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長信殿正廳內,左昭儀麵色沉重,正襟危坐。她的身後,站著的是同樣嚴肅、甚至有些憂愁之色的霽月。
“翰參見左昭儀娘娘。”拓跋翰由門外進來,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翰兒,快起來。”左昭儀抬抬手,示意拓跋翰落座。
“多謝娘娘。”拓跋翰起身,目光與左昭儀身後的霽月對視一眼。拓跋翰看到她的臉上,無一絲笑容,心內歎口氣,衝她微微頷首,便走到正廳一側的座椅上。
“上茶。”侍女們為拓跋翰奉上茶水。
“翰兒,你品品吧,不知道本宮喜愛的茶水,合不合你的口味。”
拓跋翰稍稍掀開瓷蓋,深深吸一口氣,濃鬱的清香噴鼻而來,呷一口,茶香在口腔中漫延,迴味清新甘甜。
“好茶,娘娘的品味自然是極好的。”
左昭儀微微一笑:“喜歡便好,本宮多日沒見你了,你可還好?”
“勞娘娘掛心,我還好。”
“想來,你也是忙著為你父皇分憂,本宮也許久沒和你聊聊閑話了。還好,今日你得了空過來。”左昭儀隨即輕聲吩咐身邊侍女道:“你們都下去吧,留霽月一人在這伺候就行了。”
待眾人紛紛退下,左昭儀這才對拓跋翰道:“翰兒,聽說,你要去西北邊境了?”
“是。”拓跋翰點點頭:“西北羌人作亂,朝廷不能坐視不理。我身為皇子,更是身負重任。”
“這些本宮都知道,隻是……”左昭儀蹙眉,麵色上有些擔憂之情:“羌戎本就是蠻夷荒涼之地,本宮聽聞,那些羌人各個身強體壯,崇尚武力,野蠻至極。就算是朝堂上驍勇善戰之人,都不免聞之生懼色。你……你如今還太年輕,資曆尚淺,皇上怎麽能,就這麽派你出征西北?”
拓跋翰沉默了一會兒,複又抬頭道:“娘娘想必也知道,這事……翰也沒退路可選……”
“本宮聽說了。是安王最先提及由你領兵出戰吧。”
“是。如今,安王正得父皇信任,再說,他的話,毫無漏洞,翰不得不聽。”
左昭儀悠悠地歎口氣,搖搖頭,略帶著些悲傷的聲音道:“安王的背後有皇後撐腰,朝堂上,估計也有人為他站隊。自從先太子溘然長辭,東宮太子之位空著。本宮心內就隱隱約約有所預感,這高位必定會引人為此相爭。隻是沒有想到……你到底是他的幼弟,安王竟還要對你下手?”
“晉王兄,宣王兄皆不在京中,簡王兄也早被父皇分派於廣陽城。這京中剩下的,也就是我了。若安王真想奪得太子之位,那目前自然是先針對於我。”
“哦?”左昭儀有些驚訝:“翰兒你倒是分析得清楚。”
“這幾日,濬兒澄兒,和源將軍,時常往來我府中,大家縷縷思路,也便明白了。”
“原是這樣。”左昭儀端著茶水,品了一口,道:“那翰兒現在怎麽想的呢?”
“目前也無他法。既是已向父皇請命出征,自是勇往直前。想起皇長兄當年隨父皇奔赴沙場之時,也與我一般年紀。經驗總是經曆多了才能有的。”拓跋翰麵上倒是已然想通的神情。
“皇上可有說,何時出征?”
“要想平定羌戎叛亂,宜早不宜遲,拖得久了,於大魏穩定不利。”
“這麽說,”左昭儀微微抬眼:“快走了嗎?”
“是,這幾日準備得差不多了。五日之後,便啟程。”
左昭儀起身,霽月忙上前攙扶,拓跋翰也站起身。
“翰兒,”左昭儀走到他的麵前,朝霽月使個眼色,霽月從袖中取出一塊玉飾。這玉飾呈圓形,中間有個圓孔,形似扣子,卻更圓更厚,外鼓內凹,通體圓滑。玉扣表麵顯得是黑色,拓跋翰細看,那色調隻是近乎黑色,實則是黑中透著綠色。綠深沉得像是墨黑,卻又由墨裏隱隱閃著綠的青翠。
“這是……”
“這是墨翠平安扣。”霽月輕聲答話。
“墨翠?不,娘娘,這太貴重了。”拓跋翰推辭道:“我不能收。”
“這墨翠,確實極其名貴。不過,最主要的是這平安扣,外圈是圓的,象征著天地的遼闊無際;內圈也是圓的,象征圓滿安寧。”左昭儀望著拓跋翰道:“翰兒,你此去任重而道遠,前路迢迢,其中兇險重重,本宮實在擔心。你是先皇後帶大的,也是本宮看著長大的。本宮記得,當年入宮時,你才剛學會走路,如今,竟已快成年了,能領兵打仗了。若先皇後與你母妃泉下有知,自然是欣慰的。收下吧,若能護得了你平安歸來,本宮也無愧於先皇後。”
拓跋翰看看左昭儀,又見捧著墨翠平安扣的霽月對他點頭,拓跋翰接過玉飾:“多謝娘娘。娘娘的好意,翰存在心上了。”
“本宮也不能幫到你什麽,去了沙場,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是。”
“翰兒,男兒的成年,不是禮儀,不是說行‘冠禮’便就罷了的。而是告訴你,從此你將由無憂無慮、不必擔負責任的‘孺子’轉變為必須承擔起責任、履踐美好的德行的‘成人’。你身處皇室家族,血脈裏流淌的血液,賦予你高貴的地位,同時,也壓給你沉甸甸的責任。你皇長兄如此,你也如此。”
拓跋翰聽得這一席話,知道這是左昭儀以長輩的姿態給予的關心教導。他自幼生母早逝,到如今已經記不太清楚母妃的模樣了。先皇後對他有養育之恩,隻是也先走了。而如今,好像平常人家的孩子要出遠門,母親不放心的叮囑般,左昭儀也是在提點他,寬慰他,鼓勵他。想到這,拓跋翰不禁心生感動。
左昭儀笑了笑:“好了,也不說這些話了,怕你嫌本宮嘮叨。翰兒,本宮希望你平安歸來。到那時,本宮定要建議皇上,為你舉行成人禮。”
“是,翰謹遵娘娘教誨。”
與左昭儀敘了會兒話,告辭時霽月跟了出來:“王爺,我送送您。”
拓跋翰心內有些矛盾,一方麵好像確實想與霽月說些話,一方麵好像又不知道該說什麽。還沒來得及開口,霽月早就走在了前麵,迴頭望著拓跋翰:“王爺,請從這邊走吧。”
拓跋翰隻得邁開步子。
霽月走在他身旁,兩個人誰也沒有先開口,靜靜地走了一會兒。
“霽月——”
“王爺——”
拓跋翰低著頭思付著如何開口,剛叫了一聲“霽月”,就聽到霽月也同時喊了聲“王爺”。
兩個人對視一眼,不由地都笑了。
這一笑,倒是輕鬆了一些。好像如同在宮外時,兩個人還能以朋友的身份聊天。
“王爺想說什麽?”
“也沒什麽,就是覺得,你今日好像不是很開心。”
霽月輕輕地笑了:“王爺說笑,這幾日,想必不止是我憂心忡忡吧。”
長信殿正廳內,左昭儀麵色沉重,正襟危坐。她的身後,站著的是同樣嚴肅、甚至有些憂愁之色的霽月。
“翰參見左昭儀娘娘。”拓跋翰由門外進來,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翰兒,快起來。”左昭儀抬抬手,示意拓跋翰落座。
“多謝娘娘。”拓跋翰起身,目光與左昭儀身後的霽月對視一眼。拓跋翰看到她的臉上,無一絲笑容,心內歎口氣,衝她微微頷首,便走到正廳一側的座椅上。
“上茶。”侍女們為拓跋翰奉上茶水。
“翰兒,你品品吧,不知道本宮喜愛的茶水,合不合你的口味。”
拓跋翰稍稍掀開瓷蓋,深深吸一口氣,濃鬱的清香噴鼻而來,呷一口,茶香在口腔中漫延,迴味清新甘甜。
“好茶,娘娘的品味自然是極好的。”
左昭儀微微一笑:“喜歡便好,本宮多日沒見你了,你可還好?”
“勞娘娘掛心,我還好。”
“想來,你也是忙著為你父皇分憂,本宮也許久沒和你聊聊閑話了。還好,今日你得了空過來。”左昭儀隨即輕聲吩咐身邊侍女道:“你們都下去吧,留霽月一人在這伺候就行了。”
待眾人紛紛退下,左昭儀這才對拓跋翰道:“翰兒,聽說,你要去西北邊境了?”
“是。”拓跋翰點點頭:“西北羌人作亂,朝廷不能坐視不理。我身為皇子,更是身負重任。”
“這些本宮都知道,隻是……”左昭儀蹙眉,麵色上有些擔憂之情:“羌戎本就是蠻夷荒涼之地,本宮聽聞,那些羌人各個身強體壯,崇尚武力,野蠻至極。就算是朝堂上驍勇善戰之人,都不免聞之生懼色。你……你如今還太年輕,資曆尚淺,皇上怎麽能,就這麽派你出征西北?”
拓跋翰沉默了一會兒,複又抬頭道:“娘娘想必也知道,這事……翰也沒退路可選……”
“本宮聽說了。是安王最先提及由你領兵出戰吧。”
“是。如今,安王正得父皇信任,再說,他的話,毫無漏洞,翰不得不聽。”
左昭儀悠悠地歎口氣,搖搖頭,略帶著些悲傷的聲音道:“安王的背後有皇後撐腰,朝堂上,估計也有人為他站隊。自從先太子溘然長辭,東宮太子之位空著。本宮心內就隱隱約約有所預感,這高位必定會引人為此相爭。隻是沒有想到……你到底是他的幼弟,安王竟還要對你下手?”
“晉王兄,宣王兄皆不在京中,簡王兄也早被父皇分派於廣陽城。這京中剩下的,也就是我了。若安王真想奪得太子之位,那目前自然是先針對於我。”
“哦?”左昭儀有些驚訝:“翰兒你倒是分析得清楚。”
“這幾日,濬兒澄兒,和源將軍,時常往來我府中,大家縷縷思路,也便明白了。”
“原是這樣。”左昭儀端著茶水,品了一口,道:“那翰兒現在怎麽想的呢?”
“目前也無他法。既是已向父皇請命出征,自是勇往直前。想起皇長兄當年隨父皇奔赴沙場之時,也與我一般年紀。經驗總是經曆多了才能有的。”拓跋翰麵上倒是已然想通的神情。
“皇上可有說,何時出征?”
“要想平定羌戎叛亂,宜早不宜遲,拖得久了,於大魏穩定不利。”
“這麽說,”左昭儀微微抬眼:“快走了嗎?”
“是,這幾日準備得差不多了。五日之後,便啟程。”
左昭儀起身,霽月忙上前攙扶,拓跋翰也站起身。
“翰兒,”左昭儀走到他的麵前,朝霽月使個眼色,霽月從袖中取出一塊玉飾。這玉飾呈圓形,中間有個圓孔,形似扣子,卻更圓更厚,外鼓內凹,通體圓滑。玉扣表麵顯得是黑色,拓跋翰細看,那色調隻是近乎黑色,實則是黑中透著綠色。綠深沉得像是墨黑,卻又由墨裏隱隱閃著綠的青翠。
“這是……”
“這是墨翠平安扣。”霽月輕聲答話。
“墨翠?不,娘娘,這太貴重了。”拓跋翰推辭道:“我不能收。”
“這墨翠,確實極其名貴。不過,最主要的是這平安扣,外圈是圓的,象征著天地的遼闊無際;內圈也是圓的,象征圓滿安寧。”左昭儀望著拓跋翰道:“翰兒,你此去任重而道遠,前路迢迢,其中兇險重重,本宮實在擔心。你是先皇後帶大的,也是本宮看著長大的。本宮記得,當年入宮時,你才剛學會走路,如今,竟已快成年了,能領兵打仗了。若先皇後與你母妃泉下有知,自然是欣慰的。收下吧,若能護得了你平安歸來,本宮也無愧於先皇後。”
拓跋翰看看左昭儀,又見捧著墨翠平安扣的霽月對他點頭,拓跋翰接過玉飾:“多謝娘娘。娘娘的好意,翰存在心上了。”
“本宮也不能幫到你什麽,去了沙場,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是。”
“翰兒,男兒的成年,不是禮儀,不是說行‘冠禮’便就罷了的。而是告訴你,從此你將由無憂無慮、不必擔負責任的‘孺子’轉變為必須承擔起責任、履踐美好的德行的‘成人’。你身處皇室家族,血脈裏流淌的血液,賦予你高貴的地位,同時,也壓給你沉甸甸的責任。你皇長兄如此,你也如此。”
拓跋翰聽得這一席話,知道這是左昭儀以長輩的姿態給予的關心教導。他自幼生母早逝,到如今已經記不太清楚母妃的模樣了。先皇後對他有養育之恩,隻是也先走了。而如今,好像平常人家的孩子要出遠門,母親不放心的叮囑般,左昭儀也是在提點他,寬慰他,鼓勵他。想到這,拓跋翰不禁心生感動。
左昭儀笑了笑:“好了,也不說這些話了,怕你嫌本宮嘮叨。翰兒,本宮希望你平安歸來。到那時,本宮定要建議皇上,為你舉行成人禮。”
“是,翰謹遵娘娘教誨。”
與左昭儀敘了會兒話,告辭時霽月跟了出來:“王爺,我送送您。”
拓跋翰心內有些矛盾,一方麵好像確實想與霽月說些話,一方麵好像又不知道該說什麽。還沒來得及開口,霽月早就走在了前麵,迴頭望著拓跋翰:“王爺,請從這邊走吧。”
拓跋翰隻得邁開步子。
霽月走在他身旁,兩個人誰也沒有先開口,靜靜地走了一會兒。
“霽月——”
“王爺——”
拓跋翰低著頭思付著如何開口,剛叫了一聲“霽月”,就聽到霽月也同時喊了聲“王爺”。
兩個人對視一眼,不由地都笑了。
這一笑,倒是輕鬆了一些。好像如同在宮外時,兩個人還能以朋友的身份聊天。
“王爺想說什麽?”
“也沒什麽,就是覺得,你今日好像不是很開心。”
霽月輕輕地笑了:“王爺說笑,這幾日,想必不止是我憂心忡忡吧。”