥物治療的效果。
“ct影像顯示,腦部各病灶處陰影縮小了許多,中樞神經係統也恢複了一些,全身癱瘓現象也已經消失,轉為半身偏癱,患者已經可以坐起來,自行進食和看書,但是還無法下床行走。”
“接下來就要進行積極的康複訓練了,這將有助於病情緩解或康複。”
他叫來了康複科的醫師,給老人製定了一個詳細的恢複方案,預計一個月左右能下床活動,恢複一定的自理能力。
老人的表現也很良好,之前還有一些頭暈,眼脹,記憶模糊等現象,現在都已經徹底消失,每天精神都很健旺,認知和語言能力也已經跟正常人沒什麽區別。
體檢顯示,其他各項指標都還不錯,沒有任何內髒損傷,更沒有發生吃多了抗凝藥而導致的顯性或者隱性出血現象。
總而言之,病人各方麵的狀況都很好,而且沒有什麽明顯的不良反應。
由於老人不能活動,一開始是康複人員對他的肢體進行被動活動,包括包括按摩肢體,關節和肌肉等,一般每天要做3次,每次10-15分鍾,這樣可以保持肌肉的緊張度,避免發生肌肉僵硬和萎縮。
隨著腦梗的改善,再逐步加強訓練強度,一直到肌力漸漸恢複為止。
康複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講究循序漸進的鍛煉,就算老人出院以後,也要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繼續堅持下去,才能起到良好的維持和改善效果。
幸好有三個子女陪伴在身邊,老人被照顧得很好,有時候康複人員不在,家屬也會幫著按摩肢體,做一些恢複訓練。
一個月後,當杜成再次來到病房,他所見到的場景,已經是老人在家屬的攙扶下,慢悠悠地在室內直立行走了。
“這…這也恢複得太快了!”杜成目瞪口呆,一臉震撼。
他隨即大喜:“太好了,宋老總算沒事了,我也能向上麵交代了。”
方主任也不由感慨道:“我還是估計得有點保守,患者比我預想中恢複得要好多了,現在已經差不多算徹底恢複了。”
他們身後跟著三位耄耋老人,一個個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站在那裏顫巍巍地隨時會倒下去,看起來比病人還老。
三位老人看著蹣跚而行的宋老,一個個激動得直抹眼淚。
“奇跡啊!簡直就是奇跡!”
“萬萬沒想到,老宋這一把年紀了,竟然還能徹底恢複!”
“我不是在做夢吧!”
這時,宋老也看到了三位有些熟悉的老人,他站著一動不動,緊盯著三人上下打量。
半響,他才快步向前走來,聲音有些顫抖:“你們,你們還活著啊,太好了,太好了。”
他已經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了。
三位老人齊步上前,異口同聲道:“團裏就剩下咱們幾根獨苗了,老宋,你可要挺住啊!”
經曆了半個世紀的分離之後,他們這幫老戰友又團聚了。
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被他們拋之腦後。
四位老人緊緊握住彼此的雙手,相視一笑。
一切盡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